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曹操刘备孙权三个老板,孙权和刘备是不是算根本不会打仗的

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曹操、刘备、孙权是三国三家大公司的大老板,三个人都有企业家的共同特质:一、理想远大,目标明确;二、善于识人、用人;三、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这也是三人能够在群雄纷争中击败其他人,三足鼎立的原因。但是三个人也有各自不同的性格能力和创业背景。放在现代,这样三个老板,你更愿意跟谁?曹操:全才老板,实力雄厚三个人里面,曹操无疑是个人才能最为全面的,雄才大略,武力和谋略都很高,果断冷酷,世称“枭雄”,同时出道最早,并“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人才等方面都占据较大的优势。 刘备:坚韧不拔,体恤下属相比之下,刘备本身的能力并不突出,但是他有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坚忍不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逆商指数非常之高,同时敢于放权,核心员工团队能力很强,文臣能运筹帷幄,武将能攻城拔寨,历经波折,终于也赢得三分天下之一。孙权:实力富二代,管理界达人 而孙权严格意义上属于“富二代”,是从父亲和兄长手上接过政权的,不过这个“富二代”不仅没有挥霍父辈的基业,反而将它继续壮大,北拒曹操,西挡刘备,牢牢保持着三分之一的天下。与其父亲孙坚、兄长孙策只擅武力却不擅治理不同,孙权性格果断,善于用人,并兼听礼贤(四十多岁称帝后此项工作开始退步),实在是一个管理高手,连曹操也不得不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通常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中人来说,在选择一家企业时考虑最多的应该是以下几个因素: 1、 薪水待遇:市场价值的体现,老板对你的认可度; 2、 工作平台、可发挥的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3、 职业发展机会:员工成长快慢的首要决定因素; 4、 老板(上司):这才是你留下来的根本原因。案例学习:刘备、曹操、孙权三大老板分析诸葛亮加入刘备团队时,刘备只有七八个人十来条枪,还正被曹操赶的东躲西藏,可见他要的并不是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更多的可能是基于他的价值观和“职业”理想以及选择一个信任自己的老板,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更多的人选择曹操,因为他们认为曹操有天子大义所在,是国企,并且企业规模大,效益好,工作稳定,跟着曹操风险更小,前景更好;还有的人愿意辅佐孙权,大多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定居江东,有家族的牵绊,不愿意背井离乡,同时担心如果加入曹操或刘备,会不会有地域的歧视,会不会在安排工作和升职加薪等问题上出现不公平的情况。【CMP结语】:其实在去到任何一个地方前,请首先问问自己: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观,有不同的职业的规划和目标,有不同的企业企图心,也有不同的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有的人立志“君侯将相宁有种乎”,有的人认为“平平安安就是福”,都是没有对错的,但是无论如何,请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内心。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我是主播 贝妮~(微信号:Voaoao)每天提供最热门、最火爆、最精彩的视频!口味有点儿重喔~笑死!笑死!笑死!如果觉得这些还...
【最费脑力的14部电影】《盗梦空间》、《记忆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觉》、《禁闭岛》、《穆赫兰道》、《蝴蝶效应》、...
现如今,飞机以舒适、方便与节省时间等原因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为何不能喝飞机上的冲泡茶饮,又为何在...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看完这些,才知道雾霾的真相.震撼!震...相比曹操,孙权和刘备是不是算根本不会打仗的?
74回复/6亮 9448浏览
引用1楼 @ 发表的:
问题那也是周瑜指挥的跟孙权关系不大
而且跟刘备更没球毛关系
相对于贫瘠的真实我更爱华丽的虚伪
引用40楼 @ 发表的:《江表传》:权抚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怎么就各一万人了?《三国志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先主传》“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三国志诸葛亮传》“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三国志关羽传》“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三国志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扯淡是一门艺术,要扯得夸张,要扯得引人入胜,还要扯得言之有物,要有一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还能”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的水平。
入川取汉中都是刘备带队啊,曹魏方面除了曹操亲自带队,刘备完全不虚其他人啊。
蜀国军事能力刘备第一妥妥的。以早期刘备的家底,能够活着挨到益州,有了登基称帝的成就很说明问题了。比不上曹操,但也不是孙权能比的。孙权上了岸就是个经验宝宝,给张辽刷战绩用的。
敬父爱母愚孝子,打爹骂娘真丈夫。
孙权是来搞笑的吗... 经验宝宝就不要来比这个了好吗!
