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相亲后女生该不该主动动投身基层工作

  楼主今年大学刚毕业,已经在一个二线城市的国企基层倒班半年了,在这半年里真的处处辛酸。先说工作,每隔4小时要出去巡视,巡视就是去记录一些设备的数据,毫无技术可言,单纯就是抄数据,因为厂大的缘故,每次巡视都要一两个小时,一两个小时在室外,夏天的时候回来背上和胸前的衣服全湿透了,冬天在外面那么久真的冻的没法接受,上完夜班感觉人好疲乏,长期上夜班身体也吃不消。可是没办法,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先这样坚持着。因为是污水处理厂的缘故,有很大的毒气污染和噪音,上了半年的班,感觉自己的嗅觉都有点下降了。楼主家是外地的,这个班没有正常的节假日,逢年过节回不去家。又没有任何关系,何日是个头。各种原因,心真的好累。半年了,现在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了,究竟该何去何从?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 更多
  各位同经历的前辈分享一下经验  
  同是毕业半年,也是在国企最基层  
  哎,现在没有学历,没有关系,就不要在国企混了,出来做销售,卖房,都比你这工作好,还能挣大钱。建议楼主辞职,回到离家近的地方!  
  跟楼主的情形差不多,我在五线城市的二级事业单位做事,还是合同工。做了一年了,天天就是在公司所投资的景区里面干杂活,真没意思,准备过年走了。出去看看  
  大部分的人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工作,就是这么的磨人。
  楼主,前些时日湖北省省委书记一职,一直是空闲的。你怎么没去当?  也就是说不是没有挣钱的买卖,而是你做不来!  还有就是你居然说设备的数据没用?  就算现在你觉得没用,那么如果你领导问起来,某某数据最大最小是多少,波动范围是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在某国企车间一线倒班倒了3年,我觉得那真是打基础的时候。
  @暴走大佬
12:15:31  各位同经历的前辈分享一下经验  -----------------------------  切勿浮躁,这算是人生中的一次小考验,也是厚积薄发的机会。
  刚毕业就应该到一线城市去
  我曾经做楼主一样的工作,钢铁厂、民营(我去之前已经国企改制了),三班倒,上两天就倒换一次班,生理极度紊乱,900块钱一个月,后来我存了点钱,跑来一线城市。
  人啊最难得的就是把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做好。不要觉得自己现在做的无用,都是体验,一步一步踏实踏实学习,积累经验,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也是国企基层人员。  
  大学刚毕业能找到这工作 烧高香了
  我在一个化工企业呆过四年,工作内容差不多,但提醒你,时间真的过得很快的,一晃四年都过去了,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离家近点的
  你在污水处理厂只学会抄数据,很快就被同学抛开很远。如果你很圆滑,有关系,可以在国企发展。要是你是哪种老老实实的人,建议你多学点东西,如在线监控设备的维护、在线监控的比对、污水处理调试技术、污水化验技术、污水设备维护维修技术等等。但是,最好还是进专业环保公司做设计最好。
  抄数据-分析数据-看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条不断自我提升的道路,公司不是学校,知识和技能是要自己主动问才能学到手,除了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除了二代们刚毕业的都是这样过来的。ps:这样的工作环境,正规的企业应该是有相应保护装备的吧。
  毕业时选择国企就要有进国企,耐得住寂寞,熬得起资历,低收入,自身摸爬滚打,无人提携的觉悟!现在后悔了,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呢?是不是看国企名头大,牌子响,各种福利政策健全。我也没有打击你的意思。自己反思下,现在的处境,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再做打算吧!不要一冲动又辞职了!
  楼主 其实我也在国资单位上班 也是夜班 身体累的要命 工资低的要命 在这样的社会下生存真的好艰难 如果可以我真的不想结婚不要生孩子 因为我不想让孩子跟我一样
  国企化工厂。。一样迷茫
  过来人告诉你,趁早走人,倒班的工没什么好留恋  白天黑夜分不清  逢年过节没你份  约会难  没有一点自主时间  国企下层那点工资,真不值得把自己卖了  别信那些告诉你积淀、积累的废话
  4个小时巡次还累啊,而且还是污水处理厂,一辅助单位还叽叽歪歪,我们炼厂主干单位每小时一检,基本4小时一个人要巡检两次,话说二线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也就炼厂多一点,其他还有什么比较大的污水处理厂,炼厂一辅助单位累什么啊
  你这就叫累?蜜罐里面待太久了吧!
