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特点

> 问题详情
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841年C.771年D.公元前770年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的时间是[&&&&]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841年C.771年D.公元前770年
网友回答(共1条)展开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七年级历史上册重要知识点复习资料
百分网【初一】 编辑:凤梅
  想要把七年级的历史学好,一定要把历史的知识点梳理好。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七年级历史上册重要知识点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要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远古居民:(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
  死后埋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二、原始农耕生活:(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原始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
  七千年 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 种植水稻
  饲养家畜 磨制石器耒耜耕地 干栏式房屋(水井) 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
  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陕西
  西安 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 学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大汶口文化: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三、远古的传说: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而成。它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3、黄帝&&&人文初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发明文字,编出乐谱)。
  4、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贤能)
  5、尧舜禹优秀品质:
  (1)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2)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3)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要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一、夏商周的兴亡
  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亳,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汤 纣
  周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周厉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56年 洛邑 周平王 周景王
  2、夏朝:
  (1)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监狱等)标志着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的诞生。从此,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了。
  (2)&禹传子,家天下&: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商朝又殷朝或者殷商
  (1)盘庚迁殷:因为水患和动乱
  (2)商朝的政治: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4、西周:
  (1)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讨伐商纣于牧野,商纣王的军队全都倒戈起义参与作战,为周武王打开了道路,周武王大败商军,使商军数十万大军倾刻瓦解,周军乘胜追击。使商朝迅速灭亡。
  (2)西周的分封制:
  ①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②内容:分封的方法---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 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分封制的实质:是西周奴隶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④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二、东周: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春秋争霸的原因:周天子王权衰落,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
  (2)春秋争霸影响:给社会带来灾难,但加速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
  (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4)齐国能够在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条件&&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②政治条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
  ③外交手段&&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2、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北到南;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
  战争名称 交战双方 获胜者 重要人物 相关的成语
  城濮之战 晋-楚 晋 晋文公 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 齐-魏 齐 孙膑、庞涓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齐-魏 齐 孙膑、庞涓 减灶之计
  长平之战 秦-赵 秦 白起、廉颇、赵括 纸上谈兵
  三、夏商周的青铜文明(青铜时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
  1、手工业:
  (1)青铜器:原始社会出现&夏朝种类增多&商朝灿烂&西周种类丰富
  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顿文化(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2)陶瓷业:商朝有青瓷的瓷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3)玉器雕刻工艺水平高:商朝玉虎玉象
  2、农业:商周已有&五谷&(稻黍粟豆麦)农作物&已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西周已用青铜农具
  3、畜牧业:商朝已有今天的家畜家禽、已有牲畜圈栏、有牧场(商王室、贵族)
  4、商业繁荣
  5、奴隶悲惨的生活: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悲惨,没有人身自由,被随意转让、买卖,被充当供品(祭祀品)、殉葬品(人祭、人牲、人殉)
  四、春秋战国的大变革(铁时代的到来)
  1、铁农具:春秋时出现&战国时扩大使用范围
  2、牛耕: 春秋末使用&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3、水利:都江堰
  (1)战国时期.秦.李冰.岷江中游
  (2)作用:防洪灌溉工程
  (3)意义: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获得&天府之国&美称。
  4、商鞅变法:
  (1)背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经济。
  (2)时间:公元前356年
  (3)支持者:秦孝公
  (4)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五、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时间 商 商周 西周晚期 战国
  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竹书、帛书
  材料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简、丝帛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天文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发生在夏朝
