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没有必要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所有人都成为“一流员工”

成功励志书籍推荐《谁都能成为一流员工:丰田成功学》
成功励志书籍推荐《谁都能成为一流员工:丰田成功学》
  很少有书籍能让我赞赏不已,而《谁都能成为一流员工:丰田成功学》,让我拜读再三,也让我深深丰田的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丰田的自动化及刚好及时与摩托罗拉的六西格玛,已经是全球模仿的标竿,证明丰田的成功让全球刮目相看,书中描述丰田的经营理念,更让我大为激赏。
  丰田的汽车创办人丰田喜一郎在(丰田汽车回首来时路)讲述为何要创办丰田的理由,书中写道:&与其以保险的方式去做稳赚的生意,不如挑战别人不做,门槛又高的事业,才不枉这一趟人生。失败了, 就代表能力不足,一定要把自己力量发挥到极致,既然要做,就做大家都认为门槛最高的汽车吧!就这样,我一头栽了进去。&
  要挑战就做别人不做,门槛又高的事业,多么雄心壮志,就算是失败了也不枉此生,这段话真的太棒了,也难怪今日丰田成为世界上获利率最高的汽车公司。
  一个公司能够持续壮大及成长,一定有其原因,丰田强调不断的&改善&就是用智慧来从事改善,不断的要员工自己去解决问题,当问题发生时连问五次&为什么&直到把问题找出来为止,而丰田要的不是复制其他行业及公司的成功模式,丰田需要的是员工,在过程中不断的能够自己动脑去解决问题,改善产品及作业流程,降低成本再将这些成功方法复制成丰田模式,让其他丰田厂能够以此模式再加以改善。
  但要让员工能够自行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培养人才,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制造。不要祈求最好的方案来解决问题,但要求员工尽量多提案,但如果没有替代方案就不要轻言反对,因为丰田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员工,而不是一昧反对,却提不出方案来解决问题。
  失败要检讨,成功更应该检讨,这是丰田的信念,因为成功如果无法 复制,这个成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既使在偶然的情况下获致成功,也必需彻底追究成功的原因,如此才能找出通往成功的路,若能找到通往成功的路,那么成功就不会只是偶然,而是可以不断重复出现。
  如果光是努力,但看不出成绩,对丰田是没有意义,丰田不以工时的长短,流了多少汗来评量员工的工作表现,而是以提供多少创意, 产生多少附加价来论断,重要的是最后呈现出来的成绩来评量。
  丰田要求员工,不是只按照上司指示去办事,而是要加上自己的智慧,让事情做得更好,虽然学习世界上新的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多看多听,接纳别人的意见,也是很好的,但是不可以毫无抵抗的全盘接收,自己要懂得分辨好坏、善恶.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加以改良,才会获得加倍的成长。
  好书就是俯拾皆是,随便翻翻都是字字珠玑,集合丰田百年的经营理念粹取而成,而且是经过验证,不断的改善再改善,而公司的发展不是先发展事业而是先培育人才,因为有了众多人才,商机由此而生,这跟从A到A+的理论不谋而合,证明丰田的经营理念是世界一流的经营理念,才能成就丰田的霸业,成为获利率最高的汽车公司。
  最后引述丰田人的自述,所谓丰田式的改善,是从&思考&开始,自己去思考答案并深入了解细节,最后自己将因此而有所成长,这就是丰田式的改善,也说明了一个人或企业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丰田的成功就是持续不断的动脑改善、改善再改善。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成功励志书籍推荐《谁都能成为一流员工:丰田成功学》相关推荐
[成功励志书籍推荐《谁都能成为一流员工:丰田成功学》]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205699" data-title="成功励志书籍推荐《谁都能成为一流员工:丰田成功学》" data-image="">公开课分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 一流员工,一流企业
一流员工,一流企业
时间: 16:09来源:未知 作者: 点击:次
开课时间: -16 日南宁 -23日赣州 学习投资: 3200元/人(包括培训、培训教材、场地费等) 咨询电话:400-819-0088 学员对象: 企业全体人员 课程信息: 课程大纲: 学习要点 一、企业对员工的重要性 二、为什么要成为企业一流的员工 1
开课时间:-16 日南宁
&&&&&&&&&&&&&&&&&& -23 日赣州
学习投资:3200元/人(包括培训、培训教材、场地费等)
咨询电话:400-819-0088
学员对象:企业全体人员
课程信息:&&
课程大纲:  
一、企业对员工的重要性
二、为什么要成为企业一流的员工
1、生命启示:危机感与执着精神帮助成就卓越职场 &
2、点燃思考:人生经营的危机与陷阱
3、现实昭示:人生的责任与使命分析       &
4、把握真谛:一流的员工、一流的人生
三、如何成为企业一流的员工
1、成为一流员工&&认清自我          &
2、成为一流员工&&时间管理
3、成为一流员工&&不计回报          &
4、成为一流员工&&永远把自己当老板看
5、成为一流员工&&突破自我、自动自发     &
6、成为一流员工的五大心态
7、成为一流员工&&感恩心态
一、企业对员工的重要性
二、为什么要成为企业一流的员工
1、生命启示:危机感与执着精神帮助成就卓越职场 &
2、点燃思考:人生经营的危机与陷阱
3、现实昭示:人生的责任与使命分析       &
4、把握真谛:一流的员工、一流的人生
三、如何成为企业一流的员工
1、成为一流员工&&认清自我          &
2、成为一流员工&&时间管理
3、成为一流员工&&不计回报          &
4、成为一流员工&&永远把自己当老板看
5、成为一流员工&&突破自我、自动自发     &
6、成为一流员工的五大心态
讲师介绍:张开荣
中国十大行销讲师、中国营销协会理事、店长培训第一人
张开荣老师担任过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董事长、总经理,可谓身经百战,集理论与实务于一身。曾服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尔集团、青啤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课程通俗易懂、经验来自体验、实务结合理论,幽默诙谐。从组织和管理者两个层面着手,围绕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入手,按照&理念、概念、方法、工具&的设计思路,循序渐进。结构设置与经理人日常管理工作结合紧密,课程工具性强,每个模块均有具体的工具或模板相配套,使培训目标更易达成。
&(责任编辑:na)
------分隔线----------------------------
携训网做企业内训、找企业内训师首选携训网,让学习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信仰!
