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劳务工美库尔南京待遇太差那么差

劳务派遣与正式工待遇相差大 同工同酬有难度
您所在的位置 :
新华搜索:
劳务派遣与正式工待遇相差大 同工同酬有难度
南国都市报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是此次新法的最大亮点,“临时工”与“合同工”同工同酬的问题也被媒体相继关注。新法规也与海南省大约5万余劳务派遣工息息相关。南国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政策推出后,受到了不少劳动者和劳务派遣企业的欢迎,但是如何实实在在地执行,却是一大难点。
海南省有近6万余劳务派遣工
海口市的符先生就向南国都市报反映,2006年在海南本科毕业的他,目前是一家省级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工,他发现,和他干同一份工作的“正式工”同事,每月底薪要比他多出一些。
记者调查了解到,符先生每月收入是1000元—1500元底薪+业绩提成。他发现,和他干同一份工作,工作时间也一样的“正式工”同事,每月底薪要比他多出好几百元。前不久,公司在端午节发放节日福利时,符先生也只有正式员工的一半。
记者也在海南某知名劳务派遣公司的招聘信息中发现,招聘劳务派遣工与正式编制的员工待遇相差很大。例如,今年4月份,海南某警犬基地招聘训导员、繁育员,给出的待遇为双休轮班,五险,包吃包住月薪1500左右。据悉,该单位员工享受公务员待遇,这与月薪1500元的薪酬相比,差别明显。
海南省人社厅劳动保障监察处冯副处长表示,部分企业青睐劳务派遣工,一方面可规避用工风险,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用工成本。
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海南省有近6万名劳务派遣职工,分布在一些垄断性行业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着一些非核心领域的工作。
“同工同酬”受欢迎
政策的变化,是否能给海南省6万劳务派遣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无疑,是件大好事,我们非常欢迎。”海南知名劳务派遣企业,海南天涯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羊学裘表示,一方面,有利于规范劳务派遣行业部分鱼龙混杂的问题,还有利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保障。他介绍,前两年,海口市某家事业单位招聘柜员,给出的月薪才1400元。“1400元,对于劳动者来说,谈不上生活质量,很难生存。这也肯定不是该企业正式员工的普遍薪酬。”羊学裘说,最后经过劳动者、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公司的三方协调,最终薪酬提高了不少。
对此,省人社厅劳动保障监察处冯副处长也表示,提高劳务派遣企业的门槛,要求“临时工”与“合同工”同工同酬,是大势所趋。
相关部门称实施起来有难度
“不过,实施起来,有难度。起码的,如何界定同工同酬现在就还很难说。”冯副处长介绍,“同工同酬”如何去界定,在世界范围也算是个难题。受到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等因素的影响,“同工”这可以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在一个单位,同工者才有可比性,但一般劳务派遣工大多只提供一些临时性岗位,缺乏可比性。而“同酬”,是否包括奖金、福利、津贴等等呢?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实现“同工同酬”实施起来的难度。
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负责人余干珠也表示,个人投诉非“同工共酬”较难。主要是因为,工资构成很复杂。目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工作,主要是监察用工单位,消除掉造成不同工同酬的制度。
冯副处长介绍,接下来,海南省将加大对劳务派遣企业的监管,根据法律法规加大对用工企业违规的惩罚力度。(记者 袁兰)
(责任编辑:
· ( 07-02)
· ( 05-27)
· ( 05-16)
· ( 07-02)
· ( 06-26)
 精彩图片> 正文
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有点难 工资差别多达四千
  劳务派遣须同工同酬,明确了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适用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新修改的劳动合同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青岛的劳务派遣职工在不少行业都存在,其中不少单位已经实现同工同酬。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对民营企业影响不大,受影响的主要是国企和事业单位。记者调查发现,某些岗位里,正式员工与派遣职工的工资差别,多的达到三四千元。
  派遣工人
  干一样的活拿一样的钱
  昨日,记者拨通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的业务电话,咨询劳务派遣的工资问题。“我们公司主要给工厂输送工人,粗活、细活都有,但年底了技术工人不是太好招,最好等到年后。”这家派遣公司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公司派去的工人,只要是在相同工作岗位的,必须要实现同工同酬,至少基本工资和计件工资的标准是一样的,如果不是计件工资,那么绩效考核也必须一样。“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不保证工人能留得住,毕竟招人的单位有的是!”业务人员表示,身份都是一样的,工资必须要一样,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不然让工人知道了,说走人就走人,而且也实在没必要在工厂一线里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另外,企业在接收派遣工人干活的同时,各项工资、福利、保险费用都要交给派遣公司,由派遣公司负责发放和投保。“派遣的好处就是撇开了一系列责任,比如签订劳动合同和投保,都是派遣公司负责,平时的人事管理,企业也不用管,但需要交一定数额的派遣手续费。”业务人员表示,手续费的数额则由工作性质、派遣人数、招聘难度来决定。最重要的是,如果派遣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用人企业不用全程介入,具体的工伤赔付、人员管理全由派遣公司来负责办理。
