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弹到底有多厉害,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哪些国家拥有中子弹

杀人于无形,中子弹究竟有多厉害?
兵部侍郎兼大司马
原子弹氢弹可以大规模毁灭对方,但使用者本身并不能获得太多实际利益,于是一种新武器应运而生---美国某些反华分子抛出的所谓《考克斯报告》,诬蔑中国是在窃取了美国核弹头W70中子弹的设计机密后,才在1988年试验了自己的中子弹。这纯粹是危言耸听的谎言。事实上,凡是掌握了氢弹技术的国家,都有能力掌握中子弹的技术。中国在已经拥有氢弹技术的基础上,掌握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一些国家为什么如此关心我国的中子弹,中子弹究竟为何物呢??坦克丝毫无损,乘员一个不剩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前苏联一支英雄坦克部队迎战来犯之敌。该部队所装备的T-72新式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装有复合装甲和自控火力,不仅具有很强的反导弹能力,而且可以在核环境中作战。然而,正当坦克群按照预定的计划展开战斗队形,势不可挡地向前开进时,奇迹出现了:只见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火团,接着传来一阵清脆的响声。很快,火团便逐渐扩散、扩散,渐渐地消失在明媚的阳光之中。就在这短暂的几分钟内,地面战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刚刚还井然有序的坦克队形现在却出乎意料地变得杂乱无章了。有的坦克已经熄火停在原地,有的坦克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而坦克里的士兵,则无声无息地永远睡着了。离火团出现位置远一点的地方,坦克里的士兵有的在痛苦地呻吟,有的在疯狂地吼叫。地面上的指挥官,有的早已瘫倒在地,有的则在疯狂地打滚,有的则摇摇晃晃如醉汉般失去了指挥能力……数小时后,敌军士兵大摇大摆地走进这片坦克阵地,开走了能动的坦克,俘虏了活着的士兵,得胜而归。
阅读下一篇中子弹和氢弹哪个更猛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三相弹、反物质弹的区别在哪里 ?-政治军事-就爱阅读网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三相弹、反物质弹的区别在哪里 ?
一说到核武器,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氢弹和原子弹,以为所有的核武器就是氢弹和原子弹组成的,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按照性质来说,核武器不仅仅包括氢弹和原子弹,还包括中子弹、三相弹和反物质弹等与核反应有关系的杀伤武器。那么氢弹、原子弹、中子弹、三相弹、反物质弹这五种类型的核武器的区别在哪里下面小编来分析一下。氢弹资料简介核武器的一种,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氢的同位素氘(D)、氚(T)等质量较轻的原子的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反应(热核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聚变弹 、热核弹、热核武器。氢弹的杀伤破坏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TNT当量,氢弹的威力则可大至几千万吨级TNT当量。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其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其战术技术性能比原子弹更好,用途也更广泛,其爆炸达到的温度约为3.5亿度,远远高于太阳中心温度(约1500万度)。典型代表:美国“迈克”氢弹“迈克”氢弹是美国“常春藤行动”核试验中试爆的第一颗技术完全成熟的热核武器,也是第一颗真正的“氢弹”。一般被认为这是世界上氢弹试验的首次成功。采用“辐射爆聚”方案的“特勒—乌拉姆装置”成为成功爆炸的基础,并固定为热核炸弹的标准特征。日凌晨,这个代号“迈克”的82吨重核装置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埃尼威托克珊瑚岛被引爆,产生了估计10.4兆吨的爆炸当量,几乎相当于投放在长崎的原子弹威力的近500倍。试爆后爆炸将伊鲁吉拉伯岛(Elugelab)夷为平地,产生了一个宽6240英尺(1.9公里)、164英尺深(50米)的大坑。