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华轮时是一流的国际黄金团队设计团队设计的,好看吗?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唐山藏,隶属于四川宾格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酒店餐饮管理者、策略型投资顾问设计团队。&&所带领团队,集项目策划、品牌包装、空间设计、陈设软装等全面视觉打造于一体的跨界设计品牌。&&投资人就象是父亲,负责挣钱养家;设计师就象是母亲,负责把孩子养得强壮聪慧。&
站长在关注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小站!
倪镔:室内设计的上下游突破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马生泓
  以往,人们对室内设计概念的理解仅局限于内部空间,而对内部空间的创作在建筑既定的框架内,已经没有了多少可发挥的余地。但室内空间设计的行业属性注定它必定向更具体、更细致、更人性化的方面倾斜。在局限与创造之间,室内设计要自我拓展;而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室内设计在完成自我突围后,它所担负的也许还有引导。
  如何在既有的条件下实现突破?也许我们可以在一个设计所发展的过程中找到答案,不是全部,但足以思考。
  倪镔,清尚集团建筑设计院某建筑设计所的三位合伙人之一,也是合伙人中唯一做室内设计的设计师。
  记者:在以建筑为主导的设计所,作为室内设计师,同时也是该设计所的牵头人之一,有没有压力?
  倪镔:说实话没有压力。我们是一个合伙人的设计所,由不同设计专业的人组成,目的是力图打造一个比较全面、完善的设计服务平台。这也是从借鉴和学习国外一些设计机构的经验中而来。
  我们组成完整的团队也只有两三年的时间,此前主要以室内设计为主,景观、平面设计为辅。随着我们整体的发展,我们准备加入建筑设计,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我们具备加入建筑设计的先天条件:清尚设计院有两个资质&&建筑装饰设计甲级资质和建筑设计甲级资质。早在2007年设计院就开始全面拓展建筑设计市场了。
  我们设计所从2009年开始陆陆续续进行比较完整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体系的组建,从规划开始,到建筑、景观、室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现在我们这个体系的团队扩大到40多人,以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为核心,能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设计服务。
  记者:在这个体系内,如何实现对甲方的服务?
  倪镔:在业主与我们之间,这个体系实现了无缝对接。过去,业主会根据自己所需,到处奔波寻找各类设计师,最后要好几个团队一起来完成一个项目。有了这个体系,业主就不这么劳神了,我们可以为业主提供从头到尾的设计服务,所体现出的专业的连贯性也是很强的,而且与业主的沟通很及时。
  我们现在所做的建筑设计项目的前期方案阶段中,采用的就是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共同参与的方式。目前很多现状是,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项目中是割裂开的,属于两个市场,各自服务于客户。
  随着市场的发展,纯粹专业性的分割已经不明显,变成模糊形式,更是出现了专业交叉设计。我个人认为这是很好的事情,因为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对专业的理解。国外的设计公司一般会采用专业交叉的形式,不作明显的专业划分。我们国内的市场很庞大,有很多专业的团队,在分工上很细致,如果要做出更大规模、更好设计的项目,那应该是打破这种壁垒,各专业完全融合,这样才能体现出更好的服务水平。
  记者:为什么在一个项目中,会出现设计的割裂?
  倪镔:以前我们没有能力接到大型的建筑设计项目,只是做一些会所、售楼处这种小单体项目,那么室内设计师就完全可以不需要分解,而一体化地全部完成。大多数室内设计师是学美术出身,对建筑形态的审美感觉就会很强、很敏感。而国内建筑师,由于长年的专业性工作,对于规范理解得比较透彻,与室内设计师结合起来做项目,就很完美了&&既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又能在这个基础上使项目成为一个作品。
  之前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建筑师在做建筑的同时对建筑与城市、环境、规划、社区、外观特征的关系思考得很多,但当谈到内部空间的设计时,就只是一个粗线条的概括。当室内设计师参与进来,就会发现必须做一个二次设计。建筑师只要把水平动线和垂直动线之间功能的组织关系交代清楚就可以,细节由室内设计师来进一步完善。
  即便如此,还是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当室内设计师介入的时候就会发现,室内空间与建筑设计的衔接出现了很多漏洞,留有很多的遗憾,必须要重复工作、重复劳动才可改观。特别在电气和设备专业上,甚至在结构上造成延期,在成本上也是一笔巨大的浪费。
  建筑师不喜欢对建筑有大量的改造,但室内的设计随着项目的进展发现必须改造。如果从一开始团队在这两方面以平行进行的方式,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协调,相对来说可以最有效地规避二次设计产生的问题,也会提高效率。
  记者:之前与其他设计师和设计院所接触后,发现大家和你有同感,即各专业在一个体系内协调融合,而室内设计师在项目中占主导地位,这算不算是室内设计的突围?
  倪镔:以往建筑设计院做设计上下兼顾,是惯性;如果以室内设计为主的设计院做规划和建筑设计,称为逆向。单说我们设计所,就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人脉资源,客户知道我们设计院有甲级资质,可以完成这样的项目,对我们有信心。
  我们也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整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储备,根据不同项目,配备合理的人来完成。包括清华、同济的建筑师、设计师的加盟,使清尚集团的实力更加强大,再加上以前积累的经验,对行业来说,这种模式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记者:你们是合伙制的整合体,我能理解为它就是一个平台吗?
  倪镔:术业有专攻,我们还是分出了各个专业的科室,在专业上是自己研究的发展。如有大的项目,就可以把优秀的设计师集合起来,组成一个整合体来完成项目,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偏向的设计,按照市场、项目的需要来提供各种服务。
  记者:有没有业主只选择你们其中一项的设计专业服务?
  倪镔:也有,但是比较少,不管怎样我们都会为其提供最好的服务。如在室内设计上,我们会很专业地给业主最好的方案,而且我们还会有一个横向的考虑,使业主不会产生障碍感,沟通、交流上很容易达成彼此的默契。
  比如之前我们做一个大型酒店的室内设计项目,当时的业态和后来完全不一样,等室内设计接手后全变了,该项目建筑设计方面很不希望我们动整体设计。当时由于我们没有完整的整合设计,经过了很多次的沟通协调,工作起来就很费劲、很麻烦。现在不同了,无论是结构改造还是设计,都完全同步化。这对业主是好事情,节省成本。
  记者:综合团队的优势如上,那有没有弊端呢?
  倪镔:弊端谈不上,只能说这样的团队是需要很多磨合的,但这是个非常好的趋势。室内设计的发展不超过30年的时间,改革开放后接触国外的大量信息,室内设计越来越具体,并且在建筑学院有了这个设计专业。现在开始融合是必然的趋势,界限消失、概念模糊,反倒可以内外兼顾。
  记者:我看到,就在你们设计所,有一个Vine(葡萄树)的试验性课题,这是个什么类型的课题?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
  倪镔:所以取葡萄树的含义,就是说设计各个专业的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设计机构,为甲方提供完全、完整、完善的服务,如软装配饰、网络设计、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一系列。我们的理想就是要设计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记者:那你如何看待室内设计的行业定性?
  倪镔:在传统的观念上,室内设计师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在专业和工作上就不会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还是拿清尚设计院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室内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建筑设计师都是拥有同样的地位的,潜力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室内设计师还是比较敢想、敢做的。
  清尚设计院本身就有两个直属单位,工程公司和设计院。两个公司属于一个集团,一个高管可以身兼两职,对于业主的专业服务,既可以无缝对接又可以独立完成,因项制宜。而施工和设计分开最好,室内设计师也可以在专业上有更大的发挥。
  挂靠或是兼并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在资源整合的情况下,两者互补。施工和设计之间的整合也都是双向的,磨合得好,就会达到双赢。
  我们现在所做的建筑设计项目的前期方案阶段中,采用的就是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共同参与的方式。
  建筑师只要把水平动线和垂直动线之间功能的组织关系交代清楚就可以,细节由室内设计师来进一步完善。
  建筑师不喜欢对建筑有大量的改造,但室内的设计随着项目的进展发现必须改造。
  现在开始融合是必然的趋势,界限消失、概念模糊,反倒可以内外兼顾。
  高级室内建筑师
  高级工程师
  资深工艺美术师
  北京清尚环艺建筑设计院-综合设计所所长
  荣获中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荣誉
  亚太酒店设计协会理事
  IFI国际室内建筑设计师联盟专业会员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专业会员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
  工作经验15年
  荣获中装协2009年空间环境设计大赛金奖
  历年在各类设计专业大赛中屡获殊荣
  历年在各类权威专业书刊上发表作品累计逾30多篇
  工作业绩:
  北京小汤山(安远)高级会所全案设计项目(7000平方米)
  鄂尔多斯市易兴高尔夫庄园住宅建筑设计项目 (12万平方米)
  鄂尔多斯市易兴国际商贸城建筑设计项目(34万平方米)
  鄂尔多斯市锦道凯旋中心酒店式办公楼项目(4万平方米)
  北京夕照寺自由季高级商业项目全案设计(5万平方米)(荣获2010年设计大赛优秀奖)
  北京K2&清水湾&别墅项目全案设计(5000平方米)(荣获2010年设计大赛优秀奖)
  上海会阿曼国家馆方案设计(3000平方米)(荣获中装协2009年设计大赛一等奖)
  中国国家大剧院音乐沙龙西餐厅及酒廊全案设计(2000平方米)(荣获2008年优秀奖)
  大连裕景中心酒店式公寓楼(五星)全案设计(10万平方米)(荣获2008年优秀奖)
  安邦保险办公空间(SIS)系统全案设计
  浙江义乌新天地精品商厦全案设计(4万平方米)(荣获2008年设计大赛优秀奖)
  北京嘉美中心酒店(四星)全案设计(5万平方米)(荣获2008年设计大赛优秀奖)
  北京嘉美中心办公楼全案设计(5万平方米)(荣获2008年设计大赛优秀奖)
  北京嘉美中心二期销售中心全案设计(1000平方米)
陈现培:精装修住宅产业化的行情与预测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马生泓
  陈现培
  住宅设计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只有实现了模块化,出错率才会低;只有实现了标准化,精装修程度才会高。
  在很多设计公司致力于个性设计的时候,陈现培所在的公司却做起了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我们主要研究房地产住宅产业化,研究如何由原来的毛坯房转向精装修,如何实现中国房地产住宅产业化这个课题。&陈现培告诉记者。
  原因是,在中国,这么多年来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房地产行业,住宅产业化程度始终很低,而如何实现精装修住宅产业化的设计也是只听雷声,不见下雨。
  但市场对于批量精装修,实现精装修住宅的产业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设计需求很旺盛。目前,整个住宅市场真正实现批量精装修的数量不到5%,对毛坯房进行个性化精装修这种做法并不靠谱,它会对整个建筑行业造成极大的浪费。&如果能实现批量精装修,碳排放将减少70%,所以应该从绿色节能、低碳环保方面来考虑住宅产业化的设计。&陈现培认为。
  而在数量众多的设计公司中,正在作精装修住宅产业化的研究并付之行动的,可能就陈现培所在公司清尚博尼工程设计(北京)有限公司一家。研究这个课题的,在这家公司有40人。
记者:40个人对你们所作的研究,够吗?
