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会印度人口超过中国了吗制造吗

“印度制造”能取代“中国制造”? 外媒:太天真
印度,通用汽车在离孟买73英里的塔莱加奥恩的装配线核心提示:在过去两年,印度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46%。而中国却减少了1.3%,不过最近出现了小幅反弹的迹象。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 外媒称,几十年来,培乐多(Play-Doh)、大富翁(Monopoly),以及孩之宝(Hasbro)的几乎所有其他玩具都在中国生产。现在,孩之宝开始改弦更张。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15日,虽然孩之宝旗下较为昂贵、复杂的玩具,比如电子的“亲亲宠物”(FurReal Friends)系列,仍然在中国加工制造,但该公司的生产订单也发往了土耳其、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墨西哥。它进军最积极的地方是印度,孩之宝现在已经在印度有了几家相当大的工厂,而且还计划再开一家。报道称,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认真看待印度制造业,那里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但投资印度并不意味着在该国开展业务变容易了,而是显示出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难了。美好集团(Musical Group)总部设在香港,其在中国南部的旗舰工厂遭遇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而且工人工资飙升,于是该集团决定在印度修建最新的孩之宝工厂。但是和许多公司一样,该集团在购买土地的问题上也陷入了印度的官僚泥沼,项目进度落后了数月之久。“我们与当地政府的谈判非常艰难,”美好集团董事总经理谢鸿强(Christopher Tse)说,“花的时间比我预期的长。”该集团近35年来所有的制造加工环节,几乎都是在中国内地进行的。对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来说,这种情况是政治和经济上的一个挑战。一年多前,莫迪穿着亮黄色的传统上衣,站在一个巨大的印度虎标志下,推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壮大印度制造业的计划。“印度制造”计划承诺削减官僚手续,改善基础设施,为大型跨国公司和其他外国投资者铺平道路。这是莫迪竞选政纲的核心。自那时之后,几乎没有哪一项目标在按计划进行。报道称,改善该国的道路、铁路和港口不足的行动进展缓慢。腐败仍然猖獗。随着更多的工厂建成,印度城市空气污染的程度甚至变得比中国还糟糕,而且可能会进一步恶化。重写劳动法和土地法,大幅调整地方税的计划也在议会里遭遇阻挠。莫迪想绕过议会颁布临时行政命令,但也遇到了麻烦。报道称,莫迪最具争议性,但有可能带来影响深远的行政命令,允许将农田更容易地转变为工厂用地,它已经在今年8月31日到期,莫迪决定不再延期。这个行政命令在各邦的选举中已经成了一个政治包袱,农民担心有人利用它来征收自己的耕地。“经商环境仍待完善,”财政部长阿伦·贾特里(Arun Jaitley)表示。他补充说,各邦政府已经开始修改土地法和劳动法。然而,有点出人预料的是,印度制造业已经开始慢慢吸引海外投资了。报道称,富士康(Foxconn)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代工制造商,其大部分工厂都设在中国。今年8月,该公司表示到2020年前,将在印度西部开设10到12家工厂,雇佣多达5万名工人。这个计划公布一周前,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宣布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市场开发新车型,并将其在浦那市郊有7年历史的老厂,扩大将近一倍。印度官员认为,制造业对该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印度每年有1000万青年工人加入劳动力大军,几乎没有其他方法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德文德拉·法德纳维斯(Devendra Fadnavis)是莫迪的盟友,也是孟买和浦那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席部长。他前往中国和其他国家时,一直积极宣传该邦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我们有人力资源——如果我们能够释放这些资源的潜力,就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先锋,”法德纳维斯说。这种宣传发挥了效果。在过去两年,印度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46%。