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移动终端it上市公司的公司有哪些

当前位置:
2015年内要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大盘点
如今的科技概念股的确风头无两,而一大波国内互联网公司也趁势想在股市分一杯羹。具体哪些公司有上市的可能呢?接下来为大家盘点一番。
  暴风科技回归A股,短短一个月市值增长20多倍。三十多个涨停板一字排开,蔚为壮观。这是以实际表现向国内的同行们招手喊话:股市人傻钱多,速来!  如今的科技概念股的确风头无两,而一大波国内互联网公司也趁势想在股市分一杯羹。具体哪些公司有上市的可能呢?接下来为大家盘点一番。  一、滴滴快的  去年的情人节,滴滴与快的上演了一幕仇敌变爱人的戏码,让不少无法和男女朋友共度周末的“媒体老师”腹诽了半天。  合体之后的新公司自然成为了投资人的宠儿,据说估值达到了六十亿美金以上,而市占率上来讲,如果将之前两家公司分别公布的数据相加,总公司的市占率将超越100%,这中间当然有一定的水分,但新公司成为行业老大是必然的。  两家的合并其实一定程度上是资本的意志,双方斗的死去活来,烧的都是投资人的钱,不如结成秦晋之好,拉着手去上市,投资人也可以在高市值时赶紧套现,皆大欢喜。  而另一方面讲,uber是这个行业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尽管这两天在广州和成都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但一旦专车相关法律规范落地,收益最大的其实是这个外来者,毕竟人家有钱。因此虽然新公司几乎主宰了市场,但烧钱还不能停,资金哪里来?最好的途径就是股市吧。  所以快的吕传伟也在内部邮件中明确表示:合并之后,上市计划会提上日程。至于时间,应该就在今年。  二、搜狗  搜狗下半年上市的消息已经甚嚣尘上,原因是搜狗已经实现了规模性盈利,具备了上市讲故事的资本。  搜狗去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0%达到了1.19亿美元,全年实现了3300万美元的盈利,如果根据纳斯达克46倍左右的市盈率,搜狗的上市后的市值可以达到十亿美元以上,而事实上,国外媒体给出的数据更高,是30亿美金。  搜狗上市有动力吗?如果从融资需求来看,动力不大,有搜狐这个亲爹,还有腾讯这个干爹,这样的孩子总缺不着钱花。  但从上市故事这个角度来讲,搜狗又有上市的理由,毕竟王小川也在去年放话了:搜狗已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自从接入入口以来,搜狗在移动端表现非常亮眼,但这样的快速增长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存疑的,毕竟在如京东这样体量的公司身上,微信入口似乎并没有展示出太大的作用。因此,仍身处增量市场的搜狗,有必要冲刺上市,一来可以可以凭借高速的增长赢得更好的估值,二来可以在上市后,为自己的股价增长迎来更大的空间。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在哪上市。目前美国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热情不高,盛大、完美纷纷退市已经很能说明问题,选择A股上市吗?这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三、美丽说  对于某些男同胞来说,美丽说这家公司可能从来都没听说过,但现在请务必记住这个名字,因为它可能会成为你老婆(女朋友)败家的又一个作案场所。  女人的钱好赚,于是传说这家公司也要上市了。  先是2月27日,有媒体报道称美丽说已经邀请了魏萍担任其公司的CFO。之后,又有外媒爆料,称美丽说正在寻求新一轮约3亿美金的融资,为上市做最后的冲刺。  服装类电商已经有了阿里这么个天然的巨无霸对手,但爱败家的女同志这么多,市场总还是有得。据称美丽说今年的业绩有望达到150亿人民币,其估值也达到了30亿美元。  不过资本市场虽然需要针对企业目前的状况做出投资评估,但更看重的是企业的发展潜力。电商已经是一个红海行业,想要上市,好的故事是必不可少的。  