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淄博王舍汽配城是什么年?

您(@)目前可用积分:33272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原创]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年
5927 次点击
15:12:41 发布在
释迦牟尼佛诞生年考证()&董重光&&一、概述&&释迦摩尼佛,诞生于喜玛拉雅山南麓的城邦国――迦毗罗卫,在蓝毗尼,地处今尼泊尔境内。释迦摩尼佛生平活动的圣地遗迹,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共同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如隋《历代三宝记》、唐《广弘明集》、北宋《佛祖通载》、南宋《佛祖统纪》诸书,皆依《周书异记》记载。这样,佛生于周昭之世,灭于周穆之世的传说,也就成为一千多年来中国遵信的说法。今据我们研究,《周书异记》之释迦摩尼佛诞生年代不谬(详见下)。西元1 9 1 3年和1 9 2 3年,当时的中国佛教界,还曾隆重举行过佛诞2940年和2950年的纪念法会。乃至于今,中国有的丛林大刹依然沿习信奉此说。中国佛教界从古至民国都认为是三千年。&中国古代学者,根据鲁纪年推算,周昭王二十四年约为西元前967年。(由于西周的年代学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所以“西元前967年”这个年代数据并不精确。)佛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就是从此而来),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灭。此后近三千年来,中国历朝历代都予以遵奉。关于佛诞年之异说,皆是自汉魏以来所出现,迄今已有七十余种,不足为信。现在所有的佛陀距今2500年之说,这也是末法时代的错误知见。&&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4:37:47 编辑过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菩提树下]
[明觉居士]
[心如止水02]
[广法天尊]
[孟婆给碗汤]
[感悟生活]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2:21 &&
(一)《历代三宝记》&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记》卷第一“帝年上•周秦”:“至第十九主庄王他十年即鲁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案此即是如来诞生王宫时也(先贤诸德推佛生年互有遐迩。依法显传推佛生时则当殷世武乙二十六年甲午。至今开皇十七年丁巳便已一千六百八十一年。依沙门法上答高句丽国问。则当前周第五主昭王瑕二十四年甲寅。至今丁巳则一千四百八十六年。引穆天子别传为证。称瑕子满嗣位。穆王闻佛生迦维。遂西游而不返。依像正记当前周第十七主平王宜臼四十八年戊午。至今丁巳则一千三百二十三年。依后周沙门释道安用罗什年纪及石柱铭推。则当前周第十八主桓王林五年乙丑。至今丁巳则一千二百二十五年。依赵伯林梁大同元年于卢山遇弘度律师得佛灭度后众圣点记推。则当前周第二十九主贞定王亮二年甲戌。至今丁巳殆一千六十一年。唯此最近。准三藏教及善见律云。佛何以不度女人。为敬法故。正法千年。以度女人减五百年制修八敬还满千年。然后像法亦一千年。末法万年。五千年来学三达智并得四果。六千年去学不得道。万年已后经典文字自然灭尽。但现剃头有袈裟耳。正法之世大乘味淳。至乎像代味少淡泊。若入末法则无大乘。奴婢出家污染净行。恶王治世课税僧尼。今则未然。缘此正像交涉未深。三宝载兴大乘盛布。宁得已接于末法者哉)。”&(二)《广弘明集》&&唐释道宣撰 《广弘明集》十一释法琳引:“案《周书异记》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是何祥也?’由对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由曰:‘即时无他,一千年外,声教被及此土。’昭王即遣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当此之时,佛初生王宫也。穆王即位三十二年,见西方数有光气,先闻苏由所记,知西方有圣人处世。穆王不达其理,恐非周道所宜。即与相国吕侯,西入会诸侯于涂山,以禳光变。当此之时,佛久已处世。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风忽起,发损人舍,伤折树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动。午后天阴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过,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灭度,衰相现耳。’穆王大悦,曰:‘朕常惧于彼,今已灭度,朕何忧也。’当此之时,佛入涅盘。”《全上古三代文》:“●释迦牟尼佛――佛名悉达多,净饭王子,年十九立为太子,出家成佛,号天人师。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至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死,年七十九,是为贤劫第四世尊。”&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8:36:06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3:44 &&