  商朝甲骨文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
  历法 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夏历),商朝的历法更为完备
  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医学 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文学 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
  音乐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
  3、百家争鸣: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鸣是指发表见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根本原因),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兵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 要 思 想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春秋》 ① 提出&仁&, 主张&为政以德&、
  ② 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谦虚好学
  孟子 战国 《孟子》 ① 提出&春秋无义战&;
  ② 反对一切战争,用&仁政&治国,
  ③ 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荀子 战国 《荀子》 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庄子 战国 《庄子》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 战国 《韩非子》  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 《孙膑兵法》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要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秦朝
  (一)秦朝的统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要知识点复习资料]相关的文章
【初一】图文推荐您的位置: >
会员服务区
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知识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  作者:方明 提供  浏览数:15150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个小题,共40分)
1、夏朝的第二代国王是&&&&&&&&&&&&&&&&&&&&&&&&&&&&&&&&&&&&&&&&&&&&&&&&& (& &&&)
&& A.禹&&& &&& B.启&&&&&& C.伯益&&&& D.桀
2、·&&&&&&&&&&&&&&& (&&&& )
&& A2070 &&&&&& &&&&&& B1600
C1046& &&&&&& &&&&&& D771
3&&&&& (&&&& )
&& A&& &&&&&& B&&&&&&& C&&&&&&& D
4&&&&&&&&& (&&&& )
&&(&&&& )
&& A&& &&&&&& B &&&&&& C &&&&&& D
6、西周初年实行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
&& A.禅让制&&& &&& B.世袭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7、西周是被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灭亡的&&&&&&&&&&&&&&&&&&&&&&&&&&&&&&&&&&& (&&&& )
&& A.匈奴& &&& B.犬戎&&&& C.鲜卑&&&& D.突厥
8、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背景的&&&&&&&&&&&&&&&&&&&&&&&&&&&&&&&&&&&&&&&&&& (&&&& )
&& A.周幽王昏庸无道&&& &&& &&& B.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
C.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小& &&& D.周天子力图削弱诸侯国势力
9、下列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先后称霸的顺序是&&&&&&&&&&&&&&&&&&&&&&&&&&&&& (&&&& )
&& ①齐桓公②楚庄王③晋文公④吴五阖闾⑤越王勾践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④③②⑤&& D.②①③④⑤
10、下列齐桓公称霸的原因中不包括&&&&&&&&&&&&&&&&&&&&&&&&&&&&&&&&&&&&&& (&&&& )
&& A.优越的地理条件,山东北部,盛产鱼盐
B.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敬周王和阻止周边民族对中原侵犯的旗号
D.以武力征服了其它强大的诸侯国
11、“·&&&&&&&&&&&&&&&&&&&&&&&&&&&&&&&&&&&&&&&&& (&&&& )
&& A&& &&&&&& B &&&&&& C &&&&&& D
12&&&&&&& (&&&& )
&& A&& &&&&&& B &&&&&& C &&&&&& D
13&&&&&&&&&&&&&&&&&&&&&&&&&& (&&&& )
&& A&& &&&&&& B &&&&&& C &&&&&& D
14&&&&&&&&&&&&&&&&&&&&&&&&&&&&&&&&&&& (&&&& )
&& ①孙武②管仲③白起④孙膑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15、战国中后期,有一种策略叫合纵,即“合众势以攻一强”,这里的“一强”指的是(&&&& )
&& A.秦国& &&& B.齐国 &&& C.楚国 &&& D.燕国
16、下列属于战国前期,我国在农业生产上的重大变革的是&&&&&&&&&&&&&&&&&&& (&&&& )
&&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 B.青铜兵器得到改进,铁兵器出现
C.步后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D.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17、一个人因为懒惰而被罚做奴隶,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在&&&&&&&&&&&&&&&&&&&& (&&&& )
&& A.夏朝& &&& B.商朝 &&& C.春秋 &&& D.战国
18、在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严重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一项是&&&&&&&&&&& (&&&& )
&& A.改革土地制度& &&& B.重农抑商 &&& C.推行县制 &&& D.奖励军功
19、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建于&&&&&&&&&&&&&&&&&&&&&&&&&& (&&&& )
&& A.春秋时期秦国& &&& &&& B.战国时期的秦国&& &&&
C.春秋时期的齐国&& &&& D.战国时期的齐国
20、春秋和战国时期,被称为大变革的时候,这里的变革所包含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 A.铁器的普遍使用&&& &&& B.牛耕的推广&& &&&
C.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 D.周天子的地位下降
二、诊断题(每小题2分,共5个小题,共10分)
21、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由禹建立,最后一个王纣,实行暴政,导致亡国。
22、约公元前1600年,商王汤把都城迁到殷。从此,商的都城稳定下来了。
23、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建立了周朝,周朝前期的都城在洛邑。历史上称为西周。
24、齐桓公以霸主身份在鸣条大会诸侯,周王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5、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齐国变法。这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三、读图题(共1小题,10分)
看图回答问题
&&&&&&&&&&&&&&& 图一&&&&&&&&&&&&&&&&&&&&&&&&&&&& 图二
(1)请你仔细分辨出两幅图片,哪一张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张是战国形势图。
(2)观察两幅图片,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3)在图上可以看到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有著名的重大战役发生。你能比较出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诸侯混战局面,主要是由于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这种制度是什么?