说到这点,美丽说和搜狗一样身背微信概念,因此微信的导流作用,在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同时,美丽说在与蘑菇街、明星衣橱这两个同行姐妹的品牌比拼中,并不占上风,在大家都加大投入,很难分出高下的情况下,抓紧时间上市融资拉开差距,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最后,在有了唯品会这只妖股做榜样之后,女性电商们对海外资本市场或许会更心,成败在此一举,上市或许就在今年。  四、大众点评  其实在团购这个行业美团才是老大,但人家老大王兴已经放出了“团购行业谁先上市谁就认输了”这样的豪言,所以在这里就不给人家掺和了。  大众点评会认输吗?当然不会。但他们一直在宣称团购只占了自己业务的20%,因此赶在美团前上市,貌似也不算是认输。  今年年初有消息称,大众点评确定新一轮8.5亿美元的融资,公司的估值达到了40.5亿美元。如果消息属实的话,这已经算是公开确认过的第F轮融资,字母第一排已快用完。  从融资需求上来讲,大众点评的上市欲望同样不是很大,加上去年腾讯的2亿美元投资,这笔巨款可以烧上很长一段时间。  但事实上,大众点评一直都在做上市的准备,用张涛自己的话来说,IPO本身是一个节点,是为了让公司发展的更好,大众点评已经在年初办好了上市的手续,准备工作已经做好。  在年前,大众点评也的确有很多的动作:业务多方向扩展,媒体频频发声,一副卯足了劲冲击上市的样子。原因也不难理解,阿里等巨头已经开始在点评的业务领域发力,留给点评慢慢发展的时间不多了。  不过,点评上市的困难也并不小,首先是有用户但变现难的困局难以突破,其次,其树立的美国标杆yelp和groupon表现都非常乏力,yelp股价大涨,原因竟然是因为要出售了。  因此综合看来,点评有上市的冲动,也有上市的能力,但困难不小,也有后路,不排除暂时留力,年后再战的可能  五、e代驾  今年的5月5日,e代驾在微信群中向媒体们宣布,他们已经完成了D轮融资,额度1亿美元,估值达到了8亿美元。  在出行行业这个大概念中,e代价似乎显得并不起眼,但在代驾这个细分领域,它却是毋庸置疑的行业老大。而这个细分市场的潜力,貌似并不小。据国内某研究机构表示,未来五年国内代驾市场的规模或许将达到500亿美元。  这样大的蛋糕,自然会有人想要来啃上一两口。比如刚刚合并的滴滴快的,就在前段时间宣布推出了代驾业务,因此对于e代驾来说,上市融资,迅速扩大规模必须得提上日程了,否则拿什么和这些巨头拼。  e代驾上市有戏吗?当然。从成功模板上来说,韩国最大的代驾公司韩代驾已经成功上市,而坐拥更大市场的e代驾没有理由不被资本市场认可。同时,e代驾也在拓展自己的业务,继续丰满自己的上市故事。  六、美图公司  如果从用户量上来说,这家公司不上市真的是屈才了。  据他们公布出来的数据,其全线产品的用户数已经达到了7.4亿,移动端用户数达到了4.22亿,在这个有用户就是大爷,移动胜过一切的年代,美图秀秀似乎赶超BAT指日可待了。  但事实上,资本市场对于图片处理市场并不看好,最主要的原因是粘性不强,盈利模式不明朗,空有一大批爱美的女用户,却始终不能变现。  所以美图也在试图转型。一方面推出美拍增强社交属性,提高用户粘度;另一方面推出手机,争取解决现金流的问题。  在如今监管部门鼓励国内互联网公司创业板上市的大背景下,在有了乐视、暴风等成功案例的前提下,蔡文胜有动力积极的推动美图上市,市场变现难,股市套现貌似就容易多了。  七、大疆  最近这两年,智能硬件很不讲理的火了,而无人机市场也跟着热闹了起来。尤其是在日前飞了一回白宫,又跟着汪峰上了一回头条之后,大疆这个品牌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所熟知。  日前,国外有媒体称大疆刚刚获得了7500万美元的融资,公司的估值达到了80亿美元。投资者在接受采访时对大疆不吝赞美之词,称其为来自中国的第一批真正的技术创新企业。  从营收上来讲,大疆去年的全球收入达到了20亿人民币,这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外。有媒体估计,其今年的销售额将超过10亿美金。  有概念,有营收,被海外资本认可,大疆似乎上市很有希望,最新的融资也被看成是为上市做准备。这样的传言其实是有依据的,毕竟随着国家在无人机领域相关政策的落地,这个领域的竞争正在变得残酷,而且,2013年大疆工作人员也曾宣称要两年内上市。  但在今年,其公关总监邵健伙却改了说法,他宣称在至少5年内,公司没有考虑上市,要专注于产品。这究竟是真话,还是放烟雾弹,咱们还是等着看吧。
最新评论(共条评论)
评论空缺中,快来抢沙发!
