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这么高是国家对人民的中国政府剥削人民吗

看这房价剥削就知道谁最不要脸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9:33:04&)
33520字(4937/70)
( 08:57:21)
( 19:18:11)
204字(3/0)
( 09:08:42)
( 08:24:40)
98字(11/0)
( 08:23:45)
( 06:38:19)
( 23:08:06)
( 21:58:02)
14字(10/0)
( 21:19:22)
11字(13/0)
( 20:13:47)
( 19:44:50)
24字(37/0)
( 19:07:36)
( 18:20:20)
( 15:06:38)
( 13:47:13)
( 13:26:18)
( 11:44:10)
( 10:36:01)
25字(13/0)
( 10:07:57)
( 09:38:40)
( 23:33:15)
( 22:27:42)
( 22:23:47)
17字(16/0)
( 21:57:27)
( 21:19:25)
18字(10/0)
( 21:15:25)
( 20:16:15)
( 19:43:31)
( 19:16:03)
18字(12/0)
( 18:06:12)
( 17:36:00)
( 17:11:08)
( 16:39:52)
69字(15/0)
( 16:39:45)
( 16:41:43)
14字(21/0)
( 16:39:44)
( 15:33:50)
( 14:27:25)
( 14:29:34)
151字(15/0)
( 14:19:23)
440字(25/0)
( 14:17:13)
( 14:06:37)
( 13:42:04)
( 13:15:53)
( 12:39:17)
( 12:33:42)
24字(21/0)
( 12:29:48)
( 11:46:45)
( 11:57:40)
( 11:44:01)
( 11:37:59)
( 11:20:25)
( 11:11:23)
137字(9/0)
( 11:09:25)
( 11:06:16)
( 10:57:43)
113字(4/0)
( 10:57:28)
( 10:42:04)
17字(10/0)
( 10:33:07)
( 10:29:52)
( 10:18:57)
( 10:18:05)
( 10:14:18)
( 10:05:31)
61字(11/0)
( 09:58:53)
( 09:42:12)
( 09:43:54)
( 16:32:36)
12字(11/0)
( 09:46:00)
( 09:47:47)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中国现实-政府买地与高房价本质:剥削老百姓的“合法”手段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4页
人民日报批评地方财政靠卖地做法
■“土地财政”造就了“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的模式,其中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相比起土地出让所产生的利润,安居乐业的百姓和欣欣向荣的企业更为重要
20605元/平方米。12月16日,广州市楼面地价再度被刷新。“看来只有中彩票才能买得起房子了。”听到这个消息,在广州工作多年的王先生感叹。
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运行面临复杂局面。一线城市房价高昂的头还没有低下,部分二、三线城市又出现上涨。不久前,南京、武汉、杭州等地也都出现高价地。为坚决落实调控措施,国土资源部12月19日发出通知,要求坚决抑制少数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趋势。
除了流动性过多、通胀预期增强等因素外,不少人认为,房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在于有些地方为获取高额的土地出让金,采取种种措施,推高地价、推升房价。更有舆论称,“土地财政”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土地财政”不除,房价下不来。
该怎样认识“土地财政”?梳理“土地财政”的来龙去脉,厘清利弊,寻求治本之策,不仅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也关系如何防范地方财政和金融风险,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
1.土地出让金收入逐年增多
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今年土地出让金已破千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由于土地供应量约为过去两年的总和,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有望突破2万亿元。
近10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迅速增长,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比重不断提升。资料显示,2001年—2003年, 全国土地出让金达9100多亿元, 约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35%;2004年,收入近6000亿元。2009年达到1.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在有些县市, 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已超过50%, 有些甚至占80%以上。
