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GDP而不是GNP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经济实力

&|&&|&&|&&|&&|&&|&&|&&|&&|&&|&&|&&|&&|&
请加微信号:xiangmu114
> 内容《经济到底为了什么》 第一章 GDP是衡量经济的完美指标吗? 从微观到宏观:GDP走过的路 全球品牌网 & 请加微信号:xiangmu114,有惊喜!&&&& 经济在增长的同时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就会出现新的经济指标。在建国初期,大多数美国人经营着自给自足的农场;一部分美国人则是奴隶,被当做财产在市场上销售。总的来说,当时自给自足的农户经济占了大多数;相比之下,货币经济和只占了一小部分。那时,很少有私人企业、公共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能够提供服务,与如今的经济大不相同。对于早期的美国经济而言,以市场为基础的GDP几乎起不到衡量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于经济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衡量经济表现的方式也必须改变。在美国历史最初的150年里,没有人关注整个国家生产了多少商品和服务。随着大萧条的来临,工厂大量倒闭,许多人失业,于是政府提出了全新的国家计划,以促进生产、恢复。这样一来,就需要新的经济标准来衡量这些国家计划成功与否。在大萧条(约年)发生之前,没有GNP,也没有GDP,没有任何一个衡量国家经济产出总量的指标。我们完全不知道美国生产了多少商品,事实上也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有全国性的、失业、消费和货币供应的衡量标准。指出,学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国家。但是在大萧条发生之前,并不存在真正的宏观研究。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供应和需求,研究对象为市场、企业和家庭。当时,有关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也很少。美国经济已经历了多次繁荣和萧条,每隔10年就会发生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房屋回赎权的取消。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经济周期。当大萧条来袭,经济持续下滑,就业、生产、、价格——所有的一切都受到了影响。人们没有工作,饥饿难耐;工厂闲置,农场回收;价格暴跌,股市崩盘。如果没有宏观经济指标,我们就无法准确地衡量经济情况到底有多糟糕。1930年,赫伯特•胡佛总统宣布“大萧条已经结束了”,但他并不知道很多美国人仍在失业中,他也不知道总体经济是上升还是下降(事实上当时经济依旧在走下坡路)。值得一提的是,胡佛总统在1930年的人口普查中授权有关人员统计了失业人数,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计。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及适当的措施,我们就很难解决问题。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没有任何关于国民经济和国家经济指标的理论;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企业、家庭和市场,它只有模糊的经济周期这个理论,也无法应对大萧条。因此,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经济学家以此来解决美国由经济衰退引发的问题。那时,全美人民的需求降低,很少有人购买商品,导致价格低迷、收入下降。由于需求的减少,工厂倒闭,员工失业,人们就更没有钱去购物。几乎每个美国人都受到了影响,数千万人失去了工作、农场和住所,整日饥肠辘辘。我们需要全国性的经济指标,需要更加全面的经济理论,于是经济分析局要求宾夕法尼亚大学俄裔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设计一个经济指标,用来衡量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以及美国每年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值。1934年,西蒙•库兹涅茨提出了GNP这个概念。GNP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其涵盖范围惊人。它聚集了每个经济部门的具体数据——从香肠销售到塑料生产,然后将美国经济产出的总量换算成一个数字,以美元作为计量单位。西蒙提出的这项指标可谓史无前例。该衡量标准的研究对象是全国的“总体产出和总体需求”。当时美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生产不足与消费不足,虽然我们拥有丰富的石油和森林,却几乎没有工业制成品,例如输水管道。因此,这个指标的提出至关重要。GNP的提出和采用也是美国经济思想斗争史上的里程碑。当然,它并非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斗争,因为美国人一直以来支持的都是资本主义。但是100多年来,他们都在争论有关资本主义的两个派别。其中一派是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其支持者认为,不受监管的市场是一双“看不见的手”,能够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自由放任主义者认为,政府只需提供军事、警方保护和司法机关等基本服务;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干涉。在他们看来,政府的政策干预只会阻碍经济的进步。另外一派是混合经济。其支持者认为,政府应当起到积极的作用:提供服务,监督并规范市场,防止垄断,管理经济政策。他们认为,政府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大萧条时期,这种观点打败了自由放任主义,成为了当时的主流,这种优势地位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经济学家们提出了GNP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以方便联邦政府制定全美范围的经济政策。