四、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共2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周)武王不循古而王,夏、殷(商)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1)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称霸的?
(2)怎样理解“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
(3)材料二中的“卫鞅”指的是谁?文中的“孝公”是在哪一年任用“卫鞅”进行变法的?
(4)材料二中提到了“夏、殷(商)不易礼而亡”。请你根据说过的史实说一说夏商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5)两则材料反映了人才和改革的重要性,请你结合当今实际,谈一谈这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
28、下面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一幅春秋战国知识的系统图表,请你仔细研究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示上我们可以提炼出哪些有效信息?(至少说出五条)
(2)图示上的春秋五霸与我们所讲的五位霸主有所区别,请你说出你学习到的春秋五霸的五位霸主都分别是谁?
(3)图示上有四个著名的战役,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与这些战役相关的成语。(至少三个)
(4)图示中的(东南西北在中间),其中东西南北各代表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的位置,请分别说出各自对应的诸侯国。
五、简述题(共1小题,10分)
29、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变革中孕育着大一统的趋势。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变革、生产力发展和战争等方面,说明哪些史实体现了这一趋势?并猜猜看,哪个国家最有能力实现统一?请你说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六、活动与探究(共1小题,10分)
商鞅,原名公孙鞅。是战国末年卫国贵族后裔,人称卫鞅。后因秦孝公赐予商地,史称商鞅。战国末期,群雄争霸,英雄辈出。各国有志之士纷纷走出国门大展鸿图。卫鞅就是这样一位有志之士。他投靠魏国力主主秦,却因损害贵族集团的利益惨遭排斥、放逐。在珠儿的帮助下,卫鞅与杜娃一起逃出魏国并与两位奇女结下不解之缘。卫鞅来到正处在风雨飘零之中的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卫鞅励精图治、推行新法,使得秦国上下一片繁荣、歌舞升平。因推行新法触及保守势力的利益,卫鞅步履蹒跚,面临重重危机。卫鞅被诬陷食污国库银两蒙冤入狱。为救卫鞅,杜娃忍辱负重施展美人计,收集证据。终于在终审大堂因证据确凿,发誓:谁要卫鞅死,除非黑白颠倒,日夜逆行,违此约者杀无赦。太子继承王位后,深深认识到卫鞅的变法主张是对的,但是却不能容忍卫鞅的存在。他不愿有违秦孝公与众臣对立下的誓言,便利用日全蚀之际用五辆马车把卫鞅车裂致死。
1B& 2C& 3B& 4B& 5B& 6C& 7B& 8B& 9B& 10D& 11C 12B& 13D& 14D& 15A& 16A&& 17D& 18D& 19B& 20D
21、夏朝最后一个王是桀。22、约公元前16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23、周朝前期的都城在镐京。24、齐桓公以霸主身份在葵丘大会诸侯。25、商鞅变法是在秦国。
三、读图题
26、(1)图一是春秋形势图,图二是战国形势图。(2)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晋,分裂成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有些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被在大国所吞并,到战国时已经不存在了。
(3)春秋时期的战役其目的是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而战国时期的战争以兼并为主要目的。(4)分封制。
四、材料解析题
27、(1)管仲进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还让齐桓公打出尊敬周王和阻止周边民族对中原侵犯的旗号,团结一些诸侯国,在北方阻止了山戎、北狄对中原的侵扰;在南方出兵阻止了楚军的北进。最后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2)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所以说“民到于今受其赐”。(3)商鞅。公元前356年。(4)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夏朝最后一个王桀和商朝最后一个纣实行暴政,最后引起人民的反抗和不满,在其它国家顺应民意的战争中灭亡。(5)我认为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是与改革分不开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也是治理国家必不可少的条件。(言之有理即可)
28、(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的称霸的有五位;战国时期主要的诸侯国有七个,即齐、楚、燕、韩、赵、魏、秦;我国是在公元前475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晋楚争霸的重要战役是城濮之战;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进行的一次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都是齐赵之间的著名战役。等等(任选其五,只要所写信息,符合史实,在图示中有体现即可)(2)我们学习到的春秋五霸没有宋襄公和秦穆公,而是有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3)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4)东为齐国,南为楚国,西为秦国,北为燕国。
五、简述题
