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沙江田一鹭飞。

共收录诗歌94338首、诗人13434位、诗句5842句
温庭筠: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温庭筠,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风流才子,据说还是长得其丑无比的风流才子。,晚唐人,诗词写得非常好,其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其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温庭筠先祖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家族早已衰微。至于出生年份,至今争论不休,有说801年的,也有说812年的。温庭筠祖籍太原,后随家迁居江淮一带,所以他常在自己的诗歌中自称&江南客&。对于祖上&曾经阔过&的经历,温庭筠津津乐道,殊不知,那至少是两百年前的事情了。后来,温庭筠又搬回京都长安附近,准备有朝一日走走捷径,重振门楣。
  温庭筠是风流才子,到底风流在哪,文采又在哪呢?温庭筠有两个外号,足以证明其文采斐然,第一个是&温八叉&,传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啥意思?温庭筠考试的时候,看看考卷,叉手八次,诗歌就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有曹植七步成诗的传说,可是在温庭筠面前,那也只是雕虫小技。
  第二个是&救数人&,传说温庭筠&数举进士不中第&,于是破罐子破摔的温庭筠索性当起了考场枪手,帮大伙作弊。公元855年,年近五十的温庭筠再一次走进考场。考官早已对这个作弊大王有所耳闻,于是严防死守,甚至让他&试于帘下&,专门给他设了个小考场。没想到,三下五除二写完考卷的温庭筠,竟然在监考官的眼皮子底下,帮助八个考生作弊,一次考试,救了八个人,于是有了&救数人&的绰号。如此作弊者,古往今来,应该不多吧!
  再说温庭筠的风流,那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的名字&&鱼玄机。
  传说,温庭筠长得奇丑,因此又有了一个侮辱性的外号&&&温钟馗&。估计是因为基因不好,传说温庭筠的孙子曾经想到一个高官门下某个幕僚之职,可是被残忍拒绝了。理由是,他长得实在是太像他爷爷温庭筠了,太丑,有碍观瞻。还有人说,钟馗因为长得太丑,把状元给丢了,还差点连命的都没了。温庭筠也一样,就是因为长得太丑了,所以每次科考都落第。当然,这是后人调侃的说法,温庭筠屡试不第自有更重要的原因。
  回到温庭筠身上,温庭筠诗名在外,引起了当时著名才女鱼玄机的注意。先简单介绍一下鱼玄机。鱼玄机是一个落魄秀才的女儿,父亲早逝后,鱼玄机跟着母亲相依为命,靠帮着妓院里的妓女们浆洗衣服过活。温庭筠风流成性,常常出入妓院,于是就认识了鱼玄机。初始时,鱼玄机还是个十一岁的小女孩。
  看着鱼玄机母女生活困苦,温庭筠大发恻隐之心,将鱼玄机收为弟子,教她写诗。鱼玄机天资聪明,不消多时,便写得一手好诗。后来,温庭筠被外派,不得不与鱼玄机分开。一分开,情窦初开的鱼玄机才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温庭筠。大胆的鱼玄机立马修书一封,向老师表白。温庭筠想想,自己毕竟与鱼玄机以师生想称,而且年龄相差很大,如果就这样接受了她,恐怕不妥。于是,温庭筠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鱼玄机介绍给少年才子李亿。
  没想到的是,进了李亿的家门后,李亿的老婆对鱼玄机是又打又骂。无奈之下,李亿只好把鱼玄机送进了道观,许诺三年后将其接回。
  又是狗血负心汉的桥段,李亿估计早已忘了自己的三年之约。万念俱灰的鱼玄机开始放浪成型,在道观里结交各种男人,甚至什么人都跟他胡来。二十六岁那年,鱼玄机失手打死自己情人的丫鬟。此事越闹越大,结果鱼玄机给判了死刑,当众斩首。
  温庭筠闻听此事,再想想自己现在的遭遇,不禁悲从中来。从此,温庭筠更加放浪形骸,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检点。来看看这首《》: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上阕没有一个字直接写女子的体貌,却让读者面前浮现出一活泼生动的怀春少女的形象。下阕作者也不提女子的心事,而是一味地渲染她的美丽以及手中的动作,如此一来,女子的孤单以及心中的幽思,便显得更加惹人怜。另外,作者对女子的同情,也跃然纸上。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鼻祖,他的词作手南朝宫体诗影响非常大。他的词作多写女子之愁绪、容貌、服饰等等,可以算得上是古代女性的代言人。
  再说到温庭筠的生活。传说,温庭筠参加乡试的时候,当地一名叫姚勖的官员看中了他的才华,给了他一大笔银子,资助他读书、考取功名。没想到,温庭筠直接拿着这笔来之不易的&助学金&,跑到秦楼楚馆里花天酒地了起来,没今天就把银子挥霍殆尽。姚勖得知后,火冒三丈,马上派人到妓院把温庭筠揪了出来,痛打一顿。从此以后,温庭筠便臭名昭著了。
  后来,结局更狗血。温庭筠对于弟弟久试不第耿耿于怀,常常暗地里责怪姚勖。一日,姚勖来找温庭筠的姐夫,温庭筠的姐姐得知后,生气地揪着姚勖的衣领大骂他毁了弟弟一辈子。姚勖委屈得要命,最后连逃带爬地回家,再后来,竟然被这事儿给活活气死了。
  于是,温庭筠名声更臭了。这是年轻时候的温庭筠,或许用&少不经事&四个字就可以敷衍过去。可是,老年的温庭筠不但不加收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
  前面说到,温庭筠屡试不第索性当起了枪手,破坏考场秩序。对于温庭筠屡试不第,人们通常认为是温庭筠自己站错了队。温庭筠与当时的太子李永交好,文宗皇帝的妃子不喜欢李永,经常给文宗皇帝吹枕边风,诋毁李永。后来,李永的手下基本被杀,或者放逐,只有温庭筠得以幸免,不久,李永也死了。温庭筠能得此相对好的下场,已经是烧了高香了,怎么可能还能指望中进士?
