先读楞严经还是法华经是怎么传到中国的

《楞严经》 传入中国的过程
《楞严经》 传入中国的过程
佛陀涅槃七百年以后,印度的大乘论师龙树菩萨出世弘法,因其行解证悟的殊胜,受到龙王的礼请,于是,进入龙宫说法,在龙宫中他见到《龙藏》,其中有一部《大佛顶首楞严经》。他披阅之后,感到非常稀有难得。于是龙树菩萨以他超凡的记忆力将《楞严经》背下来,准备用来利益世间的众生。回来后,他将《楞严经》默写出来,呈献给他所在的国家。国王见了之后非常重视,将《楞严经》奉为国宝,并藏在国库里,而且禁止外传。公元 580年,有印度的僧人来到中国,听说东土有位号称“小释迦”的天台宗智者大师,于是前来拜访,相见之后交流得很融洽,双方都很高兴。这位印度僧人告诉智者大师,天台止观中三种观照的观点,和印度的《楞严经》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师一生弘扬天台止观,成就殊胜,自然对素未谋面的《楞严经》很感兴趣。因他研读《妙法莲华经》时,对经中的“六根功德”来源心有疑念,于是就向这位印度僧人请教。印度僧人说,《楞严经》中关于这方面义理的阐述十分详尽。智者大师很想能尽快地拜读《楞严经》,就殷勤珍重地祈请这位印度僧人,希望他能设法将《楞严经》奉请来东土。印度僧人走后,智者大师求法心切,特地在他所住的浙江省天台山的华顶上,设置了一个拜经台,面向西方印度的方向,竭诚地礼拜。他拜了十八年,殷切地盼望《楞严经》能早日传到东土来。遗憾的是,一代佛门龙象智者大师,于公元 597年往生了,一直就没有见到这部经。后来,印度天竺国的一位法师叫般剌密谛,他听说“东土小释迦”智者大师为了求阅《楞严经》,整整礼拜祈请了十八年,而且不畏寒暑,精进不懈。这令般剌密谛法师深深地感动和钦敬,他觉得这部经和东土的众生,必定有殊胜的法缘。他决定要把《楞严经》抄录出来,打算藏匿着带到中国来,不料过边境时被驻守的官吏搜查出并且没收,因此不许般剌密谛法师出国。法师只好返回,但弘法的心,无丝毫动摇。怎么办呢?法师想到把《楞严经》背下来,这样就不会被查收。他将《楞严经》背得通熟后,再次启程。好不容易到边境后,因旅途艰辛的奔波跋涉,疲劳至极的法师忘失了经文,只好重新返回。经历了两次挫折,般剌密谛法师的弘法之志更坚定了。最后,他采用了常人难以想象方法,先将经文写在一种极细的白布上,把自己臂膊的肌肉割开,塞进写好经文的白布,然后将创口缝合,等刀口平复后,再行出国。这次,般剌密谛法师成功地渡海来到中国。般剌密谛法师渡海来到广州时,是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那一年正月二十二朝廷发生了“五王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她的儿子唐中宗继位了。武则天的宰相房融老居士(唐太宗时宰相房玄龄的长子)也被流放广西钦州,路过广州的时候,正好般剌密谛法师来到广州。房融老居士精通佛经且受过菩萨戒,地方官将般剌密谛法师奉请到制止寺(今光孝寺)住下,请房融老居士笔受楞严经。法师剖开了臂膊的肌肉取出经文。因时间太久,白布已经血肉模糊了,经文难以辨识,更不要说翻译了。大家正都处在忧虑之中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旁边有一位哑女忽然会说话了,她说用人乳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迹就会显现。大家试了之后,果然现出了经文,真是皆大欢喜。经过周密慎重的筹备,于神龙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正式翻译。般剌密谛法师任译主,北印度弥伽释迦法师译音,怀迪法师证译,房融宰相笔录、润饰文采。因房融宰相学养渊博深厚,故而《楞严经》的文字十分典雅优美。如此艰难地将《楞严经》传来东土并翻译成功后,般剌密谛法师速回本国,以解边吏之危。因他潜藏出国,国王罪责守边官吏,故速回,愿以自身承担其罪。房融宰相将此感人的事迹和译出的《楞严经》奏送入朝廷,但朝廷没有即时颁布弘传。后来,禅宗北宗的神秀大师进宫,弘法之余将《楞严经》抄录出来,又得到了房融宰相的家藏原本,《楞严经》才开始流通,修习《楞严经》的风气逐渐在全国盛行起来。参考网络资料整理更多阅读:《菩提洲》杂志第002期夏季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感受最真实的金戈铁马
作者最新文章十天内免登录
不可将经容易看:《楞严经》传入中国因缘
随着对佛学经典的不断学习,我慢慢了解到,《楞严经》乃是大乘佛法的经中之王,是佛的真身,真身中的骨髓。经中的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述圆通及五十阴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镜,使妖魔鬼怪无处遁形。
