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民族和汉族东夷族是什么关系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夫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为固,礼义以为纪。    
 ——选自中国古书《札记·礼运篇》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社会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社会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状况和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状况相比,你认为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所属题型:材料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社会状况。(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时的社会状况。 (3)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一种进步的社会现象。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一年级历史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夏朝的兴衰(禹建夏、家天下)、
山顶洞人、
华夏之祖(炎帝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大禹治水、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历史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夏朝的兴衰史:
发展:季杼彻底肃清了寒浞的残余势力,又大力征伐东夷各部,一直打到东海。后来,又还都伊洛之间。季杼统治时期,成为夏代中期的极盛时期。季杼以后,到孔甲以前,在这期间经历了五代六帝,夏王朝的统治一直是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着向上发展的趋势。夏王朝以伊、洛一带的河南地为中心,东通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淮,所有夏、夷诸部的众多邦国,大都臣服在它的统治之下。
不降死后,让其弟扃继承了后位。扃逝,其子廑继位。仅继位后不久便病死,其堂兄不降之子孔甲继位。他改变了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着重恭顺天帝。《史记&夏本纪》记述道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不少方国部落开始对夏室产生了不满,但华夏族与东夷族的关系仍然友好。这有可能是东夷族与华夏族的同化度较高的原因。孔甲逝,其子皋继位。皋逝,其子发继位。这段期间,方国部落与夏室的关系恶化,氏族内部的纠纷也激烈化。从孔甲经皋与发,到履癸(即夏桀)内乱不止。
孔甲乱政,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
发驾崩后,其子履癸(即桀)继位。桀善武,《史记&律书》夸张地说他&手搏豺狼,足追四马&。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给夏上贡的部落不断地减少。桀因此还常常讨伐那些不顺从的部落。古文献中说桀贪色,他在击败某个部落后会从那部落中挑选出他所钟爱的女子带回宫作为妃子。《国语&晋语》提到的有施氏、《竹书纪年》提到的岷山氏、末喜氏都遭到了这种下场。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与伊尹结好,桀却在洛把她夺走,伊尹愤怒中奔投了商汤。桀的屡次征伐也惹怒了不少较有权威的部族。有缗氏(即舜的后代)因不服顺桀而被灭之。活动于今河南东部山东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正在夏乱这期间兴旺了起来。桀又因商不服的借口讨伐商首领汤并败之。汤被囚禁于夏台(一作钧台),随后被释放。除了夏室对外关系的恶化外,文献中还提到了桀在廷内用人失当。
桀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大约在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一边逃一边战,最终战败于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一说今河南中部,另一说今山西安邑),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一作鬲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又跑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巢县)并死于此处。(《淮南子&修务训》稍有不同,说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
鸣条之战,夏室被推翻,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汤在亳(今河南商丘)称&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传13世(《世本》载12世)、17王,历时472年(依《竹书纪年》),于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灭亡。
禅让制与世袭制的区别:
1、禅让制就是当权者离职后由他本人把职位传给他认为最有能力的人担当,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世袭制就是当权者离职后职位自动由自己的儿子或有血缘关系的人担当,从此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
2、禅让制针对的是氏族社会晚期的父系社会制度,世袭制针对的是奴隶社会以及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
3、禅让制时,国家尚未产生,而世袭制伴随着早起国家的产生而逐渐发展。
传说中夏朝的疆域:
考点名称:
元谋人定义:
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
元谋人发现:
元谋人化石于日上那蚌村西北的一个小山丘的褐色粘土层中被发现。
元谋人发现地处于元谋盆地边缘,元谋盆地新生代地层出露好,化石多。化石发现于河湖相堆积中。堆积自下而上分为4段28层,元谋人化石处于第4段第25层。岩性主要为棕褐色、褐黄色沙砾层及粉砂亚粘土、粘土土层。
元谋人遗址:
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元谋人遗址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人遗址地理位置:
位于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距县城7公里。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遗址
元谋人会用火吗?
会的。 元谋人发现于1965年5月,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当时定名为&元谋直立人&。随元谋人出土的石器共七件,人工痕迹清楚。经考古学家断定,石器是元谋人打制而成的。
元谋人图片:
考点名称: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已经分工明确,会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北京人的特性:
1、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2、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古猿从树上到地面,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使用前肢进行劳动,后肢承受身体的重量,只得直立行走,逐渐形成了上肢和腿脚。
北京人&原始群居&与山顶洞人的&氏族&的异同点:
相同点是:都是由几十人组成的集体;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没有阶级划分,无贫富贵贱的差别。
不同点:原始群居的人们没有血缘关系,而氏族是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的,有血缘关系。
北京人相貌特征:
1959年,根据发掘的化石,成功的塑造了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塑像。根据头像显示,北京人面部相对较短,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并互相连接。颧骨很高,鼻子宽扁,嘴巴前伸,头盖骨比现代人厚,脑容量比现代人小。整个头部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考点名称: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指发现于中国北方的晚期智人化石。因化石地点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北京猿人洞穴上方的&山顶洞&内而得名。其重要化石及遗物均在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同北京猿人标本一起丢失而下落不明。山顶洞堆积已全部挖光,原来的洞顶已被挖掉。今后也不会再有新的发现。虽然山顶洞人化石已难于寻觅,但当时对重要的化石均制作了质量精良的模型。原始模型目前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家基本可以通过对模型的观测研究化石提供的信息。