刘备的汉中之战还不错。曹操那是三国顶级军事家了。
其实我很全能
孙权不会打仗?那为何曹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月余,曹操远远的见对面将士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引用47楼 @ 发表的:孙权不会打仗?那为何曹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对孙权还不了解,不过总体来说,三国里面的二代,孙权确实是第一流的,比曹丕刘禅袁尚什么的,差很多。孙策看似二代,其实创业江东是他完成的,孙策实际是一代人物。
其实我很全能
引用47楼 @ 发表的:
孙权不会打仗?那为何曹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这话要连起来看才明白!跟刘表的儿子比,那当然是生子当如孙仲谋了。
如果再他看到关羽的人头的时候想起来,也许会暗自庆幸:孙文台啊孙文台,你生的两个好儿子,还好孙伯符死得早。你生子,就当如孙仲谋。这样我就好办了。孙策那一段卿不如我我不如卿其实说的很明白,不顾忌孙权的面子的话,就是你孙权顶天了不过一个守成之君。孙权守成的办法就是猜忌。这一点陈寿把他比作勾践,那就有点意思了。论肃清不同意见,稳定内部局势 ,孙权可以说有些手段。
引用47楼 @ 发表的:
孙权不会打仗?那为何曹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平定北方,年纪也大了,考更多的已经是后代守住基业的事情了。孙权少年即位,安抚内外,守住了父兄基业。刘琦刘琮兄弟相争,便宜外人。所以曹操说这话和孙权的军事能力毫无关系
大哥,曹操也是有很多谋士的。
一生都是红黑军团的忠魂!
引用42楼 @ 发表的:
《三国志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三国志诸葛亮传》“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
“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三国志关羽传》“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三国志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确实 我看的还不够仔细
引用47楼 @ 发表的:孙权不会打仗?那为何曹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军事能力捉急但是他16岁坐断江东,曹操要是有个这样的儿子该多省事。。。
引用47楼 @ 发表的:孙权不会打仗?那为何曹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守成令主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尤其是当时动荡的年代。曹操自己的儿子曹丕还可以,在往下几辈就悲剧了
引用51楼 @ 发表的:
曹操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平定北方,年纪也大了,考更多的已经是后代守住基业的事情了。孙权少年即位,安抚内外,守住了父兄基业。刘琦刘琮兄弟相争,便宜外人。所以曹操说这话和孙权的军事能力毫无关系
难道军事能力只考虑攻不考虑守?那拥有乐福欧文的骑士队就不会输给勇士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月余,曹操远远的见对面将士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以七万对四十万,曹操拿不下来,难道不是军事能力的体现
养肥了再看。。。
皇叔很有能力的说,但我还是最喜欢曹操
我是胖纸迷,从02开始就是,以前是现在是以后是,一直都是,胖纸,永远支持你~~~
躺赢专家--------渣权。。
虎扑号也有人盗。。。我特么也是醉了。。。。
引用56楼 @ 发表的:
难道军事能力只考虑攻不考虑守?那拥有乐福欧文的骑士队就不会输给勇士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月余,曹操远远的见对面将士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以七万对四十万,曹操拿不下来,难道不是军事能力的体现
这里考虑的不是攻守,而是是否有能力传承基业
刘备打仗统军很强的。其实蜀国的话,刘关张还有黄忠魏延都是统领值很强的人。诸葛亮很多三国演义里面的妙计在正史里面其实有部分是刘备的。曹操煮酒论英雄不是玩的,曹操看中刘备是发自内心觉得刘备真的能跟自己一比的