爆炸产生的火球直径约为3.25英里(5.2公里),蘑菇云在90秒内升至5.7万英尺(17公里)的高度,进入同温层,一分钟后又升高至10.8万英尺(33公里),最终稳定在12万英尺(37公里)的高度。蘑菇云的冠部最终延伸至100英里(160公里)以外的区域,茎干宽度则达到20英里(32公里)。这颗氢弹产生了大量放射性沉降物,即撒落于地球上的致命放射性微粒。对南太平洋海域造成了严重的辐射危害。原子弹资料简介原子弹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如中子弹)。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或钚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典型代表:美国“瘦子”原子弹(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瘦子原子弹,是美国研究并试爆的第一颗原子弹,也是世界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其他两颗原子弹被命名为“胖子”和“小男孩”,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日5时30分,瘦子试爆成功,一团巨大的火球升上天空,美国的整个西部都听到了声响,很多人都惊奇地以为太阳提前升起来了。美国总统杜鲁门得知试爆成功后,非常高兴,日,他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对日本使用的两颗原子弹都发出了巨大的威力,炸死日本许多市民。中子弹资料简介中子弹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更正式的名称是强辐射武器。中子弹是特种战术核武器,爆炸波效应减弱,辐射增强。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尽管从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一般氢弹(三相弹)由于加一层贫铀(铀238)外壳,氢核聚变时产生的中子被这层外壳大量吸收,产生了许多放射性沾染物。而中子弹去掉了外壳,核聚变产生的大量中子就可能毫无阻碍地大量辐射出去,同时,却减少了光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等因素。典型代表:美国“利弗莫尔”中子弹(世界第一颗中子弹)美国科学家在50年代冷战之初,开始努力研制中子弹。最初由加州大学一间实验室开始,这种秘密研究失败再次失败,直到1977年才由美国陆军的科学家研制并试验成功,中子弹就此横空出世。第一颗中子弹于1962年由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核武实验室首先发展成功,并在内华达州引爆。正式进入军用化是1977年美军试爆中子弹成功。三相弹资料简介三相弹也称“氢铀弹”。以天然铀作外壳,其放能过程为裂变-聚变-裂变三阶段的氢弹。在热核装料外包上一层铀238外壳,聚变反应时,产生的高能中子使外壳的铀238起裂变反应,释放出更多的能量。爆炸威力十分巨大。众所周知,普通氢弹是在原子弹的基础上,外面包一层热核材料(氘、氚),由裂变反应放出热量导致聚变反应,进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因为它是通过重核裂变触发轻核聚变,所以,在物理学上又将氢弹称为双相弹。三相弹是在普通氢弹外再包一层贫铀(铀238)材料。铀238这种用于坦克装甲和穿甲弹的廉价材料虽然平时很安分,但当氢弹发生核聚变时会产生大量高能中子,铀238的铀核会引起裂变,产生出能量和裂变中子,前者增强了杀伤威力,而后者反过来冲击氢弹中的锂-6材料,制造出新的氚,加剧新一轮的热核聚变,接下来的良性循环不用再多说了。可见其原理是核裂变-核聚变-核裂变三个过程,所以叫三相弹。它使普通二相弹的威力得到了成倍提高。典型代表:苏联的“大伊迈”氢弹(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氢弹)前苏联很恐怖,他们造出了TNT当量为1亿吨的氢弹“大伊迈”氢弹,不过在最后试验阶段,他们害怕把地核炸坏,不得不把氢弹缩小了一下一半,变成了5700万吨。1961年,那枚被称为“大伊万”的氢弹在新地岛进行了爆炸试验。据说那枚氢弹爆炸后,蘑菇云高达7万多米,爆炸产生的强光在距离爆心300公里外都刺眼。“大伊万”几乎把整个新地岛被抹成了平地,还把该岛周围方圆数百公里的海冰全部融化。而且4000公里以内的所有飞机、导弹、雷达、通讯等设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此外,据说驻扎在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上的北美防空司令部的电子系统也大都受损,雷达无法操作,通讯中断。