  陈现培:远远不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现在中国有7.5万左右的开发商,从事精装修的不到5%,真正对精装修有研究的连0.1%都不到,整个市场处在一个启蒙阶段。
  10年前,原建设部提出要做住宅产业化、批量精装修。当时由于市场的关系和老百姓对精装修接受程度的关系,加上精装修在实施过程中的设计、质量、服务等一系列的问题还没有考虑成熟,因此精装修一直没有得以在全社会推广。我们从2006年到现在,一直在努力,虽然有一定的推动,但量还是非常少。
  记者:得不到推广的原因是什么?
  陈现培:原因是房子太好卖了,房子出来不用做精装修就可以卖掉。精装修和非精装修的房子区别在于:毛坯房销售的时候只注重外立面的设计和外部环境,园林景观的设计有点就行,至于室内的设计不管。业主买了房子以后,可以自己调整、自己装修,这样一来开发商承担的责任更少。
  但对于批量精装修来说,要承担后期所有的责任,包括暖气的问题、智能化的问题、材料应用的问题、社会服务的问题。业主买了毛坯房顶多是验收门窗关闭是否严密,墙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缝。精装修验收的层面不一样,所有的墙面、吊顶、家具,包括厨房、卫生间全部要配套验收,一套房子的验收点达到几百个,交房的难度比毛坯房大很多。所以,很多开发商不敢把住宅做成精装修。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正是如何让开发商敢做精装修,做完精装修敢于面对验收。
  记者:如何能让开发商敢做精装修和敢于承担精装修的责任?
  陈现培:这就牵扯到如何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如何实现批量化的生产。我们在做的住宅设计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像汽车工业一样,要想实现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必须要实现标准化和模块化。只有实现了模块化,出错率才会低;只有实现了标准化,精装修程度才会高。模块化和标准化程度越高,实现工业化的程度就越高,最终的结果是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标准化的程度高了,对建筑的要求也就高了,从而出错率就会降低。
  记者:现在很多人追求个性化的空间,这和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相矛盾吗?
  陈现培:我们推行住宅产业化和标准化的设计,并不是要抹杀业主的个性,如果要满足每个个性化的设计,那就绝不能考虑通用性。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满足70%到80%的业主的生活需求,在设计中把功能摆在第一位,然后把20%到30%留给个性化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房地产的产业化发展。
  讲个性没有问题,家具、窗帘等都可以产生个性化的东西。而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住宅,其标准化、模块化的要求比较高,设计质量和使用的安全性远远要比自己装修出来的高很多,同时成本至少降低30%,这对整个社会是多大的贡献呀。
  产业化的精装修是要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做的。当一个设计师只对一个业主负责的时候,和业主商量一下就可以了。而对于我们来说,标准化的设计要满足1000户或者1万户的生活需要,我们要对其生活状态和方式进行研究,要做大量的工作。由此产生的设计要由一个团队来完成,再加上开发商投入的设计研发团队,整个设计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要投入二三十个人。
  我们做了这几年的精装修设计,最终实现的结果比家装公司要快、要好,精细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住宅产业化的精装修其实是社会问题,要建筑师、房地产开发商、室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共同承担社会责任,要求设计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针对于此,我们走的流程路线和原来设计的管理方法、流程完全不同。
  先做外立面没关系,但是在外立面完成的时候,一定要引入室内设计,设备专业完成以后,再去报批。一定要在报批之前完成户型优化和设备安装,在户型优化设计完成的过程中考虑结构专业,这些专业都完成了,再做建筑设计。几乎是一步到位,直接满足了后期大批量的功能需要。
  这个阶段完成以后,就是精细化设计。所谓的精细化设计包括材料应用、色彩、风格等。以前我们更多地考虑如何塑造外立面,疏忽了内部空间。现在我们要强调户型优化设计和精细化设计。
  记者:住宅产业化的精装修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应该有标准和规范吧。
  陈现培: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
  记者:做的时候依据是什么?
  陈现培:企业规范。标准和规范早晚会有的。1997年提出来住宅要走产业化路线的要求,但是推行比较缓慢。2010年再一次提出,整个精装修的进程就比较快了,特别在北京,发展很快,北京现在精装修差不多已经达到了60%,这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老百姓的需求。
  我们把2011年叫做精装元年,预计2012年精装修的需求量会爆发性增长。当把一个项目全部做成成品住宅,即做透了的时候,就能获得相对多的利益。从目前的状态来看,二线城市全面启动精装修,三线城市也欲动,预计明年将出现爆发性增长。
  用精装修来引导一种空间行为
  陈现培所在的团队,其业务已经排到了明年。业务量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做精装修设计研究的设计师和机构太少。在住宅设计上浸淫已久的家装设计师没有精装设计管理能力,缺乏对批量工业化设计趋向的判断,对模块化、工业化和标准化的设计不熟悉。而要建立这样一个精装修的体系需要2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因此工装设计师也不愿意踏出这一步。
  住宅精装修的行业特征非常鲜明,处在各种设计领域的夹缝中求生存,可是专业性却非常强,这导致很多设计师进入该领域以后,不知道从哪儿入手,这是非常矛盾的一个状态。据陈现陪介绍,目前中国有7万多的开发商都要做精装修,但能做住宅精装修产业化设计的设计师太少,全国加起来也就百人左右。
  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设计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呢?是市场的忽略。对此,陈现培说:&大家认为这种东西没有创新,而设计师骨子里是需要创新的。认为不需要太多的创新和艺术创新偏少,导致很多设计师不愿意介入。&以往做住宅的室内设计,做个样板房要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需要设计师有开放性的、创造性的、艺术性的和感性的认知;而住宅精装修的产业化要逻辑性思维和合理性思维,要求严谨,必须模块化、标准化。两者概念不同,出现的结果不同。由于这些差异,家装设计师和工装设计师难以踏入。
  为此,陈现培还在做这个领域的培训。&开发商寻找设计团队的时候很难找到非常专业的。我们每年大概有将近20节住宅精装修产业化设计管理的课程,每次基本上有50家左右的开发商,这样每年将近有800家到1000家开发商听我们的课。但是听完我们课的人,在外面找设计单位却找不到。&
  这两三年,听陈现培讲课的有近千家,与他们有来往的三四百家,提供服务的有七八十家。据陈现陪介绍,这些开发商来找设计单位也是非常挑剔的,能为他们提供服务的设计公司压力非常大。
  在这样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框架下,丰富的设计思想并不会被抹杀。&我们希望室内设计和建筑是一个整体,甚至和园林景观是一个整体,不是分离的。&陈现陪说,&这么多年来,景观是景观,建筑是建筑,室内是室内,产品是产品。我们希望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在他们的设计里,创建了一个&优九系统&,优是一体化的意思,九是九个一体化设计,包括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玄关一体化设计、厨房一体化设计、照明一体化设计、收纳系统优化设计、智能化一体设计、人性功能学一体化设计、生活空间一体化设计和卫生间功能化设计。通过整个系统来研究批量精装修设计的核心技术。
  &都是相互关联的,这套系统是不是完善和你的生活状态是有关系的,它们也是未来这个家庭生活的状态。我们经常说生活方式,什么叫生活方式?我们把生活方式归结为一个词&空间行为&。把空间行为设计研究透了,再来研究家庭生活方式,以此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陈现培说。
高志强:设计使得物业增值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马生泓
  室内设计以往作为建筑设计产品的延伸而存在,但随着市场对项目日益精细化需求的增长,室内设计以一种能带来更高附加价值的姿态跻身到整个建筑或城市的建造和发展过程中。
  但在此过程中,目前仍旧突显的一个问题是设计如何能更大程度地挖掘和彰显自身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工程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就此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问题,记者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筑邦装饰设计公司的高志强有了以下对话。
  高志强:建造的顺序一般是,设计在前施工在后,但很多的双级别甲级资质单位以施工为主,因此设计显得不是那么突出。但是近几年因市场的发展和需求,设计的任务量非常大;而因业主本身的成功和市场化的增强,对设计的需求与日俱增。从工程的角度看,各个施工企业在项目的专业化程度上的差距不是太大,然而设计不一样。
  做工程的企业,从酒店到办公到住宅甚至博物馆都可以做。但是设计在专业化分工方面是有明显差异的。中国比较活跃的设计师,都是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做设计。由于项目类型的多样化和特殊性,室内设计在发展方向上行业细分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而现在的设计师对于自身的定位也很清晰,因为每个设计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占有绝对的经验值,所以在一个领域深入得越多,经验值就越丰富,为业主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就越多。
  我们把商业定位为公司的专攻方向,因为我们做的商业项目比较多,业务的核心是帮助业主使其物业增值。我们把此作为设计非常重要的指标来看待,以有别于以往室内设计的视觉形象化。
  记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物业增值,这在商业项目上显得尤为重要吧?
