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踪科技规划跟踪评价的执行情况,并根据落地情况及时调整更新规划跟踪评价

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不能读取工具条
印发《关于推进普陀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的意见》的通知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类  型:
来  源: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关于推进普陀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的意见》已经日区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关于推进普陀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的意见《普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普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国家及上海市的相关要求,为更好发挥规划引领和约束作用,确保规划有效落实,现就进一步完善《纲要》实施机制,分解落实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目标,制定未来发展各类计划、政策,并全面对接、主动服从和服务于《纲要》实施。推动《纲要》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健全《纲要》实施机制,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更好履行政府责任、提升政府效能,以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动力,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区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为此,要坚持以下要求:1、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两只手都要硬,有效配合,优势互补,把更加重视市场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把该放的全部放给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以更好发挥市场作用的功能和长处,增进社会经济活力和效率,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把该管的切实管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以更好发挥政府的功能和长处,保障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把握改革大局;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激发改革动力。应当充分运用“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坚持统筹兼顾,从全局上谋划,从高层次上协调,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3、强化《纲要》统领性和约束性。《纲要》是指导普陀“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地位,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和引领市场行为的重要导向。各部门、街道(镇)、重点地区应当切实维护《纲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纲要》实施的自觉性、主动性,层层抓好落实,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稳步推进《纲要》落地,充分发挥《纲要》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二、明确分工和重点实现《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实施责任主体,明确规划实施的重点,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纲要》顺利实施。1、强化组织领导。将《纲要》推进落实情况列入区政府常务会议重点讨论事项。区政府在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对《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作为对各部门、街道(镇)、重点地区落实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纲要》实施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按照分工抓好具体落实工作,确保每一项重大任务如期完成。2、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对《纲要》中涉及的行政责任边界清晰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应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要求,由具体责任部门负责推进。对于具有全局性、系统性,且涉及部门较广的目标和任务,由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加强各部门、街道(镇)、重点地区间的纵横交错、协同配合,确保《纲要》任务顺利落实。3、狠抓主要指标的分解落实。围绕《纲要》确定的5年目标任务及每年《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安排》,各部门、街道(镇)、重点地区要深化细化落实计划,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期限,切实推进提高规划执行力。对于约束性指标,责任部门全力以赴推进落实,确保到“十三五”期末完成目标;对于预期性指标,责任部门要加强跟踪监测,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指标完成。对未能实现目标任务“双过半”的指标,有关部门应走访、调研其责任单位,了解滞后原因,并对整个“十三五”发展趋势进行预估,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4、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推动项目落地。各部门应将《纲要》作为审核项目、安排资金的重要依据,对《纲要》中已经明确的重大项目,应加强项目规划选址、建设方案、资金需求和社会风险等前期条件的研究论证,确保项目的顺利落地。项目牵头部门应全面掌握项目动态,对进度滞后的项目,与责任部门及时对接,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带动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三、强化规划衔接1、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充分体现《纲要》实施重点。区发改委要将《纲要》提出的28个主要指标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年底计划报告要充分体现《纲要》当年度执行情况和下一年度实施重点,并重点说明《纲要》主要指标的年度实现情况,提交区人大审议。2、各类专项规划等要与《纲要》充分衔接。各部门、街道(镇)、重点地区牵头编制的专项规划要深化细化落实《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纲要》相关内容进行分解落实。3、各类空间载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要与《纲要》加强衔接。要以《纲要》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以功能布局优化推动空间布局优化,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四、加强监测评估推动《纲要》顺利实施,增强部门责任意识,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规范规划修订调整程序,强化依法合规意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1、加强监测跟踪与动态调整。主动跟踪国内外、全上海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走势和态势,充分预估区域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全局性问题,深入分析、科学研判。对《纲要》中的主要指标、重点项目做好全程跟踪,对可能受宏观形势影响而进度滞后的指标、项目,牵头部门应提前谋划,与各责任部门及时对接,协调解决任务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动态调整实施方案,确保《纲要》任务落实顺利推进。2、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依法开展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强化动态管理,确保规划实施取得实效。强化实施的中期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与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纲要》指标体系的统计和评价制度,确保数据权威准确、科学合理。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评估等第三方评估制度,扩大民意测评范围,保障市民知情权。3、完善动态调整修订机制。根据《纲要》监测分析及评估结果,如认为确有必要,可适时提出修改调整建议,经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专项规划、重点地区规划则向区政府常务会议提出修订调整建议。4、加强规划实施考核。强化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总结评估及专项评估结果的运用,将《纲要》实施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同时,畅通监督渠道,构建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党政监督相结合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共同推动规划实施。各部门、街道(镇)、重点地区要充分认识确保《纲要》顺利实施的重要意义,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明确实施责任、创新实施机制,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齐心合力抓规划落实,推动“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附件:“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附件“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一、落实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涉及普陀的工作序号主要内容牵头部门1鼓励有关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并购金融等特色金融。区财政局(区金融办)2加强苏州河两岸地区功能统筹,提升苏河湾、长风等区域发展能级,打造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展示海派精致的地标。区发改委区规土局长风管委办3桃浦地区要加快产业整体调整,优化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速向现代化城区转型。桃浦镇桃浦转型办4南大地区要加快功能建设,打造多元复合、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区。桃浦镇桃浦转型办区规土局5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区建管委桃浦转型办真如管委办6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区建管委7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等各类规划的指导。区发改委8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区发改委二、主要指标分工安排(一)《纲要》主要指标《纲要》明确了28项主要指标,包括10项约束性指标,18项预期性指标。