(三)老子&老子与印度及佛教的关系&《唐书•艺文志》载《议〈化胡经〉状》一卷云:成均监大学士博士吴扬昊议曰:“《史记》云:老子楚人也,生于商时,为守藏史,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之所言者,其人骨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也。’孔子归,谓弟子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老子出关,尹喜曰:‘子将隐矣,愿为我著书’,于是作《道德经》五千余言,莫知所终。或言老子一百六十岁,或言一千二百岁,罔知其终。又刘向《列仙传》云:‘老子好养气,重无名,久而入大秦,乃知其圣人也’云云。”宋理宗帝《化胡辨》:“朕常观灭儒道诸书,胡人皆忌其老子有化胡之说,言老子生于定王之世,佛生于老子出关之前,在昭王之日。因与中国儒书所载不同,朕以儒典考之,《通鉴》内,当幽王之世,洛河竭,有老子叹河竭之说,皆载之史籍矣。幽王乃定王之十世祖也,在定王前,相隔十世之前!何先有‘老子’之名也?又考之汉刘向所编《老氏传》载:老子在商为西伯之守藏史;又考之儒典,曰:‘老、彭,商之贤大夫也’;又考之回回经书,皆载老子化佛成道事迹。以是推之,老子生于商可辨矣。盖当是时,受天命而君天下者曰‘天王’,因以文王之德,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其德泽化彼万方,无思不服。是以万方来朝,皆沐天子之德泽所致也。其老氏,乃周天王之臣也。以天子之德化,西出函谷,化被羌酋。其治教,皆出于中国。如言‘修道学者’,‘道’之一字,乃老子所起,既曰‘修道’,即老子所化而无疑矣,岂非老氏之徒乎?《中庸》曰‘修道之谓教’,既言‘修道’,即是老子之教也,复何疑焉?其佛也,载诸梁武帝与昭明太子所编文选,其佛生之日已有证矣。其文曰:‘周、鲁二庄,亲昭夜景之鉴,谓恒星不见也;汉、晋两明,并勒丹青之饰,谓其教始兴也’。谓佛生于周庄王之九年,当鲁庄公之七年;佛法汉明帝时始来,其教晋明帝时始兴。故曰:‘二庄而生,两明而兴’,此梁武帝载诸儒典,为天下万世之证。此万世之公论,不可改也。岂非天意之有在?是知中国圣人诞生之迹、化胡之事,天道有不可泯者矣!呜呼艰哉!”&北宋贾善翔《犹龙传》:“而后太上以商王阳甲十八年庚申之岁,驭九龙,分身下降于楚亳之地苦县潮乡曲仁里,寄胎于玄妙玉女,凡八十一年,以武丁九年庚辰岁二月十五曰降生,因指李而为姓。既生,能行}能言,而又自首,故号老子.”&唐朝曾因老子为其始祖,乃以老子降生年(西元前一三0一年)庚辰,为道历之起始。《金莲正宗仙源像传》:“混元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聘,苦县濑乡曲仁里人也。母孕八十一年,生於殷武丁之九年,岁在庚辰二月十五日。生而须发皓白,故世称为老子,指李树为姓。历殷至周,文王聘为守藏史,武王克殷,迁为柱下史,昭王时西入流沙,至幽王时复还中国。”(《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八》:“尹喜&&& 至殷阳甲十七年,自太清境分神化气下降,托孕于玄妙玉女,计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庚辰二月十五日降生,生而皓首,故号曰老子。老子者,老君也,于四十三年甲寅,于亳州乘白鹿升天,详见后卷无上元君纪。至辛纣二十一年,文王再降于歧山之阳。周文王为西伯,召为守藏史,周武王时迁为柱下史,成王时仍为柱下史,乃游西极大秦、竺干等国,号古先生,化导其国。竺干在昆仑之西,非天毒之天竺也。至康王时还归于周,复为柱下史,昭王时去官归亳隐焉。老君复欲开化西域,乃以昭王二十三年癸丑,天上之无极元年也五月壬午,驾青牛之车,薄版为隆穹,徐甲为御,将西度函关。喜至关曰:夫阳数极九,星宿值金,岁月并王法,应九十日内有大圣人经过京邑。乃敕关吏孙景曰:若有形容殊俗,车服异常者,勿听过。喜即预期斋戒,使扫路四十里,夹道烧香,以俟天真入境。至七月十二日甲子,果有一老人皓首聃耳,乘白舆,驾青牛而至,关吏曰:明府有教,愿公少留。乃入白喜,喜曰:道今来矣,我得见圣人矣。即具朝服出迎,跪伏扣头,邀之曰:愿大人暂留神驾。……老君曰:善!汝应为众真之长,当于此宛利天下,弃贤世界,传弘大道。即以道德五千言授之,曰:吾此文未轻以授人,凡经千载,方一传尔,子其勉之。喜拜受欣跃,持诵奉行。道成已,遂传后学云。老君次年甲寅岁四月二十八日,将于喜宅南山阜上辞决升天老君所以未西适而复升天者,姑俟关尹道成,同往化西域,喜悲恋请留,老君重告喜以除垢止念、静心守一之旨,戒喜曰:千日之外,可寻吾于蜀青羊之肆也。……初老君去周,^西化大秦、安息、月氏、乌弋、竺干等国,号古先生,其国王及臣民皆奉教戒,乃还中国。复与无上真人尹喜至Y宾国行化,次及条支、于阗等国行化,且降伏九十五种外道焉。”(《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以此可知,老子因神通预知释迦牟尼佛将在昭王二十四年诞生,而在当年西入流沙,以便就近了解释迦牟尼佛的各方面情况。并且,随后西化了大秦、安息、月氏、乌弋、竺干等国。三年后又再与尹喜一起至Y宾国,次及条支、于阗等国行化,降伏九十五种外道。一直至释迦牟尼佛开悟,才去求法。释迦牟尼佛时代,世界各地有许多修炼者,纷纷闻名而至古印度求法。释迦牟尼佛悟道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琐罗亚斯德教徒。老子是从中国过去的求法者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千二百五十人弟子,均是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修炼者。所以,后世所塑的五百罗汉有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等各异的形象。《大称派陈邸罚砥呔牛┧担骸叭糁侨死丛诨嶙椒鹚抵且粢濉薄!斗焦愦笞暇返摹笆臼槠贰保飨缘乃档健爸鞘椤保弧斗鸨拘芯酚搿镀贞拙芬捕既绱怂怠V牵馕嚼褚侵钪泄ㄇ氩巫咀鳌丁爸恰钡谋疽濉褚侵钪泄罚7鹩猩裢ǎ伤等魏斡镅裕嫒硕有关老子与佛教的因缘,记载于《老子大权菩萨经》、《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等经。因为一气化三清,所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上清太上大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实为一人所化。这样就知道老子前世是元始天尊。北O玄天上帝熳鹩址Q上帝,上帝公,真武大帝,北O大帝,真如大,妙菩_等。乃先天始气,太Oew,亦樵继焱跛ㄉ怼T谏先r代下降樘颊嫒恕T继焱酢⑻颊嫒司褪窃继熳稹U嫖浯蟮哿碛小罢嫒绱,妙菩_”之名,可见是佛教开悟的菩萨。可见老子的前世与佛教有甚深的渊源。(详见拙作《紫微圣人的前世今生》)&老子有五神通,已经是禅宗大德。知函谷关总兵尹喜也是修炼者,有意收他为徒,故从函谷关通过,口述《道德经》。《道德经》中有佛教之密义,故明宋濂曰:“(关尹子)多法释氏及神仙、方技家。”释迦牟尼佛涅后,老子至印度某国做了国王。&“《列子•仲尼篇》云:‘太宰问孔子曰:夫子圣者欤。孔子曰:某勿敢。又问曰:三皇五帝。孔子又不答。太宰骇然曰:然则谁为圣者。