  破坏考场秩序还不是最让人痛恨的,还有更让人不齿的事情。宣宗皇帝喜欢《菩萨蛮》的曲子,却一直苦恼没有好的词儿,于是让令狐绹作词。令狐绹便找温庭筠写词,送上去后,很得宣宗喜欢。令狐绹反复叮嘱温庭筠一定要保密,没想到,没过几天,全城人都知道令狐绹那几首词是他温庭筠写的,这把令狐绹给气得啊,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还有一次,令狐绹有一个典故没有把握,便虚心请教温庭筠。温庭筠高傲地告诉他,这个典故出自《南华经》第二篇。可是,说完还不算,温庭筠竟然教训起令狐绹来,说这个典故又不是很生僻,你平时虽然日理万机,不过还是得抽出时间来多看看书啊!你想想,他令狐绹是什么人,当年曾经整过李商隐的啊!现在,你温庭筠当着大伙的面儿,说他不学无术,这不是找死吗?所以,令狐绹便口口声声说他温庭筠&有才无行&,宰相这么定位你了,你想,还能有什么好前途吗?
  还有呢!最倒霉的是,温庭筠竟然把当朝皇帝唐宣宗给得罪了。说是有一次,唐宣宗心血来潮,要到外面去微服私访。巧的是,让温庭筠给碰上了。可温庭筠一介白身,哪里见过皇帝天颜啊!温庭筠对着宣宗皇帝说:&我猜,你应该就是司马、长史之类的闲职吧!&宣宗听罢,摇了摇头。温庭筠又说:&那就是参军、主簿之类的小吏吧!&完了,满心以为你温庭筠会往上说,没想到越说越小了。这把宣宗皇帝给气的啊,又不好发作,只能拂袖而去。
  至此,温庭筠就彻底把自己给作死了,彻底把前程给堵死了。
  因为搅乱考场,温庭筠最后只落了个隋县县尉的小官。大中十一年(857年),徐商镇襄阳,辟温庭筠为巡官。唐僖宗咸通二年(861),温庭筠随徐商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次年冬又回到了淮南。在淮南,温庭筠又一次为老不尊,丢尽脸面。因为穷困潦倒,温庭筠竟然出来讨饭,晚上又跟一群地痞流氓喝得烂醉,半夜还在外面游荡。大家知道,当时是有宵禁的规定的,于是,温庭筠让巡逻人员给逮了个正着。温庭筠挣扎,结果让巡逻人员给胖揍了一顿,连牙齿都打掉了。当时,令狐绹出镇淮南,温庭筠腆着老脸去他那告状。结果,令狐绹根本不理他。温庭筠拉不下面子,又跑回京城告状,结果不仅没人同情他,反而被人奚落一顿,好不丢脸。
  温庭筠作死人生远远没有结束。咸通六年(865
),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身份主持国子监的考试。为了杜绝因人取士,把考生们的试卷张贴在都堂之上,供大家品评。可是,温庭筠选的都是一些什么文章?全是针砭时弊、讽刺时政的卷子,这下可把当权者给惹火了,一纸诏书把温庭筠贬为方城县县尉。咸通七年(866
)冬,一代才子温庭筠死于赴任途中。
  前面说到,因为温庭筠的作死,他死后,还遗祸孙子,其实还有他的儿子,也受他影响。《全唐诗话》说温庭筠的长子温宪,在僖宗、昭宗年间参考进士科考试。主考官因不满温庭筠所作的文章,结果温宪名落孙山。直到年老,温宪才得中进士。
  作为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先看看温诗,这首著名的《》: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黎明早起,车马的铃声响起。一路远行,游子总是容易想起自己的故乡。公鸡报晓声,茅草店还沐浴着月光。走过小桥,脚印清晰,因为此时尚无别的行人。枯枝败叶落满了山麓,洁白的枳花,鲜艳地开着,把驿站那面土墙装点得格外美丽。想起昨晚梦见杜陵的美好场面。一群群鸭、鹅,正在弯曲的河塘里自由自在地嬉戏。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流传千古的名句。全诗不着一&早&字,却满是黎明时分特有的萧条景致。读来,总让人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想起那些唯有夜深人静之时才能想起的人和事。因为整个世界都安静着,所以温庭筠此时此刻能听见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想起自己不堪的人生,想起自己那些愚蠢的往事。
  这是羁旅之作的千古名篇,温庭筠抛开一切,只愿做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知前途何在,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只是随性地走着,忘了时光,忘了一切。
  再看这首《》: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是温庭筠行旅至利州(今四川广元),渡江时所作,此江应为嘉陵江。
  江水波光粼粼,倒映着落日的余晖;弯弯曲曲的小岛上,苍茫一片,连接着山坡上的翠绿。眼看着人和马已经乘着小船渡江而去,渡口的柳树下,还有一群人正在等待着渡船。小船驶进沙洲的草丛中,惊起一群沙鸥,万亩水田中央,一只白鹭展翅高飞。有谁能理解我撑着小船,寻找范蠡的心境?五湖烟波,只有他能忘却一切世俗的心机。
  撑着小舟,去往未知的所在,温庭筠将眼里所有的一切写入自己的诗歌。层次分明,色彩清丽,栩栩如生。当然,最后,温庭筠还是没有忘了发发牢骚。此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在格式上别开生面,不落窠臼。由山水,到鸟兽,从今人,到古人,温庭筠一切心绪都是如此地清晰和顺畅。倘若他把人生也理得如此脉络清透,我想,他这一辈子应该会有另外一番景色。
  今天,我把太多篇幅都用在了介绍温庭筠的人生际遇上,关于他的花间词,有机会咱们再细说。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同时希望知道这首诗的作者,诗的名字,
小一姐姐csh
温庭筠《利州南渡》《利州南渡》作者: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注解】:1、澹然:水波动貌.2、翠微:指青翠的山气.3、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桨,也指船.4、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5、范蠡:春秋楚人,曾助越灭吴,为上将军.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韵译】: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乃声惊散沙洲草丛的鸥鸟,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意义,飘泊五湖独自忘掉世俗心机.【评析】:诗写日暮渡口的景色,抒发欲步范蠡后尘忘却俗念,没有心机,功成引退的归隐之情.诗的起句写渡口和时间,接着写江岸和江中景色,进而即景生情,点出题意,层次清晰,色彩明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浅滩边的沙草丛中,群鸥四处飞散;水田万顷,辽阔的江面上,一只雪白的鹭鸶掠空而飞。
