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研讨摘编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
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立足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的。那么,在当今世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是否还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选择了《资本论》里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即劳动价值论用于分析、回答这一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现状和严重性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居民的总体收入差距扩大。到2009年,据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统计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23倍,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大。三是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200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在上海为26675元,而在新疆只有11432元,前者是后者的2.33倍。四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而2008年为10:1,如果加上各种隐性福利,这一比例还会更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带来的危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阻碍改革与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
二、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从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分析收入分配矛盾产生的原因。1)财富谁创造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指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什么创造财富会有差距的问题。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原理的同时,必须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的巨大作用。生产要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人类创造价值却离不开生产要素。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知识这些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正因为这些生产要素的差异造成收入分配会有差距。
3)高财富的创造理应在分配中获得较高的报酬。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者在创造价值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重视脑力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就要在经济上给予脑力劳动者以较高的待遇。
(二)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需要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如何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矛盾?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理论指出: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价值规律的具体指导意义在于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影响国民收入分配。
(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均矛盾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理论的原理来看,价值创造出来后,要经历至少两次分配过程,一是社会财富按照生产关系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二是由政府出面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平衡国民收入的分配。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主要在这两个阶段出现了问题。1)第一次分配中的问题。市场是第一次分配的主持人,它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社会财富被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我国第一次分配就不平等即居民收入占比过低,而且居民内部分配不均,是导致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2)第二次分配中的问题。第二次分配由政府主持,理论上说它应该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以校正市场分配&失误&。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行为的缺位以及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是造成现阶段收入分配矛盾扩大化的主要原因。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试图扮演一个&经济型政府&的角色,而取代企业家群体以及相关职业群体的位置。另外,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极小,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我国的行政成本过高,政府在一般公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高达24.7%,在各国当中最高。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成果提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收入,也就是工资性收入,这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核心。二是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运用税收对分配的调节等经&济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新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应该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
以上分析使我们依然感觉到: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已有150多年,当今时代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然而,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思想并没有过时,仍然可以引发诸多思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杨旭东)
侧记之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对分配的思考
一、剩余价值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它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这就容易让人造成一种认识误区:即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的剩余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范畴,社会主义不存在剩余价值。但是,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虽然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他并没有将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剩余价值具有一般属性。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根本前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剩余劳动物化为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剩余价值。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商品经济,剩余劳动必然物化为剩余价值。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剩余价值,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化,而且目的也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有本质区别。
二、社会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表明我国目前财富分配非常不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也决定了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去搞的社会主义照搬了前苏联模式,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得不是很完善,导致了由不完全竞争与要素和物品差异带来分配的社会不公,如:存在权力寻租、资源寻租等不公现象;市场进入机会的不公正,不均等的交易自主权,市场化分配的不公正,产品与要素的非同质化带来的不公正等。也就是不同所有制之间生产要素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导致了分配不公。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制、机制改革严重滞后一些关键问题无法突破,导致我国经济转型时间增长;各城市、各地区之间,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经济的起点不同,国家的政策扶植力度不同,以及干部素质观念的不同也造成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从而增大了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财富分配占优势的群体是:第一种私营企业主。他们是剩余价值(社会财富积累)瓜分最强势的群体。第二种身份姓公的群体,主要是在全民所有制下工作的企业、商业等部门的人员,共同的特点是不拥有姓公资产的具体所有权,虽然主要收入是工资性收入,但由于行业具有垄断性,如垄断大企业(如石化、电信等),和其他行业相比,享受了高工资、高福利等待遇。第三种城市周边拥有土地、房屋的农民、居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一旦被征用就会得到大笔补偿费。弱势群体则是一般产业工人、土地很少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等。
三、解决分配不公是提高公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公平正义、有自我发展空间是每个公民活得有尊严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也是公民幸福感的标志之一。既然存在分配不公的社会矛盾,尽快加以解决就成了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认为首先是要从分配体制、机制上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一是大胆借鉴农村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国外先进经验,对目前还没有明确且由劳动者创造积累的资产进行量化,比如用股份制的办法来明确个人对公有积累资产的所有权,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二是在完善税费方面下功夫,加大税务制度的改革力度。调高对高收入群体的增收比例,同时对平均收入水平及以下人群,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要实行减免税和适当补贴,进一步缩减和高收入者之间的差距。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通过有效的分配调节手段,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事业保险与退休保险制度,使其成为风险集中和转移支付的实体。三是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搞好&二次分配&。国家的投资应尽可能地投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和与农业有关的项目上,以缩小地区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投入,使其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找到适当的工作,解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以防止其&边缘化&。&二次分配&要以缩小贫富差距为目的切实解决特困人员的生存问题。对城市中吃低保而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政府也要强化就业培训并促使再就业,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分配不公的问题解决好了,构建和谐社会就容易的多了。 (赵建新)
侧记之三:
与时俱进 学以致用
&&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心得体会
一、领会和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阅读原著和聆听讲座。俗话说,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很多,内容丰富,而我们的精力又有限。因此,我们应选择性地学,做好三个结合:把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把读原著与老师讲解结合起来、把学的理论与自身实践结合起来。
(二)总结提炼和灵活运用。总结提炼就是对阅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进行适当梳理,把经典的东西提炼出来。比如,马克思关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价值规律的论述,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都是对我们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精辟论断。应用过程把握三点:一是不钻&牛角尖&。对马列著作一时还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暂时&回避&。因为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领会不透;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有其局限性,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际上,只要我们真正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就会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二是关键学思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具有相当严密的连贯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其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可资本家为什么还抢着买他的《资本论》,他们就是想从中取经,取经就是取方法。三是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继承、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和归宿是实现全人类解放。这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目标方向完全正确。