  高志强:拿酒店来说,从看到酒店的外观开始,人们的情绪就有可能开始发生变化;进入大堂、客房、餐厅,已经在感受服务了,从服务中传达出硬件和软件对我们的刺激。
  任何环境都能够影响到人的情绪波动和变化,好的设计一定对人内心的东西捕捉得比较准确,好设计单凭视觉上的刺激是远远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做设计不是简单地把视觉形象铺陈出来就行,还有听觉、嗅觉、味觉、心理感知都会影响到。
  再如商场,除了视觉的东西,在这个商场我们可能会给它定制一款香芬,这款香芬表达出一个商场独特的味道,容易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就好比有时候对某一个人印象很好,其实很有可能印象好的并不是这个人本身,而是身上香水的味道。每个项目有其独特的香芬,这个味道如果你喜欢,没准你对整个项目都会有非常好的印象。
  还有该有什么样的背景音乐、水声及其他的声音,都有可能对人产生某种印象。而这些是要设计师去琢磨和研究的。
  记者:从你们公司的业务看,物业增值是不是设计的核心?
  高志强:我们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得益于之前做的大量的酒店项目。做酒店设计之前,甲方不是先找设计公司,而是先找管理顾问公司,因为酒店将来谁来管理,由此决定服务流程不同。国际五大酒店管理公司旗下品牌众多,每个品牌都有特色,这些特色和服务流程是相关的。酒店怎么划分,和每个板块的配比都有关系。
  我们在做商业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你够不够专业?这种专业不是指设计技术专业,是表明对商业的理解够不够专业,对商业的策划够不够专业。说实话,设计师不可能对此很专业,那怎么变得专业?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去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我们会有一个商业的顾问团队,这在前期商业项目的策划和商业项目的定位以及对前期的商业数据的采集上起到特别大的帮助。
  我们在做一个青岛的项目时,要比较一下该项目同类竞争对手近两个季度的月报表。这种情报一般的商业调研公司拿不到,作为非常保密的商业内部信息,只能通过行业内才能看到。通过数字,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业种月销售的完成情况,这样我们就可知道竞争者关于商业的划分、业态的组合、业种的分布等情况,并能看出哪个业种强,哪个业种弱。针对于此,我们做一些差异化的设计,对商业前期的定位和品牌的入驻以及招商都会有所偏重。
  如果没有这些事先专业的调研,项目做的和别家完全一样,从任何方面看,都将没有优势,失去市场竞争力。所以前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商业能否站得住脚,在前期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可支配收入、消费的忌讳、对环境的需求、人员的构成、主要的购买人群都要有数字支撑,如此出来的东西才是有依据的。所以商业的管理团队对于项目的成功很重要,项目帮助业主提升物业增值起的作用非常大,这些跟后续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记者:物业增值的目标适用于任何类型项目吗?
  高志强:商业有一个特点:大部分业主都是持有型物业。持有型物业也许自己来经营,也许请管理团队来经营,物业本身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增值。还有一部分通过商业成功的包装,所引起的影响和社会效应使得物业本身增值。
  比如说北京的新光天地(商场)火了,它带动了周边的华茂中心(写字楼),这块物业的增值不是简单地翻倍,增值空间非常大。再说二三线城市的边远地区,拿地很便宜,但是通过成功的商业包装和策划,可能就会使这块物业成几倍的增值。对于业主来讲,持有型物业一个渠道是通过经营赚取利益,另一个渠道是物业的增值使其获取丰厚收益。
  在美国能看到很多的项目,物业已经不再出租了,就是一个空楼,但是最大的价值就是在此可出租广告牌。出现的情况是这栋楼出租广告牌的收入远比出租要高得多,因为出租要管日常的运营,周边的竞争又非常激烈,如果项目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段,楼面整个都是广告牌,那么无疑物业增值了。
  记者:我有一个疑问:比较偏远的三线城市,一个商业项目,如果人口流量达不到一定程度的话,设计做得再好,管理公司再专业,物业也是无法增值的。可以这么认为吗?
  高志强: 做商业项目设计是这样:第一我们注重商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和消费的提升中预留出空间;第二为什么做前期调研?一个地区的消费习惯、购买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我们设计的依据。对于物业的增值,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个女孩子相貌平平,经过美容师、发型师、服装设计师对她进行设计包装,你会发现她变得楚楚动人了,在相亲的节目中变得很有竞争力。
  物业也一样,通过外在和内在的包装,把它打造得更符合当地人审美的特点,以契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把新光天地放在偏远的地区,不会有市场,人们会觉得离我的生活太远了。
  实际上业主能做项目开发,都有前期的调研,也不会同意你做成那个方向。
  任何环境都能够影响到人的情绪波动和变化,好的设计一定对人内心的东西捕捉得比较准确。
  物业也一样,通过外在和内在的包装,把它打造得更符合当地人审美的特点,以契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只有他玩不了的,你玩得才有价值
  筑邦装饰设计公司(简称筑邦)此前作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中国院)建筑设计的延伸产品的设计部门而存在,后来随着该院进一步的改制,也是随着室内设计自身的成长,筑邦现在是能够&单飞&的独立核算的公司。
  它出生于以建筑设计为主导业务的大型设计院,长于该大型设计院,最终独立于大型设计院,相对于另外其他生长环境的室内设计机构,它曾经有天然的优势。
  据高志强介绍,中国院所提供的平台使得筑邦起点较高。由于中国院的历史以及由此而获得的业界认可,它所能营造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无疑给筑邦的成长予以有力的支撑。从这点来说,高志强说,筑邦的设计师多少还会有些心理优势。
  然而,中国院本身以建筑设计为主要业务,处在这样主业务的翅翼下,室内设计师在本院的地位上会不会存有失落感?&其实,室内设计师的收入普遍比我们院建筑师的收入要高,从社交的圈子来说比较高端。室内设计师生意上的伙伴,很大部分在本行做得很成功,我们为这些企业做设计服务,奠定了比较好的业务基础。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和建筑师从心理上没有什么落差,感觉很好。&高志强告诉记者。
  而室内设计这个专业使得设计师们非常善于解决具体的问题,实际上室内设计在未来专业的方向上,细分必然是趋势。高志强认为,专业细分会导致一些室内的专业消亡,比如办公的室内设计,在未来,建筑师一定会把建筑和室内一起设计,因为办公的室内设计不复杂,建筑师也希望能够进行整体性的设计。
  随着设计行业整体的前进,家居设计的相当一部分也可能被建筑师兼并了,&像我们选择商业项目,还有酒店、会所,包括博物馆,这些专业细分会永远存在下去。&高志强说,&甚至相当一部分博物馆还会有专业再细分。&但商业项目专业度较高,酒店也是专业度太高,&建筑师一般玩不了,只有他玩不了的东西,你玩得才有价值&。
  市场化的专业细分给设计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设计师有意无意地在个人的无论内在修养还是外在形象上,都给予关注。目前,室内设计师整体的收入水准较高,&玩车、玩表、打球、骑马,玩得津津有味,&这在某种程度上给设计增添了很多筹码。
  对此,高志强说:&设计师玩的东西越深入,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很有文化,不光是奢侈类的,有很多玩赏类的东西都代表了一种文化。对这些东西积淀得越多,你的设计就越有味道。我们经常讲,不要呆板地做设计,要玩设计,要轻松地玩设计。但要让人觉得你的设计不但好看、有用,而且很有趣、有幽默感在里面。这样的设计一定是生活非常放松的设计师做出来的,绝不是整天加班、整天赶活的设计师做出来的。&
  有很大部分建筑师在做建筑设计的同时,也承接室内设计。近几年出现的情况是很多室内设计师已经开始做建筑设计了。高志强说筑邦近年也开始介入建筑设计,&有些项目是业主把所有的业务都给你了,希望你做一个完整的东西。实际上我们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一个完整的东西,这样的话,从里到外都非常的一致。&还有另一个原因,室内设计师特别头疼有些建筑做得真的不专业,&我们看了以后,很痛苦,因为要对他的结构做很大的手术才行,这样让我们决心去做建筑设计。如果室内设计师早期就介入项目,能够帮业主省钱,因为不至于大拆大改,室内空间的控制会更合理。&
  从专业的细分到承接建筑设计,并非说起来这么容易,就好比从上往下走简单,而从下往上爬很累,不但要有技能,而且要有智慧。所以,设计不是个一蹴而就的东西。
  高志强
  高级室内建筑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筑邦装饰高志强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
  中国房地产协会商业地产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委员
  IFI国际室内建筑师联盟专业会员
  教育经历:
  &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EMBA研究生班
  部分荣誉:
  &&2010金堂奖&年度购物空间十佳
  &&金外滩&最佳公共空间奖(2010年)
  &美国室内设计杂志(中文版)封面人物(2009年)
  &中国百名杰出室内设计师(2009年金羊奖)
  &中国十大室内设计师提名奖(2009年金羊奖)
  &中国室内设计精英奖 (2008年)
  &全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
  部分作品:
  &中国海关博物馆
  &黄骅酒店
  &泰州研发中心
  &闽龙陶瓷艺术馆设计
  &万达广场天津步行街设计
  &万达广场济南步行街设计
  &万达广场宜昌步行街设计
  &万达广场包头步行街设计
  &万达广场唐山步行街设计
  &万达广场长白山步行街设计
  &青岛唐岛湾步行街设计
  &青岛水晶宫步行街设计
  &万千百货洛阳店设计
  &延吉百货二期设计
  &威海市民文化中心艺术馆设计
  &大连长兴岛规划馆设计
  &天津海关培训中心酒店设计
  &赤道几内亚总统官邸设计
  &日坛宾馆酒店设计
  &天津鸿域酒店设计
唐凯:对设计的认识以及由此而来的做法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马生泓