扫描下载二维码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二)--庄灿煌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熔铸古今心所愿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二)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 【译文】 & &船过沙滩,惊散了沙草中成群的鸥鸟,回望万顷江田,只有一只白鹭在飞翔。 & &【出典】 & 晚唐 & 温庭筠 & 《利州南渡》 & &注: & &1、 & &《利州南渡》 &温庭筠
& & &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 & &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 & &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 & &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
& 2、 注释: & & &利州:唐代属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嘉陵江流经其西北面。 & & 南渡:指渡嘉陵江。   &澹(dàn)然:水波闪动的样子。 & & 对:一作“带”。 & & 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船桨,代指船。   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楚国人,为越大夫,从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助勾践灭吴国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终。 & & 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 & & 忘机:忘却俗念。旧谓鸥鹭忘机,这里有双关意,指心愿淡泊,与人无争。
& &3、译文1: & & & 水波闪动空对着西边的斜阳,苍茫的弯岛连接着远处的山冈。马在船上嘶鸣像在波上渡河而去,人在柳树下休歇等待渡船回头。沙滩边的水草丛中群鸥被惊飞散,在万顷江田之上一只白鹭奋飞。谁能理解我乘一叶扁舟去追随范蠡的心意,他漫游在五湖烟水之中是真正忘机的人。 & & & & & &译文2: & & &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 & & &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 & & &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 & & &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 & & &乃乃声惊散沙洲草丛的鸥鸟, & & 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 & & 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意义, & & 飘泊五湖独自忘掉世俗心机。 & & 译文3: & & 碧水悠悠,波光粼粼,澹然空阔的水面上斜映着夕阳的余晖;水中弯弯的小岛,绿树掩映,芳草萋萋,满目青翠,一派暮霭苍茫的景色。烟波浩淼之上,舟船载着马儿的嘶鸣,渐渐扬波离去;渡口枝叶婆娑的柳荫下,歇息的人们,正等待着远航的船儿归来。浅滩边的沙草丛中,群鸥四处飞散;水田万顷,辽阔的江面上,一只雪白的鹭鸶掠空而飞。谁能理解当年范蠡放浪江湖,遗世独立的情怀,我也要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澄心静虑,忘掉世俗心机,在浩渺的湖水上,自由飘荡。 & &4、温庭筠(约812 —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 《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 &   & 温庭筠善于描弄闺思幽情,好吟诵风花雪月,文字深美宏约,给我们留下了一玉树临风偏偏美男的情种形象。然实际上并非如此。据《旧唐书》记载,温庭筠貌丑,不修边幅,被时人称为“温钟馗”,长得也够劳苦功高了,与宋人一写愁高手,亦因貌丑而被称为“贺梅子”的贺铸遥相而对。但温庭筠似乎因此而带来的祸患更大,他的貌丑还延及到了后人。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言:温顗者,乃飞卿之孙,宪之子。仕蜀,官至常侍,无它能,唯以隐僻绘事为克绍也。中间出官,旋游临邛,欲以此献於州牧,为谒者拒之。然温氏之先貌陋,时号钟馗。顗之子郢,魁形,克肖其祖,亦以奸秽而流之。若飞卿在泉下得知此事,该是如何的尴尬气愤至极。也许还会用他的神笔留下数篇激昂之词,此为后话了。   温庭筠少有才名,工于小赋,每入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故场中号称为“温八吟”,此举颇似曹子建行七步而作《七步诗》,而飞卿似乎更胜一筹。因为他次次作赋皆是此法,而子建独有一次,孰强孰弱,自有分明。然子建亦不容小觑。谢灵运谓之天下才分十斗,而曹子建独占八斗,评语中可见曹子建文才了得。   飞卿亦精通音律,善鼓琴吹笛,《旧唐书》记载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估计他的实力可以和吴人“曲有误,周郎顾”的美男子周公瑾一决雌雄了。   温庭筠出身于没落的贵族的家庭,见惯了物是人非,对世事有一种消极的态度,于是沉缅于声色之中,仕途不畅,且一生潦倒。《唐摭言》记载有:开成中,温庭筠才名籍甚,然罕拘细行,以文为货,识者鄙之。无何,执政间复有恶奏庭筠搅扰场屋,黜随州县尉。此次事件发生在大中九年,沈询主春闱,温庭筠被召至庭前应试,但是暗中还是帮助了八个人,搅扰了场屋,遂闹得满城风雨,此事看来无异于今人的炒作,温庭筠声名大振,自此又得一绰号“救数人”。发生了此事当然没有考中,却也没有像后来的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因此事而坐遭牢狱之灾,一生郁郁而不得志。
