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如来佛家里菩提是什么意思思

  ? 西游记里为什么满天庭的神仙包括太上老君都制服不了孙悟空?为什么如来就可以?是道教的法力比不过佛教吗 西游记里为什么满天庭的神仙包括太上老君都制服不了孙悟空?为什么如来就可以?是道教的法力比不过佛教吗? 西游记里为什么满天庭的神仙包括太上老君都制服不了孙悟空?为什么如来就可以?是道教的法力比不过佛教吗?
西游记里为什么满天庭的神仙包括太上老君都制服不了孙悟空?为什么如来就可以?是道教的法力比不过佛教吗? 西游记里为什么满天庭的神仙包括太上老君都制服不了孙悟空?为什么如来就可以?是道教的法力比不过佛教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孙猴子只有五通
  仙人难出欲界
  那不是道教不行,是作者抑道扬佛!  
  无就是无限
  小说你也信
  太上老君是燃情里面最垃圾的。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没出来呢。还有他们的师父,鸿均老祖  
  三清  
  通天随便一个法宝直接秒杀妖猴  
  太上老君的一头牛那个法宝孙悟空都打不过了
  到底是爸爸厉害还是爹厉害?
  当初也只有太上老君的金刚圈一下子治住了猴子。  
  西游记是小说,能当真吗?你看了原著没有??老君用镯子时候说到化胡为佛,知道这个典故吗?老君弱??人家是故意放猴子的,人家扇风的扇子,放丹药的葫芦,哪个不是大杀器?就连平时系的裤带也是,老君和燃灯古佛一起讲道,比如来可是高一辈,人家只是低调,还有原著里猴子可没有打到凌霄殿,还玉帝爬在桌下,书中被灵官挡在了外面,  
  菩提老祖的小徒弟,就闹的佛神不宁,你说谁厉害!  
  天庭是神仙大多都是通天教主的徒弟和没势力和实力的散仙,所以不厉害。天庭最厉害的二郎神,哪吒都只是原始天尊的徒孙。  
  永恒的上帝能力最大  
  佛教修佛道,是道家的一分支,你该问神仙妖魔鬼怪佛谁厉害,他们之中的第一高手对比一下,我相信最厉害的是道人  
  佛教修佛道,是道家的一分支,你该问神仙妖魔鬼怪佛谁厉害,他们之中的第一高手对比一下,我相信最厉害的是道人  
  佛教是个二流教,如何与道教正统相提并论  
  西游记你都当成真的,脑残吧
  拿小说当真了,按楼主逻辑,施瓦辛格最厉害,不管是僵尸、吸血鬼、外星人、机器人、魔鬼撒旦、恐怖分子…………总之一切妖魔鬼怪,见了施大大都得跪
  当前是道教。中国的国运也是道家主导,每当国家民族危机难或改朝换代时天上星28宿等会应世!玉皇上帝总负责。  
  如果不是道教济世,大汉民族早就亡了多少回了,像孔明,关羽,张飞,赵云,赵云是二郎真君一转。。。。等多次救世,大家应心怀感激!相反佛的慈悲能救民族于水火吗?  
  回复第16楼,@焦尾神韵  永恒的上帝能力最大   --------------------------  基督徒混球  
  西游记是道士黑和尚的,封神榜是和尚黑道士的,不过两个信仰都至少引导人向善,别那么多是非,先做个好人吧  
  为什么总有人挑起宗教矛盾,吃饱了撑的。这个斑竹也喜欢看大家骂战,特别是骂佛教的,佛教徒发表声明论事,他会删除。鬼话真是鬼气重重  
  @刘家恶少 25楼  回复第16楼,@焦尾神韵  永恒的上帝能力最大   ------------------……  -----------------------------  尼玛  
  还是道教厉害毕竟是中国宗教支持下  
  @小猪储钱罐1 13楼
22:54:00  西游记是小说,能当真吗?你看了原著没有??老君用镯子时候说到化胡为佛,知道这个典故吗?老君弱??人家是故意放猴子的,人家扇风的扇子,放丹药的葫芦,哪个不是大杀器?就连平时系的裤带也是,老君和燃灯古佛一起讲道,比如来可是高一辈,人家只是低调,还有原著里猴子可没有打到凌霄殿,还玉帝爬在桌下,书中被灵官挡在了外面,  -----------------------------  道教徒这是傻了。
  @sunkan0806 29楼
15:59:00  还是道教厉害毕竟是中国宗教支持下  -----------------------------  把道教的小脚传给你家女人你就高兴了,呵呵。
  一个今生?一个来世?有来世者如掌中沙,有今生者如大地土。住来世还是算了吧,道家稳稳的,万一来世是个骗局,谁来买单呢?  
  少年……不要纠结这些问题……这一切都是当初为了宣传佛教的需要  
  洒家最厉害  
  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友爱,和平的宗教。是各个层次不同的宇宙空间的高级生命体来地球所传播的他们的高层次思想理论,只能说,这些教义层次各有高低,各有所长。未必谁高谁低。。但是整体来说,也许佛教和道教要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要层次高一些,这点知识我个人的感觉
  挖个坟,我对楼上那位研究了佛教历史的兄台持支持态度,事实上,一开始的佛理论,重要的就是在于“教育”,和道家一样,是一种哲学思想,附带一定指导凡人修行,那么多经书,我只能说,有几本是真正有用的?有多少只会让人看了瞌睡,浪费时间后世人自己凭主观编小说一样铸就的?而且学佛之人,大多愚痴,执着,闭门造车,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一点来说,不是佛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效果,不是智慧,善知识。  还有纠正另一位有点盲目的信道的居士,不要把历史上一些力挽狂澜的什么人都编入道家,嗯,道家,更不是道教!道家中人有各自的传承,法脉,这一点,即使中国大地数千年来,也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也都是见多识广,大文化,有机缘之人得知。还有,我只告诉你一条,事实上,佛家,很有可能,真的不如道家!或者只是其中一道!只能说,佛把很多事讲通了而已。佛有他的老师,也只听说印度出了一个佛,可常人不知,道家核心弟子,人人有自我传承!至于说28星宿吧,呵呵,别扯,就算下来也没想的那么夸张,一般来说一两个,一般来说。而且,下来的不一定是人所众知的,星宿级就可以。至于说道家人物,最简单的一个评断方法,常人看得到的,就是文武兼备,虽不绝对,譬如李白,李白是道家的。而且,道家中人必然顺天而行,辅佐明主为己任。还有,道家中人有气节,但不迂腐。还有一条,有人师的,一般就不是纯正道家,除了学某项技能之外,而且道家中人的傲气,会不会拜师还很难讲。尊天!是我道家中人唯一信仰。天若不仁,也会逆天而行。就这么简单。所以道家中人,都很变态,尊天,却只以对错论。事实上,一般老天还是不会错的??。算是拍马屁吧。道教也好,儒家也好,乃至法家依条例行事,都只学去了道家中人的皮毛而已。所以他们各有各的缺陷,弊病。事实上,这些东西,没法教,写到字面上的就成了定式,事实上,万物都会变,而人又学不会道家中人的处世态度,各种观点,取舍等等,最简单的就是辩证两个字。就如我认识的一个道家弟子说了一句话,我很赞同。&老子&在道教就是圣经,于我道家中人眼中,仅是教材。这个观点,适用一切宗教徒。高下立判。或者说,佛家所谓的修慧命,有几个悟?别跟我说这是妄语。佛家理论很高,或者说佛家描述的世界挺广大,看看蛮有意思,但你确定!所谓各层天那些个神明,就一定不懂?不 要 逗!起码我确定!中国如果因为道家守护,而屹立不倒,那么我等之天界!不是什么吃喝玩乐的“佛家天人”。我们有这个心来人间,难道不知道如何让自己长生不死!?又或者,不灭?可笑!难道说,佛一直做善事,会有多少世生于天上?是不是各种吃喝玩乐,甚至做爱不休止忘记了成佛?度人?别忘了,佛也是受了印记的。这在佛经讲的很清楚!没有造物主?那佛家所谓华藏世界,主佛何故?佛所谓也是主佛一道化身,住世于婆娑世界,世袭吗?抛开一些深奥,看不到的,佛家很多东西真的很不容易自圆其说。最根本的,全世界正统宗教,修心养性,修善我认同,搞迷信!与邪魔无异。
  道家讲究顺天应命,猴子的闹腾和后来的剧情皆是定数,放与擒皆注定,如果不是如来佛主的镇压又何来的保唐三藏西行,要一开始就被天庭擒拿斩杀哪来的后来,一是剧情需要,二来是顺应当时的主流而写的西游记,这个在某个节目中就探究过的。所以没有必要去纠结哪个厉害。  
  对于以后有机缘看到此篇之有缘人,如果信道的,很好,中国的文化基底适合悟道。起码,存在便有道理,儒家做人,文化,道教修心,处事,法家审视,评断都领悟了,融会贯通了就算的上嗯,半个道家,??。不骗不哄,道家中人没那么好当,跟没那么好伪装,这还是往小了说,最简单的当面说,所以,我对这些存在的看法,就是天很高,总需要阶梯,也需要各行其道维持。所以,我们道家中人不会蹦出来指责他们,即使有问题,人民生活的还可以就足够。对于学佛的,只要你没有受到任何神,仙,佛灌顶,法脉传承,就不要随口说什么其他是外道,我这个外道,道家弟子,就受过佛灌顶。也不要轻易拿什么妄语来指责任何人对自身错误的指责,佛利害,不代表你厉害,但你的一言一行可能就代表了“佛”在他人眼中的影响。  对所有看到的人来说,不论你是佛,道,还是游离,不可知论,华夏有我道家之人守护,这一点勿需怀疑!即使我们好像躲猫猫不知道在哪猫了一个两个,成百上千年才走出来一个,但是,一直存在,也会一直存在,从未间断。朝代更迭不是我们所关心,我们只关心,通俗的说就是“祖国”,或者说,华夏。我们只守护华夏。这一点上,不论你是佛道还是儒,还是什么,请起码对中华道家自古往今各位知道的,更多,许许多多不知道的道家各位先贤,有起码的尊敬。谢谢。
  这一点是对学佛之人所言,天上的神佛,不是人所能揣度,或许各个宗教有其存在,分布的道理。用佛家说法,所谓外道,是当时印度各种苦行沙门,或许感召佛以其当时下界,用各种苦行“开示”当初那部分人。所以,很多东西,当今世界一旦融合,其各个宗教之利弊都显现出来。达摩怎么就知道东土有大乘之气如何如何?佛不知?呵呵。言尽于此,至少普通人就不知道“界”,在人间也存在,就如国界一般,有些东西一旦脱离本土就不灵验。如果呢?当初的人类,真的就是统一的,统一的语言呢?你们佛家所谓的,人当初都是在光音天。不论多神也好,无神也罢,最终需要有一个绝对发言权的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论佛住世,还是上帝造物,仅仅如此。
  对于相信上帝的,圣经里是不是有说过天使来见要用纯灵的说法?佛家怎么说,以色,音见不到如来?呵,一个意思,孰高孰低?!重在领悟。你们圣经里还讲,描述天使,他们从圣经里汲取知识。  因天使是受造之物,所以他们的智慧有限;这就是说他们不像神一样无所不知(马太福音24:36),但比人类的知识广博。这可能有三个原因。(1)天使在宇宙造物的顺序中比人类的层次高,所以他们天生有广博的知识。(2)天使学习圣经和神的话比人类更透彻,他们从中汲取知识(雅各书2:19;启示录12:12)。(3)天使通过长期观察人类的行为而汲取知识。不像人类,天使用不着学习过去,因为他们都经历过。因此,他们知道别人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和反应,他们对我们在类似情形中的行为有很高的预见性。  就如我认识的一位道家弟子所说,我们拿道教奉为“圣经”的著作,是教材,看懂就好,不会奉若神明。不论佛,还是上帝,是不是说过,不许崇拜?而我们中国的“天”,可有具体形象?!