在库兹涅茨提出GNP这个概念7年之后,发生了“珍珠港”事件,这促使美国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事出突然,经济重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生产、满足战争所需”成为了美国的首要目标。多亏了西蒙•库兹涅茨,使美国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工具,使其完全能够适应如此巨大的经济转变。政府很快收集了全国生产铝、钢铁、电力、橡胶、铜、发动机、汽车及其他商品的具体数据,以此来制订计划,分配资源,建造船只、飞机、炸弹、坦克、轮胎和枪支。美国积极地调动了私人和公共投资,生产规模超过了当时(1941年12月)难以想象的水平。这些独特的宏观经济指标和生产数据不仅帮助美国渡过了大萧条时期,而且还帮助美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GNP是创建20世纪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之一就是它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使用GNP来表示经济产出,库兹涅茨确实可以为之自豪。然而,创造者往往都比使用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发明物,库兹涅茨也知道GNP的局限性,他提出“我们不能用GNP来推断一个国家的福利状况”,以此来警告大家不能过分依赖和使用GNP。但是,库兹涅茨已经成为了历史。不过,GNP可没有淹没在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首要经济目标不是恢复就业,而是提高GNP,总统、国会、、经济学家以及普通百姓都把GNP视为国王。尽管库兹涅茨曾经警告大家不要过分依赖GNP,但政府还是用GNP(如今用的是GDP)来衡量美国的经济和福利。而且,此后的每任总统都把提高GNP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查看
所有文章相关文章·&·&·&·&·&·&·&·&·&·&·&·&
本站微信号:创业加盟项目大全
关注创业,关注项目,每日精选各领域有趣文章。(微信扫描如上二维码,或者直接添加微信号:xiangmu114)
加入全球品牌网项目库
&|&&|&&|&&|&&|&&|&&|&&|&&|&&|&&|&&|&&|&&|&&|&&|&&|&&|&&|&&|&&|&&|&&|&&|&&|&&|&&|&&|&&|&&|&
&|&&|&&|&&|&&|&&|&&|&&|&&|&&|&&|&&|&&|&&|&&|&&|&&|&&|&&|&&|&&|&&|&&|&&|&&|&&|&&|&&|&&|&&|&&|&&|&&|&&|&
&|&&|&&|&&|&&|&&|&&|&
&|&&|&&|&&|&&|&&|&&|&&|&&|&&|&&|&&|&&|&&|&&|&&|&&|&&|&&|&&|&&|&&|&&|&&|&&|&&|&&|&&|&&|&&|&&|&&|&&|&
&|&&|&&|&&|&&|&&|&&|&&|&&|&&|&&|&
&|&&|&&|&&|&&|&&|&&|&&|&&|&&|&&|&&|&&|&&|&
&|&&|&&|&&|&&|&&|&&|&&|&&|&&|&&|&
&|&&|&&|&&|&&|&&|&&|&
&|&&|&&|&&|&
&|&&|&&|&&|&&|&&|&
&|&&|&&|&&|&&|&&|&&|&&|&&|&&|&&|&&|&&|&&|&&|&&|&&|&&|&&|&
&|&&|&&|&&|&&|&&|&&|&&|&&|&&|&&|&&|&&|&&|&&|&&|&&|&&|&&|&&|&&|&&|&&|&&|&&|&&|&&|&&|&&|&&|&&|&
微信扫描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xiangmu114股票/基金&
斯蒂格利茨:GDP是衡量经济的完美指标吗
第1页:GDP是衡量经济的完美指标吗
第2页:GDP走过的路
第3页:如果我们盲目追求GDP的增长
第4页:GDP荒谬的那一面
第5页:“越多”并不等于“越好”
  从微观到宏观:GDP走过的路
  经济在增长的同时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就会出现新的经济指标。在美国建国初期,大多数美国人经营着自给自足的农场;一部分美国人则是奴隶,被当做财产在市场上销售。总的来说,当时自给自足的农户经济占了大多数;相比之下,货币经济和市场经济只占了一小部分。那时,很少有私人企业、公共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能够提供服务,与如今的经济大不相同。对于早期的美国经济而言,以市场为基础的GDP几乎起不到衡量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于经济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衡量经济表现的方式也必须改变。在美国历史最初的150年里,没有人关注整个国家生产了多少商品和服务。随着大萧条的来临,工厂大量倒闭,许多人失业,于是政府提出了全新的国家计划,以促进生产、恢复就业。这样一来,就需要新的经济标准来衡量这些国家计划成功与否。
  在大萧条(约年)发生之前,没有GNP,也没有GDP,没有任何一个衡量国家经济产出总量的指标。我们完全不知道美国生产了多少商品,事实上也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有全国性的通货膨胀、失业、消费和货币供应的衡量标准。经济学家指出,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国家。但是在大萧条发生之前,并不存在真正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供应和需求,研究对象为市场、企业和家庭。
  当时,有关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也很少。美国经济已经历了多次繁荣和萧条,每隔10年就会发生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房屋回赎权的取消。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经济周期。
  当大萧条来袭,经济持续下滑,就业、生产、出口、价格――所有的一切都受到了影响。人们没有工作,饥饿难耐;工厂闲置,农场回收;价格暴跌,股市崩盘。如果没有宏观经济指标,我们就无法准确地衡量经济情况到底有多糟糕。1930年,赫伯特?总统宣布“大萧条已经结束了”,但他并不知道很多美国人仍在失业中,他也不知道总体经济是上升还是下降(事实上当时经济依旧在走下坡路)。值得一提的是,胡佛总统在1930年的人口普查中授权有关人员统计了失业人数,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计。
