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评论和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客户端的区别是什么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人民日报客户端内容编辑与运营改进――基于用户体验视角的用户调查与内容分析
日13:58&&来源:
内容摘要:本文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通过对人民日报客户端及其它五家新闻客户端进行用户调查与内容分析,探讨党报新闻客户端的规律与特征,研究党报新闻客户端在内容编辑与媒体运营发展上的改进策略。提出确立用户中心理念;建构“新闻+服务”模式,增强“场景”应用;细分内容,增强互动体验等。
一、加强用户体验是深化新闻客户端发展的基础
新闻客户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的媒体样式,它又叫移动新闻客户端或新闻APP、内容阅读客户端,是借助数字移动技术,安装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的新闻类服务程序及新闻资讯平台。在移动互联发展的大背景下,新闻客户端市场已然成为移动媒体竞争的焦点,以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为两大阵营,各自发力新闻客户端,使新闻客户端市场硝烟弥漫;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步骤,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以及各类媒体移师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打造新闻客户端。截止2014年12月,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搜狐新闻、凤凰新闻、新浪新闻、百度新闻、Flipboard等居于前列。
新闻客户端应用颠覆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主体的传播模式,转向以用户为主导和主体的传播模式,以满足用户需要为中心,是其主要的价值核心。用户体验注重用户在使用新闻客户端过程中的心理满足与感受,是衡量新闻客户端对用户需求与价值满足的程度,也是改进新闻客户端内容与运营、提升用户认可度的主要标准与尺度。用户体验高是新闻客户端的内容与服务最佳状态的综合体现,也是新闻客户端运营的基础。
二、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体验情况调查的发现与讨论
(一)用户体验调查的指标设置
用户体验的根本在于掌握用户的行为与需求。人民日报社于日正式上线人民日报客户端后,仅一周时间,客户端下载量就达200多万,几与《人民日报》纸质版发行量齐等;日推出新版客户端,在原有闻、评、听、问的基础上,新增帮、报、图、视等板块,用户自主下载量超千万。为了更好地观察人民日报客户端运营情况,本文从用户体验视角进行调查,分析用户心理与行为特征,了解用户对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使用满足度和需求情况。为此,设计了《关于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情况的调查问卷》,对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拜新闻、浙江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6家新闻客户端进行用户调查,设立了如下考察指标项:
笔者日通过网站和手机端发出问卷,一周内收回有效问卷546份。统计分析时以最高值5、最低值1考察各项内容点。本文据此比较5家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使用行为特征,进行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分析,诊断其内容评价、运营评价与需求功能评价。
(二)用户体验调查的主要发现
1、用户对于内容需求期待较高。用户对内容原创性、信息及时更新、内容丰富多元、专业性与权威性、浏览界面便捷这5项的期待值超过4,表明用户认为偏于“重要”和非常重要。而对于用户分享便利、信息推荐个性化与智能化、延展功能与周全服务这3项需求的期待值低于4,表明用户认为其重要性略弱。但比较发现,用户对今日头条和网易新闻客户端在这些方面认可度多数高于期待值,说明它们在这些方面给予用户的是超值服务或满足。作为新闻客户端,做到满足用户需求是基本,能给予用户超值服务或满足预期是高目标追求。
2.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更倾向于转发分享。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在阅读感兴趣新闻之后“转发分享”为“经常”的,要高于整体受访者用户。说明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更具有转发分享的内在驱动和行为动力。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在新闻客户端的某篇新闻下面评论,说明他们更具有直接评论的内在心理特征。
3.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对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新闻内容原创性”这两项认可度高于期待值;即对其“专业性与权威性”及“内容的原创性”充分认可。这是人民日报客户端的资源与价值所在,应该坚持和发扬。
4.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对人民日报客户端期待值高于4的有“信息及时更新”、“内容丰富多元”、“用户分享便利”,这表明用户认为这些偏于“非常重要”,对这些需求也较高;尤其是对“信息及时更新”的期待值(4.24)是各项需求中最高的,而对这些需求的认可度不高。这说明人民日报客户端必须首先着力解决及时更新问题,提升及时更新力度;同时,有必要提高“内容丰富多元”、“用户分享便利”等特性。
5. 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对人民日报客户端期待值低于4的有“信息推荐个性化与智能化”、“浏览界面便捷程度”、“延展功能与周全服务”,这表明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对这些功能的期待不是很强烈。其中对“延展功能与周全服务”需求期待是所有各项需求期待值中最低的。这可能表明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更希望人民日报客户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但是用户对这些需求的认可度也低于期待值,说明在这些方面还是有必要做些改进提升的。