  三界之内,味道独尊
  三界之内。唯道独尊
  三界内外,为道独尊!
  佛家说法,所谓外道,是当时印度各种苦行沙门,或许感召佛以其当时下界,用各种苦行“开示”当初那部分人。所以外道说的是印度当时各教,现在却被一些国人拿来说自已的道教也是外道,这是一种悲哀和误解。
  据说盘古、通天教主和三清都是鸿钧老祖的徒弟,将臣就是盘古族人都能和如来佛祖相抗衡了,算起来将臣不过是道教教主鸿钧老祖的徒孙罢了,如来神掌又如何。传说女娲和其他几个顶尖神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将臣给封印了。佛海无边又如何!道生一,一生二,道法自然。
  @焦尾神韵
01:09:00  永恒的上帝能力最大  -----------------------------  中世纪基督教的黑暗见过没?  撇开教派执政不谈,假如中国人90%都是信基督教,中国将不攻自破!明白了吗?基督教就是反华势力进攻中国的思想武器!还有基督教里边的“契约”论调,好像还有个西方人以“契约论”得了诺贝尔奖,放他娘的屁,改天我也写一写“契约论”,指指洋毛子的大谬之处!一帮杂种!
  @sunkan0806
15:59:00  还是道教厉害毕竟是中国宗教支持下  -----------------------------  @川路
18:00:00  把道教的小脚传给你家女人你就高兴了,呵呵。  -----------------------------  谁说小脚是道教传下来的?
  @yi动用福
01:26:00  佛教修佛道,是道家的一分支,你该问神仙妖魔鬼怪佛谁厉害,他们之中的第一高手对比一下,我相信最厉害的是道人  -----------------------------  极度赞成!
  我一只有一个小小心愿,发扬我们传统道教,道教才是我国真正的本土的,可中国满大街的和尚庙,我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弘扬道教,看到这么多人力挺道教,心好安慰  
  @正直的老狐狸
22:55:00  一个今生?一个来世?有来世者如掌中沙,有今生者如大地土。住来世还是算了吧,道家稳稳的,万一来世是个骗局,谁来买单呢?  —————————————————  赞你  
  道家厉害
  个人觉得道家与道教差别很大,道家是宇宙万法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道教却涵盖了很多方术,符咒。按道理讲佛家因果也在道里面,所以道家大于佛家。但是佛教比道教好,因为佛教不搞那些方术,只求心灵解脱。  道家理论包含佛家,上善若水,利万物不争,这就是佛家的菩萨道。道家的清净无为,也相当于佛家的中道
  别的先不说,孙悟空这个,可以说大部分人是没有看明白的,这是一本哄大人的小人书。比如,孙悟空代表了第六意识,你的思想就像猴一样,东一下,西一下,一念天庭,一念地狱,一念西天,一念东土。同时也代表了嗔恨,猴子容易急眼嘛,对付他,就要‘悟空’啊!因为本来这些就是空性的啊!不要追着他跑啊!八戒代表了欲望,所以用猪,好吃,好色等。对付他要八戒啊!但是欲望本体是清净的,悟了就有大能啊!所以叫悟能!
  同理,沙僧,代表了愚痴,也代表了你的业障。要‘净’才行。所以要悟净!白龙马代表了一股气,为我所用,就可以有毅力修行,直至西天。要降龙伏虎啊!要有志气啊!没志气不行,降不住脾气也不行。其他的,比如金箍棒,那也是你先天之元气,要降妖伏魔,你得身体好,元气足,为啥说元气呢,你看,藏在海底(海底轮),放在耳朵里(肾通于耳)。还有,前面讲的悟空,光悟空是不行的!!只有空就落短断灭了,就歪了,怎么办呢?你看他师父,菩提老祖,要有菩提心啊!
  还有很多比喻,比如最后到西天,悟空让菩萨取下紧箍咒,菩萨说让他摸摸,悟空一摸,没有。这很经典,能、所俱灭。本自清净,何来的紧箍咒啊。还有无字真经,那个就是真经啊!真经不在书本上。在一言一行中,在起心动念里。所以西游记是四大奇书呢。能看懂的不多。除非是修行人
  如果你不是看电视,而且去读原著,估计体会会深一些,虽然我只看过一点原著,但是如果够了解佛法,看电视你也能悟出来。
  其他的,仔细研究都是修行的心法。比如,孙悟空被压五指山。普通人修行,妄念纷飞,怎么办?念佛号,念咒语,强压啊,这叫伏烦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那猴子在五指山下依然能动换,还要打上天庭呢。怎么办呢,观音菩萨来让他跟随唐僧去西天,也就是说,当你烦恼,嗔恨的时候,慈悲心(观音菩萨)发起,怜悯一切众生,愿他们都远离众苦及苦因,具足众乐及乐因等,最终成佛(愿菩提心),这就是遇到唐僧的含义。也就是必须有菩提心,才能到西天。不然的话,就是真假猴王那里,想自己去西天,不带唐僧(菩提心),不可能成就
  而且,这比喻也是多重的,这五指山,也代表你的肉体啊,五代表五行。由如来佛手掌变出来的,代表啊,这都是你清净本性化现出来的。你本来啊,很牛的,上天入地的,可是呢,就被你这肉体压住了,你这思想在怎么上天入地,却只能在这五行山下呆着。只有慈悲心(观音菩萨),菩提心(唐僧)能救你出离这苦海。
  都别争了这是唐太宗知道社会上道教在中国人心中扎下了根,要想统治的时间长就必须先把民间信昂统一才能常治久安。
  中国的武术以强身建体为本道家以修身心为本,所以中国武术扬于道家,殷纣年代民间不知佛为何?
  鸿钧老祖教的孙悟空
如果鸿钧老祖和如来打
就不一定谁赢了
再说道家老祖是鸿蒙时辰
没有比他厉害的了 如来在他眼里就是个孩子
  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见我佛心生怜。莫是尘埃遮佛眼,原是未献香火钱。佛若不贪,为何要世人供奉?佛不爱慕虚荣,为何要世人跪拜?我心有佛,佛却无我。受尽世间苦难,问佛。佛说:一切皆有定数。我笑:既然帮不到我,我拜你何用?佛曰普度众生,可没见过渡了谁。道曰独善其身,可偏偏苦难时出手相助;乱世之年,佛:封闭山门不问世事。道:率众出山悬壶济世; 太平盛世,佛:普度众生度化世人。 道:归隐山林,参悟道法。邦外异教腐人心,圈钱粮。当诛!不见佛渡人,只见佛镀金。当灭!不见和尚吃斋念经,只见秃驴穿金戴银。当灭
  说一下我的见解。 佛乃佛道。神,仙自称正道。妖修妖道。鬼有鬼道。魔有魔道。另有偏门之术为邪道。人也有人道。无论人,神,仙,佛,鬼,妖,魔都有自己的道。然道教是一统称,如要细说,那么道教是为天道,大道。
大道之下衍生小道,大成者晋升大道九九归一。所以没有高低之分
只有正邪之分,但是是正是邪谁又能分的清楚,所以无论哪种到都可修成大道。只是看你有没有走向正确的方向,有没有钻牛角尖而已
  佛教与道教 就像两条不同的路 你可以选一条 但不可以两条同时走。  而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面和饭哪个好吃  
  你这是被小说给影响了,真正的佛家
源头讲的都是一个东西
  佛教嘴炮骗人厉害,吹牛逼争名夺利最厉害。这个是有目共睹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谈锡永:科学、佛学与人生(一、二)
科学、佛学与人生之一——科学与如来藏
地点:生仪学院和浙江大学
生仪学院陈院长: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谈上师从今天开始为我们做四场专业报告——《科学、佛学与人生》,这是浙江大学国学管理中心与生仪学院共同组织的,囿于场地,我们通知了学院的研究生为主要听众,当然在座也有不少人是慕名而来,这次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下面有请谈上师为我们做报告。
谈上师:谢谢陈院长的安排,这次有机会和大家谈谈佛家如来藏的思想,我看到有许多法师、教授也参加了,感谢大家到场。
这次我讲的主题是围绕着佛家的如来藏思想,这是佛家最根本最究竟的思想,同时也谈些科学与如来藏的关系。(注:如来藏即自性,是事实。)
在此并不是说现代科学就是如来藏思想,只是讲从牛顿的力学发展到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又发展到量子物理,再发展到现在的全息论/全像论。
科学的发展对很多其他宗教门派的思想提出了不少的疑问,但却越来越证明如来藏思想符合物理的发展,科学也一直不能把如来藏思想推翻。
之后我还会讲修如来藏的人是怎么生活、怎么思维的。
如来藏思想也可以说就是禅宗的思想,禅的生活从19世纪末期日本铃木大拙教授写的一本《铃木大拙选集》日本禅,风靡到美国,也影响到欧洲,后来慢慢到20世纪发展成嬉皮士,到现在美国一些思想也受日本禅的影响,所以我也谈一谈如果根据如来藏思想我们是怎么生活、怎么思维。
我不讲一般日常的东西,在人生发展过程中总有几个关键性的决定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决定对了人生就会顺利,在重要关头如何思考?现在用切身体会来讲一讲我自己是怎么用如来藏思考的。
我不是只是学佛,香港人晓得我的出身,就会觉得很奇怪,在年我是世界第一个华人金商,做国际黄金买卖(不只是一间小金铺,我公司的牌子是全世界金商都承认的),我代理澳洲和新几内亚的黄金,澳洲整个国家的黄金都交给我来经营,这样做了十年。
在此期间,我是活用如来藏思想经营的。别人看了会很奇怪,除了做黄金生意,我也是书画家、术数家,我做过香港报业的总编辑,也做过杂志总编辑,还是香港很有名的美食家(也是法国美食会的会员)。
那时我在港台两地报纸开了六个专栏讲美食,现在中国很出名的阿一鲍鱼是我教他做的,还有XO辣酱是最早我给半岛酒店出的方子,所以大家觉得我的身份这么复杂还学佛,一定学不好,可我一直跟着我的上师敦珠法王将近二十年,把他的教法学懂了,甚至最后敦珠法王把他的传承也交给了我,所以后来佛学界的人士看到我的书(我是用梵文、藏文翻译的)时大吃一惊,没想到我还懂用梵文、藏文翻译,因为当时我在香港从没露过这一手。
之所以介绍我自己,是告诉大家我在从事这样复杂的行业(而且在每个行业都达到一定的地位)、在这么复杂的背景中,就是用如来藏思想来思维,用如来藏思想来生活的。
如来藏思想是很高深的佛学,按汉传来讲,也就是禅的生活,这和铃木大拙所讲的日本禅完全不同。
这次的课程,我准备先从科学来讲,然后从科学发展到讲如来藏思想,到底什么是如来藏思想?怎么用如来藏思想来生活、来思维?其中最难的一段就是要简单介绍如来藏思想。
如来藏思想是很深的,在佛学上叫甚深秘密。怎么把甚深秘密进行表达,这是个难题。这方面就以我的理解去讲,我们可以用多些时间研讨,有问题我们可以互动一下,我希望你们能基本上了解如来藏思想。
现在我们就从科学开始讲起。
牛顿的物理学解答了“物质到底是什么?”在牛顿力学以前,很多哲学家都讨论这个问题,希腊的三个大哲学家都讨论过物质的问题,从苏格拉底开始讲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真实、实在的。(注:凡是有生灭的就是假的,不是实在的。)
关于“实在”,佛家可以和他讨论,到底什么是“实在”?