山顶洞人文化遗址:
山顶洞人的石器和骨针
顶洞人的石器数量很少,总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砾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脉石英石片制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制作较精致。两极石片(或称两端刃器)多为脉石英,两端有石屑剥落的痕迹。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穿孔兽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门齿外,馀者为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类动物的犬齿,均在牙根部位两面对挖成孔。有的因长期佩带,孔眼已磨光变形。
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使周口店成为世界闻名的早期人类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生活着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距今10万年左右的新洞人、距今2.7万年前的山顶洞人。
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1、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生产力极端低下并极端缓慢的向前发展。
3、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异同:
相同:都过着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力量生存。
不同: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
山顶洞人图片:
考点名称:
炎帝战蚩尤简介:
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上古神话的典型代表,属于上古战争神话的范畴,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而风、雨、旱、雾等气象也成了相互进攻的利器。这则神话不仅涉及古代的祈雨、止雨巫术,还涉及一些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发明,内涵较为丰富。
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原为炎帝臣属,炎帝被黄帝击败后,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吃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传说中蚩尤性情豪爽、刚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满武将帝王阳刚之美,不为一代盖世豪杰。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把他论为妖魔、邪神形象。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因养有猛兽熊,也称有熊氏。黄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统一部落联盟,成为&黄帝&首领。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历史上的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和&炎黄子孙&。
神农氏便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他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以及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北部,后来向东北迁徙,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渭水中游一带,其东迁路线是沿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到达山东。蚩尤部落的活动范围大致是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达海边。
尧舜禹是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的三位得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他的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现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因禹治水有功,被人们尊称为大禹。
尧,我国古代帝王,五帝之一。名叫放勋,尧是他的谥号,《谥法》上说:&翼善传圣曰尧&。尧生于丹陵,养在母亲家&&伊侯之国,后来迁于祁地,所以称尧为伊祁氏,尧以祁为姓。
尧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位于禹。
舜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yao2)、舜(shun4)和禹(yu3)。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正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灌兜(huan do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又称大禹、夏禹、伯禹等,据传姓姒氏,号曰文命。我国古籍如《尚书》、《诗经》、《礼记》、《论语》、《孟子》等,都记及禹的传说。《尚书&禹贡》记载了禹治平洪水,定天下九州的故事。《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是黄帝的玄孙,其父鲧受尧之命治水,九年而洪水不息,为舜所殛。舜命禹续鲧之业,禹乃兴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终于治平洪水,得到天下诸侯的朝服。舜死后被拥戴即天子位,国号夏后。后东巡狩,卒于会稽。中国历来史书均按上述诸古籍记载,传播禹的业绩。禹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开国之君,而且是上古最伟大的治水英雄。他吸取其父鲧堵塞之法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方法,如&导河积石&、 &岷山导江&、&导淮自桐柏&等等,引全国主要河流入海,&以四海为壑&,救民于倒悬。古籍记载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记载其谦逊退让的美德:&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以及虚心听取意见,自奉节俭的品格。禹是中国史籍记载中功高德劭的完人。
大禹治水的故事
相传黄河上游的龙门山上的禹门口(今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为大禹所凿。当时,这座龙门山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龙门山口,口宽八十步,河水由此而下,奔腾咆啸,声如巨雷。集中在龙门水下的大鲤鱼为急流所迫,随之而下,向下不断跳跃,即民间流传的吉祥之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南5公里的黄河岸边的神柏峪,相传是大禹勘察水情、并在河边的柏树上拴马歇脚的地方。后人在此处河边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以示纪念。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下,人们还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大禹治水的精神和成绩,使他大得民心,被推选为炎黄部落的继承人。舜死后,禹接替了舜的职位。
禹到晚年,征询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挑选了陶作为他的继承人,不幸陶矢折,又由陶子伯益当选。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并攻杀禹选定的继承人伯益,开创了世袭的家天下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我国也因此进入了阶级社会。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7关于民族关系问题的一点看法
