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和撒谎的区别宗教和真正宗教的区别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简·爱》中的宗教观解读
2013年第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命运以及人性的叙说,极大地宣扬了女权主义思想以及极富创新意识的新宗教主义观。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深受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作者借简的思想,表达了她对传统宗教的不满以及对人性的推崇,也为我们诠释了其新宗教主义观点,即人性与神性的统一。本文将从小说的宗教思想方面出发,详细分析作者新宗教观的形成与根源。 中国论文网 /5/view-4033438.htm  关键词:《简·爱》;宗教观 ;人性;根源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1-0-01   目前,读者对小说关注最多的是其中多为其女性主义思想,而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宗教思想却往往被忽视了,其实,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小说中处处体现着作者思想中的宗教主义色彩,不过她的宗教思想却有别于欧洲传统的宗教思想,而是一种融入了人性的新宗教观念。《简·爱》无疑是一部非常有思想性的小说,它激励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自由、权利而去争斗。小说中的思想是丰富的,因而我们对小说的分析解读也不能仅从单一方面去理解,还必须从那些不为人知的思想角度去解读作者的思想层次。   一.小说中的宗教观   《简·爱》产生于十九世纪的欧洲,它的创作也不能免于宗教思想的影响,这在小说中处处可见,小说中的主人公所遇到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基督教徒:布洛克尔赫斯特、 海伦·彭斯和圣约翰。在小说开始时,主人公完全厌恶着宗教的虚伪,对所谓的上流社会精神嗤之以鼻,但在随后的经历中她逐渐改变了以往的观点,开始接纳基督教思想,并慢慢成为了虔诚的教徒。在她看来,宗教能够改变人的心智,束缚人的行为,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但是她在最后所表现出的宗教观却与传统基督教思想存在差异,而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本人也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她借助小说传达出了其对现存宗教教义的不满,从而转向较为温和的、富有人性的宗教信仰。正因为这一点,小说发表以来曾受到多方面的指责,尤其是教会中的批评之声更加激烈。英国教会所载伊丽莎白·里格比的《评》中曾说“简·爱从头到尾都是未经教化的精神”,诚然,小说所体现的宗教观与英国国教的观点有所差别,甚至存在反基督的思想,但是,我们也似乎看到了作者对宗教思想的积极作用的支持。作者在骨子里是受到基督教文化熏染的,她所学、所历无一不是在宗教的环境中得到或者体验的,她并不否认宗教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甚至十分推崇,在她看来,宗教是必需的,它能引导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她又认为现实的基督教教义是虚伪的,希望得到一些改善,这才最终形成了她的新宗教主义观。   二.小说宗教观的形成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将她自身的宗教思想传达了出来,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对传统宗教的反对   在小说中,夏洛蒂·勃朗特通过对简·爱思想的描写来表达了她自己的宗教观,她也想借小说来宣扬她的观点。作者早已预料到了小说出版后会引起西方宗教界的批评和质疑,因而她在自己的序言中就曾写道:我要向这些怀疑者提出一些明显的区别,我要提醒他们一些简单的真理,习俗不等于道德,伪善不等于宗教。在当时的时代中,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于威望远超现代,人们对宗教十分虔诚,然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却让一些虔诚的基督徒在思想上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变得虚伪、奢侈,并且由于英国的国教运动也动摇了许多基督徒的思想,人们开始变得迷茫。于是许多人就开始寻找新的宗教寄托,夏洛蒂·勃朗特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之中,她自身的宗教观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因此,借着小说来展现她自身宗教观的寻找历程。   