具体分工如下:1、约束性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发展目标牵头部门1累计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面积(万M2)24.8区房管局(旧改办)2累计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面积(万M2)300区房管局3累计新增长者照护之家床位数(张)500区民政局4期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M2)0.9区体育局5累计新建、改建道路数(条)20区建管委6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完成市下达目标区发改委7期末区域平均降尘量(吨/平方公里·月)﹤4.7区环保局8累计消除区管黑臭河道(条)20区建管委区环保局9累计新增绿地面积(万M2)130区绿化市容局10常住人口数(万人)130区综治办区发改委2、预期性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发展目标牵头部门1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8左右区财政局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90左右区发改委3现代服务业区级税收年均增长率(%)9左右区商务委区科委区金融办区文化局区旅游局4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长率(%)5区商务委5累计新增税收亿元楼数(幢)15区投资办6累计合同引进外资(亿美元)100左右区投资办区商务委7累计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个)15区商务委区投资办8累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家)100区科委9累计新增企业上市及挂牌数(个)25区金融办1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28区科委11累计新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数(人)200区人社局12期末主要公共区域免费WIFI覆盖率(%)100区科委13累计帮助成功创业人数(人)2500区人社局14每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人)完成市下达目标区人社局15期末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个)8区民政局16累计新增病床数(张)1500区卫计委17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岁)82区卫计委18累计新增文化设施面积(万M2)10区文化局三、主要任务分工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涉及加快推进“一轴两翼”功能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城区环境品质、加强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等各方面,现根据《纲要》进行梳理,整理出7个部分,149项重点任务,以此为抓手,推进规划落实。(一)功能布局序号主要内容牵头部门1武宁创新发展轴依托武宁路沿线科研院所,实施中信科技财富广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百联生活广场改造等重点项目,联动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资源,把武宁路打造成为带动全区转型发展的创新轴线。区商务委区科委长征镇2聚焦重点院所、重点学科、重点领域,完善配套支撑,加强针对性服务,支持科研院所制定标准、建立创新联盟和共性技术转化平台。区科委3加强政府、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的联系合作,着力在工作机制、资产、空间等方面形成紧密纽带,梳理武宁路沿线资源,突破现有载体空间资源制约,形成规模化的创新空间。区科委区规土局区国资委4在长征、桃浦等区域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形成环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区科委区规土局区商务委5桃浦科技智慧城到2017年,基本建成中央绿地,既体现景观、生态功能,又体现人文、休闲功能,并兼顾防灾功能,努力实现地上地下空间整体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发挥中央绿地对桃浦地区及周边发展的提升作用。桃浦转型办区绿化市容局6到2017年,基本完成土地收储。桃浦转型办7加快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沪嘉高速普陀段、外环线武山路节点等对外交通改造工程,积极推进景泰路、金昌路、玉门路等内部路网建设。区建管委8完成桃浦污水处理厂调整,综合运用BIM、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前沿技术提升建设水平,实施地区防汛提标建设。区建管委区环保局桃浦转型办9大力推进区域环境整治和生态系统修复,完成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治理。桃浦转型办区环保局10推进漕河泾桃浦科技智慧城一期、二期及科技研发项目建设。桃浦转型办11加快弥补长期以来桃浦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足的“短板”,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超前规划建设一批与未来高端发展定位相匹配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桃浦转型办区规土局12真如城市副中心加快低端市场调整,着力改善区域面貌和环境品质。区商务委相关街道(镇)、重点地区13加快红旗村改造,建设生态文化休闲带。真如管委办区绿化市容局长征镇14完成土地收储982亩,实现土地出让50公顷。真如管委办15礼泉路、礼尚路、真华路二期等道路投入使用,形成地面、地下、空间相互贯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区建管委16全面建成长江实业高·尚领域、绿地合景天汇广场、星浩资本星光耀广场等重大功能性项目。真如管委办17长风生态商务区加快建设“上海并购金融集聚区”。推进功能机构、基金、行业协会、研究机构、投行及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并购金融要素集聚,发展金融产业,形成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金融服务功能。长风管委办区财政局(区金融办)18结合北横通道工程、轨道交通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动态交通网络,最大限度释放公共活动空间,密切空间联系。区建管委19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区域形象,着力引进“创新型、总部型、外向型”企业,提升产业能级。长风管委办20中环商贸区发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品牌优势,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电子支付等配套企业,吸引培育跨境电商企业,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高地,着力打造“金中环”。长征镇区商务委21全面推动中环智慧商圈建设,利用大数据系统促进商圈升级。长征镇区商务委区科委22着力培育智慧照明、教育装备、移动游戏、互联网影视等特色创新产业,进一步提升天地软件园、华大科技园产业能级。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文化局长征镇23不断优化交通组织,全面改善交通环境。区建管委24长寿商业商务区推进商务楼宇智能化改造和功能品质提升,逐步开展道路大修和绿化改造,实施地下空间停车配套项目,持续改善长寿路沿线环境和综合品质。长寿街道长寿商业商务区领导小组办公室25加快曹家渡“三区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注重地下空间、沿河特色景观的开发利用。长寿街道长寿商业商务区领导小组办公室26以天安阳光广场项目为核心,优化对外交通、增加商业配套、加强生态绿化。长寿街道长寿商业商务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二)建设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区序号主要内容牵头部门27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智慧照明产业创新基地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本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布局。区科委区商务委长征镇28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发中心、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形成集群创新优势。区投资办区科委29探索成立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创新成果加速产业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对区内企业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区科委区财政局30深化张江普陀园建设,引导和支持科技园区、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提升能级、加快发展。区科委31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建设和发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服务机构,积极打造若干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区科委32扩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规模,优化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建立风险引导、补偿和激励机制。区科委区财政局33建立区内企业上市储备目录,加快科技企业上市步伐。区财政局(区金融办)34深化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借助市场化保险工具,通过科技保险保费补贴等方式,降低创新研发风险。建立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区科委区财政局35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依托区域内科研资源,集聚培育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新型研发组织和龙头企业,促进研究开发、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标准化制定等科技服务业能级提升。依托产权交易平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等服务,构建多层次、有影响力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以桃浦科技智慧城建设为重要契机,加快集聚智慧安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企业。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行业应用软件、电商技术服务等特色信息服务业。区科委桃浦转型办36转型发展现代商贸业。培育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着力吸引有影响力的国内外贸易组织和机构,支持中小贸易主体发展。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丰富中环商圈等实体商业体验服务。提升月星环球港等地标性商业中心吸引力,拓展精细化定制服务模式,逐步成为上海时尚购物之都目的地。区商务委长征镇38提升发展专业服务业。依托跨采中心,大力发展广告、会展等行业。依托并购金融集聚区,积极吸引配套专业中介机构集聚,加快发展法律服务业。推动人力资源机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支持发展中高端人才服务。引进品牌运营商,大力发展租赁服务业,鼓励商务楼宇整体经营、专业管理。区商务委区发改委区金融办区投资办39培育发展文化服务业。发挥M50、天地软件园等园区产业基础优势,大力推进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企业集聚,全力打造上海“设计之都”的特色区。积极吸引创作编剧、拍摄制作、出品发行和衍生品开发等互联网影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以“Unity天地港”等为平台,打造移动游戏产业链和集聚区。区文化局40鼓励发展“互联网+”等“四新”经济。鼓励有条件的贸易商、咨询服务商拓展服务领域,向平台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跨越传统边界,创新业态和服务模式,打造细分市场“隐形冠军”。运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行业,加快在线旅游、教育、商贸、餐饮等发展。区商务委区科委41全面推进质量强区。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化中介服务市场和质量发展指数,健全产品、服务等质量监管,提升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国家及上海市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区市场监管局长风管委办长征镇42通过“拨改投”、“拨改补”等方式,探索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完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引导体系,对潜力期、成长期、扩张期不同企业需求,提供“雪中送炭”的政策支持。区财政局(区金融办)区发改委43健全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制度,提高服务企业、服务人才的针对性、有效性。区投资办44持续推进楼宇连通,优化交通组织和慢行系统,促进酒店、办公、购物、绿地、休闲、居住等功能有机融合。区建管委区规土局(三)推进协调融合的城市更新与管理(四)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五)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六)共建共享更美好的生活(七)凝心聚力实现美好蓝图