大佛顶首楞严经 (图片来源:资料图)有一次,茗公上人去普陀山讲《楞严经》,用过斋饭后,叫来弟子觉真法师,说道:“明天,你讲!”事出突然,法师深感无从下手,晚上苦思不得,却有人叫门请教佛法,于是便灵机一动,在第二天借题发挥起来;接着天天都有类似的机缘,直到讲经结束。这是一段觉真法师讲过几次的借机弘法的佳话。随着对佛学经典的不断学习,我慢慢了解到,《楞严经》乃是大乘佛法的经中之王,是佛的真身,真身中的骨髓。经中的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述圆通及五十阴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镜,使妖魔鬼怪无处遁形。《法灭尽经》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逐渐而灭。”虚云老和尚多次跟弟子们讲:“你到哪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以我的愚见,学习《楞严经》,只管读诵、听闻原经经文,就一定会有悟处,能悟多少算多少。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公元580年,印度僧人来到东土,前来天台山拜访智者大师,相谈甚欢,认为止观中三种观照的观点和印度的《楞严经》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师自成一家,对《妙法莲华经》中的六根功德来源向有疑念,于是就殷殷请教《楞严经》的义理,正式奉请这部伟大的经典。客人走后,大师在天台山华顶设置了一个拜经台,不畏寒暑,向西竭诚地礼拜了十八年,虽未能如愿,但这份愿力早已惊动了天地。印度天竺国法师般剌密谛,被智者大师深深打动,觉得这部经与东土众生必有殊胜的法缘,发愿要达成此事。据记载,《楞严经》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出来的,印度各国为之争斗不休,后来藏在天竺国皇宫之内。法师小心地抄录下来,打算藏匿着带出边境,不料,被驻守的官吏搜查出并没收,责令其返回。出师不利,没有丝毫动摇一颗弘法利生的愿心,法师又做了新的准备,把《楞严经》整个背了下来。后面就会说到,《楞严经》很宏大,翻译过来的中文字数有74231个,般剌密谛法师下了多大的功夫啊!但第二次机缘仍不够,法师好不容易到达边境后,因奔波劳累,经文已经记不全了,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返回天竺。为了万无一失,法师将经文写在一种极细的白布上,塞进割开的上臂的肌肉里,缝合后,等待刀口平复。佛菩萨保佑,般剌密谛法师第三次终于成功地过了关口,渡海来到广州。那是武则天罢政后的第一年,即公元705年,当时的宰相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过菩萨戒,恰好在广州负责政务,得知来历,请法师在制止寺住下。因时间太久,从肉里取出的白布血迹模糊,已很难辨识,正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旁边有一位哑女忽然说起话来,指出了一个用人奶清洗的方法,一试之下,果然灵验无比,令人赞叹不已。经周密筹备,当年五月二十三日正式译经,般剌密谛法师任译主,北印度弥伽释迦法师翻音,怀迪法师证译,房融宰相笔录润饰文采。在佛学界,这部译经与鸠摩罗什译的《维诘摩经》,其文法之畅美典雅,都可以与《庄子》相媲美,这十分得益于房融的学养渊深。其后,百般挽留不住,般剌密谛法师坚持回国请罪,有种说法是被残酷处死了,真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啊!房融记录了此事,并上奏了朝廷,后来神秀大师进宫弘法,楞严之风气才得以逐渐盛行。历史上,同时代的著名译经师义净法师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了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至武后天授二年间,四十余年中原及各国共五十七位高僧赴印度求法的生平传记,对佛弟子不惜身命的求法精神大加赞叹,在《翻译名义集》卷三,义净三藏法师题了一首诗: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作者:郁多罗僧
本文来源:网易佛学
作者:大公佛教
关键词阅读: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楞严经》传入中国的因缘非常不易,此经未来,盛名先至。隋朝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经》而创立一心三观法门,后遇梵僧以止观示之。梵僧阅后告诉智者大师:“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此后智者大师便向西方虔心遥拜,希望能一观楞严的意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楞严经怎么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