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127个项目名称哪个城市受益

发改委:五个“新方面” 东北振兴受益股
那个男人29
发改委:新一轮东北振兴有组合拳后续正在制订三年滚动计划国家发改委5月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有关情况。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表示,近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后续还有一系列组合拳,包括正在制订三年滚动计划,该计划预计包含大概130多个项目,投资规模约1.6万亿元。在未来市场机会方面,关注三方向:一、高端装备制造业1、受益于出口优惠政策的机床、核电、轨道交通设备机械制造业企业;2、关注政策有望倾斜的新兴产业,如智能、燃气轮机、石墨性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3、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哈尔滨航空企业与国际大型航空企业的业务合作。具体标的包括:、、、。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其中铁路、机场以及城市交通轨道方面均有提及,建议关注受益标的和;2、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体系,开工建设辽宁红沿河核电二期、启动大堡核电项目,并加快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建议关注相关标的、;3、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在全国率先完成现有棚户区改造机会。建议关注相关标的、。三、国企改革方面可关注:、、、、、、等。
Y ccaaxcthingsjmj
最浪漫浊昌-是一工-
年前25日进双塔食品,竞价大涨9个点,【二月短线
人气:901人
3日涨停300466赛摩电气!鸡年开门大吉!【特
人气:630人
私信留言,授权2月藏宝阁,2017重新起航
人气:378人
用户名等级总收益率
北京点石创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号]
[西城公安分局备:-31]当前位置: >
东北再振兴需三省协同时间:日08:02来源:全景网原标题:东北再振兴需三省协同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  东北振兴再出发(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下称 《意见》)日前对外发布,东北新一轮振兴启动。  新一轮振兴和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应该在哪些地方着力?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他认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是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出台的,更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未来在新的振兴规划落地时,需要发挥东北三省的协同效应。  三大突破点决定振兴成果的取得  中国经济时报:从《意见》已透露出来的信息看,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与之前一轮相比,有什么不同?  侯永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意见》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制定完成,充分体现五大发展理念。  在创新上,《意见》强调创新驱动,要通过体制改革激发东北经济的活力;在协调上,《意见》更强调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除了东北三省之间的协同发展外,还包括东北三省如何与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地区等对接;在绿色上,《意见》要求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与环境协调发展;在开放上,东北地区毗邻俄罗斯和韩国、朝鲜,《意见》指出东北地区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共享上,《意见》强调要解决东北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问题,对棚户区进行改造等。  总之,《意见》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五大发展理念。  中国经济时报:《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您认为,要完成全面振兴,需要在哪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侯永志:《意见》设定了一些时间节点,是一个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互结合的规划,有利于在看清楚长期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各地出台相关政策,并对中短期的工作进行部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应当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个突破点是结构升级。东北地区首先要解决现代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东北地区有发展制造业的基础,制造业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支撑,而我国制造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总量不小整体水平却不高,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未来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只关注宏观层面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关注细节和微观层面,比如第二产业是否有竞争力,能不能做大、做强,能否生产高附加值、有技术含量的产品。  第二个突破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占比较大,要想方设法释放国有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国有企业拥有丰富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如果能够把国有企业的活力激发出来,国有企业就能成为东北地区再振兴的强大推动力。  目前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还面临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历史负担较重,要通过国企改革,逐渐剥离企业的历史负担,为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并处理好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政府不要干预企业的微观运行,而要为企业做好服务。  第三个突破点是东北三省之间的协同发展,东北三省之间的协同发展体制框架要尽快建立起来。目前东北三省在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雷同,要对三地的产业进行分工,首先要把产业门类整理清楚,在产业细分领域去考虑定位,然后再进行有意识的分工。