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当前栏目:网站首页 - 信息服务 - 电子刊物 - 《城市规划信息化》
城市规划信息化2015年第5辑(总第51辑)(一)
  来源:本站
立足智慧规划&&& 服务智慧城市
十二五期间,为贯彻落实规划信息化发展要求,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坚持“信息化引领实现沈阳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新跨越”的发展战略,立足数字城市,面向智慧城市,以顶层设计为指导,以“一中心、三平台”为核心内容,开展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监管、网上交易和网上服务,实现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模式的跨越性转变。十二五期间,我局的规划信息化在六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建立了一张图数据中心,整合规划、土地、测绘等7大类信息资源,为业务联动、数据分析和领导决策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二是建立了电子政务平台,完成规划、土地相关的20大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了规划、国土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是构建公众信息公开体系,实现规划国土业务内网审批、外网公示的体系制度,利用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规划国土信息服务,搭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纽带桥梁。四是构建了综合监管体系,在业务监管方面实现对规划、国土资源管理的各业务、各环节的全程监管和动态跟踪,在土地执法监管方面,通过土地执法综合监管系统及视频监控,实现土地违法案件的动态巡查与定点监察相结合的执法监管新模式。五是开展了规划决策支持的探索,建立了城市现状信息与规划信息高效集成的三维会商辅助决策平台,结合数字报建系统,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审批工作提供辅助审批和决策。六是搭建了数字沈阳地理空间框架,建立了全市统一、权威、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保障平台在数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管理和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沈阳市委、市政府及时把握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机遇,围绕“惠民、兴业、善政”积极实施智慧沈阳建设。我局将着力开展智慧规划国土建设,为全市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建设规划、国土、地理信息资源云,形成服务于全市的规划、国土、地理信息资源数据体系,为智慧沈阳大数据产业提供规划国土相关的数据支撑服务,构建服务于智慧沈阳的智慧规划国土总体框架。在下一个五年,我局将充分利用“十二五”期间建成的信息化成果,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建服务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的智慧规划国土信息化体系,服务于智慧沈阳建设。
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等工作
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并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会议认为,开发应用好大数据这一基础性战略资源,有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会议强调,一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先推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社会救助、质量安全、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二要顺应潮流引导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支持,着力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建立市场化应用机制,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与需求紧密结合的大数据产品体系,使开放的大数据成为促进创业创新的新动力。三要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完善产业标准体系,依法依规打击数据滥用、侵犯隐私等行为。让各类主体公平分享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制度和创新红利。&&&&&&&&&&&&&&&&&&&&&&&&&&&&& (来源:新华网)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9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协办,贵阳市城乡规划局承办的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贵阳开幕。本次年会以“新常态:传承与变革”为主题,期间举行了46个平行会议。会议当天颁发了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优秀组织奖、第三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优胜奖、第八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论文奖、学会杰出工作者奖、第二届中国城市规划青年科技奖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各省(自治区)住建厅、各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规划设计单位有关负责人,国内部分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省直和贵阳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来源:新华网)
天津市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验收
9月24日,由天津市规划局承担的天津市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验收会召开。会议认为项目完成了天津市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的工作内容和考核指标,达到了任务要求,在国内率先完成全市域范围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验收。&&&&&&&&&&&&&&&&&&&&&& (来源:天津市规划局)
重庆市综合市情系统建设顺利推进
日前,由重庆市规划局牵头的重庆市综合市情系统已完成总体方案编制、数据目录框架设计,初步完成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表数据整理,基本建成可进行任意组合、查询的综合市情电子地图,进行了原型系统开发与试用,得到了该市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来源:重庆市规划局)
杭州市规划局召开“三维模型在规划审批管理中的运用”讨论会
9月22日,杭州市规划局组织召开“三维模型在规划审批管理中的运用”讨论会。会议介绍了利用三维平台所做的基础工作,与会人员结合目前方案审查过程中的三维景观分析案例进行讨论,就三维模型辅助方案审批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会议展示了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建立城市三维影像的最新成果,并进一步研究如何将三维影像与三维模型做好结合。会议提出要继续深化试点,全面推进在工程方案审批阶段实施三维辅助审查;会议还要求应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不断完善规划审批阶段的三维数据库建设,更好地服务规划决策工作。&&&&&&&&&&&&&&&&&&&&&& (来源:杭州市规划局)
广州市国土和规划委开展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演练
8月28日,广州市国土和规划委开展了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演练。本次演练由自动化中心和信息中心组织实施。演练严格按照广州市工信委关于开展广州市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演练的相关要求开展。实施单位介绍了该委政务网站受攻击时的应急响应预案及本次应急演练方案,与会部门按照方案,完成了发现异常、判断事件、人员到位、启动预案、执行规程、确认恢复正常、提交事件报告等一系列完整的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演练。&&&&&&&&&&&&&&&& (来源:广州市国土和规划委)
广州市国土和规划委召开国土规划大数据建设座谈会
8月4日,广州市国土和规划委召开国土规划大数据建设座谈会,邀请市工信委参会并介绍了该市开展大数据相关工作的整体设计、组织机构、制度保障等相关情况和已有的工作成果。会议还介绍了该委国土相关数据及信息系统情况,演示了规划空间资源平台及三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以及该委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相关情况。与会各部门结合介绍的情况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来源:广州市国土和规划委)
武汉市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9月1日,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召开武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启动会。会议介绍了系统建设情况,对系统操作进行演示和培训。据悉,从2014年起,该局对系统建设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系统总体框架并开展了应用试点。今年初,该项目被纳入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基于智慧武汉云平台构建了具有计划管理、项目管理、房源管理、机构管理、信访管理、政策法规、综合监管等功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计划编制、计划上报、计划查询、项目材料上传、项目进度上报、项目信息查询、补偿协议签约、房源信息更新、房源调配、征收信访管理、项目绩效监管、征收程序监管,建立了“市-区-项目”三级联动和信息共建共享工作机制,为武汉市的房屋征收和补偿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全市统一、高效的业务工作平台和决策分析平台,为逐步推行补偿协议网上签约,加大征收信息主动公开力度,促进阳光征收,逐步实现智慧房屋征收奠定了基础。&&&&&&&&&&&&& (来源:武汉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厦门市规划系统SOA框架和数据展示平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9月16日,厦门市经信局组织专家对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厦门市规划系统SOA框架和数据展示平台建设”项目进行验收,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项目由该委信息中心建设,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承建,委托第三方单位对项目所有建设内容进行全过程监理。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规划业务审批系统SOA框架、数据展示查询与辅助分析系统、规划数据中心框架搭建与ETL工具,具有多源数据接入能力、专题数据组织、用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多维度展现、平台可复用可扩展、用户行为记录等特色。该项目实现了与“多规合一”平台的对接,满足了“多规合一”对跨部门、跨系统、跨流程的整合能力强化的重要要求,有助于提升规划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将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展示、进行数据应用和数据分析,为业务审批提供保障,提高了规划管理和规划审批工作的实效。&&&&&&&&&&&&&&&&&& (来源:厦门市规划委员会)
厦门市规划委员会“‘三规合一’信息系统应用软件与规划子系统”项目通过验收