而苏军的整个通讯也失联长达一个多小时。反物质弹资料简介反物质武器是一种能量,推进剂或爆炸物,拥有最强大力量的武器,目前作为假想武器存在,仅出现于科幻小说或电子游戏中。但美国空军已经对其可能的军事用途,包括毁灭性效果产生了兴趣。自从冷战开始,其就开始资助反物质相关的物理研究。其主要的理论优势是物质与反物质相撞会将将近100%质量转化成能量(高能伽玛射线),而利用聚变反应的氢弹则大约是只有0.7%的质能转换。关于地球毁灭的说法我们不是没听过,“天方夜谭”也罢,有些科学根据也罢,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是科学的飞速发展让世人不得不感叹。人们不担心:反物质被用来制造有史以来毁灭性最强的武器,距离“地球灭绝”为时还远吗?典型代表:通古斯爆炸(美国秘密反物质弹试验)日,在西伯利亚通古斯河附近的一片偏僻的森林上空,发生了一次剧烈的爆炸。当时的火球直径据说有50-100米,它摧毁了该地区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的针叶林,推倒了约8千万棵树木。地面为之震颤。最近的城镇离此地足有60公里远,但玻璃纷纷被震碎。镇上的居民甚至能感受到爆炸的热量,还有些人被炸得飞了起来。幸运的是,发生爆炸的地区人口十分稀少,官方报告中没有出现人口伤亡。不过,有一名驯鹿牧人由于被气流掀到了空中,结果撞在一棵树上身亡,还有数百头驯鹿在这场爆炸中被烧死。但是在现场科学家没有发现撞击的陨石坑,也没有发现其他的撞击痕迹,有很多科学家认为这是一次反物质武器的试验,因为只有反物质武器才能实现爆炸而不留撞击痕迹。更多的优质军事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军事公众号:覃小懒讲军事(qinxiaolanjjs),您可以看到你看不到的军事好文章。本文为军品阅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原理简介/中子弹
杀伤原理中子弹的杀伤原理是利用中子的强穿透力。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中子从原子核里发射出来后,不受外界电场的作用,穿透力极强。在杀伤半径范围内,中子可以穿透坦克的钢甲和钢筋水泥建筑物的厚壁,杀伤其中的人员。中子穿过人体时,使人体内的分子和原子变质或变成带电的离子,引起人体里的碳、氢、氮原子发生核反应,破坏细胞组织,使人发生痉挛,间歇性昏迷和肌肉失调,严重时会在几小时内死亡。内部结构中子弹爆炸中子弹的内部构造大体分四个部分:下部中心是核聚变的心脏部分,称为储氚器,内部装有含氘氚的混合物。储氚器外围是聚苯乙烯,弹的外层用铍反射层包着,引爆时,炸药给中心钚球以巨大压力,使钚的密度剧烈增加。这时受压缩的钚球达到超临界而起爆,产生了强γ射线和X射线及超高压,强射线以光速传播,比原子弹爆炸的裂变碎片膨胀快100倍。当下部的高密度聚苯乙烯吸收了强γ射线和X射线后,便很快变成高能等离子体,使储氚器里的含氘氚混合物承受高温高压,引起氘和氚的聚变反应,放出大量高能中子。铍作为反射层,可以把瞬间发生的中子反射击回去,使它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一个高能中子打中铍核后,会产生一个以上的中子,称为铍的中子增殖效应。这种铍反射层能使中子弹体积大为缩小,因而可使中子弹做得很小。
区别简介/中子弹
特点简介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为主要杀伤因素,相对减弱冲击波和光辐射效应的一种特殊的小当量战术核武器。由于中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热核反应的原理,所以,我们可以把中子弹看成是一种经过改进的加强辐射的小型氢弹。中子弹的结构与氢弹相似,但它不是一种大规模的毁灭性武器,而是作为战术核武器设计的。虽然它对建筑物和军事设施的破坏很有限,但能够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一颗1000吨级的中子弹在120米高空爆炸,离爆心2公里范围内的人员即使不会当即死亡,也会在一天到一个月后死于放射病。中子弹与原子弹和氢弹等核武器相比,中子弹具有三个显着的特点:一是早期核辐射效应强。原子弹和氢弹会毁灭对方,但对使用者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实际利益。中子弹却能够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它爆炸时早期核辐射的能量则高达40%。这样,同样当量的原子弹与中子弹相比,中子弹对人员的杀伤半径要比原子弹大得多。二是爆炸释放的能量低。