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柔情引智工作是什么意思

天津高新区招才引智--人民政协报
天津高新区招才引智
———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核心区由华苑科技园、未来科技城核心区、未来科技城拓展区、塘沽海洋科技园四部分组成,面积约230余平方公里。多年来,天津高新区广开进贤聚才之路,创新驱动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我国创新资源极为丰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多、经济增长极具活力的重要区域之一。未来,天津高新区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天津高新区紧紧抓住进入历史性窗口期的重大机遇,瞄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定位,创新发展,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实现了“十三五”的开门红。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高新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高水平环境建设为保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强化政策支撑、载体支撑、生态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实践三级孵化创业体系,推进支持创新的服务体系,搭建起多层次产学研体系,真正发挥了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确立了在滨海新区和天津市经济发展主力军地位,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全国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经济持续跃升再创高新奇迹天津高新区把产业和项目作为立区之本,认真落实国家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加大产业链核心项目引进力度,加快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高端产业生态。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困难和挑战,2016年出台预兑现、供给侧七条等政策措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促惠上”“解敢促”等企业帮扶活动,全年投入支持资金12亿元,其中预兑现资金1.5亿元,有效支撑了尚赫集团、奇思科技、力神电池、今日头条、汉柏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的倍增发展,推动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建设。其中,滨海光热在天津率先成为获批的国家PPP示范项目,国能汽车累计签署订单总金额866亿元,已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成为第九家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2016年,天津高新区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工业总产值1821亿元,同比增长15.7%,区属口径增长17%;实现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9.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市、区前列。高新区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核心,以聚集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生态为抓手,全球范围内集聚高端项目。新签约落地艾康尼克新能源汽车总部、欧划国际数字影业城、中金国泰等项目75个。其中北京项目超过50%,投资额超过60%。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6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05.5亿元。在众多高端项目支撑下,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千亿级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形成,为高新区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科技大项目和重大创新项目是高新区的生命源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就是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项目和有潜力成为这个标准的大大小小项目集群组成。我们通过实施聚焦窄化战略,舞动各方资源,联合资本撬动,精耕细作,推动四大‘千亿级’高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天津高新区工委书记倪祥玉说,高新区要实现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和为天津“十三五”的发展提供更大支撑使命,必须继续抓好科技大项目、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新平台和国家战略中的科技项目、抓好服务业大项目,形成“清单化”管理。下一步,要加速实施未来科技城拓展区与海洋科技园滨海互联网产业园“两大战役”,努力在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先行区中迈出新步伐。以京津冀一体化和大数据走廊建设发展为契机,聚合京津冀互联网人才、数据和产业资源,迅速形成项目聚集态势。高新区作为科技企业项目的聚集地,时刻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给予产业生态链条上的每个个体提供最好的保障。树立互联网思维和创新型企业的先进文化,设立24小时家园照顾中心、服务热线,目的就是实时为“生产力”高度参与“上层建筑”建设提供互通载体。“要充分顾及服务对象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家,一个有情感的家,一个有归属感的家。从哪里做起?我们就从生活服务的点滴做起,代劳和链接所有需求。”倪祥玉表示,天津高新区要成为中国服务“第一区”、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最好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明确目标实现高新再突破今年,天津高新区将在产业引领和集聚上实现新突破,在创新能力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拓展新空间、加快产城融合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以高新区之“进”为新区之“进”和天津之“进”作出更大贡献。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力争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力争18%;财政总收入186亿元,增长10%,力争12%;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13%,力争15%。“高新区身处先行先试的先锋团队,要着力将‘四个意识’落到实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作先锋。”