9月23日,厦门市经信局组织专家在对厦门市规划委员会“‘三规合一’信息系统应用软件与规划子系统”项目进行验收,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三规合一’信息系统应用软件与规划子系统”项目由该委建设,信息中心、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及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委托第三方单位对项目所有建设内容进行全过程监理。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三规合一应用软件项目、规划业务子系统改造项目及规划数据建库和业务数据完善项目,以大量的规划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将各委办局规划数据、审批数据等接入公共平台,实现资源整合,有助于提升规划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将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展示、进行数据应用和数据分析,改造规划业务子系统,优化子系统中的业务流程,提高了规划管理和规划审批工作的实效。&&&&&&&&&&&&&&&&&& (来源:厦门市规划委员会)
常州市城乡规划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9月24日,常州市规划局组织召开《常州市城乡规划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该规划对常州市规划信息化“十三五”提出了一个目标、三项基础、五项重点的“135”发展战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该规划的发展战略、建设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等内容,认为该规划定位准确,任务清晰,内容全面,对信息化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专家组也从如何开展顶层设计、拓展公共服务形式,提升规划的传承与创新性等方面提出了完善要求。&&&&&&&&&&&&&&&&&&&&&& (来源:常州市规划局)
临沂市数字规划信息平台系统通过专家验收
8月15日,山东省临沂市规划局召开专家验收会,对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数字规划信息平台系统”进行审查验收。会议邀请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济南市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临沂鸿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市阳光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5名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专家们在认真听取项目单位对系统设计及功能的汇报后,对系统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精心点评,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专家组一致通过了项目验收。&&&&&&&&&&&&&&&&&&&&&& (来源:临沂市规划局)
常州市规划局开展城乡规划测绘与信息化项目中期成果检查
8月12日,常州市规划局组织召开2015年度规划测绘和信息化项目中期成果检查汇报会,对项目的工作进度、已有成果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据悉,2015年,常州市规划局根据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需求,结合全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重点安排了“常州市城乡规划综合服务平台”1个信息化项目和“智慧常州基础地理信息现势更新测绘、常州市城市三维数据库更新拓展工程、常州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普查测绘工程、常州市电子地图数据库更新与完善、常州公益类地图编制和智慧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6个规划测绘项目,目前经各项目进展顺利。会议要求:一是项目承担单位要保质、保量、如期的完成项目工作内容;二是局职能部门要加强项目的跟踪、协调和质量检查;三是加强项目已有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提升项目的绩效水平。&&&&&&&&&&&&&&&&&&&&&& (来源:常州市规划局)
沈阳市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
关于规划国土信息化一体化提升的思考陈乃权
陈乃权,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沈阳市地理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
【摘要】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这些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等行业,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作为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服务的主管部门,在认真总结数字城市建设的信息化成果基础上,结合智慧城市的实际要求,提出了提出了一体化提升的思路并逐步构建。【关键词】城市规划&& 规划信息化&& 国土资源信息化&& 时空信息云
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突出标志的信息化新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由此引发的新一轮全球信息化浪潮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技术范畴,全面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安全等所有领域。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沈阳市提出了“智慧沈阳”的建设规划,编制了《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智慧沈阳建设以“惠民、兴业、善政”为原则,重点开展@沈阳手机智能门户、市民卡、区域卫生服务平台、智能交通、智慧社区、无线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图、智慧政务、平安城市视频监控、智能制造等17项工作,同时沈阳市政府已将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列为2015年试点示范项目。在智慧城市如火如荼,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规划信息化、国土资源信息化和地理信息等正在迅速推进向更高层次发展,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地理信息局)作为全市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地理信息的主管部门,同时掌握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和测绘数据资料,信息化建设理应肩负起智慧沈阳建设中基础地理时空信息服务的功能,同时作为智慧沈阳政务平台的一部分,将规划信息云、国土资源云相关政务信息与其他部委办局的政务信息相互集成。
1.现有基础和服务1.1& 规划和国土一张图的建设与管理
几年来,我局基于数字城市,面向智慧沈阳,以“一中心,三平台”为核心内容,全力推进信息化工作,以此促进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全面提升规划和国土资源政务管理、综合监管、社会服务的能力,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重要支撑。一是开展顶层设计、做好总体规划。为做好信息化工作,我们邀请院士、专家作为顾问团队,开展了局系统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明确了局系统信息化的分阶段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为“智慧沈阳”建设做好储备,指导沈阳局信息化建设。二是建立“一张图”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在建立沈阳局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基础上,建立了“一张图”数据中心,整合了土地、规划、测绘、执法监察、矿产地质、综合业务和调控监测等7大类、40个子类、500余个小类的信息资源,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并建立起长效的更新维护机制,为业务联动、数据分析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为全市地理信息资源在线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三是核心业务网上运行,管理效能显著提升。建立了电子政务平台,分两条业务主线进行开发,国土业务领域已完成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地价动态信息决策服务、储备交易、土地供应、地籍审批、矿业权审批及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监测监管等系统的建设与集成;规划领域已完成规划成果汇总、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审批、数字报建、行政办公等系统的建设与集成。平台实现了规划、国土业务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同时,为适应审批权下放要求,电子政务平台已在全部分局得到应用,建立了市县两级一体化审批管理平台。四是建立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监管体系,业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审批权下放的同时,为加强业务监管,建立了综合监管平台,包含业务监管和执法监察两部分,业务监管以流程监管、指标监管、项目监管为目标,以综合监管、调控监测、重点项目、成果管理等系统为核心,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动态监管监察。执法监管平台将动态巡查与定点监察相结合,建立起集信息采集、实时监控、分析预警、在线指挥功能于一体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视频盯”的土地监管新模式。(图1)
1.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信息服务2012年2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我市列为“数字沈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数字沈阳地理空间框架项目作为“数字沈阳”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建立了“政务版公共服务”和“天地图?沈阳”两大平台,并于2013年上线运行,通过政务网和互联网为全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该项目于2013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2014年启动平台二期建设,围绕平台功能和移动端应用、导航、在线专题地图制作等功能进行了功能拓展和开发。数字沈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先期选择在城市规划、管理、经营、宣传以及数字区县、社会热点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已建立了规划国土“一张图”、“数字沈河”、“数字城管”、“数字地税”、“数字旅游”和“十二运”网站等6个示范应用。后期又分别与市公安局、市排水管理处、市环科院、沈阳沈阳广播电视台签署了平台数据的共建共享协议。(图2)
1.3& 分析与评价通过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一张图”和数字沈阳地理空间框架项目的建设,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国土、规划、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基本构建了全市“一张图”的框架雏形,同时通过搭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并开展示范应用建设,探索了基于服务方式的应用模式的建设,为全市各部门、单位和公众充分应用和获取政府公共资源探索了一条道路。随着技术进步与飞跃、行业及公众需求的飞速发展,为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实现智慧管理与服务,尚需从技术架构、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全面提升规划、国土资源和时空信息服务,助力智慧沈阳建设。
