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一学校科普小卫星星能力有多强 可看清美航母分辨率已接近美

日前中国商用遥感小卫星拍摄到的美国航母清晰图像曝光,引发外界对于中国对地观测卫星能力的持续关注与猜测。其实,开发应用亚米级分辨率小卫星星座正在成为全球热潮,甚至有
  日前中国商用遥感小卫星拍摄到的美国航母清晰图像曝光,引发外界对于中国对地观测卫星能力的持续关注与猜测。其实,开发应用亚米级分辨率小卫星星座正在成为全球热潮,甚至有美国公司计划打造上千颗卫星组成的天基互联网星座。到底小卫星为何受到全球热捧?目前中国小卫星发展有哪些发展计划?针对这些问题,《环球时报》记者30日在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暨微小卫星商业化论坛&上采访了多位中国航天专家。
  中国小卫星能力有多强?
  &吉林一号&光学A星拍摄到的美国费城海军造船厂中的美国航母和数艘驱逐舰一经互联网放大,引发外界的强烈关注。《环球时报》记者30日采访了该卫星的研制方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项目办负责人朱光。他表示,在去年发射&吉林一号&卫星之前,国家对于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的数据政策只放开到米级,目前将这个政策口子放开到亚米级,也就是0.5米。
  不久前亮相的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制的4.03米单体碳化硅反射镜坯
  据朱光介绍,&吉林一号&光学A星工程是包括4颗小卫星的组星,其中主星光学A星的全色分辨率达到0.72米,这是中国第一颗商业遥感对地观测卫星。朱光表示,目前由于中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的更新周期较长,几乎无法达到用户的使用要求,而&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在未来则可以很好地填补这一使用需求。在去年一箭四星发射成功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计划在2020年前发射60颗卫星,实现对全球任意地点的重访周期为30分钟,而在2030年计划在轨运行138颗卫星,届时,将会对全球任意地点的重访时间提高至10分钟。据了解,中国不少地区专业机构目前不得不向国外的商业卫星机构购买遥感卫星图像。而国外卫星公司售价非常昂贵,最贵的编程数据甚至可达每平方公里150美元。&吉林一号&拍摄的影像对外销售价格为,存档数据60元人民币每平方公里,编程数据为每平方公里120元人民币。&用户提出需求后,最短可在36小时内获取相应数据,而国内的一些卫星应用机构则很难满足用户这样的使用要求。&朱光说。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副总设计师周依林(左三)与工作人员在量子卫星旁忙碌
  朱光表示,目前&吉林一号&已拍摄了1300多轨数据,数据量超过15TB,未来还要瞄准各大行业用户,开发定制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其定制专用的卫星,使用户充分参与到卫星的设计及研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卫星的在轨效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介绍,&吉林一号&光学A星工程采用星载一体化设计方法,由四颗卫星组成,包括一颗主星,两颗灵巧成像视频卫星和一颗灵巧成像技术验证星,未来发射的灵巧成像视频星的性能还会进一步提高。而这么大的数据量,对于地面站的接收处理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罗格表示,国内即将建成12个地面卫星数据接收站,大口径天线要超过40套,以形成强大的数据处理系统。
共7页: 上一页1
大家正在看……
今日阅读排行中国小卫星能力有多强?分辨能接近美方水平
导读:(原标题:中国小卫星能力有多强?最高分辨能接近美方水平)这块反射镜将让我国下一代光学成像卫星的分辨率再创新高。【环球网军事-航空5月31日报道 环球时报记者 刘扬】日前中国商用遥感小卫星拍摄到的美国航母清晰图像曝光,引发外界对于中国对地观测卫星能力的持续关注与猜测。
(原标题:小卫星能力有多强?分辨能接近美方水平) 看点【中国,卫星】图为不久前亮相的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制的4.03米单体碳化硅反射镜坯。这块反射镜将让我国下一代光学成像卫星的分辨率再创新高。【网-航空5月31日报道 环球时报记者 刘扬】日前中国商用遥感小卫星拍摄到的美国航母清晰图像曝光,引发外界对于中国对地观测卫星能力的持续关注与猜测。其实,开发应用亚米级分辨率小卫星星座正在成为全球热潮,甚至有美国公司计划打造上千颗卫星组成的天基互联网星座。到底小卫星为何受到全球热捧?目前中国小卫星发展有哪些发展计划?针对这些问题,《环球时报》记者30日在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暨微小卫星商业化论坛”上采访了多位中国航天专家。
精彩内容读取中……
Powered by &&&&苏ICP备号-4&&中国小卫星能力有多强?最高分辨能接近美方水平
  全球小卫星异军突起
  中国航天专家庞之浩在论坛上表示,年,全球发射小卫星数连续三年超过130颗,占比超过60%,这表明小卫星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高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重要发展领域,也孕育着未来航天发展的重大变革。庞之浩表示,随着微纳技术、一体化多功能结构、空间即插即用、集成化综合电子等技术的发展,卫星小型化的趋势将日益明显,能力不断提升。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对1-50公斤的卫星的年需求量将达188颗。此外,在最新技术与工艺的推动下,卫星体系将从大、 小、微延伸至纳(1-10公斤)、皮(0.1-1公斤)、飞卫星(0.1公斤以下)。具有超轻量化、超小型化、超低成本等特点的芯片卫星将快速发展,微系统技术在航天中的应用将从部件级跃升至星级,从而加速航天器小型化趋势。未来,还将通过智能计算机进行卫星管理,实现小卫星高度自主性。
  庞之浩预测,一箭多星将成为小卫星发射常态化模式,在轨释放也细分为空间站释放、母子星释放和在轨分离等多种手段。此外,小卫星单星性能相对较低,通过星座组网、编队飞行等途径,可显著提高时间分辨率、覆盖区域、生存能力。小卫星还会与最新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催生出卫星应用颠覆式变革。
  据李潭现场介绍,目前全球在轨分辨率优于1米的商业遥感卫星有23颗,准备发射的10颗左右,其中美欧占了大多数,也是技术最先进的。从市场份额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球数据销售总额是23亿美元,由此带来的地理信息产业将近60亿美元。
您看完这条新闻的表情是?
责编:周扬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伴飞小卫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