在小说的开始,简非常仇恨宗教,仇恨其虚伪、奢侈和压迫,其突出表现在她对布洛克尔赫斯特这一点上,在简与布洛克尔赫斯特初次见面时的对白中就可以看出她对虚伪的宗教徒的厌恶之感。布洛克尔赫斯特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典型的伪君子形象,他把自己标榜成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到处鼓吹基督教的教义,但背地里却又根本不遵守这些教义;布洛克尔赫斯特推崇禁欲,而自己及家人却也完全不相信这些;劳渥德学校里的孩子们生活非常窘迫,并且受到虐待等,但他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心。布洛克尔赫斯特满口仁义道德,实则道貌岸然,他的形象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宗教徒整体形象的塑造,简·爱对他的厌恶之情实际上是体现了作者对虚伪的宗教徒的仇视以及对宗教教义的怀疑和否定。   2.接受宗教思想   简·爱在小说初期对宗教持有仇视的心理以及否定的态度,不过这并未让她放弃对宗教的信仰和背弃。这与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宗教文化熏陶有关,她仇恨虚伪的宗教徒,但并不否定宗教的积极作用,因此,只有摘掉虚伪的面具,才能真正去接受这个宗教。简·爱在小说中由曾经的宗教怀疑论,逐渐变为虔诚的信徒,在这个过程中爱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是整部小说的主线,当她与罗切斯特的婚礼被取消时,她向上帝祷告;当她与罗切斯特分别时,她让他相信上帝和天堂;当她受到诱惑或面临危险的时候,她都会向上帝祈求帮助。这一切都预示着简·爱在内心深处并未放弃宗教价值观,甚至还非常依赖宗教在精神上给人的慰藉,她没有向其他宗教徒那样用宗教思想去教唆他人,而是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内心和思想,使自己免于犯错误,并变得更加坚强,她在宗教思想的感化下,已逐渐接受了宗教。   3.新宗教观的形成   简·爱所信仰的宗教与传统意义上的基督教并不相同,作者夏洛蒂·勃朗蒂虽然受到基督文化的教育,但是在资本主义利益为先的时代,宗教的虔诚思想早已被腐蚀、变性,宗教徒也不再遵守清规戒律,变得虚伪、浮躁和享乐,宗教信仰在人们心中已不再重要。小说中的简·爱虽然已接受了基督教思想,但是由于现实的因素,她所形成的宗教思想也有别于传统的教义,变得更加温和、更加具有人性的特点。相比于小说中的极端宗教主义者圣约翰来说,简·爱的思想更加人性化,她追求快乐的生活,即使是片刻的享乐,而圣约翰以上帝为借口强迫简·爱嫁给他,但简·爱却不想放弃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要在精神与身体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即既要有精神上的信仰,也要有人性的追求。这就是一种温和的宗教观,去掉了宗教中人性的虚伪、伪善、贪婪、享乐以及自我牺牲,而代之以人性的关怀,这才是简·爱或者夏洛蒂·勃朗特所崇尚的精神寄托。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吴钧燮(译)《简·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简`奥尼尔,叶婉华(译)《勃朗特姐妹的世界》.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3、马克思·韦伯,耿云娜(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宗教和邪教究竟有什么区别?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异教(cult,狂热的宗教团体、异教团体、邪教)崛起并渗透进美国人的意识中。特别是琼斯镇惨案中, 近千人被洗脑,服用灌入氰化物的饮料在琼斯镇集体自杀。从此异教的负面含义难以撼动。
那么异教和宗教有什么实质区别?是不是任何精神团体都适合用异教来形容?是异教成长为宗教,还是宗教诞下异教?
我们联系了心理学家、神学家和精神领袖,以搞清楚我们所说的宗教和异教之间的界线,有时这个界线真的很模糊。
Ted Peters,太平洋路德神学院神学教授
就像经典的可口可乐和健怡可乐,宗教和异教看上去很像,但是完全不是一种味道。宗教属于更广泛的文化,信徒们来去自由。异教则是反文化,限制其信徒的社会生活,不可与其他组织成员来往。异教的的关键特征是世界之轴,萨满式的领导者是组织的中心。异教头目声称拥有超现实的独有能力,并提供他或她认为合适的能力和恩典。神论并不能将异教和宗教分开,事实上,异教很可能就是脱胎于宗教。例如,基督复临运动大卫教和琼斯镇的人民圣殿教都是基督教名下的异教。在我看来,现在在运作的异教最有趣的是“UFO教”,以他们的领导者Rael (Claude Vorilhon)为向导。而Rael则将他的60000信徒和外星智慧和能力相联系起来。
我猜每一个宗教在最开始的时候都经历过异教这样的阶段。当一个异教成长到脱离领导者的控制或者说当领导者死掉的时候,自发的领导信仰体系民主化,宗教信仰便可以开始蔓延。主要区分特征是要注意领导体系,而不是信仰体系的理论内容。