可在苏格拉底时代把“实在”当做最基本的实物,这在佛经里有个名词“极微”(如果你们在佛经中看到这个“极微”,就可以理解为苏格拉底所说的原子)。
到底原子是不是真实的?苏格拉底有二个学生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柏拉图把原子引向了理念方面(物质是心造成的);亚里斯多德把原子引向了物质方面(心也是物质)。
如果按西方哲学,亚里斯多德最早倾向于讲唯物论,因此在一幅传统的希腊绘画里,亚里斯多德手指向地下,代表物质的方面;柏拉图手指向天空,代表理念的方面。
心,在希腊的哲学里,也被亚里斯多德讲成是有物质的性质,心跟物都是物质,心是抽象的物质;
柏拉图就把物质看成是由心造成的,因此形成了两派。
后来哲学家的思考一直围绕着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离不开心灵和物质对立的范围,一直到牛顿力学出现。
牛顿把一个基本粒子定性了——是实在的。为什么实在?因为由基本粒子构成的物质服从力学的法则、服从力学的定律,因为都有这个共性,所以一切基本粒子都服从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注:牛顿力学奠定了所谓的唯物论的基础,力是物质的作用。实际上力自性的妙用。)
既然都有这个统一性,因此一定有一个物质上的实在,至少在力学这个范畴里,它们一定实在。实在是因为,如果不实在,它们就不会总是都绝对服从力学的原理。
这样一定位,世界是物质的唯物论就占了绝对地位,大家都去研究唯物,不注重理念了。
如果光是牛顿力学,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眼前所见的世界(可以通过眼睛通过仪器观察的世界),牛顿力学的局限就在他的力学只能用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当然太阳也有引力),还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力学的定律了。
到了爱因斯坦,就把牛顿力学扩大,扩大到超越我们这个时空来看力学法则,因此我们才可以说看到能量与质量互变。
也可以说牛顿力学的基本粒子只是一个质量的问题,力学的法则就是一个质量的法则。
能量与质量的互变,这是相对论的基础,爱因斯坦的学说就等于否定了牛顿力学上物质的存在。(注:物质、能量、信息都是自性的妙用之一。)
牛顿力学上的物质如果成为波,那么这个波到底是不是实在的?有没有统一的规律?是否如基本粒子有牛顿力学的规律这样,所有的能量与质量有个统一的规律?(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以爱因斯坦要研究“统一场论”,“统一场论”把牛顿力学扩大,扩大到不光是基本粒子,能量也在这个场里面,遵守一个物理学的规律。
如果是这样的话,能量与质量都是实在的。
可是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又给量子力学弄得复杂了。(注: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量子力学不是今天我们主要要讲的,到现在量子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之间的矛盾还没完全解决的。
这个《统一场论》到现在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只能讲,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质,它的真实性、实在还是不确定的,我们不能说这个物质世界是完全实在的。(注:凡是有生灭的,都是假的。缘起性空。)
有些也研究佛学的科学家认为,如果不能确定物质是实在的,就可以否定唯物。
否定唯物,我们就可以说物质是空性,等于佛家所说的空性了。这样的讲法,按如来藏思想不能算它错,只能说它讲的不彻底、不究竟。(注: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物质的真实性不确定”用佛学如来藏思想来讲,还不能说它是空性,这要按如来藏的四重缘起来讲。
前面我们谈科学,不是为了讲相对论、量子力学,是讲科学上的问题怎么用如来藏思想给它一个评价,科学是我们的一个导论、一个引言。
讲到“空性”,有一个概念叫做“不生不灭”,这个理论从晋代时传入中国,晋代的文人喜欢清谈,俗语也叫吹牛皮,因为当时一旦说错话,就可能被杀头,越是出名的文人越容易有危险,为了逃避这种不必要的危险,他们只有清谈,清谈也叫“谈玄”,当时最热门的话题是《易经》,《易经》是在晋代发展成另外一个系统的,原来汉代的《易经》是用图像来讲,可是到了晋代就用玄学来谈了。
佛经的“不生不灭”传到中国,刚好演变为他们“谈玄”的话题,且与无极、太极合起来谈。
当时把佛家的“不生不灭”就变成了很多中国人自己发表的理论,最后鸠摩罗什用“空”来讲“不生不灭”,现在用我的语言来表达鸠摩罗什的意思,就如我们人体不断地新陈代谢,即有些细胞死了但同时也有些细胞生长出来,那么每一个新陈代谢的状态就是不生不灭了。
为什么?因为身体的状态不是恒常的,每一刹那都在变,有些细胞死的同时也有些细胞生长出来了,在人这个整体来看,不能光说人的细胞在灭也不能说光说人的细胞在生,因此可以说“生灭同时”。既然是同时,就不能说这个时间是生那个时间是灭了。
学物理学的人听起来这很难理想,可学哲学的人就明白这是个基本理论,凡是“同时”的东西就离开两边,生与灭都同时,这一个时间就不能说是生也不能说是灭,只能说是“不生不灭”,这在佛学上又有个名词,叫“双运”。
同时就是“双运”,生在运作、灭也在运作,就叫“双运”。
我们讲“生灭”、“双运”、“生灭同时”,用我们的手来举例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手掌和手背是双运的,手掌这边不能离开手背这边,手背这边也永远不能离开手掌这边,两个是同时、并存,所以我们叫它是“双运”。如果按鸠摩罗什“不生不灭”来讲“空性”,用“生灭同时”来讲“空”,在佛经来讲那是古学。“古学”是与唐玄奘传过来的佛学相对而言,当时唐代玄奘传过来的佛学就等于是今学了。
唐玄奘传过来的佛学叫《唯识宗》,唯识的意思用当代的语言来讲就是非常精密的心理学、心理分析。
用心理分析来讲“空”就不是鸠摩罗什所讲的理论了,是讲所有现象都是由心变现出来的。
这一听起来好像很难理解,但我举个例大家就容易明白。比如现在这个世界,我们是人,看到是这样的场景;可如果拖一只小狗进来,小狗看这个世界这个场面就一定跟我们人看到的不同,所以是“变现”。
小狗的心识变现出它的世界,人类的心识就变现成我们看见的世界。
还可以举个蚯蚓的例,蚯蚓没有眼睛和耳朵,它是怎么感觉我们这个世界呢?它的世界就是一个触觉的世界,用触觉来感觉这个世界,所以它变现出来的世界一定和我们的完全不同。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唐玄奘所讲的佛学道理,是着重讲从心识变现出来的世界,所有东西变现出来的,世界都没有本体。(注: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如果有一个本体,那么人、各种动物、各种生命感觉出来的世界就是同一的,就等于是牛顿的力学——所有基本粒子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都服从牛顿的力学原理,没有一个例外。那么根据牛顿力学就可以讲基本粒子是实在的,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不变的特性。如果所有物质都能服从一个法则、一个原理不变,那它是不变的、是实在的。
可是从唐玄奘的理论——世界是从不同的心识变现出来的,就等于说有各种不同的力学架构,等于说是一个不统一的统一场了;
如果用爱因斯坦的说法来讲,实在是一个统一场,可现在根本找不出一个统一场:蚯蚓心识变现的世界、小狗心识变现的世界、人类心识变现的世界完全不同,那么就不能放在一个统一场里面。既然没有一个统一场,就说没有本体了。(注:境界不同,现象也不同、作用也不同。)
假如我们把科学与古代的佛学这样联系起来思维,是很有意思的。现在西方所有喜欢中国佛学的人都不是哲学家,而是物理学家。
在多伦多,我的弟子只有一个是文科的英国文学教授,其他都是理科的教授、工程师、核子发电的工程师等。
特别是核子发电的工程师特别感兴趣(在多伦多我有30、40个洋人弟子),为什么他们会对佛学那么感兴趣呢?