关于民族关系问题的一点看法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形成错误概念,便会严重的影响民族感情。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 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 ,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政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 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 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 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 域广大,是当时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 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 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 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 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我国今天的版图,基本上是 清朝前期确定的。从经济上看,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夷族开发了沿海地区,苗、瑶族开 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开发了青藏高原,彝族和西南各族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开发了东北地区 ,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回纥及西北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 。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 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至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 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军反击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各 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事例就更多了。当然,各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其中人数较多而又发展迅速的民族,对我们祖国历史的发展起的作用就大些,例如,汉族不论在政治经济上 ,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起过巨大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部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汉族的发展史。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 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必须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没有 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史。我们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历史 上的地位,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讲述。二、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要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分裂时期 ;既有汉族建立的政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 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的入侵,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斗等等。历史上,多民族的中国存在着统一和 分裂的情况。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便不难看出,在我国这 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在各民族之间,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彼此就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和平发展, 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统一,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 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国家就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分 裂,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同时,矛盾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双方统治阶级 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战争之后,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族人民之间,又出现了和平相 处的局面。民族战争固然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千百万人死于非命,经济文化受到破坏,然而,战争也是各民 族之间相互接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强迫迁徙到另一个民 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杂居错处,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民族战争经常发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 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满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们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至于战争引起的 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了促进作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 ,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在向共同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相互支持, 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才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本质和主流。三、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怎样的人才算"民族英雄"呢?汉民族把岳飞、文天祥等人当成本民族的英雄 ,而女真、蒙古族则认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才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认为,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有利于祖国统一的人,才能称为民族英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呢?我认为,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应当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既不能绝对地肯定,也不能绝对地否定,更不能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绪片面地下结论,而是应该指出其功过之大小,从而确定其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英雄。要热情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对个别有污点的人物,要注意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比如,在讲述岳飞带领"岳家军"抗金斗争的事迹时,有的人提出:岳飞镇压过农民起义,不算民族英雄。