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拖延心理学 pdf"有理":只要不开始,还是很很好完美的

职场拖延“有理“:只要不开始,还是很完美的
15:11:29 & &来源:科技日报&&&&& && &
  图片来源:网络
  在愉快地度过了春节长假以后,上班的人们面对着将要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了无生趣。这个时候很多人心里想的就是一个字“拖”。其实喜欢拖延的人不在少数,这种“病”相信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曾犯过。拖延有苦恼,因为在拖延的过程中,有事情悬着没做完会让人产生焦虑感,又因为没法控制自己的拖延而产生挫败感,还要面临做不完、被惩罚或错失机会的风险。那为什么我们宁愿忍受这些焦虑和挫败,也还是要坚持拖延呢?
  任何一个行为得以发出,必然是有获益。都火烧眉毛了还在拖延的行为,可能在外人看来恨铁不成钢,在自己的意识层面,也认为很不明智,但如果去探查拖延背后的潜意识动机,你会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拖延是一种充满智慧的适应方式,尽管这样的智慧可能会因小失大,适应也可能是不良适应。
  只要不开始,我还是很好很完美的
  拖延上课、拖延写论文、拖延找工作……只要开始一件事,我们就有可能面临很多困难:听不懂课、写不好论文、找不到满意工作。搞不定、不完美、能力有限……我们索性用拖延来,保存住脑海中的幻想——我很完美,我只是没开始而已。
  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三十几岁的女士,志向是当一个画家,在她的房间中,一个空白的画板,安静地摆放了好几年。尽管当画家是她从小的梦想,但是,她始终拖延着不开始自己的创作。亚隆问她:“为什么不开始呢?我看得出来你很有想法。”她回答说:“如果我开始作画,画笔落下那一刻,我就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我的画作竟是那么普通啊,原来那些完美惊艳,只不过是我的幻想罢了。”
  拖延,让人们巧妙地保护了自我价值,让我们可以在美好的梦境中,无限畅游,不会被现实打破。
[责任编辑:李昕]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请将留言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
扫码关注工人日报客户端苹果版安卓版的相关资讯:
爱美久久吧
陕ICP备号-8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拖延心理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