如我前面所讲,他们是从“统一场论”、“牛顿力学”就联想到佛学的理论上去,他们很容易理解,说到没有本体他们马上可以接受。(注:没有本体就是本体自性是空,缘起性空就是本体。)
如果放在如来藏思想来讲,我们可以更精僻一些来考量。因为如来藏思想有“相碍缘起”。“相碍缘起”可以说是超越物理学,也超越西方哲学,也超越很多佛家宗派思想的甚深秘密。
讲到本体,研究基本粒子就要关系到粒子的寿命问题了。刚才我们是从唯识、从“统一场论”来讲本体。
现在我们从另一个物理学角度来看:如一个粒子是实在的,它最少有一个比较长的寿命,在佛家有个名词叫“恒常”,不变的恒常,“不生不灭”就是不变,不变就是恒常。
现在我们考量鸠摩罗什的“双运”,其实并不是说不变也不是说恒常,只是“生灭同时”,生灭还是变、生灭还是不恒常,所以鸠摩罗什称之为“空”,不叫恒常。(注:不生不灭的是真的,是恒常。)
好了,现在我们来设想假如一个有本体的东西,它应该怎样恒常、怎么不变?量子力学发现很多粒子,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种基本粒子,大概有种,很多基本粒子寿命都有一个特点——都是非常短,短到不可思议、短到我们没法想像。
比如,介子仅可以存活10-28秒。你想像得出这是多久吗?我弹一下手指都不止这些时间,我弹一下手指这介子已经是好多代了。介子的寿命短到这个程度,在我们就要用如来藏思想了,只有用这个理论才能评价这么短的寿命存在。
如来藏有个理论,物质是“有”(首先不说它实在不实在),如何成立“有”?物质是有(鸠摩罗什与唐玄奘的理论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物质如何而成为“有”?“牛顿力学”、“相对论”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量子力学其实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有”在物理学上还没有一个最完美的定义说什么叫做‘有’?(注:有是自性的现相,是“性相用”中的相。)
好像刚才所讲,当我们发现一个粒子它寿命是这么短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个粒子“有”了,因为它到底有一个寿命。可是当我们如果看不到这么短的寿命存在时,我们就不把介子的存在当成“有”了。
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能观察得到的我们认为它有,观察不到的就说它没有。(注:能产生作用的就是有。明物质是有,暗物质是有,暗能量虽然观察不到但也是有。)
这也符合如来藏的定义物质有,如来藏的思想中“有”的意思是:存在和或者显现。
这里有四个状态:既存在亦显现,不存在不显现、虽存在不显现、不存在而显现。
这是所有其他佛家理论都不讨论的,只有如来藏思想讨论到这个问题。
这个思想是释伽牟尼佛三转法轮时讲的,到现在大概已经2000多年了。
如果了解“牛顿力学”、“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讲物质的实在与不实在,再回头看释伽牟尼讲如来藏,我们很惊奇:从“牛顿力学”、“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我们发展了那么久的物理学,还不如2000多年前释伽牟尼给出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有还是无?这就要看怎么定义那个“有”。(注:相有性空)
1、“既存在亦显现”(属于“有”,因为存在而且显现)很简单,我们现在就是了,我们现在在这里存在了,也在这里显现了。
2、“不存在不显现”(属于“无”),如来藏思想主要是讲不同的时空,你们很难相信释伽牟尼居然讲到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但根据佛经记载的确是这样。
我们是三维的空间与一维的时间,释伽牟尼讲到超越三维的空间与一维时间的时空。
因此不同时空是存在对我们不显现。
“不存在不显现”是什么呢?是在任何时空里面都不能显现成为“有”的东西,这就暗示印度教的“梵”。
释伽牟尼是按“梵”来讲的,这又要讲到哲学的理论了。
佛家讲法界,在印度教就讲“梵”,人、世界是“梵”造出来的。
如果还有这个世界以外的时空,它说也是属于“梵”,因为它也有“梵”性,这就比基督教广一点了。
耶和华只是造我们这个世界,却没有说耶和华可以造一切世界,因此牛顿物理学的发展让耶和华的说法有些站不住脚了。
可是“梵”不同,我们这个世界是大自在天做的,大自在天利用这个“梵”身来造我们这个世界,可另外不同时空的世界可是又由他画自在天做的,不同的神做不同的世界。
因此如果成立N个世界,“梵”可以成立N个天来造它们(这跟基督教不同,基督教只有一个耶和华,耶和华不能还造其他的天出来)。
因此,释伽牟尼把这个“梵”,定义为“不存在不显现”,那是等于否定它了。
3、“虽存在不显现”(属于“有”,因为存在),就是别的时空的人,虽存在但不对我们显现。(注:天人、阿修罗、恶鬼、地狱、四圣、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这个需要大略地讲些“相碍缘起”了。“碍”是局限,是条件,一切生命、一切世界都要适应它的局限、适应它的条件才能成为“有”。
像我们人类,是三维空间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成为立体,才能存在与显现;如果我们不能成为立体的,就不能在我们这个时空存在显现了,所以在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也没有四维、五维、N维空间的生命,只有三维空间的生命,所以我们的东西凡是实物一定要立体。
不立体就不能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成为“有”,而且所有物件都要服从一道时间,所以我们这个世界的东西会旧、会破,这就是一道时间在我们这个世界显现的规律。(注:处于分别觉的粗妄境界所变现的识境。)
我们这个世界是这样,别的时空世界也是有它们的规律,我们也不能到别的时空世界去存在与显现,可一切时空都存在只是不显现而已,只显现我们一个时空。(注:不同时空是由于识的分别执着而形成的不同境界。)
4、接下来讲难讲的是“不存在而显现”(属于“有”,因为它显现)。
刚才我们说“存在和或者显现”,所以这个“不存在而显现”也以说是“有”。
这个“有”怎么去理解?它超越了西方哲学,也超越物理学,也超越一切其他佛家宗派。
在古代的佛论里面,就提到殒星这个例子,这也很令人吃惊,在古代2000多年前说“虽不存在而显现”于殒星。现在一说你们都明白了,我们看天空很多星,这些星对我们显现了,可你敢说所有的星都存在吗?
我们现在看到的星光,是好多百万年前的光,不是现在发出的光。
那么这几百万年前的星现在还一定在吗?也许它已经殒落了、破了、灭了,可是它过去的光我们还能看见,所以对我们是显现但不存在。
宁玛派这样来讲存在与显现的时候,我大吃一惊,没想到2000年前居然能这样理解星空。
如果我们用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我们也可以找出一些例子来讲不存在而显现,假如我们站在粒子的角度来观察,粒子存在但不显现为粒子,显现为波,我们是站在质量这个立场;如果我们站在能量的立场上,观察它是有还是没有?它不显现为波,可它显现为粒子。那么也可以解释“不存在而显现”。
粒子不存在而显现为波,波不存在而显现为粒子。
我是这样理解佛家所说的,所以即使我们这个世界的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已经进步很多了,从牛顿的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但其实相对法界的物理来讲,我们还是小学生的水平,我们了解的实在不多。从哲学上来讲如来藏思想就广大得多了,因此我们对佛家思想不能不赞叹。
讲到“存在与显现”,我们就回到了本题。当你这样定义如来藏思想讲物质的“有”,用“存在与显现”来定义的话,我们来看牛顿物理学存在的问题,牛顿所讲的基本粒子虽然统一了力场的规律。
但牛顿力学只能研究“既存在也显现”这一方面,“虽存在不显现”、“不存在而显现”就不在牛顿物理学的范围了;(注:存在是作用,显现是现相?)
如果从广义相对论来看物质的“有”,物质怎么样是实在,它顶多是属于“虽存在不显现”这一方面,它不涉及到“不存在而显现”这部分。
所以“统一场论”还不是如来藏所说的场论。如来藏场论包括四个部分来讲“有”和“无”是怎么样分别的。为什么佛家思想这么重视这个“有”与“无”呢?那是讲“空性”的问题了。
现在要讲一讲“空”,把前面其他内容先按下不表。“空”的梵文是sunya,在汉文翻译是“空”,按梵文是0(零)的意思。
在数学上首先发明0的是印度人,不是阿拉伯人。因此讲“空性”(梵文是sunyata),“空性”应该翻译成“0性”,但汉译为“空性”,0没有任何数学上的数目,所有数目是1-9,0是用来定位。
如1378,这1000因为是1后面有三个0在为其定位;300是后面有二个0为其定位,70是后面有一个0为其定位。这些就是“空性”,也就是“0性”了。虽然没有数码,可是所有数码由它定位,这样的性质就是“空性”,所以“存在与显现”等于定位。
如果物质是实在的,它这个定位就定在实在。实在与不实在?现在我们定位它“有”,怎么样而成为
“有”?而定义为“无”,那我们就说它是“空”。
定义为“有”也有“空性”,我们说一切法、一切事物都有空性,等于我们说一切数码都有0性(0性就是定位了)。
1000,因为1后面有三个0定位,它就可以被说成1000了。0性的定位,就是空性了。因此如来藏所讲的空性思想,就是事先我所讲的,等于拿0来定位一个数码。
一切事物都要给它一个定位,存在显现的定位。凭什么来定位,凭那个0性,一切数码都要凭空性/0性来定位,那个数码才存在与显现。不然,给你个3,它可以有很多变化,3-1、3-100、3100,那个位置就完全不同了,那么这些性就是空性。
所以在空性中不是没有,在空性中无量无边,因为有不断变化的数码。
我们可以从1负的无限大次方到正无限大次方,定位还不是无限不变。这个意义,你们念物理学的应当了解。
所以在空性中,有无量无边的一切法,可是一切法都是空性,因为要靠这个0来定位。
我们要把这个空性/0性弄清楚,现在你们可以来提问题。
问:“不存在不显现”的时候,能否定义为“空性”?也就是“无”的状态,有没有“空性”?
谈上师:“不存在不显现”就是“无”,“无”不等于是“空”。
“空”不是“无”,“无”不是“空”,“0”不是“无”,“0性”不是用来定义“无”的。
所以在这里,不能用“空性”来定义“不存在不显现”。
不能说“不存在不显现”就是“空性”。
反而我们定义的“有”,所有的“有”都是“空性的有”;
所有数字,都要定位才能成为“有”。比如一个数字5,你说的时候就已经给它定位了,上面的5是其背后的“0”支持,它成为5,是因为这个定位而成为“有”了;再比如说55,55是靠其背后的两个0定位而成为55,55就成为“有”,55就存在与显现了。
因此物质靠空性的定位,而成为“有”,“空”的作用也在于此。
问:我能不能问个课外的问题,南师南怀瑾与您都是由道入佛的,所著所论都有一惯制,你们是否同门?是否有相应之处?密宗中上师的认证有没有?有没有一个评审委员会,是不是和我们现在教育的认证一样有潜规则?
谈上师:上师的认证是传承,一代传一代,比如我的上师敦珠法王把传承给我了,这个传承这是公开认可的,我得到他《四部心要》的传承;
敦珠法王的儿子是《敦珠新宝藏》的传承,这是两个主要传承。
另外还有三个法有传承,一个是莲师的传承,另一个是极明光辉的传承,还有一个是无诟友的传承。
有这些传承可以叫大金刚阿阇黎,这个传承是老师给你的,不能说我在哪个道场出身,就是什么阿阇黎。
好像南怀瑾,他没有什么传承讲出来。不过,南怀瑾先生的东西比较通俗化,我不敢批评,有时候他说的比我的吸引力大得多。
可我很大胆地说,他没有拿一个什么体系来评价定位其他的佛家宗派,我是有的。
我是拿如来藏思想把《周易》、术数、书画那些来定位,以至我谈饮食,也是放在如来藏的行持里面来定位。所以我的系统是比较一惯,可是趣味性就小得多了,南师的趣味性很高。
问:刚才您提到的是殒星的例子我有些疑惑,殒星已经灭亡了,但它的光过了几百万光年被我们看到了,那么我们看到的是不存在,但我认为我们看到的是光,光它是存在的,因此我们看到的还是存在而显现的。您能不能再举个其他的例子?(注:发射单个的光子,衍射观察,一个光子同时穿过两个缝隙,看到了波的现象,那么这个现象就是不存在而显现?)
