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为什么从古到今政府会管控很严格

驻马店市专项整治盐业市场规范食盐经营行为 -省政府法制办-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驻马店市专项整治盐业市场规范食盐经营行为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
省政府法制办
  日前,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盐业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食盐经营行为,加强盐业市场管理,确保人民群众食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食盐是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食盐安全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食盐专营政策和盐业法规,严厉打击涉盐违法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市食盐市场受外省无碘工业盐、假冒小袋食盐冲击现象时有发生,少数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业以低价工业盐充当食盐,严重扰乱了食盐供应正常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此,市政府发文要求各有关部门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做好盐业市场管理工作。
  《通知》要求,从6月份开始,利用3个月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盐业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盐业、公安、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重点对全市从事盐业加工、经营的单位和个人,逐一进行走访检查,加强食盐批发、零售和用盐单位各个环节的监管,坚决取缔无证经营,严厉打击非法加工、储运、销售私盐的团伙和个人,坚决杜绝劣质碘盐、不合格碘盐和工业盐流入食盐市场,保障全市食盐安全。加强食盐市场日常监管,突出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日常市场巡查,严格执行食盐零售许可证制度,严防原盐、工业盐等非食用盐进人食盐市场;严厉查处假冒伪劣食盐、工业盐用于食品加工、酱菜腌制、餐饮、饲料加工、水产和畜牧养殖等行业的违法行为;加强食盐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私自降低或哄抬盐价等扰乱盐业市场秩序的行为;严堵私盐源头,坚决查处利用公路或其他途径贩运私盐案件;加强边界区域市场监管,组织开展接壤区域盐业市场联合执法大检查,加大对边界涉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消除边界区域盐政执法的“盲区”、“死角”。
  《通知》强调,加强盐业市场管理,必须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参与、分工协作、标本兼治”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制,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市民如发现盐业违法行为,应及时向盐业、公安等部门举报。
 相关链接
?&& 14-06-25
?&& 14-06-25
?&& 14-06-25
?&& 14-06-23
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协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备案序号:秦知道丨陕西盐价即将放开 你知道食盐专营已经实行两千年了吗?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编辑:魏梅
陕西省将于日起放开食盐价格。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文件,陕西省将于日起放开食盐价格,省物价局要求各级价格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确保食盐价格放开后,陕西省食盐市场供应和价格水平基本稳定。
可能有很多人看过这条新闻之后才知道,原来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食盐,价格一直以来都是由政府定价。而更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除了盐价问题,中国的盐业专营制度,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食盐是历代王朝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 法令严格
中国对盐业的课税最早始见于夏朝,相传禹平洪水,划九州,“任土作贡”,盐以贡的形式上缴国家。
完善的盐业专营制度最早始于汉武帝时期。原本汉初盐业开放民营,富商大贾和地方诸侯因此而财累万金,甚至威胁到了中央政权。
汉武帝当时为了掌握全国经济命脉,从经济上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抗御匈奴的军事侵扰,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推行了“盐铁官营”,为西汉王朝奠立了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
唐末及宋,为保证官卖收入,食盐流通被政府严格控制,严格划分销盐区域,实行销界政策,不同产区的盐限制在某一区域销售,不得逾越。
清代盐业生产的发展则使盐税收入骤增,与田赋、关税、厘金一起构成清后期财政收入的四大支柱。
盐既是民生必须品,也是国家财政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我国历代政府为确保政府财政收入,对盐业生产大都实行征税或专卖制度,并且规定了严格的禁私法令。
由于盐是生活必需品,因此,盐课还具有明显的“人头税”性质。
除了中国,古罗马、印度等国也曾实施过盐业专卖,而印度的食盐专卖,也是印度国父甘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起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食盐依旧专营专卖 为啥?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此前的盐业专营制度。
建国之初,盐税收入占我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仍不容小觑,1961年曾增加至6.99%。因此,可以说当时实行食盐专营制度,是有从国家经济层面考虑保护国家财政收入的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多样性发展,从1994年开始,盐税才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税种,而是被纳入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我们目前实施盐业专营制度,是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中国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尽快普及碘盐,由国务院在1994年发文同意“对食盐实行专营”。
1996年国务院颁发的《食盐专营办法》第一条就指明,为了加强对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办法。
《食盐专营办法》还明确禁止了跨区域购买经营性食盐,也就是A地的食盐坚决不能带入另一个地区食用甚至是贩卖,否则就可能遭来处罚。
之所以禁止跨区域购买经营性食盐,是因为我国有的地区属缺碘地区,不同地区间所售卖的食盐所含碘量不同。若将不缺碘地区的盐带入缺碘地区,如果长期食用碘含量不足的盐就可能引起智力低下和甲状腺肿大等症,会影响每个人的健康。
此外,进行食盐专营也可以从国家的层面,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全国人民的用盐安全,降低盐类食品安全卫生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要进行盐业体制改革?
