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广东今日一线直播名正言顺的第三城,甚至是国内的一线城市吗

被踢出一线城市?广州稳坐中国经济第三城地位!
[摘要]近来,广州陆续披露的前三季度细化经济数据显示,广州经济唱响“稳、实、好、活”四字诀,牢牢坐稳中国经济第三城地位,成为全国全省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近来,广州陆续披露的前三季度细化经济数据显示,广州经济唱响“稳、实、好、活”四字诀,牢牢坐稳中国经济第三城地位,成为全国全省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经济运行稳 且稳中有实经济运行稳,是广州前三季度经济的首要特征。全市GDP超1.4万亿,同比增长8.1%,比全国(6.7%)和全省(7.3%)分别高1.4个和0.8个百分点。“三量齐增”则体现广州“稳中有实”:全社会用电量、货运量、客运量增长均在6个百分点上下。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2%,增速居全国主要港口第一位。9月27日,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开工,项目按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船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双向通航的标准建设,将南沙港区至珠江口全长66.6公里航道拓宽挖深。航运巨头闻风而动,3个月前,全球最大散货运输商——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总部落户广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417万人次,增长7.0%,总量位居国内主要机场第三位,增速位居国内三大航空枢纽第二位。围绕国际航运、航空及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建设,53个大项目共完成投资27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八成以上,进一步厚植发展优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8.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2%,工业投资增长6.5%。“双轮驱动” 产业结构好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达到10.1%。值得一提的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接近两位数增长。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也达到40%以上。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也形成了“双轮驱动”的势头,产业结构好的特点得到彰显。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3.6%、25.1%和12.9%。平均每天诞生700个老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州全市新登记各类商事主体19万户,同比增长22%。按照数据计算,广州平均每天诞生的老板就有700个。其中,新登记内资企业增长33.7%,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增长29.1%。金融企业也扎堆布局广州。今年以来,广汽集团财务公司、广州发展集团财务公司、富荣基金、复星健康保险公司等4家法人金融机构落户广州。同时,今年前9个月广州新增的各类VC、PE机构也达到320家。继上半年拿下直接融资增速全国主要城市第一的好成绩,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全市新增社会融资额达4028亿元,同比增长50.7%,跃居华南地区融资高地,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9%。(南方日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gavinyan]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地市:
任何理由的遮掩都无法开脱自己的罪行,再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法律面前也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有自己坚定,对糖衣炮弹“无动于衷”,才能守身如玉,才能避免碍于面子的尴尬,更不会出现“无奈受贿”的闹剧。 []
“第三城”之争,其实是谬论!