谈上师:“不存在而显现”中殒星的例子,我讲的不是光,讲的是那个星球,星球的光你可以说光还是存在的,可是其实光它不存在了,因为如果星殒灭了,它的光也不存在了,我们看见的光是过去式的光,过去多少年前的光,所以不能说它存在了。
如果因为你还看得见那个光,就觉得它还存在,这个观点刚好是如来藏相碍缘起的一个要点,目前看见的光我们只能说它显现,因为这个光实在不存在了。
这一点恐怕你把时空混淆了,把过去和现在混淆了。我们是在一度时空里面生长,要服从过去、现在、未来这样的规律。
不能说殒星已经灭了,光还看得见,就说我看见的那个还是存在的,那是你定位定错了。既然殒星已经灭了,当然那个光也不存在了,可是过去的光还显现在我们眼前,这个问题下一课讲相碍缘起我来解释。
我们是生长在同时,生长在不同的画面里,现在只是出现一个画面,好像今天的这个画面又存在又显现那是相碍缘起,其实有好多画面我们是可以挑选的,比如你们其中的一个人是想来但没有来的,有些人不想来的又来了,那不是缘份,是个画面的选择,选择到就这么多人,出现这个画面又存在又显现。
其实同时出现了很多画面,但其他的画面“存在而不显现”。
另外还有一种情景是“不存在而显现”,那只能用星空(指陨星的光)来讲了,或者用量子力学质量的互变来解释了,所以不能说现在看见那个星还是存在,只能说它显现。
问:阳焰和海市蜃楼是“不存在而显现”吗?
谈上师:是!海市蜃楼可以说是“不存在而显现”,可是也不能完全这样讲,只是水的状态是“不存在而显现”。阳焰是存在的,可是阳焰水的状态是“不存在而显现”的。整个阳焰,如果你跑到前面去看它还是阳焰,是存在的,可阳焰水的形态是“不存在而显现”的。
问:“不存在不显现”是不是有什么形式?
谈上师:“不存在不显现”是“无”。“无”没有什么形式了。
问:用如来藏的思想,怎么去理解气候的变化?
谈上师:那就要用到“相碍缘起”了。“相碍缘起”的“碍”就是条件,现在显现出来的气候,就是各种条件的适应。如果条件改变,那气候也改变了。
关于“空”,我主要是想你们了解不了解如来藏思想是怎么去定义那个“空”,我刚才说0等于定位,这个定位的性是0的性,这也就等于我们所讲的“空性”了。
这是如来藏讲空性与其他不同的地方,你们一般讲的很简单,因为缘起所以性空,性空是因为缘起。
我们不是,因为缘起,所以“有”,超越这重缘起才可以说是“空”,这些将来我会讲到。
但现在我想让大家了解如来藏的“空”与其他宗派讲的“空”,我已经举了二个宗派的例子了,鸠摩罗什与唐玄奘,其他还有很多宗派。
问:我想知道怎么去理解“梦”?
谈上师: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们分“梦位”与“醒位”,按我们就把“醒位”当成是真实,当成是“有”,“梦位”在我们醒了以后说它是虚幻,定位为“无”。
按如来藏思想,其实“梦位”与“醒位”是平等的,我们现在这样定义是不平等的,因为是站在“醒位”上来定义,说醒着是“有”、梦是“无”。
假如我们是站在“梦位”上来定义,我们就会把“梦位”定义为“有”,“醒位”定义为“无”。
如果你梦中中了一千万的彩票大奖,你很希望这个梦不醒,那个梦就“有”了,一旦醒来,从“醒位”的定义,梦就变成无,虚幻了。
如果平等的定位,应该超越“醒位”,不要站在“醒位”来定义“梦位”,要超越这二个位来看它。如果超越二个位来看,二个是相等的。梦中的真实等于“醒位”的真实,在梦中也一切真实,在梦中真实,我们在醒的时候真实,所以二个是平等的。
用另一方面来讲二个都是真实,二个都是虚幻,我们这样定义,所以修“梦幻定”。修“梦幻定”你们一定会以为是晚上修梦,白天修幻吧?
刚好错。我们是白天修梦、晚间修幻。
要把白天“醒位”修成“梦位”,来修、理解,我们就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在晚上梦里边梦是虚幻的,白天也是等于梦一样虚幻的,这样就是“梦幻定”。
问:刚才讲“有”和“无”的时候,您是在“醒位”还是“梦位”来定位的?
谈上师:当然是在“醒位”定位,因为这是人的习惯。
问: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基本属性是物质性,那么您是怎么理解“空性”及其基本属性的呢?
谈上师:如来藏思想现在我才知道被人定位为“唯物辨证”。
我们这个世间是心识的世界(我喜欢用一个比喻)就等于荧光屏上面的影像;
如来藏的另一边,是佛智的境界,我就比喻作荧光屏了。(注:不起心动念的真心形成的智境界。)
在荧光屏上面有影像显现,在佛智的境界有心识显现。(注:分别觉、分别念、分别识形成不同的识境界。)
假如我们老是住在影像的世界不出来、不超越这个世界,等于我们住在心识的境界里长期不断地轮回,那么我们就把这个境界当成百分之百的真实,所以是唯物。
(注:贪心识境界:恶鬼。嗔心识境界:地狱。痴心识境界:畜生。五戒心识境界:人。十善心识境界:天人。清净心识境界:四圣。平等心识境界:菩萨。不起心动念心识境界:佛。)
牛顿物理学也服从这个规律。我们心识的境界不能离开牛顿物理学的世界。
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已经离开我们这个世界来看了。
量子力学离得更远了,因此在这个世界里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可是如果住在荧光屏里的人跑到荧光屏外去看,就会觉得荧光屏只是影像、是虚幻,不真实了。(注:圆教八地以上,虽还用分别识,但照见刹那生灭的第八识,完全见到万法真相,断了所知障,断了法执,断妄心用真心了。)
你在荧光屏里面生活,觉得荧光屏里面的世界真实,离开荧光屏就看出荧光屏的生活是虚幻的。(注:心清净,妄念微细,就能照见第八识的刹那生灭现象,悟出识境界不是真实的世界,是自性的妙用,当体即空。只有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是真实的存在,是常乐我净。)
刚才你问“空性”,我这样来回答你,你住在荧光屏世界(就不能离开荧光屏讲)来认识“空性”,就只能用定位、0的定位来讲。
现在讲“空”,我只是讲如来藏思想与其他宗派不同的地方,其他宗派的人也是站在荧光屏里面讲。
鸠摩罗什就说我们荧光屏的世界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叫“空”;(注:性空缘起。)
唐玄奘说我们荧光屏的世界是心识变现的,所以是“空”;(注:缘起性空。)
那我也以站在荧光屏里面的角度讲,如来藏上说“空性”就是“0性”,等于用数学来讲,它是定位的功能。这个有定位功能的0,就是“空性”了,不是“变现”也不是“不生不灭”,只是“空性”,有定位的功能。这个定位的功能就是0性。
怎么样定位呢?我们就从“存在与显现”的定位,“存在与显现”那4种,所以分出“有”、“无”。
“无”反而不讲它是“空”,因为“无”就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
现在大家认识上最错的就是把“空”当成“无”。
我们这样一定位,就有一个作用了,就是把“无”不当成是“空”,假如把“无”当成是“空”那就不是佛家所讲了,是错误的理解,现在不能正确评价如来藏思想的人就是这一点弄不明白。
“不存在不显现”这个“无”,是绝对的虚无,这个虚无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里面。
我们讨论的是“有”,每一个“有”都有一个定位的性在它背后,我就用数码举例了。
因为受定位而成为“有”,因此我们就把它叫做“空性”了,其实是0性,我只是用科学上、数字上的话来解释。
所以“不存在不显现”就是“无”,不是“空性”,这一点希望你们了解,这也是如来藏思想很特别的地方,区别于其他宗派的地方。
“有”与“无”的定义也与其他宗派不同,这其实是定义“有”与“无”最高的思想。“有”就要看它的“空性”;“无”我们就不管了,因为它是虚无,不在佛学讨论范围里。
佛学里面讲的东西,都不是讲虚无的。一切法都不是虚无的,所以才可以学、可能修。(注:真空妙有。)
如果落到“无”那边修,叫做“断见”,就绝对错误。
我们还是站在我们这个世界来看我们这个世界,还没讲到超越我们这个世界,等于我们住在荧光屏来看荧光屏里面影像的世界这样来讲“空”。
还没有跳出荧光屏来讲那个“空”,因为所有修行的的人都不能离开荧光屏,都不能离开我们这个世界。
不能说我学佛、修法就离开这个世界来修,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一定要住在我们这个世界来修行,所以学佛要讲次第,次第高了才能离开荧光屏。(注:借假修真。理虽顿悟、事需渐除。)
刚才有一位女士提到我讲的是二元的世界,没有离开二元就不究竟了。是!现在我讲的还是没有离开二元来讲0性,将来会讲的。
现在我用科学的话题来开头,目的就是讲我们如来藏思想无论科学怎么发展,如来藏思想都是可以站得住脚的,不会被科学否定,不像其他的宗教,一旦科学发展了,它们就站不住脚了。
我刚才大概地讲了,当牛顿力学出现的时候,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的上帝等于被否定了,可是“梵”还没能给否定;
可是到了量子力学,大“梵”被它否定了,但佛家的如来藏还没被否定。
因此,物理的世界不是如来藏的世界,可是如来藏的世界和现在物理的世界一点冲突都没有。(注:如来藏世界是智境界,物理世界是识境界。)
这就是如来藏思想的优越性了,比其他宗教要高一点。
好,现在还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一点如来藏思想的特点,下一课我就正式地讲到底什么叫如来藏思想,用科学的定义怎么来理解如来藏思想。
现在我可以讲到物理学家霍金了,他有一个“弦论”,当时没有多少人能明白。
我理解“弦论”等于几率,“弦论”企图将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统一场论”是希望用一个力场的架构来统一这些粒子和波。但粒子有粒子的规律,波有波的规律,那就不统一了)中的问题解决。用一个物理学的原理建立一个力场,如果把粒子和波都统一起来,E=MC2,这质量与能量就可以统一起来了,能量=波、质量=粒子。
我们把霍金的“弦论”当成“统一场”吧。
这个“统一场”是由几率来决定事物存在,用几率来定义它显现,这个“存在与显现”就统一在一个“弦论”里面了。(注:几率是宇宙波函数,是缘起、业力、因果律?)
