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阿提拉萨珊象跟匈奴是和还是战,家族人多

《阿提拉全面战争》匈奴玩法操作详解
  《阿提拉:全面战争》这款游戏自发售之后就受到了广大玩家们的欢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玩家“超凡圣骑士”的匈奴派系的游戏心得,其中包括了匈奴派系特点、战术、外交要点以及如何用匈奴开局,一起来看。
  一、匈奴派系游玩心得:
  1.匈奴(Huns)是《阿提拉:全面战争》中新加入的派系,代表了这一作很多独特的玩法,与之前全战系列“种田--出兵--围城--占领--统一”的节奏完全不同。
  首先排开其他的优劣势不说,选匈奴作为可玩派系的好处是:一开始只有一个家族,也就是玩家的家族具有影响力,这简直就是把难度降低了一半,没有恶心的政治斗争,一切都事半功倍。
  所以玩家所要做的就是不要招募任何家族外的人物成为将军、舰队司令或者总督和要员,除非你已经将其收养或者把女儿嫁给他们了。
  2.只有一个家族有影响力的问题在于游戏一开始你的“统治力”(Dominion)就是100%,随着你的控制力(Control)的提高,你的权力(Power)也会达到100%,
  这是需要避免的,我们要把权力控制在50%到70%之间,否则就会受到忠诚度和派系成长方面的不利影响。
  3.一开始要做的事情是把将军升级并用钱买他们的忠诚度以避免叛乱的可能性(因为你只有你家族的成员可用,所以每损失一个人员都是巨大的不利)。
  然后在让家族中所有没有妻子的男性成员使用“寻妻”(SeekWife)功能赶紧成家生子。当然也要注意妻子们所带来的各种增减益影响,比较好的是增加属性值和每回合增加影响力,最糟糕的当然是带有疫病(plague)的,要绝对避免。
  4.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匈奴开局时你的派系领导已经很高领了,甚至有可能在下一个回合就挂掉,所以一定要注意继承人是否已经指定。
  二、匈奴派系的战术要点指南:
  1.玩匈奴意味着你选择一只几乎全是骑兵的派系,这也是他们在历史上如此凶悍的原因。所以你的匈奴大军也应该全部有骑兵组成,或许唯一不是骑兵的单位就是攻城器械。当然这只是个人口味,不过匈奴科技树最后最强的兵种就是几个骑兵系的,未雨绸缪也是应该的。
  2.在游戏开始的初期,匈奴派系主打的兵种是各种弓骑兵,不仅便宜,而且机动力和士气都还不错,因为一开始你遇到的大部分都是拿着长矛的农民,所以要避免使用近战骑兵,而尽量使用弓骑兵用弓箭将敌人单位的士气射光。度过前期到达中期以后,你的科技树有所研究,财政也好转,这时可以考虑将近战骑兵和弓骑兵按照一半一半的数量配备在部队中。
  3.《阿提拉:全面战争》中,如果使用正确的战略和战术,那么匈奴就如同历史上那般强悍,平推整个东欧没问题。在战斗中,匈奴应该采取的战术是:
  首先使用弓骑兵将敌军中的骑兵部队引诱出来,由于弓骑兵的远程箭矢攻击让对方还没有靠近时就因为伤亡过大而开始溃逃;然后使用将军和近战骑兵将敌人的主力部队引诱出来,这里所说的“引诱”是指让敌军的阵线变得混乱,举例来说速度快的单位冲锋时比速度慢的单位要更靠近我们,这时就有空隙让骑兵从敌人阵型的中间穿插对侧翼和后背进行突击。
  如果敌人不中计依然采用步步就搬的阵型移动,那么就用弓骑兵用箭雨打击敌人士气,只要有几只单位溃败,敌人的阵型也就崩溃了,各单位之间的步调也就无法协调了。
  AI有个惯用战术就是在全军压上时把将军留在最后面,因此当近战骑兵的“诱敌深入”计策成功后,弓骑兵使用急行军绕到敌人后方争取把敌人将军射死,这样战场上80%的敌军部队会因为将军死亡而士气大降开始溃退。
  这一战术的效果取决于弓骑兵的弹药储量,因此尽快在科技树中研究增加弹药的选项,并提升弓骑兵的等级选择增加弹药的技能。
  当敌人将军死亡后,可以选择继续战斗,派出近战骑兵追杀敌人溃逃的单位。而当敌人的将军尚存的时候,不要追击,选择结束战斗胜利就好。
  4.这种战术或许只有一个问题,攻城时也用骑兵爬墙吗?攻城战之前最好招募一些当地的步战佣兵,并花上几回合来建造攻城器械。
  即便如此,匈奴骑兵也可以发挥作用,首先使用“火箭”(Flamingarrow)将敌人的箭塔摧毁,这需要精准的操作避免箭塔击中弓骑兵单位。
