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可以以基督教2016年牧师讲道牧师身份移民去新西兰吗

穷游大洋洲
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基督城,我们在期待中开始
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基督城,我们在期待中开始
我先在此贴最前面插播一个小孩儿要钱的事儿,因为此事比较重要,而且让我犹豫。上图这个女孩儿,穿着打扮并不干净,站在有名的集装箱广场里面要钱。我很奇怪此事,在中国贩卖人口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小姑娘大概4岁左右,跟我家闺女年纪差不多,拿着那把小提琴(好像根本不会拉,就是比划装样子)我问了小姑娘几个问题,小姑娘始终不回答我。本着经验,我四周看了看,有个中国的年轻小伙子,大概30多岁,衣着整洁的坐在旁边。我过去询问,为什么要让孩子出来要钱,答曰:他们是他自己的孩子,他们要参加学习班儿,自己同意出来赚学费的。(注意是他们,不是这一个。另外一个方向还有个男孩儿,年纪稍大,估计5-6岁吧。没拍到那个孩子)真心希望的确如他所说吧,希望不是拐卖。我们在国内出发前在捷星的中文网站(
)定了AKL-基督城的(Jetstar),晚上9点飞基督城,大概晚上10:30到。因为到基督城的时间比较晚,我们英文不好,所以在 上预定了一家能够说中文的家庭旅馆(事后证明这个决定非常英明!)因为有中国人能去呀~~这个很重要。而且出发前还在Q上询问了当地天气情况等信息,哈哈~早就知道jetstar航空不靠谱,经常有改登机口不通知,取消航班等无赖事宜。因为价格便宜最终还是定了Jetstar【AKL-基督城75纽币,返程179纽币(汇率1:5左右)】所以出发的时候特别留意了,就担心出意外。意外还是发生了,我们的航班号是JQ259,登机牌上写的是23号登机口,可进去一看是屏幕竟然是20号登机口。赶紧找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说20号登机口已经CLOSED。啊!!!当我们说明航班是JQ259的时候,对方仍说在23号登机口。当我们回来后,发现显示屏已经换成了正确的登机口 23gate
留意看时间:20:06分还是Gate 20呢
20:08就改过来了,Gate 23 。Jetstar真晕菜啊,因为是廉价航班,不给水和食物能理解。不过大哥你别玩儿我们啊~~因为在AKL,玉帝已经帮我买了个当地电话卡,用于联系NZ朋友和用。所以抵达基督城,给家庭旅馆的女主人花仙子打了电话并顺利接机。天色已晚,我们入住了上图的这个庭院房。啥叫庭院房?就是院子中有个小房子,里面一张双人床几乎占满了整个空间。坦率说,这家的住宿条件并不太好,不过我们仍然很庆幸能够找到说中文的当地人了解情况。晚上跟陕西去的女主人聊了很久,因为这个家庭旅馆住的基本都是当地人,所以中国人过去的并不多。获得信息如下:1、谁说洋人不挑学校?新西兰人为孩子挑高中挑大学,所以也有学区房这个说法。这个homestay所在地区旁边就是坎大以及几所高中,所以这个地区的房子还是比较贵的。2、在NZ,很多男人都是40多岁才开始结婚。当地政府认可同居的关系,大部分男男女女都不会很早结婚。而且不管同居还是结婚,所有收入和资产统统分开,绝不混在一起。分手的时候也简单,直接分开就完事儿3、洋人中并不都是我们电视中或旅行中见到的都很善于交往。也有一些人非常非常羞涩,例如她男朋友,我们只见了一面,say hello后就回屋忙自己的了。4、在基督城,除了2011年地震塌了的外,还有一个伸向海里的桥,很多老外跑去看。获知此消息后,第二天我们也去看了看~特别说明一下,接机一般是需要费用的,大概25纽币。我们在Q上聊天的时候,花仙子希望我们给她朋友带一条烟,可以免费接机。我当然欣然同意,一条长白山大概88元吧,跟接机费用差不多。此homestay信息如下:女主人QQ: (Sorry,未经花仙子允许就公布出来了。如果花仙子看到此贴,希望你能谅解。一是我们真心感谢,二是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住你那里,哈哈)下一篇帖子我会写到此行中最令人难忘的青口的故事,也得到了这个女主人的鼎力支持!再次感谢! 基督城大教堂,时隔两年仍在维修状态中 不得不感慨新西兰人的工作效率真低,我们的汶川已经重建完毕。而在基督城,不仅大教堂在重建,还有很多教堂旁边的房子仍在重建。透过旁边的橱窗,还可以清晰看到地震当时所破坏的商户内部混乱情况。换句话说,地震后,有些商户直接走了,从此再也没有打开过商店的门。 时逢周末,在教堂广场上正在举办自行车集会。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留意后面那辆,论坛粗得跟胳膊似的。 各式各样的自行车,一饱眼福。跟博物馆似的~~ 教堂不远处的集装箱市场,NZ人民有创造力,市场也很漂亮。还有集装箱弄成的餐馆、咖啡厅等。 伸向海里的大桥 我们调侃的说到:新西兰人真有趣,地震后不修房子,弄个了伸向海里的大桥玩儿,心可真大啊~~ 大桥边上的纪念碑,被涂鸦了。不仅中国人民素质低,其实全世界哪里都有低素质的人。 桥面一直伸向海里,尽头是什么样呢? 