2.& 规划、国土信息化一体化提升之路2.1& 新形势下业务主管部门的信息化新要求随着住建部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最新技术,公共设施可采用云计算模式或传统模式来构建。在云技术模式下,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公共设施资源进行虚拟化处理,形成一个虚拟化资源池;利用云服务技术,将虚拟资源根据业务需要组装成独立运行的服务器资源作为服务对外提供;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完善的公共设施服务。日,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办公室发布国土资信办发〔2015〕1号文件,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土资源云”建设总体框架》的通知,明确了国土资源局建设的目标、内容、进度安排和技术框架等内容。地理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2012年12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签发《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时空数据建设、云平台建设、支撑环境建设、典型示范应用建设几大方面做了要求。
2.2& 提升建设思路结合国家各部位以及智慧沈阳的建设需求,结合当前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沈阳市规划、国土和地理信息的行业信息化建设按照构建统一的基础设施云、建立全市统一的时空信息云平台、搭建面向规划国土应用和智慧城市应用的规划国土数据仓库、建立面向智慧应用的智慧规划智慧国土应用系统的思路开展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1)围绕地理信息服务,建立地理时空云平台依托地理时空云平台建设,构建市级地理空间信息云服务,建立和完善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和三维景观数据等面向公共服务的地理实体数据库和各专题数据库。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本载体,嵌入社会公共信息,实现各种地理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共享,满足市民对地理信息查询以及公共安全、智能交通、城市管理等各项应用需求,成为“智慧沈阳”建设的重要基础平台。(2)围绕大数据应用,开展数据仓库建设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一张图”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规划和国土资源数据仓库,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建立规划和国土资源数据分析模型,构建智慧规划和国土大数据中心,为“智慧规划”、“智慧国土”乃至“智慧沈阳”建设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3)围绕城市规划管理,推进“智慧规划”建设依托前期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数据、标准,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规划大数据云中心,建设多规融合一张图信息联动平台和规划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城乡规划工作的智慧管理、智慧决策和智慧服务,助力沈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十三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4)围绕国土资源管理,开展“智慧国土”建设建立沈阳市国土资源云平台,对上接入国土资源部云平台和辽宁省国土厅云平台,对内与沈阳市政务云结合,实现与房产、农业、林业等部门信息联动,全面支撑“不动产统一登记”建设的需要。
3.& 一体化建设方案在政务外网中,按照构建统一的云基础设施、统一的云身份认证体系、统一的安全认证体系和统一的运维监控体系的思路开展沈阳市“三朵云”建设。同时,由于时空信息云是空间数据的基础,所以时空信息云也为国土资源云、电子政务云提供统一的数据层服务。(图3)
3.1& 统一的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时空信息服务平台是智慧沈阳时空信息云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关于沈阳市的时空数据服务、处理服务以及应用二次开发等时空信息一站式服务。具体内容如下:搭建云计算环境,基于地理信息数据管理与服务的特点,开发云环境下地理信息资源的编目、注册和检索系统;云服务资源按需服务系统;云环境下高效、弹性可伸缩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发布系统。在云环境中构建面向地理信息云数据管理与更新、及多层次云服务开发部署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云端发布。面向应用的在线地理数据的创建、维护和应用,实现不同行业数据的接入、汇聚和融合。开发云服务运维系统,包括动态监测与调度、流量监控与统计、用户行为分析、服务质量评价、在线迁移、灾难备份、远程可视化。
3.2& 面向主题的规划国土数据仓库建设规划国土大数据中心是整个智慧规划、智慧国土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是规划和国土业务管理和应用决策的信息源泉,为智慧规划和智慧国土建设提供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发布。规划国土大数据中心涵盖了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划分、数据逻辑组织结构、数据管理机制、数据分析挖掘和数据服务发布等,根据数据的业务应用需要、使用方式、使用频率和存储技术要求,将徐州市国土资源数据库分为生产库(源数据)、业务库(主数据)、元信息库(元数据)、应用决策库(分析数据)。(图4)生产库用于存储国土资源相关的原始数据;业务库用于存储由生产库经过质量检查、数据整理之后的数据,以及国土资源业务过程数据;应用决策库是根据业务的应用的深入和扩展,在业务库数据的基础之上,通过数据抽取、清洗之后形成用于分析的数据库。在时间和应用次序上存在一定的前后关系,但是又相互引用,生产库使用业务的数据作为参考,使用应用决策库的信息进行生产指导,业务库以生产库作为源数据之一,以应用决策库的数据作为指导数据应用于业务库。
3.3& 面向智慧应用的规划国土应用体系建设智慧规划国土应用体系包含构建数据处理分析平台、可视化展示平台和应用搭建平台几部分组成。数据处理分析平台,包括数据融合中心和数据服务中心两部分,实现对国土大数据中心数据的ETL转换、存储管理、联机分析处理、挖掘分析和共享交换功能。数据处理分析平台在大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并提供相关数据服务。应用搭建平台通过提供移动应用、PC应用搭建框架,为用户提供进行各类用户进行快捷手段,其还提供了与数据中心服务对接功能,实现对数据中心数据的可视化的展示,提供各种展示组件,并提供管理展示组件和利用展示组件构建页面的工具。运行维护系统是整个运营平台运行的监控系统,主要负责对运行环境中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等进行监控,并提供通用集成框架来集成各个业务系统的运行监控页面,以实现各个业务系统的运行监控。企业服务总线用于实现数据融合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可视化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系统和各个业务系统的各种服务之间的消息传递和交互,在多种消息转换和消息路由的基础功能之上提供服务元数据管理、服务交互及服务集成等功能,实现服务之间的无缝衔接,提高服务的可重复利用程度,从而提高开发进度和优质的产品体验。
运用网闸和CAS技术构建电子政务内外网门户一体化范&&& 凯&&&&& 田&&& 尧&&&&& 田海燕&&&&& 孙振波
范&&& 凯,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田&&& 尧,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工程师。田海燕,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工程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孙振波,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主任科员。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如何构建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内外网一体化体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电子政务内外网一体化的必要性、建设方法和技术手段,并通过介绍我局在内外网门户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实际经验,为电子政务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相关的指导。【关键词】电子政务&& 内外网一体化&& 物理隔离&& CAS
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子政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外部网络连接着广大民众,内部网络连接着内部政府工作人员,如何在保证政务外网和内网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从社会公众到政府的信息畅通、资源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必须要达到的目的,也是我局在信息化建设现状下首要解决的问题。
2.& 内外网门户一体化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方便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实现信息数据交换,使得政务信息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社会,实现内外网门户一体化,亟需解决以下问题。
2.1& 政务内外网业务数据的安全交换我国各级政府机关的电子政务网络结构普遍划分为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其中政务外网是党政机关队伍提供政务服务的业务专网,与互联网通过防火墙等安全设备逻辑隔离。内部网络是党政机关办公业务网络,与互联网及电子政务外网物理隔离,主要用于承载各级政务部门的内部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安全地业务处理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随着面向社会公众网上业务的大力推广,大量政务信息数据必须在内外部网络间进行数据交换,在政务信息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内部网络中的数据与外部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安全交换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内外网用户身份信息的统一管理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已经建设多年,各级政府部门在不同时期都建立了各自的业务系统,每个系统都会有各自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一方面对于用户来说,进入每个系统都需要重复登录,存在不方便之处,另一方面对于系统管理者来说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存在用户管理繁琐问题,在安全方面也存在重大隐患。因此,需要建立所有业务系统之间的单点登录机制,同一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在通过统一的身份及安全验证后,再访问其他应用系统的受权限保护资源时,不再需要重复验证用户身份,从而提高电子政务多个业务系统用户信息和权限管理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加强用户信息管理的安全性。
3.& 内外网门户一体化建设方案为有效解决内外网门户一体化建设中数据交换和统一登陆管理,下面以我局建设项目为例,阐述构建电子政务内外网一体化的实际应用。
3.1& 建设背景我局电子政务外网门户以门户网站为主,定位于社会化服务平台,主要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业务服务。电子政务内网定位于综合办公平台,具体包括电子政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共享服务平台,每个平台都包含了若干个子系统。由于我局信息化建设中以上平台系统都是在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开发的,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显现出信息分散、用户管理繁琐、系统无法互联互通、用户操作不便及内外网业务系统数据分离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以下门户一体化建设方案。