孔子动容而言曰:西方有大圣人,不治而不乱,不化而自行,不言而自信,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孔子又有一书,名《三备卜经》,次篇几章,亦言西方圣人事,唐敬宗时,犹见有人引及此书。”(《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 “不治而不乱”者,无为而治也,可知圣人为国王。据研究此西方之大圣,即指西去化胡之老子,而非释迦牟尼佛。中国约当东汉桓帝之时,出现了“老于化胡”之说。据《后双书》卷六十下《襄楷传》传载,襄楷向汉桓帝的奏疏中自“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今译佛陀)”之语,唐•李贤注云:“或言,当时言也,龙子西入夷狄,始为浮屠之化。”“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者,是老子入古印度弘扬佛法之意,后世人误解,以为佛是老子转世再来,遂有西晋初年王浮编撰《老子西升化胡经》云:“是时太上老君,以殷王汤甲庚申之岁建□之月,从常道境,驾三气云,乘于日精垂□九耀,入于玉女玄妙口中寄胎为人,庚辰年二月十五日诞生于亳…….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周)桓王之时,岁次甲于,一阴之月,我(老子自称)令尹喜乘彼月精,降中天竺团,人乎白净夫人口中,托荫而生,号为悉达。舍太子位,人山修道,成无上道,号为佛陀。……历年七十,示入涅。襄王之时,其岁乙酉,我还中国,教化天人,乃授孔丘仁义等法。”(十九世纪初在敦煌石室发现的《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老子遇到释迦牟尼佛时已有300多岁。永明延寿《万善同归集》云:“起世界经云:佛言,我遣二圣往震旦行化,一者老子,是迦叶菩萨;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萨。明知自古及今,但有利于人间者,皆是密化菩萨。”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案清净法行经云。天竺国东北真丹国。人民多不信敬。造罪者甚众。吾我今遣圣弟子三人。悉是菩萨。于彼示现行化。摩诃迦叶彼称老子。光净童子彼号仲尼。明月儒童彼名颜回。”唐《破邪论》:“《大权菩萨经》云;老子是迦叶菩萨,化游震旦。”老子在佛教称优楼频螺迦叶,据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优楼频螺迦叶】(人名)Uruvilv&-k&&yapa,又作优楼频蠃迦叶,优卢频螺迦叶,优楼频蠡迦叶,优留毗迦叶。乌卢频螺迦叶波。罗汉名。译曰木瓜林。三迦叶之第一。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乌卢频螺,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下修道,故以名焉。迦叶波是姓,旧言优楼频螺。正法华经云:上时迦叶,兄弟三人,居长者也。’玄赞一曰:‘迦叶波者姓也,此云饮光,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饮蔽日月之光。(中略)三迦叶,皆饮光种。兄弟三人,梵云邬卢频螺,言优楼,讹也。此云木瓜,当其胸前,有一癃起,犹如木瓜。又池中龙亦名木瓜,从彼为称,故以为名。’为归佛前有五百弟子之外道论师。导佛于毒蛇窟,不得害。与二弟及弟子共归佛出家。见四分律三十二。”《庄子•知北游》:“老聃曰:‘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万物以形相生。’”此精为精牛松窦淳褚馐叮涝蚴堑诎税⒗狄丁!拔矣腥Γ侄χ辉淮龋患螅徊桓椅煜孪取!狈鸾桃源缺常褚源任谝唬杉鸾潭岳献拥挠跋熘卮蟆宋谢守灏编《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上:“《青羊宫记》云:商高宗御极之世,周文王演易之初,神光流入于琼胎,瑞彩结成于金骨。唐翰林学士承旨乐朋龟奉救撰,刻石在成都府。《 论语》 孔子曰:窃比于我老彭。古注云:老彭,商之贤大夫也。疏云:老是老聘,彭是彭祖。世本云: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盖文王尚未侯服事商,未得称周也。”商高宗即武丁。《混元圣纪》卷之二:“由是容颜益少,神黑安闲,所居之室六气和平,冬无凝寒,夏无祁暑,祥光照室,众恶不侵,八十一年不觉其久。至商二十二王武丁之九年庚辰岁二月建寅十五日卯时,圣母因攀李枝,忽从左腋降生。”据我们研究,老子降生年为西元前一三0一年,庚辰岁,武丁在位47年。老子是上古之仙,其五百弟子皆为西周朝的中国人。&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22:08:37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4:02 &&
(四)《佛祖统纪》&宋志磐法师《佛祖统纪》卷一“释迦牟尼佛本纪”:“二十六年(甲寅)○(刘道原通鉴外纪。昭王元年己丑。二十六年甲寅。今诸书多称二十四年。相承之误)夫人怀孕将满十月。其父善觉遣使白王。我女怀藏圣胎威德甚大。虑产子后女命不久。欲迎止岚毗园中尽父子情。王即敕有司备仪礼。送至父家(佛本行经)时夫人即升宝舆前后导从。往蓝毗尼园中。十月满足。四月八日。日初出时(前言四月八日降胎。今言四月八日出胎。并出因果经。南山云降胎出胎。皆言四月八日。则是十二月在胎文。今此文言十月满足者。且约人间十月怀妊为言。若佛所行赞经。则云三月八日生。此皆译人用历。两土不同。然内外典籍。多言四月八日)夫人见无忧树花叶茂盛。即举右手欲牵摘之。菩萨渐渐从右胁出。时树下生七宝莲花。大如车轮。身堕花上自行七步。举右手作狮子吼云。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按瑞应经云。举右手而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五)《历代神仙通鉴》&&释迦牟尼佛曾至中国燃灯佛处学道&《历代神仙通鉴》卷五,第一节:“闻东土有金蝉子,号曰燃灯,得安定之道,乃不辞辛劳,三年始至中夏,时穆王己卯二十一年也。访至嵩山,云在泰岱东梁山,寻见燃灯,与讲道十三日,语下彻悟,已得真道,如提洹竭。(原注:今良山有太子修道处)辞别燃灯,因游滕、泗二水,留雪山一宿。(原注:山上有梵王太子庙)见尼山灵秀所钟,知中国文采方盛,遂归西方兴教,自号释迦牟尼。”(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4月版《历代神仙演义》,原名《历代神仙通鉴》)&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4:40:15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5:36 &&