来到桥的尽头,一群中国老头儿根本不顾地下写的禁止钓鱼区域,在那边钓螃蟹呢。蓝色箱子里面装了7-8只螃蟹吧。当地人不吃螃蟹,这群来自中国北京、大连、东北、广东、、杭州的老人们每天没事儿就来这儿钓钓。跟老人们聊天,对方百无聊赖的说:这儿呀,就是个大农村!当时我们并不理解老人们说的这话,直到我们一路开车转呀转,每在NZ多停留一天,就对这句话的认同感越深一刻。 周日,我参加了基督城的华人基督教聚会。在北京,我也几乎每个周末都参加~ 有洋人牧师来讲,中国人来翻译。教会工作成员介绍~ 基督教聚会的会场内,有几个小孩子在调皮吵闹。父母赶紧让孩子们出去,别打扰别人。不过,在国内一般都是父母会责骂几句,以显示自己在管理孩子。可当地洋人并不是这个反映,而是笑呵呵的领着孩子走出去。 接下来,说说周末的集市吧。稍微大一点儿的城市,每到周末都有集市,售卖各种小东西。当地华人俗称赶大集 基督城赶大集的地址是在华人基督教堂得到的,就在跑马场旁边的空地上。集市上买啥的都有,还有蔬菜,看着亲切吧?摊主非常有创造力,把自己家的真狗和玩具狗一起放在车顶,很搭吧~~ 卖T恤的,25纽币1件,2件40纽币。大概100元RMB一件吧 累了,就直接坐在草地上,一家人其乐融融。 石猫好贵哦~180纽币,大概900元RMB呢 洋人老太太在做着各种手工。 估计是哪个国家的移民小伙儿,在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木质乐器吧。类似鼓一样,用手拍就能发出咚咚的声音。 洋人和中国人的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甚至都不用抬头看摊主就能区分出这个摊儿到底是华人的还是洋人的。看围巾就是旁边中国人售卖的,怎么样,眼熟吧? 当地人的手织商品 集市人群不少,别看集市人群密度不高,在NZ就算是非常非常热闹了! 这种破烂儿有人买吗?还诺基亚呢 卖盘子,卖各种乱七八糟的 最后,以2张停在集市的老爷车,结束此贴。 人家的车都是直接停在上的,从不怕压坏草地。在NZ,蓝天和草地是廉价物!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前奏曲/thread-.html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感受智能的机场/thread-.html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大城市!/thread-.html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基督城,我们在期待中开始/thread-.html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基督城,我们惊险中结束/thread-.html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Tekapo蒂卡波湖-最棒的别墅!/thread-.html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失望/thread-.html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皇后镇的/thread-.html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小镇的美丽&/thread-.html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定了,达尼丁/thread-.html
每贴必看,期待楼主更新!另外也多谢楼主提醒,我们也订了捷星的飞的航班,希望到时别犯这种低级错误
樱桃木2013 这个帖子还没写完呢,你多刷几篇,我正在写,哈哈
jetstar已经算廉航里比较好的了吧
相关阅读1/3
新西兰-打算移民前的内心探寻之旅~~基督城,我们在期待中开始
穷游兴趣小组
/thread-.html基督教“中国化”简析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文章标题关键词文章作者&
基督教“中国化”简析
作者:安希孟
&宗教& 国家&&
&&&&&&&&&&&&&&&&&&&&&&&&&&&&&&&&&&&&&&& 安希孟
&&& 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反抗力甚巨。排斥基督教的种种尝试从未绝迹。中国改革开放,国门大开,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无任欢迎。然而一些人却仍旧热衷于基督教“中国化”,以中国旧有的(包括被“改革开放”抛弃的和行将被抛弃的)文化习俗及政治意识形态重铸基督教神学,对西方神学思想熟视无睹。  基督教生于地中海开放商业文化背景中,实同自我封闭、自视甚高、自以为是、画地为牢、闭门称霸的小农意识迥不相侔。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的“世界化”是一个两难选择。