  消灭了城门口的箭塔后,就可以让攻城槌上场敲开敌人的大门了。让你最强力的骑兵向门口冲锋,然后将其强行调离,再派另一只骑兵上,直到把所有堵在门口的敌军杀光。
  最后让骑兵急行军到中央广场的胜利点开始占领。敌人的将军肯定会守在中央广场,不惜代价干掉他,最好在之前把城内所有剩下的占领点都占领了,可以帮着干掉敌人将军。
  三、匈奴派系的外交要点:
  在军事上的强悍,意味着在外交上的不足,匈奴派系的外交几乎就是摆设,不能和任何派系进行贸易,所有派系对匈奴的外交倾向都是不友好或者冷淡(大多数敌对)。
  一开始匈奴有两个子派系:GreuthurgiansandtheGepids。前者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开始变得敌对,除非你使用宗教影响力来收买他们的人心;后者会一直保持忠诚,只要你不去攻打任何Germanic的蛮族领地。
  但是如果你想要做一个人人都爱的匈奴,在游戏中是可能的,如果你想要改善和罗马文化圈派系的关系,就去打北方的蛮族和中东的萨珊王朝,反之亦然。
  但这种“微调”并不是永久的,因为派系设定的缘故,无论怎么改变关系匈奴最终还是会与整个欧洲为敌。
  匈奴派系的特点就是每多一个开战的敌对派系就增加全局部队完整性1点,因此匈奴玩家应该尽可能的四处出击,特别是北方的各种蛮族小势力,但不要在中前期就去惹两大罗马帝国和萨珊王朝。
  四、如何用匈奴开局:
  不要被选择匈奴派系时的“Hard”所吓倒,实际上安排好了匈奴一开始玩起来也会很惬意。
  1.第一回合:
  一开始我们就要招募将军建立第四只部队"thechildrenofthelarch";建造一个“storyteller'syurt”来招募牧师/萨满,建造一个“barteringground”来招募间谍。
  打开家族树将所有将军晋升为“DreadRiders”然单身贵族赶紧去找妻子。科技方面可以选择军事开始,如果你想要立刻开始掠夺;如果想要享受几回合的人口提升加成也可选择民事科技。
  2.第二回合:
  立刻派出你最强大的两只部队,名字是"thetempests"和"thebloodriders"开始“farm”附近的其他派系城市,不要进入围城战场,而是将其围困起来,如果敌人军队想冲出来就正好在开阔地上用弓骑兵战术游击消灭他们。总之胜利后选择“抢夺”(Sack)掠夺资金和粮食,将军等级也会因此而提升。
  另外两只部队,名字应该是"Thechildrenofthelarch"和"thescourgeofthesteppe"应该开始在当地招募,并在下一回合向Sclavenian派系的首都Karikos移动并在那里进行抢夺,用前一只部队围城,而后一支部队一边招募一边提供支援(如果敌人想突围的话)。
  3.后续回合:
  按照第一二回合的行动模式不断循环,记住作为匈奴你不需要城市作为据点,你的部队就是据点,想要建造的时候就打开蒙古包,造完就打包继续开始征战和掠夺(颇有点移动基地的感觉)。
  “farm”周遭城市的目的在于让将军快速升级,直到他们可以点选“Overlord”特性,可以给人口增长带来巨大加成。与此同时,北边的蛮族开始越来越恨你。
  大概在10回合左右时各个蛮族都开始对你出兵,而且一次性都是2个将军带上30+的单位,使用之前提到的战术可以做到以少胜多(满地都是史诗战斗的图标),扛过这一波后,匈奴就可以横扫整个东北欧了,之后是打南下罗马还是东进萨珊就看玩家的选择了。
  五、匈奴派系的特点总结:
  最后一些需要再强调的要素:
  1.不要亲信你的“附庸”派系,特别是蛮族派系,因为文化圈的缘故,即便是你对他们再好,只要你打其他蛮族,他们也会背叛。作为匈奴也不要在征战中让其他派系作为附庸加入。
  2.记住作为“黄祸”你无法和任何派系进行交易,所以匈奴的财政来源大部分是掠夺,少部分来自建筑。所以只要你不停的进攻再进攻就总是有钱,如果想停下来搞几年建设那只会发现自己口袋空空。
  3.匈奴派系一开始玩家家族就有100%的Dominion,这是一个优势,要一直保留,不要招募非家族成员登上关键职位,他们会变成非家族的贵族势力而开始分散你的Dominion。
  4.作为匈奴来说,由于该派系主要以骑兵为主,因此具有很多战术上的柔韧度,不要被开战前的兵力对比吓倒,1:2到1:4的对比都可以达到以少胜多。
  当战斗开始时,你所有的努力都要建立在干掉对方将军上,只要敌人的将军死掉,那么敌人的大军就是个笑话了,稍微一突就散。