  派遣白领
  在纠结中拼命地工作
  相比于一线派遣工人的同工同酬,职场白领则不得不面对收入上的巨大差距。因为不算是正式员工,刘玲(化名)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而在工资方面,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工作三年的她一直和劳务公司签合同,然后被“派遣”到现在的单位工作,每个月的收入近3500元,这包括近2000元的绩效工资。相比之下,这家单位中职员的身份差别很大,像她这种派遣只是一小部分,另外大部分是有编制的。
  “这方面的不公平太大了,同样都是大学毕业,工作是一样的,我甚至还比很多人付出更多,但工资低,只因为我是派遣来的。”刘玲说,同部门的一个同事,比她只早工作一年,就因为是正式编制的员工,就比她这个派遣白领工资高出3000多元。“简直无法想象,干的活没什么大差别呀!但是谁也没办法,最痛苦的是涨工资的时候,没法比!”刘玲说,工资的问题让她十分纠结,也没法去提涨工资或同工同酬的要求,说不定一提要求,就会被辞退,反而丢了工作。
  派遣白领
  等机会成为正式员工
  日复一日在收入的巨大差距中工作,刘玲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有机会成为正式员工,获得与自己付出相对应的收入。“挺难的,单位本来就是为了省钱用劳务派遣,就算有入职机会,也不一定能轮到我,但又实在舍不得走。”虽然心里不爽,但在工作中刘玲也没法表现出来,只能努力工作静待机会。
  相比之下,已经成为企业正式员工的老张则十分幸运,6年前他也是一名被派遣到单位工作的白领。“那时候单位有十多人是劳务派遣的,基本工资比正式工低七八百元,业务上的收入则要看各自的本事。”老张告诉记者,所有的同事干活都十分辛苦,谁的销售业绩高谁就赚得多,后来有一次机会,单位考虑把一部分劳务派遣的员工正式招聘进来,老张因为平时表现优秀而被留下,和他一起正式签劳动合同的还有5人,其他人则离开了这家大型企业。“要说不公平,的确是,但这个道理能和谁讲,说是同工同酬,但单位有的是办法给你少发工资,能转正也不是全靠平时的工作,运气也很重要。”老张说,作为劳务派遣的员工,总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对所在单位的归属感也不强烈,反而是正式入职后压力变小了,自己的业绩竟然越来越好。
  专家解读
  正规劳务派遣什么样
  什么是劳务派遣?青岛易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庆生解释说,劳务派遣这种模式,目前仍是一种探索的用工方式。具体来说,劳务派遣涵括三个元素(用人单位、派遣机构、员工)。操作时,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之间签订派遣协议,派遣机构给用人单位提供员工,用人单位给派遣单位劳务费;员工则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派遣机构向员工提供保险、发放工资;而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只产生提供劳动岗位与提供劳动的关系。
  工资被拖欠两方担责
  劳务派遣方式中,派遣机构与劳动者一旦发生纠纷,劳动者如何来维权呢?专家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被派遣劳动者工资被拖欠,派遣机构和用人单位都要承担连带责任。
  专家提醒说,现在很多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都在异地,法律上有方便劳动者原则,就是说,一旦合同双方发生纠纷,劳动者在派遣机构所在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均可申请劳动仲裁。目前情况下,劳动者维权的主要方式是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实施困境
  选择派遣源于成本
  “一些企业为什么选择聘用派遣员工,一方面是为了省事和省钱,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规避风险,避免劳务纠纷或工伤带来的麻烦。”海尔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业务经理韩先生告诉记者,招用派遣员工,企业可以不用专门设置人力资源部,节省了很多麻烦,而对于一些事业单位和国企,派遣员工解决了编制不足的麻烦,如果不招派遣的,很多事业单位是没法和员工签合同投保险的。
  而另一方面,对一些私营企业,招聘大量的操作工、服务员等,都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而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聘,则省去了很多麻烦。在规避风险方面,用人单位不与派遣员工签合同,避免了工伤发生后的麻烦,可以将问题推给劳务派遣公司。“工伤是最麻烦的,工伤职工往往会闹事,虽然最后也不会有太大损失,由工伤保险保障,但处理起来太麻烦。”韩经理说,从业务情况来看,派遣的人员中以一线工人、服务员为主,大学生的派遣数量则很少,毕竟在人才市场招聘十分容易,只有一部分想节省开支的单位,才会通过派遣公司来招聘。
  隐性差别很难消除
  “在民营企业,劳务派遣和非劳务派遣员工之间的收入差别不大。”长期从事人事招聘、劳务派遣研究的青岛易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庆生认为,劳动法有关劳务派遣的条文修改后,对劳务派遣行业影响不小,尤其是国企和事业单位,甚至会有一些单位放弃劳务派遣的方式,“一些单位是为了省钱而选择劳务派遣,如果不能或没必要省了,还不如直接招聘”。
  而另一方面,袁庆生认为,大量的隐性同工不同酬现象会越来越多。以银行业为例,一线员工比如理财、柜台人员,外包员工(劳务派遣人员)年终奖一般三四千元,而本单位正式员工的年终奖多在一万元以上,高的甚至突破两万元。“当然,单位正式员工的年终奖有时并不一定通过年终奖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些单位要求员工提供发票,用发票报销的形式来发年终奖,外人很难辨别出来。”袁庆生表示,即便是一些民营企业,在发放福利时,外包员工(劳务派遣人员)可能是一桶食用油,正式员工则可能是两桶食用油,目前这种隐性的同工不同酬现象仍大量存在。而除了福利和待遇上的差别,升职空间的大小,也是正式员工和派遣员工之间难以解决的差别。(记者 陈珂)
07-05·
07-13·
06-28·
11-01·
03-02·
03-02·
09-02·
05-05·
03-10·
01-16·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贸促会待遇很差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