而中国却减少了1.3%,不过最近出现了小幅反弹的迹象。最近涌入的外国投资正在帮助推动印度增长。印度预计会成为今年全世界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预测,2015年印度经济增速会达到7.3%,而中国今年预计仅为6.8%。报道称,在很多方面,印度都受益于中国面临的挑战。过去十年里,中国蓝领工人的工资至少翻了两番。尽管经济疲软,但企业却面临着用工荒。“如果想招1000人,只能找到600人,并且每个月的人员流动率会达到15%到20%,”美好集团的谢鸿强说。该集团是孩之宝(Hasbro)的供应商。报道称,相比之下,印度有稳定的民主制度,且工资水平低。浦那有时会被称作印度的底特律,在那里,工厂熟练工的月工资也只有大约300美元,是中国工资的一半。但对印度来说,保持优势并非易事。其中一个问题是,印度需要大幅升级道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美好集团起初考虑在离加尔各答市区约200公里的地方建厂。但印度糟糕的路况意味着,这段路要耗时四个小时。“在中国,200公里只要两小时,”谢鸿强说。他最终决定去找距离港口几公里远的高价土地,却又遭遇了效率低下的地方官员。印度还试图在全球贸易失速之际扩大制造业。印度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India)行长、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称,印度大力推动出口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如果指望成为另一个中国,却又不在政治上遭遇任何反弹,那就太天真了,”他在孟买接受采访时说。“要想赢得市场份额,我们还要打一场艰苦得多的仗。”
猜你感兴趣
热门评论9楼这点很认同,现在中国天天在喊企业走出去。如果企业真的都走出去了。那么必然会像美国一样产业空心化!!!一个国家没有实体经济。下场只会和现金的美国一样。靠借钱过日子!但中国现今还没有达到和美国一样的科技实力!即使有了,中国人口基数膨大。必须得有很高的实体企业!才能保住中国人口的不失业!否则结局难料!!!23楼30楼9楼&这点很认同,现在中国天天在喊企业走出去。如果企业真的都走出去了。那么必然会像美国一样产业空心化!!!一个国家没有实体经济。下场只会和现金的美国一样。靠借钱过日子!但中国现今还没有达到和美国一样的科技实力!即使有了,中国人口基数膨大。必须得有很高的实体企业!才能保住中国人口的不失业!否则结局难料!!!中国喊走出去,是为了消化产能过剩。而且我国不能老是搞低端制造业,迟早要向欧美日垄断的中高端制造业进军,那么如果中国成功的挤进高端制造业之后,生产衣服,玩具这些活给谁干呢?三哥。再有中国有一点优于皿煮国家,那就是政府干预。美国拉不回制造业是因为外国劳工成本低,利润高,资本家在海外建厂,政府啥办法也没有。中国就不同了,有时候一纸行政命令可以干成许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在美国想都不要想27楼9楼&这点很认同,现在中国天天在喊企业走出去。如果企业真的都走出去了。那么必然会像美国一样产业空心化!!!一个国家没有实体经济。下场只会和现金的美国一样。靠借钱过日子!但中国现今还没有达到和美国一样的科技实力!即使有了,中国人口基数膨大。必须得有很高的实体企业!才能保住中国人口的不失业!否则结局难料!!!毋须担心,我国现在最大的难题是提高内需,目前国内内需才达到40%,美国日本国内内需市场高达80%,美国更是高达90%以上!几乎是中国1倍多!更何况中国市场的体量放再哪里!中国的制造业不会衰败,而是把产能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低下的密集型产业,比如玩具,造纸等等重度污染企业的加工搬到国外去,郊区去!中国目前正在产业升级,把过剩的产能消耗和产品卖回国内!所以,开发国内内需是关键!我们的优势就是基础建设!这也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衡量一个国家的未来,不是看这个国家金融产业多么发达,而是看这个国家的基础建设能不能够支持这个国家未来百多年的发展需求!全世界,只有中国人被称为世界工人!可想而知!从美国主流大片和各种高科技主流大片中,我们看见未来必定是高楼大厦,发达的效率快捷的交通网络!全部都是人类的基础建设!这也许才是人类发展的未来!31楼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印度能否取代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作者:张耀寰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借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奇迹般崛起,2014年全世界80%的空调、84%的手机、60%的鞋都是中国制造。然而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发达国家产业回流与欠发达国家制造业崛起正同时发生,对中国形成双向挤压,可否取代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呢?