29、在政治变革方面:出现了以秦国的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封建制度逐渐代替奴隶制度,我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为统一封建制国家形成提供了政治基础。生产力发展方面: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统一封建制国家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战争方面: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不断,战争减少了诸侯国的数量,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最有能力实现统一。因为秦朝通过商鞅变法已经发展成为战国后期的最富强的封建国家。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法抵御秦军的进攻,另外连横的策略的运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活动与探究
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教学资源网站顾问:龚奇柱 站长:蒋国化 QQ: 邮箱:
&2005-&&川教社历史课程网&&版权所有第一章中华文化的奠基——先秦 - 简书
第一章中华文化的奠基——先秦
先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等阶段。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奠基时期。经济上,生产力不断发展,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确立。政治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始皇成就霸业的基础。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政治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治水有功的大禹建立夏朝,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形成。夏朝末年,在长时间的作死之后终于把自己作死了,商汤替天行道推翻了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建立,商朝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老大管这块地,老二管那块,各个宗族一起来维护统治,其乐融融,毕竟是自家的地盘所以这个时期的政治相当稳定。
商代政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他们做什么事都喜欢占卜(天灵灵地灵灵。。),还喜欢忽悠百姓。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搬了一次家,迁都 殷(今河南安阳)可能也是占卜到这边风水好一点吧。然而在商朝末年,牧野之战,周武王伐纣,推翻了商朝,说明这个风水也不太靠谱。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周王为了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也为了吸取前面几个兄弟的教训,还是觉得人多力量大这句话有道理,在周初实行分封制。
分封制的特点是它分封的对象多,但还是以周王室家族为主,毕竟是自家兄弟。还有就是在分封制下土地和义务是周天子(老大)与诸侯(老幺)关系的关键、周王是最高统治者(老大)、在周王的调度下按照血缘层层分封。
西周的分封制创新了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毕竟诸侯打理的是自己的地盘,周王也不会调戏老幺,大家和睦相处地挺好,后来有个哥们周幽王作死的事大家也是知道的。分封制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也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但是。但是。有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后来由于诸侯权利过大而导致兼并战争不断,周天子作为老大的地位越来越低。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
西周的宗法制,这是继承商的优良传统,到现在对我们的影响任然巨大,比如现在流行的修族谱、祭拜祖先、寻根问祖。我们在这些方面外国人有很大的差别就是因为宗法制的影响。
西周宗法制也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的。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利,是天下的大宗。其它的小儿子啊,或者血缘不纯的大儿子啊,全部分封为诸侯,诸侯国附属于周王室,形成了周天子(这是老大)-诸侯(这是老幺)-卿大夫(这是老幺的老幺)-士(这个。。是老幺的老幺的老幺)的等级关系。
这也是周能活这么久的原因,也是它后半生的悲苦奠定了基础,毕竟没有人想一直当老幺。毕竟作为老大的手下,平时要做的事还是比较多的,他们要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税、朝觐述职,要是有诸侯国没有来朝觐,周王可以用不敬的罪名让其他诸侯国围殴它。更重要的是老幺这个称呼也不好听啊啊啊
总而言之,宗法制就是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土地继承权上的问题,不至于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撕逼,破坏大家纯洁的兄♂弟关系。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这两种制度密切相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都是和自家人玩游戏的规则,通过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这个是真的很森严。大哥就是大哥,幺儿就是幺儿,要是有人想搞破坏的话,一般都没好果子吃。保障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了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一股乡村非主流的气息)世袭统治的工具。
周朝末年诸侯分裂