我们不幸把“中国特色”硬套在“基督教神学与教会”上,似乎封闭僵化、拒绝外部舆论乃“民族化”的题中之义。  数落起来,封闭的“中国化”概念由来已久。从文化史研究的角度看,昔日那些梯山航海而来的西方传教士,乃是人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他们不远万里,抛别家乡的优越生活,来到中国边陲不毛之地及穷乡僻壤,给中国文化带来新的生机,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今天,基督教在中国已成为“三教九流”中的一教一流,获得合法承认,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历代传教士筚路蓝缕的开启工作。如果历史的研究不数典忘祖,就不应抹煞中西文化史上这艰辛苦而感人肺腑的一章。基督教对于古老的华夏文化,实为一种革命性改造力量。然而,由于中国不是一般封闭的国家,故基督教极难进入。传教士只得迁就隐忍,甚至有的人儒冠儒服,并不惜一改基督教的初衷,入朝为宦。基督教传教士初次来华,为迎合中国民众的心理,采取了一些变通办法。然而其中有不少不足称道的弊端。如,唐代景教采用儒、佛用语。20世纪初的“本色教会”运动中,有的教堂采用佛教礼拜仪式,焚香燃烛、跪拜诵经。也有人编写中国民谣式的赞美诗。这就是基督教“儒教化”、“佛教化”。  1926年,中国基督教会有人建议保留迷信的中国节日,提出除圣诞、复活等基督教节日外,还应保留三种“孝亲敬祖”的节日——清明节,集中本族亲人于墓地,由家长司仪祈祷、唱赞美诗、讲祖宗善德、清扫墓地;追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亦即鬼节;孝亲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亦举行祈祷、唱赞美诗。这种不伦不类的仪式如果真的实行的话,也会令人捧腹。  基督教原来根本反对鬼神迷信,反对祭祖拜天等活动。中国共产党信奉的马克思主义也是西方文化的一支。20世纪50年代中国平祖坟,埋墓碑,砸祖庙,毁观音,也反对上述迷信事端。上述基督教“中国化”包含了被中共革除的严重封建迷信色彩。  这里且不论中国封建“孝道”的观念是否值得提倡——这是吃人礼教,即使提倡孝道,那也是世俗道德家和街道里弄干部的事,不是教会牧师的本份工作。认为婆媳相睦,真神就喜欢,这也太降低上帝的“身份”了。我们现在实行法制。法的力量并非完全可以被“孝敬”的大道理取代的。《二十四孝图》中残忍无情、毫无人性的“孝道”,难道还适合法制时代吗?中国“孝”道的实质是借祖宗荫庇青云直上,因而窒息了个人主义。中国人“哭丧”这门艺术远远高出西人,乃因为“我的妈呀,你怎么丢下我们不管,我可怎么办呀?”如失考妣,则晋升无望,“后门”被堵,这就是中国文化。基督教的个人主义则鼓励个人奋斗。  由此可见,“本土化”、“处境化”、“中国化”的神学强调从“实际国情”出发,其实包含着对基督教真正信仰的曲解和篡改,包含着对现实的不恰当的妥协、默许与迁就,从根本上把信仰与非信仰,宗教与非宗教混淆起来。“国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依据。基督教并不因国情而改变其信仰真谛。  基督教会不应当“以阶级斗争为纲”,反倒应该以“爱”为纲。然而,教会有时会成为渲染仇恨与暴力的场所。如说:“反对我们的人,就是站在我们的敌人方面。”这样激烈的阶级斗争话语令人乍舌。这很有点“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滚蛋”的味道,也很像“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人莫予毒,不允许别人反对,使人吃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怎么可以不允许、不听取别人的反对意见呢?怎么反对你,就是敌人呢?对于政治上、信仰上的“敌人”,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吗?恶恶相报吗?本来很讲博爱与谦卑的基督教会,有时反倒凶神恶煞,容不得反对意见。  没有人说过爱艺术、爱鲜花、爱科学,首先必须爱国家、爱政党、爱领袖。这里牵涉到基督教的本质问题。基督教在政治上是大同观念,超出国家、家庭、种族以及阶级的界限。昔日的家庭宗教、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均被这一普遍大同宗教所代替。基督教不属于某一家族、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某一阶级、某一社会、某一人种、某一性别。基督教自从产生以来,就对整个人类发言。耶稣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耶稣提出以“独一上帝”作为全人类的崇拜对象。他不偏袒任何一国一族之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异国人、陌生人、外姓人、外地人之说。在基督教中,任何“他乡”遇到的都是“故知”。这个宗教不煽动对异国人的仇恨。