& & 晚年的温庭筠景况极其凄凉,他穷困潦倒,身名狼籍,落魄江湖,甚至因醉卧街头而遭夜巡兵毒打。最后,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温庭筠贫病交加,在权贵们的嘲笑、鄙夷、不屑、甚至唾骂中客死他乡。  温庭筠频繁地出入出入青楼酒馆之中,借酒消愁,这使他得以结识一大批的文人歌妓。与他们的交往密切而使飞卿大量倚声填词,终成就了他的词名。刘融斋在《艺概》中评曰“温飞卿词精艳绝人”,聊聊几字,尽得飞卿之风流。
& &5、《利州南渡》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这是一首寓意于景的抒情诗,诗人以朴实、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声色并茂、诗情画意的晚渡图,抒发了诗人欲步范蠡后尘忘却俗念、没有心机、功成引退的归隐之情,反映了诗人淡泊仕途、厌倦名利的心境。诗的开头写渡口和时间,接着写江岸和江中景色,进而即景生情,点出题意。全诗脉络清晰完整,色彩明朗;用词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境界闲适旷远,极富神韵。此诗入选《唐诗三百首》,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 温庭筠一生政治上很失意,不仅屡次应试不中,而且因为语言多犯忌讳,开罪了皇帝和宰相(唐宣宗和令狐绹),长被摈抑,只好到处流转,做一个落魄漂泊的才子。这首诗是温庭筠行旅于利州(治今四川广元)渡江时所作。 & &
& &诗人来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这一联写江景,交待了行程的地点和时间:日暮时江边渡口。因为诗写的就是渡江情景,所以首联从此着笔,起得非常自然。颔联紧承上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包括诗人自己)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这两联所写景物都是诗人待渡时岸边所见,由远而近,由江中而岸上,由静而动,井然有序。 & & 接下来,颈联写渡江,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中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一联巧用数量词,不但属对工稳,而且深化了诗境。群鸥栖息沙草之间,可见天时向晚,飞鸟归巢,所以万顷江田之上只有一鹭飞翔。这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强烈地渲染了江边的清旷和寂静。后来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的词句,其境界正与此联上句所展示的画面相类似,而下句江田白鹭的空阔悠深和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积雨辋川庄作》)更是神韵同出。 & & 前面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作为餬口四方、疲于奔走的诗人摹然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不能不触景生情,遐想联翩。所以尾联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便有淡泊遗世,忘却机心之志,也没有人能够理会。 & & 温庭筠的诗中曾有“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的自负与自嘲,这里却浩然有归隐之志,实际上是失意后的无奈之语。“独忘机”,其实并不能忘机。这一点和范蠡也是共通的。范蠡是因越王勾践难共安乐才辞官隐遁的。所以,两个人都可谓是极有机心的人。 & & 这首诗描写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景物描写江中,岸上交递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清丽,静中有动,栩栩如生,特别是颈联,是被人们传诵的写景名句。最后触景兴感,自然真切。全诗八句,无不与“水”相关,但清隽而不堆砌。在章法上,此诗别具一格,不落俗套。按照律诗的一般规律,前后四联,起承转合,各有所归。此诗前三联却递相承接,景物描写得很充分,意境幽远淡雅。尾联由写景转而遐思,但仍从“舟”、“水”絻结,以致转中有合,脉络依然清晰完整。有人说,温庭筠的以山水、行旅为题材的诗多感慨深切,气韵清澈,以这首诗来看,确实如此。 & &6、 &一道道青山,恰似一堵天然的绿色屏障;一湾湾碧水,显示出城市的灵气;一座座桥梁,见证了广元的发展变迁。 & &每当我站立于雄伟的蜀门大桥,背负宽阔的嘉陵江,用真爱拥抱装扮一新的南河,总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欣悦之感——这就是广元的母亲河,此处就是昔日南河的水上渡口。此情此景,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到过去由秦入蜀金牛道上古利州——汉寿水——南渡孤舟的情景。 & &利州南渡的南河渡口,是古蜀道金牛道的必经之水道。据《广元县志》:南河,古称“汉寿水”,源于麻柳乡李家坪(今朝天区内),流经麻柳峡、鱼洞河和荣山、大石、东坝等乡镇,全长57.5公里,流域面积1095.05平方公里。荣山镇以上称“鱼洞河”,之下的大石和东坝境内称“南河”,是以在老城汉寿驿南边的南山脚下注入嘉陵江而得名。凡由秦入蜀走金牛道,无论南去阆中,还是西行成都,都要在此乘船过河。渡口之处,当地百姓,外来客商,每天来来往往,显得拥挤热闹。清代广元县令张庚谟曾组织当地文人和官员,对境内风光排比筛选,“南渡孤舟”成为古利州“八景”之一。 & &金牛道是古蜀道入川最为捷径的一条主干道,从陕西南郑起,在棋盘关入川以后,过中子铺、宣河驿,穿龙门阁、明月峡、石柜阁,在汉寿驿(后称“嘉陵驿”,今广元老城)汉寿水乘船南渡(南河渡口),经接官亭,再沿嘉陵江顺南而下,过塔桑湾、五佛岩,在与白龙江、青竹江汇合处的桔柏渡过浮桥跨嘉陵江入古葭萌关(昭化),再上天雄关,走大朝栈道,越剑阁门关和梓潼大庙山,直达蜀地成都。 & &位于嘉陵江边南山脚下的接官亭,距南河渡口仅有两公里,是蜀道南行古驿道的一个起点。从这里出发,向南延伸,经龙潭、梅树、石井铺、柏林沟、永宁铺,至苍溪境内的白鹤铺、槐树驿,直通阆州保宁府(今四川阆中市)。此道是从利州古城至阆中商贸往来的交通要道,亦称“利阆道”,全长200多公里。凡往返于利州府和保宁府的官员贵人,都要送至这里,或在此迎接。故名“接官亭”。 & &历代不少文人墨客,走金牛道,过古利州,行嘉陵江,宿嘉陵驿,乘南河渡船,留下了不少著名诗文。 &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走金牛道南下,过利州夜宿汉寿驿,写下《嘉陵夜有怀》: & &露湿墙花春意深,西廊月上半床阴。 & &怜君独卧无言语,惟我知君此夜心。 & &不明不暗胧胧月,非暖非寒慢慢风。 & &独卧空床好天气,平明闲事到心中。 & &唐代与李商隐齐名的诗人温庭筠的《利州南渡》,被收入《唐诗三百首》—— &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 &温庭筠一生政治上很失意,不仅屡次应试不中,而且因为语言多犯忌讳,长被摈抑,只好到处流转,做一个落泊才子。《利州南渡》把“斜晖”、“ 山水”、“曲岛”、“船只”和 “江田”、“沙草”、“群鸥”、“马”、“人”融为一体,描绘出“利州南渡”的壮美景色——夕阳西下,江面波光粼粼,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包括诗人自己)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中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最后触景生情,浮想联翩,突然想到了“辞官乘舟而去”的范蠡(春秋时楚国人,为越大夫), “急流勇退,放浪江湖”。其意为:如今谁能懂得乘一叶扁舟去追寻范蠡的足迹,逍遥于江湖烟水中而忘记一切俗念呢?言外之意——自己便有“名利淡忘,忘却机心”之志,寄托了诗人澹泊恬退的心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据有关史料记载:“县(南门外)南河(古称汉寿水),南渡孤舟,月夜常见一人驾舟,即之则不可得。”晚清时期广元才女梁清芬写下《南渡孤舟》—— & &一叶轻桡泊利州,茫茫秋水系孤舟。 & &柳边人歇斜阳里,烟外马嘶古渡头。 & &鹭影谁怜随碧浪,噡光高伴上银钩。 & &城南遗迹今犹是,万里长江自在流。 & &梁清芬()是广元老城人。其父梁嘉陵,研读经史,博学多识,尤其注意历代兴革形势。甘肃兵事起,由左宗棠安排留任幕府参赞军务。甘肃军事平定后,回广元襄助县邑办事,还维修千佛岩文物,参与撰写县志。梁清芬自少勤奋好学,精于经史诗词。曾在香港、上海等地开办新学推广科技,力图扶危自强,在阆中创办女子师范学堂。她晚年生活清贫,常吟诗作画自娱。在广元、阆中一带被称为“女才人”。梁清芬在《南渡孤舟》诗中用写实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南河渡口孤舟随波航行的情景。有“一叶轻桡”泊“茫茫秋水”,听“古渡马嘶”;在“斜阳烟外”观“柳边人歇”、望“噡光高伴”,感叹“城南遗迹今犹是,万里长江自在流”,流露出她当时复杂而孤独的内心世界。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曾好几次在南河渡口乘船到达彼岸。在我的记忆之中,渡口两岸宽敞空荡,河边生长有芦苇丛及稀稀疏疏的麻柳和垂柳小树木。树草丛中,麻雀、黄鹂、竹鸡等各种小鸟,来回飞窜,欢快鸣叫。常有放牧的牛羊,低头啃着河滩上绿茵茵的浅草。这里河宽水深,一艘可容纳二三十人的木船,在河中来而往返,忙个不停。乘船者多是进城上街做小买卖的城郊农民,他们赶早从家里出发,肩挑或背着鲜嫩的蔬菜、水果和鸡蛋,有的腰里还夹着几只鸡鸭,手中牵上几只羊子,在老城河街市场卖了,再买回一些各自所需的物品,下午高高兴兴返回。盛夏时节,还有不少年轻人在渡口上方游泳纳凉。南河对岸的那块平地坝子,被称为“南河坝”。南山背后是原市中区(现更名为利州区)的界牌乡和龙潭乡,1992年机构改革“合乡并镇”时,将界牌乡合并为“龙潭乡”,仍由利州区管辖。南河坝过去是原广元县东坝乡的一个行政村,人民公社时期叫“南河大队”,后改为“南河村”。全村自然条件较好,有三千人口,近两千亩田地,渠堰畅通,旱涝保收。农家小院,依山而建,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广元建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在南河坝建立首个市级经济开发区,将南河村整体划入,作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试验地”和“排头兵”。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今天的南河坝,已经建成一座商贸繁荣、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生态宜居的新型现代化都市。 & &时过境迁,岁月沧桑。利州南渡,已被一座雄伟宽敞的大桥取而代之;昔日“利州南渡”旧址,也难以寻到丝毫踪迹遗痕。1984年10月,由广元县交通局在原南河渡口原址动工修建广(元)——白(果)公路大桥。1985年广元建市,因机构和人事变动而歇工。1986年12月,广元市政府成立“广元南河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并组织复工修建。桥长283.56米,高13米,宽12米,主桥5孔,为钢筋混泥土矩形助拱结构。工程总投资220万元,定名为“蜀门大桥”,历时三年,于1987年国庆节竣工通车。大桥建成通车后,南河渡船也随即停运。随着广元城市的迅猛快速发展,“蜀门大桥”已成为连接老城、南河、下西、东坝、万源的重要交通枢纽,2003年经市政府批准,对该桥进行了加宽改造。而今,北上南下,由秦入蜀,已不再是走金牛道过唯一的“利州南渡”了。川陕公路、宝成铁路、京昆高速和即将建成的西成高铁,通达方便,高效快捷。以蜀门大桥为中心点方圆十公里之内,跨越南河和嘉陵江的公路、铁路和景观桥梁就建成十多座。“5·12”地震以后,市人民政府还投资新修了南河“万源大桥”;澳门特别行政区捐赠专款新建了嘉陵江“澳援大桥”;广元本地民营企业“天成集团”投资3000万元、政府补助1500万元,在南河“蜀门大桥”至下200米处,修建了“天成大桥”。 & &“南渡孤舟”固然是古利州“八景”之一的“一道风景”。而今,横跨于南河之上的每座桥梁,设计精巧,风格各异,工艺精湛,如似一副十分壮观的“山水园林城市画廊”,簇拥在山水拥抱的绿树丛中。两岸高楼林立,水面浮光倒影,碧波荡漾,展示出古利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昭示着新广元未来的兴旺发达和繁荣昌盛。 & &7、湿地涉禽中,白鹭是很俊美的一种。它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雪客。白鹭亭亭玉立于水波之上,神采飘逸,精巧如画,人喻为“凌波仙子”,是入诗入画的美好形象,一直为文人所喜爱。