GDP主导政绩观的中国特色制度安排下,各省、各市的GDP比拼和排名成为国民习惯。省域层面看,2012年,广东、江苏、山东分别以57067.92亿元、54058.22亿元、50013.24亿元的GDP总量位列全国前三,构成了中国各省份GDP的“第一阵营”。不难看出,江苏、山东对连续24年GDP排名全国老大地位的广东带来强劲挑战。从城市表现看,2012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和苏州分别以20101.33亿元、17801亿元、13551.21亿元、12950.08亿元、12885.18亿元、12011.65亿元排名全国“六强”,对广州而言,前面的两位大哥京沪遥不可及,也无需追赶(人所共知的原因,用一句形象的话描述,“北京和上海是全国人民的北京和上海,而广州只是广东的广州和自己的广州”),而后面的追兵还不少,剔除省内“兄弟”深圳外,广州发展最大压力来自天津。考虑到区位条件、各种经济指标表现、经济后续增长率、已有经济增长发动机、发展平台和发展势头等因素,无论官员,学界还是民间,都表现出一种集体的、主动性的比较意识,“北上广”的提法正在被重新注解,“广州沦陷说” 等论调不绝于耳。基于广州和天津的“第三城”之争,在网上、网下成为焦点。这种争论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统计数据做支撑。从2012年两市统计公报看,广州面临诸多挑战(说明:前“津”后“穗”,增长率以“%”为单位,其他以“亿元”为单位),大致包括如下主要发展指标:GDP增长率(13.8:10.5 );第二产业增加值(6663.68:4713.16);第二产业增长率(15.2:9.9);固定资产投资(8871.31:3758.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8.1:10.1);工业投资(3716.94:577.56);工业投资增长率(18.5:1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3250.54:1487.72),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率(+14.9:-6.3)。比较的结论是,广州存在三大“乏力”(“疲软”?“硬伤”?):增长乏力、投资乏力、工业乏力。恰在此时,一位居住深圳、但隔岸观火或许还旁观者清的一位广州的好朋友、老朋友金心异兄推出一剂猛药,他的万言书——“论广州的战略迷失”,直抒胸臆地指出了广州近些年的是是非非,引起强烈反响(见南方日报,,地址/html//content_7185128.htm)。毫不夸张的说,广州正在患上一种“焦虑症”,从上面的书记、市长,到各级官员,到普通市民,能否“保三”正在笼罩羊城上空,挥之不去,比起气象气候学的灰霾,这一灰霾或许更加让广州市民揪心。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绝好现象,今日的焦虑为的是明日天空的晴朗,反思、批判与讨论,本来就是一座有文化气质和精神追求的城市的应为之举。城市成为人民的城市的前提和基础是这座城市有习惯和喜欢参与、讨论和批评和反思城市的一群人(从书记、市长,到庶民),这是市民社会的本意。广州怎么办?未来的路怎么走?我们需要直面!
一、常识对比
简要回顾两市近些年发展历程、发展动力与特征比较。
天津处于工业化时期的兴盛阶段,也是北方甚至全国的老牌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是名副其实的北方经济中心。2006年依托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开发区——滨海新区(定位:副省级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依托天津港(北方第一大港),大兴土木,大搞高端制造业(以临港工业、先进制造业、重工业为主),大批中央、部委企业和项目纷纷进驻,包括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中石化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等,因为地理上靠近北京,有“老爷子”做靠山,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和大型项目辐射,发展速度很快,后劲很足。近些年成功运筹到“达沃斯”进驻(是不是效尤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等经验?),天津也想在城市营销方面有所为。
广州整体处于服务业主导的后工业化阶段,得益于在全国较早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先行先试之风气,广州发展基础较强,给人一种“你反正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你从来就不缺钱”、“瘦子骆驼比马大”的刻板印象,基本处于自发、自主发展的“单过”阶段(已经过了“成年礼”,长大了,自己对自己负责)。加上远离政治中心,广州本身也不太会哭,当然也没有多少奶可以吃,较之于京津沪等一线城市,广州极少受到中央的政策和项目关照。不仅如此,广州还被“抽水”(税)很多,要贡养“老爷子”,还要贡养一位内部区域差异极大、带着一位养了很多厉害“小子”的大叔。一个好不容易通过承办亚运会交换而来可以大幅提升广州GDP和或许可以重塑广州辉煌、重振广州雄风的巨鳄项目(中科炼化项目),却因为环保问题而最终流落他乡;一场亚运会,表面上风风光光,却是以透支广州未来10年城市建设资金为代价。屋漏偏逢连夜雨,广州税收重要源头——三大汽车产业,却因为都和“日本”这两个字沾上关系,因为近年金融海啸和中日关系紧张,也陷入被动局面。说句心里话,广州面临的或许还不是“阵痛”这么轻描淡写,今日的广州,真难!明知道路崎岖,风险极大,但无路可逃,更无路可退。未来,广州只要靠自己,在转型升级的道路步履蹒跚,艰难前行。