  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及适当的措施,我们就很难解决问题。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没有任何关于国民经济和国家经济指标的理论;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企业、家庭和市场,它只有模糊的经济周期这个理论,也无法应对大萧条。因此,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经济学家以此来解决美国由经济衰退引发的问题。那时,全美人民的需求降低,很少有人购买商品,导致价格低迷、收入下降。由于需求的减少,工厂倒闭,员工失业,人们就更没有钱去购物。几乎每个美国人都受到了影响,数千万人失去了工作、农场和住所,整日饥肠辘辘。
  我们需要全国性的经济指标,需要更加全面的经济理论,于是经济分析局要求宾夕法尼亚大学俄裔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设计一个经济指标,用来衡量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以及美国每年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值。1934年,西蒙?库兹涅茨提出了GNP这个概念。
  GNP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其涵盖范围惊人。它聚集了每个经济部门的具体数据――从香肠销售到塑料生产,然后将美国经济产出的总量换算成一个数字,以美元作为计量单位。西蒙提出的这项指标可谓史无前例。该衡量标准的研究对象是全国的“总体产出和总体需求”。当时美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生产不足与消费不足,虽然我们拥有丰富的石油和森林,却几乎没有工业制成品,例如输水管道。因此,这个指标的提出至关重要。
  GNP的提出和采用也是美国经济思想斗争史上的里程碑。当然,它并非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斗争,因为美国人一直以来支持的都是资本主义。但是100多年来,他们都在争论有关资本主义的两个派别。
  其中一派是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其支持者认为,不受监管的市场是一双“看不见的手”,能够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自由放任主义者认为,政府只需提供军事、警方保护和司法机关等基本服务;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干涉。在他们看来,政府的政策干预只会阻碍经济的进步。
  另外一派是混合经济。其支持者认为,政府应当起到积极的作用:提供服务,监督并规范市场,防止垄断,管理经济政策。他们认为,政府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大萧条时期,这种观点打败了自由放任主义,成为了当时的主流,这种优势地位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经济学家们提出了GNP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以方便联邦政府制定全美范围的经济政策。
  在库兹涅茨提出GNP这个概念7年之后,发生了“珍珠港”事件,这促使美国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事出突然,经济重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生产、满足战争所需”成为了美国的首要目标。多亏了西蒙?库兹涅茨,使美国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工具,使其完全能够适应如此巨大的经济转变。政府很快收集了全国生产铝、钢铁、电力、橡胶、铜、发动机、汽车及其他商品的具体数据,以此来制订计划,分配资源,建造船只、飞机、炸弹、坦克、轮胎和枪支。美国积极地调动了私人和公共投资,生产规模超过了当时(1941年12月)难以想象的水平。这些独特的宏观经济指标和生产数据不仅帮助美国渡过了大萧条时期,而且还帮助美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发展GNP是创建20世纪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之一就是它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使用GNP来表示经济产出,库兹涅茨确实可以为之自豪。然而,创造者往往都比使用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发明物,库兹涅茨也知道GNP的局限性,他提出“我们不能用GNP来推断一个国家的福利状况”,以此来警告大家不能过分依赖和使用GNP。
  但是,库兹涅茨已经成为了历史。
  不过,GNP可没有淹没在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首要经济目标不是恢复就业,而是提高GNP,总统、国会、媒体、经济学家以及普通百姓都把GNP视为国王。尽管库兹涅茨曾经警告大家不要过分依赖GNP,但政府还是用GNP(如今用的是GDP)来衡量美国的经济和福利。而且,此后的每任总统都把提高GNP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
读书精品推荐
特色: 品牌: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连载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我明白了为什么统计局热衷于GDP而不是GNP!;开头,先简单介绍一下GDP和GNP;GDP(GrossDomesticProduct;GNP(GrossNationalProduct;GDP和GNP,无论是外国名还是中国名,都只差一;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区分它们,我在这里举个例子;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就应该是15000圆;这个;GDP和GNP的关系是:GDP=
我明白了为什么统计局热衷于GDP而不是GNP!