应当指出,抗金斗争是岳飞一生中的主要活动,他从军二十年,绝大部分岁月是在抗金前线度过的。还有的人提出:宋当时已是腐朽的政权,当遭到外族的进攻时,必然灭亡,这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岳飞抗金,阻碍了国家的统一,阻碍了历史的向前发展,所以,也不能算民族英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看清要讲清,金军南下,是以屠杀、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 ,金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因此,岳飞抗金是正义的,带有反侵略战争的性质,他的英勇斗争,阻遏了金军南下的进程,保卫了大江南北的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虽然他有忠君思想,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看,他镇压农民起义的污点同他在抗金斗争中所建立的功绩相比,显然是功大于过,他仍然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对于那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帝王将相,也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于他们顺应时代发展,对历史 进程起推作用的活动,应该给予客观的充分肯定。而对于那些阻碍历史发展的反面人物,如秦桧、吴三桂等, 要向学生讲清他们的罪恶所在,然后给予坚决谴责。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发表于2953天 5小时 16分钟前来源: 标签:无
  提要:巴人源出东夷,其核心氏族巴氏属东夷中徐夷的一个分支,与殷人有某种族源上的密切关系。巴氏最早居地在今安徽的淮水流域,至商代已迁徙到晋东南 一带,与樊、相、郑、等四姓结盟,形成巴族。周灭商之后,巴人活动中心南移至汉水中上游即今之禄、陕、鄂之间,春秋战国之际再辗转徙入今重庆东部。
关于巴人的起源,有出自西北氐羌系民族说、南方濮越系民族说、西南土著说以及氐羌与濮越融合说。但这些观点迄今未有定论,尚不能解决各种史料之间的矛 盾,比如甲骨文中是否有&巴方&?助武王伐纣的西土八国何以无&巴&?笔者经过数年的资料搜集、爬梳、整理,现对巴人的世系与起源、姓氏及迁徙考证如下。
一、巴人的世系与起源
有关巴的世系,古文献中有两条记载。其一,《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有巴国,大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而罗泌《路史》则以&伏羲&替&大&,其云:&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是司水土,生后,后生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
但大与伏羲的合而为一,是晚起的说法。根据较古的传说,大就是大,伏羲就是伏羲:大氏族在东方,属于东夷集团;伏羲与女娲同一氏族,在南方,属于苗蛮集 团。后来大与伏羲成了一个人,是齐鲁学者综合整理的结果(注解: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因此之故,讨论 有关巴人的世系,只能以前者的记载为主,以后者为补充。以下试作详细考证。
先说大,其记载屡见于《左传》,这里仅列三条:《左传》僖公二 十一年子鱼谓:&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大之虚也&;同年条:&大氏以龙纪,故为龙师 而龙名&。以上大的氏族和故里,&任&在今山东济宁,&宿&、&须句&在今山东东平境内,&颛臾&在今山东费县,&陈&在今河南淮阳(注解:《左传》杜预 注,见《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11页。)。这些材料说明,&大氏&原是东方部族之始祖,其活动的地域在今山东半岛和河南东部一 带;其图腾&以龙纪&,是一个以龙(蛇)为图腾的部族,其姓为&风姓&。巴人既为大之后,巴人的祖先亦当出自东方部族。
大既为东方部族东 夷的始祖,其后必有许多分支部族,而巴人之先为其之一,故此只论大之后、巴人之先,而不遑其他。&大生咸鸟&,&咸鸟&应当就是凤鸟,也叫&玄鸟&,《春 秋》称为&爰居&。&咸&、&玄&音近义通,&玄鸟氏&就是&咸鸟氏&。传说继大王天下的一个东方部族&少氏&,就是以凤为其图腾的。《左传》昭公十七年 载:&郯子曰:&&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而传说中的玄鸟氏,与殷商民族的关系十 分密切,《诗经》、《楚辞》中均有&玄鸟生商&的传说。《诗经&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楚辞&天问》说:&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遗女何 嘉?&而《史记&殷本纪》所载更详:&殷契母曰简狄,有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殷商民族兴起于东方,与少 氏的活动地域相近,故有学者认为:或许殷人就是少氏的苗裔(注解: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216页。)。由于巴人远古世 系同样要追溯到&咸鸟&,因而有理由相信,巴人与殷人一样都起源于东方,在族源上还有共同的传说中的祖先。
&咸鸟生乘厘&,&乘厘&当做 何解释?遍检文献,除此外无有关&乘厘&的记载。上古史官记事,以中原之汉字去记录各个民族的发音,有时明明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个部族、同一地名,有可能记 出读音相近的不同文字来。从这一点出发,我怀疑乘厘就是&常仪&,为中国古史传说人物帝喾之下妃。清张澍粹集补注本《世本&帝系篇》云:&喾,黄帝之曾 孙。&又云:&帝喾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而生后稷;次妃有氏之女,曰简狄,而生契;次妃陈锋氏之女,曰庆都,生帝尧;下妃訾氏 之女,曰常仪,生挚。&(注解: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7页。)&挚&即上文所引的&少昊氏挚&,这里又一次将巴人的世系 与以凤为图腾的少氏联系起来了(注解:这里&常仪&与&少挚&的顺序与巴人世系中&咸鸟&(与少氏大略同时代)与&乘厘&的先后不大一致,似乎互相矛盾。 其实,远古的所谓&世系&,本来是氏族或部落间的亲缘和姻亲关系的某些反映,后人若不了解其实质,硬要从中去系统排列,结果是人言人殊,相去甚远。问题的 关键是要通过&世系&间的联系,去找出氏族或部落之间&古老的血缘关系保留的程度&(恩格斯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详见李民《夏商史探索》,河南人民出 版社1985年版,第81页。)。
&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后照何许人?后为帝后之后,古代部族首领和国王都可称后,如夏启称& 后开&,稷称&后稷&,&帝辛&称&后辛&。启为夏代人;稷为周人之先,其活动的年代当在殷;帝辛即最后一位商王,又称纣或受辛、后辛。由此可知在名称前 冠以&后&字的习惯,流行于夏、商而不见于周,则&后照&活动的年代上限在夏,下限在商。但是,目前还没有从史料中发现有关后照的记载,因此只能暂时将其 视为传说到历史过渡时期的人物,姑且把他的活动年代放到夏代,此其一。
其二,从有确切记年史料判定年代出发,只能以武丁时期甲骨文中的& 巴方&,作为巴人有文字以来的历史的上限(详后)。而且,目前真正有史料记载其活动的巴人始祖,只有《世本》所载的巴氏之子务相,即《路史》说的&后生顾 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有关务相与另外四姓结盟、被推为君长之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引《世本》说: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 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 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君&。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暝。积十余日廪君(思)[伺] 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这段关于廪君得名、巴人起源的传说,颇有一点英雄史诗的味道,因而除了有关地名和时代背景将在本文后两节讨 论外,其余故事情节的真实性无须一一去考证。这里,只需从中归纳出几点:巴氏出于赤穴、四姓出于黑穴,无非表明巴氏出自一个较为久远的世系,这一点前面已 经提到;几次竞技比赛,应看做巴氏与其他四姓之间的多次较量,最后务相取得了胜利,作了五姓的君主,称廪君;廪君与盐水神女的故事,只不过是巴氏通过征服 不断扩大地域、充实族众的历史缩影。不过也应当指出:在五姓结盟之前,仅以巴氏而论,还不能将其视为一个部族或民族,而只有在五姓结盟、建立政权,并控制 了一定的地域和民众之后,以巴氏为首的联盟才开始跨入部族或称古代民族的门槛;只有从这时起,其他民族、地域的人才会把以巴氏为首的族团称为&巴&或&巴 人&。《路史》所谓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说的也是同一意思。