这样,才能避免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东北三省的相关部门要尽快坐下来讨论三地的产业定位。  紧密结合“十三五”规划落实振兴要求  中国经济时报:东北地区最近几年经济增速放慢明显,特别是一季度辽宁GDP出现负增长,在这个时候出台《意见》,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侯永志:《意见》的出台从长远看有利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从短期看,对地方经济是否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东北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重化工占比较大,一些产品存在结构性过剩,新的产能短时间内很难形成,因此短期内很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化解原有的问题。但《意见》出台后,对当地的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信心将产生提振作用,一些新的生产要素有可能会向东北地区集中。  《意见》出台了很多具体政策,比如剥离国有企业负担;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上,增加对东北地区的投入等,随着这些政策落地,将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东北应该如何在“十三五”规划落地的过程中,与《意见》更好地结合起来?  侯永志:《意见》的出台有助于各地落实“十三五”规划。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未来三省要根据《意见》,出台一个更细致的合作规划,东北三省之间要互相配合,需要有大局意识和合作精神,要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未来,东北三省可以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验,将各省的定位确定出来,对产业的分工、基础设施布局等进行统筹安排。  《意见》出台后,将有许多新的政策资源来落实既有的规划。比如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要将这些政策落实好,需要整合各项政策资源,使之能够一起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对于地方来说,在具体的资金和政策投入上,不要撒胡椒面,要重点突破,集中使用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资源。同时,东北地区需要创新,在利用创新资源上,目前很多的创新资源分散在各个企业,要想办法把资源集中起来,攻克各种共性的技术难题。  以往的历史经验表明,东北的问题在东北区域范围内难以解决,必须放在全国的总布局下考虑。《意见》出台后,东北地区再振兴提速,东北三省只有将“十三五”规划与《意见》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意见》的落地,推动区域经济更快发展,实现《意见》中设定的发展目标。  作者:张一鸣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文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hxf 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部分上市公司有望从东北振兴明显受益
⊙记者 吴芳兰 ○编辑 衡道庆
受国务院出台措施加快振兴东北经济消息的影响,昨日,东北板块的龙江交通、吉林高速以涨停价开盘。分析人士指出,虽政策时间跨度较长、短期影响有限,但隶属于东北未来鼓励发展产业及基础设施板块的相关公司有望先受益。
国务院明确,东北地区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其加快高端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加大对东北地区路网、农村电网、水利、环保和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支持东北具备条件的城市新上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改造等。
由于“振兴东北”一直是国家战略之一,部分公司已不同程度获益。其中,就会议提及的“供热管网改造”,主营集中供热等的辽宁上市公司大连热电7月29日曾公告,公司获得2010年中央预算内基建支出预算(拨款)指标750万元,专项用于中心城区拆炉并网采暖改造项目(属能源节约利用项目)建设。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2227万元,同比增19.9%。
无独有偶,沈阳机床今年5月至8月也频频收到财政补贴,累计达1.67亿元。其大股东为国内机床行业龙头沈阳机床集团,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予上述补贴,主要是为提升数控机床行业的试验测试、基础关键技术开发、中试、制造的实力,达到促进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加快科技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目标。而该次会议明确推进的8项重点工作中,包括东北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完善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政策,出台“债转股”资产处置试点办法,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等。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振兴东北”重点支持板块之一。昨日早盘一度涨停的龙江交通、吉林高速,是由东北高速分立而成,而东北高速原为黑龙江、吉林两省高速公司捆绑上市。
(本文来源: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54437条
评论243521条
评论241201条
评论178352条
评论162326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东北衰败宣告了国企城市的破产--百度百家
东北衰败宣告了国企城市的破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东北衰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经济被国企吸干了。东北是全球苏联式经济的最佳典范。苏联计划经济已经垮台了,东北国企还在苟延残喘。
东北衰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经济被国企吸干了。东北是全球苏联式经济的最佳典范。苏联计划经济已经垮台了,东北国企还在苟延残喘。
1990年代国企大改革,大量中小国企被卖掉,百万工人下岗。那曾是东北转死为生的一次机会。惜乎改革竟未彻底,很多大型国企遗留下来。
2003年“振兴东北”战略出炉,大量政府投资救活了东北国企,地方政府重新变得强势。这时期国企改革的方向也出现错误,从1990年代的“卖国企、甩包袱”变成了“战略重组、做大做强”,东北经济重新回到国企煊赫的时代。
国企的垄断和贪婪由来已久,国企靠行政优势和垄断优势,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但在管理模式上仍然是官僚作派,除了靠涨价靠政策因素掠夺国民获取暴利之外,对国家和老百姓的贡献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1990年代国企没落之时,很多东北人转做小商品和边贸生意,颇有几分生气。现在这样的新闻基本看不到了。2012年我到辽宁盘锦,在那城市逗留了几天,无处不在的辽河油田资产让人印象深刻,几乎看不到像样的私营企业。
除此之外,国企型城市的一大特点是福利特好,药店特多。原因无它,几乎全民医保的制度使得“买药、刷卡、套现金”的风气十分浓厚,以至成了一项特色产业。这样的经济环境还有什么出路呢?