津穗比较方面,两个特点值得注意:
1.共同的尴尬:区位条件
天津靠近北京,可以较快较易接收来自北京的政策与项目辐射,给自身发展带来重大的“现象级”机遇(某种意义上,没有央企进驻,没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粮等大项目进驻,滨海发展无异于天方夜谭);另一方面,由于不远处有首都北京,天津发展始终受到牵制,天津的发展始终得看“老大哥”的脸色,将两者的“竞合关系”分解开来,竞争或许占主导地位。换言之,在北方,天津永远只能是“老二”。
广州位于珠三角咽喉位置,附近有暂时无法企及的兄长香港,还有很多厉害的小弟,以深圳、东莞、佛山为代表,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城市间关系形容为“明处合作为辅,暗处暗斗为主”,恐怕不过分。现在和未来若干年,广州将处于身处香港的阴影下,和深圳的挑衅下,应该是没有多大争议的预期。但是,硬币的另外一面是,粤港关系正在发展深刻转型,正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制造业合作为主的“前店后厂”模式转向改革开放深入期的以服务业合作为主的“前分店后总店”模式,基于广州的综合资源和承接能力配置,未来若干年,香港的金融、信息咨询、教育、培训、会计、律师、注册、保险、海事等行业也将顺势抢滩广州,广州将在香港进军内陆、扩大内需过程中发挥基础性和桥头堡作用。毫无疑问,广州自身实力也将在学习和摸索过程中不断成长与壮大。
2.共同的王牌:垄断优势
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30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5.3%和6.2%,两项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012年内新增集装箱航线15条,促成9条航线的船型升级和航班加密。促成4家船公司新开环渤海内支线,运量同比增长30%。散杂货钢材班轮航线增至5条,发运量增长24%。在内陆腹地开拓方面,天津港新建2个区域营销中心和3个无水港,形成包括4个区域营销中心和23个无水港的较为完善的内陆物流网络,有效保证了吞吐量平稳增长。天津港已促成了直达呼和浩特班列的开通,启动了至宁夏惠农口岸的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同时还开展了汽车物流、冷链物流、矿石配送等业务,进一步拓展了港口功能。天津港的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工程建设板块、装备制造业、金融业务和综合服务业等新兴业务板块发展加快,2012年完成营业收入251亿元,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
年全年完成旅客运送4830万人次,同比增长7.2%;起降航班架次达37.3万架次,同比增长6.8%。作为世界排名进步最快的机场之一,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年刷新纪录。自2004年转战新机场以来,旅客吞吐量已经连续“三连跳”。由转场当年2000万人次,到2007年和2010年分别突破3000万人次和4000万人次大关,实现了每三年客流就以千万级的规模增长。按此速度,2013年客流突破5000万人次已无悬念。
毋庸置疑,港口和机场,是现代化的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最核心、最本真的体现。一个大港口对一个以制造业和出口为主的工业城市而言,一个大机场对一个以服务业和国际化导向的商业城市而言,就是雀之屏,龙之睛。
下表简要列举两市具有标志性和竞争性指标或要素的特征比较(说明:“t”代表天津占优,“g”代表广州占优,数据年份为2012年)。
可见,津穗两市选择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天津依赖固投起家,加上重化工业的模式,广东则是通过内源性转型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孰优孰劣现在很难看出来。某种意义上,天津的模式代表着现代中国在工业化加速时期的发展模式,广州则是先行一步为中国未来30年探路。
二、广州自信