唐凯  唐凯对记者说:&我们上学的时候,设计的项目是越做越大,现在却是越做越小,越做越具体。&他是1996年开始学这个专业的,那时候做设计作业,都是从小报亭开始,最后到医院。  是的,时代变了。这几年,室内设计在专业细分上走得比较深入。顺势而为,室内设计师在具体项目中,除去谈设计,更多地在和业主说故事。  一切社会活动最终都将归结到哲学,设计也不例外&&唐凯这么认为,因为它们脱离不了最基本的问题。  自我认识与对外界的认识  唐凯:室内设计只是一个专业领域,与其他专业领域一样,最终都会返回到哲学范畴。不论是室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最后都会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上。  记者:室内设计师最基本的问题有哪些?  唐凯:自我认识和对外界的认识。自我认识是说了解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和知道哪些东西。如果自己不知道,可以请教,工作这么多年,我最怕的就是自己盲目地认为自己知道。  说实在的,在这个行业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诱惑力比较大,有些设计师在还认不清楚基本问题的情况下,浮躁起来。比如有些毕业生刚到一家公司,不管是研究生、本科生还是专科生,没几天就要求不画施工图只做方案,工作一两年就认为自己能开设计咨询公司。  这里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会的原因,社会大发展带动了这个行业的迅速膨胀。他只看到某个设计师开着好车,成天陪客户吃饭,但是他不清楚,到今天这个样子,这个设计师需要有多少积累。今天取得多少成绩,昨天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不要把设计师看成一个很风光的职业。  设计师在成长过程中,都希望远处能有一个照亮人生道路的灯塔,我当时也这样想。但我后来发现,照亮人生道路的就是自己手里握着的那支小手电,虽然光亮不是太远,但可以清楚地看到眼前不远的路,然后踏踏实实地向着这个方向走。  我们这行只要认真做事情,就能把事情做好,聪明点的最多只能在这行稍微少吃点苦。大师,永远是踩着很多人的肩膀的。有很多不知名的设计师,整天加班,但真正出头露面的就一两个。设计师要有这个准备并抱有这样的心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且对外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设计能力与协调能力  记者:室内设计在专业上存在时代的差距吗?  唐凯:现在这个行业的发展跟以前是天壤之别。以前的效果图,只要有个大概的样子就好,现在呢,效果图做得多逼真多漂亮啊!以前买一本书还要去专门的建筑书店买,现在咖啡厅都有,而且专业书越来越细分。  但是,有个问题,原来我买一本专业书作参考可以做出10个方案,现在买10本书作参考也就出一个方案。为什么呢?一方面是业主的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是自己的眼光也高了。今天你觉得买10本书,可能就觉得一两本不错,以前是觉得一本书里每一页都很不错。要求高了后,事情就不容易做了。  以前家里面装修,瓷砖贴一贴,涂料刷一刷,就行了。现在装修复杂了,设计更加专业、更加细分,要求设计师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项目中的任何一个专业都可能要你协调。  业主也在进步。第一次请你装修,他可能不懂,等第一个项目做完了,他可能就有了些专业知识。而且你发现在项目中,越往后期,设计师更多地是一个综合协调人。设计师应该具备跨界咨询的能力,比如建议项目谁来经营,房价能卖多少钱,餐饮可做多少钱&&这些已经是跨越了专业领域的东西,它们所表明的是一个设计师的社会阅历和专业经历。  实际上,业主付的钱买的不是专业领域的东西,他买的是设计师服务过的那么多对象的成功经验。你能打动业主的东西,不是你从什么名校毕业,而是在和你的交谈中,他发现设计师所讲的故事对他的经营是有好处的,他信任这些故事,可以放心地把项目完全交给你做。最后,不光设计交给你去做,可能某一天他要去做其他什么事情,都想问一问你,因为他跟你已经成为朋友了。  贪婪与设计的进步  记者:一位建筑师曾经和我说:只谈设计,太狭隘。  唐凯:设计师只谈设计,那这个项目是很难顺利进展的,设计师是聊不到业主内心需要的东西的。只谈设计,无非是项目规模大小、投资多少、风格方向、时间进度,几句话就能说完。这种设计出来可能就是很枯燥的,没内容的,不能引起业主共鸣的。  设计师和业主要拉家常,在很放松的状态下,业主表露出来的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或者是不经意间的一些话,都能了解到这个人的生活习惯、日常喜好、个人品位等等。有些东西,如果你不去很好地引导,业主是不会主动讲出来的。只有了解了这些,最后设计出来的,才是业主想要的,才不是空洞的。  记者:有时候方案要改好多遍,方案是越改越符合业主的需求吗?  唐凯:方案第一轮过不了,要么是你没有用心,要么就是方向错了;方案做两轮了,还不符合的话,自己退出。改很多次,你不能把问题归结于业主,你要问自己,是不是对这个空间专业性不够了解?前期没有做很好的沟通,问题不在于业主,在于自己。  记者:你说室内设计5年一个更新都慢了,为什么?  唐凯:有位美国的经济学家说:人类的贪婪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我认为人类的贪婪也是室内设计发展的动力。物质是为人服务的,社会在发展,人的需求在改变,室内设计必然要变化,喜新厌旧的共性推进了室内设计的发展。另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钱来得太快了,来得太容易了。5年,对一个人来说,太短暂,设计师要不断出新品,所以5年才更新一次,的确慢了。  记者:作为设计师,你的钱来得容易吗?  唐凯:我觉得不容易。一个有责任心的设计师钱来得必然不容易,没有责任心的设计师钱才会来得容易。今天取得多少成绩,昨天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我后来发现,照亮人生道路的就是自己手里握着的那支小手电。
一段经历  在江苏一个叫慢城的地方,15岁的少年唐凯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拎着油漆桶去画广告牌。他言语很少,不像现在做了设计师话已经很多了(可能是要向甲方汇报项目,练出来了),穿着已经不经意染了很多颜色的工作服,也不管太阳是不是很毒,早出晚归。是不是有点酷?  对此,唐凯回忆说,画广告、做小的外立面,有时候会碰到小的室内设计的活,这些都做。赚到第一笔钱,大概五六百,当时特别高兴。随着专业经历越来越丰富,赚的钱越来越大,他却发现越来越没有意思了。  唐凯15岁入行,至今15年工龄。随着年纪渐长,紧迫感逐渐增强,他觉得室内设计这个行业越来越快的变化压迫着他们这一代设计师&&15年了,却突然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怎么这么少?  离开最初的一家小公司到今天所在的大公司,原因和别人不太一样:别人跳槽是觉得庙太小,他却相反,觉得自己不行,必须要离开小公司,到大公司,接触高级别的客户。他时刻觉得自己要进步,以他当时的设计水准,有钱赚,却有罪恶感,觉得对不住客户,尽管客户认为设计还不错。  到了大公司,跟着总设计师做,他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方案不代表自己,代表的是总设计师、代表的是企业,有责任、有压力。事情做完了,他总要扪心问一下自己:你尽力了吗?只能到这个程度吗?  在大公司,唐凯最初几乎都在画图。几年下来,有人混不下去了,有人原地不动,唐凯上去了。差距就这么出现了。逐渐地,他如愿地做了酒店、高档会所的设计,量大了,却不愿意复制以往,&能复制的话设计这个行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设计师的乐趣就不存在了,推进这个行业发展的动力就不存在了&。就像他小时候&创作&的一些东西。  &我爸妈都是双职工,忙于上班。我一个人在家,看《人民画报》,自己画画。喜欢设计军舰,自己爱琢磨,搞创作。县里面有发明的竞赛,同学都是剪一个易拉罐,弄个萝卜刻个花,我11岁,做的是舰船,拿一等奖。&  那是唐凯小学时代拿的唯一奖项,因为在功课上他比不了别的同学。当同学们都在玩音乐盒的时候,唐凯开始用塑料的东西做电动机、马达、螺旋桨,还有雷达。  画广告牌的日子,至今唐凯记忆深刻,&你知道什么茶最好喝吗?&他问记者。&有一年夏天,我在工地上画广告牌。有一个堆钢筋的房子,旁边放着一个大铁桶,有一个小水阀,有一个瓷碗,工人用来喝水的,像罐子一样,里面泡的茶,茶叶的叶子跟树叶一样大。当时我一身汗,站在树底下,舀起一杯水喝下去,顿时一股清凉从头直泻下来,那个好喝啊!&  这样的经历,唐凯说也只能算是经历。后来在设计这个行业,项目做得越多,越感觉自己懂得越少。&你要把自己搞得很累,不断给自己提要求,那你还有得做。你要学得更多,还算聪明。如果想混日子,很容易,但是这样对不起自己。任何人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次机会,怎么把握,看自己。&他说,无论一个人的职业,还是一家企业,始终要良性循环。当他所处的环境达到质变的时候,他就会离开,到下一个更能提高的环境中去。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老了。我靠在一棵大柳树上,看很多男女骑车回家,他们有说有笑,朝气蓬勃。我看着看着流泪了,摸着自己苍老的面颊,我说我这辈子什么事情都没做啊!后悔得要命,心说这要是一场梦就好了。一睁眼,真是一场梦。  但是这个梦对我很有意义,我的基础和条件在那放着,不可能像很多有背景的设计师一样先天充足,但是我靠自己努力,不想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人。等到某一天我真要走的那一刻,闭上眼睛,想这辈子也经历了一些事情,想做什么也尝试了,对得起自己来这个世上走一趟。  我不在乎自己是否只做这一行,可能这几年做,如果以后我觉得可以做别的事情更对得起自己,更能实现个人的价值,那我就要去实现。如果同时我真帮助了一些人,可能我的人生又有了一些新价值。&唐凯说。  唐凯  工程师  全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有限公司室内分院副院长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第十五院第二分院院长  主要代表作品:常州富都商贸饭店、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蝶&金海华私家会所、乌镇盛庭会所、北京人们大会堂等。
刘道华:95%与5%的相承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马生泓