当核武器的当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冲击波、光辐射的破坏半径就必定会大于核辐射的杀伤半径。所以,中子弹的当量不可能做得太大。正是因为中子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较低,它只能是作为战术核武器应用于战场支援作战中。也正因为如此,中子弹这个神秘的杀手才有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才比其它核武器具有更多的实用价值。三是放射性污染轻,持续时间短。由于引爆中子弹的裂变当量很小,所以,中子弹爆炸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很轻。据报道,美国研制的中子炮弹和中子弹头,其聚变当量约占50%到75%,所以,中子弹爆炸时只有少量的放射性沉降物。通常情况下,经过数小时到一天,中子弹爆炸中心地区的放射性就已经大量消散,武装人员即可进入并占领遭受中子弹袭击的地区。强辐射可穿透厚钢板:中子弹仍具有放射性凡是拥有氢弹技术的国家都有能力制造中子弹。这主要是因为中子弹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氢弹,中子弹的爆炸原理与氢弹的爆炸原理是相同的。中子弹和氢弹一样是靠氘氚聚变反应产生大量高能中子的。这些中子除在穿出中子弹壳体的过程中损失部分能量外,很大一部分成为核辐射的杀伤因素。由于中子弹用小型原子弹作为爆炸的“引信”,所以,中子弹在爆炸时还有一定的放射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子弹也并不是那种“干净”的核武器。作为一种强辐射弹,中子弹是靠其强大的核辐射效应达到其杀伤效果的。早期核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它可以穿透上千米厚的空气层,它可以穿透人体,可以穿透相当厚的物质层。根据人们多年来对中子弹的试验和研究,假定当量为1000吨的中子弹作用于暴露的人员身上,那么,中子弹的杀伤效应有如下标准:距爆心900米处――吸收的剂量为8000拉德,能使体力工作人员即刻永久失能;距爆心1400米处――吸收剂量为650拉德,会造成后期死亡。威力简介中子弹爆炸场面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的强辐射战术核子武器,实际上它是一种靠微型原子弹引爆的超小型氢弹,它的弹体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部是一个微型原子弹扳机,其中心是一个引爆中子弹用的微型原子弹(只有几百吨的TNT当量),用钚-239做为核原料,因为钚比铀原料能释放更多的中子,可使中子弹达到小型化,下部中心是核聚变的心脏部分,称为储氚器,内部装有氘氚的混合物,外围是聚苯乙烯,中子弹的外层用铍反射层包着,而没有一般氢弹所有的铀-238外壳,这样子高能中子便可自由逸出,同时放射性污染的范围相对也比较小。中子弹引爆时弹体上部的高能炸药最先引爆,给予中心钚球巨大压力,使钚的密度剧烈增加,当受压的钚球达到超临界状态时就会爆炸(裂变),产生强γ射线、χ射线和超高压,以光速传播,弹体下部的高密度聚苯乙烯吸收了强γ射线和χ射线后,会很快的变成高能等离子体,使储氚器里的含氘氚混合物承受超高温高压,引起氘和氚的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的高能中子,这些高能中子到达弹体外部的铍反射层后,会立即反射回来,并产生铍的增殖效应,即一个高能中子击中铍核后,会产生一个以上的中子,从而有利于氘和氚发生更完全的聚变反应,铍的这种增殖效应,使得中子弹的体积大为缩小,一般直径只有200毫米,弹长560毫米,中子弹的爆炸能由聚变反应产生,并主要以中子流的形式向四周释放,在其爆炸过程中,中子流的能量占总能量的80%左右,因此核污染较小,杀伤剂量较大。爆炸释放的能量低:当核武的当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冲击波、光辐射的破坏半径就必定会大于核辐射的杀伤半径,所以中子弹的当量不可能太大,正是因为中子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较低,它可以作为战术核武应用于战场上,也正因为如此,中子弹才比其它核子武器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放射性污染小、持续时间短:由于引爆中子弹用的原子弹的裂变当量很小,所以中子弹爆炸后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很小,据报导美国研制的中子炮弹和中子弹头,其聚变当量约占50%到75%,因此中子弹爆炸时只有少量的放射性沉降物,在一般的情况下,经过数小时到一天的时间,中子弹爆炸中心地区的放射性污染就已经大量消散,人员即可进入并占领该地区。