(六)《续高僧传》&&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二十三(宋,元版本作卷二十四) 《昙无最传》记载元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时,孝明帝召集佛道代表人物共为论议。传记说:“元魏正光元年,明帝加朝服大赦。请释、李二宗上殿,斋讫,侍中刘滕宣敕,请诸法师等与道士论义,时清通观道士姜斌与昙无最法师对论。孝明帝首先发问:‘佛与老子同时否?’姜斌曰:‘老于西入化胡,佛时以为侍者,文出& 《老子开天经》。据此明是同时。’最法师问曰:‘老子同(周代)何王而生?何年西入?’斌曰:‘当周定王三年,在楚国陈郡苦县厉乡曲人里.九月十四日夜生.简王四年为守藏吏,敬王元年,八十五岁,见周德陵迟,遂与散关令尹喜,西入化胡,约斯明矣。’最曰:‘佛当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灭度。计人涅经三百四十五年,始到定王三年,老子方生.生巳年八十五,至敬王元年,凡经四百三十年,乃与尹喜西遁.此乃年载悬殊,无乃谬乎!’斌曰:‘若如来言,出何文纪?’最法师曰:‘《周书异记》、《汉法本内传》并有明文。’斌曰:‘孔子制法圣人,当明于佛;迥无文志,何耶?’最曰:‘孔氏三备卜经,佛之文言出在中备。仁者识同管窥,览不弘远,何能自达?’帝遣尚书令元义宣敕:‘道士姜斌,论无宗旨,宜令下席。’又议《开天经》是准所说。中书侍郎魏收、尚书郎祖莹,就观取经.太尉萧综、太傅李定等一百七十人读讫奏云:‘老子止著五千文,N无言说.臣等所议,姜斌罪当惑众。’帝时加姜斌极刑,西国三藏法师菩提留支苦谏乃止,配徒马邑。”&(七)《佛法金汤编》&《佛法金汤编》“卷第一?周”:  “昭王――王讳瑕。康王之子。二十六年甲寅(有云九年甲寅。又廿四年甲寅。皆非)四月八日。大地宫殿震动。池井泛溢。日有重轮。五色祥光入贯太微。遍照西方。王问群臣。莫测其祥。太史苏由筮之。得干之九五。由曰。此西方圣人降诞之相。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命镌石记之。置之南郊天祠前(周书异记及白马寺记)。  穆王――王讳满。昭王子。二十三年。数有光明来照王都。疑戎寇至。遣相国吕侯出师防之。乃西方圣人说法度人流光远及也。五十三年壬申(有云五十二年壬申者非)二月十五日。大地震动。狂风折木。江河鼓涛。池井沸涌。鸟兽悲鸣。日午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贯。王忧及社稷。召太史扈多筮之。曰。吉。愿王无忧。此西方圣人示灭异感也(周书异记.白马寺记)。”  “周昭王二十六年”误,当为“周昭王二十四年”,详细请参考下面。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7:29:00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6:06 &&
(八)《道宣律师感通录》&周穆王曾造佛寺& “至周穆王时。文殊目连来化穆王。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是也。化人示穆王高四台。是迦叶佛说法处。因造三会道场。……周穆王时。有化人来此土云。是佛神。穆王信之。于终南山造中天台。高千余尺。基趾见在。……又问。坊州显际寺山出古像者。何代所立。答云。像是秦穆公所造。像出是周穆王造寺处也。……余问。今玉华宫南檀台山。有砖塔。面别三十步。下层极壮。四面石龛。旁有碎砖。又有三十余窑砖。古老莫知何代。然每闻钟声。答云。此穆王寺也。名曰灵山。……往昔周穆王第二子。造迦叶佛像。……秦州麦积崖佛殿下有舍利。山神废之。此寺周穆王所造。名曰灵安。经今四十年。常有人出。荆州长宁寺塔。是育王造。下有舍利。入地丈余。石函五重。……鼓山竹林寺。名迦叶佛时造。周穆王于中更重造寺。穆王佛殿并及塑像。至今现存。”&(九)《〈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周昭王时,太史苏由筮曰:却后千年,教法来此。”东汉明帝于永平八年(公元65年)赐楚王英诏言其“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可见当时已有佛教传入。经典的传入,据传始于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屠经(佛典),但究为何经,已失传无闻。现在有些人以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此正应了“一千年外,声教被及彼土”之言。&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4:41:26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6:35 &&
(十)《破邪论》&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昭王& 十四年夏四月,恒星不见。(《广弘明集》十一释法琳引《周书异记》:‘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泉并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悉皆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紫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曰:“此何祥也?”由对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十四年”被篡改,当为二十四年。唐法琳法师于武德五年向唐高祖李渊上《破邪论》引《周书异记》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并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也?’苏由对曰:‘有大圣人生在西方,故现此瑞。……一千年外,声教被及彼土。’