千百年来之所以不断加强食盐的专营制,是彼时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田赋和盐税。因此,国家必须垄断食盐经营,以保证自己牢牢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然而,盐税今天在国家税收中所占比重已经极低了。近现代的中国,盐税占国家税收的比例,在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一度达到52.89%的峰值,而在2013年,这一数据则降至0.015%。
不得不说,盐税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已经不比当年,这也是我们可以适时进行盐业体制改革的原因之一。
我们当年实行食盐专营是为了补碘,但现在面临的问题却是补碘过量。
在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我国儿童尿碘中位数的监测结果,将中国描述为“超过适宜量”。食盐专营使食盐全部加碘,这让高碘人群难以有其他选择。
我国各省都有盐务管理局,而同时又设立省盐业公司,两者通常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这就造成了在盐业领域,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出现,很容易滋生腐败。
另外,在盐业专营制度实施数十年之后,在盐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也确实存在着垄断现象。
这些问题,都是促使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
盐价放开不等于取消专营 “天价盐”不会出现
2014年曾有权威说法称,有关部门当时正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紧研究制定“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当时着手制定的盐业体制改革方向,正是政企分开,取消食盐专营。
然而,今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到,“在坚持食盐专营制度基础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举措。
也就是说,这次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虽放开了盐价,允许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但并没有取消食盐专营制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的盐改方案,就是要在专营制度基础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这次盐业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强化食盐专业化监管,完善食盐专营制度,而不是取消专营,更不是放开市场。”
日起,陕西也要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
食盐价格全面放开之后,针对老百姓担心食盐会不会涨价的问题,陕西省盐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省盐务管理局目前已经完成了1.35万吨省级食盐储备,从供求角度看,目前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所以不会大幅涨价。(澍田)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为什么有些生活必需品......
为什么有些生活必需品是不会降价的?
某粮店开张,但顾客并没有老板预想的多。当老板看到满街的商店降价促销的吆喝声 不绝于耳,打折出售的招牌随处可见,而看到这些红红火火的顾客盈门的场面,老板心想 “薄利多销”是很有道理的。
于是,老板将贴在外面的价目表改了一下,在原来的“1.8元1斤”上用红笔划去了 “1.8”换成了 “1.7”,即“1.7元1斤”。价格便宜了 1角,但是并没有吸引多少顾客。老 板想,可能是因为降价的幅度不大,于是将“1.7”改为了 “1.5”,变成了 “1.5元1斤”, 这是非常便宜的价格了。但老板发现,吸引的顾客还是不多。等到晚上算账的时候,销售 收入几乎没有增加。
这使粮店老板十分纳闷:为什么销售收入没有增加?
的确如此,我们看到很多商品打折销售的同时,却很少看到粮食等商品打折销售。这 是为什么?因为,粮食消费是我们的刚性需求,不会因为价格上升而减少对其消费。
其实,刚性需求是相对于弹性需求而言的,指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 这些商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家用耐耗品,等等。也可理解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 和必需品。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 ......