  果断离职。
  不明白楼主为啥要做这份工?是为了户口?这种职位明明最适合当地人养老用!
  体制内要熬
  都是这么过来的。毕业八年,国企呆了6年,出来两年。大学毕业去国企不是坏选择,  累点也没关系,关键要看自己能学到什么东西,经常问问自己:我现在所学到的东西能支持  我辞职出去闯一下吗?  埋头苦学的同时,一定要抬头看机会。如果外边机会好,毫不犹豫的离开。外边的世界  跟国企有很大的不一样,能更自由的发挥,当然需要的知识,承担的压力也会更大。
  在国企没有关系真的不好混。闭死的岗位无所事事还自由,有些钱还多,人员配备还足足的。底层把你人员算得紧紧的,休息最好也不给了。如果你不爬高层去永远不好混。
  @淡淡的炎
08:40:22  跟楼主的情形差不多,我在五线城市的二级事业单位做事,还是合同工。做了一年了,天天就是在公司所投资的景区里面干杂活,真没意思,准备过年走了。出去看看  -----------------------------  你走了吗?现在做何打算?  
  @琼山玉水
00:47:53  我曾经做楼主一样的工作,钢铁厂、民营(我去之前已经国企改制了),三班倒,上两天就倒换一次班,生理极度紊乱,900块钱一个月,后来我存了点钱,跑来一线城市。  -----------------------------  然后的发展呢?  
  @ty_骨朵458
03:04:16  人啊最难得的就是把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做好。不要觉得自己现在做的无用,都是体验,一步一步踏实踏实学习,积累经验,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也是国企基层人员。  -----------------------------  理的确是这么个理,可单位关系太复杂,有些事不是表现就能决定的。  
  @亚氯酸钠
16:00:28  你在污水处理厂只学会抄数据,很快就被同学抛开很远。如果你很圆滑,有关系,可以在国企发展。要是你是哪种老老实实的人,建议你多学点东西,如在线监控设备的维护、在线监控的比对、污水处理调试技术、污水化验技术、污水设备维护维修技术等等。但是,最好还是进专业环保公司做设计最好。  -----------------------------  是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反反复复干这个,做的人心很累,最近想辞职,可家里人不同意,认为在国企无论如何都比私企好,每次下夜班,第二天就如行尸走肉一样。  
  @鱼头潭
20:37:11  在国企没有关系真的不好混。闭死的岗位无所事事还自由,有些钱还多,人员配备还足足的。底层把你人员算得紧紧的,休息最好也不给了。如果你不爬高层去永远不好混。  -----------------------------  是的,基层太幸苦,因为市属国企,机会大多都是给了那些有关系的人,我现在甚至都害怕来上班,给家人多次提出我想辞职,可家里人起火不同意,认为国企始终比私企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毕业生该不该主动投身基层工作?-珠江人才网
当前位置: >
毕业生该不该主动投身基层工作?
&解决者:热心网友
&解决日期: 11:54:34
大学毕业以后,我一直在现在的工作做一些基层工作,三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摆脱基层工作,我该怎么办?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既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无法为企业创造实质性的价值,所以,做一些琐碎的基层工作是很正常的现象,坚持做好基层工作一方面能够培养大学生踏实的工作心态,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考验机会,小工作如果能有大成就,你的提升空间和发展空间也会更大。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问题
按职位类别查找如何建立鼓励高校毕业生 就业基层长效机制
 来源: 
  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如何建立鼓励高校毕业生 就业基层长效机制
  光明日报北京1月24日电(记者 晋浩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4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24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动力不足等问题,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服务保障机制
  记者: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情况如何?