北京总机:400-819-0088&&传真:010-&&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左岸公社15层
国家工信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号-5&&北京多赢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企业有没有必要激励所有人都成为“一流员工”?|界面新闻 我们都很清楚,有些绩效是在承担降工资、控成本、&均贫富&的非&建设性&功用,抛开此类绩效,只针对&不忘初心&、老老实实想要促进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的绩效管理,也还是有一些需要在根源上进一步厘清的认识。
尤其是在管理理念日渐开放、包容、并且更加重视实践性的今天,跟随时代不断反思,让绩效管理的预期回落到它能承担得起的水平上,或可给&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绩效管理者们一些新启示。
观史鉴:&职责&发展&钟摆曲线
从西方几十年的绩效管理理念变化来看,大致呈现出一个&职责&&发展&&职责&&发展&的绩效管理侧重点钟摆状曲线(如图1所示),而绩效管理侧重点的变化更多的是受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而不是人为的选择。
比如,20世纪70年代通胀率的高涨、员工绩效薪酬对实际生活的影响更加明显时,绩效管理的侧重点便倾向于职责;而经济环境相对宽松,人们的理念相对开放,对人的关注度更高时,绩效管理的侧重点更加倾向于发展。
在根本上,绩效管理的&职责&&发展&的钟摆曲线,反映的其实是组织与个人在各自的需求与善意、在各自的当下与未来之间所作出的权衡、选择,以及对历史时空的妥协和对现实生活的维护。这个大的基调,在当下的绩效管理中依然是适用的,所不同的只是这个基调上的具体表现。
建标尺:宏观、中观、微观环境的均衡互动
绩效管理的内部逻辑线条集中在&建标尺&&测结果&的工作主线上,而建标尺在理念层面尤为重要。从绩效管理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企业做绩效管理必须考虑宏观层面经济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经济大环境的应对,以及每个层面个性化的需求。
建标尺所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主要表现要素(如图2所示)。从组织的角度看,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是根据组织发展阶段、当前任务、未来规划以及内外部资源可获取的情况等,进行排序的,这也正是当前绩效管理从传统的&绩效指标库&向&绩效指标的一次性应用&转变的原因所在。
在这个意义上,绩效管理已经从&生产性用品&转变成为&消费性用品&(如图3所示)。
崇个性:尊重英雄和为英雄喝彩的手
既然绩效管理在本质上是组织和个体的交互作用,那就必然需要从个体的角度,来看绩效管理在新时期的需求。毫无疑问,我们处在一个&承平已久&的快速发展和日渐开放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一个&个体化&与&风险社会&并行的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员工工作的诉求与员工生活的诉求,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员工的个性差异化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同时这个社会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机会以及灵活选择的权利。
换句话说,在社会包容能力大大提升的同时,个人的个性发展需求也在更多的获得满足。那么传统的&单一路径式&的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将会大大降低(如图4所示)。有可能,组织到了需要放弃对&每个员工都应该成为一流员工&单一引导激励的时候了,组织既鼓励永远走在攀登高峰路上的员工,也尊重能够满足任务要求同时也安于工作常态的员工。
弹协奏:保留预期起落中的冗余缓冲
尊重不同员工的发展需求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构建一部分预期稳定和表现均衡的组织运行基础,这一部分基础,乍看起来,不那么具有&开疆扩土&&征战沙场&的英勇与豪气,相对平淡,甚至在有些时候必然有一定的冗余,但实际上,&恰如其分&、&正好&的状态在实际运行中是最脆弱的形态,因为任何一点的变动都可能让它无暇应对,因此,部分踏实的&冗余&对于组织来说是有必要的。
那么绩效管理所应该做的,并不是如以往一样强迫的给予这部分人员以压力,而是能够让他们安心地做这部分冗余的基础,以缓解内外部变化带来的压力,构建组织的弹性,将不同员工的任务管理变成一曲有机协奏,而不是都成为其中的强音。其实,抛开这种功用性,在以往的所有绩效管理中,也从未真的实现过所有的人员都达到高绩效的目标。
承认冗余,不过是尊重组织管理的真实形态。
(本文作者为北大纵横咨询师。 &)
来源:北大纵横原标题:更多专业报道,请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息 受益所有人 员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