6.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对希望提供延展功能与服务列前三位的与整体受访者用户一致;但“本地生活服务”比值下降2.79个百分点,“智能化信息推荐”比值提升7.34个百分点;“地理位置服务”比值提升9.89个百分点。令人意外的是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对“政务信息查询”期望值明显偏低。这说明人民日报客户端应更为重视“智能化信息推荐”和“地理位置服务”。
(二)主要问题的讨论
1.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的群体与人民日报用户群体不尽一致。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在性别量上男女对等,年龄相对集中于中青年。这表明其用户群体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与发展性。用户职业分析看,虽然党政机关公务员干部的用户高于整体用户,但主要群体依然是以企业管理人员为主。用户群体的这一特征对于人民日报客户端的内容定位和服务方式创新将意味着什么,值得研究。
2.需要充分把握在内容提供、服务创新和更新分享三方面的用户体验。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对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核心价值资源的表现和体验如“专业性与权威性”、“新闻内容原创性”是认可的; 但在“信息及时更新”、“内容丰富多元”、“用户分享便利”方面,用户体验还很不够,改进的空间还很大。而对于服务性需求方面,如“信息推荐个性化与智能化”、“浏览界面便捷程度”、“延展功能与周全服务”等,期待不很强烈,却也是有必要为未来做好服务打下基础。尤其是着眼于APP技术发展和媒体融合加速,未来技术提供的新闻客户端服务功能的可能空间很大,媒体类客户端是否应该未雨绸缪?
三、人民日报客户端与其他客户端内容分析的比较与讨论
本文同时选取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新闻客户端、澎湃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客户端等5家日至3月14日期间的“热点(头条)”新闻,作为内容分析对象。对五大客户端(热点)头条从新闻来源、新闻类别、评论跟帖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并就同一新闻事件5家新闻客户端更新情况比较,目的是与用户行为调查的外在性观察做比照,以此管窥各家客户端的用户行为与满意度情况。“热点”(头条)是新闻客户端推送的重点,具有综合新闻的频道功能,可以反映出更新性、用户互动分享等特征。7天统计,5家客户端热点(头条)新闻更新共2593条。
(一)新闻来源分析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闻头条前5位来源媒体是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属媒体、北京青年报、新华社及中新社等,占总来源量的62.41%;其中来自自身和人民日报社属媒体的占44.83%。这一方面表明其原创性意味很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其纸媒内容的平移性特征明显,较好地延伸到了移动端用户。
(二)五大客户端热点(头条)新闻类别比较
从5家新闻客户端的热点新闻分类上可知,人民日报客户端前五类新闻以时政、社会、法制、国际、经济居多,合计占82.85%;
网易新闻客户端以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国际新闻、娱乐新闻为主,经济与法制新闻量齐平,占81.53%;其中娱乐新闻占据12.25%,这与其商业网站背景相吻合;
今日头条中前五类新闻以时政、社会、法制、国际、经济为主,总计占75.89,但其分布较为均衡,体现出该客户端的推送与用户的广泛需求相结合的特征;
澎湃新闻依次以时政、经济、法制、国际、文化为主,占68.21%;其中文化新闻(9.82%)和科技新闻类(6%)高于其他客户端,体现了海派媒体注重文化科技的特色;
浙江新闻客户端依次以社会、时政、经济、法制、环境为主,占72.56%;其社会与环境及生活类新闻高于其他类客户端,体现了其地方新闻客户端的贴近性特征。
(三)同一新闻事件5家新闻客户端更新情况
从新闻更新的时点来看,网易新闻的更新速度在可比较的时间中,比人民日报客户端新闻更新平均提前4.7个小时,且9次更新在8点上班之前,8次在0:00至4:00之间。这说明,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新闻运作达到了全天候24小时的状态。这种全天候24小时的新闻运作状态,是对于新闻客户端传播碎片化、实时传播、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的应对。
(四)人民日报客户端“闻(热点)”信息来源
通过对人民日报客户端“闻(热点)”板块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新闻生产情况。“人民日报社属媒体”包括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环球时报等。人民日报客户端的“闻(热点)”新闻来源主要是人民日报客户端(29.5%),加上人民日报社属其他媒体,共占总数的44.83%。
(五)内容分析的主要发现与讨论
1.人民日报媒体内容是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新闻、澎湃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的来源媒体;更是今日头条第一来源媒体。它肯定地表明了人民日报及其社属媒体强大的采编能力和资源优势在新闻客户端传播上的重要价值,显示出很强的内容领先地位。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主流媒体尤其是国家主流媒体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新型媒体集团上的地位和重要性。
2.时政与社会新闻、法制、国际、经济是新闻客户端的主要内容;但各家客户端的性质不同、背景不同、定位不同,也在内容上体现了不同侧重。
3.网易新闻的评论跟帖遥遥领先,充分体现了网易新闻的“无态度不新闻”的宗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评论跟帖数与其用户调查中反映出的情况不相吻合;用户调查表现出用户更倾向于“直接在新闻客户端的某篇新闻下评论”,这是否意味着二者的差异,或者是人民日报客户端功能尚需要加强?
