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土地投资改革 海外土地投资革命 三大改造.有什么关系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09-10-12 &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分配土地的方法。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方法,即:(1)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2、《井冈山土地法》的缺陷主要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的土地,容易侵犯中农的利益;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而《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所作出的一个重大的原则性修改是: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3、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地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实行了这个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土地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4、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5、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根据建国后新形势确定了土改的新政策,对待富农,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土改运动的顺利完成和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从1950年冬起,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土地改革。到1953年春,全国除了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新解放区土改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并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西藏的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开始③三大改造的完成④土地革命的完成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西藏的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开始③三大改造的完成④土地革命的完成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历史 必修Ⅲ (配岳麓书社实验教科书) 岳麓书社实验教科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请回答下题。
我国下列科学技术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②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③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④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⑤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①②③④⑤
②④①③⑤
①③④⑤②
②①③④⑤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银河-I”型计算机诞生
③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下列科学技术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
②130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③中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历史单元达标检测、人教版 人教版
两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的基础上,都建立起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据此回答下题。
威尔逊认为,“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世界,而以资本供给世界就应当……管理世界。”下列史实最能体现美国这一愿望的是
放弃中立,参加一战
提出“十四点原则”
召开华盛顿会议
提出对华门户开放
《凡尔赛和约》未能最后解决的问题是
国际联盟盟约
德国的疆界问题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的处置
下列条约带有对凡尔赛体系调整性质的是
《凡尔赛和约》
《圣日耳曼条约》《特里亚农条约》
《纳伊条约》《色佛尔条约》
《洛桑条约》
在华盛顿会议召开期间,美英在归还山东主权问题向日本施加了一定压力,随后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其间美英的主要意图是
维护中国主权
抑制日本势力
协调列强关系
缓和中外矛盾
下列20世纪20年代国际社会签署的文件,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内瓦议定书》  ②《非战公约》  ③《洛迦诺公约》  ④《拉巴诺条约》
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其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
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
解决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 ①是对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的实施  ②体现了一定的和平、进步精神  ③具有大国强权色彩  ④始终处于“冷战”状态
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
大国凭借实力建立的国际关系格局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惩治了法西斯战犯
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地体系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教材全解 历史 高中必修2(配岳麓版) 岳麓版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长时期里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据此回答下题。
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煤冶铁,这一时期
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
出现炒钢和铸铁脱碳钢
出现了灌钢法
开始采用焦炭冶铁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这一局面主要出现于
明朝时期,我国的丝织业和棉织业中心分别是
南京、广州
松江、苏州
杭州、松江
苏州、南京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变化
①制瓷区域扩大到北方 ②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制瓷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 ④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思考下面的5个话题,完成相关任务(8分)话题:①五四运动 ②鸦片战争 ③同盟会成立 ④辛亥革命 ⑤中共成立&请回答(填代号):(1)上面5个话题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话题是:&&&&&&&&&&&&(1分);(2)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话题是:&&&&&&&&&&&&&&&&&&(1分)(3)上面5个话题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是:&&&&&&&&&&&&(只有全对才得分,共2分)(4)历史文化素养是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某文化机构为考查青年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拟向全国征集考查选手文化素养的历史试题。请你从上面挑选1个话题(辛亥革命除外),仿照例子,设计相关问题,向该文化机构投稿。要求:问题简洁明了,指向性强。(4分)例如:&话题:辛亥革命&问题: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案: 三民主义。&推荐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下文学作品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阅读下列三幅历史照片:照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
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列三幅历史照片:
照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护。
照片(二):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小岗村的农民喜获丰收。
照片(三):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以上三幅历史照片反映的情境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2)据照片表明,我国政府实施的三项政策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护。请你指出其中一项政策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学校决定近期举办一个名为“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农村面貌的变化”的主题讲座。假如你是主讲人,你将通过哪些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你认为开展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所属题型:读图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一)、(三)、(二)。(2)作用:照片(一)《土地改革法》实施后,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照片(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劳动力; 照片(三)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途径:如上网、上图书馆、访问、实地考察等。意义:通过讲座,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农村面貌的变化,认识党的政策的正确性,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历史学习的感受和体验等。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历史试题“阅读下列三幅历史照片:照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开放、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历史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的3亿农民仍然受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这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极大障碍,也是新中国民主化,工业化,独立和富强的障碍。因此,在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既是继续完成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条件。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土地改革一般都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复查总结等步骤。到1952年9月,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行的土地政策:
土地改革运动:1、背景: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贫农、中农和雇农占有少量土地,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取得土地。 2、文件的颁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考点名称: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和不足: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革命性质:三大改造之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2.经济基础:三大改造前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以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之一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3.生产关系:三大改造之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我国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多种剥削关系;在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总之,社会主义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基本实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在阶级关系上,消灭了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庆祝公私合营:
考点名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责任形式。具体形式有: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两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它以土地等维基本生存资料公有为前提,坚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它是在党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理念:“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2、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率先包产到户的典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4、推广: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5、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6、结果: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7、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考点名称: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近现代和现代化建设开放的不同:1、本质不同①前者严重地践踏了我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原则;②前者“开放”中国是被动的,后者“开放”中国是主动的;③前者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④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则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2、结果不同前者开放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内容: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 改革开放的试验省—广东(14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2、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3、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4、纪念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阅读下列三幅历史照片:照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7当前位置:
>>>中国民主革命彻底完成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C.抗美..
中国民主革命彻底完成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完成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山东省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中国民主革命彻底完成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C.抗美..”主要考查你对&&土地改革&&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的3亿农民仍然受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这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极大障碍,也是新中国民主化,工业化,独立和富强的障碍。因此,在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既是继续完成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条件。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土地改革一般都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复查总结等步骤。到1952年9月,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行的土地政策:
土地改革运动:1、背景: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贫农、中农和雇农占有少量土地,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取得土地。 2、文件的颁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发现相似题
与“中国民主革命彻底完成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C.抗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1817641151298814205131483239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库新新新,中国近代史纲要,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题库,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中国近代史纲要ppt,中国近代史纲要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库新新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