昭王即遣人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穆王即位,三十二年,见西方数有光气,先闻苏由所记,知西方有圣人处世。……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风忽起,发损人舍,伤折树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动。午后天阴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过,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扈多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灭度,衰相现耳’”。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4:42:03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7:13 &&
(十一)迦叶尊者&&《五灯会元》:“(佛涅)尔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茶毗,金刚舍利,非我等事。我等宜当结集法眼,无令断绝。’乃说偈曰:‘如来弟子,且莫涅盘,得神通者,当赴结集。’于是得神通者悉集王舍耆^崛山毕钵罗窟。时阿难为漏未尽,不得入会,后证阿罗汉果,由是得人。迦叶乃白众言:‘此阿难比丘多闻总持,有大智慧,常随如来,梵行清净。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佛所赞叹,聪敏第一。宜可请彼集修多罗藏。’大众默然。迦叶告阿难曰:‘汝今宜宣法眼。’阿难闻语信受,观察众心而宣偈言:‘比丘诸眷属,离佛不庄严。犹如虚空中,众星之无月。’说是偈已,礼众僧足,升法座而宣是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处说某经教,乃至人天等作礼奉行。’时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谬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迦叶乃告阿难言:‘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听吾偈言。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说偈已,乃持僧伽梨衣入鸡足山,俟慈氏下生。即周孝王五年丙辰岁也。尊者因外道问:‘如何是我我?’者曰:‘觅我者是汝我。’外道曰:‘这个是我我,师我何在?’者曰:‘汝问我觅。’尊者一日踏泥次,有一沙弥见,乃问尊者:‘何得自为?’者曰:‘我若不为,谁为我为?’”& 据拙作《人类十纪先王年表》周孝王元年前909年壬子,五年则为前905年丙辰岁。&(十二)释虚云&释迦牟尼佛涅到今天,应该已是三千多年,虚云和尚以及古代中国的古大德们都这么认为。&(一九五三年四月,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大会中有提议毁戒者,师诃之,撰文寄慨。)“俗有言:秀才是孔子之罪人,和尚是佛之罪人。初以为言之甚也,今观末法现象,知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佛法者,僧徒也,非异教也。今因答客问,一发所蕴。问:现今更改佛历年月,不用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当否?答曰:释迦佛的法运,有正、像、末三期。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像时期已过了,末法到现在已经过了九百八十二年了。末者,没也。法怎么会没了呢?拥护佛法的人多,佛法就万古长存。事相虽有正、像、末,但人正则末法时期也是正法;若自生退屈,则正法时期也成末法。末法,经上所说种种衰相现在都出现了。僧娶尼嫁,袈裟变白,白衣上座,比丘下座,这些末法衰相都出现了。释迦佛的法,到人寿三十岁时,大乘法就灭了;人寿二十岁,连小乘法也灭了;人寿十岁时,只剩“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法末之时,佛所说的法,都要灭的。先从《楞严经》灭起,其次就是《般舟三昧经》。如欧阳竟无居士以他的见解作《楞严百伪说》,来反对《楞严》。还有香港某法师说《华严》、《圆觉》、《法华》等经和《起信论》都是假的,这就是法末的现象。过去迦叶佛入灭后,诸天把他的三藏圣教收集归藏,建塔供养。唐时天人与宣律师说:于渭南高四台,暨终南库藏圣迹,均是迦叶佛末法时经像所藏之处,今现有十三位圆觉菩萨在谷内守护。至今每逢年腊月,空中有天鼓响。前年中国佛教协会开成立大会,大家议论佛法之灭是佛弟子自己灭的。政府不管你灭不灭,开会时候,政府派员出席。会中许多教徒纷纷讨论。所谓教徒者,竟提出教中《梵网经》、《四分律》、《百丈清规》这些典章害死了许多青年男女,应该取消。又说大领衣服是汉人俗服,不是僧服,现在僧人应当要改革,不准穿,如其再穿,就是保守封建制度。又说信教自由,僧娶尼嫁,饮酒食肉,都应自由,谁也不能管。我听了这番话,大不以为然,与他们反对。他们对浴佛节也有不同说法,不承认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我凭《法本内传》及摩腾法师对明帝曰:佛以甲寅之岁四月八日生,此当周昭王二十四年。魏书沙门昙谟最曰:佛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灭。这样年月,多少朝代都遵奉不改。周昭王甲寅到现今已二九八二年了,现在他们要改为二五零二年。本来孔子、老子生在佛后,今他把孔老摆在佛先。我当时在大会上和他们争论,戒律、年号、汉服不准毁。(编者注:此年号为佛历,计算方法为佛历减去1027年即西元年历。如虚云老和尚当时为佛历二九八二,即西元一九五五年。)把佛法传入中国的印度摩腾、竺法兰二尊者,去佛灭的年代还不远。当时白马寺东,夜有异光,摩腾指出为阿育王藏佛舍利之处,明帝建塔其上。佛道角试优劣,摩腾踊身虚空,广现神变,法兰出大法音,宣明佛法。二尊者的智慧神通难道说不清年月?后来的高僧,如罗什、法显、玄奘、道宣,虽有几种传说,也没有确定改变。及至民国二年,章太炎等居士在北京法源寺召开无遮大会,讨论佛的纪念日,议决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现在世界多用耶历,而政-府亦没有叫佛教改用耶历,我主张应用自己的佛历。是与不是,还以遵古为宜,改了不好。