第三,由于就目前所见的史料,巴、樊、、郑、相等五姓的活动轨迹,大多只能追述到殷代(详后一节),加之甲骨文有&巴方&的记载,因而我们认为务相活动的年代在殷商时期,巴人的形成和得名亦在同一时代。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至少可得出以下认识:巴人传说中的始祖,最早可追溯至大;大之后,其部族有所分化、繁衍,其中一支以凤鸟为图腾的部族,与殷人和巴人 的先世均有关系;巴人首领后照出于乘厘,乘厘就是&常仪&,仍属于传说时代的人物;后照虽为巴人始祖,但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却是其后的务相;务相在位的年 代,如用甲骨文中的&巴方&作参照,约为商代中期,故可以说巴人部族的形成在商代。 二、巴人的名号
尽管在巴人形成的过程中,其某一支祖先可能出自以凤鸟为图腾的氏族,但巴人名号的含义却另有来源。因而弄清楚有关&巴&字的含义,对认识巴人的起源亦十分重要。
&巴&字最先见于商武丁时的甲骨文中,作&巴方&,但词义不详。其后,《左传》、《山海经》、《竹书纪年》、《逸周书》等也见记载,或作&巴&,或作& 巴国&、&巴人&等等,亦均未详其义。直到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将&巴&释为:&虫也,或言食象蛇,象形。&《路史&国名纪》引三国谯周《三巴记》 说:&阆、白二水东南曲折三回,如巴字,故名。&
本世纪30年代,吴致华在《古巴蜀考略》中提出,巴之得名有因蛇之说、以植物释巴、以山 释巴、以水名及水流状释巴诸说,他认为以虫释巴之说或者较为恰切一些(注解:《史学杂志》第2期,1930年5月。)。40年代初,吴敬恒《避巴小记》一 文认为:巴,巨蛇也,巴蜀古居西南蛮夷中,巴地多巨蛇,先民习见,以名其地(注解:《说文月刊》第3卷第7期,1942年8月。)。同时,卫聚贤在《巴蜀 文化》中则提出,古代的巴国在今汉中,巴可能因渝水(嘉陵江)而得名(注解:《说文月刊》第3卷第7期,1942年8月。)。陆侃如的《评卫聚贤&巴蜀文 化&》一文,关于巴蜀的得名,倾向于&巴蜀命名为蛇与蚕&之说(注解:《文化先锋》第1卷第12期,1942年11月。)。
50年代中 期,潘光旦著文提出:巴字原是地名,巴人自称&比兹&,外地人已知其地望为&巴&,又风闻其人自称的前半部&比&,由于两个字读音相近,于是便称其人为& 巴&了〖ZW(〗〖ZK(〗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载《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4辑,1955年11月。)。60年代初,徐中舒著 《巴蜀文化续论》,指出巴人本义为坝,《广韵》巴在麻韵,巴坝同音,惟平去稍异。坝本从贝声,贝为货币,在云南则称海肥,是即古代贝、巴同音之证(注解: 《四川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收入《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70年代末,童恩正著《古代的巴蜀》一书,认为有关&巴&名称 的流水状、植物名、动物名、地形状均不能成立,考虑到巴族的祖先有生于石穴的传说,而川东方言又呼石为巴,那么巴的最初含义可能就是指&石&或&石穴&而 言(注解: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80年代中期,任乃强提出:汉字的巴字,就是依据巨蟒的传说制成的,《说文》对&巴 字&的解释说得很清楚;巴是巴族的自称,其族以巴蛇为图腾。总之,&巴&字是依据其图腾造形而因其民族称呼之声合成的(注解: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 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页。)。张勋燎在《古代巴人的起源及其与蜀人、僚人的关系》一文中,根据大量的民族语言学和民俗学资料,认为 巴应是我国南方壮泰语系民族中&鱼&字的读音,&巴&就是鱼(注解:《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92 年,张文提出以上诸论均不能成立,而将&巴&释为&蚕&,与&蜀&之义同(注解:张文:《巴蜀符号琐谈》,《四川文物》1992年第2期。)。1994 年,杨华著《巴族之&巴&字涵义》,认为&巴&即&巴蛇&或曰&巴蛮&,又谓&巴之夷蜒&,巴有蛇之义(注解:《四川文物》1994年第2期。)。 1995年,钱玉趾著文,通过对巴蜀铭文的考证,认为&巴&之义为首领、雄性、伟岸等(注解:钱玉趾:《试论巴蜀铭文》,载《三星堆文化论集》,巴蜀出版 社1993年版。)。
归纳起来,诸家释巴有动物说、植物说、地形说、雄性说等。以论据充分与否而言,当以动物说较为有据。是哪一种动物呢?笔者初步认为巴人名号的起源与晋陕豫方言对虎的称呼和巴人自称虎人有关。以下试作论证。
《方言》卷八&虎&条:&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於菟。自关东西谓之伯都。&注:&俗曰伯都事神虎说。&这里的&关 东西&,是指以函谷关为中心的今关中、豫西、晋南一带,如《史记&李斯传》曰:&自秦孝公以来,周室鄙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据以上所载,在今陕 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从先秦及至汉代,当地方言把虎称为&伯都&。
实际上,上文&伯都&可与晋南和鄂西均有的历史地名&巴公&勘 同。东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曰:&钟离、运掩、菟裘、寻梁、修鱼、白、飞廉、密如、东灌、良时、白、巴公巴公巴、剡、复、蒲,皆嬴姓也。&有学者认 为,上文自&密如&以下,多乃王符在《史记&秦本纪》基础上所补,尤其是&公巴公巴&四字实不可解,显系衍文(注解:汪继培:《潜夫笺》,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423页。)。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因为这五字中至少&巴&或&巴公&是不误的。&巴&有巴人,&巴公&目前至少发现有两个地名,一是山西 晋城北30里的巴公镇,一是湖北思施之南的巴公溪,前者见载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注解:《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拙文《巴子五姓晋南结盟 考》已论证,鄂西的巴公溪是从晋南同一地名延伸而来的,今晋南巴公一带为巴氏早期的居住地(注解:《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
现 在回过头来说明&伯都&与&巴公&的勘同。伯的上古音为帮声铎韵,按王力先生构拟出来的声韵系统为P而都的上古音为端声鱼韵,构拟出来就是Ta, 故&伯都&合为Pakta。&巴公&的上古音为帮声鱼韵和见声东韵,可拟音为Pakong。可见,&巴公&与&伯都&读音是很相近的,所以我们认为&巴 公&与&伯都&一样,是汉以前晋陕豫一带对&虎&的称呼。
对&巴公&与&伯都&这两组词汇,还可作进一步的分析。我认为,其中的&巴& 和&伯&均为虎称的主要成分,而&公&和&都&为修饰成分。关于&巴&或&伯&为虎称的主要发音,我们已在元代蒙语中找到了一些例证,如陶宗仪《缀耕录& 巴而思》:&(姚天福)弹击权臣,无所顾畏,世祖赐名巴而思,国言虎也。&《事物异名录&兽畜&虎》引《事物原始》:&白额将军、啸风子皆虎之别名,胡人 谓之巴而思。&现代蒙古语族中,以&巴&为第一音节称虎的有土族语:bas,撒拉语:bas,蒙古语:bar,东部裕固语:bares。由此可知,在汉代 或以前,以&巴&、&伯&称虎的是一些与现代蒙古语族有渊源关系的古代少数民族,按《方言》所说的&自关东西&看,可以划入北方&胡族&的范围;或者可以 说,汉代以前,今陕西、山西、河南一带,民间方言对&虎&的称呼,受到了北方胡语的影响。笔者的这一认识是受董珞先生《巴人族源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审 视》一文的启示,该文提到:土家语&兔子&一语的词根,不仅与藏缅语族的某些亲缘语言相吻合,而且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有牵连(注解: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这就提醒我们应该注意到,作为巴人后裔之一的土家族,其语言在历史上受到过蒙古语族和满〖CD*2〗通古斯语 族影响的事实。这与前文提到的汉代以前&自关东西&的方言对&虎&的称呼,受到了北方胡族的影响正相一致。而根据笔者的考证,至少在商武丁时期前后,巴人 正是活动在今晋、陕、豫一带的(注解:《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
其次,再看&公&或&都&对巴(伯)的修饰。我们认为,见载于 汉代文献《潜夫论》的&巴公&之&公&,已是汉译过来的文字,所以&巴公&即&虎公&,也就是公虎。这种置修饰词于名词之后的语法,除了可以用彝族等少数 民族的语言来解释以外,在巴人后期活动的中心地带--原川东今重庆市范围内还可以见到,如重庆江津方言把公鸡叫做&鸡公&,把母鸡叫做&鸡母&。按照此 理,则&伯都&之&都&亦是用于修饰虎的,其意按与&巴公&的勘同来看仍有雄性之意,若按扬雄注《方言》的说法则为&神虎&。其实,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 后,所谓&神虎&一般均应为&公虎&,这可以《后汉书&南蛮传》所载巴人首领廪君死而化虎的传说为证。
