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
我的图书馆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决不是简单的复古。我们需要的,是要从上万年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中,认取那些穿越时空、恒久生辉的伟大精神,并在21世纪的今天努力实践和弘扬这些精神。
包容博大的精神。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文化。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包容并融合外来文化。今天的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融合,也是中国文化开放兼容的一个具体体现。印度佛教来到中国,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印度人释迦牟尼简直加入了中国国籍。近当代中国对西方思想的欢迎,中国成了西方思想的试验田,也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开放精神的体现。当然,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都经过了也都必将经过已有的中华文化体系的熔炼,其精华被吸取之后,又将生发出全新的更加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
天下大同的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表现的都是中华民族重视天下的和谐和相互友爱而非互相的对抗或欺凌弱小。今天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也是大同精神的体现。历史上强大的中国,没有主动侵犯小国。中国版图的扩大,是在回击当时的外族侵略以及外族文化主动融入中原文化的结果。强大的明朝派遣郑和下西洋,给各国送去的是丝绸、瓷器等各种物品。今天西方某些人的“中国威胁论”,实际上是他们以西方对抗和竞争性的思维、以自己爱好侵略的历史来揣度以和谐大同为核心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表现。
中庸的精神。中庸不是当好好先生,而是一种为人处事上的恰到好处,是一种“黄金分割”的大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智、仁、勇”的结合才是完善的人格,而非强调一端,就是中庸精神的表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就是中庸。“随心所欲”但是“不逾矩”,就是中庸。中庸也意味着虽然能力智慧优胜但是心态平实谦虚,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国人可以发明火药,但是不用来制造武器,这就是中庸和平的精神。“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中庸,“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是中庸,“高筑墙、广积粮、不称霸”,也是中庸。
时新的精神。“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时新的精神体现。时新,意味着以开放的心面对当下的世界,进行适应当下、造福群生的创造。中华文化的开放、融合,就是时新的表现。今天我们提出的“与时俱进”的口号,是与中华文明的时新精神一脉相承的。文化开放和时新精神最突出的宋代,经济、社会、科技、医药等各个领域里的创造层出不穷。即使在清朝前期,中国也保持着时新的心态。康熙当年也乐于学习西洋的技术,德国的传教士汤若望就成为当时国家天文气象局局长(钦天监监正)。清朝中叶中国开始败落,正是丢掉了开放和时新的精神,走上骄傲自大、因循守旧之路而导致的。
以民为本的精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唐朝的李世民就说过:“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毖。”进入现代的中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宣示,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一脉相承的。
爱护他人和担当社会的精神。“仁者爱人”、“兼相爱,交相利”,都是强调对他人的关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真正的个人幸福,必然是与他人及社会整体的福祉相连。传统文化中的“大人之觉”、“内圣外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倡导,都是强调把个人的能量和才智运用到对整个社会幸福的追求之中。范仲淹、文天祥……无数的仁人人士,都有担当天下为民请命的情怀和为历史记诵的感人事功。乃至古代贤明的帝王那里“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面对家国的态度,也都是这种担当天下的文化精神的体现。
自信自立、追求真理的浩然正气。中国文化从本质上看,不是如同西方那种信仰神祗的文化,而是自信自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是与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人可以“参天地化育”,这是什么样顶天立地的精神!“虽千万人,吾往矣”,“当仁不让于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都是这种自信自肯的风骨的体现。在古代,那些追求真理的人士,对皇帝犯颜直谏而不怕牺牲自己,也是这种不顾一切服膺真理的精神体现。在禅文化的教育中,面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更是有“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勘传授”的精严要求。
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每当民族危亡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总是义无反顾站起来,不怕牺牲自己,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近代的中国,我们也见证了这样的历史。我们的《国歌》的旋律,就是这种精神的感人体现。抗震救灾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也是中华民族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严于律己、修养不止的精神。“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都是古往今来真正精进的中国人不断修养自身以止于至善的表现。比如唐代德行深厚的赵州禅师,八十岁还在访师问道。实践证明,在这种自我修养的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就是中国社会人文精神优美的时代。
  可贵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伟大精神,并不只是口头的标榜,而是古往今来无数的中华儿女,用切实的身心实践所做的生命诠释。正是因为有这些精神和事迹,中华文明能在无情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虽历尽风雨却始终巍然屹立。(完)
发表评论:
馆藏&8678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_中国作家网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作者:zhouhongyan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和基本诉求,是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可以凝聚人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价值观的体现。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包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基本价值观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建设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特点一.单选题1.“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是()提出的。 【标准答案】--D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与天地参”的学说出自《易经》,表现了人和主义的理念。 【标准答案】--BA.对 B.错3.1996年…旗袍与中国女人——浅谈中国女性服饰之旗袍 撑一把油纸伞,走在悠长、寂寥的雨巷,逢着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这是诗人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所描绘的动人意境,当我们沉浸在诗歌中,进行诗意想象时,脑海中总会出现那样一个女…《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向来列为“五经”之首。三千多年来,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在东方各国有其广泛影响,在西方世界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无论国内国外,都掀起学习《周易》的热潮。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特点一.单选题1.“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是()提出的。 【标准答案】--D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与天地参”的学说出自《易经》,表现了人和主义的理念。 【标准答案】--BA.对 B.错3.1996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经过数年的调查、积累、撰写和修改,推出了题为“我们的创造的多样性”的报告,深入论述了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标准答案】--BA.对 B.错4.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 【标准答案】--AA.对 B.错5.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基因是()。 【标准答案】--AA.文化基因 B.道德基因 C.经济基因 D.政治基因二.多选题1.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特标识包括() 【标准答案】--ABCDE EA.修齐治平 B.尊时守位 C.开物成务 D.知常达变 E.建功立业2.根据本课程,修身的具体做法包括() 【标准答案】--ABCDEA.博学之 B.审问之 C.慎思之 D.明辨之 E.笃行之3.根据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 【标准答案】--ABCDE EA.讲仁义 B.重民本 C.守诚信 D.求大同 E.崇正义4.根据本课程,习总书记在墨西哥访问时,引用了()经典语句。 【标准答案】--ABCE EA.“宾至如归”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D.“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E.“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5.根据本课程,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是()。 【标准答案】--CEA.《中庸》 B.《国语》 C.《尚书》 D.《论语》 E.《诗经》 市场、政府、社会信任危机应对研究试卷一.单选题1.在信任差序格局理论中,不属于中度信任的群体的是()。 【标准答案】--BA.熟人 B.同事 C.同学 D.同乡2.根据本课程,广义的社会资本是指政府和市民社会为了一个组织的相互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 【标准答案】--AA.对 B.错3.根据本课程,我国目前的信任水平较高。 【标准答案】--BA.对 B.错4.根据本课程,中国人在信任问题上具有内在规范力量。 【标准答案】--BA.对 B.错5.事件发展与常规状态没有差异,从表面上看毫无危机征兆的阶段是危机()。 【标准答案】--AA.潜伏期 B.爆发期 C.解决期 D.传递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特点一.单选题1.“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是()提出的。 【标准答案】--D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与天地参”的学说出自《易经》,表现了人和主义的理念。 【标准答案】--BA.对 B.错3.1996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特点一.单选题1.“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是()提出的。 【标准答案】--D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与天地参”的学说出自《易经》,表现了人和主义的理念。 【标准答案】--BA.对 B.错3.1996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特点一.单选题1.“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是()提出的。 【标准答案】--D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与天地参”的学说出自《易经》,表现了人和主义的理念。 【标准答案】--BA.对 B.错3.1996年…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刘介民编著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and this application utilizes JavaScript to build content and provide link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You should either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or use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application.
Item Details
书目相关信息
保存本阅览室(209室)
闭架借书处(K101室)
闭架借书处(K101室)
图书馆公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