“‘土地财政’是个俗称,一般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中国土地学会副会长黄小虎说,实际上,土地出让后,地方政府还能获取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营业税为主的财政预算收入,这些收入全部归地方支配。仅此两项就占到地方税收的近四成。在一些地方,“土地财政”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有的甚至成了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1页/共4页
寻找更多 ""【警世危言:高房价让中国变成剥削社会】
房地产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中国经济可能会陷入长期萧条,因为房价已经沦为权贵的剥削工具——剥削,就是权贵集团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地攫取别人的劳动成果。
2、中国普通居民的购房痛苦指数名冠全球,从代表民众购房能力的房价收入比来看,中国大陆的房价全世界最高,大陆民众的买房压力全世界最大,北京、上海的房价收入比甚至已经达到20~30倍,购房痛苦指数达到空前新高。
3、高房价就是征收超级地租的结果。所谓房价不能下跌,就是超级地租模式不容改变。而保房价,就是捍卫超级地租,就是维护既得利益集团。
4、中国的财产不平等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2012年我国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1/3以上的财产。如果按照净资产计算,2012年基尼系数高达0.73。由于财富高度集中,社会底层贫民将不得不忍受来自上层权贵的重重盘剥。
5、当房地产沦为权贵的饕餮盛宴,寻租犯罪行为就会充斥房地产的每一个角落;当普通人的正常居住需求被高高的房价剥夺,人性贪婪罪恶的一面就会迅速膨胀;当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房地产泡沫带来的不是人类福祉,而是整个社会的动荡和溃败。
6、中国的大量财富被权贵集团垄断。调查显示我国灰色收入超6万亿。据财新网-新世纪报道,2011年的中国灰色收入总量,已经超过6.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2%,集中在部分高收入居民,并有向某些中高收入阶层蔓延的趋势,说明腐败对社会的影响面在扩大。
7、很多北京人不用上班,他们依靠出租房屋给外地人赚取收入。长此以往,一线城市的原有居民会越来越懒,助长不劳而获之恶习,以至最后完全丧失了劳动力和竞争力。
8、谁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强盗?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走到尽头,很多人将不得不吞下买高价房的苦果:谁来承担房价下跌的损失?银行怎么处理其巨额坏账?白领如何面对其沉重的“负资产”?在疯狂的炒房投机年代,政府和开发商互为帮凶,对老百姓巧取豪夺,让更多的普通人家庭彻底沦为房奴。
9、囤房和空置是房价的幕后推手。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不是因为供应不足,恰恰相反,而是无良炒家和众多贪官将大量的房子空置造成。已经查出的房叔、房姐,动辄几十套房子,而没有暴露的呢?他们囤积居奇的目的,正是为了人为制造抢购恐慌,以便哄抬房价。
10、房地产泡沫不除,市场消费就没有希望。低效率运转与高成本挤压迫使实体经济出现了重大危机,高税负与超量货币使得财富积累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繁琐的行政管制让你不搞定政府官员就活不下去,整个官僚体制的大面积溃烂对社会所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又使得工商业者对未来的预期产生了绝望,导致企业家与大量财富随着移民一并撤离。
11、高房价已经严重透支了人们的购买力,高房价、高物价、低收入,你让老百姓怎么扩大消费?几年前是珠三角,这几年到了长三角,民营经济在沿海遭遇漫长的严冬。
12、房地产虚假繁荣,国企垄断市场,货币量化宽松,生产和销售成本飞涨,制造业无利可图。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不少工厂遭遇重创,降薪、裁员、缩减、关停是他们不二选择。市场的春天在哪?
13、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60年第78名,1990年第105名,2010年第127名;中国GDP世界排名:1990年第10名,2000年第6名,2010年第2名。再看房价:一般已开发国家只有5?6倍,而中国的房价是全世界最高,北京、上海的房价收入比已经高达30~50倍,购房痛苦指数为全球最高。
14、高利贷、高房价、高物价、高税赋,人工涨、油价涨、费用涨、原材料涨。。掏空了白领,掏空了中产,掏空了工薪层,掏空了中小企业,掏空了实体制造业。。泡沫崩溃,危机爆发,市场萎缩,企业破产,银行坏账,员工失业。。没有收入,哪来的消费?没有消费,零售业又靠什么支撑?
15、在过去十年全球房价飞涨、房地产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支柱”的同时,德国房价却能够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在这十年间,德国物价水平平均每年涨幅2%,而名义房价每年却仅上涨1%,也就是说扣除掉物价因素,德国的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缩水。实际上自1977年至今的30年中,德国的平均房价仅上涨了60%,而同期个人名义收入额则增长了3倍。
16、中国经济危机已经爆发,中国经济即将步入一个长达10年之久的大萧条,这一切都应归功于人为制造的房价泡沫,它已经完全沦为权贵的剥削工具。
日凌晨于北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剥削人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