  对于其他部队,最好使用弓骑兵的whistlingarrows打击其士气让其更快溃退,再让近战骑兵追杀。
  5.一开始必须造好两个招募要员的建筑,招募所有牧师和间谍,使用他们的能力让你随后的征战更轻松,容错率更高。
  6.每回合都检查一次家族成员的忠诚度,如果突然降低,检查一下最近的一些行为,并让人使用"secureloyalth"提升其忠诚度。
  7.不要送任何派系任何礼物,也不要接受礼物或者接受附庸,因为游戏设定匈奴必将与全欧洲为敌。
  来源:游民星空
  15:25:20
  14:34:32
  10:11:31
  11:34:39
  16:40:15
  15:44:38
  11:35:35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萨珊王朝及附属国银币详细解说
&&&& 萨珊王朝(226年-651年)又译萨桑王朝(226年-651年)。萨珊王朝系古代波斯最后一个王朝o因其创建者阿尔达希尔的祖父萨珊而得名。是波斯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的统治王朝,亦是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后的首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因其创建者阿尔达希尔一世的祖父萨珊而得名。226年,萨珊王朝灭帕提亚王朝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新波斯帝国,它长期与罗马、拜占庭帝国、哒人作战,疆域常有变化,但一直控制着伊朗高原属于今天伊朗的部分,今属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和今日土库曼斯坦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西部的大片地区。萨珊王朝崛起时,瓦解了当时已趋末路的贵霜帝国。后又长期与罗马和拜占廷争霸。科斯洛埃斯一世(即库思老一世)在位时,王朝处于极盛时代,其统治范围西抵幼发拉底河,南临波斯湾,北达高加索、亚美尼亚、中亚阿姆河,东至帕米尔高原。库思老一世之孙库思老二世?帕尔维兹曾大肆扩张,一度占领了古波斯帝国的绝大部分省区,但最终被拜占廷的希拉克略一世皇帝击败,库思老二世被废,不久后被杀,帝国实力大伤,政局激烈动荡,迅速走向崩溃。637年阿拉伯人入侵,642年王朝倾覆,651年,末代国王伊嗣俟三世在中亚木鹿(今土库曼斯坦马鲁)。其子俾路斯逃亡至东土大唐,任右武卫将军,当时唐朝由唐高宗当朝。
  萨珊家族崛起于伊朗西南部法尔斯(“波斯”本来就是这里的古名)。王朝的始祖萨珊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3世纪初其子帕佩克据其根据地斯塔赫尔(今Istakhr)自立为王。224年帕佩克之子阿尔达希尔一世(224~241在位)推翻帕提亚王朝(安息帝国),226年在泰西封加冕,自称诸王之王。他进而占领原帕提亚帝国的广大地区,建立中央集权的萨珊波斯封建帝国;又北征亚美尼亚,粉碎帕提亚遗族与大月氏人的联合,巩固了帝国的边境。他以祆教为国教。
  沙普尔一世(241~272在位)使罗马帝国受到3次极沉重的打击。第3次大败罗马军于埃德萨附近,俘罗马皇帝P.L.瓦勒里安(260)。他所统治的领土共有27省,东境远达今锡尔河流域和印度河的中上游。沙普尔一世自称伊朗和非伊朗的诸王之王。为了统治多民族的帝国的需要,他扶植摩尼所创立的世界宗教。他死后,摩尼教遭到迫害。
  4~5世纪,萨珊王朝与西邻拜占庭帝国不断进行战争,互有胜负;在东境则先后受游牧民族――匈奴的一支匈尼特人和哒人的威胁。萨珊王菲鲁兹(又称卑路斯,457~484在位)抵御哒人,战死。其时王室衰弱,贵族专横。菲鲁兹之子卡瓦德一世(488~496,499~531在位)企图利用玛兹克运动抑制贵族专横,498年被贵族推翻。501年他靠哒人的支持恢复了王位。