中子弹爆炸场面作为一种强辐射弹,中子弹是靠其强大的核辐射效应达到其杀伤效果,中子弹的体积虽然不大,威力却相当惊人,它能够产生致命的中子雨,用强烈的中子辐射杀伤战场上的生命体,以一枚千吨级TNT当量的中子弹来说,其核辐射对人的瞬间杀伤半径可达800米,但其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半径只有300-400米,因此一方面它可瞬间摧毁敌方人员,另一方面又可使战区建筑物和设施的破坏降至最低,据试验,一颗1000吨TNT当量的中子弹在旷野爆炸后,在距离爆炸中心900米处,中子辐射剂量可达8000拉德,它能贯穿厚度为20~30厘米的坦克装甲或5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堡垒,杀伤其中的人员,遭到中子辐射污染的人员,短时间内即会感到恶心,丧失活动能力,以后会相继发生呕吐、腹泻、发烧、便血等症状,有的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休克,或白血球显着下降,导致败血症,在几天之内死去,根据多年来对中子弹的试验和研究,如果当量为1000吨TNT的中子弹作用于暴露的人员身上,那么中子弹的杀伤效应为:距爆炸中心900米处-吸收的剂量为8000拉德,人员即刻永久性失去活动能力;距爆心1400米处-吸收剂量为650拉德,会造成后期死亡;距爆心1700米处-吸收剂量为150拉德,受辐射者约有10%会数个月内死亡。苏联的军事专家曾设计在坦克的装甲中间加上特殊的夹层,用以抵御中子弹的中子辐射,据说4厘米厚的涂层就可以使坦克的防护能力提高到原来的4倍,但即使采取上述措施,也难以将中子弹的辐射杀伤效应降低到原子弹的水平,中子弹的当量一般比较小,威力多为1千吨TNT当量,引爆用的原子弹要更小,这种小型化使得中子弹的制造难度加大,因此仅仅掌握原子弹的研制生产能力还不够,还必须要具备小型化技术,但一般来说具备了发展氢弹核武的能力,也相应地就有能力研制中子弹了。中子弹直到目前为止,中子弹尚未在实战中使用,它一般是利用战机、飞弹或榴弹炮投射,中子弹的研发技术始于50年代的美国,由劳伦斯.利弗莫尔核武实验室首先开发而成,美国正式生产中子弹是在卡特总统执政时期,1981年里根总统为了加强军备,下令生产长矛飞弹的中子弹头和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并加紧研制155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威力从1千吨到24吨TNT当量可调,重约98公斤,长109厘米,直径20.3厘米,这种中子炮弹是目前全球当量最小的中子弹,可通过榴弹炮发射,其实用性显而易见,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0次
参与编辑人数:22位
最近更新时间: 22:40:48
贡献光荣榜中子弹揭秘
 来源:光明日报 尹怀勤
今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针对美国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公布的《考克斯报告》在核武器的制造、商业卫星发射、科技交流等方面对中国的歪曲、攻击,用大量事实进行了详细的批驳和澄清。赵启正指出,在七八十年代,中国就已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宣布早已拥有中子弹武器。那么,何为中子弹呢?中子弹在一般人看起来似乎很神秘,实际上它是一种特殊的氢弹。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技术的国家,经过不太长时间的努力就掌握中子弹技术,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它们的破坏威力都是来源于某些物质的原子核核能的释放。重核铀235和钚239等在热中子的轰击下,分裂为两个质量相近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和两到三个快中子。这些中子又去轰击其他铀原子核,如此继续下去,核分裂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加,形成链式反应并放出巨大的能量。利用这种重核裂变原理制成的核武器就称为原子弹。与此相反,利用轻核的聚变原理制成的核武器就称为氢弹。如氢有三个同位素,即氢、氘、氚。氘和氚在超高压和数千万度超高温情况下,原子核彼此结合成为氦原子并放出更大的能量,形成热核反应。聚变比裂变放出的能量大得多。中子弹就是聚变核武器中的一种。氢弹是用原子弹作引爆装置的。它通常采用氘化锂作核装药,而不是直接使用氚,这是由于氚过于昂贵。