相反,它对仇人、异国人负有正义与仁爱的义务。国家间的界限也被打破。  在历史上,拿基督教为种族计划服务者不乏其人。德皇弗里德里希大帝强迫军队信仰上帝,把新教联合为路德教会,使路德教成为国家的一个部门。路德教的牧师可以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但必须宣誓:“我誓以至诚宣誓服从并效忠于普鲁士国王,我将努力培养人民使之成为忠于祖国、服从法律、尊敬国王之忱佣。凡与公共治安有害的结社,我绝不赞助参加;凡有害国王的密谋,我若有所知,必先报告国王。”这可以说是“三自爱国”的模范。教会还可以向官方“告密”。德皇阅兵时则说:“日耳曼人是上帝的选民,我,德皇,直接承受上帝的精神。我是上帝的宝剑、上帝的武器、上帝的战将。”这里,爱国与爱教、国家与教会是一回事,如联体婴儿,不可分离。教会一旦堕落为国家的附庸,便肆无忌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牧师拉赫曼(Lehmann)说:“德国是上帝所计划的世界的中心,德国向全世界宣战,乃是上帝精神对于世界之污浊、罪过、奸邪的惩膺。”足见德国教会已堕落为国家附庸,教会及牧师成为爱国主义培养机构与宣讲员。不仅德国如此,其他国家也如此。有人慨叹说,德国人说上帝在德国人一边,法国人说上帝在法国人一边。难道今天上帝忽然又站到中国人一边,即站在中国的那一部分特别优秀的人一边吗?  教会不应当是培养爱国情操的场所。培养爱国主义可以参加各种政治文件的学习,可以进党校、上党课、看爱国电影、参观历史博物馆和伟人纪念堂、瞻仰墓碑、到烈士陵园扫墓、请人作忆苦思甜报告、读革命小说、唱革命歌曲,而不必进教堂。人们进教堂,是为着宗教的目的,出于宗教的动机。基督教本身则轻视国家利益。耶稣不是爱国者,而是世界主义者。耶稣是被爱国者杀死的。他反对神化国家。  创立基督教的耶稣一群人,原本是没有祖国(他被“祖国”放逐)的流浪者(outcast),是被家庭、社会、国家抛弃的人,是被排除在“社会”以外的人。他们是悲惨而不幸的人,又是令人“厌恶”的人(wretched),决不会入朝为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在他,这是很自然的。但基督徒若离开家园,四处飘零,乃是正当合意的。我认为,既然信奉耶稣创立的宗教,就不必当幕僚,当议员,顶戴花翎,身穿官服。和尚、神父、修士、阿訇,均不得以其宗教身份议政参政——他可以以平民身份参政,但不得以其信仰为标准。他必须代表平民,而不代表政府。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特色的教会”并不是基督徒唯一最终选择。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不少教会中人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试图把封建的传统文化与基督教融合为一。然而,“孔子加耶稣”这一著名公式并没有使中国人对基督教产生好感。传统的儒学代理人认为这是对孔子的侮辱。他们认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不可与耶稣等量齐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夺取政权之前,就猛烈抨击“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勾结”,把“孔子加耶稣”当作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的阴谋批得体无完肤。基督教被认为是“帝国主义文化”。一个帝国主义文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中国化”、“本土化”、“处境化”的,更不应当被“化”为中国式的宗教。  从基督徒的立场看,耶稣是“神人悖论”,既是神又是人,看来不合情理,实则是一大真理。孔子虽为圣人,但毕竟是凡人,怎么可以与耶稣等量齐观呢?儒家与基督教某些人可以在阻挡“民主化”与“现代化”的基础上合流,但断乎不会联合推动现代化建设。今日推行“中国特色”基督教会与神学的人,不知不觉中落到旧的窠臼中。不同的是,他们用“×××加耶稣”代替了“孔子加耶稣”。但耶稣是“天下万民”的救主,具有普世性、普遍性,而孔子是中国这块特殊地域的“圣人”。怎么可以把一个普世的宗教“民族化”为一个地区的宗教呢?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一个民族宗教,而不是世界宗教!世界神会蜕变为民族神。&  西方文化传统和基督教新教的历史表明,信仰的多样化与教派的复杂性,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一言九鼎,万流归宗,定于一尊,乃是专制时代的遗物。消除异端,泯灭异己,是帝王思想。中国基督教曾经有过教派林立、思想错综的“复调”时期。可惜现在已不复存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基督教失去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有的只是百鸟朝凤,这正常吗?