  公元七世纪,大唐高僧玄奘离开京都长安,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古丝绸之路,前往遥远的西方世界,去探究佛法的真谛。大漠雪山,森林城堡,他历经劫难,九死一生,命悬一线,最终抵达心中的圣地――天竺之国。这个天竺王国便是与中国并称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前不久,印度总理访问中国,专程来到古城西安,意味深长地探寻历史往事,似乎忘怀不了这一久远的千年情缘。
  千年情缘今再续
  一千多年后,历史又把这两个历经磨难、命运多舛的民族戏剧般地牵在一起。上世纪90年代,中国借助国际制造业产业大转移的大势奇迹般崛起,在全球竖起了中国制造的大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三十年后的今天,印度以与中国相类似的资源禀赋步中国后尘,被世人称作可颠覆中国制造业的新兴制造业大国。
  199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占比还不到3%,如今已接近25%。截止去年,全世界80%的空调、84%的手机以及60%的鞋都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业高歌猛进的发展所形成的供应链,已经深入到东南亚各地。如今,全世界几乎一半的产品都由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大工厂”制造。
  作为中国制造业风向标的富士康在日前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在印度建厂,开辟新的制造业基地。对外表示,富士康决定到2020年,在印度国内兴建10至12家生产工厂,未来5年内将设厂地点扩展至印度其他邦。此外,富士康还将投资印度创业公司、小型企业,以及本土手机制造商。无独有偶,包括TCL、、小米等一批在土生土长的国内企业,也计划将自己的生产基地部分迁往印度。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国逐渐丧失一般制造业优势的今天,世人把眼光投向了这个与中国并称为金砖五国的南亚国家,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很显然,随着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加剧、人力成本飙升、贸易顺差矛盾激化等多因素的剧变,不少制造企业逐渐开始将部分生产能力转向印度等人力成本更低端的国家。随着这股迁徙大潮到来,印度会否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备受世人关注。
  且看印度的资源禀赋
  我们回望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轨迹,全球制造业出现过“制造”、“制造”、“日本制造”、“制造”和当下的“中国制造”。制造业转移的基本路径总是按照资源禀赋而迁徙,非常类似于游牧部落的“逐水草而居”。为此,我们有必要观察观察印度的资源禀赋状况。
  印度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是英联邦的会员国之一,国土面积 298万平方公里,2014年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2.7亿(中国为13.7亿)。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在软件业出口方面表现突出,金融、科研、教育、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之快也令世界刮目相看。2014年印度GDP为113.45亿卢比,约合1.83万亿美元,GDP的增速连续多年保持世界领先。莫迪当选印度总理以来,更是承诺大力革旧除弊,大力推进经济领域变革。国际分析家普遍认为,虽然印度政局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但是印度在多个领域展示出较为迅猛的崛起态势,这一趋势基本不会逆转。
  相比于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印度长期实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因此,印度国有企业的比重非常低。可以预测,这将为印度正在兴起的制造业将带来无尽的活力。另外,由于印度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不会为西方社会所敌视,应该看到,这是印度一个潜在的巨大优势。
  自印度实行全面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其高增长的光环下也难以掩盖了许多尖锐矛盾。例如贫困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社会财富分配有失公平;种族等级制度问题较为严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等。同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复杂的政策环境也是印度制造业必须跨越的障碍。总之,印度经济改革面临诸多挑战,相信未来经济发展的道路绝不会一路坦途。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优越的自然禀赋推动下,全球制造业快速向中国沿海转移,中国成功抓住机遇,搭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顺风车,实现了大国崛起。然而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当今的国际国内环境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近年来一波接一波的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下,国际产业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十年前,中国的制造成本非常低,而今天制造业成本一路飙升,主要表现为:一是因为中国工人的薪资大幅提高了,中国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尽管最近人民币有4.6%的贬值,但难以改变大势。三是能源成本,中国的电力消耗,从2004年的7美元/千瓦时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千瓦时,而天然气成本则从5.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升到13.7美元,涨幅138%。