不过它不叫“统一场”,那么它就比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更要广大了。
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其实还在二元世界、识境上的,只能讲我们这个世间有的粒子与波统一。(注:有粒子和波的概念就是心物二元了。三维空间。)
可是“弦论”的范围就大了,可以超越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宇宙的定义了。(注:玄论是心物一元。多维空间。)
我们把宇宙定义在我们可见的范围内,所以说我们看到无限的空间都属于宇宙了。
其实宇宙没有这么小,不同的时空都有不同的宇宙了。
我们是一度时间,三维空间。(注:相对论是在三度空间范围内有效。)
如果是一度时间,四维空间、五维空间呢?那我们就看不到了。那这个就不在爱因斯坦的研究范围了,在霍金的“弦论”范围。&
因为“弦论”范围涉及到“存在与显现”了。因此,霍金的“弦论”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要复杂了。
因此霍金讲“时间等于零”,他所说的是与如来藏思想配合的。
我的孩子是麻省理工念物理学的,他现在在台湾做太空物理研究,现在是高级研究员,我用如来藏思想和他谈各种科学上的问题,也谈到霍金,如来藏有一个不同意霍金的是几率的问题了。
几率是不确定的,只是有几分机会显现出来,有几分机会不显现出来,那是放在数学角度,当然整体上他讲的很复杂,不像我所讲,可是都放在数学的范围里面来看“存在与显现”,那这个观点更玄了。
怎么样来定义那个几率呢?有很复杂的物理理论来解释,但这都不是我们谈的范围,但几率的概念用如来藏思想
“空”、“有”或者“有”、“无”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按霍金的理论,说他的统一场不确定,那怎么看“存在与显现”呢?就是碰巧了,我这样来形容(当然这样形容霍金不会这样认同,他也会认为有很复杂的理论支撑不能说是碰巧,可其实还是说等于碰巧了)。
碰到这个是“存在又显现”,碰到那个是“存在不显现”,这些与如来藏思想相通,可是碰巧这个“巧”到底怎么样有这个巧呢?
如果用佛家的思想讲很容易理解,就是“业力”的问题,也是“缘起”的问题了,就与霍金的物理理论立足点不同。现在我们讲讲缘起的问题。(注:不思议业汝可知耶?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
我讲的还是这个世间的,没有离开这个世间,是站在这个世间来看这个世间,所以现在还是二元论,还是谈相对。(注:不跳出三界看世间,不回归自性,永远是二元对立的。)
缘起,最高的叫“相碍缘起”。
“碍”是什么?“碍”是条件与局限,一切生命形态都要适应这个局限才能存在或显现,所以这些“碍”我们要去适应它。(注:相碍是业障吗?宇宙波函数?)
这个适应有个佛家的专有名词——“任运”。“任”就是不定,“运”就是运作,不定地运作。
不定就是为了适应,所以我们不能给它固定。比如蚯蚓没有眼睛,我们就不能定下来,说我们靠眼睛看世界,如果这么一定下来,蚯蚓就不能显存与显现了,所以要任运。
人有人的任运,蚯蚓有蚯蚓的任运,蚯蚓没有眼睛,蚯蚓就有蚯蚓的运作了。
所以一切生命都要适应它的相碍,能够这样适应就变成A,另外一套就变成B,A可能与B完全不同,人就和蚯蚓完全不同了。
这个适应是凭什么呢?凭业力。
要理解佛家思想一定先要这么理解。
有轮回是佛家最根本的观点,如果否定轮回就根本不要学佛了。
佛就是要你不再轮回,脱离轮回的世界。
我们每一生的轮回,都有每一生的业力,这些业力有共业也有别业,因为我们共业相同,所以我们轮回就变成人了;
因为有别业,所以每个人的背景不同。(注: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
因此我们这样的适应与任运,就是看业力问题了。
蚯蚓的业力只能令它适应它的局限,因此它就成为蚯蚓,我们的业力就令我们适应人的局限,我们就变成人了。
当然如果我们做坏事,我们就失去人的共业,就可能变成恶鬼、地狱的众生;(注:贪感恶鬼,嗔感地狱。)
如果做好事有善报,就可能成为天人。(注:十善感天人。)
可这些都不离开适应与任运这个范围,所以我们永远是住在我们自己的识境里面,这就不能脱离了,永远困在荧光屏里面不能离开,所以说我们是困在荧光屏里面轮转了。
(注:若不销业障,不断烦恼,不能竖出三界,就随业轮转。除非念佛往生极乐,横出三界。)
要离开荧光屏,如果按如来藏来修,得到离开荧光屏这个果,那就是如来藏教法的目的了,也是所有学佛的人希望的。
现在这么一讲,你就知道了学佛千万不要求加持与得到好的福报,如果是这样来学佛,你就一定还是一层一层地绑自己,越绑越重,就一直困在这个识境里面。(注:识是生灭的,凡是有生灭的就不是真的。心是不生不灭的。)
你们如果回答我说能发财、长命这样就够了,可是你不知道在这个世间你不断地轮回,不断地求福报,那才是霍金所讲的几率的问题,你会有百分之几得到福报,百分之几不能得到福报。
假如我们能够求心安,哪怕不解脱可是我们的心灵得到安乐,那么学如来藏的修法就有用了。(注:学佛要求福、求慧、求净土。)
如来藏的教学能令人解脱,离开荧光屏。你不离开荧光屏,不是令你能升官发财,能引导让你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人生的问题,因此得到安乐。得到安乐其实对人而言,也就够了。
(注:离开识境,到达智境,转识成智是解脱。解脱是解开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束缚,放下了执着、分别和妄想等粗细的心识境界,达到了不起心动念的一真境界,从而不生不灭,从小我、大我到入真我境界,解脱、安了、自在。)
我的老师敦珠宁波车授记我的时候,给我六个字:“长寿、安乐、自在”,他说我能一生一生地传法,我是不超越轮回的,就是我不能辞工,永远要在这里打工,就一直传这个如来藏教法,可是他说你可以得到“长寿、安乐、自在”。
我一想这样实在够了,他没有说我有钱,可是得安乐自在,钱就不是问题了,总有饭吃吧?!不会睡在马路边吧?!这样得安乐自在就够了,因此他是鼓励我修如来藏的行持了,修这个行持其实就可以得到自在。
现在我们就从霍金的几率看看与“存在与显现”的关系。物理学家,从“存在与显现”来研究“有”,大概霍金是第一个,我研究如来藏时就特别注意他了。
他在这里就得到一些结论了:事物不恒常。没有恒常的事物,如果有恒常的事物,那个事物就一定永远存在与永远显现,不需要靠几率了,要靠几率就等于不恒常。(注:识境是生灭相,是假的。)
这就等于佛家的思想了,佛家讲识境不恒常,不恒常用霍金的说法就是我们的存在不稳定,我们的显现也不稳定,因此我们就看见生灭的现象,这个人出生,那个人死亡,我们明明白白地看见。
一旦住在生灭显现这个相里面,把生灭当成实有,我们就看不见事物的空性了。
(注:识境界中刹那生灭的速度太快,我们凡夫分辨不出生灭,故执着为实有。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位,心地清净,就能照见阿赖耶的实相了,见到这种生灭的本质是空性。)
等于我们看到数码1-9,我们没忘记1-9还有一个空、一个0性来定位,有0性,它才存在与显现,所以它不实在。数字不实在,就因为它要靠0性/空性在背后给它定位。我说3891,不实在,没有这三个0在后面给它定位,这个3就不能说成3000,要靠这个空性给它定位,因此我们不能说这个3000是实在的。
所以说3000虽然是存在的,而且也是显现的,但是要靠这个0性也就是空性的定位,它才存在而显现的。
也可以说,它要靠一种符号给它定位,我们也把这种定位叫做空了。
也可以反过来这么讲。在识境里理解识境的“空”,如果从最高的层次来理解,是很难的。幸亏你们学数学,还容易了解这个0的解释。这个0性你们慢慢就会想明白了。假如一定要我们用几率来讲,同一个0,要排在前、后、左、右,排在哪里就是几率了。
只能这么理解,可这样理解很机械,因此我们不把霍金的几率看成是与“存在与显现”的如来藏思想相等。
用霍金的理解,等于用物理学上证明我们说“有”、“无”这个定义是符合现代最新最尖端的物理学。也就是说物理学发展到霍金还不能把如来藏的“有”、“无”推翻,可其他佛家宗派就不是了,其他宗教就更不是了。
按霍金这样讲几率,那上帝不能存在了,梵天也不能存在了。
刚才说梵天可以有无数个天来做世界,可是按几率那还做什么?
如果一个天能够造世界,就不是几率的问题了。(注:一个天的世界不是创造出来的,是几率、业力、因果律形成的。)
现在把“存在与显现”按几率来说,那就证明天不是能造的出来的了。
理解这一点,大家就明白几率等于把印度教最根本的理论也推翻了,可是没有推翻佛教,现在大家都谈“存在与显现”,而且我们修如来藏就是修“存在与显现”。为什么总是讲到“存在与显现”呢?因为我们观修如来藏修法的时候就是用“存在与显现”来修。
刚才有个同学说通过看书来修“拙火”,结果一塌糊涂,这是命该如此。谁让你看书来修?
修“拙火”是什么,是“存在而不显现”。(注:自性中的能,灵力、灵能、生命能、生命源,业相。)
“拙火”是我们的生机,我们的人体如果是个卵,“拙火”是一个人头,对人来说,“拙火”是不显现的,只显现为我们身体的卵,现在我们把身体的卵与大自然的卵放在一块,一起来修,那么把它就修成一个“拙火”了。
修成的时候,怎样令“拙火”发挥功能?没有书说得明白。
因为书上把它神化的时候,就说那个“拙火”是“又存在又显现”的。
可是无论你怎么修,“拙火”是不存在的,可在心的行相上显现,虚幻地显现,这一讲起来话就长了,它不是我们日常生活经验能够把握的东西,因此不能乱修。
可是很多人写书,就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拙火”写出来,这些作者的理解层次不一定高,也不一定得到了证实。所以你按书来修,容易乱。
可我们要理解修法所依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要理解“存在与显现”的问题。
现在我们回到一个很根本的问题里面。现在有一个科学部门出现了,从心理学、从大脑的结构,还从一些物理现象,有一个叫“全息”(大陆翻译成全息,港台翻译成全像)的概念,就是说照片上的一个苹果,如果把照片均分成四份,按原来的规律一份照片就只有四分之一个苹果显现,但全息摄影就不是了——把全息摄影的照片均分成四份,但每份照片上还是整个苹果显现;再继续分下来,分成无限小,这无限小部分照片还是整个苹果显现。
我们身体的基因,每一个基因都应该是独立的,可按照全息理论,每一个基因都应该是全身的基因。
每个人应该只是法界里小小一个,可是按照全息理论不是这样,法界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有你这个人。
这就等于佛家如来藏思想的“芥子须弥”,即一座须弥山可以在一个芥子里面。
在全息摄影,一座须弥山被分到芥子这么小的照片上还是整个的须弥山。那么这个还是讲外境。讲到我们的思维方式,人的大脑分左右两边,每一边还分成很多区,每一区还有各种功能,我们的鼻、眼、耳等每个与大脑还有一个特殊的联系通道。
可如果按全息就不这样了。为什么要讲全息呢,因为观音菩萨在《楞严经》中讲到六根圆通,六根圆通的意思是耳朵可以看见光、眼睛能听到声音、舌头也可以看见光等等。
你们不要认为《楞严经》所讲是很玄的境界,这个境界科学已经把它证明出来了。
现在的科学上讲,在我们的大脑上有一点,叫做TPO,信息传到这里就过不去了,所以耳朵听到声音、眼睛看到光。
如果信息能通过、超越TPO这一点,那么光、声、热、味道这些都可以让这个TPO来感觉到,这样就可以六根圆通了。
过不了TPO,六根圆通就不可以圆通,这个已经被科学证实了。
我当时在多伦多教过弟子,在密宗有个六根门头,六根门头在大脑哪一点,我把位置都给他们讲了,我们修就修这一点,很多弟子也修了。
几个月后杂志上就有人发表那个TPO了,我一个弟子看到那个发表的论文就拿来给我看,说老师幸亏你讲早几个月,如果你六根门头的位置讲迟几个月,我还以为你是抄人家的。你讲的六根门头就是杂志上发表的TPO位置。你们看我多帅!科学论文还没有发表前几个月,我就根据如来藏修法告诉他们六根门头就在这一点,位置一点不差。
你们想不到我当时的反应,我流泪了,为什么?佛简直都不能光用“伟大”两个字来形容,佛在几千前就把六根门头传下来了,一直传到我,我知道六根门头的位置,可不能告诉你们,但现在告诉你们也不违法了,因为那个TPO的论文都发表了,已经不是秘密了,以前不准,只有有根器的人才能传。下一课我把六根门头的位置告诉你们。
为什么佛传的六根门头与TPO的位置一点不差?那就证明观音菩萨讲的六根圆通不是骗人的,他真的修到才说出来的。
为什么我提这个问题出来,就是因为全息摄影的问题。TPO等于全息,声、光、热、味道、气味、触觉、感受到的软硬都是全息了,所以眼睛可以感觉到软硬、舌头也可以看见光,这还不是全息?