倪祥玉表示,高新区要打造京津产业协同创新载体,加快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积极承接中关村在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溢出成果与转移企业。同时,以未来科技城核心区、拓展区为载体,推进高新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对接。充分发挥天津高新区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产业优势,推动建立区域性循环经济技术、市场和产品服务平台,助力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高新区将围绕长期奠定的基础优势,推进众创空间载体,培育多元产业创新主体,加强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优化提升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塑造天津高新区创新创业品牌形象。”天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尹继辉说,预计到2020年“十三五”末期,天津高新区生产总值将努力实现3500亿元,高新区综合实力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进入前5名,全力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天津高新区始终坚持“绝不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的理念,建设绿色宜居生态园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融合,打造了多个知名文化品牌。不断完善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文化软实力与生产力和谐互动、事业繁荣与产业兴旺相得益彰的格局。牢固树立民生理念,突出关照低收入群体的民计民生诉求,从食住行、文体卫、游购娱等生活方方面面,全力满足人在不同时间空间、不同领域阶段的诉求,真正让在高新区创新创业者感到便捷舒适。倪祥玉豪情满怀:“天津高新区要在新时期担当起新使命,成为滨海新区乃至全市发展的强劲驱动力量。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扛起新一轮改革破冰旗帜。打造健康的政治生态区,锻造一支‘政治无比坚定,作风无比过硬,担当无比强大,思想无比深邃’的高新区‘铁军’,打造与示范区定位相适应的风险控制系统和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创新驱动焕发高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中关村集体学习时指出,创新驱动发展要从高新区开始。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居首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天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尹继辉说,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的第一梯队,天津高新区在落实国家战略中肩负重大使命,面临重大机遇。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汇聚地,天津高新区高举创新旗帜,诞生了大量的创新思路、创新业态和创新事物,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发展动能加速转换。近年来创造性地推出了创通票、预兑现、未来基金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收到良好效果。为破解融资和政策兑现两大难题,高新区推出“创新创业通票”制度,提供“初创服务”、“高企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分析测试服务”、“新三板挂牌服务”5大服务包,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真正实现“一张通票管创业”。截至2016年底,天津高新区共发放创通票3786张,覆盖企业263家。此外还建立了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的孵化服务模式及高新区领导联系专家制度,为创业企业提供差异化孵化服务。天津高新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创新。深入实施“一个体系、五个突破”科技创新赶超路线图,推行“创通票”制度,出台投贷联动六条政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先后引进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浙大滨海研究院、国防科大军民融合创新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2016年科研经费投入达17.15亿元,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目前高企和上市企业总量分别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累计达到15家,居全市第一,新增年专利申请11638件,有效专利总数达到19038件,人均知识产权数量走在全国前列。“我们窄化产业战线,集聚财力、物力、人力,着力打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与移动互联网等支柱产业。在新常态下,提高准入机制,利用开放的国际协同效应,激发研发动力与创新动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最终实现高端产业的集聚效应。”倪祥玉说,改革未有穷期,创新正当其时。高新区正是因为以坚持改革与创新同向发力为“钥匙”,才打开了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大门”。作为肩负闯关试水使命的功能区,高新区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将改革变为主动行为,当做“解痛之钥”。要用市场化的办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为灵活、高效的运作模式,探索建立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公共治理架构和服务体系。同时,持续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结合区域实际统筹推进管理体制、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人才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刚性约束与事业发展需求的矛盾。积极推进《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出台,进一步完善“创通票”、财政预兑现等政策创新举措,深化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探索建立适合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支持模式,构建未来产业基金以及天使、创投等在内的基金体系。通过一系列扎实的举措,集聚区域和企业亟须的商业元素,重铸起系统专业、特色鲜明、具有较高市场结合度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强力招才引智凝聚高新合力天津高新区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把人才工作作为支撑自主创新的关键。