Rabbi Tamara Kolton,哲学博士、私人诊所的心理学家、布隆菲尔德山任命拉比
一个主要的区分在于不赞同权威者时需付出的代价。异教将恐惧作为控制人和秘密的手段。宗教也会走上邪路,比如引人注目的案件,神父对孩子犯下罪行。我只支持和信任能包容、甚至鼓励不同声音的宗教。个人加入其中不需要放弃他们的权利,而组织通过拥抱每一个平等的灵魂使每一个人更加完整。
Bruce Robinson,安大略省宗教宽容顾问
对于异教并没有通用的大家都接受的定义,但是通常异教都会对成员严格控制,限制将组织内的信息流传出去。曾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觉得异教是个威胁,因为它们试图困住其成员。然而,在现实中,成为一个典型的异教徒平均时间间隔只有几年。
宗教和异教并没有清楚的界限。几乎所有的信仰组织对他们的追随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异教式控制,试图让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异教”是个很随性的词,和“兽奸者 ”和“同性恋主义者”差不多。对于没有理解一个信仰组织究竟代表什么的人来说就是毒药。
Fr. Albert R. Cutié,圣公会牧师、圣本笃教区院长
真正的宗教专注于神,从不把另一个人放在"扮演上帝"的位置上,或者某人有掌管其他人的权利。宗教信仰使我们忠诚于对自由的深刻尊重,和个人对自己生活做出选择的能力。有些宗教组织对某个牧师或者领导者的尊重崇拜超过了上帝和《圣经》,变得无比狂热。盲目追随任何领导者都会成为一种问题。
很多人的宗教观是扭曲的,甚至对上帝希望人类是什么样的也是扭曲的看法。当人们加入到异教中,是非常渴望得到一些东西,但这些东西并不一定是精神上的。
J. Gordon Melton,贝勒大学美国宗教史特聘教授、美国宗教研究所创会理事、联合卫理公会受命教长
异教这个词,作为负面标签,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可以贴在任何我们想要中伤的宗教组织上。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说所有的异教都是宗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宗教都是异教。宗教是一个描述性术语,用来描述基于与超自然事物相联系而做礼拜和发展伦理系统的组织。异教是个更加主观的术语,用以辨别那些拥有额外特质的宗教组织,而这些特质我们并不赞同,比如独裁的领导者、分裂主义、不道德的活动、社会不允许的暴力等等。
被称为异教的团体总是会抛却它们的负面特质,加入到更大的宗教团体中。但是只有很少的宗教能摆脱异教的标签。
学者们大都抛弃这个术语,因为它并没有描述性的价值。这个词主要是宗教论战者还在利用其情感价值。
人们处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入一个宗教。我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人们对那些终极的无法回答的问题的答案的追逐,人类从哪里来,为什么我们会在这里,我们的命运何去何从?但是我们与特定的信仰相连,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不仅仅是我们出生在某地)和品位。意外事件也会发挥作用。人们倾向认同一个不流行的宗教,是因为他们已经对社会疏离了。
Rodney Stark,贝勒大学宗教研究所主任
异教这个词是个讨厌的评判术语,指一些小众的非传统的宗教(可能在一个地区是小众,但在另一个地方就是大众的传统的,基督教在印度就是属于异教,而佛教在欧洲则被视为异教。)社会学家,包括我自己,一度试图将异教这个词当中性价值词来使用,但它根本无法摆脱肮脏、虐待、虚伪、邪恶的概念,所以我们使用“新宗教”或“少数派宗教”或“非传统宗教”来称呼一些小众的宗教。当然,所有的宗教都是从新生、小众和非传统开始的,有些成为了世界上的主要信仰。异教这个词根本不妥当。如果一个宗教有恶习,你只需要这样描述就行了,并不需要一个专门的术语。
18:11:19 :
18:12:35 :
维妮娜是谁
18:15:57 :
18:09:02 :
18:40:27 :
19:19:23 :
blueriver123
18:19:47 :
18:17:55 :
18:50:05 :论宗教的虚伪性
世界上任何宗教都是虚伪的,不管是上帝、安拉、佛还是其它什么神灵。请大家放下你的宗教信仰,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
任何神灵都会说:信我的才会有永生,不信我的我必杀之,灵魂必下地狱。上帝也好,安拉也好,佛也罢,在这一点上说法大同小异。那么根据你信的神灵的说法,比如说上帝,那些不信上帝的就应该被灭亡,就该下地狱,全体死光光,尤其是信奉其它宗教的就更应该被消灭的一干二净。但是,几百万年过去了,信的和不信的哪一个也没有灭亡,大家都活的好好的,却还在热火朝天地争论谁信的神是真的,为此不惜刀枪相向,诉诸武力。结果呢?西方发动的十字军东征也没灭了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信奉上帝的西方列强却屡次被什么神都不信的解放军打的落荒而逃,同样是信奉安拉的什叶派和逊尼派反而打的你死我活。如果你那个神是真的,怎么会这样呢?