事情总是发展和变化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某种意义上是不停地对现有城市格局进行解构,重构新的全球城市体系。由于外部环境、发展机遇、自身基础、产业转型、体制革新等诸因素,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做到永远第一,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城市发展、兴衰也有其生命周期。我们应该将城市排名看得谈一些,城市比较不一定要局限于GDP血拼,经济总量大不一定就竞争优势强;发展速度快不一定就走得稳健;近期发展态势迅猛不一定就中远期可持续发展。何况,人所共知的一点是,中国一直存在“数字腐败”的恶习,GDP很多时候是“人为造出来的”,而不是“机器统计出来的”,数字背后的“含水量”,貌似北方城市更拿手一些,因为南方更务实、低调(绝无地域歧视之意,自我感觉而已)。基于此,笔者建议,城市比较、排位要从GDP多寡等面子方面的比较,转向城市内功、内力等里子方面的比较;这种内功、内力就是城市软实力的范畴,其核心体现在于,城市特色的独特性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的厚重感;给每个人(做生意的,求学的,打工的,非洲朋友,美国友人,性工作者等等)提供工作、生活、玩乐、出行、交往的便捷及言论自由、民意表达、意愿实现的通道保持。笔者始终固执地坚信,市民感知是城市比较最核心的面向。本质上,城市好不好,优不优,由百姓说了算。总体上,我很喜欢上海世博会那句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比天津,广州的三大自信源于:
1.市场经济深入人心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政策和敢闯敢拼的岭南气质,广州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广州素来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一座拥有1800余年悠久商贸文化历史与人文积淀的城市,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商都和岭南文化中心。广州有大小专业街、专业批发市场超过1000个,遍布全市各处,广州哪个地方都是人气超旺。有什么需求,即可就有什么服务。更可贵的是,广州的市场经济思维已开始浸润到这里的每个人心中。举个例子,这里的大大小小的天桥和马路边,每到下午下班时间,都可以看看各种人甚至是一些年轻美貌的姑娘(白天作为白领上班,晚上下班途中摆地摊)摆地摊卖东西(在内地、北京和上海大概都难以想象),大家都是合法的劳动者,这里不讲面子,不讲虚的,这里只讲市场经济。这里是不折不扣的“不夜城”,服务业发达。不像天津,好像过了10点、11点后,街上行人寥寥,让一些喜欢夜生活的游客、客商很不习惯。当然,经过30多年市场经济的历练,广州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也绝非天津等北方城市可以比拟。
2.国际化程度高
从海上丝绸之路,到十三行,到广交会,到小北路,到丽江花园,到三元里大道,到远景路,到珠江新城,到中信广场,到公交、地铁,外国人在广州工作、生活的场景无处不在,广州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每天与外国人打交道,成为广州市民的一种集体行为。其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得益于城市的开放性特质,广州是全国最早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之一,即使在历史时期最闭关锁国的封闭时期,广州的开放性从未改变。作为华南最大的广州白云机场,其国际航班数已超600条,广之旅、广东国旅等旅行社也在全国最早开通了大量国际旅游线路,极大拉近了广州和世界的距离。
3.自由民主气氛浓厚
较早的市场经济意识催生了广州自由民主的城市气氛。相比北京、上海、天津,这里的“空气”相对清新很多,这里的“言论禁区”,会少很多。举个例子,在中大课堂,你经常可以见到老师和学生争得面红耳赤,在讲演厅,你可以看到观众对讲者喊“给我下去”,广州建垃圾焚烧厂,各地群众纷纷上访,以各种形式保护“邻避主义”(直译为“不要在我的后院撒野”),以抗议自身利益不受侵害;这里出现了“咆哮哥”、“区伯”、“口罩男”(类似的全国第一,广州很多很多);亚运期间,这里的人听说亚运期间,部分电视台禁播粤语节目,这里的群众自发在某地铁站“闹事”,捍卫本地语言的正当性存在。这里有一批敢讲真话、敢做真事的人,这里的网络问政如火如荼,这里的民主气氛和市民社会走发育程度在全国前列。很多城市宣传自己的城市品格是包容、开放,但真正可以践行和与生俱来的城市恐怕不多,广州是其中之一。所谓天高皇帝远,虽然广州远离政治和经济中心,但这种距离却给了广州呼吸自由与新鲜空气的难得机会,这个,对于人的一辈子发展是尤物,更是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
市场经济、国际化水平和自由民主的城市品格,是比GDP不知道珍贵多少倍的尤物,作为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元素,而需要跨度较长的时间沉淀,远非短期就可以修炼得了的。这几方面,广州应该至少领先天津8-10年,这是“广州自信”的核心构成!