3.2& 建设方案我局电子政务内外网门户一体化建设,着重解决内外网信息分离、用户管理繁琐、信息孤岛等问题,具体建设内容如下。3.2.1& 运用网闸实现内外网的数据交换(1)建设思路我局内外网之间采用完全物理隔离,没有任何数据连接的通道。根据我局办公平台网络安全需求,通过网闸技术手段实现内网门户综合办公平台与外部门户网站的数据交换,网闸设置在外网与内网之间,当有信息交换时通过网闸中间段将内或外部需要传输的信息发送到另一端。社会公众在外部门户网站提出的服务请求可直接同步至内网,内网门户综合办公平台的政务信息也可有权限的发布至外部门户网站。(2)具体建设方案物理隔离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在数据交换过程中,网络的外部主机系统通过物理隔离网闸与网络的内部主机系统连接起来,物理隔离网闸将外部主机的TCP/IP协议全部剥离,将原始数据通过存储介质,以摆渡的方式导入到内部主机系统,实现信息的交换,结合我局网络的实际情况,实现内外网数据交换的具体工作机制如图1所示。如果外网有需要向内网传输的数据文件,外网会将数据文件打包压缩发送至内网的网闸前置机,再由内网前置机通过网闸的文件同步软件,将文件发送至外网的网闸前置机,最终由网闸前置机把文件传送到WEB服务器,其中间传输的文件都为经程序打包压缩成的PKG包,即传输的过程中保证了文件的安全性。外网的数据库也同样通过内网前置机设置了数据库同步通道,网闸的数据库同步软件在内外网的数据库中分别设置了“增加”“删除”“更新”的触发器,当对数据库执行相应操作时,触发器会把数据库执行的操作作为命令方式传输通过网闸,再到另一端的数据库中执行相应的命令操作,有效的保证了数据库的准确性与实时性。3.2.2& 运用CAS技术实现内外网用户身份统一管理(1)建设思路为实现我局电子政务内外网用户身份的统一管理,运用CAS技术实现了我局所有业务系统的用户统一身份认证与管理,建立网门户综合办公平台,为我局的领导及各级公务人员提供一站式内网办公服务,在实现内外网用户身份统一认证管理基础上,建立门户待办集成体系,用户无需重复登录多个系统,只需要通过内网办公门户,即可处理所有业务系统的待办事项。(2)具体建设方案建立我局所有业务系统登陆用户的统一管理平台。实现所有业务系统登陆用户信息的增、删、改等都通过统一管理平台来实现,保证用户信息的一致性,各业务系统无须再对用户信息进行维护,同时也实现了单点登录后的用户信息可以在各业务系统之间使用,业务系统无须再做绑定用户的工作,确保了各业务系统之间用户信息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减轻用户信息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量。通过CAS技术实现用户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单点登录。CAS(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是目前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应用的单点登录解决方案,实现起来简单、有效,从结构上看,CAS包含两个部分:CAS认证中心(CAS Server)和CAS客户端(CAS Client)。CAS认证中心主要负责对用户的认证工作;CAS客户端负责处理对客户端受保护资源的访问请求,需要登录时,重定向到CAS客户端,认证流程如图2。根据CAS认证流程,具体实现步骤如下:。①用户在访问受保护的业务应用系统资源时,CAS认证客户端管理从浏览器传来的每一个Web请求并分析请求中是否包含服务票据(Service Ticket),如果没有包含,则说明该用户没有经过认证。②该应用的CAS认证客户端需要重定向到CAS认证中心请求服务票据,并把Web请求的URL编码后作为参数传递。③用户认证过程,如果用户提供了正确的服务票据,CAS认证中心分发给该请求一个随机的包含用户名等信息的通行证,该通行证是不可伪造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用户持有通行证且还没有失效,那么就重定向到受保护的Web应用系统资源,达到单点登录的效果。如果通行证已经失效,用户就需要重新进行认证。④CAS认证客户端持有服务票据到CAS认证中心进行确认并取得该用户的身份信息。CAS认证中心确认后返回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如果票据信息不正确,则返回错误信息并提示该用户重新进行认证。建立统一的门户待办集成体系。在实现统一用户管理平台和各业务系统单点登录基础上,通过运用Web Service接口方式,以XML作为数据交换的标准,建立统一的门户待办集成体系。所有业务系统需审批和处理的待办事项全部同步至内网的综合办公门户中,用户无需登录多个业务系统,即可处理与自己相关的所有待办事项。
4.& 建设成果建设了统一的内网门户综合办公平台(图3),有效地提升了我局各级公务人员的办公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强互动交流。实现了基于网闸的内外网之间的安全数据交换,内网的所有政务信息资源均集成在综合办公平台中(图4),可实时同步至外部门户网站。有效提升了内网政务信息资源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力度。社会公众在外网提出的服务请求可以实时传送至内网,有利于优化我局的内部服务流程,促进体制创新。集成了所有业务系统的综合办公门户(图5),实现了我局所有业务系统的统一用户身份认证与管理,强化了用户管理的安全性,大大简化了用户反复登录多个系统的繁杂操作过程。综上所述,通过内外网门户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我局内部多年存在的内外网数据无法互联互通、用户管理繁琐、信息孤岛、用户操作不便等问题,对于优化内部流程、促进体制创新、降低行政支出、加速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结语本文给出了通过运用网闸和CAS技术来实现内外网门户一体化的方法,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出运用网闸和CAS技术来实现电子政务内外网一体化是可行的、安全的、成熟的,可以有效地实现内外网门户数据互联互通和用户统一的身份认证与管理。
吴永灵,刘伟章,陈羽白,等.国内外电子政务集成一体化方案:文献综述[J].电子商务,2014,(1):41-43.张春燕.基于内外网结构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张苗苗.单点登录和统一身份认证的研究与实现[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3.朱剑平.网闸在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赵一郎.基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数据交换机制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
规划和国土移动办公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陈乃权&&&&& 顾冬园&&&&& 张曦波
陈乃权,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沈阳市地理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顾冬园,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工程师。张曦波,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工程师。
【摘要】近年来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基础网络设施等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许多日常事务得以在移动设备上处理完成。而作为电子政务平台的延伸――移动办公系统,使得查阅资料、审批管理等事务工作从电脑桌面逐步向移动设备转移,极大地提高了我局政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便捷性和灵活性。本文将以沈阳规划国土移动办公平台的建设为例,依次介绍平台的设计理念、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并对项目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关键词】移动电子政务&& 移动办公&& 移动网络&& 办公自动化
1.& 引言近几年来,我局建立了沈阳市规划国土“一张图”系统,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监管、网上交易和网上服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是该平台依赖于政务内网运行,必须在固定的地点进行办公,而随着业务工作开展的需要,传统的办公模式渐显不足。与此同时,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基于新一代移动开发技术的各种移动应用,已经给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移动应用天生与云计算等智慧化手段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通过实现“云+端”结合的规划国土“一张图”系统,可以实现任何办公地点和办公时间的无缝接入,为业务人员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移动信息服务,提高办公效率。
2.& 系统现状2.1& 系统建设现状我局电子政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持续了五年之久,目前已经建成“一中心、两网络、三平台、四体系”的信息化总体框架。全面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监管、网上交易和网上服务,大力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图1)
2.2& 系统应用现状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规划、国土共50余项业务的网上办理;行政办公系统实现网上公文流转;综合监管平台,建立起集指标监管、过程监督、动态预警、执法检查、视频监控于一体的土地监管新模式。打造了高效联动的规划和国土资源一体化运行管理体系。平台上线以来,已成功受理各类案件30000余件。不过,绝大多数的案件都是在电脑端完成。随着“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局办公效率,解决领导外出时能随时、随地、随意的批阅公文、案件查询、浏览图形、资料信息查询及查阅重点项目进度等需求,2014年局里也已经进行了移动办公系统的开发。
3.& 移动架构设计规划和国土移动办公平台主要以局领导、规划和国土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为主要用户。系统总体功能设计力求简单实用,贴近实际业务,为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系统必须运行、响应速度快,具有高度的易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总体架构使用SOA架构体系,由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三个层面构成。采用SOA架构,一方面让整个系统的层次划分更加清晰,更易维护,另一方面有利于免于移动终端直接访问数据库导致数据层的不稳定性。(图2)
3.1& 数据层数据层主要是依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服务层、应用层提供必需的数据基础。主要通过“一张图”数据中心整合各类业务数据,具体包括内网公文数据、地理框架图形数据、业务审批数据、重点项目数据、规划专题数据、国土专题数据、内网门户数据等。
3.2& 服务层服务层是信息高效联动的核心内容,与业务逻辑无关,要集成、开发用户用于构建业务应用系统所需的服务,用于支撑所有业务的技术组件。平台拥有一个强大的后台云端,根据移动平台的功能需求,针对各种业务功能进行服务发布,并对外提供功能服务接口,主要包括网络优化服务SFP、统一推送服务SFP、接口管理服务PMS、文档解析服务DPS、智能更新服务SUS、安全认证服务、传输加密服务、数据服务、图形服务等。此外,服务层同时兼顾数据分析工作,满足移动平台的在线分析等需要。后台管理维护可以实现用户角色管理、权限分配、图层配置、审批管理、数据备份、系统监控分析、日志管理、成果查询、内容管理等功能。
3.3& 应用层应用层是移动平台的专业应用核心系统,能够支撑移动平台各个模块的管理。搭建移动平台的各应用模块或系统,如:公文办理、图形浏览、重点项目等。
4.& 综合安全体系架构移动办公系统是局内网系统办公平台在无线公网上的拓展,对局内网的敏感数据的安全保护是移动办公系统网络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图3)终端接入网络安全保障:采用专线APN及SSL等方式。接入终端认证安全保障:结合手机号、SIM卡和手机设备等多重绑定。用户机密信息安全保障:防穷举攻击、账户禁用、强制下线、远程清空数据。手机存储安全保障:手机终端的本地数据加密保护、无痕模式。数据传输安全保障:基于数字证书的SSL通道加密或数据传输加密。数据加密安全保障:数据采用已脱密的空间框架数据,并基于PKI体系的安全SD卡和音频KEY的方式加密。
5.& 结论与展望目前沈阳规划和国土移动办公平台的建设工作已经初现成效,移动平台已经给局领导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领导外出不能随时、随地办公的问题,无需担心任何遗漏的未办事务。移动办公系统的建成实现了我局由传统办公模式向移动办公模式的转变,它使日常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当然,作为我局首个移动办公系统,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功能的完备性和界面交互的友好性等方面,还有不少的提升空间。同时在技术框架层面,还需进一步提高移动端APP运行效率、提升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优化移动设备硬件使用情况,优化程序在系统后台运行时的资源占用率,对局行政办公平台上业务办理功能进行提炼,并逐步向移动办公系统移植,将沈阳规划和国土移动办公平台建设成为规划国土管理人员的贴身助手。
参考文献于梦涵.浅谈移动电子政务[D].吉林长春:吉林大学管理学院,2009.姜明,李天宇.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研究与设计[D].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2014.董振国.学习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几点体会[J].信息化建设,2003.也小榕.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J].科技导报,).张尚礼.移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研究[J].电子政务E-GOVERNMENT,2012(07).