我认为,多元化比一元化好,教派林立比万流归一好,复杂比单调好,多种声音比一种声音好。  坎默在《基督教伦理》中说,我们容易把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描绘成美德与价值的中心。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道义上证明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合理性。“我们对国家的忠诚影响着我们以宽阔的胸怀去评价国际的公正和需要。”然而,他认为,犹太-基督教是以对上帝的忠诚来评价人间的忠诚的。其他的热爱和忠诚应当服从于对上帝的热爱和忠诚。他正确地说,“上帝是全人类和宇宙万物的上帝。”基督教的上帝不是民族神。然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却把普世上帝变成民族和国家的上帝。基督教永远被极端民族主义者所嫉视。在不能消灭基督教的地方,民族主义者便温和地使基督教蜕化为民族主义工具。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爱”与“忠”(三忠于,四无限)是一种盲目崇拜,它把特定的、有限的、局部的团体和个人变成人类永恒价值的中心与偶象。然而基督教却主张,对特殊的团体和个人的爱(个人崇拜),永远不应当成成为价值与意义的核心。我们不应当把特定的爱(爱父母、爱朋友)和忠诚(忠于某个党派和民族)当作价值的中心。基督教对陈腐的中国政治文化是批判的武器。它会刷新中国人的心。  专制统治有这样的特征:被专制统治的人,往往一面作奴才,一面又成为另一部分命运更悲惨的人的主子。他对奴才凶神恶煞,往往比主子更凶,是为了向主子讨好。专制主义统治不仅造就奴才,也把奴才造就成为另外一部分人的主子。专制制度下的奴才一面很温顺,一面又积极斗争。一般而言,做惯奴才的人更凶狠,也更乐于成为“奴隶总管”。专制主义统治下有无数的奴才和主子:一个人往往既是主子又是奴才。社会于是达到超级稳定。专制统治下的羔羊顺民比专制者有时更像豺狼。  中国已经推翻了封建王朝。封建皇帝不懂得“宗教信仰自由”。他可以把“传教自由”视为洪水猛兽。然而,今天的人不应当把皇帝引为知音。在任何时候,封建专制王朝的宗教迫害都不是“主权国家”应当引为自豪的事。我们应当懂得,中国海禁大开,外人传教自由,乃是我们自己的自由的一部分。自由、平等、人权概念进入中国,只要不被皇帝佬儿及其顺民“中国化”,一定会使愚昧封闭的中国社会跃入现代民主国家行列。  我国学术界、教育界、工商界、文学艺术界,都对五十年代的许多重大“冤假错案”加以纠正,连胡风、潘汉年、俞平伯、武训都得到重新评价。胡适、徐志摩、周作人、梁实秋等人的作品都在大量印售。然而,令我感到非常难解的是,基督教会对50年代一些重大事件却没有重新予以评价。至今在位掌权的人不少是当年政治斗争中的卓越“斗士”。基督教界自身没有认真反思自己的历史。  邓小平先生倡导“思想解放”,中国的社会思潮澎湃荡激奔放时,基督教会仍在被禁锢中。教会学者未能补上这一课。这使得中国教会未能省视自己的历史。在中国人眼中,基督教是个“异物”,故而教会人士更加积极地表明自己“敬皇、谢主、爱国”之心真切。教条主义和僵化思维方式根深蒂固。与学术界及经济商业生活万马奔腾的局面相比,基督教会反倒定于一尊。在他们那里,“文革”语言满天飞,棍子到处打,“天朝上国”的概念依然如故。我希望,教会应与中国社会及世界文化主流齐头并进。我相信,中国“入世”,会对中国基督教产生应有的推动。中国基督教“走向世界”,乃是它自己原来的“题中之义”。仇恨异己,扫灭“敌党”,不应是教会的作风。当代中国官办教会是一个“伟大”的教会,谁如果发表与他们不同的看法,“首长讲话”便会痛加斥责。 (本文原题:“基督教‘中国化’随想”。 )
&&&&&&&&&&&&&&&&&&&&&&&&&&&&&&&&& &(本文转载自:奇虎网)
【把文章分享到
1905年夏天,围绕天主教长袍,以及是否应该禁止在街上穿着教袍,法国曾展开一场激烈…
新视角按:
明天(1月20日)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川普的就职典礼即将在白宫举行…
壹前言:(1)
上个世纪20年代,在西方差会为主导的中国基督教界,出现了一批土生…
据报道,挪威教会(TheChurchofNorway)2017年元旦正式与国家分离,结束了近500年的合…
权力制约是法学理论及法律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权力主要由君…
普世二维码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欢迎投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号&&&&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中国基督教网站-今日教会
  您的当前位置:  --&  --&  --& 曹圣洁牧师
曹圣洁牧师简历
  出身于三代基督教家庭