  卡瓦德一世之子库斯鲁一世(531~579在位)统治期间,帝国达于极盛。他在嗣位前3年,即与祆教僧侣合谋,镇压了玛兹达克教派;嗣位后实行一系列改革。增加国库收入,缓和国内矛盾,又依靠小贵族,让他们担任地方行政职务,从而降低少数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作用。约558年,他与西突厥联合,击溃哒。572年,为了断绝拜占庭从海上取得中国丝绸的通路,占领了也门。以后,拜占庭又与西突厥联合,发动对伊朗的长期战争。
  库斯鲁一世之子霍尔米兹德四世(578~590在位)继续与拜占庭的战争。在国内,他企图依靠基督教徒加强自己的地位,继续执行抑制大贵族的政策,因而触怒大贵族和琐罗亚斯德教的僧侣,结果被推翻。其子库斯鲁二世(590,591~628在位)继位不久,602年,对拜占庭发动战争,征服了整个小亚细亚,洗劫叙利亚,占领安条克、大马士革、耶路撒冷,最后于619年占领埃及,他以此得到帕尔维兹(Parvīz,意为胜利者)的称号。
  622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收复小亚细亚,627年进至底格里斯河中游地区。
  库斯鲁兵发也门,打破了半岛政治格局和社会结构的平衡,这对阿拉伯社会的重新洗牌起到了助推作用。更富戏剧性的是这,这场变革爆发出的能量,最终导致萨珊王朝的倾覆。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南征北战,短短二十余年间,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半岛已统一在真主的大旗下,然后穆斯林四出征服,而波斯帝国也被他们列入了征服的名单。637年,阿拉伯军队在赛尔德?本?艾比?瓦戛斯率领下,大败萨珊军于卡迪西亚,攻下泰西封。这时距库斯鲁征服也门,仅过了62年。642年奈哈万德之役决定了萨珊帝国的灭亡。末王伊嗣俟三世于651年在木鹿被一个磨坊主杀死。其子俾路斯逃亡至东土大唐,任右武卫将军,当时唐朝由唐高宗当朝。
与罗马帝国战争
  萨珊波斯继承了安息与罗马抗衡的传统,在亚美尼亚、小亚细亚、叙利亚边境与罗马及后来的拜占庭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231年,阿尔达希尔一世致书罗马皇帝塞维鲁,要求罗马势力退出亚洲,长达400年的罗马波斯战争正式开始。
  232年,萨珊波斯同罗马交锋,打败罗马军队,并通过和约获得亚美尼亚。公元260年,沙普尔一世同罗马帝国军队交战,大败罗马军,并俘虏罗马帝国皇帝瓦勒良。至今在帕赛波利斯附近仍留存着纪念这次胜利的摩崖石刻,它以巨幅浮雕表现瓦勒良跪着为沙普尔一世骑马上鞍垫脚的情景。这次战争后,萨珊一度占有小亚东北部的卡帕多细亚。但萨珊与罗马之争一如安息王国时期呈拉锯之势。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等都曾率军远征波斯,但未取得显著战果。
  公元286年,罗马煽动亚美尼亚起事,萨珊被迫撤退,以后又丧失底格里斯河以西之地。375年以后,罗马帝国忙于应付哥特人等日耳曼蛮族的入侵而无暇东顾,波斯也因抵御匈奴人的侵扰无力继续向罗马挑战。
  公元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在经历了包括匈奴和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复侵袭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拜占庭遂成为唯一的罗马人帝国――实际上他们一直以罗马帝国正统自居。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继续占有巴尔干半岛、小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上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利比亚等地区,是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公元487年,萨珊波斯的卡瓦德一世上台执政。他指挥由波斯人、匈奴人和阿拉伯人组成的联军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夺走了上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