开头,先简单介绍一下GDP和GNP。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中国名称叫“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年内一国国境之内所有最终产品的产值和所有劳务产值。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一国国境内的产值,不管是国内企业的产值还是国外企业的产值,都算在内,外资的产值也算在内。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中国名称叫“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年内一国国民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产值和所有劳务产值。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一国国民的产值,这个国家在外国的产值也算在内。
GDP和GNP,无论是外国名还是中国名,都只差一字,所以很容易让一般人混淆。我在刚开始接触GDP的时候,也误以为它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正是因为很容易让一般人混淆,所以有人才利用它们制造了重重迷雾,常用GDP偷偷代替GNP。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区分它们,我在这里举个例子。假如有一家子,妻子在家里种苹果,一年的产值是5000圆,丈夫在外地卖馄钝,一年的产值是10000圆。他们还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一个公司搞软件开发,一年的产值是10万圆。那么,这个家庭的“家民生产总值”(GNP)就是
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就应该是15000圆;这个家庭的“家内生产总值”(GDP)就是这个妻子和那个公司的生产总值,就是105000圆。
GDP和GNP的关系是:GDP = GNP + (外资生产总值 ― 本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
在上例中,那个家庭的GDP = 15000+10万―10000 = 105000圆。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假如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和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即( )内的值为0,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等于它的GNP。如果这两个值相差不大,那么这个国家的GDP也就约等于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大于它的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小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小于它的GNP。
GDP和GNP,究竟哪个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呢?当然是GNP。GNP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总产值,当然比GDP反映地要真实一些。外资在该国的产值再大,也不是该国的。外资在该国内,就象在一个人肚子里的用塑料膜严密封好的一个蛋糕,这个蛋糕虽然在这个人肚子里,但是不属于这个人。还拿上例来说,真正能反映那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数据,是15000,而不是105000,那个软件开发公司的产值再高,
也和这个家庭无关。
所以说,在GDP和GNP这两个核算方法中,要想选择一个能比较真实反映国民生活水平的方法,应该选GNP。(注意,我说的是从这两个中选一个,GNP比GDP要好,而它并不是最好的,还有比GNP更好的,这里没说。)
以前,在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使用GNP。中国从85年起,用的也是GNP。80年代末,我正在读书,那个时候,书本里出现的都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所以国民生产总值我很眼熟,不过那个时候我没见过GNP这个缩写。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就开始用GDP了。所以,开始接触GDP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误认为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后来,一次看电视,看一个知识竞答,我才知道GDP是国内生产总值。
那么,为什么中国要偷偷把GNP换成GDP呢?很简单。中国的外资太多了,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外国的企业又很多,在本国内的企业相对很少,一用GDP来算,那么中国的数据就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小多了。说明如下:
在#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GDP = 美国的GNP + 外资在美国的生产总值 ― 美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中国的GDP = 中国的GNP + 外资在中国的生产总值 ― 中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因为美
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很大,外资在美国的生产总值不是很大,而外资在中国的生产总值很大,中国在外国的生产总值很小,所以两下一凑合,中国的GDP就和美国的GDP很接近了。
再拿上面那个例子来说事吧。那个家庭的家长,当他要和其他家庭比数据时,他就喜欢用105000的GDP,而不喜欢用15000的GNP。
这就是把GNP换成GDP的原因。
现在,中国已彻底没有GNP数据。如果你在网上或其他地方看到了中国现在的GNP数据,那其实是GDP数据,是用GDP冒充GNP,因为,我们看到两个数据是一样的。而实际上,是不可能一样的,要相差很大。
现在,发达国家是GNP和GDP两个都用。他们用GDP是为了迎合中国的需要,他们是要让中国在这个数据上尽量和他们接近,以帮助证明中国这若干年的发展是正确的,应该继续,并发扬广大。
虽然发达国家是GNP和GDP都用,可是,中国在这方面和常常把这些国家的GDP和GNP搞混。例如,你可以查一查,中国搞出来的美国的GDP和GNP是一样的。能这么巧吗?在#公式中,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和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那么这个国家的GDP才等于它的GNP,难道这么巧,外资在美国的生产总值和
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显然是把GDP和GNP搞混了。
听说吹牛皮也得交税,这话不错。联合国的会费是按照GDP的比例来交的,不知道,中国30多万亿的GDP,每年要交多少会费? 一个乡的GDP是0,是怎么算成4亿的?
