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逆回购中标利率,逆回购中标利率利率提高有什么影响

【央行逆回购对利率影响】- 融360
央行逆回购对利率影响
&&&&&&贷款利率的高低决定将来还款需要的利息,中国人民银行每年会公布贷款基准利率,各地银行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调整,但对于机构性的贷款公司不受约束,所以贷款时利率的高低是一定要重视的,不然很可能被卷入高利贷的苦恼。
央行逆回购对利率影响-攻略
什么是逆回购,逆回购利率提高有什么影响?
央行在2月3日上调了逆回购中标利率,对此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加息”信号。不管是不是央行有“加息”的意思,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逆回购。所谓逆回购,是指央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将来特......
央行在2月3日上调了逆回购中标利率,对此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加息”信号。不管是不是央行有“加息”的意思,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逆回购。所谓逆回购,是指央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将来特定日期买回。也就是说,逆回购是央行放水,逆回购到期则意味着央行要将之前放的水抽回来。逆回购利率提高,就意味着银行从央行那里借钱的成本提高了,而这一成本势必会转嫁到下游,进而将利率提高的影响传导到整个经济体。有业内人士表示,逆回购利率上调,虽然不会直接对老百姓的生活和收益造成影响,但资金的使用成本会有所提高,而且此次上调并非偶然为之,而是分阶段逐步打开了一个“加息周期”,这样一来不管是实体市场、资金市场还是市场物价都将引发连锁反应。
央行逆回购是什么意思 近期央行逆回购是怎么一回事 逆回购的影响
  央行逆回购是什么意思 近期央行逆回购是怎么一回事 逆回购的影响
  央行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还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央行逆回购是什么意思 近期央行逆回购是怎么一回事 逆回购的影响
  央行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还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10月11日,中国央行继续开展200亿元7天期、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当日公开市场有1300亿元逆回购到期,由此单日实现净回笼资金1000亿元,为连续两日大额净回笼。
  以上央行的逆回购操作就相当于央行在11日分别向商业银行借出了200亿和100亿元,期限分别是7天和14天;同时在11日这天商业银行又有1300亿的债务到期,需要还给中央银行,这1300亿是之前央行逆回购时借出的,所以单日实现净回笼资金1000亿元。
  央行逆回购的影响
  逆回购本质上是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与降准降息不同的是,逆回购缓解的是短期流动性紧张。所以商业银行在拿到央行的钱后一般会用来提高资金流动性,从而解决企业现金不足问题。
  但目前由于国内经济结构不平衡,地方与国企债务重重,房地产又大而不倒,导致央行每次逆回购的钱经过商业银行后基本无一例外地流向地方国企或者房地产中,结果就是民营企业流动性匮乏,实体经济持续低迷。
以上内容是否解决您的问题?请点击反馈
文章内容部分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请将#换成@)
不要套路,只要干货。每天五分钟,掌握你想要的理财策略。...
不要套路,只要干货。每天五分钟,掌握你想要的理财策略。...
从5月22起,国债逆回购的规则要变了,逆天的高息以后也不会经常有了……且借且...
从5月22起,国债逆回购的规则要变了,逆天的高息以后也不会经常有了……且借且珍惜啊!...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上行,一时成为热点,围绕"加息"议论不断。逆回购利率...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上行,一时成为热点,围绕"加息"议论不断。逆回购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不是央行加息。...
过从5月22日开始,沪深交易所国债逆回购规则就变了。...
过从5月22日开始,沪深交易所国债逆回购规则就变了。...
国债逆回购收益率全面飙涨,短期的国债逆回购年化收益率已经全面突破6%,其中一...
国债逆回购收益率全面飙涨,短期的国债逆回购年化收益率已经全面突破6%,其中一天逆回购GC001在9月27日早间的最高年化利率冲至9%。...
开年上班第一天,央行就发布了三期逆回购。...
开年上班第一天,央行就发布了三期逆回购。...
央行逆回购对利率影响-问答
逆回购有什么优点?
1.风险低、安全,类似短期贷款,由证券交易所监管,资金归还有保障。2.在月底、年底、新股发行等资金面紧张时期,收益率会比较高,历史上曾达到过57%。3.操作方便,在交易软件中直接操作,到期资金自动到账,多省心。4.品种多,期限灵活,因而流动性好。资金到时自动到账,到账后可用于买股票和其他理财产品,随时锁定收益。
逆回购怎么操作?
Step1:国债逆回购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因此你首先需要有一个股票账户,此外还要确保你的股票账户里的可用余额≥1000元。Step2:打开交易软件,注意,这时你要选择“卖出”选项,而不是“买入”哦。然后就在证券代码一栏输入你选择的逆回购品种(如果不够10W是买不了上交所的逆回购品种的哦)。输入代码后马上就可以看到当前的买卖方报价情况。
逆回购有什么缺点?
1.逆回购的利率由资金面紧张程度决定,波动大,能不能赶上好价钱(高利率)很难预料。总不能守株待兔,成天把大量资金放在股票账户里做逆回购吧,那样会错失其他投资机会。2.逆回购更适合短期理财,特别是当资金闲置期限过短,没有其他适用的理财工具时,逆回购就是不错的选择。而如果长期闲置的资金用于逆回购,受利率波动影响平摊下来的年收益率并不高,不划算。
什么是国债逆回购?
国债逆回购必须在证券市场发生,是持有国债的借款人以手中国债作为抵押向投资者借钱,承诺到期结束后以承诺利率回购国债。
逆回购收益怎么算?