  公元502年,联军又围攻阿米达城,经80天鏖战,攻陷该城,后又连续击败拜占庭军队的反击。505年,双方媾和,拜占庭以1000磅黄金为代价复得阿米达城,双方维持原有边界,处于和平状态20年。
  公元527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一世去世,其外甥查士丁尼继位,即有名的查士丁尼一世。为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版图,他对内厉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积极向东、西两个方向举兵扩张。他向东方的征讨重开了罗马波斯战争。在以后的100多年内,拜占庭与萨珊波斯之间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争霸战争。
  第一次战争:公元528―531年。527年,刚刚继位的查士丁尼一世就任命22岁的贝利撒留为东征大元帅。528年,波斯先发制人,命大将扎基西斯率3万大军向拜占庭军发动猛烈进攻,在529年的尼西比斯首次战役中击败贝利撒留,并直扑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战略重镇德拉城。530年的德拉城战役,波斯大军全军溃败,后来从叙利亚沙漠方向发动的多次进攻也在贝利撒留的巧妙反击下失败。531年,双方在卡尔基斯会战,波斯打退了贝利撒留的进攻。532年双方媾和,拜占庭撤回德拉城驻军,向波斯支付1000磅黄金。
  第二次战争:公元540―545年。540年,库斯鲁一世率大军从首都泰西封出发,对拜占庭的幼发拉底防线发动突然袭击,先后攻下希拉波利斯、卡尔基斯,直捣叙利亚首都安条克。经过激烈战斗,波斯攻下该城,并大肆烧杀抢掠。543年,乘拜占庭内讧之机,库斯鲁一世进占亚美尼亚,全歼了前来进攻的3万拜占庭大军。544年,库斯鲁再次亲征上美索不达米亚,围攻首府埃德撒城数月之久,但未果而撤。545年,双方缔结5年停战协定,拜占庭收复波斯占领的全部领土,支付赎金2000磅黄金。
  第三次战争:公元549―562年。547年,库斯鲁一世率8万大军进占科尔奇斯王国,并攻陷拜军的庇特拉要塞。549年,查士丁尼一世应科尔奇斯人的邀请,派大军进攻庇特拉要塞。经过3年断断续续的攻战,拜占庭军队夺回庇特拉要塞,波斯军伤亡惨重。此战之后,双方在高加索山麓又进行了6年的拉锯战。拜占庭先赢后输,波斯军队连续获胜。
  555年,法息斯河口一战,拜占庭军队背水一战,向轻敌冒进的波斯军队发起反攻,消灭敌1万余人,大获全胜。562年双方再次媾和,波斯放弃对科尔奇斯的领土要求,拜占庭每年向波斯支付黄金1.8万磅,有效期50年。
  第四次战争:公元571―591年。571年,查士丁尼二世停止向波斯支付年金,库斯鲁一世以敌人毁约为名率军进攻德拉城,经5个月的厮杀破城而入。索得黄金4万磅后,波斯撤军。589年,波斯发生内乱,拜占庭皇帝莫里斯派7万大军援助库斯鲁二世夺取王位。591年,拜军在幼发拉底河畔击败波斯军,杀掉篡位者,攻陷泰西封,扶库斯鲁二世登上波斯王位。波斯则将亚美尼亚的大部分和伊比利亚的一半割让给拜占庭,并订立“永久和平协定”。
  第五次战争:公元603―631年。库斯鲁二世乘拜占庭内乱之机于606年率大军西征,战火又起。波斯军经过9个月战斗攻陷德拉城。608年,波斯分两路大军西进,一路攻占帕多西亚、比西尼亚、卡拉奇亚,另一路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威胁君士坦丁堡。这时,拜占庭内战方酣。波斯大军长驱直入,609年攻下叙利亚,611年再下安条克,613年攻下耶路撒冷城,并把该城洗劫一空。616年,沙赫尔瓦拉兹又率波斯大军侵入埃及,攻陷亚历山大里亚,到619年征服整个埃及。同时,另一支大军出征小亚细亚,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再次威胁君士坦丁堡。至此,波斯版图达到极点,萨珊的势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617年,波斯军又一次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蛮族共同进攻君士坦丁堡。