 编者按:如果室内设计要弥补建筑的不足,一定要融入传统文化。设计师要在国际化的前提下,发挥中国的独特个性和魅力。形成建筑史上的中国建筑创造,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刘道华  &一个设计的优秀与否,与建筑空间的好坏密不可分,所以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不应该是两个人,餐饮、酒店等类型的项目也不例外。只是说这种类型的项目更容易发挥室内设计师的创造力与文化底蕴。&刘道华说。  记者:专注于高端的餐饮、办公、会所等的室内设计,你一直会坚持吗?  刘道华:会坚持下去。在餐饮等室内的设计方面,我们一直做的是高端的产品,也想一直坚持走这条路线。  记者:做高端的餐饮、办公、会所等的室内设计,如果一定有个核心的东西,那它是什么?  刘道华:熟悉文化。比如目前我们正在谈的一个新疆的项目,首先必须了解新疆的地域文化。在这个项目上,我们无法复制大董烤鸭店的作法,也不能复制。新疆就是新疆,和北京、郑州截然不同,尽管业主是考察了大董烤鸭店后邀请我们来设计的。一个在一线的设计师,一定要了解项目的当地文化,同时融入当地的文化,并通过项目有能力把当地文化进行升华。  记者:高端精品设计和一般的设计上有何区别?  刘道华:我有一个概念:高端的,也许是5%,在金字塔的顶端,要精品设计,要有创新,剩下的95%就可以产业化生产了,当然也不是说剩下95%就完全不需要创意。  记者:你是一定要做那5%吗?  刘道华:同时我也做95%这些类型的。  记者:你如何定位室内设计的精品化?也就是那些5%。  刘道华:我认为精品设计应该是走在最前端的,引导大家来欣赏,引导大家来临摹,引导大家来参考。只有有了追随者或者欣赏者,你才能去推广这个精品所代表的类型。当精品被推广后,第二个、第三个相似的就会出现,甚至更多。这样就可能引导出一个产业化的思路。  现在的设计事务所也有一个产业化的过程。设计的手法,有其事务所的特征,一看就是他们的产品,这就是已经产业化了的表现。如果走的是设计的高端路线,事情发展到最后,可能就有很多设计师去参考他的手法、材质或者空间等等。这就是一个高端设计的价值。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性,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创意行业在发展史上一定是走在最前面的领头羊。  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创意中国,设计一定是首当其冲的。创新、创意、创造这些词语对任何一名从事设计的人而言,都非易事。做高端、做精品,难。其实产业化了后仍然还是要做高端、做精品。我们永远不能停留,停留就意味着没有发展。我认为设计未来一定是一个精品引领产业化的趋势。  记者:精品从哪里来?  刘道华:一定从当地历史文化中来,但有一个前提是,设计者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国际化和地域化其实并不矛盾。  记者:高端后的模仿,如此产业化了,会不会对设计师形成限制?  刘道华:我认为不会,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说产业化在某种程度限制了设计师的创作,但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完全限制。跟服装行业一样,服装设计为什么先要走T台?因为设计师要引导一个潮流,如果没有引导,服装行业就永远不会产业化,设计师的作品也永远走不到寻常百姓家里去。服装在产业化,建筑也在产业化,也一定要产业化。标志性的建筑要有,它们代表潮流、新技术、高水平;普通的建筑要有,它们代表标志性建筑各项指标的普遍性。设计的价值体现在5%的精品上,也要体现在95%的平常上 。  室内设计也是这样的,国内的作品也好,国内的设计师也好,95%可以归为商业的类型,主要服从功能,做一些装饰、装修、设计,起到弥补建筑缺陷的作用。5%的设计可以拿来做一些探索,以此带动行业的产业化。  产业化不但不会形成掣肘,相反会促进设计的不断探索和摸索。
  记者:那么5%的高端的产品会和整个社会有隔离感吗?  刘道华:建筑的发展包括室内设计的发展,应该和社会的发展一脉相承。各种流派看似纷呈,其实它们紧紧根植于同一大地之上,仅是实现的手法和方式不同而已。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比如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被热衷谈论的设计作品现在似乎看不到了,那是因为曾经的少数&主义&&代表&现在已经变成了平常,它们已经被社会或稀释、或接纳,成为常物。即便如此,历史仍然会记得它们曾经的耀眼光芒。  现在它们被社会隔离了吗?没有,相反,融入了,成为了一体。而曾经的非主流,目前很大部分成为了主流,或者已经消散在主流的长河中了。  如果你要问我现在中国的设计界现状如何?我要说,中国不缺乏优秀的设计师,只是缺少做精品的设计师。  记者:你和你的团队是如何处理精品和常态的关系的?  刘道华:我们从底下往上走。以前做得很杂,现在想在某个领域,比如说餐饮、办公、会所3个领域有所突破,尽可能地实现所追求的作品。好在我们现在已经有所突破,至少在餐饮和办公方面。  记者:你的专业是建筑设计,为什么最终做了室内设计?  刘道华:这个问题比较现实,因为做建筑设计师成长起来需要8年到10年,但是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成长路线更快。刚毕业的时候,自己觉得什么都会,其实自己什么都不会,很迷茫。从事室内设计后,我选择从底下往上走,慢慢摸索,目前我们的设计也还处在摸索、探讨阶段。我们就这么走着、走着&&
工程名称:大董海参烤鸭店  坐落地点:郑州市开发区  面积:110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09年5月  竣工时间:2010年10月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装饰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七设计所  主案设计:刘道华、关天颀  设计团队:邵永强& 陈振滔& 魏杰 万馨  造价:7000万元  摄影:高寒  撰稿:李雅娟  主要用材:石材、木制雕花挂板、木制花格栅、亚格力板、投影灯
五层会所雅间
  建筑学学士
  高级室内建筑设计师
  北京市建筑装饰设计院第七设计所所长
  主持设计:
  1998年&2002年& 湖北鄂康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主任设计师
  黄石市委办公楼(设计主持)(室内设计4万平方米)
  2002年&2003年 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工程公司主任设计师
  美克美家集团环球总部(设计主持)(室内、景观设计26000平方米)
  2003年&2007年 北京清尚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主任设计师
  国家会议中心(奥运会项目)(深化设计)(室内设计10万平方米)
  2007年&2011年 北京市建筑装饰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七设计所所长
  大董烤鸭店(设计主持)(室内外设计1万平方米)
胡朝晖:成名 要晚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马生泓
  胡朝晖说:&35岁之前,他一直在上当;40岁是设计师的另一个起步。&
  进入室内设计20年,胡朝晖觉得这20年是一个成长时期,&30岁左右可以算得上是一名设计师,35岁到40岁才有可能成为国际级的主任设计师,&为什么如此认定?因为以他现在的年纪,步入不惑之年之际,才看到国际的大牌事务所向他招手,以此判断,他认为40岁的设计师将可能踏上的是另一个台阶。
  40岁之前,胡朝晖即为十大国际酒店品牌做设计,但更多的时候,他看到这个层面上几乎被国际大师所把控,他明白,&我们刚刚挤入这个圈子。&
  如果30岁算是半成品的话,40岁才可能是成品,50岁成名。像扎哈这样的头牌女建筑师,60岁了才成名。我时常记起贝聿铭说过一句话,很经典,他说:&我们的团队里加入了两位如此年轻的设计师,才60岁。&
  我今年40岁,感觉刚明白设计师是怎么回事,什么叫一流的室内设计师,真正好的室内设计师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是好设计师必备的条件。
  好比要做一个红酒坊,之前你先去喝红酒,把世界上所有的红酒认识一遍,了解红酒文化,没有一两年,你是做不了的。当你一两年把这个世界上的红酒的规律摸清楚了,再去品,再来投入,我相信你做出来的红酒一定是很棒的。
  做设计师也一样,比如我们最近做了一个美式的草原风格的酒店,为此我们去了美国,前后准备了一年时间,了解、研究透彻了才着手做的设计。这个时候,设计流程就很顺了。如今有人急功近利,之前我也是,现在明白这是急不来的,急功近利其实是走弯路。
  很多人问我:&你用什么方法一两年达到这个水平的?&其实不是一两年,我用了20年。你可能说我笨。世界各地的建筑文化,粗略研究,你就是拿一辈子来拼都不够用,我用20年,说实在的,在设计上,也就是个成品而已。认识到这点,发觉自己之前还是太高调,现在老实了。
  像贝聿铭,很低调,因为他知道设计要用一辈子来忙。千万不要说做设计很容易,综合能力实在须要历练,没有那样经历,怎么跟业主谈那样的项目?或者没有那样的生活,怎么跟业主聊那样的生活?而设计师和业主谈的,也根本不是设计,而是经历和生活。
  一般讲我们做高端酒店设计,自己就要花钱去体验这样的酒店给予你的感受。要读书,要参观,要体会,必须要花钱。设计师是很花钱的职业,我挣的钱大部分都花在这上面。
  做五星级酒店,你都住不起这样的酒店,怎么去设计?我经常住柏悦酒店,一个晚上几万块钱,咬咬牙也就忍了,当然长期也是受不了的,但是没有办法,职业的投入。我们这个年纪的设计师虽然能住得起,但是刚刚入行的人确实有阻力,一个月的收入住不了一晚上,这是现实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该怎么解决问题?国内设计师的成长相对于国外来讲慢一些,因为我们的基础环境和氛围,比国外要差。
  我明显感到,国外的设计师跟国内的设计师一到30岁就是分水岭。20岁我们很厉害,因为我们的基本功训练很扎实,这可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唯一的优势,但是我们没有创意。国外设计师到了40岁左右才夯实了基本功,但是他们的创意远远活跃于我们。他们从小就是这么生活的。
  除去设计师自身成长的差异性,在其他方面,室内设计还在不知不觉当中生存,我们尚处在游离状态。
  国外的室内设计师是注册制的。我们没有相应的职业证书,没有权威性的东西。现在很多时候,包括一些协会弄个高级设计师之类的头衔给设计师,那个东西人家并不认同。当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的时候,我们设计师要自己掘路,比如我们一部分设计师组成的小圈子,自己帮助自己来解决一些问题。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自己组成的一个平台,圈子里大概有30多个人,基本上国内著名的设计师都在。大家经常在网上沟通,有项目一起分享,共同面对甲方。
  这个圈子里,在业内有代表性的设计师年纪是50岁到60岁,还有70多岁的,国内外的设计师都有。这些人就像一面旗帜,引领设计师,甚至引领这个行业往前冲,争取认可。
  我之所以进这个圈子,也是先看谁在里面。很多人都是大师级的人物,那我愿意去,如果某个协会的一个领导在里面,我可能不会去,如果单走一个形式,对我们来讲意义不大。我的想法很简单,我需要跟世界级的设计师交流。
  虽然他可能是我的竞争对手,但是他有非常强的专业和实践能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当你站在这个高度的时候,即使被他们淘汰了我也乐意。但是我会努力留下来,和他们一同经受考验。
  40岁之前设计师用身体去赚钱,40岁之后要用智慧争取更广阔的空间。设计师没有退休的年龄,40岁后要调整节奏。以往我一年做5个项目,现在一年只做3个项目。我也不想做成大公司或者更雄心一些做成集团,我的想法是项目做一个是一个,每个都要做好。
  现在对我最有吸引力的是人,比如一位很著名的设计师,如果他要扩张,我愿意加入。像香港的陈俊豪,他有号召力,身边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都是慕名而去的,愿意跟他在一起。这还是人的问题,不靠钱说话和做事。
  从试菜开讲有关专业化、全面性和复合型
  最近,胡朝晖成天泡在一个叫西贝莜面村的餐厅,白天就吃在那里,晚上很晚才回家。从上餐的流程,到餐具的适用性,都是他琢磨的范畴:&我一直在想把铲子改成叉子,设计这么一个勾,一叉,锅里的炖鱼就很方便地放到盘里了。&他做了个叉鱼的动作。碰到朋友,他会说:&有空去我那里吃饭啊!&那里就是指这家餐厅,吃饭就是他请客。有一天,我就在那里吃了饭,席间他说:&我在这里做了个自助台,面点都可以放在这里。现在做的一切,都是试点,如果适当,就可以在所有的连锁店推广。&
  不,他不是厨师,也不是这家店的老板,他是室内设计师。
  记者:这家餐厅是一个实验品吗?