  张义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就业率稳中向好。据统计,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到县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就业。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经济增长新常态和就业总量压力、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发展仍面临人才匮乏的难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仍存在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发挥作用不够、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等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记者:面对这些问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张义珍: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要以服务基层发展为目标,以更好发挥高校毕业生作用为核心,加快构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服务基层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立足基层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二是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向基层流动的长效机制;三是坚持政策支持和完善服务相结合,把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方式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
  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空缺岗位择优招录高校毕业生
  记者:新政策怎样引导高校毕业生“下得去”?
  张义珍:针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动力不足、渠道不畅问题,我们强调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教育引导,多渠道开发基层岗位:一是更好发挥政府购买服务作用,聚焦基层短缺人才,聚焦基层和艰苦贫困地区迫切需要的脱贫攻坚、现代农业、教科文卫等重点领域,精准对接、精准施策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二是拓展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空间,编制政策、编制标准向基层适当倾斜,空缺岗位择优或拿出一定比例专门招录高校毕业生,同时适当放宽学历专业限制、降低开考比例或拿出一定数量面向本地生源;三是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四是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力军作用,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创新创业;五是创新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形式,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以各种灵活方式为基层发展服务。
  记者:在支持高校毕业生“干得好”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张义珍:高校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在基层干不久、留不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展空间受限。为此,《意见》把支持他们扎根基层,在基层建功立业、成长成才作为重点,提出了4条新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面向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培训、创新创业培训等;二是拓宽晋升渠道,推行基层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适当提高基层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鼓励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向基层一线倾斜,统筹做好特别艰苦一线工作高校毕业生交流工作;三是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健全符合基层实际和特点的职称评价标准,对论文、科研、外语、计算机不做硬性要求,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可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确定通过率,作出重要贡献的可破格晋升职称等级。
  更好保障到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
  记者:如何让高校毕业生在基层“留得住”?
  张义珍: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条件较为艰苦,为增强这些地区基层单位的吸引力,激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建设,国家将进一步健全服务保障机制。一是更好保障到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适当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二是落实补助项目,更好实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农村基层急需紧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给予专项安家补助;三是注重精神激励,将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纳入国家表彰奖励范围,对在基层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毕业生加大表彰奖励力度。
  记者: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流得动”,将采取哪些措施?
  张义珍:《意见》集成了近年来支持高校毕业生来去自由的户籍便利、社保转移接续、升学扶持、考录优先等政策,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下基层、长才干、有发展、流得动的良性机制。一是强化优先从基层高校毕业生中选人用人导向,省以上机关招录公务员一律需有两年以上基层经历,地市以上机关和省市所属事业单位均应拿出一定职位面向基层人员公开遴选,推广晋升高级职称须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经历做法,积极为基层高校毕业生拓展职业发展通道;二是完善基层人才顺畅流动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优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推动政策互通、资格互认、信息共享,为高校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
  《光明日报》( 日 06版)[责任编辑:蔡楚培]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核心价值观专区
·|·|··|·丨|
光明网版权所有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建议细览
编号:建议38904号
建议主题: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建议类别:时政类
政治面貌:群众
提交时间: 08:50:40
内容: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重中之重的认识,统一思想,提到党政工作的议程和考核流程;
其次改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报效祖国和人民,到基层,边远,祖国最要的地方去;
再次就是促使大学面向市场,积极尽快转型,扭转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以就业为指导办学;
第四就是先就业再择业,鼓励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第五坚决治理招工招聘招生中的腐败现象和暗箱操作,要一律阳光操作,即使保密单位也要说明。反对性别歧视等。
第六是大力营造大学毕业生创业和就业环境和有利条件,特别是师范测绘石油勘探等专业性很强的大学院系,要实行推荐和自谋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全面就业。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提出,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自2014年起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通知》指出,要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充分挖掘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潜力,统筹实施好基层服务项目。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通知》规定,对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通知》要求,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建立健全全国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更多开展网络招聘。将残疾高校毕业生纳入求职补贴对象范围。对实现灵活就业、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通知》明确,国有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办理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手续,转正定级表、调整改派手续不再作为接收审核档案的必备材料。《通知》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要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进一步提高。相关报道: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召开 刘延东马凯出席并讲话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今年人数达727万人,为历年最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大学生个人事业发展和价值实现,事关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事关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始终摆在就业工作首要位置,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深化就业体制机制和高等教育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领域,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抓紧开展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网络信息服务为重点加强就业服务工作,合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实现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双提高。