而他们硬要把二月八日、四月八日、二月十五日、腊月八日古有的纪念日都不要了,他们不用四月八日作浴佛节,改四月十五才是浴佛节。《梵网律》属华严时,《四分律》属阿含时,都要被他们毁了。《百丈清规》由唐至今,天下奉行,他们要改;汉朝到今,穿的大领衣也要改。你看是不是末法?因此和他们争论,说你们要改,你改你的。佛是印度人,印度一年分三季,一季四个月。我国一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我国有甲子分年号,印度没有,所以改朝换代,未免不错乱,故弄不清楚。玄奘在印度十八年,也未曾确定了年代。前人行了一两千年的四八浴佛腊八粥,一旦改了不方便,我们何苦自己要改呢?我和李任潮商量,说这些坏教徒要改佛制,政府如不作主,任纵这些教徒乱为,便能使国际间的佛徒发生怀疑。政府叫我入京招待国际佛教友人,岂由他们乱改佛制祖规。李任潮等叫我忍辱。政-府见闹得不可开交,就问改制的原故。有人说僧尼要穿坏色衣。政-府问:何为坏色?能法师说:袈裟才是坏色,其它不是。大家听了齐声说:只留袈裟,取消其它。我说:能法师说的不错。梵语袈裟,华言坏色,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种,并一里衣和下裙。印度用三衣裙就是我们此土的衣裤。此衣裙随身,睡以为被,死亦不离。佛说法在印度,气候暖,中国气候冷,所以内穿俗服,不准彩色,将俗衣染成坏色。如做佛事外搭袈裟,袈裟便不常著,看为尊敬了。宋、金、元朝代把汉衣改了,僧人至今未改,汉衣成了僧衣,故说这个大领衣就是坏色衣。若说划清界限,就不要改,若将大领衣改了,则僧俗不分了,就是僧俗界线分不开。政-府听我此说,赞成同意我说,并说佛律祖规不能改动,加以保留。暂告结局。你看这是不是僧人自毁佛法?云老矣!无力匡扶,惟望具正知见的僧伽共挽狂澜,佛法不会灭的。一九五九年,上虚下云老和尚临圆寂前,对身边的随侍弟子言: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住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光阴荏苒,今年已值老和尚示寂五十周年,温习开示,历历在耳。惟愿我等后世弟子,莫辜负老和尚的广大悲心,殷殷嘱咐。时至今日,佛教业已经历了一些变革,然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遵循佛陀遗教,以戒为师,如来正法就会久住世间。”(选自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本文刊登于溯源杂志2009年7月第四期总第7期。)老和尚建的广东韶关南华寺牌匾上至今还写着佛历2965年(1938年)。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9:44:12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7:32 &&
(十三)释印光&《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五》:“如来生期,多有异说。虽则皆有理致,究不如周昭王二十四年者为恰当。以汉廷效梦时,通人傅毅,博士王遵,以此见对。而又据《周书异记》作证。今虽《周书异记》不可得见,而汉廷问答,决非杜撰。况历代禅教着述,多皆以此为准。断不可舍众人之所依,而自立新义,以添后世无学之人之疑。纵有一二部书依此而说,乃系有志卫道,而未博览群书,意以庄公七年恒星不现,夜明如昼,非佛出世,何以当之?不知非常之人诞生,及非常之法流布,皆有非常之瑞。岂唯如来方有,而其余纵法身大土示现概无乎?禅书记南岳让生时,白气属天,太史上奏,则此祥瑞,其轶逸不传者,不知凡几。若必以庄王九年为是,阁下后来详阅佛门典故,其前后年代皆不能致论。何以故,以佛生在后,佛弟子及佛遗迹事实在前。既不肯谓佛生在前,又不能挽此诸事于后。若缄默不论则已,论则自相矛盾矣。况《序》中以昭王二十六年注之,(有谓甲寅属二十六年,然作二十四年者多。)经中以庄王九年注之,一人之着作,岂可立此岐论,实大有碍于初机。故以阁下无我而志在利人,不得不少尽愚诚。惜无多闻性,不能一一援书而证明之,殊深歉仄耳。”&(十四)释宣化&&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当时皇帝的年号叫永平,在第三年的时候),这一年是庚申,汉明帝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金人,这个金人头顶上,有一种光,这光是一种圆的光。他从空中飞来,飞到汉明帝所住的殿。第二天汉明帝就问这些文武百官,这时有个太史叫傅毅对皇帝说:‘我听说在西印度有一种神,一般人给这个神起个名字叫‘佛’,现在陛下您所梦见的,一定就是佛了!’这时候有个博士叫王遵,也向皇帝说,周朝留下一部书,这书叫《异记》,有什么奇怪特异的事情,都在这书上记载着。这书记载什么呢?在周书上说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这一年叫甲寅。这时候江河泛溢,江啊、河啊,水都涨了,流到河外边去了;大地也都震动了。这是佛出生的时候,有江河泛溢,大地震动的瑞相。又有五色光,在天上有个太微星,五色的祥光,就贯这太微星。当时有个太史,(太史就是管天文学的,也是管算数的。)他的名字叫苏由。他用《易经》来占卦,一占就占到乾卦,得到九五,乾卦九五是‘飞龙在天’。得这一卦,他就知道这是西方有大圣人出世。在印度,这个圣人传一种教法,这种教法在一千年以后,就会传到中国来,这是太史苏由占算的结果。这时候,周昭王就命令人把这事情刻在石头上,记载下来,并将这石头埋在城南边的一个地方,预备将来看看是不是会这样子,一千年以后是不是那种教法会传到中国来?后来在周穆王的时候,天地又都震动了,有白虹十二,十二道白虹,就是《楞严经》上虹霓那个虹。白色的虹贯日,白天有这么十二道白虹贯者太阳。佛圆寂的时候,虽在印度,但中国也都看见了。所以佛出世,这不是偶然的。佛在印度出世,中国江、河都泛滥了,水很大的,所有大地都震动了。佛圆寂的时候,在天上又有十二道白虹贯日,当时有个太史叫扈多,他又用《易经》来占算,他知道这是西方印度的大圣人入灭了。周昭王二十六年,岁次甲寅出生的大圣人,现在入涅盘了,这是佛的出生和入灭,虽然印度离中国这么远,但是中国也都知道,中国人当时也有会算数的,都知道这情形。&从周穆王到后汉明帝时,大约有一千年左右了,所以汉明帝作梦,梦见佛。在永平七年的时候,这一年的岁次是甲子。皇帝就命令蔡趾颓鼐啊⑼踝袢舜攀烁鋈耍接《热デ蠓鸱āT谥杏《染陀龅藉纫赌μ诤腕梅迹橇轿痪秃筒帧⑶鼐啊⑼踝窕氐街泄矗馐焙蚴怯榔绞炅恕R蛭抢吹氖焙蛴冒茁硗跃院好鞯劬驮煲桓霭茁硭拢腔乩吹恼庖荒杲卸∶!&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4:43:26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8:03 &&