  从营商环境看,中国的制造业同时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第一,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不断证明,一国经济的强大,源于生生不息的民营产业实体,同时民营实体也是科技创新的强大源动力,是创造就业市场的主力军。而在中国,掌握社会财富三分之二和各种稀缺资源的垄断国企,无情的挤压着民企的生存空间,使得民企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几近崩溃。第二,经济增长方式造成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后劲枯竭。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家马车中,主要靠出口带动。而随着全球经济的长期低迷,出口衰退,此时只能依赖投资,这些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投资模式造成多数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目前我国的产能总体过剩已高达30%以上。第三,国富民穷的失衡分配机制造成内需长期萎靡不振。由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困难重重,民间财富比重偏小,造成消费能力缺失。而来自全球发达的经济体的经济结构表明,一国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内需总是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的内需不振是发展模式长期畸形的结果。
  沉舟侧畔千帆过
  美国专业机构BCG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制造成本已达到美国的96%,与美国相差无几;日前纽约时报则直指,大陆的纺纱业成本,反而超出美国30%。曾几何时,“中国制造”曾是国人的骄傲。凭借成本低廉等优势,中国曾一度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中国制造业。然而,风云变幻,世事无常,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危机。中国正经历制造产业空心化,昔日引以为傲的产业正逐渐失去光环。
  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目前中国劳动力人口正呈现出缩减趋势,15-59岁人口从2011年至2012年缩水了66万,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到2014年已从2011年顶点减少了560万。
  发达国家高端制造重振与欠发达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正同时发生,对中国制造业形成双向挤压。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迹象,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制订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
  在中国,老龄化时代正跑步到来,而印度却迎来青壮年时代。根据联合国全球人口展望报告,印度15-59岁的劳动力数量在2015年已经超越中国。到2050年,印度适龄工作劳动力将达到10.5亿人,比中国适龄劳动力多30%以上。另据联合国人口报告预测,在2020年之前,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在占据了人类历史3个多世纪的人口最多国家宝座将拱手让位于印度。要知道,人口意味着生产力,人口意味着市场消费力,人口意味着人气和影响力。
  莫迪上台后,推出“印度制造”计划,力争把制造业占印度经济的比例从18%增加到25%。莫迪的振兴印度制造业的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在生物技术、等方面有所重叠,但主体是引入劳动密集产业,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平均收入。也就是说,在中国要叫板美国、德国、日本的时候,印度意图取中国而代之,正所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制造”正面临39年来最严峻的危机,如何突破发展的难题,全靠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
  作者简介:张耀寰,工学博士。先后从事过飞行器强度试验、国企转制、世界500强企业欧洲市场拓展和跨国企业国际化培训。在工程技术、产业经济和企业管理领域,具有一定洞察力和独立见解。人生格言:从不随波逐流。(来源:超天才网)
(责任编辑:HN016)
10/22 07:1910/22 07:1310/21 14:3610/21 09:4210/21 07:3910/21 07:2710/20 23:2010/20 14:50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英媒:“印度制造”何时能超越“中国制造”?