  毕业于金陵协和神学院,以后一直在上海圣彼得堂、怀恩堂传道工作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
1979年―1986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
  《赞美诗(新编)》编辑部负责人
  被按立为牧师
  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副会长
  华东神学院董事
  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
  被选为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
用爱心播洒基督圣洁的光芒
--记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
来源:《中国宗教》
作者:金翠芳 张秀秀
  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年逾古稀,但神采奕奕、谈吐机敏的长者,轻风明月般的优雅,阳光雨露般的慈祥。她,就是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
教会里的儿童琴师
  1931年春天,曹圣洁牧师出生于上海里弄中一个极普通的家庭。曹牧师的养母是一位善良的基督教徒,外婆也是极其虔诚的基督徒。曹牧师从小就生活在基督教气氛很浓的家庭,5岁就成了福音故事的小讲员。由于年龄小,连话筒都够不着,只好站在凳子上讲。一个5岁的孩子能够把圣经中的许多故事毫不走样地讲出来,这需要努力;而要讲得让人爱听,就需要天赋了。她讲的圣经故事很受大家欢迎,成了教会里许多活动的保留节目。曹牧师小时候不仅会讲故事,还弹得一手好钢琴,10岁时,就能弹各种各样的赞美诗,于是被教会选中担任司琴的工作。外婆为此很高兴,也很感恩;希望她长大后能将自己奉献给上帝。
  外婆的心愿深深地影响了曹牧师幼小的心灵,等到上高中的时候,她已立志事奉上帝。读中学的时候,曹牧师的养父去世了,她边上学,边做家庭教师,教钢琴。即使这样,她三年的高中学费仍然是家里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母亲流着泪对她说,家里没有能力再供她读书了。扑簌而下的两行热泪倾诉了一个母亲不尽的伤心与无奈。一向懂事的曹牧师理解自己的母亲,她伸手抹去了母亲脸上的泪水,说:我要好好学习,争取每年都考第一名,用奖学金来供自己上学。母亲的眼中掠过一丝希望的笑意,她为女儿的志气而欣慰,但母亲也知道,学校里成绩好的人太多了,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每年都拿第一呢?然而,曹牧师用行动除去了母亲的担忧,她真的是每年都得了全年级第一名,三年的高中学费都是自己用优秀的成绩挣来的。
名牌大学、神学院?无悔的抉择
  曹牧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临毕业时,同学们以为她理所当然会报考名牌大学,而且一定能够考取。可她没有,她选择了中央神学院。
  当时的中央神学院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内,由圣公会主办。她就读中央神学院的时候,上海的沈子高主教任院长,沈主教爱才心切,认为年纪轻轻的她天赋很好,应该读大学,在文化知识上继续深造,不然太可惜了。她听从了沈主教的劝告,进入圣约翰大学教育系。由于中央神学院就在圣约翰大学内,她两边学习,哪一边都不耽误。1950―51年,曹牧师读了一年大学。1952年,中央神学院要合并到南京金陵神学院,两边学习的条件不存在了,要么继续读大学,而且她已经申请到奖学金,完成学业没有问题;要么放弃读大学,放弃已经获得的奖学金,继续读神学。鱼与熊掌之间,她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最后,她还是毅然选择了神学院,放弃了读大学。她认为,自己已经是奉献在祭坛上的祭物,岂可说献错了,再收回呢?后来,她的许多同学都考入了各类大学,不少人还成了专家、教授,而她很长时间不过是教会里的一个小小的女传道,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真正的奉献是不会后悔的。
  曹牧师读神学的时候,正值解放初期,教会里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谣言,不少是攻击共产党、污蔑新中国的言论,迷惑和欺骗了不少年轻而又单纯的基督徒,以致那个时候选择读神学,几乎成了一个令人难以理喻的抉择,曹牧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为主奉献之路的。她是金陵神学院与其他神学院合并以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丁光训主教是该院院长。
传道?牧师?研究员?会长