今日最热资讯本周最热资讯中移动终端公司高管离职&跳槽至酷派集团
&&&&来源:&&&&
原标题:中移动终端公司高管跳槽到手机厂商酷派集团
  昨天,中国移动证实,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副总经理唐剑锋离职申请已获批,据记者了解,他是放弃了成为终端公司总经理的机会选择了离职跳槽。
  据了解,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的高管调整除了唐剑锋的离职,还有原河北移动总经理李连贵已履新中国移动终端公司董事长,不过终端公司的总经理人选仍暂时空缺。有知情人士透露,唐剑锋在离职前已被确定为终端公司总经理人选,但在升职晋升的机会面前,他还是选择了离职。
  有消息称,唐剑锋从移动离职后,将跳槽到手机厂商酷派集团,出任酷派集团常务副总裁,负责产品、质量和客服。而唐剑锋本人则表示,其最终去向待离职手续办完后将对外宣布。电信行业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收入、工作压力等方面原因,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运营商中高层领导选择了离职,人才流失正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难题。
(责编:易潇、陈键)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数码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移动互联网创富:上市公司概念股一览
 作者: 车寅次郎 编辑:
  【IT168资讯】手机支付产业上市公司有大唐电信(加入自选股)、中兴通讯(加入自选股)、长电科技(加入自选股)、高鸿股份(加入自选股)、东信和平(加入自选股),恒宝股份(加入自选股)、拓维信息(加入自选股)、卫士通(加入自选股)。可以重点关注:证通电子(加入自选股)、东信和平、南天信息(加入自选股)、拓维信息、卫士通。  同时,该领域中的公司多属于规模和股本都偏小的中小盘股票,业绩弹性较大,具备爆发的潜力。依次看好:三维通信(加入自选股),神州泰岳(加入自选股),国脉科技(加入自选股)。  手机支付概念股一览  由中国银联联合有关方面研发的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目前已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试点区域已扩展至上海、山东、宁波、湖南、四川、深圳等六省市,2010年试点地区还将进一步扩大。受此消息刺激,周三两市手机支付概念股强劲爆发,长电科技(600584)、康强电子(加入自选股)(002119)、高鸿股份(000851)、厦门信达(加入自选股)(000701)、证通电子(002197)、东信和平(002017)、远望谷(加入自选股)(002161)、新大陆(加入自选股)(000997)等几乎全线涨停。  手机支付概念股中底部区域的浙大网新(加入自选股)(600797)与信雅达(加入自选股)(600571)等较有潜力。浙大网新年报披露积极推进与中移动等联合开发基于 Linux 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并以浙江省作为重点试点,积极建立无线传媒业务服务、手机话费无线支付服务模式。浙大网新(600797)与中国移动联合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平台,显示出公司在移动通信软件领域国内强大的竞争优势。  相关受益股票一览  中兴通讯  长电科技  通富微电(加入自选股)  大唐电信  东信和平  恒宝股份  南天信息  证通电子  拓维信息  华胜天成(加入自选股)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已有条评论
IT168企业级中国最大it企业是什么公司
中国最大it企业是什么公司
09-10-25 &匿名提问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下一代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创新的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增长。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
 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61000多名员工中的48%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6年底,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9000件,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分支机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以及31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是近年全球增长最快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中兴通讯展示大厅一隅
 1985年,中兴通讯成立。1997年,中兴通讯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12月,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首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2005年,中兴通讯销售收入超过215亿元,其中,国际销售收入达36%。2006年,凭借优异的全球业绩,中兴通讯跻身美国《商业周刊》 “中国十大重要海外上市公司”和 “中国最佳品牌20强”,成为国内惟一上榜的通信设备企业。  作为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的大型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兴通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性、客户化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实现持续赢利和成功,构建自由广阔的通信未来。凭借在无线产品(CDMA、GSM、3G、WiMAX等)、网络产品(xDSL、NGN、光通信等)、手机终端(CDMA、GSM、小灵通、3G等)和数据产品(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等)四大产品领域的卓越实力,通过遍布全球的100多个分支机构,中兴通讯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100多个国家的500多家运营商,全球TOP 100运营商中的30家与中兴通讯达成长期伙伴关系,并为全球近3亿人口提供优质的、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  中兴通讯是中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国家863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承担了近30项国家“863”重大课题,是通信设备领域承担国家863课题最多的企业之一,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并在美国、印度、瑞典及国内设立了14个研究中心。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早在1995年,中兴通讯就启动了国际化战略,是中国高科技领域最早并最为成功实践 “走出去”战略的标杆企业。中兴通讯国际市场“十年磨一剑”,已经相继与包括和记电讯、法国电信在内的等众多全球电信巨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不断突破发达国家的高端市场。  