西周的国都一直是镐京(今陕西西安)。直到公元前771年犬戎(汪汪?.....)攻破镐京,西周灭亡(西周: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犬戎(汪汪 ! ! !)的威胁下搬了一次家,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东周分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两个时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王权结合(占卜,妈咪妈咪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核心 法、治、农、战商鞅变法背景 第一 诸侯争霸,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老幺们终于忍不住了,向老大伸出了很黑很黑的黑手(哈哈哈)。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融合和大变革时期。经过长期的诸侯争霸战争,到战国初年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假老大)。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王室衰微(老大的眼睛微红,眼泪在里面打转,抿了一下嘴唇,轻声说道:你们就是这样对我的么?)。此时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社会结构处于大变动之中(据说 平民七十者才可以食肉,你说馋不馋),各国都面临着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 铁器、牛耕推广,土地逐步私有。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和牛排的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地主出来指这块地,说这都是我的哈哈哈)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铁锄头相当于黑科技)。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权逐步得到认可,生产关系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诸侯纷纷变法。随着土地私有化,农奴翻身把歌唱,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不断要求政治权力,主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他们要求进行社会改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温饱了就会想一些。。。)。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动,求富求强,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李埋在魏国首先实施变法,吴起(这不是陈胜的那个基友)在楚国也开始了改革。第四
百家争鸣,法家倡导变革(法家代表双手合十,面目狰狞,嘴里念念有词,巴拉拉小魔仙全身变,乌黑拉黑,变!)这一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也必然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中。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宣扬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可以理解为当时社会上游历着一群人,见人就微笑说道,朋友,你听说过安利吗?),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在诸子百家中法治家学说主张“以法为本”,加强君主集权(老大当初就吃了这个亏,摸摸头不哭。),顺应了时代要求,也为商鞅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五 秦孝公支持。春秋时期到战国初期,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心想这咋行啊,于是下“求贤令”,吸引各方之士,作为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商鞅入秦并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商鞅(约前390一前338年),本名公孙鞅,又名卫鞅。他向秦孝公提出变法强国之术,建议修订法令,重视农业(地主:谢谢您啊!),加大对立功官兵(官兵:我也谢谢您啊!)的奖赏。他提出“疑行无名,疑事无功”“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为取信于民,他徙木立信(抗木头的百姓:当时我也没多想,我以为他要干啥呢。),立志变法,极力排除保守派、旧贵族对改革变法的反对和阻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正式实行变法。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商鞅推行了以农战和厉行“法治”为中心的变法活动。变法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包括第一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为加强管理,对居民进行户籍登记,以五家为一伍,两伍为引',实行连坐制度。规定什伍之内相互有告奸、举盗的责任,一家犯法,其余人家必须告发,隐瞒不告的就要同罪连坐。第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规定凡事尽心从事耕织,生产根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凡是从事工商业或做事懒惰而致家境贫困的人没入官府罚为奴婢;不准商人私贩粮食,提高对商人的收税标准等,以此来抑制商人势力的扩张。第三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商鞅在变法中制定二十级爵,实行按功授爵赏官,军功大小按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的多少计算。宗室贵族没有军功的就不再授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