  曹牧师毕业后回到上海,在圣彼得堂工作,丁主教曾在那里工作过。曹牧师主要从事基层教会的青年工作、诗班工作,在圣彼得堂做传道。1958年教会实行联合礼拜,圣彼得堂被合并到静安区的怀恩堂,于是她就在怀恩堂继续任传道人,参与讲道事奉,后来被按立为牧师,直到今天,曹牧师一直没有脱离过基层教会。
  1962年,曹牧师被调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任秘书,有机会在全国三自发起人吴耀宗先生身边工作。吴先生对祖国一腔热血,忠贞不渝,学问渊博,工作一丝不苟,为人正直,极具人格魅力。在吴先生身边工作期间,曹牧师学到了很多东西,她不再仅仅以单纯的目光看教会、看人了,而是在单纯之中,注入了一份冷静、客观和睿智。这为她今后在全国三自委员会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文革”期间,曹牧师与许多传道人一样,受到冲击,被发配到上海效县嘉定的外港农场劳动,干拔草、拉车等重活。后来又在上海新华皮革厂当熟练工,做自行车踏板垫子,再后来做厂里的仓库保管员。这些工作,都需要相当的体力和耐力,曹牧师那瘦瘦小小的身躯,不知是如何承受起这份生命之重的?当她和我们谈起这些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不向困难屈服的坚毅与微笑。
  80年代初,郑建业主教和罗竹风先生在昆明参加有关宗教学会的会议,会后他们感到对宗教应该进行客观研究,决定回上海社科院筹建宗教研究所,在上海教会中聘请三位同工进入研究所工作,曹圣洁牧师是其中之一。该所不强调纯理论研究,而是着重研究宗教现状。曹牧师与其他同事到浙江等地做了大量的调查,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对宗教理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当时流行的“宗教鸦片论”进行了大胆的反思,引起不少争论。在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还提出,要适当肯定宗教的积极作用,这些研究对于活跃学术空气,拓展宗教理论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期间,曹牧师还参与写作了《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一书,这是国家六五社科规划方面的重要项目,后来还在上海学科评比中得奖。参加宗教研究所的工作,使曹牧师在理论上和研究方法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曹牧师后来被评上副研究员。
  1979年基督教复堂,曹牧师就参与教会的工作。1980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基督教协会,她被提名为副总于事。1992年第五次全国基督教代表会议上,她当选为副会长。2002年5月,在中国基督教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她当选为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
出色的外交才干折射出动人的魅力
  曹牧师不仅是中国基督教协会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一位出色的民间外交家,参与过许多重要的外事活动,先后接待过世界基督教联合会总干事康拉德?雷泽尔、两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伦西和凯瑞,以及美、英、德等教会联合会的代表团。出访过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等许多国家。应邀参加WCC第八届世界大会,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教会的情况。1988年,她率中国基督教妇女代表团访英。年,曹牧师作为访问学者,到世界基督教联合会主办的“博赛学院”,就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与责任等课题进行了研究。1993年,中国基督教成立妇女事工委员会,曹牧师担任这个组织的领导人。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期间,曹牧师领导的全国基督教妇女事工委员会和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共同召开专题研讨会,介绍中国妇女情况。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受到大会组委会嘉奖。2000年,“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在联合国召开,曹牧师作为我国五大宗教的领袖之一,参加这次盛会。会上,我国宗教领袖针对当今世界战争、贫穷肆虐的现状,提出了“高扬和平旗帜,维护宗教的纯洁性”,“提倡宗教宽容与和解,创造和睦共处的环境”两项主张,得到了与会宗教领袖的积极回应,展示了我国宗教界的良好形象。