原子弹在引爆氢弹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中子,打在锂上就会产生氚,同时氘化锂中的氘和氘发生反应也可产生氚和中子。中子弹虽然也用原子弹作引爆装置,但主要核装药是氘和氚的混合物,而不是氘化锂。因为氘和氚聚变所放出的中子比裂变所放出的中子多得多,而锂可以吸收大部分中子。中子弹引爆用的原子弹很小,只有几百吨梯恩梯当量。这种原子弹是用钚239做成的,因其比铀装药能释放更多的中子,可使中子弹小型化。中子弹的外壳一般不用铀238,这样高能中子可自由逸出,同时使放射性沾染的范围比较小。中子弹的爆炸能由聚变反应产生,并主要以快中子流的形式向四周释放。在其爆炸过程中,中子流的能量占总能量的80%左右,因此核沾染小,杀伤剂量大。由于中子弹的当量小,一般威力为1千吨梯恩梯当量,要求引爆用的原子弹更小,使其制造的难度增大。每一种核武器都具有核辐射、冲击波、光辐射、放谢性沾染和电磁脉冲等杀伤力,但中子弹的核辐射效应特别大。简单地说,中子弹就是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小型氢弹。如一枚千吨级梯恩梯当量的中子弹,在距离爆炸中心800米处的核辐射剂量,是同当量纯裂变核武器的20倍左右。因此,中子弹的正确名称应是增强的辐射武器。对于1千吨梯恩梯当量的中子弹,在90米的高度上爆炸,冲击波、光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只在距爆心半径180米的范围内起作用,而距爆心800米处中子流却能穿透30厘米厚的钢板,使受钢板保护的人员造成伤亡。也就是说,在这么远的地方,中子流的贯穿作用仍然很强,可以穿透坦克、掩体和砖墙去杀伤人员,而坦克、建筑物和武器却能完好的保存下来。由此可见,中子流杀伤是其主要效应,因此被称为“干净的武器”。此外,中子流的作用时间很短,军队很快可以进入目标区作战,故而中子弹能作为战术核武器使用,最适合攻击入侵敌军及战事群。直到目前为止,虽然中子弹尚未在实战中应用,但作为核武器早已出现。美国正式生产中子弹是卡特总统执政时期开始的。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为加强军备,下令生产长矛导弹的中子弹头和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并加紧研制155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长矛是美国陆军第二代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可携带小于或大于1千吨梯恩梯当量的中子弹头,最大射程为130公里,最小射程为8公里。弹头有5种爆炸高度,即地面、低空、低空加地面后备、高空或高空加地面后备。203毫米炮的中子炮弹,威力从1千吨到24吨梯恩梯当量可调,重约98公斤,长109厘米,直径20.3厘米。这种中子炮弹是目前全球当量最小的中子弹,可通过榴弹炮发射,其实用性显而易见。一般来说,具备核武器大国条件的国家,均有能力生产中子弹。它将通过导弹、战机或榴弹炮发射等运载方式投向战场。凡在它杀伤半径之内的人,均因感染放射线而慢慢痛苦死亡,伤者最长能拖过一周,惨状难以想像。如果有一天作为战术武器的中子弹投入战场,那将表示有限核战的时代正式开启。我国政府已多次声明,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充分表明了我国拥有中子弹的正义性。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是成功的,导演虽然没有把观众带回到忠犬八公的状态,但至少又一次用狗狗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只要是打动过我们心灵的东西,都或多或少要在我们心灵的长河里划过那么一道痕。这是历史的印记,铭刻着对文化的追忆。
  为什么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爬颇过坎的突出阶段。  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目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经济运行自身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必须考虑其与保障经济社会稳定的关系、与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与2020年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系。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拥有核武的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