我们这里有一个乡,GDP很小,接近于0,可是它上报的GDP却是4亿,那么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你可能说这是造假。当然,这里有造假的成分。不过,因为造假太普遍,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今天不是说这里的造假,我是想说,这里除了造假之外,还有一个计算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指不懂GDP应该怎么算,而对GDP进行胡乱计算,结果使GDP变得很大。我今天就来说说这个错误。
先简单说说计算GDP的正确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最终产品”。
最终产品,是指用于人民生活消费的产品,例如住房、衣服、家用电视机、政府办公用品等;不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中间产品以及用于生产、营运等的产品。例如,机床是产品,但是它不是最终产品,它不能用于人民的生活消费,它是用来生产最终产品的。厂房也不是最终产品,它也是用来生产最终产品的。钢铁、石油、水泥、布等都不是。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98我明白了为什么统计局热衷于GDP而不是GNP!等内容。 
 GDP C、GNP D、NI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11.1 分 5 下列哪个国家没有采用联合国标准的 GDP 统计方法: A、美国 B、中国 C、古巴 D、巴西 ...  GDP 和 GNP 的区别关键在于“国内”和“国民”。前者所统计的生产者 都在一...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称为最终产品;用 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  C 4 朱F基曾经承诺在任期间我国 GDP 增长率要达到: A、0.06 B、0.07 C、0.08 D、0.09 正确答案: C 5 GNP 统计的原则包含国土原则而非国民原则。 正...  以上用支付法和收入法对 GDP 的核算,同样适用于 GNP。 (3)理论上讲,支出法和收入法的值应该是相等的,但在实际核算中, 常有误差,所以需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  GDP 则较易衡 量;GDP 相对于 GNP 来说是国内...4.登陆国家统计局网站(www.) ,阅读...所以不 能单纯地追求 GDP 的增长,而要树立科学的...  而个人所税等于 90 美元,消费等 于 430 美元,...GNP,而这个企 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答:区别:统计标准不一样,GDP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食用的粮食不计入 GDP(√) 4、 GNP=GDP+外国国民...请在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检中国近 10 年的 GDP ...参考答案: 经济增长是一个偏于数量的概念, 而经济...  GNP 较难统计? GDP 则 较易衡量? GDP 相对于 ...4 ?登陆国家统计局网站? www. ??...梗概? 1 ?你认为为什么许多进城民工可以找到工作?而...  但是真实 GDP 不考虑这种好 处,那么,为何经济学家...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 美国政府强调 GNP 而不是 ...登录劳工统计局的网站(http://.bls.gov)并找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GDP与GNP
字体大小:
 阅读768次 
 &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策上更为关注GDP,那就会更注重本国产业的成熟和发展,而不在乎支撑这些产业发展的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当然,随着GDP的增长,政府也会有相应的税收。如果在经济政策上更关注GNP,则不仅本国产业要发展,而且应当是本国企业支撑了本国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增加税收,而且要有实实在在的盈利。于是,前者会更倾心于招商引资,会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后者则会重视本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目前以李宁、安踏甚至361度为代表的民营体育用品生产公司其国内的销售占到整体销售额的97-98%甚至以上,出口或者说海外市场销售仅仅占到2%-3%,甚至更低。当奥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时,当汤姆斯杯又一次将羽毛球这一老百姓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推向风口浪尖时,又有几个企业真正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GNP”呢?