2001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曹牧师以非政府代表的身份与会,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的真实情况,批驳了美国人权报告。在那次会上,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最终打掉了美国第十次反华议案。最近,曹牧师又随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率领的中国宗教工作高层领导代表团,访问了加拿大和美国,增进了与两国教会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在这一系列成功的国际交往中,曹牧师以其娴熟流利的外语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赢得了广泛好评。
神学思想建设的积极实践者
  1998年中国基督教“两会”济南会议后,成立了自传研究委员会,曹牧师任委员会主任,该委员会的前身是自传研究小组。曹牧师认为,中国教会一向重视自传,自传是三自中的难点,最根本的就是传什么,这不单单是什么人传,而是所传的内容是否符合时代需要,能否帮助人,叫人明白。中国基督教的百年历史和三自50年的经验启迪人们,基督徒应当深刻认识过去西方差会对中国教会所施行的行政、经济、思想的控制和影响,反省这些影响在我国教会内部导致的矛盾与对立。譬如,三自爱国运动宣传爱国思想,反三自的人却说“我们是天上的子民,只能爱天国,不能爱祖国”。因此,走三自道路必须加强神学思想建设,单单有爱国主义教育,而没有正确的神学思想作指导,还是不够的。
  近年来,中国基督教“两会”对神学思想建设着力较多。神学思想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办好中国教会,让人们正确了解信仰,指导信徒过健康向上的信仰生活。曹牧师积极响应丁光训主教倡导的神学思想建设,并脚踏实地地进行具体的推进工作。在她的组织和参与下,上海与江苏两地先后两次联合召开了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跨省联合召开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在全国是开先河之举,为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开了个好头。在曹牧师任上海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期间,上海基督教“两会”还出版了《怎样看待圣经密码》、《属灵探讨》、《众教牧谈神迹》等“小丛书”,推动和普及神学思想建设,使神学思想建设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曹牧师认为,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的好时代里,中国基督教一定要办好自己的教会,不然无法向上帝交帐,也无法向全国1500万基督徒交待。
上帝恩赐的幸福家庭
  熟悉曹牧师的人都知道,她之所以能够事业有成,除了她自己的勤奋努力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她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有关。只要一谈起自己的家庭,那种抑制不住的幸福感就会从曹牧师那充满神采的眼神中洋溢出来,很让人羡慕。在当今这样一个爱情越来越成为“易碎品”的时代,许多年轻人往往把握不住自己小家庭的幸福,找不到爱情的重心、生活的方向,因而对上辈人的家庭幸福充满了向往。当我们问起家庭幸福的秘诀时,曹牧师认为,家庭的幸福是需要每个人去用心维护的。作为女人,既要搞好工作,又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就要求你必须付出得更多。因为从家庭的角色分工来说,不管妇女解放得如何彻底,作为妻子和母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无条件地付出的。“不过我是比较幸运,也许是上帝的恩佑,我爱人徐明涵是上海典型的围裙丈夫、家务能手。如果说我今天还算有点成绩的话,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支持与帮助。”曹牧师如是说上,酽酽的深情又一次从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来。
中国基督教两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Chinese Protestant Church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牧师讲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