王维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温庭筠词中写道:“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吴承恩写道:“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张志和那首选入初中课本的诗更是让读者耳熟能详:“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温文典雅的白鹭,在生活中也与人们有着极强的亲和力,人鸟和谐的地方,白鹭还常常混进人们饲养的家禽中抢食呢。 & &白鹭,属乌纲鹤鹳形目鸳科,是世界上受保护的珍禽之一。据统计,全世界鹭有五十九种,我国有二十种,其中苍鹭、白鹭、池鹭、草鹭最为常见,黄嘴白鹭和岩鹭为国家二级保护种类。白鹭全身雪白,羽毛富有光泽,体态优美,寿命可达百年以上,被人们视为吉祥之鸟。白鹭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地和潮湿的森林里,主要觅食小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浅水中的甲壳类动物。它们把窝筑在树上、灌木丛或地面上,晨、昏之际聚结树丛之上,喧闹鸣声回荡半空,场景蔚为壮观。我所在的黑河中游湿地观测记录,一次发现最多记录达1000多只白鹭,而且随着黑河湿地环境的不断改观,有许多白鹭常年定居生活在了西北的黑河流域。 & &白鹭跟鹤、鸥、大雁、野鸭、天鹅等候鸟一样,依湿地繁殖,傍湿地越冬,湿地环境是它们安家落户的关键条件,我国湿地只占国土面积的2.6%,却有二分之一的珍稀鸟类以湿地为支撑,美国湿地占5%,但维系着43%的濒危物种,而且80%的定居鸟和400种值得保护的迁徙鸟依赖湿地生活。鸟类迁徙环志研究表明,我国涉禽迁徙有三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是以三江平原、洪河、兴凯洪、扎龙、达赉湖、向海、双台河口湿地和西伯利亚为主要繁殖基地,以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及沿海地区的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洪湖、沙海、洪泽湖、黄河三角洲、盐城海滨等湿地为越冬基地;第二条线路以东北三江平原、扎龙和西伯利亚等为繁殖基地,飞往日本南部越冬;第三条线路以青海鸟岛、三江源区、黑河湿地、若尔盖湿地为繁殖基地,以贵州草海、云南和西藏南部为主要越冬区。候鸟暑来寒往的迁徙是一种本能选择,繁殖地需要具备丰富的食物和必要的安全条件,越冬地不适宜营巢繁殖,所以每到春天,它们又返回故乡。 & &候鸟暑来寒往的迁徙是一种本能选择,一代一代沉淀为生理的本能密码。一般而言,繁殖地需要具备丰富的食物和必要的安全条件;越冬地不适宜营巢繁殖,所以每到春天,它们又返回北方繁殖。这种来来往往的迁徒,也是制衡全球生物物种的重要方式。当然,涉禽迁徒中携带的禽流感之类的病源,也是人畜安全的潜在威胁,每年春末夏初,对涉禽的监测已经成为各地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蔚蓝的天空中群鹭低飞,百鸟翱翔,是上苍赋予人类生活的一种恩惠,是壮美和谐的生命交响曲,多给鸟儿留一点自然状态的湿地,这种诗意的生活才能保持的更持久。 & &8、从包中取出蘅塘退士编注的《唐诗三百首》,沿岸边徘徊吟诵:??淡然空阔带斜晖,曲岸苍茫横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读到这里,有些陶醉,温庭筠《利州南渡》细致空阔,于眼前的湖光山色,意趣极相似。方圆数十里的卜岩湖,碧波万顷,鸥鹭聚散,湖水烟弥,曲岸苍翠,是归隐耕读,??忘却尘世纷争的好去处。南嘉爱自然山水,爱渔樵生活,愿终老此湖的,有一天,像范夫子一样,乘一条独木舟,泛湖而去。 & &9、急流勇退的范蠡是机智且敏锐的。毕竟在看惯了尔虞我诈、厌恶了世谷干禄之后,携美人归去浪迹江湖的范蠡,命运是让人感叹而欣慰的,他为那些痛哭流涕饮恨九泉的商贾打了一场翻身仗。唐朝的温庭筠在《利州南渡》一诗中曾叹曰: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把范蠡的飘逸潇洒写得呼之欲出,是的,寄身于五湖的范蠡再不用想贵贱之无常、世态之炎凉与君臣际遇之难得,心静得能听到草叶纤细的悸动,能看见每一脉水波里的微痕,又怎么不会不为物役脱俗出尘呢?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物换星移,五湖浩淼的烟波上还会映照出范蠡的音容吗?斯人已杳,风景曾谙,纵一叶舟于烟水之上的飘然不群者,还会有谁? & 10、料峭的风把天刷的愈高愈远,青草被摇曳的株株枯黄,冬来了,树瘦了,缓缓掉落的枯叶,用尽最后一丝气息,点燃思念的篝火,给岁寒最后一抹暖意。天空失去了光泽,绿的盎然,在四季的轮回中终于凋零了。 & &冬的太湖,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银波浩淼,几点衰柳残烟。 & &遥想千年,勾践兵败,栖于会稽之上,范蠡寻西施于西子湖畔,目光交炽,蒹葭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只是片刻的凝望,转身便带走了传说。从此,历史的丹青大笔一握,挥毫间墨洒出千峰之雨!吴宫花草,东南一隅,曾经水击云梦的强吴,万千铠甲,竟敌不过绕指之柔,三千疆域,终究付之一炬。 & &驻足于太湖之畔,脚下是濯足之水,湖面是打头之风。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湖边晚钓之翁。千里连绵千里川,千里良缘千里牵,或许就是在这足下的土地,范蠡挟西施,一点青帆,两个身影,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湖面。 &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 &好一个范蠡,入世邀功,借干戈以成勇武;出世适志,凭诗酒以养疏慵。太湖水,在这吴越大地上,静静的徜徉着,数千年来,日月叠壁,山川昳丽,变换了多少春秋,寂寞了多少旅人? &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天大地大,何处才是我家?向往严子陵的桐庐钓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霭消春雪,风洒暮林。 艳羡谢灵运的始宁庄园,尽幽居之美,纵山水之乐,屏尘世之忧。还有林和靖的孤山,众芳摇落独喧轩,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逝者如斯,不因任何人的挽留而止,也不因任何人的抽刀而断。仰观吐曜,俯瞰含章,青灯黄卷,竹简根根。