建立起以工委书记为组长,19个职能部门组成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和运行规则、人才工作重大事项通报、人才工作督办等制度、针对吸引科技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及推动未来科技城建设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年均投入各项政策资金超过2亿元。依托新能源与新能源电动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文化创意与移动互联网等具有世界水准的完整产业链条和130余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天津高新区吸引聚集了20余位两院院士、300余名领军人才。为了能让高端人才安家落户,高新区分别在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召开专题推介会,共吸引30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到高新区发展。并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合作建立了系列国家研发平台,吸引聚集了多支一流人才团队。未来科技城累计落户重大研发产业化项目85个,聚集各类研发人员2000余名。值得一提的是,天津高新区真心实意解决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覆盖全区的1274套共13.7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和微信远程取号功能,实现人才服务的“全天候”和“零等候”。下一步,高新区将制定出台《天津高新区建设一流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及相应配套实施细则,制定《滨海高新区党建工作规划()》,将党管人才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内容,压实主体责任,确定未来四年高新区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积极推进以“津领七条”为核心的示范区原创政策发布实施,力争在政策创新方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体制创新方面,将以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为契机,积极探索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为滨海新区深入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当好试验田和试金石。天津高新区将建立完善人才与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平台的发展联动机制,在打好未来科技城拓展区和滨海互联网产业园建设两大战役和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同时,推动人才规模实现数量级的跃升。深入实施“千人计划”等国家、市级重点人才工程,在强化创业人才引进的同时,兼顾创新人才引进,陆续推出完善高新区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健全人才发展梯队。积极吸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中介机构入驻高新区,引导社会资本提供服务人才发展的各类资源要素,大力推进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建设,加快“互联网+政府服务”实施的步伐,不断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天津高新区高度重视从严管党治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2016年组织系列专题学习活动,改进考核方式,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启动建设近8000平方米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有效发挥作用。同时,统战工作特色鲜明形成全市品牌,凝聚起各方共识共促高新区发展。积极组织统战人士参加“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围绕高新区发展战略布局献计出力。组织承办了2016年中国欧美同学会“天津侨海人员友谊杯”乒乓球赛,2016海外学人、欧美同学会千人计划专家黑龙江服务团龙江行活动及农工党赴重庆欧美同学会调研、慰问高新区建设者大型义诊等活动。天津高新区出色的统战工作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强大力量。(魏翀)“千人计划”专家支招汕头下好招才引智这盘“棋”
  10月29日,在2016年汕头海智·专家讲坛暨项目推介会和汕头市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上,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范群被聘请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汕头)工作基地的海智专家。
  作为一位汕头籍留学生,范群在美国硅谷打拼20年后选择回国创业。近日,他还成功促成了“汕头市海外人才工作(美国硅谷)联络站”的成立。
  多年来从事人才引进事业,范群对汕头如何下好“招才引智”这盘“棋”有什么建议?南方日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汕头籍海智专家范群在海智专家论坛上作题为《硅谷创业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讲座。刘雷 摄
  人物简介
  范群: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Syracuse University物理学博士;美国硅谷科技协会理事长;华美半导体协会秘书长;国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领军人;现任硅谷科技咨询委员会执行主席。曾先后担任硅谷著名科技公司各级技术职务和副总裁。从事高通量新材料研发技术的开创性工作。2010年,范群与好友萧剑鸣、杨晓波、解金春联袂告别美国硅谷回广州创业。
  吸引更多潮籍海外精英回乡
  南方日报:10月中旬,汕头市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在美国洛杉矶和硅谷挂牌成立,这也是汕头首次踏出国门招才引智,此次汕头市组织部也是首次率团赴美介绍汕头人才政策。您怎么看汕头的人才工作现状,以及这一次的引才举措?
  范群:汕头目前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这时候,汕头需要有招才引智的决心,从上到下,各级都要重视立足海外引进人才的政策。
  从2000年开始,我就曾带团到中国进行交流,同时熟悉家乡的需求。当时,大部分人才最后选择了留在珠三角地区。十多年来,我带领下的海外精英组团回国累计达到七八百人次,其中有超过十人获得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称号。
  这次汕头建立海外人才联络站,也正是基于将海外的人才,特别是华侨、潮商资源联系起来的目的。在省内,韶关等地的海外引智已经走在前面,我们也不能落后。
  潮汕籍人才在海外不少,而且抱着爱国爱乡的情结,都愿意回到家乡进行投资创业,借助这次设立海外人才联络站的契机,我们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精英人才回乡,为家乡振兴发展出一分力。
  对待人才需要“三心”
  南方日报:您认为吸引人才的关键是什么?汕头在人才引进上可以实现什么突破?