绝大多数人信神都是为了得到神灵的庇护,生活富足,没有灾祸,死后升天堂,真的能如你所愿吗?咱们先从宗教的教义说起,以基督教为例,约伯是宗教信徒中虔诚忠心的典型,他遭遇了什么?被上帝和撒旦打赌拿来试探,浑身长满了脓疮,家畜死了,孩子死了,老婆死了,可他还是信上帝。为此,上帝拿加倍的家畜、孩子和老婆奖赏他,并让他长命百岁。试问换成是你,你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妻子被你所信奉的神残忍地杀害还信誓旦旦地忠于他吗?从约伯可以看出,即使你是最忠实的信徒,也免不了无妄之灾。再来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无论信或不信你的神灵,大家都有出类拔萃的,都有幸福美满的,都有富甲天下的;而同样是信奉你那个神,大家也有穷困潦倒的,有杀人放火的,有低贱卑微的。最具说服力的是西藏百万农奴,他们世代虔诚信佛,没有也不敢做任何坏事,却世代为奴,被当做牲畜一样任人宰杀、欺压、凌辱,寿命平均不过五十岁;而他们的统治者坏事做绝,杀人、强奸、虐待农奴,非但没有遭受任何报应,反而子子孙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不信任何宗教的共产党把这些农奴从火坑中解救了出来,而那些当时的压迫者只要愿意与中央政府合作,至今仍享受着荣华富贵。
再说说你要进的那个天堂,它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有,你想想,其它上万个神灵能让你这个异教徒进天堂吗?你应该下地狱,而这上万个神灵有着与你的神相同或更高的法力,以前你的假神奈何不了他们,现在直到将来也是,因为他们大都已经存在几百亿年了。再说地狱,既然死后已经没有肉体,怎么还有油炸、火烧、刀砍这些人间酷刑?如果你进不了天堂,你会进哪一个神灵的地狱呢?
宗教的虚伪性直接体现在它们的信徒上。不知大家是否看过《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这部电影,主人公经常到教堂礼拜,连吃饭都要先祷告,可做出来的事令人发指。再看看西方成千上万的教堂里的神父,每天有多少性侵儿童、妇女的事情发生?西方列强和塔利班、基地组织犯下的烧杀奸淫罄竹难书,却是满嘴的上帝、安拉和仁爱,这不正是他们所信奉神灵虚伪的展示吗?中国的一些高官信佛信道,可贪婪成性,荒淫无耻;香港许多人上帝、佛、道都信,可为了利益,连祖宗都能出卖,更不要说做人的底线了。而盛行世界的邪教把宗教的虚伪性暴露得更加彻底,更加暴力,更加震撼人心!
宗教的虚伪性的根源是你信奉的神灵根本就不存在,所有的神灵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尊重法治,弘扬人性,才是做人立国之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宗教的本质……宗教信仰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精神鸦片)……这并不是宗教的目的;目的是统治者方便管理。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0:08:11&)
17021字(992/13)
( 17:51:41)
51字(170/0)
( 17:33:26)
18字(24/0)
( 16:21:39)
133字(22/0)
( 14:26:45)
16字(11/0)
( 12:48:16)
70字(11/0)
( 12:48:02)
87字(52/0)
( 12:45:59)
51字(14/0)
( 12:16:27)
73字(85/0)
( 12:03:23)
96字(34/2)
( 12:20:13)
38字(56/0)
( 10:59:53)
36字(11/2)
( 12:06:43)
64字(44/0)
( 10:41:26)
45字(19/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崩坏学园2天真和虚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