  胡朝晖:在做这家独立餐厅之前,我跟业主说,我是做酒店的,没有做过社会餐饮。以前我做的餐饮都是酒店的形式,比较奢华,比较讲意境,比较讲情调,如果你认为我不适合可以另外找人。业主却说他就喜欢酒店的味道。
  其实我的排列很简单:灯是煤油灯,用最便宜的红砖铺地,石头没有抛光,很粗放。我甚至想放一些老汽车的零件&&目前的这种模式业主很喜欢,要在全国推广。
  记者:这同你以前所做的酒店的奢华味道差异很大呀。
  胡朝晖:当初我为什么喜欢做酒店,因为它的挑战性大,很刺激,什么东西都研究,这实际上就是逼着自己去研究。
  我很少做餐厅,前几年开始后发现这个类别的设计挺有意思的,它要求设计师要了解厨房的所有设备,包括厨师的流程。
  记者:你经常要试菜,这不是不关设计师的事吗?
  胡朝晖:这是一个职业病。以前没有做过的,对个人而言就是一门新的学科。我去了解厨师的生活,看厨师怎么做菜,很多时候我以设计的角度给他们建议,改良盘子、碗和其他厨具,我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就要改。
  记者:现在你做独立餐厅,以前也做到火车站室内,还有机场、电影院、教堂室内。
  胡朝晖:还有两个类别我没做过:监狱和火葬场。
  记者:做过这么多的类型后,现在向着酒店类专业化发展。那你怎么看待设计师的专业化和全面性?
  胡朝晖:全面性讲的是生活和知识的全面性,专业化是讲设计要专业。现在国内的室内设计师专业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比如我就以做酒店为主。
  记者:那你怎么理解复合型的设计师?
  胡朝晖:复合型的设计师是从公司的概念上说的,这种设计师要求:第一谈判能力要强,要很会演讲。公司不需要沉闷的设计师,做的方案再好,甲方不认同也没用,设计师要能把经典拿出来同业主讲,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设计师要一半在做一半在讲。
  第二设计能力要强,这是专业,设计师要做出些名堂,这点毋庸置疑,
  第三辅助、协调能力要强,带着几方人一起做,怎么不乱,怎么去辅助,怎么去协调。这个要你来做,而你能做。
  第四有财务敏感度,很多设计师对财务不敏感,包括我自己。
  记者:你的工作室谁负责算经济账?
  胡朝晖:请人。他们经常说我老是不去和甲方要账。说实话,在项目当中,做着做着我就把要账的事忘了。大部分设计师可以做专业总监,却做不了总裁,因为只有后者才能搞定钱的事情。但有一点,我们不用经常应酬喝酒,不用拍马屁。
  记者:你希望自己的工作室进行商业运作吗?
  胡朝晖:我介于这两者中间吧。我很喜欢在家里干活,但是现实比较残酷,没有给我这个条件,我必须在外面跑,既是主设计师,也是主谈判者,见甲方,谈项目。但是我跟甲方只谈设计,与利益相关的不谈,合同的事由另外的人去谈,我的工作就是让甲方接受,方案通过,按这个实施。
  记者:有没有可能经济方面没通过的时候,白谈了?
  胡朝晖:一般我谈过的,经济方面都很顺利。之前甲方和项目经理打交道多,现在他们更愿意跟设计师交流。
  甲方付这个费用,让我来帮着做事,我把这个事情做好了,拿到我的费用就够了,别的事情跟我没关系。我和工程脱钩,只给建议,不参与任何的采购,把钱挣到明处,我也轻松,甲方也轻松。
玉树临风5星套房酒店1层大堂
玉树临风5星套房酒店2层包房
玉树临风5星套房酒店2层大堂吧
  胡朝晖
  高级室内设计师
  工作经历
  2011年& 北京瑞迦尚景国际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
  2010年&2011年& 北京建峰设计院四所所长
  2005年&2011年& 北京清尚环艺建筑设计院二所总监
  2001年&2005年& 深圳海外装饰设计院二部总监
  近期主要酒店作品
  武汉玉树临风精品套房酒店:光谷科技园中心区,以&明耀千里、润泽四方&为意境的精品五星主题酒店。
  温德姆酒店:离杭州50公里的竹乡安吉,27洞高尔夫,美国草原风格超五星度假酒店。
龚小刚:设计生存的条件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马生泓
龚小刚  像龚小刚这种年纪的人成长的年代,是个动荡的时期。为了逃避上山下乡,他经常装模做样地拿笔画画这、画画那,画着画着脑子里就产生了设计感。  给茶几挖个洞,水杯子放上头水溅不出来;给人民大会堂的椅子放大样,专为领导人定制&&手头功夫很棒。做着做着,感觉趴着挣钱太累,怎么样才能做到站着就把钱挣了呢?因此成立了装饰公司。  但那个时候,设计是免费赠送的。现在,龚小刚做的是室内设计的高级定制,他撇开了施工,只做创意性的设计。  记者:你是先做工程?  龚小刚:做工程,大部分是名人的家,我们做过黄光裕、蒋雯丽、郎平、水均益的家,也有航站楼之类的。那时候没有职业的设计公司,都是装饰公司免费设计。逐渐地我就感觉其实设计才是我的兴趣点,于是逐渐转变成职业设计公司。  我们注定了是铺垫的一代,设计规格也是这几年才建立的,设计的游戏规则也是这几年才建立的,它跟建筑设计不一样。  我们现在做的属于高级定制范畴,客户个性极强,设计师要很专业。  记者:客户群体越具体越不容易做?  龚小刚:对。设计师生加给他一个式样,他是不要的,所以我就觉得这个设计师有没有本事,主要看你和客户沟通以后,知道他要什么式样,你能不能把这个式样快速的从你的搜索引擎中搜索出来,比如说他要巴洛克,比如说他要新古典,都行,但是你能搜索出来,你又能给他意外,这就是能不能拿下的最关键的一点。这类的客户的设计费用一般可以拿到较高,每平方米800元~1000元,甚至可到1200元。  除了高级定制,我们所做的一项是,我叫做&牧场&,和一些大公司合作,我们做主案,然后建标,参加甲方重要的会议,指导设计。这是我的生存状况:一做高端,从头到尾;一做大活儿,只做主案。  记者:中国的室内设计师大部分生存于装饰公司,一小部分自己做公司,之前你提到过&枪手&,他们是什么生存状况?  龚小刚:我不排斥&枪手&,这是一种战术,我挺认可这战术的。你在网上查不到主案的名字,但是做的东西特别棒。但是他为什么不希望你能找到他呢?当商业化的设计公司高度追求效益的时候,他不想让你知道谁在跟你竞争。而这类人的身份又非常复杂,今天是这个大公司的主案,明天是那个大公司的主案,他还有一个十几、二十人的制作团队。他就是不希望别人知道他,只是在投标的那个瞬间才出场。有的方案做得特别好,都比较年轻,名牌院校毕业。  他们做的东西我都特别喜欢。但客户的认可度不是很高,可能是因为理想化的成分太重。其实室内设计就是要看人下菜,你要什么式样,我就能给你做什么式样。成功的设计师在这个式样的基础上一定能够做出一些意外。  当这么多人都把式样临摹得差不多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好东西。那到什么时候会产生好的东西,就是当竞争极其激烈、不是有太多的项目是因为潜规则拿下来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好的设计。  设计师有一句话:快是艺术的敌人。来一标,俩月完成,这算特别客气的,给你时间特长的。如果你想要考虑半年,那绝对不行。我觉得还是要靠临摹,你都很熟练了,你所有的单词、词汇量都足够的时候,剩下的问题就是要考虑做设计师了。  我们现在有那么很少一部分设计师逐渐有式样的苗头了,好的设计,除了你有功力、时间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有同意你的业主。我认为这样的业主特别难碰到,也许还要再过几年,业主的水平也需要时间来成长和提高。  这次我从马德里开始把西班牙全境走了一圈,差不多的犄角旮旯都去了,我看到好多看建筑的都是日本人。在高迪的几个项目,我碰到大量的日本人。中国人哪去了?买奢侈品去了。  我们这代设计师就是想争取能做一些经典式样,做一些经典项目,同时还必须得做大量的商业项目,因为你首先得生活得比较舒适。我觉得现代设计师就是做好你现在的事,让你的客户所追求的空间更加有意思。  记者:作为设计师,你有没有一个终极理想?  龚小刚:设计这个活儿我觉得干了30年,基本上看透了,它就是一个职业,没什么。当然你要是能有一个机会做一个特好的东西,那肯定是我最想的,但经常是伴随着无奈。我做过一个西安华清池边上的汤泉酒店,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有了式样的萌芽。  百万设计师与式样想象  1984年,中央工艺美院28年校庆,历届毕业生共计约40多位。2000年后,设置设计专业的院校280多所,每年培养37万人。目前,中国设计师的总和等于欧美所有国家设计师相加总和,有媒体言:我们要为百万设计师大喊。  龚小刚:现在设计师不止100万,挺可怕的一个数字。这100万人将来干吗?我觉得最主要的出路还是输出,就是做外国人的生意。  设计人才输出我觉得也是一种机会。现在,我们的好多设计师在做无用功&&可能有一个项目要求你交投标,7个单位,10个人一个小组做一个项目的图标,70个人在投标这个项目,最后可能只有10个人中标,所以这个浪费特别大。  现在,好几代设计师都在做铺垫,对于未来的设计,我还是很看好的。现在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正在院校学习的年轻人,他们有一个较为充裕的物质生活。我一直认为,设计师不应该是苦行僧,殷实的生活和宽裕的成长空间能给他们奠定很好的学习专业和运用专业的基础。  你看扎哈、库哈斯、贝聿铭这些大师,其实他们从小成长的环境都特殷实,甚至带有准贵族化的色彩,所以后来他们才能做出那些惊人的作品来。  记者:就是说要做成为一名好的设计师,必须在经济上有一个基础?  龚小刚:那样的人你让他做平庸了他也不会。你看扎哈,当初多难,20年不断地投标、  参加竞赛。当你研究她的式样的时候,你发现她早期的东西其实挺不靠谱的。但是她的家境好,有钱,可以对她支撑这么些年。  记者:有经济的原因,也许是认识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龚小刚:其实我觉得我们这拨人,都是过客,是典型的过客。可能就是为我们后边可能有的精神贵族生活作牺牲。可能再往后,我觉得室内设计应该会出来一些高手。  记者:您是说,在设计这个圈子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越来越丰富,一代会比一代强?  龚小刚:我认为那是可以肯定的。从我们录用的设计师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我不是说从农村考上来的孩子就不好。原来我们用的设计师叫野路子,电脑培训班出来的,会画3D;慢慢录用本科生,本科生里又出现了一种现象,从农村考出来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要求他独立做唯美的东西,他就挺费劲了。  有一个词叫记忆依赖,就是说人到50岁的时候,吃饭都喜欢吃儿时的那种饭。