此外,陶潜《群辅录》引当时民谣, 称东汉辽东太守巴肃(字恭祖)为&天下卧虎巴恭祖&(注解:转引自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第60页。),也曲折地反映出巴公(巴恭)一 词带有虎(公虎)之意。又,据今人研究,《方言》中另外两个地区方言对虎的称呼&李父&和&李耳&,均非汉语词汇,尚可与今天土家族对虎的称呼勘同。&李 父&即土家语的&李爸&,用于称公虎;&李耳&即土家语的&李尼夹&,用于称母虎(注解:吕冰:《务相、廪君名号考释--兼论虎的别名》,《湖北民族学院 学报》1993年第3期。)。可见,《方言》所载的几个方言区对虎的称呼,多是带有雌雄修饰的,这也就辅证了&伯都&为公虎之说。最后,就是按照《说文解 字》对&巴&字的解释,实际上也应释为&虎&。其曰:&虫也,或言食象蛇,象形。&而在今山东一带,自古以来方言就称&虎&为&虫&,《水浒》第二十三回 中有&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其中的&大虫&便指老虎。
巴为&虎&义对其起源的认识有重要的帮助,一方面说明巴人曾经活动于晋陕豫一带,同时又暗示巴人与其他曾经被称作&虎&的民族有关,这个民族就是先秦时期东夷族中的大族--徐夷。
有关&徐&为虎称,这里需略作说明。已经有学者指出:甲骨文、金文等皆无徐字,它们的本字都是&余&(注解:董楚平:《涂山氏后裔考》,《中国史研究》 1994年第1期。)。据笔者所见的春秋徐人器皿中,&徐&字绝大多数铭文均作&&,个别作&余&,隶定皆作&徐&,如:王粮(《徐王粮鼎》)、王季禀 (《宜桐盂》)、王庚(《儿钟》)、王义楚(《王义楚觯》)、余子(《余子鼎》)(注解: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1934年铅印本,第 159-170页;上海博物馆编写组:《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二),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565-567页;心健、家骥:《山东费县发现东周铜 器》,《考古》1983年第2期。)。根据东汉许慎《说文》,上述字当&读若涂&。段玉裁注:&涂当作涂,同都切,五部。&又,《山海经&海内南经》:&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郝懿行注:《太平御览》六三九卷作&孟余&或&孟徐&。秦嘉谟辑补《世本》于&徐&姓下注:《氏族略》四引《国语》作& 余&。按&余&、&徐&古音同。由此可见,余、涂、、徐本是同源字。
&徐&字的本义是什么呢?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说过:& 虎方亦见于卜辞,此属南国,当即徐方,徐、虎一音之转。&而李白凤虽基本赞成郭说,却略有不同,他认为&虎&是其本称,而&徐&则是周人对其的讹称:徐夷 的名称大约在成王时代还没有统一,根据出土文物,徐人自称为&虎族&,商人承之而称&虎方&,&方&就是方国的意思。李白凤又说:徐、二字乃书写上的变 化,从金文上看,应该是&&在&徐&前,与&虎&、&楚&是同音异书,古籍中统称&南国&或&徐土&(注解:李白凤:《东夷汇考》,齐鲁书社1981年 版,第98、104、111页。)。
两位先生说&徐&即&虎&,主要是从汉语音韵上的通转来考虑的。但&徐&与&虎&在对音上毕竟尚存一 段距离,因而似可换一种角度,从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出发来考虑这个&徐&字。笔者认为,余、涂、、徐诸字,均源于江淮南楚之间对虎的称呼&於菟&,见于 《左传》宣公四年和《方言》卷八&虎&条(注解:前者曰:&楚人谓乳彀,谓虎於菟&。)。若作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於菟&两字的读音中,&於&属轻 音,&菟&读重音,此正似句吴、于越之类的称呼。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句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也。&可见古时江淮南楚之间,称虎缓 音为&於菟&,而急读则为&菟&。后一读法正与&涂&、&&、&徐&勘同。
由上可见,徐或涂的本义正是&虎&,与巴的含义相同。 三、巴人的姓氏
有关巴人的姓氏,历来论述不多。在探讨此问题之前,需明确两个前提。第一,&巴&字在先为氏族名,因以巴氏为主结成了一个五姓联盟,&巴&才演变成族名 或国名;巴被灭国后,方有人以之为姓称巴氏。第二,巴氏在迁徙、发展、建国的过程中,与其他氏族或部族的人结成联盟,由于巴氏在其中处于联盟或国家的核心 地位,因而其它部族的人也被称作巴人,或以巴人自居,这样文献所载的巴人姓氏就并非单一了。
陈先生作《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 异》,就论及了巴人姓氏多源的特点,其云:&风姓之巴,大后。嬴姓之巴,黄帝、高阳之支庶。姬姓之巴,武王支庶。子姓之巴,商后,武王所封。&并称:&盖 巴本落后民族,种姓匪一,文化亦不齐同,虽亦号称能建国矣,而大部分族众流动性仍甚大,如两汉时西南夷之比,此服彼叛,已去复来,彼一巴,此亦一巴,或化 整为零,或化零为整,莫可究诘。&(注解:陈:《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三订本),台北历史语言所,1988年,第438-439页。)
首先说&风姓之巴&。前一节说过,大后裔之国如任、宿、须句、颛臾等多为风姓,作为大后裔的巴人,其祖先自然出自风姓的部族。仅从这一点讲,陈先生说&风姓之巴大后&,还是能够成立的。
次说&姬姓之巴&。按《左传》昭十三年(前529年)有&巴姬&为楚共王妾,证明当时巴国的王族或贵族中有姬姓的一支或数支。《华阳国志&巴志》说:&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尽管《尚书&牧誓》所载从武王伐纣的有蜀无巴,常璩之说甚可怀 疑,但从《左传》载有&巴姬&来看,周克殷后,封宗姬以统辖巴地却是很有可能的,不然不会有此称呼。
需要强调的是,&巴姬&只能说明西 周、春秋时巴国的某支王族或贵族为姬姓,并非全部巴人皆为此姓。李学勤先生就说过,古籍所说某国某姓,实际上是指该国国君之姓,即使其卿大夫,也有不同姓 的。至于民众,一般便没有姓(注解:李学勤:《巴史的几个问题》,《巴渝文化》(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结合后文所作的考证可知:巴 氏祖先出自与大有关的风姓,而商代的巴人首领为嬴姓,入周后监其国的官员为姬姓,但其大部分贵族和民众直到十六国时仍属嬴姓。这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古代 列国的结构每每如此,如吴国国君系太伯之后,姬姓,民众则是荆蛮。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不至于将某姓视为某国君臣、民众惟一的姓氏。
其 三,子姓巴国之说,是出自《路史&后纪》的注文:&《舆地广记》云:武王封商姓为巴子。&陈先生指出:&封商姓&应为&封同姓&,是承注文前一段文字& 巴,楚昭王妾巴姬国&而言的。但是据后文将要引述的一段材料说明,与巴氏结盟、列为巴人五大姓氏之一的郑氏即出于子姓,可见巴子姓说还是能够成立。
不过,真正能够找到例证的巴人姓属,目前只发现了一个,这就是嬴姓。罗泌《路史&后记》直接就说巴国是嬴姓,系本自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其中 有:&&&巴公巴公巴、剡、复、蒲,皆嬴姓也。&秦人亦属嬴姓,《志氏姓》称其为高阳之后,所以陈先生说:&嬴姓之巴,黄帝、高阳之支庶。&前文已经提 到,《志氏姓》&巴公巴公巴&这五字中,至少&巴&或&巴公&是不误的,&巴&有巴人,&巴公&目前至少发现有两个地名;下一节将考证到,今晋南巴公一带 为商代&巴方&的活动范围。而且,以巴氏为首的五姓虽在晋南的武落钟离山结盟,但这个地名应看做是今安徽凤阳境内的古&钟离&的搬迁,这就曲折地透露出巴 氏与钟离有某种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讲,属于嬴姓的巴氏有可能起源于今安徽境内的&钟离&附近。&钟离&即终黎,属东夷族的分支,嬴姓;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巴 氏,自当亦属嬴姓,这是不成问题的。
不仅如此,巴人嬴姓还有具体的人物例子。《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延熙十三年(250年),大姓 徐巨反,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关于涪陵这四姓的族属,唐长孺考证其中的徐、范二姓可能是巴人(注解: 唐长孺:《范长生与巴氐据蜀的关系》,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版。)。如果上引文献尚未明言&徐&即&巴&的话,那么,《晋书& 刘曜载记》就说明白了:&长水校尉尹车谋反,潜结巴酋徐库彭,曜乃诛车,囚库彭等五十八人于阿房,将杀之。&&于是巴、氐尽叛,推巴归善王句渠知为主,四 山羌、氐、巴、羯应之者三十余万,关中大乱,城门昼闭。&徐氏、句氏皆属东夷姓氏,尤其是《史记&秦本纪》明言徐氏为嬴姓之后,巴人首领到十六国时仍为嬴 姓徐氏,《志氏姓》称巴族为嬴姓,就是自然的了。而且,《太平寰宇记》引《世本》:&终黎氏,徐之别号也。&这里巴人的大姓亦为徐氏,则巴人与终黎氏有 关,二者又与属嬴姓的东夷徐人有关,有可能均属于上古徐夷的分支。
可见,自先秦殷、周至魏晋十六国,巴人最主要的姓氏是嬴姓,具体说来有 徐氏、句氏等。至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提到的郑、樊、、相四姓,这是于商代在晋南与巴氏结为联盟的诸外姓,充其量可将其视为巴族内部的四大异姓, 或者说是广义巴人的姓氏。有关此四姓,在此略加说明:
五姓之中有樊氏,《元和姓纂》:&周太王子虞仲支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因命氏,今 河内阳樊是也。&此视樊氏出于姬姓。而《左传&定公四年》所举的&殷民七族&中亦有樊氏。《通志&氏族略》说得更具体:&商人七族有樊氏。仲尼弟子有樊 迟,鲁人,盖其后也。&相氏,《古今万姓统谱》:&故殷城,以地为氏。&&武洛山出四姓,其二曰相氏。&郑氏,一般姓氏、世系书皆视为姬姓,起先地望在今 陕西华县,后郑&武公与晋文公夹辅平王东迁于洛,徙溱洧之间,谓之新郑&(注解:《元和姓纂》卷八四第一五&劲&。〖ZK)〗〖ZW)〗。但据《潜夫论& 志氏姓》,殷人子姓中亦有郑氏,其曰:&帝乙元子微子开,纣之庶兄也。武王封之于宋,今之洛阳是也。宋孔子、祝其子、&&郑氏&&皆子姓也。&五姓之中, 惟氏见于文献最少。李贤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于&氏&云:&音审。&潘光旦认为,氏可以在与之音读和形象上相同或相近的姓,如覃、潭、谭中间去 寻求(注解: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第19-20页。)。若以为谭,又可作郯,春秋嬴姓之国,为齐灭时在今山东(注解:《左传》庄公 十一年(前684年):&齐师灭谭&,杜预注:谭在济南平陵县西南。《史记&齐世家》记此事:桓公&二年(前684年)伐灭郯&。《集解》:&徐广曰:一 作谭。&)。由此看来,除了巴氏本身出自东夷以外,在晋南与之结盟的四姓,亦多为东方氏族,其来源可以追述到商代。 四、巴人的迁徙
商代中期,巴人活动中心在今山西南部,即以前一节提到的&巴公&为中心。为说明巴人在晋南的分布,这里需对《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有关地名作一考证:
《世本》说得很清楚,&巴氏&等巴郡南郡蛮,&皆出于武落钟离山&,那么这个&武落钟离山&应该就是巴人最早的居地了。以往学者依据较晚的史料,把&武 落钟离山&的地望定在今鄂西清江流域长阳县以西,这从我们在前面所作的巴人世系和姓氏考察来看,是不相符合的。换言之,&武落钟离山&只能到东方去寻找。
先考证&钟离山&。《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终黎氏&条下,《集解》徐 广曰:《世本》作&钟离&;而《太平寰宇记》引《世本》作&终犁&。可见&钟离&就是&终黎&或&终犁&。由东夷族的分支终黎氏而得名的钟离,春秋战国之 时,地望在今安徽凤阳县境内。《左传》成公十五年(前576年),叔孙侨如及诸侯之大夫&会吴于钟离&;又昭公四年(前538年),楚&尹宜咎城钟离&以 备吴。汉置钟离县,故城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二十里(注解:臧励和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304页。)。就目前所能见到 的零星资料来看,巴氏所出的原始地望应该就在今安徽的淮水流域,这与巴氏出于嬴姓,且与同属嬴姓而原始地望在今安徽凤阳的钟离氏、原始地望在今安徽涂山的 徐氏弥近的记载相符合。
次说&武落&。已有学者据《世本》&廪君之先,故出巫诞也&,指出&武落就是巫落&(注解:董其祥:《巴史新 考》,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我以为这是很有见地的。《山海经&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 所从上下也。&《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 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郦道元《水经注&涑水》下引&巫咸国&条等,认为其在今山西安邑县境内,而近人研究中国上古神话者,也多从此说(注解:徐旭 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所以,&武(巫)落&的大致地望在晋南不成问题。也就是说,巴氏早期的居 地是在今安徽淮北,其后又迁徙到了今山西的南部。
但也许有人会说,《世本》所载的&武落钟离山&这一地名名称是连在一起的,而且&武落& 还在&钟离山&之前,怎么理解原始地望在后,迁徙之地反而在前的现象呢?这一疑问只能用民族迁徙中地名搬家的规律来解释。因为古代民族在迁徙的过程中,常 常会把他们原始住地的山、水名称随着迁去,以命名其新迁之地的山山水水。这种地名搬家的例子在古代民族迁徙过程中比比皆是,已是人所熟知的常识,毋庸赘 述。可以设想,巴氏在迁往晋南时,把他们的原居住地的&钟离山&之名也随之带去,然后与所徙地的地名&武(巫)落&糅合到一起,便形成了《世本》记载的& 武落钟离山&这样比较少见的多音节名字。
查晋南之地,与钟离山或离山音近的&历山&,地望有两处。一是山西永济县东南六十里的历山,属古 代雷首(今中条山)山脉。《后汉书&郡国志》:蒲坂有雷首;《括地志》: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此皆指古之历山,亦即《元和郡县图志》 所载的&五老山&。又有今历山,在今晋南垣曲县东北中条山与王屋山交界处,海拔2 322米,属晋南最高峰。结合前述&巫落&在安邑一带、&五老&合&五姓&及后面将要考证到的夷水、盐水等地名来看,笔者倾向于认为,永济之南的历山即是 五姓结盟的钟离(中历)山(注解:陕西一位业余研究历史的王天义先生,曾给我来信谈到他对&中条&、&终南&、&中岳&等山名的解释。他说:古时在河南、 陕西、山西、四川、湖北数省交界处,生活着一个民族,他们属于南语系,修饰词在后面,称山为Zhong,可以汉译为&中&或&终&等,&中条&、&终 南&、&中岳&、&中华&、&中原&这些山名或地名就是他们留下来的,按汉语的意思译过来,无非就是&条山&、&南山&、&岳山&、&华山&、&原山&, 该民族是不是&夏族&尚不敢断定。尽管王天义先生的这种观点还需要进一步作出论证,但至少在他以上所举例中,基本上是能够成立的。不过,需要补充的是,后 来汉语系统的居民又画蛇添足地在这些山名后一律添上了&山&字,才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名字。如此,则&钟离&(终离、终犁)者,&历山&也。)。
笔者研究发现,《世本》所载五姓结盟处的夷水、夷城、盐阳及盐水神女等,分别与晋南历史地名临猗(夷)、盐水、女盐泽、五姓湖等相对应,现考证如下:
&夷水&。此水名虽暂于晋南无考,但在今涑水北面有一个与之音近的地名,即古之猗氏县(注解:《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第836页:&猗氏县,周郇国。春 秋晋郇瑕氏之地。汉置猗氏县,故城在今山西猗氏县南二十里。魏晋间移今治。&),今临猗。猗与夷的读音,古今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临猗如同临淇、临汝、 临漳、临汾一样,应是在猗水之阳(北面)。因而我推测涑水在上古时当称猗水或夷水,于是才会有猗(夷)氏、临猗(夷)这些地名。
&盐 阳&。盐阳就是盐水之阳,《水经注&涑水》载:&涑水又西南,迳临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迳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 安邑县南。&&其水又迳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臧励和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盐水&条:盐水,一名白沙 河,又名巫咸河,隋都水监姚暹浚此,遂称姚暹渠。可见与巫咸及廪君有关的古盐池、盐水,是在今晋南运城至永济之间,&盐阳&当在今姚暹渠以南地带。
与上述盐水、盐池相关的又有&女盐泽&、&五姓湖&、&五姓滩&、&五姓村&等地名。《水经注&涑水》说:白径&南通上阳,北暨盐泽。池西又有一池,谓 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新唐书&地理志》:解县有盐池,又有女盐池;《元和郡县图志》:女盐池,在解县西北三里;《读史 方舆纪要》:又有女盐池,亦曰硝池,在解州西北十里。此正当是《世本》所载盐水神女所居的&盐阳&之域,从地势、地貌上看也符合&此地广大,鱼盐所出&之 描述。
关于&五姓湖&,《嘉庆重修一统志》山西蒲州府条下:&五姓湖,在永济县东南三十里,分属临晋县、虞乡县界,即古张阳池东西二陂 也。《水经注》:西陂即张阳泽,西北去蒲坂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县志》亦名五姓滩,滩旁有五姓村,因名。&五姓湖、五姓滩、五姓村源出 哪五姓?晚出的《永济县志》自然不能详其所指了,但结合上述情况来看,指巴、樊、、相、郑五姓应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以上从历史地理方面考证了以巴氏为首的五姓在晋南活动的史实。关于时代的界定,有武丁时期甲骨文中的&巴方&来说明,并能对巴人的地理分布作补充。据研究,约有五片卜辞记载其名其事,引出如下:
(1)壬申卜,争,贞令妇好从伐巴方,受有又。(《殷墟粹编》,1230正)
(2)□□卜,□,贞〔王隹妇好令从〕伐巴方,受有又。贞王勿隹妇好从伐巴方,弗其受有又。(《殷墟文字丙编》,313正)
(3)辛未卜,争,贞妇好其从伐巴方,王自东伐阱于妇好立。〔贞〕妇好其〔从〕伐巴方,王〔勿〕自东伐阱于妇好立。(《殷墟文字乙编》,)(注解:王宇信等:《试论殷墟五号墓的&妇好&》,《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综合陈梦家对&&的考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小屯村西北发掘的妇好墓的情况(注解: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 297页;王宇信等:《试论殷墟五号墓的&妇好&》。),便可以理解:(1)辞是问:命令妇好统率伐巴方,受到保佑么?(2)辞问:王不命令妇好统率伐巴 方,不受到保佑么?(3)辞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卜问:命令妇好统率伐巴方,武丁亲自由东去攻打巴方在地的驻军,把溃败之敌歼灭于妇好埋伏之处与否?若以殷 墟及所在的今地为据,则(3)辞又可释为:妇好率出今河南三门峡市往东北,武丁自率大军出今安阳往西,成东西夹击之势,能将巴方一举击败否?