某粮店开张,但顾客并没有老板预想的多。当老板看到满街的商店降价促销的吆喝声 不绝于耳,打折出售的招牌随处可见,而看到这些红红火火的顾客盈门的场面,老板心想 “薄利多销”是很有道理的。
于是,老板将贴在外面的价目表改了一下,在原来的“1.8元1斤”上用红笔划去了 “1.8”换成了 “1.7”,即“1.7元1斤”。价格便宜了 1角,但是并没有吸引多少顾客。老 板想,可能是因为降价的幅度不大,于是将“1.7”改为了 “1.5”,变成了 “1.5元1斤”, 这是非常便宜的价格了。但老板发现,吸引的顾客还是不多。等到晚上算账的时候,销售 收入几乎没有增加。
这使粮店老板十分纳闷:为什么销售收入没有增加?
的确如此,我们看到很多商品打折销售的同时,却很少看到粮食等商品打折销售。这 是为什么?因为,粮食消费是我们的刚性需求,不会因为价格上升而减少对其消费。
其实,刚性需求是相对于弹性需求而言的,指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 这些商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家用耐耗品,等等。也可理解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 和必需品。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 大,生活必需品才能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
以香烟为例,香烟的刚性需求可以理解为:香烟是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对于 吸烟上癮的人来说,价格上涨不会减少消费。对不吸烟的人来说,香烟的价格再低他也不 会消费。吸烟对本人、对社会都是不利的。因此,为限制香烟的消费,政府对香烟征收重 税,但是烟厂的利润依然相当可观,因为消费者对香烟有依赖,生产者因此可以将其税负 转嫁给消费者,结果香烟的税主要由消费者来承担。
从人们生活的角度讲,粮食比其他商品对生命更重要。历史上就有“手中无粮心中 慌”、“一日无粮千兵散”的说法。因此在所有的刚性需求里,最“刚性”的需求莫过于对 粮食的消费。耕地的减少从根本上制约了粮食的进一步增产,一些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少 使得粮食单产提高有限,粮食供给无法大幅度扩张。而发展中国家对粮食需求的增长,以 及全世界对生物能源的持续需求,共同构成了未来对农产品的长期刚性需求。
只不过,我国粮食却在10多年前就逐步放开了,而食盐到现在仍继续实行专营,并且 不光是我国,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盐都控制得很严。例如,美国号称市场经济的典范,什么 商品的生产销售都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可对食盐却控制得特别严格。美国采取的管理模 式是协会和政府共同管理,政府负责盐开采的审批,制盐企业都必须在美国食品医药管理 局进行登记,而美国盐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制定各种盐的技术指标,并有专门机 构对不同用途的盐的指标进行监督检查。
这种对盐的严格控制,有很多种原因。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需求弹性是其中的一 个主要因素。需求弹性指的是价格变化对需求的敏感度。正是由于食盐没有替代品,其需 求弹性很小,所以国家对食盐的管制非常严格。对于人们来说,不管食盐价格涨多高,都 必须消费。如果国家放开对食盐的控制,导致食盐市场出现混乱,则对人们生活影响非常大。当然,粮食的需求弹性也非常小,但相对于食盐来说还是大一些。因为粮食的品种非 常多,大米、小麦、玉米等都可以相互替代,这种价格高了就可以吃另外一种,而原盐就 只氯化钠一种,至少目前尚无其他物质可以替代。
这是比较极端的“刚性需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刚性需求”。比如 影碟并非生活必需品,按理来说价格弹性比较高,但有人爱电影如命,价格再高也照买不 误,对他们来说,对影碟的消费就是他们的“刚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刚性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的“刚性需求”和“汉朝的刚性 需求”,早已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手机,刚出现时,还属于“有钱人”的弹性需求,这些年下来,手机已经成为了“人 人必需”的刚性商品;电脑,过去并非刚性需求,如今已经变成最坚挺的“刚性需求”产 品,而电脑都离不开的基本软件——操作系统,也毫无悬念地成为“刚性需求”;而私家 车,在“城城皆堵”的中国,也是越来越“刚性”……
大家都关注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严格城镇增长边界管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