史家之笔,有如画工之妙,云霞雕色,藻绘了多少风流人物;又似锦匠之奇,草木贲华,炳蔚了多少离合散聚。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人生在世,若得一东篱,数亩半坡,未尝不是一件快事,方塘,园圃,陪着心爱的人在一起,不必做她的情人,也不用成为她的丈夫,只愿当一个幽谷里她的花农,让她每天晨兴散步的草径都清爽新鲜,无论春夏,无论秋冬,都有甘于就死的繁花来赞颂她的双足,再用紫藤为她做一个秋千,推送在向晚的月亮下,让光挣扎着从叶隙亲吻她的衣裙,让风像握着柔嫩的蔷薇一样握住她的小拳…… & &就给我这半亩方塘、一轩场圃,没有都市霓虹的绚丽,就让它沐浴在日暮的黄昏里,没有广场音乐的动感,就让投林的倦鸟,落队的孤雁为它奏响天籁。它不需要任何装饰来粉饰,也不需要任何颜料来点染。不信你看,那霜的凄美,倾倒了多少痴男怨女;那烟的轻盈,引发多少人的无尽遐想;那雷的磅礴,增添了多少伟岸;最迷人还要数那雾的飘渺,雾里看花,雾因花儿美丽,花因雾而朦胧…… & &弹拨心灵的风采,把赋交给汉代去垂询、把诗交给唐代去清点、把词交给宋代去册封、把曲交给元代去洗礼,就在这小园里,把自己连同心事一起蔓延在春的气息中,将所有尘封的记忆放逐在春光中流淌。然后品一杯清茗,裹一身笙箫,静静的躺在小园如花的酒梦中,恬然而又着迷。弄晴的羌管,泛夜的菱歌,就连同月亮一起醉在氤氲里。 & &我要珍惜小园的每一方土地,种尽人间百态。 &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含情脉脉的少女,不要再将芳心蜷缩,就让我为你种上一棵芭蕉,将满腹情思,隐藏叶底。把那芭蕉叶,连同你的女儿家心思,扔在他走来的路上。 & &“才子相见都相赏,天下风流是此花”,流转的双眸,年轻的情侣,把你们漂游的心紧紧聚在一起,不要羞涩,我将用园中玫瑰花的氤氲点缀在情人节的大街小巷,用音乐来打破你们的沉默的尴尬。 & & 孤苦伶仃的流浪汉,看罢让人肠断,是谁让你们无根漂泊在城市霓虹的尽头,随波逐流在车水马龙中,来吧,我将在方塘里为你们洒下浮萍,身世浮沉,又怎堪风吹雨打,就让这浮萍成为你们最后心碎的彩虹。 &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美丽的海棠,花叶丰茂,婀娜多姿,初开如胭脂点点,开后渐成红晕明霞,我要种下它,送给不有海棠一般坚贞,几度挫折,几度磨难,仍在晚风中独立的创业青年。 & &“他年我若修青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小儿素淡,淸宜丽人,颜色雪白,花香淡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现在的世界,各种张扬,各种开放,那种古典的含蓄,很难再寻着踪迹。我要在小园中种下茉莉,用它的纯洁,它的芬芳,送给不饰胭脂的窈窕淑女。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天涯的痴男怨女,你为什么如此的忧伤,是世界太大,寻不着你的道路,还是世界太小,撑不下你的愁思。我将用丁香的花蕾,结成结,用这愁品,来点缀你的幽怨。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娇媚的神态,富贵的气质,美人如牡丹。玉手扬鞭,月上柳梢。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浅唱低吟,迷去了多少人的心魂,我要在园中种下牡丹,来赞美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般的容颜。 & &最后啊,我要在所有的间隙中,种下芳草,处处萦绕、连绵不绝在小园的每一个角落,浸润岁月流光,浸润离愁别绪。我打季节走过,每当春返,芳草重吐新绿时,将所有的温柔都贴在小园灼热的胸口,把快乐的渴望营造在虚幻无形的世界里。 & &仍然相信,一定有梦,起点是你的手,终点是我们的背影。 & &11、范蠡,我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怀着满腔的敬佩之情。我有的时候会想,这是不是与人的性格和阅历有关系,人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事情感兴趣?因一生漂泊生活使我成了一个受外界影响很快会有感受的人,有时候一个地方,一本书,一场电影,一个故事都会对我产生影响。 & &想必大家都看过电影《卧薪尝胆》,在这部影视剧中,范蠡是绝对的主角,而整个故事也是围绕范蠡的智慧和生活展开。今天又看了一些关于范蠡的文章,说到范蠡身居高位而退,去齐国做生意积累家资万金,被聘为齐国国相,三年后挂帅而去,隐于山东陶地,自称陶朱公。赢得君王天下事,留得身后万古名。三聚万金,三散家财,范蠡真的是做到千金散尽还复来。 & & 翻看范蠡的资料,处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伟大智者的形象和一个正人君子的为人处世风格。这种风格和风范是一种典范,也是一种风度,它不只属于范蠡,属于历史,还属于我们整个民族,属于全人类。在越王最困难的时候,他选择了和他在一起,入吴为奴三年;在越王卧薪尝胆灭吴兴国之后,欢庆胜利的大会上没有看到范蠡,他对文仲说: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他选择了退隐。与西施泛舟西湖,这是一种浪漫和闲情,更是一种生活,一种艺术般生活方式,也是范蠡智慧的体现。温庭筠诗云: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生活。 & & 以镜为鉴可以正冠,以史为鉴可以明目,学习范蠡可以让人更好生活,更懂得生活。我们一直在忙,有做不完的事情,有干不完的工作,要买高档的消费品,要提高生活的质量,要房子,要车子,我们要的东西太多了。“浮躁”、“唯物”,说实在的,对金钱的追求,对财富的向往,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没有物质的保障,你如何生活。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迅速诞生了一大批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但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似乎继承了“节俭过日”的光荣传统。世界首富盖茨要在自己死后将自己 90% 的资产捐给慈善机构,不知那些“节俭过日”的“富人”们是否会被盖茨的善举所打动哪?(作者:邝克勤 ) & &12、一直以来,很喜欢一句词:“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潺潺流水,溶溶月色,簇簇杏花,疏影横斜,暗香幽幽,笛声袅袅,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怎样的一种优雅?