4.内容分析进一步证实:人民日报客户端的内容更新次于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但是,案例分析也表明,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新闻更新速度虽然慢于网易新闻,却也有深夜新闻的滚动更新,开始向着全天候新闻运作模式方向迈进;徐才厚死亡的热点新闻更新达到16条,更新数量也仅次于网易新闻。
5.人民日报客户端更增添了“评”、“问”板块,为用户发表评论提供了支持,实现移动问政、移动公益和移动政务。
四、对于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的改进建议
(一)确立用户中心理念
新闻客户端应用是WEB3.0时代的产物,它颠覆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主体的传播模式,转向以用户为主导的传播模式,以满足用户需要为中心,是其主要的价值核心。了解用户、以“用户”理念更替受众概念,是新闻客户端运营的前提。新闻客户端不能像传统媒体那样把受众“同一化”,必须将每个用户视为“独一无二”的存在。速途研究院发现,新闻客户端使用人群中,互联网企业从业人员以及学生占比皆在30%以上;本调查也发现,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在职业上,以企业(管理)人员为主(占48.51%),其次是党政机关公务员干部(占14.93%)和教学研究人员(占12.69%)。调研显示,36.8%的手机网民是因为个人阅读习惯不使用新闻客户端。假如人民日报客户端的对象定位在党政干部,那么,就应该扩大这类人群的用户,注意培养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移动端新闻阅读使用习惯;同时研究干部用户的使用行为,更好地适应他们的习惯。
(二)遵循党报新闻客户端特殊规律,强化“党媒”新闻客户端品格
党报新闻客户端的规律是党媒规律与新媒体规律的结合。在客户端时代,解决党媒作为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的“中介”关系,既要结合新媒体规律,研究客户端的规律,也要遵循党媒新闻规律。党报自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和使命。研究者认为,党媒如党报的规律体现在最鲜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在宣传报道中最为权威;党报与政治的关系最为密切;党报的喉舌功能极为突出,其担当的职责更大。“中央一级的党报, 要传达党中央的声音, 要宣传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要通过自己的报道内容和报纸版面, 推动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它必须对党中央负责, 也必须对全国人民负责。”人民日报的性质地位决定了其政媒色彩浓烈,与其他主流国家媒体及商业媒体有着显著不同,
一方面,党媒客户端应该做好“党媒+政府资源+公众服务”的品牌。政务应该是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方向之一。政务走的是政府宣传的路线,以内容为主,更多的是向读者传达政府的一些信息。而新闻客户端的国家队人民日报等党媒与传统媒体等更应该成为政务服务的强力后盾。做好政务客户端平台的深度开发,是人民日报客户端独有的优势。人民日报客户端不仅是权威新闻资讯发布平台,还在着力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移动政务信息发布平台”。日推出的“政务中心”,容纳了全国各级政府资源。
另一方面,政务品牌也要加大用户主体的参与。通常认为媒体的行政级别越高,可信度也就越强。这是党媒新闻客户端的独特资源与规律所在。党媒原来与受众是“隔”着花玻璃的模糊状态;现在用户通过移动端,可以实时联系政府、社会和个人;党媒则通过新闻客户端后台大数据,实时了解用户使用行为情况。这种用户关系“在握”的状态,一边“握”的是社会化平台用户关系,一边“握”的是政府与管理者。媒体新闻客户端不能仅仅是信息的简单的取与予,而是用户参与传播关系的确立,是一个行动的用户与开放的媒体的新型关系的再塑造。用户作为传受主体的参与不应只是在媒体上发声。受众参与甚至主导内容制造,在社会管理与创新、加强舆论监督、为百姓解决问题和维护公义上下功夫。
(三)建构“新闻+服务”模式,增强“场景”应用
新闻客户端是基于用户阅读行为分析和微博关系链所形成的信息聚合,“新闻+服务”模式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未来发展趋势。新闻客户端的服务功能很多,包括开展活动、优惠、观影、教育、旅游等各种线下活动;嵌入搜索、地图、视频,整合便民服务与移动销售,提供如LBS基础上的扫码查价、比价、导航服务。附着于新闻信息阅读之上的各种其他功能,为新闻客户端增加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增强新闻客户端的强大功能。
但是这些都是比较初级的服务,未来的媒体将集“信息、技术与平台”为一体。速途研究院研究认为,未来的媒体发展要求内容、形式、社交、场景四要素齐备。场景应用为新闻客户端的服务奠定基础。移动端的“场景”应用重新界定了“时间与空间”,它整合场景与需求,在特定的地理位置或特定空间形成“空间信息流”、“时间信息流”、“关系信息流”和“话题信息流”。调查中发现,用户尚不了解“场景服务”的应用,被调查者对“依据场景提供服务”的需要仅占5.86%,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则为1.48%。这一方面可能是场景概念还为人们所不熟悉,另一方面表明场景应用服务还不够广泛。但是,从调查显示的“提供本地生活服务”需求占主导位置(占40.11%)来看,未来依据场景提供服务将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主要方式。提供定制化和精准化的资讯内容将是移动新闻客户端的进化方向,而移动化和场景多样化是一个发展方向;信息智能匹配、精准匹配,“把对的内容交付到对的人手中”。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产生了巨大变化,新闻客户端应在“场景应用”的基础上寻找信息内容和服务架构的方向,打通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三者的联系,让用户得到信息与社交体验,并在不同场景下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与服务。人民日报客户端有着新闻客户端“国家队”样本的效应,应把握新媒体趋势特征,着力于研发与应用探索,把移动客户端优势发挥到极致。