未来,中兴通讯将以“人才国际化为根本,市场国际化为重点,资本国际化为依托”,积极迎接挑战,全力以赴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成功,打造享誉全球的中兴通讯品牌,力创世界级卓越企业。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是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69年,先后涉足家电、通讯、信息、房地产、服务等领域。  海信坚持“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服务、创国际名牌”的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运营为杠杆,快速成长,迅猛发展,率先在国内构架起家电、通讯、信息为主导的3C产业结构,主导产品为电视、空调、冰箱、冷柜、洗衣机、商用空调系统计算机、移动电话、软件开发、网络设备等。已经形成了年产1610万台彩电、900万套空调、1000万台冰箱、70万台冷柜、330万部手机的强大产能。2006年海信实现销售收入435亿元,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  目前,通过收购科龙,海信已经拥海信电器(600060)和科龙电器(000921)两家在沪、深、港三地的上市公司,同时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持有海信(HiSense)、科龙(Kelon)和容声(Ronshen)三个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集团。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荣获了首届“全国质量管理奖”,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电脑、海信手机、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全部当选中国名牌,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电脑、海信冰箱全部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海信电视首批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资格。  海信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有国家一流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技术创新基地。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海信的技术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2005年6月,我国第一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媒体处理芯片在海信诞生,此举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历史。  目前,海信在南非、匈牙利、法国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在美国、欧洲、澳洲、日本等地设有销售机构,产品远销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2006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已经达到25.5%,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且优势更加突出;在小家电市场上海尔表现稳健,以16%的市场份额蝉联小家电市场冠军。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突破7000项(其中发明专利1234项)。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15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397项。海尔“防电墙”技术正式成为电热水器新国家标准,海尔空调牵头制定“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安装规范”。在国际上,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等六项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  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海尔确立全球化品牌战略、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挑战自我、挑战明天,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之一,于200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神州数码旨在以负责任和持续创新的精神,全方位提供第一流的电子商务基础建设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神州数码不仅是国内第一的IT产品分销商,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系统集成商和知名的全线网络产品供应商。2004年,神州数码综合市场发展、用户需求及自身能力,在“IT服务中国”的旗帜下,进一步提出“IT服务,随需而动”(IT Service On Demand),围绕客户需求调整业务布局,致力于供应链管理服务、增值服务和IT服务三大竞争领域,成为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具有产品、技术与服务综合能力的IT服务供应商。
o 2000年4月,原联想集团进行战略拆分,神州数码正式成立,由原联想科技、联想集成、联想网络整合而成;o 2001年6月,神州数码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o 2002年,神州数码提出“IT服务中国”,进行以IT服务为核心的战略布局,年销售额突破130亿元人民币;o 2003年,神州数码全力打造集网络基础建设、应用软件服务以及供应链服务为一体的IT服务企业,先后荣获“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IT服务品牌企业”等称号。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具有65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型电子骨干企业,是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520家重点企业之一。公司注册资本9.8亿元,净资产13.4亿元,现有员工9000多人,主要产品有: 短波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彩电、VCD/DVD、音响、洗衣机、计算机、显示器、电源、BP机、生产技术装备、系统网络集成业务等。产品商标熊猫牌,是全国电子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已有45年历史。 &BR&长期以来,“熊猫”为建立和发展民族电子工业体系,为国防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销售收入从5000多万元发展到100亿元,利税从1000多万元增长到10亿元,产品门类从少数品种扩展到综合性多门类,生产方式从小批量发展到规模化、集约化大生产,技术水平跨越三、四十年,中外合资、国际合作取得良好成绩。