  为什么我们要讨论GDP与GNP?因为很多发达国家之所以不用GNP来衡量自己国家的经济,是由于自己国内的企业很多都投资到了海外发展中国家,如果一直采用GNP来计算和衡量这一指标的话,会发现它的增长幅度是非常大的,因为它是以“公民”作为衡量的标准。
  当我们盲目的看着GDP增长而兴奋时,是否有仔细思考过这其中投资的比例有多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平均在20%~30%、15%~20%。而中国投资占GDP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接近50%,这是罕见的数据。
  所以什么是体育用品行业的GDP与GNP?简言之,凡是在中国范围内的销售收入全部应该记到“GDP”的头上,而凡是中国人生产体育用品创造的收入就都记在“GNP”的头上。2008年的体育行业“龙头兵”销售收入情况大致如下:n品牌100亿收入,a品牌80亿收入,l品牌60亿收入,an品牌40亿收入,k品牌25亿收入等等。我们可以看到n和a品牌占的比例有多高了!我们来做一个不合常理的假设,假设n、a随时间消失了,而消费者并没有转投到其他国内品牌,这样我们体育用品行业的GDP会大受影响,一年损失的收入接近200个亿!god save me!政府会认可吗?当然不会!这种情况会发生吗?应该也不会,因为n和a也同样需要中国的市场。但是我们需要防患于未然,所谓的防微杜渐,如何做?以下列出了我们目前民营体育用品行业的不足,也是发展点:
  一、努力开拓海外亚非拉市场
  甚至营销.cn学中的买鞋的经典案例都应该被宣传和复制。为什么我们不能去非洲宣传?为什么我们低价的日用品在非洲广受欢迎,而没有品牌在这些地区得到应有的推广呢?当KFC进入中国后推出了老北京风味的鸡肉卷,这就是因地制宜,而我们企业仅仅是把我们现成的东西拿过去,可想而知情况如何了。据笔者所知,某意大利体育品牌在中国运作的比较成功的,那为什么中国的品牌就不能在其他国家成功运作呢?生产摩托车的力帆在越南的成功是一个例子,但是越南GDP中投资的比例已经从45%下降到39%,说明越南也开始更加发展自己的民族产业,所以中国的体育用品企业若还熟视无睹,而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来在国内抗衡n、a的话,这样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二、利用欧美做一定的宣传即可,没有必要大肆投入
  我们知道欧美国家的体育用品基本是以品类店为主,甚至一个店铺里有很多品牌在运作,比如你要买T恤,那么去一个体育用品店,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品牌,你只要选择你喜欢的就可以了。这种消费是理智的,也是成熟的。在欧洲很难看到类似我们的这种体育用品专卖店,所以如果要将产品在欧洲大肆推广并创造很高的利益,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善用和适当的运用欧美的地域和经济优势做一定的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某品牌赞助的西班牙国家队,甚至阿根廷国家队(虽然不在欧洲,但影响力较大),这些球队的赞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我们进行视觉的推广,但是如果要真正的产生销售也需要在各个国家找到合适的经销商。我们现在很多品牌公司在NBA做宣传,难道在火箭主场竖个什么牌子就可以扩大销售?这充其量也是扩大扩大在中国大陆的销售,还是我们所说的GDP,而GNP仍然无法得到真正的增长。
  三、找到专业的优势项目进行垄断和宣传
  N有篮球,a有足球,我们呢?有人说国产品牌l有跑鞋,那an呢?其他品牌呢?我们不得而知。当我们看到某国产品牌在电视广告上开始进行文化的诉求时,很多圈内人士都崩溃了,这种崩溃的意思不表示不应该做这种广告,但是广告的对象是观众,观众需要产品,仅仅是多一度热爱,就非要购买你的产品?难道不买你的产品,就表示没有多一度热爱?还没有到玩文化的时候,如果你的规模达到红塔集团了,你也可以山高人为峰,问题的关键是你还没上市,还没有达到专业的程度!所以,我们国内的企业更加应该利用我们自己的优势项目去进行宣传甚至垄断,比如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等。
  四、在国内利用差异化的服务进行必要的回击
  目前的竞争状况:
  1,产品同质化严重
  2,店铺装修风格甚至开始雷同
  3,零售折扣的进一步降低导致了利润的降低
  未来的竞争是残酷的,当营销里面的4P(product\promotion\price\place)同质化之后,
  我们到底应该靠什么提升我们的销售?我们只有做到服务差异化,更加细致才有可能在终端胜出!相反,我们进入一个体育品牌的不同店铺,得到的是参差不齐的服务,甚至一个笑脸都没有,为什么麦当劳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服务?为什么沃尔玛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笑脸?而国内的这些品牌靠什么去和nike竞争?答案应该是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提高体育用品行业的GNP,而非GDP。差异的服务、专业的项目、适当的宣传和海外市场的开拓,以上才是真正提高GNP的办法,而正是GNP的提高才标志着中国的体育用品行业进入了世界的领先地位!
我们每天从博客投稿和编辑推荐的文章中,把最精华部分出版成行业汇,让你第一时间阅读到最新鲜最精彩的文章。,你的文章也将会发表在行业汇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dp和gn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