怎样的一种享受?怎样的一种境界? & &可是,岁月的风,总是吹皱平静的心湖,微动涟漪,散漫开去。多想用理性去梳理烦乱的思绪,让躁动的心在清风吹拂下渐渐平息。 & &世事如潮水般冲刷着心灵的堤岸,潮水退后,只剩下粗糙的泥沙和坚硬的石子。纵然想在心中开出快乐的花朵,那颗心,早已在尘世的冲刷和磨砺中坚硬如石,冰凉似铁。 & &举杯邀月,对影三人,醉倒花间,谁能长醉不复醒? & &抽刀断水,举杯消愁,浮世烦扰,谁能清欢不烦忧? & &纵然千般娇美,倘若别人没有欣赏自己的眼睛,也是徒然。纵然万般柔弱,倘若别人没有一颗慈善悲悯的心,也是枉然。 & &我把心中苦恼对朋友倾诉,朋友一句笑言令我豁然开朗。朋友说:人家自己生、自己养的亲生儿子都还有不孝顺的呢,更何况别人也不是咱儿子,凭啥要对咱好?此话听来不雅,细细想来,也确有几分道理。 & &别人对自己好,那是人家善良,我们应该感激;倘别人对自己不好,我们其实也不必恼,因为别人没有对我们好的义务。 & &匆匆流年,人生苦短,何苦让别人的言行和举动决定自己的快乐?何苦让烦恼和痛苦填满生命的空白?别人如何说、如何做,倘我们不以为然,便可将其释然,将他们的恶言恶行像蛛丝般轻轻拂去,然后转身,淡然一笑,轻轻说: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 & &不要把快乐锁起来,让快乐在阴暗的小屋里锈迹斑斑;不要把快乐锁起来,让快乐在潮湿的小屋里青苔片片。 & &打开心窗,让清风徐徐拂过心房,吹散心中阴霾,吹散心头疑云。以一株苔花的姿态,开一朵坚韧恬淡的小花。无论世俗冷眼,无论岁月流转,静默在红尘一隅,淡看浮世烟雨,笑观沧海浮沉。一个人只要守着内心的安静和坚强,任世间风云变幻,内心自会波澜不惊,恬淡安然。 & &打开心窗,让暖暖阳光洒满柔软的心房,让朵朵快乐开满岁月的枝头。带着微笑,走进田野,远山近树,碧空白云,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这一切,都是岁月里的诗,都是流年里的画。让心灵在四季流年里,在香暖阳光下,嫣然浅笑,沉淀生香。 & &打开心窗,剪一段清幽的的时光,将心灵安放在唐诗宋词里,“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轻吟唐诗,在清旷和寂静中,寻一份恬淡,觅一份安然。“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浅唱宋词,在青山碧水间,在湖光倒影里,寻一份闲适,觅一份洒脱。平凡简单,也许是最美的荡气回肠。 & &打开心窗,在生命的底色里,增一些韧,增一些柔。捻一抹微笑,静守流年中细水长流的平淡,默守岁月中云淡风轻的清浅;盈一份坚强,坦然地面对人生沟壑,走过四季风霜;掬一捧清欢,在简约的四季里,携手相爱的人,静看日落烟霞、飞雨落花,纯净简单的日子,亦可过得有滋有味、诗情画意。 & &打开心窗,风清日朗。迎风,于心中开一朵纤尘不染的白莲,晶莹的花瓣,幽婉的芬芳,娉婷的笑靥,任虚世浮华漫过如烟岁月。我惟愿:映着阳光,静默成一茎明澈的纯真,摇曳成一抹恬然的淡泊,婉约成一阙淡雅的小令,低眉浅吟。 & 13、与水有关的园景,是那片滩涂和田园。南河一侧天然成趣,河水由深至浅,勾勒出层层叠叠的小岛和蛛网密布的水泽,水竹、芦苇、芭茅、红柳等喜水植物,高高低低地交织,铺陈出一大片一大片的色块,更有白鹭翻飞,野鸭戏水,颇有唐人温庭筠当年吟唱过的“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的味道。万源河一侧,则是人工挖湖造坡形成的多个湖泊,湖岸蜿蜒曲折水草青青,湖内睡莲密匝荷叶稀疏,湖间廊桥相连横空飞渡,更有亭台相映,点缀其间,似有江南水乡的风韵。最具川北田园风情,当属近山一侧的水田景区。层层梯田,依山而下,荷塘、蒲苇、豆苗、青禾、花草分层而种,如颜色各异的披毡,被农家少女随意晾晒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更有潺潺清水汇为细瀑,悠然下垂,仿若世外桃源。??稍嫌遗憾的是,南河湿地公园并不大,东至景观廊桥,西至老鹰嘴大桥,南至南山台地,北至滨河北路,总面积仅105公顷,水域面积约4O公顷,与1000余万亩的若尔盖湿地相比,只是微不足道的标点,其象征意义或提示作用,远大于湿地本身。但是,广元需要它,四川需要它,地球需要它,有了它,我们拥挤不堪的内心,就多了一份宽广与慰贴。??从这个意义看,以湿地为主题,建造城市公园,不是广元的创举,却是广元的睿智。这世上,有人围湖造田,有人填海造屋,有人拦河造景,一门心思想跟天斗,跟地斗,结果,不但没有让自然皈依伏法,反而引火烧身,适得其反。其实,与自然为友,更兼天时地利人和,改造自然,远不如顺其自然。就像广元,将公道、公信与公共诉求合理搭配,将公权、公众与公共资源科学配置,来之于民还之于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既解了城市建设资金之困,又增了千年古城风光之秀,既解了人居生态长远之虑,又添了市民百姓拥戴之情,何乐而不为???湿地之行,出于无奈,深“陷”湿地,却心甘情愿地,这是我没想到的。更没想到的是,昨天我还与湿地素昧平生,今天却急切想做湿地志愿者,去看护日渐萎缩的地球之肾。 &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温庭筠诗词名句 & 温庭筠 & &《梦江南》 &温庭筠 &《梦江南 千万恨》 &温庭筠 & 《利州南渡》 & & & & & 温庭筠 & & 《商山早行》 & & & & & 温庭筠 &《菩萨蛮》 & & 温庭筠 & 《更漏子》 & & & 温庭筠 & 《更漏子》 & & & & & 温庭筠 &《菩萨蛮》 & & & & & 温庭筠 &《菩萨蛮》 & &温庭筠 & 《更漏子》 & & & & & 温庭筠 &《菩萨蛮》十一 & & & 温庭筠 & 《更漏子》 & 温庭筠 & &《梦江南·梳洗罢》
& & & & & &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晋江一个爱国敬业的小人物。
3000万点击量!!感激有你!!!傍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巨人有大家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李煜等等。本博目的是普及古诗词,弘扬国学。本博非论文,并非所有的都是原创,不少资料来自网络。欢迎引用和转载。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通万顷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