规划与国土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陈乃权
陈乃权,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沈阳市地理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摘要】基于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通过整合各类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成果,建立全局一盘棋的监测中心,强化了市级和区县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完善了行政审批事项下移后的动态管理制度,建立了 “纵横到底、横向到边、协同联动”的监管体系,为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监测信息,做到及时发现、预警、处置各类异常信息,全面提高了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监管力度和行政服务水平。【关键词】数据中心&& 核心指标&& 综合监管&& 数据挖掘
1.& 引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同时,《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快国土资源管理全业务网上运行,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决策与综合监管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各省市已将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积极主动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然而,如何解决预防“重下放、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等问题,强化市级和区县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行政审批权下放后全程监管机制和协调联动机制亟待解决。为了配套深化改革,积极推进行政管理的变革与创新,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开展了以“管理、办理和监测”分离为重点的扁平化管理,取消了繁杂的管理架构,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便于快速反应与全方位调控监测。同时,在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总体框架下,依托一张图数据中心、电子政务平台,构建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同联动”的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贯穿市、区两级规划国土管理业务、覆盖各管理环节的规划与国土综合监管平台,旨在增强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全程监管能力,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 平台的构建2.1& 总体架构规划与国土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基于虚拟化、云技术构建基础硬件设施环境;以数据中心为核心,通过汇总各类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建立数据抽取更新机制和数据清洗挖掘模型,基于数据管理仓库和空间数据管理引擎,采用智能化数据抽取挖掘(ETL)工具提取各类关键绩效指标(KPI)深化分析,形成综合监管数据中心;搭建基于SOA应用集成总线的监管平台,从四个管理层面(局领导、分管领导、分局领导和业务处室领导)提供覆盖各项重点工作的监管决策应用服务。(图1)
2.2& 技术框架规划与国土综合监管平台采用Oracle11G作为数据库管理软件,在.net框架下进行开发,采用Visual C#作为开发语言,运用ArcGIS10.1组件库进行系统的研发。(图2)
2.3& 监管模式与体系围绕城乡规划中的规划编制、规划实施以及国土资源业务中的地矿管理、矿政管理和地质管理为主线,明确监管模式,梳理指标监管体系,为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和强化监管决策提供有效的洞察力。(1)监管模式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监管具有种类繁多、业务复杂、技术密集等特点,要实现其有效监管,必须抓住业务管理的核心过程和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从技术上重点抓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有利于全面快捷的掌握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动态,保证业务管理工作全程监管,逐步建立责任到位、反馈快速、处理及时、运转高效的电子监察机制,实现精细化、动态化的管理。事前监管:事前审查把关,规范业务办理规范。事前监管即事前预控,就是对业务审批所提供的要件、内容是否符合该项业务受理或办理的条件,是否与现有的政策、法律、法规相冲突,并依照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检查其有效性、合法性,防范、阻止不合法或不符合要求的业务办理。事中监管:即对行政审批过程进行跟踪监控,依据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依法依规、高效办理业务,在业务审批过程中,也要充分应用现有成熟的科技信息手段辅助业务办理和业务审批,有效杜绝审批过程中违法情况的发生。事后监管:即事后检查稽核并评估其业务办理的效能,业务办理完成后,根据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对其进行检查、评估,核实其是否依法、依规办理,并评估业务办理过程中的效能,指导并改进日常管理工作。(2)监管体系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监管指标分类,按其组成可分为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单一指标是指监管指标的构成要素是唯一的,例如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违法用地面积、土地供应面积、闲置土地面积等;复合指标是指监管指标的构成要素是多项的,例如耕地总量指标是由当前年度耕地总量、上一年度耕地减少量、上一年度耕地增加量等指标组成。通过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明确需求、细化指标,建立了一套服务于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监管和评价工作的指标监管体系。(表1)
2.4& 建设内容规划与国土综合监管平台建设采用统筹综合监管的思想,针以应用为导向,面向市局领导、分管领导、分局领导和业务处室四级管理层面提供不同服务,改变了以往监管工作过程中信息汇总不及时、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状况,进一步促进了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常态化和规范化发展。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直观表现全局各项工作的运转情况,可以一目了然的对核心指标和重点工作全程监管。(图3)(1)核心指标核心指标监管主要基于数据汇交和业务审批的数据成果进行数据抽取挖掘,提供各级领导和业务处室关注的核心指标在线监测。以工作简报和多维图表的形式分年度、季度、月度监测各类业务总体情况,覆盖新增建设用地下达指标与使用情况、土地征收面积情况、土地收储总量、土地交易总量、出让金收益汇总、年度计划与实际土地供应、批后土地利用总量与闲置分析对比、年度供地率走势分析、土地登记与抵押业务总量对比、一书两证核发总量、用地情况分类对比、占补平衡情况、土地违法用地查处总量和审批效能在线监测等。(2)规划管理规划管理主要包括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监管方面,以编制项目为单位管理建立了编制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体系,通过全程跟踪编制项目的立项、编制、评审和验收进度。规划实施工作监管以规划一书两证和批后管理业务为主线,在宏观层面从管辖区域、供地方式、用地性质、住宅类型和建筑用途等多角度对全市建设水平在线监测;在微观层面依托规划业务审批系统建立项目审批横向全流程、纵向全周期的动态跟踪,便于各级部门及时关注、掌握项目审批进展情况,切实确保各阶段规划管控要求落到实处。(3)土地管理土地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管理。以监管指标和业务流转的高度融合,提取国土资源监管所需的定量化指标,构建国土资源监管体系。以土地开发利用管理为例,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缴率、开工率、竣工率、疑似违约宗地管理、预警信息处置率、闲置土地处置率和闲置土地面积等。同时,为了满足批后用地管理监测预警的业务需要,针对每个用地项目制定对应的预警预报判断体系。对农转用批准、征地、供地、开工、年度时点、竣工等关键节点,及时的向业务人员提醒警示。(4)审批服务审批服务从行政审批过程监督和业务风险点监控两个方面对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过程实施效能管理。过程监督方面,通过自动采集每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过程的详细信息,得到相关的电子监察业务数据;监察人员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的客户端能即时、同步、全面监控行政审批的实施过程,实现对业务审批过程中的超期、延期现象进行监督。业务风险点监控方面,通过设置监控风险点的方式对业务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地块容积率、建筑高度等刚性指标进行异常监控和预警。(5)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监管以年度重点项目为载体,通过审批事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如:选址、预审、报批、征地、储备到交易、供地、土地登记、用地、建筑方案、工程许可阶段,实现地块全生命周期的关联。通过项目审批进度的及时汇总可以了解每一个项目的办理过程和办理状态,为领导及时督办重点项目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基于重点项目库管理,提供重点项目登记卡管理、进度填报跟踪、按年度、月度和季度汇总上报重点项目工作简报等应用。
3.& 关键技术3.1& 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信息整合空间数据挖掘(Spatial DataMining,简称SDM),是指从空间数据库中提取用户感兴趣的空间模式、普遍关系、数据特征的过程。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综合数据挖掘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可用于对空间数据的理解、空间关系和空间与非空间关系的发现、空间知识库的构造以及空间数据库的重组和查询优化等,其根本目标是把大量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知识,挖掘信息中所隐藏的规则。基于ETL技术(Extract-Transform-Load的缩写,即数据抽取、转换、装载的过程)负责将分布的(存放在不同位置)、异构数据源(不同的GIS数据格式)中的空间数据抽取到大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平台的临时中间层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最后加载到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中,成为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的基础。规划与国土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有效利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规划国土一张图数据中心的分析,提炼出有效的信息资源提供辅助决策。
3.2& 基于规划和国土资源分析的模型构建技术规划和国土资源分析模型构建技术是基于联机分析和数据挖掘,为规划和国土资源各类分析构建模型的技术。与传统数据分析模型一样,规划和国土资源数据分析模型具有多数据关联、信息复杂的特性,同时规划和国土资源还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多维度信息,尤其是空间维度数据,在数据组织上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规划和国土资源分析模型构建技术,针对规划和国土业务的特点和分析需要,从业务管理和业务应用两个角度对分析模型进行分类,基于土地资源空间的稳定性,在模型构建时进行控制,使其符合规划和国土资源数据分析模型的要求,从而更有利于规划和国土资源数据分析的需要。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可衡量的、具体的,对于KPI建立过程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首先对局内业务进行分解,然后提出能够反应各业务的关键点和风险点,初步确定其衡量标准或临界值,即在各个关键点或风险点上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预警的临界值是多少等核心数值。该指标的各项参数应取得上下级部门的一致认可,之后从业务流程中提取指标相关的各项数据,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动态展示其变化过程和状态。平台从数据预处理、数据入库、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展现方面入手,对用于数据挖掘的信息资源进行数据重组,并进行KPI定义,建立数据挖掘模型将数据转换为业务洞察力,提升数据价值和监测应用。
3.3& 基于云计算的云存储技术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衍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简单来说,云存储就是将储存资源放到云上供人存取的一种新兴方案。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透过任何可连网的装置连接到云上方便地存取数据。规划和国土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中,将构建核心资源数据仓库,不但要解决用户对于空间数据的存储需求,还需要满足用户对零散数据的存储需求。空间数据一般是指矢量及影像类的GIS数据,在现阶段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并提供统一的用户调用方法,用户可以在统一的数据库接口上经过授权存取自己的GIS数据;零散数据一般是指用户在使用服务单元时产生的一些临时文件或者是用户通过服务单元生成的记录性文件,这些文件将采用带有热恢复系统的可拔插虚拟卷实现存储,可拔插虚拟卷是在逻辑卷的基础上增加热恢复系统并以特定格式存在的一种虚拟存储设备,用户可根据需要创建并方便的在云环境下进行热拔插操作,其运作方式有些类似U盘。以上两种类型的文件基本可以满足云用户对于数据存储的灵活性需求。同时云存储系统还需要解决异构化块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由于在各种不同的用户环境下,可供选择的存储设备不尽相同,有NAS、SAN甚至是本地块设备。通过分布式存储管理系统对存储内容进行对象化处理,从而消除不同设备在存储过程中的差异,同时也会分担每个存储设备上的读写压力。
3.4& 基于服务的异构数据更新技术监管数据库主要是对各类规划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业务数据、档案数据等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集中管理,而这些数据在日常业务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变更的,因此建立综合监管数据的入库和更新机制,是保证系统长效运行的关键。平台以服务的模式建立综合监管数据的实时入库和更新,对不同类型(空间数据、档案数据)、不同格式(结构化、图片文件等非结构化)、不同业务(规划类业务、国土类业务)的数据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入库及更新,确保数据质量,保证系统的长效运行。
4.& 结语规划与国土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在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宏观背景下,依托地理信息、数据挖掘、移动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基于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明确了市级和区县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完善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纵横联动协管机制,全面提高了工作监管力度和行政管理水平。规划与国土综合监管平台建设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集信息抽取、数据融合、数据挖掘、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于一体的综合化平台,我局通过规划与国土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在规划国土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规划和国土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了专业的决策分析模型,开展了土地与社会经济等多要素信息的融合与应用,打造了土地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审批、监管智能化信息体系,为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等提供信息支持,为实时监测、动态分析、预测预警、辅助决策等应用夯实技术支撑。规划与国土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局内各类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整合和共享,集成了各类管理业务系统,避免了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局面,实现监管手段现代化,监管对象空间可视化,监管方法的智能化,监管的公开化,形成各级部门之间协同联动的综合监管体系,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城乡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李宗华,黄河,罗明俊.武汉市城乡规划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地理空间信息,2009 .范延平,吴洪涛.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建设与展望[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2.