公元620年,沙赫尔瓦拉兹从埃及赶到卡尔西顿,参加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在海上攻势受挫后,双方达成休战协定。利用休战之机,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做好了各种准备。622年,他亲率大军避开正面敌人,乘军舰出其不意地在小亚细亚的伊索斯港登陆波斯军慌忙派军火速赶往伊索斯。双方在卡帕多西亚遭遇。拜军大败波军,乘胜收复失地,占领科尔奇斯、亚美尼亚、美地亚。至625年,希拉克略平定小亚细亚西部。公元626年至627年双方继续征战不停。628年,波斯发生政变。631年,科巴德二世的继任者与拜占庭终于达成和议:波斯归还历代侵占的拜占庭领土、释放战俘、归还抢自耶路撒冷的“圣十字架”,归还抢自拜占庭的一切财物,偿还数年军费。波斯仅得保存原有国土,此外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罗马波斯战争历经400年,双方交战数百次。战争结果虽然波斯失败,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拉锯战,战争的结果只不过恢复了交战双方的战前状态罢了。罗马波斯战争严重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力量。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由此大大削弱,以致后来无力抵御蛮族和阿拉伯人的入侵,为它的最终衰亡埋下了隐患。波斯经此长期战争更是元气大伤,大厦根基动摇,20年后的651年,萨珊波斯被阿拉伯帝国灭亡。可以说,历时4个世纪的罗马波斯战争加速了罗马帝国特别是拜占庭帝国衰亡的步伐,更为萨珊波斯敲响了丧钟。
政治上,萨珊帝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以琐罗亚斯德教(即祆教)为国教,全体人民分为教士、军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遵奉罗马-拜占庭正统教义的正统派(卡尔西顿派)被迫害,支系聂斯托里派(景教)则得以发展。
与中土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驯象等。1970年,在甘肃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
  萨珊王朝时期的伊朗艺术,继承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传统并融合古代东方和西方的风格而有所发展。泰西封等地宫廷遗迹显示出当时建筑规模的宏伟,纳克什?伊?卢斯丹等地的摩崖浮雕以粗犷豪放的手法表现诸王之王的神圣尊严。精美的金银细工亦著称于世。萨珊王朝的丝织品豪华绚丽,其上绘有鸟兽、狩猎和各种植物纹样,对拜占庭、埃及和中国都有相当影响。
  建筑 萨珊王朝普遍流行拱顶结构的房屋,半球形的圆屋顶以内角拱或突角拱支撑盖在方形的房屋上。安息王朝时代已出现的拱顶桶形建筑“依旺”,这时已广泛用于王宫建筑的入口和觐见厅。萨珊王朝的城市建筑遗迹主要有泰西封城及科斯洛埃斯二世所建的宫殿、菲鲁扎巴德城、毕沙普尔等。泰西封原系安息王朝的首都,萨珊王朝时代于4世纪重建,以巍峨的王宫著称。王宫的中央是一座高约37米、拱跨约25米的拱顶大厅,四周连着带拱顶的暗楼。王宫以砖石建成。城内还残留下20座拜火神庙。庙宇平面呈方形,屋顶为圆形,屋子四周为带拱顶的走廊。不少庙宇建于岩石山峰顶上,几公里外即能看到庙前燃烧的“圣火”。各类建筑物的墙面均以带有雕刻图案的灰泥或镶嵌物作装饰。菲鲁扎巴德城址平面呈圆形,象征琐罗亚斯德教所崇拜的太阳圆盘。有三道环城城墙,外面两道城墙各有4座城门。 城市中央是王宫、政府官邸、神庙和烽火塔。建筑物都呈方形,带圆屋顶。