原标题:英媒:“印度制造”何时能超越“中国制造”?   日,在德国汉诺威,德国总理默克尔(右)和印度总理莫迪出席汉诺威工业博览会。201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4月1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本届展会主题为“融合的工业-加入网络”。印度是此次展会的合作伙伴国。(新华社记者 罗欢欢 摄)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戴维 皮林8月21日撰文称,“印度制造”是来自古吉拉特邦的印度总理纳伦德拉 莫迪提出的口号,用来形容他推动印度转型为制造业大国的努力。这早就应该成为印度的目标了。   它或许也是不现实的,印度在制造业方面没有良好的声誉,就连印度人也看不起本国产品。印度人所谓的“拼凑式创新”(Jugaad Innovation)是物资稀缺的产物。评论员米希尔 夏尔马(Mihir Sharma)称,他的同胞们把零件“用胶带、颜料和祈祷拼凑在一起”,尽管印度的高科技产品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印度人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制造的数量也不够。制造业只占印度全国总产出的15%,而中国的这个比例达到32%,泰国是34%。   乐观者称,印度制造业腾飞的时机已经到来。过去10年,中国的工资水平提升了4倍,人民币大幅升值(尽管最近出现了意外的逆转)。这些情况已帮助墨西哥,甚至美国等重新获得了制造业竞争力。如果它们能做到,印度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印度拥有精明的企业家、从棉花到钢铁的丰富原材料、不断扩大的国内需求以及每个月涌入就业市场的100万新增工人。莫迪又是一个决心推动发展的领导人。难道这些不是实现制造业繁荣所需的全部要素吗?   这是乐观者给出的理由,迄今还未被证实。然而,最近印度的制造业大国梦被添了一把火:中国台湾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建造一座工厂,创造5万个就业机会。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称,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10年后富士康可能在印度每个邦都拥有一座工厂。仿佛这还不够,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锦上添花,宣布将与富士康联手在安德拉邦生产手机。   莫迪的首席经济顾问阿文德 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表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的确感觉印度错失了机遇。”他补充说,印度已经浪费了一个明显的比较优势――廉价劳动力。鉴于快速实现的机械化和世界已经充斥廉价产品,有人说,将制造业作为发展工具的黄金时代无论如何已经结束。萨勃拉曼尼亚表示,制造业可以成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这需要时间。富士康的投资可能成为一个分水岭。如果成功的话,它有望改变人们对印度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很难得到国家层面立法支持的国家,它或许还会刺激各邦为了吸引制造商而展开竞争。   话虽如此,印度面临着可畏的障碍。首先是基础设施问题。印度缺少港口、公路和铁路运输货物,缺少可靠的能源供应维持工厂运转。据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在计入整体成本的基础上,印度制造业的成本只比墨西哥低5%。除了某些产业(如汽车业)外,印度还缺少使珠三角这样的制造业集群如此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生态体系。   也许更糟糕的是印度的软环境。潜在的工厂老板无法获得所需要的土地,也无法开除工人。工厂以次优规模运行,或者使出下策来规避劳动法――只有16%的员工属于正式录用。不合理的法律滋生了腐败,还有像季风季节一样多变且具有毁灭性的的不合理税收环境。历经千辛万苦克服这一切困难的投资者,并非总能得到感谢。德里方面正寻求从雀巢获得1亿美元的损害赔偿金,指控这家瑞士公司生产的面条含铅较高,毒害了印度人。这个主张似乎不太可信。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监管机构都已宣布,同样的食品是安全、可以食用的。   莫迪已承诺要清除这些障碍,他所需要的只是一台推土机。他出台了遏制追征税款的措施。某些行业(包括军工)的外资所有权上限已被提高。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土地和劳动力方面的改革都没有太大进展,基础设施仍在建设中。宝洁印度前负责人、作家古尔恰兰 达斯说:“莫迪需要亲自关注细节。”如果莫迪要让“印度制造”成为现实,他需要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远达)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印度制造”是否会取代“中国制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印度制造”是否会取代“中国制造”
上传于||文档简介
&&“​印​度​制​造​”​是​否​会​取​代​“​中​国​制​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印度制造”何时能超越“中国制造”?