我们有的客户都跟我年纪差不多,吃饭去吃河南烩面,去吃卤煮火烧,一看就知道他从小是哪儿人。其实这个记忆依赖在设计师身上也体现出来了,到时候他要提升,不做出超人的努力就很费劲。但是城市长大的学生就不一样了,咱不是说歧视谁,真是有的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当然也要加上后天的学习。  记者:在不久以后,室内设计还有预测不到的新的东西出现吗?  龚小刚:其实是这样的,我好好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临摹阶段,我们还有式样吗?以后肯定有,其实我坚信这点。  我们可能把古希腊时候的美学原则基本上掌握了,我们可能已经把比较主流的文艺复兴、洛可可、拜占庭都掌握了;但其实你往北往南,甚至你往东、往西你都会发现,像中国建筑到了泰国就变成那样了,东方建筑流传的局限性特别大,但是欧式的式样全世界流行。反过来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创造一个式样?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有点悬,因为大伙儿都太忙,都是急于先致富,然后再过贵族生活。下一代或者更下一代,有可能。  春节我看了盖里的东西,除了对他的式样感兴趣,其实最关键的是研究他们为什么能出来一个新式样?然后我们怎么才能出一个新式样?其实是特别难的。  每天路过银河SOHO我都在看,柱子是弧形的,每天看那个结构式样,特别感兴趣,心中有特别期待它早日建成的那种感觉。式样给我的影响很深,看这个,琢磨这个。  即使未来的式样,没有一个是没根的,全跟原来的式样有关系。你看欧式,不管是哪个时期的,实际上真正做得地道的是美国人,简欧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去美国看,那么多好的简欧建筑,它是在欧洲的建筑基础上出来的。我们现在也有大量的欧式的建筑,但是目前我们可能没法跟美国人掰腕子。至于未来的式样,我觉得可能还是因设计工具的改变,会产生新的式样。
  龚小刚  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毕业  清华大学建筑与室内设计研修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室内高级建筑师  近年商业类设计  &2008年8月&2010年8月,北京首地.大峡谷商场室内设计,10万平方米 。  荣获2010 CHINA-DESIGNER 金堂奖 中国室内设计年度评选 年度十佳购物空间设计  荣获&2009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首地.大峡谷商场& 佳作奖;  &2010年11月&2011年2月,北京天雅大厦B1室内设计,1万平方米。  &2003年5月&2003年10月,唐山远洋城MALL室内设计,11万平方米
王专:雕塑的成长与掣肘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马生泓 时间: 16:17:21核心提示:王专认为一个属于艺术范畴的行业,立法是为了艺术持续向好地发展。&&
  编者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城市里开始出现了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由于这些雕塑大部分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的疏离,它们的出现和树立并没有引起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2000年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更愿意把这种雕塑艺术称为公共艺术,因为尽管它们是雕塑家或艺术家个人的作品,但最终它们被放置在了公共的环境中,供公众品评,并为公众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多样性。
  然而无论如何,雕塑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毕竟属于小众兴趣。对于雕塑艺术工作者而言,雕塑尚处于个人趣味有待被大众消费的阶段。而在法律层面,中国在此领域远远是个盲区。
  1951年法国明确立法,即出现了被简称为公共艺术的《百分比法》。《百分比法》指在建筑或公共建设工程的资金中,抽出一定百分比的数目作为艺术品创作的资金,或者艺术品建设的费用。
  1996年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在雕塑艺术方面建立了一个百分比的政策法规,规定从公共建设的总资金里拿出3%的份额当做艺术品的建设和创作。自此,中国的公共艺术似乎在政府方面透出了真正走向公共的意愿。
  记者:一个属于艺术范畴的行业,为何需要立法?
  王专:为了艺术持续向好地发展。特别是雕塑艺术,它们只是城市的点缀,如果有了国家立法的保证,就可以避免因领导人的更替而产生的资金变化。不同的领导人对艺术品有不同的喜好,喜欢艺术的领导人,该区域的艺术品就会多一些。从立法保证来说,资金支持的规定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有效方式,有了立法就不会因为缺乏资金,使艺术品或者整个行业得不到好的发展。
  法国在1951年立法,20世纪60年代普遍执行。美国做得比较好,举一个例子,达拉斯这个城市,1989年颁布百分比的法令,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所有的工程建设的资金里必须有1.5%用做艺术品设置和创作的经费,其中1%作为艺术品的创作和制作,0.25%用于后期的维护费用,还有0.25%作为向公众宣传、展览和向媒体介绍艺术品的经费。
  记者:这样的艺术品对于城市和居民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王专:第一个功能是满足社会精神层面的需求,第二对促进城市的旅游有很大帮助。其实雕塑起的不光是一个表面的装饰作用,还有很多会深入人心和深入经济层面。
  记者:城市和雕塑景观是什么样的关系?
  王专:可能是既爱又恨吧。
  这种景观必须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做得好就能代表城市或者区域的特征。我们国家20世纪八九十年代做的大部分雕塑千篇一律,无论到哪个大中小城市或乡镇,都有不锈钢的雕塑,基本上都是往天上飞的姿态。
  还有被我们这个行业叫做伪城市雕塑的雕塑,打着城市雕塑的幌子,放在哪儿都可以,它失去了艺术品的价值,其实做的是工业产品,大家把这种东西叫城市垃圾。
  这两年,像北京、上海、武汉这些城市开始清理城市垃圾,早期做的一批粗制滥造,没有艺术性和区位特征,没有城市特征的所谓的艺术品被大量拆除。现在景观雕塑做得越来越好,在整个景观艺术环境里,它正渐渐起到应该起的作用。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王专:经济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可以请专业的艺术家做东西。雕塑不是工业产品,不以材料成本作为衡量价值成本的标准,比如说一块石头,没有经过艺术家雕琢之前它是个废品,但是经过艺术家雕琢后可能就是一个无价的艺术品,有价无价同艺术性和艺术家的参与有关系。
  转变的因素还有思想观念方面。现在人们出国机会多了,外国任何一个小城市,不管是路边的小雕塑也好,小景观也好,基本能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和地貌特征,我们见识了,也可以甄别了。这些都会带来观念上的冲击。
  当然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某些地区立法了,比如深圳市南山区。
  记者:据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咱们国家百分比立法的城市大概有多少?
  王专:具体数字没有统计出来。一般在沿海地区或者大城市做得比较完善,可能有法律、法规的原因,但是有可能还没有这方面的主管部门或者是监控部门。
  现在大部分的政府部门,对艺术品这块很了解,愿意做这个事,因为艺术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面貌有很大好处。例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会,雕塑艺术品或者景观艺术都做得非常多,它们不但美化环境,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美国达拉斯市作了一个雕塑方面的统计:每花1分钱,就能带回来2.4倍的经济收入。美国洛杉矶是较早应用大量艺术品作为宣传的城市,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大量的艺术品为这个城市整体的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的成效。
记者:城市是为人民服务的,谁对城市的艺术品具有发言权?
  王专:艺术品做完了放在一个大环境里,真正受益的是大众。一个雕塑放在一个城市中,决定权还在领导手上。现在大部分的城市,从雕塑的征集方面基本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委托专家来做雕塑,比如说委托全国10个专家每个人做1个作品,材质、形态、要求都不管,但是需要这个东西符合这个城市的特征。
  还有一种征集形式,像雕塑营,或者雕塑比赛,参赛人不一定有资格,不管你是什么人,都可以参加。最终参与评审的有行业内的专家,还有领导,结合几方面的意见作出决定。北京奥运会的雕塑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记者:雕塑成型的资金会从哪里来?可以商业化操作吗?
  王专:如果由企业出资,肯定是商业化的;如果由政府出资,需要走政府的程序,从预算到审批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公共艺术目前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商业行为。
  特别是雕塑艺术,它们只是城市的点缀,如果有了国家立法的保证,就可以避免因领导人的更替而产生的资金变化。
  记者:做雕塑的有没有比较大的机构?