  范群:吸引人才的关键是在于一个集聚效应。特别是通过创文强管后整体提升的汕头城市形象对人才有一定吸引力。
  对待人才要有“三心”——细心、耐心、真心。如果人才在一座城市感受到尊重,就会更加愿意留下来。
  人才引进方式分为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两种。人才引进不一定要人才完全在这座城市定居,可以变通采取智力引进、软性引进等方式。
  刚性引进,即按照有关规定正式办理引进手续。
  借鉴苏州等地方对人才的引进,柔性引进即采取“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合同约束、自由流动”的引进机制,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开展项目合作、短期兼职、教授讲学、科研攻关等多种方式服务。
  汕头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重点引进“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尤其是在飞机制造、轻轨交通等重点发展的领域有重要技术,能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及优秀团队,都是引进的重点对象。
  柔性引进国内外人才的方式有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人才创业、人才派遣等多种途径。
  孵化器应“由点及面”筑巢引凤
  南方日报:汕头目前具有18个创业孵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达到9个,博士后实践基地有6个,大多布局在高新技术企业,您认为,汕头如何做好科技孵化工作?
  范群:汕头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例如公元厂、超声电子等都是老牌的技术型公司。一个产业的落地需要的人才是多个方面的,包括形象推广、市场、人力等。因此,汕头需要对人才引进进行相关的配套。
  汕头不缺乏商人,但是缺乏真正的“创业家”。
  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创业,在创业技术更新的投入是巨大的,相对来说电商创业门槛较低,但是高新技术企业有其不可替代性,技术门槛高就决定了进入该领域的企业较少。
  为了整合资源、激发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我和朋友在广州开发区创办“广州归谷科技园”,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国内而打造的“创业—生活”一体化新型生态孵化模式园区,融合专业完整的服务形式,打造一个区域性标杆性科技创新园区。
  我认为孵化器应该起到一个“由点及面”的功能,包括对投资环境的改善,为人才提供各种支撑,激发创新能力,整合资源,并将资源落地,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
  创业型公司需要成员对价值观的认同
  南方日报:虽然在美国留学及工作达20年,最后您还是选择归国创业。对此您对汕头的创业者有什么建议吗?
  范群:我在硅谷工作了20年,在企业高层管理层进行了相关的工作,积累经验,为我回国创业奠定了基础。2010年,我带领创业团队回国创办了广州市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留学生,我抱有一种回国以科技报效祖国的家国情结,而且学习了硅谷人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个成功的创业型公司往往需要成员们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每个成员都得敢于冒险和十分拼命。像我在硅谷的时候,每天午餐时,大家一般不会聊家长里短,而是在不泄露公司核心机密的情况下,彼此交流技术问题,看看是否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很幸运,我也在硅谷结识了同样闯荡欧美多年的三位“60后”科技精英——广州人萧剑鸣以及来自东北的杨晓波和解金春,最后才能一起在广州创业。
  我建议年轻人不要太早就创业,要创业先打工,到大公司里边学习,创业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要承受别人所不能承受的苦,最后才能获得成功。(南方日报记者 沈丛升 通讯员 杨蓉)
>相关新闻: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原创︱要招商引资,也要招才引智!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今年4月,武汉市举行招才局成立大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武汉并不是国内第一家成立招才局的城市,早在2013年,浙江金华就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招才局,随后浙江温州也成立了招才局。强哥好奇地百度了一下,以上两个地方时任主政者正是现任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武汉市招才引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一新表示,武汉市委市政府要把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与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相互策应、共同发力,打造武汉赶超发展“双引擎”。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资本、技术、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带来了经济的增长。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正是抓住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要素。
国内诸多地方近年来都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力度。
武汉正在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确保5年内留下100万大学生;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吸引在武汉上过学的校友回武汉投资创业,算得上是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创新。
深圳2016年安排44亿元用于人才工作,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20个方面178个政策点,在人才松绑、人才安居、人才服务方面进一步突破。
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上,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提出要致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才集聚高地,让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江苏发展中来。
5月21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浙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人才是决定发展的根本性资源,对企业如此,对一个组织、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人才兴则事业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三千年前的周公就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楚汉相争,可以说也是一场人才的争夺战,识人才、得人才、用人才者终得天下。
曹操用一首《短歌行》,道尽了对人才的渴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唐太宗让画家把24位功臣描绘在凌烟阁上,目的是让后人永远记住唐朝的开国英雄。据说贞观年间,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今天,经济发展方式逐渐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人才在企业竞争、区域竞争、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变得更加凸显。