(十五)优昙花的印证& 在古印度,佛教历史中和“吠陀本集”都有预言:人中有两个伟大的觉者降世──佛陀和转轮圣王,转轮圣王的特点是在家成菩萨。关于优昙花,《法华文句》四上中说:“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卷八载明:“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花。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世,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佛经《长阿含经》记载: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三千年一开,观者受福。《涅盘经》卷三十二:“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大知度论》云,佛世难值,如优昙波罗树华,时时一有,其人不见。佛经无量寿经中记载:人们发现优昙花是祥瑞之兆。根据佛经记载,优昙花为梵语,意为灵瑞花、空起花、起空花,此花三千年一开。最早发现优昙花开现象的是韩国,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家寺院的方丈在金铜如来坐像的前胸部位上发现二十四朵雪白的优昙花。二零零五年初,人们在韩国顺天市的须弥山禅院里的菩萨像上,发现了十朵优昙花。之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陆续出现这种祥瑞之花。不过国内外很多关于此花的报道是把草蛉虫卵误认为是优昙花,但有几次在寺院发现的“优昙花”最后确认不是虫卵但也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然后就没有下文了。须弥山禅院法长和尚说:我确信用宗教、信仰的眼光看优昙婆罗花,才能看到它的内涵。现在,须弥山禅院高僧终于作出鉴定,并郑重告诉世人:人世间真的存在这种佛花;并且就在当世,她千真万确的开了!据此,须弥山的高僧欣然肯定:转轮圣王已经出生。据佛经记载:金轮王即转轮圣王是不用武力用正义转动正法的轮,以此来拯救和治化世界的理想王。不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儒家,只是名称的不同,只要根据自身的理念,不断向人们给予慈悲的人才有缘相见转轮圣王。自汉唐以来,如汉代《法本内传》、隋代的《历代三宝记》、唐代的《广弘明集》、北宋的《佛祖通载》、南宋的《佛祖统纪》诸书,皆依《周书异记》记载:佛生于三千年前的周昭王甲寅年之世,灭于周穆之世,该传说已成为一千多年来汉地遵信的说法。佛历计算方法西元年历加上一千零二十七年即为佛历年数,比如2012年为佛历三千零三十九年。当然,这只是一种汉地一千多年来公认的佛历纪年法,与近几十年来认为的释迦牟尼于二千五百年前出世并不矛盾,正如最近发现西方纪年法公元元年实际上并非一定是耶稣出生的那一年,圣诞节并非是耶稣出生的那一天,都是为了方便纪年才约定俗成世代流传下来这些纪年法。优昙花每三千年开花一次,这种花的出现意味著将有如来佛转轮圣王在人间正法,而在释迦牟尼佛之后的如来佛就是未来佛转轮圣王弥勒(道家称为紫薇圣人)。现在这个时代正好是佛历三千年左右,优昙花开,三千年到,如来下世,金轮王现!(网文《佛家预言三千年一开的优昙花象征着转轮圣王出现世间》作者:守梦回家)入山修道念佛者,弥勒世尊虽苦待,释迦之运去不来,一去不回不再来,三千之运释迦言,当末下生弥勒佛。不再来,却弥勒菩萨将弘法。“释迦之运”是指佛教之运,故知佛教之运当从3000年―1997年=1003年,相基加上1年,为前1002年成道年:前1002年己卯,时年三十五岁。&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4:55:04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46:40 &&
三、阐释与结论&&&&在中国西周,周昭王与周穆王时代所发生地动现象的因由,佛经也有所记载;&&&&《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七载,大地震动之因缘有八,即:⑴风水轮动时,谓阎浮提南北阔二万一千由旬,东西阔七千由旬,厚六万八千由旬,地下有水,水下为火,皆厚八万四千由旬,火下为风,厚六万八千由旬,风下尚有金刚轮,过去诸佛舍利,皆在其中。若大风动时,火亦随动,水复随火而动,故地亦大动。⑵菩萨处母胎时,谓菩萨从兜率天降神处母胎时,地亦大动。⑶菩萨出母胎时,谓菩萨出母胎时,地亦大动。⑷菩萨成道时,谓菩萨出家学道,成无上正觉时,地亦大动。⑸佛入涅时,谓佛陀入灭时地亦大动。⑹比丘现神通时,谓大神通比丘示现多种变化,或分一身为千百身,或还复为一,或飞行于虚空中,出没于山石里,自由而无碍,此时地亦大动。⑺诸天来佛所现梵王或帝释形时,谓诸天有大神通,神德无量,能由佛德力,舍弃原本之天形,而得作帝释或梵王,此时地亦大动。⑻饥馑刀兵之灾将起时,谓众生命终福尽时,或互相攻伐,或值饥馑、刀兵之灾,此时地亦大动。&&&&《长阿含经》卷二之地动八缘则为:⑴风起扰水时。⑵得道比丘现神通时。⑶菩萨降神处母胎时。⑷菩萨出母胎时。⑸菩萨初成无上正觉时。⑹佛初成道降魔时。⑺佛教化将毕,专念不乱,欲舍性命时。⑻如来入无余涅时。&&&&东汉孟康祥译《修行本起经•菩萨降身品第二》:“能仁菩萨化乘白象来就母胎。……十月已满, 太子身成,……到四月七日, 夫人举树枝, 便从右胁生堕地, 行七步举手而言: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三国吴支谦译《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菩萨初下, 化乘白象, 冠日之精, 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 夫人梦寤, ……到四月八日夜晚星出时, 化从右胁生, 堕地, 即行七步。”&&&&据拙作《上古中国历朝年代通考》、《人类十纪先王年表》,武王克商年在西元前1130年,辛未岁;周昭王元年前1060年辛巳~前1010年辛未,在位51年。&&&&则前1060年-周昭王24年=前1036年,岁在乙巳。&&&&周历建子,月日在四月初八。&&&&综上所述,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周昭王24年,前1036年,乙巳岁四月初八之日入。