如果让我(一位高校教师)做一个选择,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选择工作、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我会选择广州。理由是:我不喜欢官气重的地方、排外的地方、压力大的地方、闭塞的地方,我喜欢自由、舒展和务实的地方。
三、广州出路
1.重拾旧器、也是利器:改革、开放、创新
广州之所以奠定在全国的经济优势地位,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勇于创新、敢闯敢拼的城市精神,“改革、开放、创新”开创了“广州奇迹”,“广东奇迹”甚至是“中国奇迹”。当下,广州发展步入深入期,来自经济后劲不足、社会建设任务重、文化生态保育等压力,和整体不太向好的国内外宏观发展环境,广州亟待重拾“改革、开放、创新”这一旧的武器,同时,笔者也认为这一旧器依然管用,运用其打破各种与当下、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不吻合的旧东西、旧制度,解决解决当下问题,开创广州发展新局面。第一轮改革开放算是告一段落,今始,广州要拿出魄力与勇气进行“二次革命”,重新出发,继续担当当年的“闯出一条路”的探路人,为广州、为全国开天河、树先锋。回顾近些年发展历程,需要革除的东西还真不少,举3个例子:
1)不似改革开放初期的勇往直前和齐心协力的拼搏劲头,和部分领导的执政魄力与人格魅力,进入改革深水期的今天的广州,往往持有坐享其成、裹足不前的消极心态,官员执政魄力方面,感觉做事不够大胆,缺乏大刀阔斧、勇往直前的改革勇气与动力。对于城市开放程度、金融创新、高端人才吸引、传统文化挖掘、对电子商务、云计算时代的新兴产业扶持等方面,在革新旧体制、创造新体制方面,广州开始相对保守、停滞不前。
2)或许受到过于务实的文化特质影响,和发展缺乏后劲的客观压力,广州在谋划自身发展时,存在看问题短视,缺乏战略和长远眼光等弊端。带着国家中心城市的光环,广州是区域的老大哥,却经常心存小弟的心态,不少举措让人难以理解,比如人为扼杀广佛自然同城,抑制经济发展自然向周边城市延伸;动辄和周边兄弟城市争项目,而不是将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做大事和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再如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难题,广州推出的“限行”、“限牌”倍受病垢,明显有违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自由流动的基本原则。
3)或许是效尤北方城市风气,广州也开始喜欢玩概念、喜欢弄些新提法,部分发展目标有好高骛远之嫌。从珠江新城,到中新知识城,到南沙新区,到金融城,到国际创新城,广州给人感觉是,打一枪不行,换个地方,四面开花。就拿珠江新城而言,作为广州的CBD,其经常作为规划界反面教材而论,初期为了筹资而切割产权,后期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公服设施不配套;高楼林立,亲水性、宜商性差;居住多于商务功能,感觉是住宅区,而不是商务区;道路复杂,断头路多。珠江新城没有建设好,仍其自生自灭,又开始弄延伸工程和机械扩张,开辟新战场——“CBD延伸区”。其结果必然是:实施能力底、力度底、成果少。其实,广州真正拿得出手、具有标志性意义和国际与区域影响力的卖点是什么?不宜太多,1-2个足矣。谈到纽约,立马想到全球金融中心;北京,立马浮想国贸中心;上海,立马想象陆家嘴金融城;谈到广州,我们会自然联想到什么呢?毫无疑问,广州应该集中精力在打造城市特色、亮点方面下功夫。
笔者以为,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广州只要重拾“改革、开放、创新”的利器,在强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城市品格等优势方面下功夫,在解决一系列束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旧思维、旧体制方面做文章,广州一定有所为。
2.做大做强商贸服务业,树立服务品牌和服务标准
依托广州营商环境优越、人气旺、市场发达、专业市场多等特点,要加大扶持和调整力度,通过技术化、企业重组、整改等方面,整合珠三角制造业发达的优势和广州科研转换能力强的优势,改变现有小、散、乱和低端大卖场的局面,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形成在全国、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形成“广州价格”!“广州指数”!未来广州,需要诞生广州的Nike,Adidas,Iphone,形成广州自己的服务和品牌优势。
3.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做靓做响历史文化品牌
一座城市,除了作为面子的经济外,作为里子的文化,也同等重要。越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广州也应觉醒,不可以为了发展经济,牺牲文化,淡忘历史。其实,广州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构成多元化,特色鲜明,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也有相当影响力,比如海上丝绸之路,十三行,粤曲,西关大屋,黄埔古港,冼星海,康有为,詹天佑,陈寅恪,岭南建筑,广州需要深挖上述历史文化资源,将其做成广州的历史文化品牌。此外,广州应该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整理和文化产品生产基础上,建立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藉此增添城市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4.务实的同时,也适度“务虚”