首先有一个外境刺激我们的器官,信息进入大脑,大脑有一个分别,将这些信息分别为光、声音、热等等。
这就是心识的作用了,等于大脑起功能和作用了,这个作用叫作“识”的作用。
眼识、耳识等等作用,这个作用我们马上给它个概念,所以我们要轮回,我们永远是这样的。(注:心为境转,住境、着相。心随境转是轮回的根本。)
心理受到一个外境刺激,我们一定给个概念给它:这是红光、这是贝多芬的第二乐章,我们一定同时给个概念给它,我们就分别了,这个分别不是错的,因为我们的确是这样生活。(注:执着、分别、妄想。)
按这样发展下去,大家可以看,从这个假想概念的分别就变成我们心的行相。
所以我们看东西,并不是如实地认识它,我们给它加了两个外来因素,一个叫分别,一个叫概念。(注:我们熟悉的是分别、下概念,陌生的是不起心动念。要转熟为生,心不随境转,就会得大自在,了生死、出轮回。)
首先做分别,然后给概念。笔,你们马上根据概念认定这个功能、形式、基本结构等等,就靠这个来认识了。
这个相,就是假想一个外境的刺激,假想心识分别,再假想心的概念,就变成心的行相了。
当我们这样看的时候,如果用唯识来讲,就可以说我们看到唯识变现,也可以按华严宗所讲的一切唯心造,是把心的行相造出来,因此“存在与显现”的问题就与此有关了。
不是几率的问题了,是到底我们有些什么概念?概念在佛经里面叫“句义”(我通俗地讲叫做“概念”),我们被很多“名义”概念绑住了思维,首先我们这个识有分别的功能,这是光这是声音,然后我们加一个句义上去。
因此我们认识的世界,就是有分别与概念二个外力加上去的世界。这二个外力就等于量子力学“测不准”的原理了。(注:我们的心识对外境进行分别和下概念,这两个外力与外境一起,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共同因素,心与物是一元的。世界是唯心所现、为识所变的。)
量子力学讲什么东西都没法测得准。我拿一个尺来量这个纸多长,那时候就加了个观察仪器上去,一加这个仪器,整个真实的长度就量不出来了,只能量到一个相对的长度,就是观察仪器这个外力的长度,就是说加上分别与概念的长度了。我们观察事物,假想这些等于量子力学假想所观察的仪器了,所以测不准。那这个“测不准”在我们这个到处都测不准的世界相对来讲是真实的,可绝对来讲是不真实的。因为绝对的长度你测不出来。
那怎样才能测得出来呢?那就要把我们那个分别与概念去掉,就可以看到真实了。(注:去掉执着、分别和妄想,不在动摇,就可照见本体,不生不灭,真实的境界。)
好,现在就讲到了如来藏重要的一点了,整个如来藏得到一个结论:
“存在与显现”是与我们的分别有关,与“句义”有关。(注:存在与显现是现相界,是性的相和用,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我们受“分别”、“句义”限制来看“存在与显现”,住在这人世界就用这一套分别、句义,不同的时空应该有不同时空的分别、句义,因此事物也可以说测不准。(注:因执着和分别而显现的现相界,会因识的不同,也就是境界的不同而变化。不同的时空是我们的分别形成的。不确定性原理是因为现象界是唯识所变的。)
从整个法界来讲,就不是几率的统一场论了,是名言、句义的统一场论。(注:统一场是自性的本体,如来藏。万法都是唯本体所现的。万法都是为识境所变化的。几率是由于业力或因果律而来的。)
因此你要超越这个“测不准”,想要看到事物的实相,就要脱离分别、句义。
(注: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转识成智,就会超越测不准的境界。测不准是识境界,是凡夫境界,是因果律、业力的束缚区。消了业障,断了习气,除了烦恼,断尽烦恼和所知二障,就超越了测不准,超越了业力的束缚,超越了凡夫的境界。就进入阿罗汉和菩萨的境界,就不用妄心而用真心,就不生不灭,就不昧因果,就了生死、出三界,就回归本体成佛了。)
因此佛就讲《入无分别总持经》,这本经很重要,可是在传播方面很少人看到有人讲这个经、重视这个经,入无分别才是刚开始想到解脱道上,离开分别,离开名言,来认识这个世界。
(注:解脱束缚,就是要放下我执的见思烦恼,放下分别的尘沙烦恼,放下起心动念的无明烦恼。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达到这个境界看世界,当下就是净土。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临命终时,诸佛净土就可以自在往生,除非乘愿再来,永远不再受业轮回。)
这样就跟刚才我们所讲的,我们把这个定义为粒子、把这个定义为波,其实还是按名言、句义来做分别。
(注:亚原子的粒子和波是本体所现的相,是阿赖耶的微细的境界相和业相。在亚原子的世界,光是粒子还是波,是随着我们的识境界而一起变化的。粒子和波是人的宏观境界相的粗大妄念,形成的概念和分别。光子是八地菩萨才能照见其本质的微细境界相,凡夫按普通物质的境界来定义亚原子等微观世界是错误的。宏观物质世界是构建在阿赖耶的刹那生灭的微细妄念境界相上,是亚原子世界的境界相,而我们凡夫的境界是粗大妄念的宏观物质世界,用粗妄的境界来解释微细妄念的境界是行不通的。)
所以离开这个分别、句义,才能进入如来藏的统一场论,不是爱因斯坦的统一场。将来的物理学,恐怕要往这边发展了。我的孩子退休以后就要做这方面的研究了。(注:本体的统一场,如来藏。周边法界、含容空有、出生无尽。量子的微观世界符合这个因果律。)
按如来藏的统一场,离名言和概念来理解这个世界,等于荧光屏上的人脱离荧光屏来看荧光屏的世界,就脱离分别句义了。
(注:为什么要离名言和概念来理解这个世界,因为我们凡夫看世界的境界,是粗大的分别、执着、妄想的境界,对宏观物质世界熟悉,对微观物质世界和本体如来藏陌生。我们的名言和概念都是用来解释我们熟悉的宏观物质世界的,用在微观物质世界和如来藏上,就行不通了。只有放下我们粗妄的分别和执着的名言和概念,我们才能照见陌生的微观世界阿赖耶和如来藏,才能见到真谛。见到真的,慢慢熟悉了,我们才能放下曾经熟悉的、那个我们认假为真的假相。这样才能脱离都是假相的荧光屏,才能回归到真相的本体,如来藏。才能了生死、出轮回,逐步提升到一真法界。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大解脱、大自在。)
我们现在看电视,其实都是看见影像,应该是看到实相的,可是你们看不到,因为你们一看,这个是谁,是哪一个演员,比如张国立、王刚,你们马上分别了——王刚一定是和绅,不会是好人的。你马上落在分别、名言、句义里面认识,这就等于你没有跳离荧光屏去看荧光屏。
(注:用我们熟悉的宏观世界的粗大妄念来分析、看待世界,结果永远出不了轮回,永远在荧光屏的假相中看不到真相。想要跳出轮回,就要放下这个粗大的执着、分别和妄想,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嗔痴慢,我们才能断假见真,才能回归到自性本来面目,常乐我净。)
如果真的跳离荧光屏去看荧光屏,就等于是脱离分别与名言句义了。(注:达到阿罗汉境界,就跳出荧光屏了。回头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断了五种见惑和五种思惑,较粗的见思烦恼断了,观察世界的分别识相对微细了,心清净了,我执没有了,达到了苦空无常无我的境界。初步照见了世界刹那生灭的影子,还没看清楚,万法怎么形成的还很模糊,还有法执。但已跳出了六道轮回,了分段生死。我执,也就是心识里的见思烦恼,是六道轮回的根。脱离了对宏观世界的分别和言说,就达到了本自清净的境界,跳出了前世报身形成的荧光屏,见到了本来面目,清净法身。)
如来藏的场就等于是一个绝对的场了。这就脱离二元了,二元的对立。(注:心物一元。从一体,起二用,示三遍。从本体,起依、正二报,示周遍法界、含容空有、出生无尽三遍。从阿赖耶,生业相、转相、境界相三细相。转相是心,境界相是物,业相是能量,心物都源自业相。业相源自阿赖耶。)
我们这个二元是怎么搞出来的?我们落在分别、落在句义才有二元的对立,所以变成心与物的对立。
(注:心识能照见阿赖耶的三细相时,才能悟到心物一元。阿罗汉见到了,进入了清净境界。菩萨证到了,进入了平等境界。佛究竟了,进入了彻底觉悟境界。我们凡夫妄心太粗,见不到刹那生灭的三细相,就执着本质为空的宏观世界的粗相为实有。所以认假为真,执着我和我所有,认心为我,物为我所有,故讲心和物分别、对立。)
可你看事物的对立,主要是靠分别与句义弄出来,所以变成心的行相与实物的对立。
如果我们脱离这个,就没有这个对立,这些都不存在了,那我们应该看到的一个全息的世界,六根圆通的世界,说起来很玄,可是道理很容易明白。(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回光返照。)
我们先有分别,然后把它分类,如果没有这个分别,修的时候修TPO,那么就是全息的世界了。
(注:我们的心太粗了,见不到阿赖耶的三细相的真实情况,以这个粗妄对宏观世界进行分别、分类、命名,实际上都是假的,不是诸法的实相。量子微观物理学与宏观物理学的冲突正是由此引起,量子世界是阿赖耶的三细相,宏观世界的粗妄的概念不再适用于细妄形成的微观世界。)
英国做了一个试验,用飞机载一个孩子飞伦敦上空一次,之后让他把整个伦敦画出来,他画了一个大的商业区,这个画等于和照片一样,非常如实,这个楼多少个窗口他都画出多少个窗口,这个楼多少层他都画出多少层。人家问你怎么记得住呢?他说我不是记的,我是感觉出来的。这是个真事,有个影片就把那个孩子的画影印出来对比,可能你按照片画还不能画这么清楚,为什么?因为他是全息,等于全息摄影了。他大脑里一个细胞,就可以把整个大脑功能发挥了。
如果是这样,以后DNA的研究也会改变了。一个DNA等于所有DNA的功能,也可以说一个芥子里面有整个须弥山。