(四)细分内容,增强互动体验
新闻客户端上呈现的新闻产品的生产不能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照搬上移动终端,而应围绕用户需求进行打造,优化用户体验,更加贴近民意,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新闻客户端的竞争将日渐加剧,市场同质化现象越发严重。如何防止同质化现象?关键在于找到用户的需求点与兴趣点,对内容做细分化与专业化。内容是传统媒体的核心资源,数字化传播时代,媒体内容为王仍是基本原则。但是,“媒体的内容应该不局限于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而应该树立更加宽泛的产品理念”;传统媒体注重新闻内容的质量和高度,将生产的新闻内容产品整捆发包推销出去,忽视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以及受众对信息需求点和接受程度。对于新闻客户端来说,面向所有用户发布所有新闻的门户时代“信息超市”模式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用户需求表现在资讯需求、社交需求、娱乐需求、实用需求等四大方面,“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四大需求,这样的内容才有机会为王。”传统媒体应把握新闻客户端的细分化、个性化、精准化特征,内容编辑上不能简单地采用传统的“编辑为中心”的理念,而应该确立移动客户端“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采取精细化设计,层次化整理,对象化推选。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根据用户的信息行为习惯提供专业化程度高、针对性强的服务,包括新闻定制、推介广告游戏、提供社交信息等。
新闻客户端应当满足用户新闻获取、分享交流需求。一项大型的中国受众调查显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处理以人际交流为主要形式,接触新闻后的分享意愿相对强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产品不再是模式化、单向性的信息产品,而是一个社会化的信息分享和交流过程,是人与人交往的一部分。从提供评论跟帖的情况来看,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热点新闻头条跟帖达条均13757.36,遥遥领先。用户与受众的区别,在有没有评论和点评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评论,不给出评论的空间,那么,受众还仅仅是受众,而不是用户。“移动必社交”是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黄金定律,让用户在获取新闻的同时满足交流的愿望,也是应对新闻同质化的途径之一。
新闻客户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仅仅满足于新闻客户端的提供事实和观点的功能远不足以表现新闻客户端的真正价值,迫切需要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新闻客户端的内在规律,探索其运营的特点和规律。而围绕用户需求、确立“用户体验至上”观念,优化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是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与运营发展的核心要素。
速途网:《2014年下半年移动新闻客户端报告》,日。
徐蕾:《上线第一周,下载200万,人民日报客户端让人眼前一亮――移动新闻客户端,央媒来了!》,《人民日报海外版》日第 5 版。
冀静:《2014年5月新闻客户端市场分析报告》,速途网日。
iiMedia Research:《2014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研究报告》,日。
丁柏铨:《党报与新闻规律》,《新闻界》1997年第1期。
王吉伟:《媒体们:是否应该继续捍卫新闻尊严?》,速途网日。
张志安、沈菲:《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李国琦:《2014年下半年移动新闻客户端报告》,速途网日。
叶蓁蓁:《人民日报在媒体融合中如何布局》,《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日。
叶蓁蓁:《站在全面融合时代重新定义媒体》,中国记协网日。
张志安、沈菲:《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上)》,《现代传播》2014年第3期。
(责编:王妍(实习)、宋心蕊)
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在日常运作中,新华社与人民日报社有合作关系,互相之间的交流很频繁,毕竟都是为党为国家服务的新闻媒体。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互撕真相!