&&&&前1036年-实足79岁=957年,相基减去1年,为前958年;&&&&则,前958年癸亥二月十五日平旦,八十岁(虚岁),时为周穆王52年,释迦牟尼佛入涅。&&&&释迦牟尼佛行年如下:&&&&诞生:前1036年乙巳,时为周昭王24年;&&&&出家:前1008年癸酉,二十九岁;&&&&成道:前1002年己卯,三十五岁;&&&&说法:前1002年己卯~前958年癸亥,四十四年,不足四十五年;&&&&涅:前958年癸亥,八十岁(虚岁),时为周穆王52年。&&&&西元2011年为佛历3048年。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年,后世产生许多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有魔扰的因素在里面。&&&&1950年,锡兰首都可伦坡举办首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会中议决:佛陀诞生于公元前623年五月月圆日,成道于公元前588年五月月圆日,涅于公元前543五月月圆日。1954年,第三届大会在缅甸仰光召开,第三届大会所通过的说法,按照缅甸等传统的历法以佛入灭于公元前544年开始计算”。 这种罔顾历史文献记载,以及中国佛教历代祖说的做法并不妥当。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年,还是当以周昭王24年,也即西元前1036年乙巳为准。&&&&附:五迦叶在释迦牟尼佛所有的弟子中,名迦叶(“叶”字音“摄”)者计有五。东晋Y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第四”:“将养圣众四事供养,所谓优留毗迦叶比丘是。心意寂然降伏诸结,所谓江迦叶比丘是。观了诸法都无所著,所谓象迦叶比丘是。”以上为“三迦叶”,后世称三兄弟是师兄弟之意。迦叶第一为优楼频螺迦叶,梵Uruvilva^-ka^s/yapa。又译优留毗迦叶,是中国的老子。(参考拙作《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年》)迦叶第二为那提迦叶,梵名Nadi^ -ka^s/yapa 。尊者即优楼频螺迦叶之弟,伽耶迦叶之兄。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五、《佛本行集经》卷四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等载,尊者初为事火外道,领三百弟子住尼达禅河下游。其时,佛陀成道,游化苦行林,度其长兄,那提遂与其弟共率弟子归佛入道。据称,尊者习意寂然,降伏结业,精进修行。那提迦叶,又作难提迦叶、曩提迦叶、捺地迦叶波,略称那提。那提,意译江、河、治恒。故或梵汉并举为江迦叶、河迦叶、治恒迦叶。迦叶第三是伽耶迦叶,梵名Gaya^-ka^s/yapa 。又作哦耶迦叶、迦夷迦叶、竭夷迦叶。为佛陀之弟子。三迦叶之一,即优楼频螺迦叶及那提迦叶之弟。生于印度摩揭陀国之伽耶近郊,为事火外道(拜火教徒)之师,有二百五十名弟子,后皆皈依佛陀,成为佛弟子。(《增一阿含经》卷十五、《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众许摩诃帝经》卷十、《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佛所行赞》卷四、《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七)摩诃迦叶,梵名Mahākāśyapa文中“摩诃”解作“大”,故又名“大迦叶”,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称号。为禅宗第一代祖师。由于摩诃迦叶已经过禅宗三关而登地,故称“观了诸法,都无所著”。《十诵律毗尼序》卷上“善诵五百比丘结集善法品第一”:“尔时阎浮提中。长老阿若x陈如第一上座。长老均陀第二上座。长老十力迦叶阿难和上第三上座。长老摩诃迦叶第四上座。摩诃迦叶多知广识。”十力迦叶,梵语 Dasabala-kasyapa的译名(十力是意译。迦叶是音译)。又称十力迦摄或婆敷迦叶。释尊出家时,伴随左右,至释尊成道之后,最早成为弟子的五比丘之一。关于五比丘,有以下几部佛经记载:《中本起经》:拘邻、拔提、摩男拘利、十力迦叶、O陛。    《佛所行赞》:x邻如、跋陀罗、十力迦叶、波涩波、阿湿波誓。《佛本行集经》:x陈如、跋提梨迦、摩诃那摩、波沙菠、阿奢逾时。  《过去、现在因果经》:x陈如、跋陀罗^、摩诃那摩、跋波、阿舍婆^。《四分律》:x陈如、婆提、摩诃摩男、婆敷、阿湿鼻。 《最胜王经》:阿若x陈如、婆帝利迦、摩诃那摩、波湿波、阿说恃多阿@。《无量寿经》:了本际、仁贤、大号、正语、正愿。故十力迦叶又译作:波涩波、波沙菠、跋波、婆敷、波湿波,又名为正语。 && &&&&参考文献&&&&书籍、刊物文章&&&&《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昆仑出版社,2006年4月版&&&&《中国佛教史》,蒋维乔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04月版&&&&《关于佛历纪年》,作者:释传印,中国佛学院-《法源》学报第二十期(2002)&&&&网络文献&&&&《末法僧徒之衰相》,作者:释虚云,溯源佛教网- 祖师大德,&&&&《禅宗正统西天二十五祖修证阶位》,作者:董重光,凯迪社区-文化散论,&&&&《佛家预言三千年一开的优昙花象征着转轮圣王出现世间》,作者:守梦回家,凤凰博客,&&&&《琐罗亚斯德教》,百度百科,&&&&《紫微圣人的前世今生》,作者:董重光,中国思维论坛,&&&&《上古中国历朝年代通考》,作者:董重光,国学网-国学论坛,&&&&《人类十纪先王年表》,作者:董重光,国学网-国学论坛,&&&&《“支那”的本义――礼仪之邦中国》,作者:董重光,国学网-国学论坛, && (完)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22:05:44 编辑过
本版块主题总数:219187 / 帖子总数:2313143
今日论坛共发帖:2814 / 昨日发帖:23463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年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店王舍汽配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