根本停不下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69人参加识货团购529.00元12人参加识货团购479.00元104人参加识货团购499.00元50人参加识货团购109.00元150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19人参加识货团购199.00元170人参加识货团购269.00元213人参加识货团购449.00元71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9人参加识货团购88.00元14人参加识货团购159.00元48人参加识货团购599.00元曹操、孙权、刘备称雄之后为何皆平庸_丁丁_新浪博客
曹操、孙权、刘备称雄之后为何皆平庸
三国三大英雄称雄之后皆平庸
阅读三国,对于最终称雄的曹操、孙权、刘备三大英雄,给笔者一个最大的共同印象就是在成长阶段,都很伟大,不仅百折不挠,而且能够做到败能保存实力,赢能一举击败对方,为自己最终称雄奠定基础,但他们称雄之后,都陷入平庸,与败给他们手下的各路军阀没有什么差别,几乎是逢战必败,最终都陷入平庸,。
曹操在开始之初能够以几千人的人马与董卓、吕布、袁绍、张绣、袁术、马超、韩遂等各路英雄一比高低,虽然时有胜负,但在关键时刻总能击败对方,如起兵反董卓;如三败吕布最终一举擒吕布;如气死袁术;如官渡之战一举击败袁绍,远征乌恒,干净彻底消灭袁绍实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如最终逼降张绣;如亲征关中,两年之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扫羌、氏,最终统一北方,可谓一时无人能敌。
孙权久据江东,通过多年南征北战,扫南方各夷族,灭鄱阳各地义军,最终在赤壁勇战曹操,一举取得辉煌战果,成为震惊天下的英雄,从此立足江东,成为曹操不可战胜的力量,最终称帝,成为三国之中佼佼者,无人敢忽视。
刘备虽然在称雄之初是屡战屡败,但依然心在天下,最终也是借荆州;破刘璋、占四川;关中伐曹操,成为汉中王,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一,最终称雄天下。
然而,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或是刘备,在称雄之后似乎突然不会打仗了,是屡战屡败,如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平定北方之威风,平定刘表,率领80万大军南征孙权,最终在赤壁之战打回原形,被周瑜率领的3万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仓皇北逃,还差点丢命,从此无力南顾;后来在汉中与刘备争雄,也是大败,丢了汉中,刘备从此稳据川蜀,曹操也最终没能征服天下,虽然称王,但也没有理由称帝,最终死在征途中;而孙权自赤壁之战之后,虽然信心满满,多次亲自率兵北伐,但无一胜绩,总是大败,如果不是陆逊等部下多次危中营救,孙权恐怕无命回朝,最后是陆逊只要听到孙权亲自率兵北上就吓得要死,躲在黑屋子里不出来;而刘备同样如此,丢荆州,死关羽,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东征,夷陵一战,十万大军尽殁,将好不容易积蓄的一点老本输得一干二净,最终是只身逃往白帝城,气死于此。
曾经气壮山河的三大英雄,为何在称雄天下之后都平庸,似乎不会打仗了呢?反复阅读《三国志》,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称雄之后最终平庸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一是骄傲自满,无视对方。三大英雄最终都犯了骄傲自满的错误,曹操率领80万大军之所以在赤壁之战完败于周瑜三万大军,根本原因还是太骄傲,以为从此无敌天下,征服天下已无人能挡,再说,自己拥有80万大军,周瑜只有区区三万军队,无论怎么对比,周瑜都不可能抵挡他。正是因为自己的骄傲,没有分析自己也有被打败的可能,最终让周瑜找到了机会,一举将其击败,从此饮恨江湖,无力南下,也成全了周瑜,周瑜之所以在后来被称颂几千年,那是曹操骄傲成全的。而刘备在夷陵之战被打回原形,那更是骄傲的后果,在取代刘璋,打败曹操之后,自以为天下无敌,东吴孙权竟敢要荆州,杀关羽,所以,不听劝告,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似乎要消灭东吴,驻兵营700里,终于犯下兵家大忌,最终输得一干二净,气死在白帝城。而孙权自己本身就没有亲自率兵打过什么战,先期倚仗周瑜,接着倚仗鲁肃、吕蒙、陆逊。但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也是以为从此天下无敌,多次亲自北伐,但一无胜绩,都是落荒而逃,好在孙权心态好,三大英雄,他能笑到最后。