责任编辑:dongtan
核心提示:这或许也是不现实的。印度在制造业方面没有良好的声誉。就连印度人也看不起本国产品。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21日早FT报道,印度制造&&就连这种表述听起来都有点不对劲儿。无论好坏,这都是来自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提出的口号,用来形容他推动印度转型为制造业大国的努力。这早就应该成为印度的目标。它或许也是不现实的。印度在制造业方面没有良好的声誉。就连印度人也看不起本国产品。印度人所谓的&拼凑式创新&(Jugaad Innovation)是物资稀缺的产物。评论员米希尔-夏尔马(Mihir Sharma)称,他的同胞们把零件&用胶带、颜料和祈祷拼凑在一起&&&尽管印度的高科技产品(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说印度人生产的产品质量很差,他们制造的数量也不够。制造业只占印度全国总产出的15%,而中国的这个比例达到32%,泰国是34%。(由于采用了新的计算方法,去年的数字略微有所上调。)乐观者称,印度制造业腾飞的时机已经到来。过去10年,中国的工资水平提升了四倍。人民币大幅升值(尽管最近出现了意外的逆转)。这些情况已帮助墨西哥(甚至美国)等国重新获得了制造业竞争力。如果它们能做到,印度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印度拥有精明的企业家、从棉花到钢铁的丰富原材料、不断扩大的国内需求以及每个月涌入就业市场的100万新增工人。莫迪又是一个决心推动发展的领导人。难道这些不是实现制造业繁荣所需的全部要素吗?这是乐观者给出的理由。迄今还未被证实。然而,最近印度的制造业大国梦被添了一把火:台湾代工制造商富士康(Foxconn)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造一座工厂,创造5万个就业机会。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Terry Gou)称,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10年后富士康可能在印度每个邦都拥有一座工厂。仿佛这还不够,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Xiaomi)锦上添花地宣布,将与富士康联手在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生产手机。莫迪的首席经济顾问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表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的确感觉印度错失了机遇。&他补充说,印度已经浪费了一个明显的比较优势&&廉价劳动力。鉴于快速实现的机械化和世界已经充斥廉价产品,有人称,将制造业作为发展工具的黄金时代无论如何已经结束。萨勃拉曼尼亚表示,制造业可以成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这需要时间。富士康的投资可能成为一个分水岭。如果成功的话,它有望改变人们对印度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很难得到国家层面立法支持的国家,它或许还会刺激各邦为了吸引制造商而展开竞争。话虽如此,印度面临着可畏的障碍。首先是基础设施问题。印度缺少港口、公路和铁路运输货物,缺少可靠的能源供应维持工厂运转。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估计,在计入整体成本的基础上,印度制造业的成本只比墨西哥低5%。除了某些产业(如汽车业)外,印度还缺少使珠三角这样的制造业集群如此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生态体系。也许更糟糕的是印度的软环境。潜在的工厂老板无法获得所需要的土地,也无法开除工人。工厂以次优规模运行,或者使出下策来规避劳动法:只有16%的员工属于正式录用。不合理的法律滋生了腐败。还有像季风季节一样多变(且具有毁灭性的)的不合理税收环境。历经千辛万苦克服这一切困难的投资者,并非总能得到感谢。德里方面正寻求从雀巢(Nestl&)获得1亿美元的损害赔偿金,指控这家瑞士公司生产的面条含铅较高,毒害了印度人。这个主张似乎不太可信。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监管机构都已宣布,同样的食品是安全、可以食用的。莫迪已承诺要清除这些障碍。他所需要的只是一台推土机。他出台了遏制追征税款的措施。某些行业(包括军工)的外资所有权上限已被提高。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土地和劳动力方面的改革都没有太大进展。基础设施仍在建设中。作家、宝洁(P&G)印度前负责人古尔恰兰?达斯(Gurcharan Das)说:&莫迪需要亲自关注细节。&如果莫迪要让&印度制造&成为现实,他需要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相关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闻热搜榜
来源:百度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人口超过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