鼓励创业、加强服务、推进公平——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相关负责人13日就此进行了解读。鼓励去基层、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727万人,就业总量压力进一步加大。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一直是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政策导向。国务院的通知在要求继续落实好统筹实施基层项目等现有政策的同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和措施。例如,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同时,小型微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通知明确了两条新的政策。一是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二是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通知提出,2014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公共服务,引导和帮扶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知要求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在去年的基础上,通知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一是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信息衔接;二是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三是加强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三部门相关负责人强调,搞好就业服务,是促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重要措施。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根据高校毕业生特点和求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通知还要求,加强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并明确了两条新政策。一是将残疾高校毕业生纳入享受求职补贴对象范围。二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最长不超过2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创造就业公平,推动人才培养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在就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更要旗帜鲜明地促进就业公平,保护劳动者权益。通知强调,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条件,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通知明确规定,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消除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办学质量,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举措。通知要求深化教育改革,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一是高校要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就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各高校自2014年起要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的联动机制,充分听取行业主管部门、经济部门、就业部门以及有关行业组织的意见,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三是有关部门要开展产业升级人才需求预测研究,健全岗位需求统计调查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探索制定行业岗位标准,促进高校依据市场需求完善专业培养课程。(记者 徐博、刘奕湛、吴晶)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渐成常态13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2014年,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创历史新高。专家指出,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在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各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办学者、上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适应这种“新常态”,才能破解大学生就业这道难题。“中国每年新进入市场的青年大约1500万,今年高校毕业生占了将近一半,这本身就说明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从纵向上看,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多。再从整个就业市场来看,中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2500万,到2030年左右,就业的总量压力长期存在。“大学生的确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但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如果还抱着‘天之骄子’的‘光环’不放,就业当然很难。”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曾几何时,因为“有知识、有文化”、工作包分配、身份是干部,大学生是大众羡慕的对象,考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方面,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必须转变,不能只盯着体制内——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每年最多能吸收约60万毕业生,不到应届毕业生的10%。”莫荣说,政府也有责任把大学生就业引导到其他方面,以缓解就业压力。正如通知要求的:着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比较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加快发展各类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不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中高速增长区间,指望就业随工程项目‘一哄而上’已经不大可能,而长期积累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周天勇说。一面是就业难,一面是招工难,这一就业结构性矛盾在中国长期存在,特别是中级工、高级工求人倍率基本是1.8以上,也就是说两个岗位大概只有一个人求职。“我们很缺人才,而且人才队伍正在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我们很担心这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长朱新庆告诉记者。通知要求,深化教育改革,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莫荣指出,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亟需的是技能型人才,相应的就要发展职业教育。“很多大学生薪酬不如技能人才,起薪甚至不如农民工,说明一技之长有多么重要。”莫荣说。专家指出,在呼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创造条件,吸引大学生到基层、边远等亟需人才的地方。通知要求,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正在‘腾笼换鸟’的北、上、广对于人才的要求很高,容纳度也变得越来越小。”周天勇说,“城镇化推进、中西部开发以及产业梯度转移是大势所趋,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并主动适应这个趋势,抛开暂时的得失,放眼长远,才能在将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记者徐博 张栩)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www.banyuetan.org/ 原文链接: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zx/yw/402.html
建议: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重中之重的认识,统一思想,提到党政工作的议程和考核流程;
其次改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报效祖国和人民,到基层,边远,祖国最要的地方去;
再次就是促使大学面向市场,积极尽快转型,扭转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以就业为指导办学;
第四就是先就业再择业,鼓励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第五坚决治理招工招聘招生中的腐败现象和暗箱操作,要一律阳光操作,即使保密单位也要说明。反对性别歧视等。