二是部下也是自以为是,不再齐心。三大英雄称雄天下之后,当年一起征战天下的部下,那以为从此无人敢与之抗衡,出兵作战,那都是牛皮哄哄,当年可以同心协力,共同抗敌,因为只有团结才能取胜,才能保命,现在是谁也不服谁,除了表面上恭维主子之外,那都是老子天下第一,谁敢横刀立马。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刘备手下的几个人,如关羽、张飞,尤其是关羽,一人发起江陵大战,开始吓得曹丕要死,最终被吕蒙杀害,导致本来就最弱的刘备政权雪上加霜,最终让刘备昏了头脑,亲自东征,最终惨败。
三是称雄之后各团队顾忌太多,再也没有当初的融洽。三大英雄称雄路上,当时各团队能够做到十分融洽,说话无顾忌,有什么说什么,而且也没有什么主次,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如曹操能够与各谋士称兄道弟,一起商讨,但称雄之后,礼节多了,不是一般的人难以见到曹操,而且曹操也不见得听,所以,赤壁之战,曹操那么多谋士竟然集体失声,赤壁惨败,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而刘备当年能够与关羽、张飞睡,与赵云睡,与诸葛亮睡,那都是兄弟啊,兄弟如手足,可见,称雄路上那是多么团结,每次征战,那肯定是反复讨论,反复平衡,可以争吵,可以骂人,当然能够做到万无一失,但称雄之后,曾经的英雄成了君臣,再也没有当年的融洽,诸葛亮一度也是失声,刘备当年东征,诸葛亮肯定有过建议,但刘备竟然不带领诸葛亮东征,说明他们这个时候的矛盾挺大,诸葛亮也不敢发声,最终惨败;而孙权还好,反正从来就依靠几个重要部下,但称雄之后同样如此,几次亲自北伐,无一胜绩,那说明团队效应也没有了。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而且在富贵之后往往还会发生清算,当年你竟然敢骂老子,这回我绝不饶你,赢得天下之后中国政治最共同的特征就是清算,实际上是一种小肚鸡肠的表现。
四是成功之后的各路英雄开始惜命。在各路英雄称雄路上,各路英雄自然都是不顾生命危险,只想如何取胜,所以,他们都能够以少胜多,那是因为如果惜命,那都没有命,但称雄之后,荣华富贵都来了,称王称侯,官居高品,这个时候,谁都怕死,再也不敢冒死冲锋陷阵,因为都怕死,都怕丢了荣华富贵,所以,各路英雄最终也是以强输弱,都是因为这个方面的原因,只要前方有风吹草动,那就赶紧逃,生怕被敌人冲上来,这也是三大英雄称雄之后,战争在一开始谁主动谁就赢的根本原因。穿皮鞋怕穿草鞋,这个时候就表现无遗了,而且完全消灭对方,自己也就没有了立足之本,所以,保留敌人往往也是保全自己最好的办法,这也是中国的传统。
五是成功之后各路英雄内部派别繁多,导致谁也无心真战。各路英雄在称雄途中,内部其实也有各种意见,不同派别,那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有不同意见才会有好的结果,而且最终也能统一意见,奋勇杀敌,但称雄之后,这些不同意见者、不同派别形成了各种小团体,为了小团体的利益,相互内斗,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传统,如曹操与荀彧斗,导致曹操内部不和,各大谋士纷纷站队,导致后来谋士再不发声,后来因为太子之争,内部斗争更加激烈;如刘备,当年的三大武将关羽、张飞、赵云,三谋臣诸葛亮、庞统、法正,顷刻间四分五裂,最终只剩诸葛亮和赵云,如此内斗,哪里还有精力去打仗;而孙权,好在孙权命长,队伍一直表现稳定,但孙权后期,同样在太子之争方面内部斗争不断,最终伤了元气,这也是孙权政权二代就完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三大英雄最终鼎立,谁也没能征服谁,形成相互割据的局面,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此,而中国封建王朝之所以避免不了更迭的命运,最终也是几代而亡,原因其实也是如此,大同小异。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56,909,558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操刘备孙权 喜欢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