我生活中也有一些东北朋友和亲戚,他们大多停留在计划时代“进大国企、拿铁饭碗”的思维,顶多捞点兼职外快。如果有一个全国评比的话,我相信东北人是最贪恋体制的动物。
幸好全国并非如此,那些有本事有志气的东北人,他们纷纷南下到北京、广东这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打拼。
除辽宁每年有少许人口净流入(绝大多数来自黑龙江和吉林),东北三省每年净流出人口将近200万,是全国人口流出比重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流出人口基本都很有些闯荡的精神,新鲜血液的输入则几乎没有。
国企占主导地位,政府力量强大,这还导致一个恶果:计划生育得到最彻底的贯彻。东北是全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
在掌握强大资源的政府面前,多数东北人选择了沉默、服从,并且忠实地监督家人。前段时间大象公会曾有一篇文章,号称“很能打”的东北人,反抗计生暴政上的案例寥寥无几。东北城市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年轻人外出,整个社会的老龄化特征尤其明显。
人口减少、经济衰落、民众的市场意识落后,这些在短期之内都是不可逆的。在中国经济发展变缓的未来,东北注定成为凄清寒冷的洼地。这个全国资源最丰富,交通最便利,基础设施最好,民众最富有闯荡传统的宝地,竟沦落到这副德行,真是让人感慨。
我不只一次对东北的朋友说:东北要完蛋了,想给自己找个好前程,就赶紧出来。不要逆天而行,这个天就是大环境。倘若非要留在东北,千万不要进国企,小心将来输得比你们的父辈还要惨。
东北要向死而生,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学习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不妨像当年深圳那样,在东北划一个大大的圈,举办经济特区。这特区可不是什么“振兴东北”“扶持补贴”之类的鬼东西,而是一个彻底奉行自由市场的新特区。
计划生育理所当然地被首先废除,因为它乃是所有政府管治最严厉、恶劣、伤害最深的一种。
此外,废除产业规划,指导补贴,政府彻底退出干预领域。废除苛捐杂税,实行最单一、最低水平的税制,甚至办成世界一流的免税天堂。
土地产权落实到私人并允许交易,鼓励私人资本来此投资。私营和外资企业投资建厂受同等保护,废除僵化的劳动法和福利制度,使东北的企业环境变得简洁清朗。
很多人会问,原来一大堆国有企业怎么办?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政府的底线应是不扶持、不补贴、不偏袒,不帮助。这些举措在过去某段时间,中央政府事实上都这么做,甚至更加绝情,直接贱卖抛弃。
这些残存国企在市场中和私企竞争,能有什么胜算呢?它们孱弱低效的本质将原形毕露。政府应鼓励国有资产的拆分和出售,通过多种博弈,将它们转到私营企业手中,还利于民。
只要有足够耐心,这些今天看起来顽固棘手的利益纠葛,也会在时间消磨下失去耐心,弃子投降。
今天的经济状况比起1990年代,已经好得太多,消化阵痛的能力比当年强。这种处理国企的方式比之当年大开大砍,哭声震天,不知要温和多少。改革不可能没有阵痛,东北人需得忍过这一关,才可能获得重生。
说那么多,无非是用最坚定的决心,最抉绝的手段,最持久的耐心,重启改革。放东北一条生路,为中国二次改革开放再开试验田。再有个三十年,东北之繁荣将不可想象。
苏联计划经济已经失败,其间道理已讲过千万遍。东北号称苏式经济的最佳典范,修修补补下去,能有什么出路呢?国企一日不死,东北永无翻身之时。只有学习深圳、香港、新加坡、迈阿密,这片沃土才会有恢复生机的机会。
很多人说东北地缘政局糟糕,其实这本是贫穷的恶果之一。如果善治内政,紧邻四国的东北将成为交通幅辏、商旅往来,城市兴盛、经济发达的商贸中心,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势必大幅改善。东北本该大有作为,现在却跌落泥坑,搀扶难起。
国企衰败是中国经济的大幸
国企衰败除了经济下行,腐败和挥霍应该是主要原因,近日,华润集团在宣传反腐成果时披露:下属子公司华润医疗某位副总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的375个工作日里居然入住五星级酒店333天,其中一周时间内酒店洗衣费竟达4961元。中央巡视组进驻该集团才发现,这个子公司副总两年时间,光住宿费就花掉了几十万元。
媒体人王文志曾发表长微博指控,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等高管在收购山西金业资产的百亿并购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数十亿元国资流失,宋林等已构成渎职,并有巨额贪腐之嫌。“杨某以本人或亲属的名义,现在境内外拥有十亿元以上的资产,在苏州、常州、上海、香港拥有大量别墅高档房产,在境外银行有巨额存款。”
任志强曾在一个财经论坛上放炮:“我个人觉得应该把国有企业都消灭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当我们取消冶金部的时候,我们的钢铁成了世界第一;我们取消了纺织部的时候,我们的纺织成了世界第一。大家大炼钢铁的时候(一年)1000多万吨钢,那已经不得了,今天我们一天的钢产量就是1000万吨。”任志强的话有没有道理?稍稍了解中国国企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中国经济要想保持繁荣发展,消灭国企不是一件什么坏事。
从国有企业性质来看,国企利润应该全部上缴,应该用到每个公民身上,因为国企的股东本是每个公民,公民作为股东享受国企经营成果理所当然。
国企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统分统销利润全额上缴,随着国企与其他企业一样上缴所得税收后,国企基本上就把全民股东甩在了一边。
所谓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全球最赚钱的通讯公司、全球最大的石化企业,对于全体出资人来说,除了垄断形成的涨价风潮以及被掠夺之外,几乎没有给最大的股东任何回报。