总体上,广州文化具有功利化的特质,很多时候太过务实,所谓“闷声发财”。今后的发展应该更有远见,要具有国际和全球眼光,要站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审视广州,思考广州和谋划广州,而不应盯在如何提升今年的GDP,如何多争项目方面。这方面,应该向上海学习,上海的城市定位中有一句话,“将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可以清晰地看出,上海城市发展定位具有明显的国家战略导向和国际化前瞻性思维,体现了区域合作本质和区域担当角色。上海首先是中国的上海,上海始终代表中国最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这样的主动的“国家关联”与“国家担当”,无疑会赢得来自中央更多的政策及其他倾斜。而广州的发展思维倾向于,你要我做什么可以,但你得首先给我政策。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界定方面,一主动、一被动,不言而喻。
“务虚”还应该提倡强化理论研究。广州比较注重地方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但广州貌似缺乏一帮给政府出谋划策的智囊,政府决策不太注重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对涉及城市发展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不够,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城市竞争优势等前瞻性理论研究不够。这种研究往往不是纯城市规划所能解决的,往往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多科学糅杂,也不一定能立马对城市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应,但却能产生后续效应,尤其是社会与文化效应。上海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早在2007年,上海就携苏浙两省设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与发展基金,用于跨区域合作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基础研究。合作基金尤其鼓励建立一种开放式的研究平台,更加强调一些区域面临的共同和重大问题的务虚性研究,而不指涉具体产业政策等。这种注重软问题研究的做法,一定程度规避了各方利益纷争。此外,2011年以来,上海尤其强调世博后续效应延续,将世博会有形和无形资源(和谐、人本、低碳、文化、高效)转化为城市发展现实动力,真正把握和放大这一稀缺机遇。再看我们广州,亚运提出的口号是“一起来,更精彩”,貌似灰飞烟灭。其实,广州的口号也不可谓不好,例如在广州发生的“城管打人”事件,“流动摊贩聚众”事件,笔者以为,都可以很好地借鉴“一起来,更精彩”的口号精髓,将“利益共同体”和“公共治理联盟”的理念引入,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为事件妥善处理提供理念支撑。
5.激发本地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广州发展
针对当前广州发展缺乏后劲、固定资产投资严重短缺等问题,加上远离北京这一先天性约束,广州唯有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在吸引跨国投资和项目下功夫,另一方面在激发本地民间资本上做文章。相对于天津,广州民间资本富余,藏富于民,广州应该在扩大开放度方面有所作为,应出台优惠的旨在让民间资本参与过去一些垄断性领域或行业的注册与经营权限等政策(私人银行?风险投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私人飞机的航空管制政策释放?游艇业的海事权限开放?),让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广州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以有效弥补依靠政府自上而下投资不足的难题。
6.响应网络发展新趋势,打造南粤传媒巨鳄
网络时代商机无限,市场无限,网络时代正在深刻改变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一种新型的产业业态——传媒产业正在兴起。以南方传媒集团为首的华南传媒群体,旗下拥有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南方网、奥一网等报纸、网络媒介,无论从销量、影响力、文化创意、事件策划、文化公司运营、文化产品营销等方面,即使放眼全国,广州都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广州应该在这方面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和未来前进方向,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广州传媒产业重组与整合,尤其鼓励广州传统传媒行业与移动终端、互联网的无缝对接,打造南粤传媒巨鳄,形成全国传媒业高地。
总之,面对“第三城”之争,广州应该从容一些,淡定一些,即使“保三”受挫,也不要紧,重要的是修炼内功,专注于城市内核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广州,应该少要面子,多要里子;少计较小事,多办大事;少关注眼前,多关注长远。走广州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作者系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城乡发展研究所所长,人文地理学博士)(南方网编辑:东雪)
作者: 姚华松
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陶瓷一线品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