我们一颗心有整个法界,这样才能体会到如来藏的施设到底是怎么样,这是个超越我们识境世界,也超越我们轮回的世界。(注:菩萨的智境的世界的妙用是三个周遍的,周遍法界、含容空有、出生无尽,究竟位是不生不灭的。凡夫的识境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结果是生灭轮回的。)
所以我用科学方面来讲如来藏,就到此为止,明天我正式定义如来藏,今天讲你不理解不要关键,明天你就能大概理解到底什么是如来藏了,了解如来藏之后,你就知道怎么用如来藏思想来生活和思维了。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谢谢。
科学、佛学与人生之二——如来藏的传承、定义与如来藏修持
今天正式谈如来藏思想了。
关于如来藏,汉传、藏传及西方的学者一直以来都有很大的争论。连如来藏的名字,西方学者及日本学者都有不同的意见:这个“藏”字怎么解释?藏字的梵文是grada,西方学者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解释,现在比较权威的翻译第一是矿藏、第二是种性、第三是子宫。
争论比较大的是“种性”,从传统的解释说种性就是说如来的血统了,可是西方学者觉得每个众生都是如来血统很难理解,一条小虫、一只小蚂蚁都是如来血统不能理解,所以那些西方的学者就否定它了,他们倾向说矿藏:如来等于是矿藏里面的黄金,藏在矿石里面,我们把它挖掘出来就看见如来了。子宫的说法,是指可以孕育如来的东西。
这三种说法都是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特别是如来藏思想受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影响。
在宗喀巴时代人们是怎么评价、批判如来藏的呢?宗喀巴不提如来藏,说“我对这个教法‘等置’”。“等置”是佛学上一个名词,就是平等地放下来。不加以批评,就这么放下来,这就是等置。
后来黄教第二代弟子、继承了宗喀巴传承的克主杰就讲宁玛派的教法原来很好,可现在时机不对,因为莲华生大士的根器很利,当时他来传法,因此可以讲大圆满,讲如来藏。可是现在人的根器不好了,所以这就是宗喀巴当年等置宁玛教法的原因。
可在宗喀巴以后,黄教都这样说:人都有一个如来法身。这就等于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佛了。(注:理即佛。)
可这不合理,因为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可以成佛,他还要修,因此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成佛的可能性,我们还要保养它,然后才能成为如来法身。(注:名字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
等于说不承认有如来法身,只是有一个成如来法身的可能,因此西方学者就把它看成是孕育如来的子宫。
如果按传统解释成种性,即我们都有如来的血统(有如来血统在一般佛家的经论里都讲的“众生皆有佛性”),就是说没有可能孕育如来的生命。
争论的情况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他们怎么怀疑如来藏?我只想指出一点,他们理解的如来藏并不是佛经里如来藏的本意,所以他们批判的只是自己假设出来的如来藏,这是近七八十年越走越偏的一条路了。
汉传佛教除了唯识宗、藏传佛教除了格鲁巴,其他佛家宗派都是拿如来藏作为自己根本见的,华严宗有华严宗不共的见地,天台宗有天台宗不共的见地,说到底他们的根本见不能离开如来藏,所以今天我就讲讲属于根本见的如来藏。
也就是说,汉传跟藏传佛教对如来藏是怎样定义的?因为各宗各派用不同的名言来说,所以说出来的根本见就有点差别。
在这么多的宗派里边大概只有汉传佛教的禅宗而且是北派的禅宗与四川保唐派的禅宗,是完全符合印度传承的;藏传佛教的只有宁玛派跟萨迦派,是直接从印度传下来的如来藏,其他宗派多少掺入了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今天是根据宁玛派的如来藏思想来讲。
宁玛派的如来藏我要先讲它的传承,因为每一个法如果没有一个传承,这个法门就容易就被议论。
如来藏思想在佛经里边是文殊师利友菩萨(文殊师利友也叫妙吉祥菩萨)与维摩诘居士两个弘扬的,那时候他们不把它叫做如来藏,叫“不二法门”,等一下我解释如来藏为什么叫做“不二法门”。
可是他们没有传怎么修,只是传的见地,见地是个观点、基本理论,把这个修法第一次在人间公开的是宁玛派最早的祖师“俱生喜金刚”。
他是一个王孙,他妈妈是个公主没有结婚就怀孕了,于是孩子生下来她叫保姆把他丢在灰堆里面,想淹死他。可第二天保姆再去看他,看见他不但没有死,还有母牛给他喂奶,那个孩子还很高兴地在灰堆里手舞足蹈。后来,保姆把他捡回宫,见了国王说起这个事,国王说把他养起来,给他一个名字叫“灰堆喜欢生”。
国王养了很多学者,各种哲学流派的学者都有,俱生喜金刚七岁的时候就要求跟这些学者辩论,结果所有学者都被他辩败了,他赢了,学者把法冠往他头上戴,也从此他正式的修法、看经论。
一直到他20岁左右来到中国五台山住下来,就成了大成就者。
因此宁玛派如来藏的传承跟中国跟汉地有很深的渊源。
因此当时汉藏和谈,西藏提出一个条件,就是一定要唐朝送一个五台山详细的地图给他们,可以看得出当时西藏对中国五台山是非常非常重视。
俱生喜金刚就是在五台山成就的。在他晚年,还有另外一个印度学者,叫文殊师利友,他一直学密宗,在定中看见金刚萨埵叫他到中国五台山,找到他的上师。
文殊师利友就来到五台山,看见一个老头在耕田,旁边一个老妇坐在旁边田脊上,他去问这个老妇讨一口茶,那个老妇不给他,说:“这个茶不是随便喝的,这是甘露不是茶”。
他灵机一动马上顶礼了,就问:“谁是俱生喜金刚?”老妇没答他就说“你今晚就住在我家吧!”
住在老妇家,他突然看见满室的光明,看见原来小小一个的客厅,以大日如来为中心,金刚界和太藏界两度的本尊坐得满满的都是佛、菩萨,他起来刚想顶礼的时候,这个老头就出来了,还拿着烟袋抽烟,问他:“你在向谁顶礼呀?”他说:“我向佛顶礼。”一顶礼坛城不见了,老头子说:“你应该向我顶礼,不是向佛顶礼。”(将来我再讲你就知道,这是如来藏的密意了)文殊师利友跟他忏悔,请他给自己灌顶,坛城就继续出现了。
文殊师利友一直跟他学佛,后来俱生喜金刚圆寂了,文殊师利友觉得自己还没有学到圆满,就向天高呼:“上师你还没有把口诀告诉我。”天上就出现三行金字,现在传下来的三行金字我们把它叫“三金句”,这就是整个如来藏的要义与修如来藏的道都包含着这“三金句”里边了,等下我还会讲,那时你们就晓得如来藏的重点在什么地方了。
文殊师利友一直住在五台山没有回印度,印度有个王子听到金刚萨埵叫他到五台山去,这个上师叫吉祥师子,吉祥师子的寿命很长,有书记载(我现在翻译吉祥师子写的《心经究竟义》,公元七、八世纪在西藏很流行,是由他的弟子无垢友传到西藏的)他在中国与印度住了两百多年,可是吉祥师子晚年从五台山搬回了印度,因此从他开始,所有如来藏的上师又不在五台山了,变成在印度了。无垢友是在印度皈依跟吉祥师子学的,虽然无垢友没有住在汉地,根据我们宗派的传说,无垢友是到过五台山去游戏示现(就是到五台山玩一玩,见一些人等等,不在那里修法)。
所以如来藏跟五台山的关系很大,现在五台山还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这就是我们的这个传承。
俱生喜金刚出生的年代,现在是绝对的弄清楚了,因为他的外祖父给他立了个碑,这个碑是讲他怎么跟学者辩论,他赢了,现在这个碑找出来了。
根据这个碑的纪年来推算,他应该是公元55年出生,大概是公元80-90年左右(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年)到了五台山,这是公元一世纪的时候。
所以现在有的人说密宗是从公元七世纪才有的,这话绝对站不住脚,因为在宁玛派的文献里,公元55年我们的第一代祖师出生,大概在公元一百年左右俱生喜金刚的著作就有了。
至于《三金句》的出现呢,大概是公元125-150年,那也是二十几年。如果说宁玛派是到公元七世纪才有,就相差了五百年,《三金句》、俱生喜金刚的著作都不会存在,因此彻底推翻了西方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说宁玛派的密法是公元七世纪才成立的这种说法。说宁玛派是公元七世纪才出现,是恶意的诽谤,因为印度教在公元七世纪时出了一个性力派(印度教不是佛教),性力派是主张男女杂交来修道的,完全是邪门、旁门歪道,说宁玛派公元七世纪才出现,这是有意的影射说宁玛派就是这样的一个宗派。
那是日本一些学唐密、东密的学者有意的诽谤密宗。后来幸亏在印度发现俱生喜金刚的笔记,然后才可以把所有祖师的年份定下来,这样很有利地澄清了我们这个法门跟性力派根本无关。
好,现在讲无垢友到西藏的传承。这个传承现在变成了西藏敏珠林寺的传承。宁玛派一直是没有大的寺庙,因为都是在家修,都是小小的僧团小小的一班人跟上师一起修,到了五世达赖喇嘛的时代局面就改变了。
五世达赖喇嘛起初极力反对宁玛派,说宁玛派的经典都不可靠,是自己造出来的,宁玛派传修法的仪轨也不是印度传来的,很多学者把包括白教的学者、花教的的学者联合攻击,可以说把宁玛派贬到一无是处了,可是后来五世达赖喇嘛在青海一个庙里边,因为下大雨的缘故被羁留在庙里边不能走。
雨一下就是一个月,五世达赖喇嘛就到处在庙里找东西来看,他发现里面有个小房间锁起来的,他叫人把房间给打开,发现都是梵文的《贝叶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家里菩提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