  雕刻 萨珊王朝的雕刻,特别是岩石浮雕获得高度发展。 绝大多数浮雕刻于王朝建立后的最初150年内。它们广泛分布于萨珊帝国各地,仅在今伊朗境内就有30处以上。浮雕的画面都是表现神授王权、战胜敌人、各民族对国王朝贡等事件的。其内容具有明显的颂扬王室的特征。表现形式既吸收了罗马高浮雕的手法,又创造了典型的伊朗纹饰化的风格。与安息王朝时代的人物正面浮雕不同,既有正面又有侧面的形象。最著名的是附近的罗斯塔姆岩石浮雕。它采用罗马传统的高浮雕手法,表现阿尔达希尔被授予王权时的场面,国王和神都骑在马背上。此外,雕刻艺术还广泛见于宝石和印章上。最杰出的宝石雕刻是一块岩石结晶,上面刻画了科斯洛埃斯一世登基时的情景,今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
  金属器物 萨珊王朝已发现的遗物中,金属器物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金属器的式样、装饰和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金、银、青铜制的椭圆形盘、碗、水罐和瓶是最常见的器物。其中银器尤为流行。描述国王狩猎的情景是金属器装饰的主要内容,不少器物表面还锤出表现国王登基及庆典的场面或各种动物的形象。
  萨珊王朝的考古材料证明,这一时期的文化在许多方面达到了古代波斯文明的最高成就。萨珊王朝的文化继承、保持了两河流域和古代波斯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受到罗马、拜占廷文化的影响。创造这一文化的不仅是波斯人,而且还有历史上的西亚和中亚的各族居民。
&&&&&&&&&&&&&&&&&& 萨珊世系及铸造银币
&&&&&&&&&&&&&&&&&&&&& 早期萨珊王朝银币
  • 阿尔达希尔一世 224-241 &(铸有银币)
  • 沙普尔一世 241-272 &&&&&(铸有银币)
  • 霍尔米兹德一世 272-273 &(铸有银币)
  • 瓦赫兰一世 273-276 &&&&&(铸有银币)
  • 瓦赫兰二世 276-293 &&&&&(铸有银币)
  • 瓦赫兰三世 293 &&&&&&&&&(铸有银币)
  • 纳尔斯& &293-303&&&&&&& (铸有银币) &
  • 霍尔米兹德二世 303-309&& (铸有银币)
  • 沙普尔二世 309-379 &&&&&&(铸有银币)
  • 阿尔达希尔二世 379-383 &&&(铸有银币)
  • 沙普尔三世 383-388 &&&&&&&(铸有银币)
&&&&& • 瓦赫兰四世 388-399 &&&&&&(铸有银币)
&& &&&&&&&&&& 中期萨珊王朝银币
  • 耶兹格德一世 399-420 &(铸有银币)
  • 瓦赫兰五世 420-438 &&&(铸有银币)
  • 耶兹格德二世 438-457 &(铸有银币)
  • 霍尔米兹德三世 457-459 &(无钱币留存)
  • 卑路斯一世 457-484 &&&&(铸有银币)
  • 巴拉什 484-488 &&&&&&&&(铸有银币)
  • 卡瓦德一世 488-531 &&&&(铸有银币)
&&&&& • 扎马斯普 497-4989&&&&& (铸有银币)
&&&&& • 库思老一世 531-579 &&&&(铸有银币)
  • 霍尔米兹德四世 579-590 (铸有银币)
&&&&&&&&&&&&&&&&&&& 晚期萨珊王朝银币
  • 瓦赫兰六世•楚宾 590-591 &(铸有银币)
&&&&& • 霍尔米兹德五世 631-632(铸有银币)
&&&&&&&& 维斯塔姆 592-596& (铸有银币)
&&&&&&&& 库思老二世 591-628 (铸有银币)
  • 卡瓦德二世 628 (铸有银币)
&&&&& • 阿尔达希尔三世 628-630 (铸有银币)
&&&&&&&& 沙赫拉巴拉兹 629 (无钱币留存)
&&&&&&&& 库思老三世 629& (无钱币留存)
&&&&&&&& 卑路斯二世& (无钱币留存)
&&&&&&&& 布伦女王 630-631& (铸有银币)
&&&&& • 阿札米女王 631-632& (铸有银币,非常稀少)
&&&&&&&& 霍尔米兹德五世 631-632(铸有银币)
  • 库思老五世 630-633&&& (铸有银币)
  • 耶兹格德三世 632-651& (铸有银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战争阿提拉萨珊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