第六是大力营造大学毕业生创业和就业环境和有利条件,特别是师范测绘石油勘探等专业性很强的大学院系,要实行推荐和自谋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全面就业。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提出,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自2014年起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通知》指出,要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充分挖掘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潜力,统筹实施好基层服务项目。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通知》规定,对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通知》要求,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建立健全全国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更多开展网络招聘。将残疾高校毕业生纳入求职补贴对象范围。对实现灵活就业、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通知》明确,国有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办理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手续,转正定级表、调整改派手续不再作为接收审核档案的必备材料。《通知》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要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进一步提高。相关报道: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召开 刘延东马凯出席并讲话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今年人数达727万人,为历年最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大学生个人事业发展和价值实现,事关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事关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始终摆在就业工作首要位置,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深化就业体制机制和高等教育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领域,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抓紧开展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网络信息服务为重点加强就业服务工作,合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实现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双提高。鼓励创业、加强服务、推进公平——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相关负责人13日就此进行了解读。鼓励去基层、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727万人,就业总量压力进一步加大。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一直是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政策导向。国务院的通知在要求继续落实好统筹实施基层项目等现有政策的同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和措施。例如,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同时,小型微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通知明确了两条新的政策。一是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二是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通知提出,2014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公共服务,引导和帮扶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知要求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在去年的基础上,通知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一是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信息衔接;二是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三是加强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三部门相关负责人强调,搞好就业服务,是促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重要措施。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根据高校毕业生特点和求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通知还要求,加强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并明确了两条新政策。一是将残疾高校毕业生纳入享受求职补贴对象范围。二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最长不超过2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创造就业公平,推动人才培养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在就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更要旗帜鲜明地促进就业公平,保护劳动者权益。通知强调,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条件,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通知明确规定,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消除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办学质量,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举措。通知要求深化教育改革,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一是高校要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就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各高校自2014年起要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的联动机制,充分听取行业主管部门、经济部门、就业部门以及有关行业组织的意见,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三是有关部门要开展产业升级人才需求预测研究,健全岗位需求统计调查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探索制定行业岗位标准,促进高校依据市场需求完善专业培养课程。(记者 徐博、刘奕湛、吴晶)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渐成常态13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2014年,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创历史新高。专家指出,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在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各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办学者、上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适应这种“新常态”,才能破解大学生就业这道难题。“中国每年新进入市场的青年大约1500万,今年高校毕业生占了将近一半,这本身就说明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从纵向上看,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多。再从整个就业市场来看,中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2500万,到2030年左右,就业的总量压力长期存在。“大学生的确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但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如果还抱着‘天之骄子’的‘光环’不放,就业当然很难。”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曾几何时,因为“有知识、有文化”、工作包分配、身份是干部,大学生是大众羡慕的对象,考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方面,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必须转变,不能只盯着体制内——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每年最多能吸收约60万毕业生,不到应届毕业生的10%。”莫荣说,政府也有责任把大学生就业引导到其他方面,以缓解就业压力。正如通知要求的:着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比较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加快发展各类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不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中高速增长区间,指望就业随工程项目‘一哄而上’已经不大可能,而长期积累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周天勇说。一面是就业难,一面是招工难,这一就业结构性矛盾在中国长期存在,特别是中级工、高级工求人倍率基本是1.8以上,也就是说两个岗位大概只有一个人求职。“我们很缺人才,而且人才队伍正在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我们很担心这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长朱新庆告诉记者。通知要求,深化教育改革,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莫荣指出,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亟需的是技能型人才,相应的就要发展职业教育。“很多大学生薪酬不如技能人才,起薪甚至不如农民工,说明一技之长有多么重要。”莫荣说。专家指出,在呼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创造条件,吸引大学生到基层、边远等亟需人才的地方。通知要求,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正在‘腾笼换鸟’的北、上、广对于人才的要求很高,容纳度也变得越来越小。”周天勇说,“城镇化推进、中西部开发以及产业梯度转移是大势所趋,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并主动适应这个趋势,抛开暂时的得失,放眼长远,才能在将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记者徐博 张栩)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www.banyuetan.org/ 原文链接: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zx/yw/402.html
谢谢,您是本文第 13735 位阅读者,共 0 个跟贴
刘矿的更多建议:
发微博&&&&&&&&&
最新联署签名建议
联署人数最多建议
跟帖最多建议
支持率最高建议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一个人该不该主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