关于国企能赚钱会赚钱赚大钱的新闻早就不绝于耳,甚至国企跨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动辄什么亚洲最赚钱公司,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面对这一堆堆火箭速度制造出来的耀眼光环,身为股东的老百姓似乎有理由为国企的业绩而狂欢。
不过老百姓并没有因为国企企大赚大发而露出一丝兴奋,更多的是冷淡和敌视。因为国企赚钱跟老百姓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德国的制造业乃至出口业之所以具备强劲竞争力,就在于德国没有所谓国企,私企占全部企业的95%以上,只有极少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才是国企,而天下国企一家亲: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官僚作派是国企的通病。
只要没有垄断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优势,国企在任何时候都没有任何竞争力。当资产是“国有”而不明确属于任何具体个人的时候,没有任何人会珍惜,也不会有任何人去琢磨着怎样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
国有企业对老百姓最大的危害是靠垄断来掠夺和敛财,而为之付出代价的是每一个普通老百姓。
以石油天燃气为例:中国的石油天燃气由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垄断,近些年,这几家企业动辄投资数百亿上千亿,许多投资甚至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
如果不是因为周永康、蒋洁敏等高官纷纷落马,这些惊人的贪腐黑幕外界根本无法知道。为国企贪腐买单的是享受高油价的老百姓,即使是国际油价跌至历史低位,国内油价仍然比美国高出一半以上。
再以电价为例,当初为了修建三峡大坝向老百姓征收水电基金,政府曾承诺,一旦三峡大坝发电,老百姓即可享受每度八分钱的电价。如今,不知道有谁享受过每度八分钱的电价?而按2014年全国用电量初步估算,仅所谓电价“附加费”一年就被国企抽走2000多亿。
早几年煤炭价格上涨,几大电力公司和电网联手向发改委施压,结果是电价涨上去了,还在全国实行阶梯电价,让国企在抑制消费的同时又牟取了暴利。
前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度下跌,从每吨七八百元下降到不足二百元,但电力企业却装聋卖傻不降电费,让老百姓持续为高电价买单。
再以电信业为例,十多年前的“陈氏兄弟案”大概还有人记得。当时国内国际电话通讯费非常昂贵(现在也很贵),而福建的陈氏兄弟引入IP电话,为老百姓提供价格低廉的国际电话服务,结果因为抢走国企的生意,陈氏兄弟被抄家没收财产,连人也被关进了监狱。而这样的故事背后,就是中国老百姓不得不承受远高于美国、香港这些地方的电信资费。
如今,在首都北京二环三环的黄金地段,放眼望去,一幢幢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几乎全被国有企业所囊括。
也许有人会纳闷: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坐拥如此奢华显赫庞大的办公楼群?是为了炫耀实力还是钱多得花不出去?结论当然是钱不是自己的该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了。
有些国企领导的办公室,面积从几百平米甚至上千平米不等,除了会客室卧室甚至还有桑拿按摩室等等,这样的办公环境和舒适条件,世界上任何一家知名企业恐怕都望尘莫及!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文曾坦言:中国国企占有绝对的垄断资源优势,包括资金、税收、人才、技术和市场等等,而对GDP的贡献率不足30%,解决了不到20%的就业,每年拿走的收入却占了全社会分配收入的60%以上。
这些数据或许只是一个初略的判断,真实的数据外界无从得知。而国企的利润80%以上都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通、中移动、中电信等特大型的垄断企业,却是不争的事实。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经发布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如果扣除行政垄断所致的超额利润,国企对外宣称的庞大利润实际上是亏损。报告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国企成为打着“为公众(国家)赚钱”的旗号,运用国有资产为自身牟利的利益集团。
课题组负责人、天则所所长盛洪尖锐地指出:所谓“国有企业”早就名实不符。“国有企业已经被内部人控制了,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结论。”
报告显示:与民营企业相比,仅2001年到2008年间,国企少缴付的资金利息共计2.85万亿元,土地款3.09万亿元,资源费5000多亿元,亏损补贴1198亿元。合计起来国企少付的必须成本是6.48万亿元,国企享有的上述特殊待遇,远大于同期国有企业账面累积利润总额4.92万亿元。
这样的国企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国企之所以成为巨无霸,是因为老百姓不断输血高价买单,是因为政府提供行政垄断保护。
而不管国企赚钱亏损,真正捞取大量好处的都只是少数几个高管,十亿老百姓却要承受围企无穷无尽的涨价负担。只有国企衰败,民企才有公平发展充分竞争的机会,老百姓才会真正受益。
来源:微信公众号水木然
内容合作:张小典(手机/ID:)
商务合作:吴先生(手机/ID:)
阿尔法工场公众号:alpworks
投稿邮箱:.cn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4493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振兴东北130项目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