收益=成交额*成交利率*天数/360
大家还在搜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央行上调逆回购和SLF利率的三点不同的解读
诸建芳 王宇鹏
  中信宏观研究 王宇鹏
  2月3日央行上调了逆回购和SLF利率,市场普遍将此解读为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和“流动性趋势性收紧”的开始,并将这次的原因归结为“金融去杠杆”或者“经济基本面好转”的双重逻辑,甚者有机构认为2013年“去杠杆”和“债市熊市”重演。对此,我们有三点不同的认识,供投资者参考。
  解读一:央行加息意在调控“资产泡沫”,并非“基本面好转”
  目前市场主要机构将央行在此刻上调逆回购和SLF利率归结为以下4方面因素:第一,2017年中国经济预计短暂企稳。2017年存货周期和朱格拉周期迎来反弹,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会有一定的回升,这对2017年的经济增速有一定的支撑,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并不悲观。
  第二,通胀中枢有所回升。2016年PPI仍然处于通缩区间,全年涨幅为-1.3%,2017年预计则会回升至3-5%的区间,一方面,大幅降低了实际贷款利率,另一方面,PPI的大力反弹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制约因素。
  第三,汇率和资本外流的问题也是考虑因素之一。2017年仍然处于复苏和加息周期,人民币汇率仍然存在贬值的压力,资本外流形势仍然严峻,这对汇率政策也形成一定的制约。
  第四,金融去杠杆和抑制资产泡沫。2014年底以来连续降息降准产生的“低利率宽流动性”金融环境滋生了比较严重的市场、债市泡沫,也滋生了比较高的金融市场杠杆率。
  我们认为遏制“资产泡沫”可能是这次央行加息的主要目标,经济基本面和通胀并不支持央行加息的逻辑,央行加息意在抑制资产泡沫和“去杠杆”,并非中国经济基本面出现了好转。
  解读二:经济基本面不支持央行会持续、大力度的加息
  我们认为央行在提高资金利率至一定水平后将停止加息,绝非趋势性加息:
  第一,目前的经济基本面不支持持续、大力度的加息。2017年中国经济并非高枕无忧,房地产周期迎来拐点带来的下行压力仍然不可小觑,中国经济仍然处在“经济出清”和“筑底”过程中,持续的、大力度的加息将会遏制民间投资和居民耐用品消费,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有可能重返下滑通道。
  第二,2017年CPI涨幅并不高。一方面,预计PPI下半年将会出现明显的回落,目前代表中国工业品价格的南华综合指数已经1400点,距离2010年的历史高点1700点只剩300点的距离,未来工业品再现2016年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随着基数的走高,2017年下半年PPI将会出现持续的回落;另一方面,2016年食品同比上涨4.6%,年同期分别只有3.1%、2.3%,预计2017年食品价格涨幅将会有明显的回落,假设2017年CPI非食品处于目前2.0%的高位水平,食品处于3.0%的水平,全年CPI涨幅也只有约2.0-2.2%。2017年通胀形势并没有严重到需要不断加息来抑制通胀的局面。
  第三,简单用“金融去杠杆”推演加息周期到来缺乏中长期的逻辑支持。仅仅“金融去杠杆”一个理由难以支撑央行持续的加息。货币政策目标并非只有“金融去杠杆”一个,而且长期的金融去杠杆需要微观“金融稳定调节机制”来完成,货币政策更多体现为总量工具。货币政策的目标并没有“去杠杆”这一个说法,短币政策通过“加息”影响市场预期确实可以起到“去杠杆”的作用,但是这并非“去杠杆”的长效机制,金融去杠杆还需更加微观、更加审慎的金融稳定调节机制。而且目前房地产、债市、股市泡沫均已得到有效抑制,简单用“金融去杠杆”推演加息周期到来缺乏中长期的逻辑支持。
  第四,简单认为货币政策“全面转向”与积极财政政策存在严重冲突。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不存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完全相反的年份。如果货币政策全面收紧,一方面,财政政策很难实现其目标,因为流动性收紧不支持准财政的发力;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收紧加大了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实施的力度。%的GDP增速里基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基建增长15.7%,如果货币政策进入加息周期,那么将抑制投资和消费,货币政策收紧也不利于基建投资高速增长。货币政策“全面收紧”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存在诸多矛盾的地方,除非中央已经放弃“6.5%”的底部,但是这和2017年“稳中求进”的基调不符,这种可能性也可以排除。
  解读三:这次与2013年“去杠杆”和“债市熊市”有着很大的不同
  我们认为这次和2013年有几点不同:(1)2013年房地产市场大涨,房地产市场对2013年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支撑作用,一方面经济增速有支撑,另一方面抑制房地产泡沫成为当务之急。但是2017年房地产市场进入回调期,一方面,房地产泡沫已经得到显著抑制;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和相关消费增速回落将对经济增速有向下的拉动作用。(2)2013年下半年CPI涨幅持续回升,通胀压力显现,CPI涨幅最高回升至3.0-3.2%,可以说2013年中国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是2017年CPI涨幅预计除1月份由于春节错位因素较高外,其他月份均在2.5%以下,2017年通胀对于货币政策的压力将远远小于2013年。(3)2013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导致非标市场膨胀,2013年融资规模有1.8万亿,2016年只有0.86万亿,不及2013年的一半,可以预计的是2017年这一现象将不会简单重现,抑制非标和影子银行这一逻辑也站不住脚。因此将这次加息简单视为2013年后半年重演我们认为还需要有更多证据,这次情况与2013年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简单类比。
(责任编辑:李士英 HN071)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央行上调逆回购和SLF利率的三点不同的解读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债逆回购利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