2000年熊猫集团销售收入168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 “熊猫”拥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公司建有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产品设计研究所,与12家进入世界500强的国际大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与国内8所重点大学研究所进行联合开发,近几年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新一代短波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数字电视、DVD、机电仪一体化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熊猫”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发展中外合资,先后建立了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移动通信基站、程控交换机等)、南京爱立信熊猫移动终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数字化彩电、音响、液晶电视、激光头等)、南京LG熊猫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洗衣机等)等规模较大的中外合资企业,直接引进外资6000多万美元。在中外双方的真诚合作与努力下,这些合资企业迅速发展,实现利税8亿多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进了集团发展。 ; “熊猫”下一步发展规划是:突出重点,强化优势,体现特色,把移动通信、视像产品、信息产业等做强做大,把短波通信、卫星通信和机电仪一体化装备等做精做专,形成六大支柱产品,到2005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为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重组南京地区电子企业行动,在历时两年后划上句号。15日,南京熊猫电子等7家企业正式并入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归属中国电子,进入中央企业大家族。这是中国最大的IT企业在纳入长城集团后,再次完成的大规模重组计划。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对南京电子企业的重组,是电子信息产业调整自身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信号。作为中国电子未来在南京地区发展的旗舰,南京中电熊猫由中国电子与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三方联合投资10亿元组建。中国电子以旗下的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中电信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股权及现金出资7亿元,占70%的股份;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在南京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华东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金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科瑞达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作价投入,分别占15%的股份。“按照规划,三年内将投入50亿元,做强做大高新电子、显示器件、家用电子、系统集成及电子工程等主导产业。到2009年,力争销售收入与利税总额比重组前翻两番,最终使销售收入为200至300亿元,利润为5至10亿元。”中国电子总经理、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肇雄说。中国电子2006年销售收入达61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8亿元。拥有61家成员公司的中国电子在此次新增南京熊猫和华东科技2家上市公司后,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总数增加到13家,年销售收入逼近千亿元大关,成为电子行业的龙头。2006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75万亿元,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领先。按照国资委“做大做强中央企业”的改革思路,有关专家指出,信息产业的整合还有望加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国最大IT企业再次大规模重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子)重组南京地区电子企业行动,在历时两年后划上句号。15日,南京熊猫电子等7家企业正式并入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归属中国电子,进入中央企业大家族。   这是中国最大的IT企业在纳入长城集团后,再次完成的大规模重组计划。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对南京电子企业的重组,是电子信息产业调整自身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信号。  作为中国电子未来在南京地区发展的旗舰,南京中电熊猫由中国电子与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三方联合投资10亿元组建。  中国电子以旗下的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中电信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股权及现金出资7亿元,占70%的股份;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在南京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华东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金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科瑞达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作价投入,分别占15%的股份。  “按照规划,三年内将投入50亿元,做强做大高新电子、显示器件、家用电子、系统集成及电子工程等主导产业。到2009年,力争销售收入与利税总额比重组前翻两番,最终使销售收入为200至300亿元,利润为5至10亿元。”中国电子总经理、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肇雄说。  中国电子2006年销售收入达61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8亿元。拥有61家成员公司的中国电子在此次新增南京熊猫和华东科技2家上市公司后,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总数增加到13家,年销售收入逼近千亿元大关,成为电子行业的龙头。  2006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75万亿元,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领先。  按照国资委“做大做强中央企业”的改革思路,有关专家指出,信息产业的整合还有望加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t业上市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