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互影响,相互发生作用。因此,有必要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思考和工作。
一方面,各类商家和企业的进入,自然会带来各类人才的进入。另一方面,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构成了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也是提升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一个地方集聚的人才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就越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可以将本地对人才的引进、扶持政策纳入推介范围。在招才引智过程中则可以有针对性推介本地的优质项目和各类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有助于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的进入。
人才的流动来带来了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带来了信息、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就可能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孵化出一个创新企业,甚至带动一个创新产业。
引进来,还要留得住,用得好。
尽管我们传统文化里不乏“周公吐哺”、“三顾茅庐”之类对人才尊重的典故和传统,但是,从焚书坑儒到臭老九,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就像幽灵一样,一直深深扎根在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中,甚至就潜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中,随时可能窜出来咬上一口。
反智主义这个词来源于美国,大意是指对知识和理性的敌视、轻视和抵制,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而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对其保持足够反思和警惕。
为各类人才营造一个宽松的、可成长的空间,有时候还显得那么可贵。
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真正容纳人才的制度和胸怀,人才就不能做到各尽其长、各尽其用,招才引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笑话。
小学时候,我们都学过一个“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自称爱好某种事物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爱好。
您或许感兴趣
| 不只是招商引资指南 |
诚征稿件:产业分析、企业管理、经验做法、工作感悟...
联系邮箱: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千人计划”招才引智 资本助力转型升级
关注新华网
——首届海创智库(千人计划)医疗器械峰会即将召开
  为充分对接国家“千人计划”,进一步拓宽招才引智渠道,为苏州高新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服务,日,“首届海创智库(千人计划)医疗器械行业投融资对接峰会”将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清山会议中心四季厅隆重举行,充分对接“专家、企业、资本、政府”多方资源,实现扶持专家创业,支持园区发展,加速资本对接等核心价值。
  据了解,此次峰会以“合作、创新、共赢”为主题,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上交所、深交所指导,海创智库(千人计划)科技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海创智库”)、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苏州市上市公司协会、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主办,届时,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及上交所、深交所、千人专家、医工所等相关政企领导将共同出席,并发表重要致辞。同时,苏州相关医疗器械行业的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代表等超250人将参加本次峰会。
  预计在本次峰会中,将有国仟创投与苏高新集团签订战略协议,发起设立“国仟医疗投资基金”;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与国仟医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双创产业协作分会在产业园设立并揭牌;对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授予“上交所新兴产业培育基地”。
  据悉,围绕医疗器械研发的核心环节,加快推进医疗器械项目产业化转换,打破国外对高端医疗器械的技术垄断,峰会还将通过“苏南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平台,组织千人专家进行项目路演,医疗器械领域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与千人专家也将进行深入对接,助推全区医疗器械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
  据了解,海创智库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发起设立的非营利科技服务机构,其依托全国性的工作站网络,充分整合人才、政府、园区、企业、社会等各方要素,始终秉承并践行“高端科技顾问、高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创业”的科技业务定位与发展目标,以服务于海内外科技人才在华创新创业、服务于地方海内外招才引智为中心任务,逐步建立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协助科技人才实现智力资源价值,助推地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而早在2014年底,苏州高新区与海创智库科技服务中心开展合作,在苏州科技城成立“海创智库(千人计划)苏州高新区科技服务中心”,打造苏州高新区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数据显示,2016年高新区领军人才工作又获得较大突破,全年自主获批国家千人计划2人,万人计划2人,省双创人才12人,省博士计划5人,姑苏领军人才19人,姑苏天使计划40人,超额完成年度市级领军人才指标33%,是历年以来市级以上领军人才指标完成最好的一年。截至今年3月,高新区全区人才总量达22.6万人,高层次人才2.2万人,累计引进“千人计划”专家41名。
  在此情况下,首届海创智库(千人计划)医疗器械行业投融资对接峰会的召开,将继续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引入“千人计划”项目到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逐渐优化人才,开展产业研究、科技服务与合作,打造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苏州高新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服务。同时,本次峰会也将是高新区创造性贯彻落实“创新四问”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助推苏州高新区产业升级转型,实现高新区的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延边州招才引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