  1月7日、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单位深圳快播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人王欣、吴铭、张克东、牛文举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一案。该案庭审在网上引发舆论热议,人民日报评论道,舆论热点背后,是民意与司法、技术与法律的关系,足可为网络时代的司法实践提供一个生动的样本。
  关于快播案的法庭直播,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率先发布文章认为,快播的辩词再精彩,也不配赢得掌声。新华社的文章则针锋相对发表评论,无论快播是否有罪,都要对&狡辩的权利&报以掌声。人民日报、新华社两大中央级媒体于同一天先后就快播案发声,而两篇文章观点又有所差异,颇受舆论关注。网友称之为&神仙打架&。
  两大喉舌在这件事上&针锋相对&,舆论怎么看?九派新闻通过梳理发现,舆论对此有三种倾向:一是批评人民日报是&有罪推定&;二是认为两大喉舌评论并无矛盾;三是认为媒体&互掐&是个好现象。
  网友普遍批评人民日报评论是&有罪推定&
  九派新闻通过对网友观点的梳理,大多是质疑&狡辩&这个词汇,批评人民日报评论先行定论、甚至有罪推定。有网友支持新华社的立场,认为&程序正义&重要,也有网友认为两大喉舌的基调是一样的。
  网友&乐百事7373&质疑道:好刺眼的&狡辩&,法院还]判有罪,媒体就给定性了?
  网友&倔强的萝卜0795&:首先,人民日报说法,有故意引导舆论把辩护权曲解为&伶牙俐齿&的错误逻辑!其次,新华社说法,把辩护权巧妙偷换为&狡辩的权利&,用貌似肯定,实质否定的移花接木手法,试图通过舆论传播并兜售&辩护即诡辩&的错误概念!没一个好的!辩护权,是法定权利,不容歪曲!
  网友&云晏123&: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基调是一样的,论不过就说狡辩,这种选择性执法,让人没法相信快播涉黄案法律的公正性,作为一家媒体,应该从更加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去报道,而不是设法去左右舆论倒向。要以证据为事实。
  媒体认为人民日报新华社评论并不矛盾
  新浪评论署名为&邹振东&的文章认为,《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两个评论并不是真的在&掐架&,仔细读文本,一个讲的是&伶牙俐齿的辩护不配赢得掌声&,一个讲的是&要对&狡辩的权利&报以掌声&,一个标的物是&辩护本身&,一个标的物是&辩护的权利&。两者的立场并没有冲突。更可能的是,它们同属一个声音,只是不同声部。
<img src="/uploads/allimg/--lp.jpg" alt="组图揭秘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老皇帝都">组图揭秘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老皇帝都
<img src="/uploads/allimg/-150R5112943-lp.jpg" alt="东莞工人一夫多妻你敢信?东莞男人的天">东莞工人一夫多妻你敢信?东莞男人的天
<img src="/uploads/allimg/-150PQ-lp.jpg" alt="中国游客在越南泡美女,揭秘越南的真实">中国游客在越南泡美女,揭秘越南的真实
<img src="/uploads/allimg/-150P-lp.jpg" alt="少女坐出租车遇见色狼司机强摸大腿">少女坐出租车遇见色狼司机强摸大腿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08',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09',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10',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飞机在我们的眼中一直是高大上的代名词,然而事实上飞机不过是一个比较便捷...
现在社会中出现一个新的人群,就做大龄剩女,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人相貌不俗...
鸡宝是什么东西,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甚至是没有见过的吧,这么奇怪的...当前【安卓手机】
全部安卓手机安卓平板安卓电视iPhoneiPad其他
当前位置:>>>人民日报安卓版
如果您正把手机连着电脑,欢迎点击
不要升级到6.0.1,升级以后,界面不好看,好多功能也没了,收藏的文章都没了。果断装回5.3.3
系统老崩溃!!!能好好处理一下bug吗!!!有时候点进去根本白屏,啥内容都没有!!
很用心,值得推荐,对的起用户的时间
很好,评论板块对于高中生来说很实用。
下载后每次打开都无法响应,真尼玛傻逼
热门排行榜
29万+人在玩13万+人在玩560+人在玩947+人在玩2673+人在玩1141+人在玩
人民日报app相关推荐
发现该应用有下载安装使用错误或恶意扣费携带病毒,请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5
京公网安备 50 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