应用数字报建系统助推规划行业信息化建设范&&& 凯&&&&& 田&&& 尧&&&&& 李&&& 月
范&&& 凯,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田&&& 尧,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工程师。李&&& 月,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工程师。
【摘要】本文在简述规划信息化的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一张图”为基础推动规划行业整体信息化的必要性,简述项目建设内容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总结了一些经验并提出后期完善的建议。【关键词】数字报建&& 规划信息化
1.& 问题的提出1.1& 我局规划信息化现状我局明确了“信息化引领沈阳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新跨越”发展战略,制定了“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外引内联、强化协作、多措并举、深化应用”的总体方针,建立了一张图数据中心,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和规划业务等核心业务的网上审批。整合规划、土地、测绘、执法监察、矿产地质、综合业务和调控监测等7大类、38个子类、400个小类的地理信息资源,建成集基础地理、城市三维模型数据库、国土和规划专题、综合业务审批和调控监测于一体的“一张图”数据中心,做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资源家底“心中有数”。实现了全系统数据集中管理,为业务联动、数据分析、共享和领导决策提供坚实、全面的技术保障。
1.2& 仍需解决的问题(1)规划审批部门审批效率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项数量剧增,造成了规划审批部门的超负荷工作。给规划审批带来很大难度,很难保证审批工作的效率及透明度。政府对相关行政审批时限要求越来越高,审批时间越来越短,更加重了审批人员的工作强度。(2)规划审批部门审批准确性有待加强传统的手工量算审批方式在核查重要控制指标的准确性和精度方面很难满足要求,这使得规划管理着整天陷入繁杂的资料查找、图纸转绘、指标量算之中,无暇从宏观上把握报建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艺术性。(3)规划审批部门审批科学性还要提升虽然近年来设计单位普遍应用了CAD技术进行辅助制图,但由于制图标准不统一、属性信息不全,没有规范性使得对报建单位提供的报建材料没有约束力,存在报批要件不统一,纸质材料不规范等问题。审查后往往还需做许多后期处理才能入库,使得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设计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脱节,规划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 数字报建系统建设内容2.1& 建设目标电子报批系统搭载在一张图数据中心、规划业务审批系统之上,电子报批系统的上线应用,统一规范了我局规划审批业务流程,提高了审批数据的质量,实现资源共享,解决了信息化“孤岛”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审批周期,并有效的防止建设单位虚报指标等情况。我局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要求相关报建单位提供符合规范的电子报建材料,实现报建材料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整体提高工作效率。
2.2& 数字报建系统对规划行业管理的现实意义数字报建系统是规划管理系统的专业数据检测工具。是规划业务审批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数字报建系统为规划国土一张图系统提供数据来源,使得各类数据可以源源不断的入库,实现规划数据的动态更新。它具有如下现实意义:(1)数字报建通过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贯彻图形标准、明确报批流程,简化材料、消除了专业术语和指标统计口径模糊不清的现象,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指标核算,确保规划审批的准确性。(2)指标计算规则的公开发布实现指标的自动计算相结合,有效避免了虚报指标和人工核算的弹性,促进廉政建设。(3)经过数字报建处理过的标准化电子图形文件可通过入库功能轻松实现动态入库更新,最大程度的实现了低成本的规划图形库的数据来源渠道,实现规划一张图。
2.3& 技术架构数字报建系统通过三层结构设计和实现,分别为表现层、结构层和数据层。表现层为系统的客户端部分,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表现层由转换模块和审核模块两类模块构成,界面清晰,操作简捷,与AutoCAD良好兼容,完美解决前端界面表现的管理。结构层是应用的核心。通过COM+组件技术以系统服务的形式把原先散落的众多技术综合起来,并提供简单的编程模型。ArcSDE数据引擎技术为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接口,允许ArcGIS在多种数据库平台上管理信息,通过中间件扩充和更新来达到系统扩充的目的。数据层为后台数据库,数据层的数据存储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Oracle和Eplan关联数据库的概念组织和管理数据,通过各种方式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基础空间数据库成为系统的基础设施,成为各行业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基础,从而实现建立一个准确、高效以及高度共享空间数据库的目标。
2.4& 数字报建与其他规划信息系统共享与集成数字报建系统解决的是规划指标审核结论获取的技术问题,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则是对业务案件流转及审批过程实现记录。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报建完成的是技术审批,而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的是行政审批。两者从系统架构中分离的角度,为规划管理实行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分离奠定了信息技术的基础。数字报建系统与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彼此相辅相成,共同组建了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框架。我局现将规划业务审批系统、电子报批系统、规划编制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平台构建成规划管理平台,在局内网的环境下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并在规划管理各环节加以运用。数字报建系统将我局的办公自动化、规划业务、网上审批及地理信息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有效地为城市日常业务办理提供图、文、表、管一体化的服务。将“一张图”进行集成,以“一张图”为基础库,数字报建成果数据审批过程中会直接入库,与其他各个系统实现了联动,其每个审批数据都能共享在各个系统中。我局的“一张图”项目统筹整合基础地理、遥感影像、规划专题、国土资源专题以及业务审批数据等数据,建立覆盖全市的规划和国土资源“一张图”,形成开放并可扩展的数据架构,建立在电子政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和共享服务平台这三大共享服务平台上,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全流程、高效联动的规划和国土资源一体化运行管理体系。数字报建系统将我局的办公自动化、规划业务、网上审批及地理信息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有效地为城市日常业务办理提供图、文、表、管一体化的服务。
3.& 应用情况3.1& 运行模式目前,沈阳市规划局针对数字报建工作采取了如下运行模式:首先,设计单位将符合沈阳市数字报建技术标准设计深度的CAD图纸提交规划局审核。其次,规划局将设计单位的图纸分派到建筑院、规划院、勘测院,由其中一方进行图纸规整,规整完成发给另外两院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报告)。如遇审核不通过,则打回到图纸规整方和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调整,再次提交审核。最后,把建筑院、规划院或勘测院最终审核通过的方案,发送给规划局进行容积率等硬性指标的最终审核,以确保方案审核无误。(图1)
3.2& 项目特点及效果分析沈阳市数字报建工作从2012年开始,项目根据沈阳市城市管理规定等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结合我局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提供满足规划管理图文表相结合的一体化城市规划方案数字报建要求的解决方案。通过规划设计与管理之间的互动配合,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方案的实施、审查和管理过程,提高规划审批工作的科学性、精确性和效率,为我局城市规划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供支持。2014年开始试运行,运行以来极大地提高了沈阳市规划局审批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各科室的大力支持,获得了极大好评。在系统实际工作使用过程中具体产生哪些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设计成果设计单位往往只注重效果图和施工图的设计,对于提供给规划局图纸的格式和内容五花八门,给规划审批过程带来很多麻烦,也因此可能带来工作上的失误。我局采用该技术后这种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观。(2)提高审批效率及质量在设计和专业审批之间增加了“校核中心”环节,使数据核对工作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规划环评执行情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