  王专:确实没有正规的设计院,但在专业的细分上很具体,比方说稍大的广场雕塑,有圆雕和浮雕;再比方说一个广场几十米或者几百米的浮雕墙。圆雕有专业的雕塑家,浮雕有专业的雕塑家,每一个雕塑家可能什么都能做,但他最擅长的就一种。有的雕塑家适合做写实的人物,有的雕塑家擅长做马,跟画画一样。
  雕塑家基本是大专院校的老师,跟一些机构长期结合,这种工作性质和方式决定了工作团队不会大。我自己的工作室也是这样一个团队,以我为主。
  记者:像你这样10个人的团队要介入政府的项目困难吗?
  王专:如果你知道政府有这么一个项目,介入的方式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你要把最好的东西传递给甲方,让他们知道你能做好这件事。如果这样困难较大的话,有时候可以间接参与到此类项目中,和专业的公司合作,而该公司直接对政府负责。
  记者:那就是说,也是少数人能拿到较大和较为重要的项目。
  王专:名气较大的艺术家机会很多,因为政府官员或者企业比较了解他们。一般的雕塑家被直接委托的比较少。也是需要一个圈子的朋友炒作,艺术评论家给他写文章,办雕塑个展&&
  记者:你2005年毕业,当时自己要独自面对这种市场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王专:当时肯定比较纠结。做这个行业的人叫艺术工作者,跟普通的企业白领不太一样,如果我们毕业之后直接找工作,很难,除非改行,没有专门的机构,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是一个选择。
  记者:你一开始就做工作室了?
  王专:我研究生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做网络设计和平面设计,但是我觉得做这个不能发挥我的专长,跟我的专业不是很吻合。做一项工作第一是为了赚钱,第二要有工作的乐趣,那时候实在没有乐趣。
  我现在做这些雕塑,钱的因素不说,完成一件作品,当它们摆在那的时候,很多人去看,就有个成就感鼓荡在心里,不管好与坏,都觉得很欣慰了。
  记者:这个行业有类似于协会一样的组织吗?
  王专:有。有活动或者展览一起举办,或者有一个邀请赛,大家一起参加,一年就去两次。还有一些其他文化性的活动,没有工作的性质。
  记者:它能不能比较频繁地为大家提供帮助或者服务?
  王专:它不是服务性的机构。
  记者:你的工作室运营得怎么样?
  王专:还可以,我们主要做一些合作的项目,跟一些设计公司来合作,从源头上有一些保证。我们毕业时间不是很长,自己创业,很少能接触到政府层面。和一些设计公司以合作的形式保持联络,是我们很重要的业务来源。
  记者: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时你是一个孩子,有没有想到以后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现实?
  王专:当时肯定想考上大学,包括选择专业方面也没有考虑到就业。
  记者:如果以后不做雕塑了,你可能想做什么?
  王专:可能做老师。
  记者:还教你这个专业吗?
  王专:别的专业我不会。我从上学开始画画,一直到大学,将近10年,从本科、研究生到现在毕业6年,差不多20多年了,一直干着这个事情。
  记者:你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
  王专:我觉得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事业,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走向北京》雕塑(哈尔滨市群力新区)
  雕塑以金源文化为历史背景,重现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北京(公元1153年)、建设北京的历史片段。由此,女真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雕塑整体造型为海东青展翅高飞,象征崛起的女真民族拼搏向上、以小博大的凌云壮志。
《放眼世界》浮雕(天津军事交通学院)
  浮雕由紫铜与不锈钢两种金属结合而成,采用艺术化的抽象手法来表现军交运输四通八达,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为维护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壁虎》浮雕(北京某会所)
  造型夸张的金属大壁虎,背上镶嵌五彩琉璃,成为环境中的焦点。
《音符》雕塑(哈尔滨市群力新区)
  雕塑利用各种乐器的剪影,构成玲珑剔透的视觉效果
  1998年&2002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
  2002年&2005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6年至今 创办个人雕塑艺术工作室
  浮雕作品《长庆之路》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浮雕作品《脚底下的美丽》获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雕塑梦想佳作奖
  雕塑作品《循环》获深圳龙岗海滩环境景观设施设计优秀奖
  雕塑作品《重构》获我心中的工业设计园主题雕塑大赛优秀奖
  代表作品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中心广场组合雕塑《走向北京》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音乐主题公园雕塑《鱼乐》、《音符》、《舞蹈》、《乐手》
林锦熙:剧院类室内设计就是要多专业协调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马生泓 时间: 16:41:42
核心提示:高级室内建筑师林锦熙认为剧院类室内设计就是要多专业协调。
  回顾自己介入的第一个项目,而且在这个项目中承担的是深化设计的责任,用不堪回首四个字也许更能表达林锦熙目前的心境。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还好,坚持下来就是他当初最大的收获。但后来随着他渐渐成长,随着他日渐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剧院和广电类项目,以及随着他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他庆幸自己曾经坚持了下来。此时,已经不能用收获二字来概括这个项目日后所带给他的东西。
  这个项目是北京电视中心多功能演播厅,时间是2004年。
  记者:7年过去了,如果还有这样一个项目你还会做吗?
  林锦熙:估计会考虑考虑。回头看这个项目,很佩服。当时项目图纸交完了以后,总包说验收吧,那个时候我们只是图面,实施完了以后,看着实体怀疑地问自己:这些是我画出来的吗?
营口文化中心剧场前厅
  记者:施工图画了多长时间?
  林锦熙:这个项目从最基础的施工图开始。到目前为止,尽管自己开设了工作室,我还会做施工图,因为施工图很重要,这块我一直没有丢。施工图涉及到最基础的东西,比如普通的办公室装修,必须要考虑到板的厚度、密度,考虑到排水、基层的构造,这些都是要通过很多基础的实践后才能做出来的。
记者:你们投标北京电视中心多功能演播厅,当时号称清华旗舰。你是王宏老师的助手,现在你们算是合伙人。
  林锦熙:北京电视中心多功能演播厅是奥运项目,要作为重点项目来完成,国内外很多大的设计机构来投标。清华具有很多优势专业,王宏老师是主创方案的提出者,灯光、音响、声学等其他各专业老师也联合在一起,共同投标该项目室内设计,所以称清华旗舰。
  我们做草标的时候已经对该项目的设计方案有了一个雏形,提出了以QRD(低频声学反射板)模块化设计为元素的创意。将侧墙上QRD板的阵列排布,以不同倾角及水平夹角的组合构图形成及富韵律变化的造型,并通过4块可开启面板构造为舞台耳光的可操控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为日后的成功作品奠定了基础。
&&&&&&& 在声学设计上北京电视台请了国外著名的顾问玛缔尔得,香港的会展中心就是他的作品。是他在我们投标之初发现我们的方案更符合他的声学要求。北京电视台定完了设计单位后,各设计重新做方案。
  记者:投标的时候是一个方案,但并没有延续这个方案,而是要重新做一个?
  林锦熙:剧场类项目相对来说比较专业,很多设计方都没做过。剧场类项目要求考虑到很多东西,比如反射面、反射板、采用哪种材质与造型,墙面造型能否对声音的反射和折射起到作用,侧板或铁板的角度都有相应的声学和其他相关因素在里面。我们做的方案比较符合建设功能,玛缔尔得是甲方请的顾问,他有他的一套东西,认为这家设计单位没问题,可以做,但要配合声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重新设计。
  记者:它的深化设计着重点也是和声学相关吗?
  林锦熙:剧院类项目除了要考虑建筑美观的问题,对声学反射板等也有很多特殊的要求,比如暴露在外面的耳光显得特别突兀,要怎样把耳光融合到整体里面是很难把控的,对灯光、舞台面光桥的把控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深化设计里,所有专业都是重点。
  这个项目为什么叫多功能中心呢?它有3个厅,是集转播、观演、排练的多功能演艺空间。当时,玛缔尔得提出可变声学、可变体积的概念,但用的却都是简单的一些设备,比如说吊顶,通过舞台机械可升降,都是可活动的;面光条整个可升起,有点像变形金刚,它是剧场非常重要的专业灯光。整个工程涉及到这么多的专业,又这么大的面积,所以整个设计难度增加了很多。
  1平方米的可活动范围做起来很简单,当时那么大范围的空间对声学、活动照明面要求都很高。大体积的可升降,稍微一动就产生不低的分贝。为什么说难度很大?它当时要做成亚洲最好的演播厅,包括舞台里面的升降机器,到目前为止都是最好的。顶部是三组半弧面、双曲形的吊顶,以舞台为中心呈放射性同心圆布局,大型升降设备为舞台面光的开启与吊顶的高低变化提供技术支持,吊顶在剧场及音乐厅不同的使用模式下,将装饰及艺术功能合二为一,与声学反射、舞台工艺形成了良好配合与互动。
  这个项目从方案开始到施工结束用了2年的时间。室内设计在当中起的作用就是要整体把控,各专业的东西最后都落在室内设计的内部,所以剧院类的室内设计就是要协调好各专业的东西,第一要满足建筑平台最直观的感觉,第二满足声学要求,第三满足配套灯光的硬性标准需求。
  那时候遇到一些设计方面的困难:舞台上面面光条的结构部分没有设计单位来做,建筑设计也不管这块,这个区域被大家忽视了。但是这块又是特别重要的地方,它位于吊顶里面,功能很多。因为被忽视,所以造成的影响没有人解决。接下来灯光怎么走?面光条怎么走?后续怎么检修?这些问题突然一下子摆在了眼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是该项目的建筑设计方,其总工说:&做吊顶上面的东西跟盖栋楼一样,难度不小。&该院的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做了两个月才把这个吊顶上面空间的图纸完成。那个时候我每天就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班,一个多月,才把这里面的空调设备、舞台机械等关系理清楚。密密麻麻好几层设备在这个空间里,要求误差是非常小。我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待了一个多月,方案由我们来整理、出图,北京院的总工作技术指导,他一天到晚和我说这不行那不行,我都快坚持不住了。
  我们同灯光设计师和声学设计师配合得非常多。对我来说,他们有经验,又有很多专家来指导。我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国际微商团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