上述卜辞内容和考释表明,武丁时期巴方确在晋东南一带活动,其地域大致是以今山西南部的巴公镇为中心,东北到太行山口,西南到黄河一带。依此,就可消除 目前史学界对卜辞中&巴方&释义的分歧。因为除唐兰先生、胡厚宣先生等承认卜辞中有巴方以外,陈梦家、李孝定、徐中舒诸先生所编甲骨文字书,均不收&巴& 字(注解:孟世凯:《巴渝文化琐议》,载《巴渝文化》(三)。)。后者的理由,大概是因为文献所载的巴国是在汉水流域或今重庆地区,而妇好所率之地处豫 西,若妇好每每率中原之去征伐西南之巴方,这当然是不可思议的。但前文和此处所作的考证,则可证明卜辞中的巴方是成立的,商代武丁时,其活动的中心区域就 在晋南。
通过对甲骨文&巴方&及《世本》中有关地名作过考释之后,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武丁在位前后的商代中后期,以巴氏为首的&巴 方&,确实活动于晋南一带。这也就回答了本文开头提出的&甲骨文中是否有巴方&、&助武王伐纣的西土八国何以无巴&等问题,因为在武王伐纣之前,巴人活动 的地域不在&西土&的范围之内;加之巴氏及与之结盟的樊、郑、相、诸姓多为殷之属民,因而武王伐纣之时,他们是不大可能加入灭商的队伍的。
周灭商之后,巴人活动的重心已经西进、南移,据《左传》昭公九年(前533年)载詹伯之语:&及武王克商,&&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可见周初时 巴人已活动于汉水中上游。巴人活动中心的南移,估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武丁以来,由于受到妇好率军连连征伐,巴人被迫从晋南举族南移;二是因为巴氏及 与之结盟的诸姓多为东方殷之属民,周克商后,行分封、徙民之举,巴、樊、相、郑、等殷之&遗民&,自然免不了被迁出中原的命运。
据《左 传》庄公十八年(前676年),楚&与巴人伐申而惊其师&,&申&在今河南南阳,则春秋中叶时巴人已活动于豫西一带。此后,巴子及其臣民中的大部分渐次南 徙,于是与楚的交往就频繁见载于《左传》。如《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哀公十八年(前477 年):&巴人伐楚,围&。&庸&之地望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之地望则在今湖北襄樊附近。根据巴人所攻对象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出巴人活动的中心是逐步南 移了。
到了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年),巴与蜀两国联合起来,向楚发动了一次重大的攻势,两国的联军从今鄂西的清江出兵,乘虚攻占了楚 国的兹方(今湖北松滋县),威胁到楚国国都郢(今江陵县北10里的纪南城)。楚人被迫在长阳境内的清江上修筑捍关,与之对抗,并很快就击败了巴、蜀军队 (注解:《史记&楚世家》:&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为捍关以拒之。&而《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六《松滋县》:&《左传》巴人伐楚荆。《荆南记》 云:巴人后遁而归,因有巴复村在山北。&故童恩正认为此役为巴、蜀联军伐楚,见《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5页。)。这就是 说,到战国中期,巴人的活动重心已南移到今鄂西、渝东南一带。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蜀时,巴国的四境是&其地东至鱼复(今重庆奉节),西至棘 道(今四川宜宾),北接汉中(今陕西汉中),南极黔、涪(从今湖南西北部到贵州东北部及与湖北、重庆邻近的地区)&(注解: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 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并且从&巴子时虽都江州(今重庆市区),或治垫江(今重庆合川),或治平都(今重庆丰都),后治阆 中(今四川阆中)&的记载来看(注解:同上书,第27页。),巴人自战国初年进入今重庆东部以后,迫于楚国的威逼和向西发展的需要,其活动中心也在逐步西 移。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世系、名号、姓氏、原始地望以及迁徙路线等方面,探讨了巴人的族源问题。现在可以得出以下四点初步认识:
(1)从巴人的世系来看,其远祖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史上的传说人物大和少,但确实可信、又见诸于文字的历史始于商代的巴氏之子务相;并且巴人与殷人有某种族源上的密切关系。
(2)从巴人的名号起源看,其&虎&之义,正与&徐&为虎相近,如此,巴人应属先秦东夷中徐人的一个分支。
(3)从巴人的姓氏考察,目前已知的核心姓氏为嬴姓,具体为徐、句等,均属古代东夷人的姓氏;其他与巴氏结盟的樊、相、郑、四姓也多为殷之属民,是为巴人内部的四大异姓。
(4)从巴人的活动轨迹看,巴氏最早居地在今淮水流域,后迁徙到山西南部与四姓结盟、形成巴族,商周之际南徙豫、陕、鄂之间,春秋战国之际辗转徙入今重庆地区。
李修松先生在《徐夷迁徙考》一文中考证说,徐夷的始祖为夏代的皋陶氏,即涂山氏的首领;而皋陶是少氏曾孙,被舜封于皋(今山东曲阜),其后裔居淮北者以 徐夷为主。商时,有一部分徐人向西北方迁到河南温县,然后又沿古少水支流丹水北徙今山西屯留。其后,徐人的一支又由此向西迁至今山西榆次县的古涂水流域 (注解:李修松:《徐夷迁徙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本文的结论是:巴人的世系亦可追述到少氏;商中叶巴人的活动中心在今晋南巴公镇一 带,此地恰好就在丹水(今丹河)流域的上游;《山海经&海内南经》说:&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传递的信息是巴人的统治阶层源自夏代的&涂山 氏&(即殷商以后的徐人);巴人后期活动的中心是今重庆,其市区东南也有一座徐人崇拜的神山--涂山(注解:有关重庆涂山的文献记载,如扬雄《蜀王本 纪》:&禹于涂山娶妻生子,名启,于今涂山有禹庙。&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 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江水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存焉。常璩、庚仲雍并言禹娶于此。&《嘉庆重修一统 志》:&涂山有四,一会稽,二渝州,三濠州钟离县,四宣州当涂。&有关&涂山氏&即后来的徐夷、涂山为徐人崇拜的祖山,以及涂山的多见,参考董楚平《涂山 氏后裔考》,《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1期;李修松:《徐夷迁徙考》。)。因而,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巴人源出东夷,其核心氏族巴氏为上古徐夷的一支, 只不过在其迁徙、征战从而建立国家的过程中,先后融合了诸如樊、相、郑、等其他氏族的人,最终形成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民族(注解:彭英明先生曾 在《试论湘鄂西土家族&同源异支&--廪君蛮的起源及其发展述略》一文中,提出巴人&廪君蛮当来源于(东方的)古夷人部落群&,因文章重点在考证土家族的 来源,对前一观点的讨论未能展开。详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作者杨铭,1952年生,研究馆员。重庆市博物馆 400013〕
关注用户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
支持的UBB:[b] [color] [url] [img]
评论 还有一件事,当初曹操与东吴结姻意图拉拢,选择了还未成年的孙权,而非孙策,就没人觉得奇怪? 评论 没有兰陵王?? 评论 rolleyes 评论 何谓贵族??? 评论 悲哀啊!! 评论 遍数中华各个王朝亡国之时最凄惨的莫过于皇室子弟,基本上整个皇室都死光了,近一点的历史,唐,宋,… 评论 唐朝是不是有叫时溥的宰相 评论 ohmy 评论 ohmy 评论 ohmy
暂无相关文章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1174789',
container: s,
size: '300,600',
display: 'floa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大和民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