二、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把握区分不同主义的本质特征。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就其性质而言是有明显本质区别的。封建主义它是一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皇权至上,官贵民贱,专制集权;存天理,灭人欲。资本主义追求推崇的是以资本为本位,为核心价值,以追求资本增殖或剩余价值为依归的社会形态的信仰。而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首先必须看清楚这一点。
(二)用科学发展观看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中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没有资本主义过程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排除某种情况下个别发展阶段的跳跃性。同时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认为,应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要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等等。列宁的这些观点与马克思的论述有所不同,这或许就是马克思当时条件下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学习它不能从本本出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的伟人邓小平一定程度上正是借鉴和应用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5年,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一次对非洲领导人的谈话时说:&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我建议你们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只要经济搞上去,人民生活改善了,满意了,叫什么主义都可以&。邓小平同志的这番话,可谓高屋建瓴。给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自身工作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 我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林木种苗经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举两个最实用的例子。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握好生产、流通及分配的各个领域。否则,企业的生存就会出问题。二是必须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马克思说,价值规律是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通过竞争、供求等机制来发挥作用的。价值规律调节着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流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优胜劣汰,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两极分化。2009年,全国桉树苗木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价格严重下滑,许多桉树苗圃倒闭,损失惨重。今年一些地方的蔬菜也不例外,一望无际的优质蔬菜无人问津,菜农叫苦连天。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受到了它的惩罚。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只有供需关系的相对平衡才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对市场要有充分认识、科学判断和预测。政府、企业协会应加强科学引导,坚决避免市场炒作和盲目跟风。 (张国武)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5月23日讯&&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党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完整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党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完整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编者按:第二阶段第一单元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侧记之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立足工人阶级斗争;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现状和严重性;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二、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一)从劳动价值论基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
编者按:第二阶段第一单元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已告一段落。全体学员在授课和自学过程中坚持围绕原著提前预习,认真听课,深入思考,写好心得体会;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坚持紧密联系实际,总结提炼理论精髓,积极踊跃发言。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与研讨,学员们进一步增强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深化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此,以全体学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心得体会作为本期通讯的核心内容。
侧记之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立足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的。那么,在当今世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是否还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选择了《资本论》里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即劳动价值论用于分析、回答这一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现状和严重性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居民的总体收入差距扩大。到2009年,据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统计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23倍,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大。三是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200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在上海为26675元,而在新疆只有11432元,前者是后者的2.33倍。四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而2008年为10:1,如果加上各种隐性福利,这一比例还会更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带来的危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阻碍改革与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
二、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从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分析收入分配矛盾产生的原因。1)财富谁创造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指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
什么创造财富会有差距的问题。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原理的同时,必须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的巨大作用。生产要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人类创造价值却离不开生产要素。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知识这些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正因为这些生产要素的差异造成收入分配会有差距。
3)高财富的创造理应在分配中获得较高的报酬。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者在创造价值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重视脑力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就要在经济上给予脑力劳动者以较高的待遇。
(二)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需要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如何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矛盾?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理论指出: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价值规律的具体指导意义在于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影响国民收入分配。
(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均矛盾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理论的原理来看,价值创造出来后,要经历至少两次分配过程,一是社会财富按照生产关系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二是由政府出面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平衡国民收入的分配。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主要在这两个阶段出现了问题。1)第一次分配中的问题。市场是第一次分配的主持人,它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社会财富被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我国第一次分配就不平等即居民收入占比过低,而且居民内部分配不均,是导致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2)第二次分配中的问题。第二次分配由政府主持,理论上说它应该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以校正市场分配“失误”。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行为的缺位以及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是造成现阶段收入分配矛盾扩大化的主要原因。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试图扮演一个“经济型政府”的角色,而取代企业家群体以及相关职业群体的位置。另外,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极小,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我国的行政成本过高,政府在一般公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高达24.7%,在各国当中最高。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成果提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收入,也就是工资性收入,这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核心。二是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运用税收对分配的调节等经?济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缩
小收入差距。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新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应该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
以上分析使我们依然感觉到: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已有150多年,当今时代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然而,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思想并没有过时,仍然可以引发诸多思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杨旭东)
侧记之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对分配的思考
一、剩余价值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它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这就容易让人造成一种认识误区:即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的剩余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范畴,社会主义不存在剩余价值。但是,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虽然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他并没有将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剩余价值具有一般属性。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根本前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剩余劳动物化为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剩余价值。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商品经济,剩余劳动必然物化为剩余价值。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剩余价值,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化,而且目的也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有本质区别。
二、社会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表明我国目前财富分配非常不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也决定了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去搞的社会主义照搬了前苏联模式,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得不是很完善,导致了由不完全竞争与要素和物品差异带来分配的社会不公,如:存在权力寻租、资源寻租等不公现象;市场进入机会的不公正,不均等的交易自主权,市场化分配的不公正,产品与要素的非同质化带来的不公正等。也就是不同所有制之间生产要素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导致了分配不公。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
制、机制改革严重滞后一些关键问题无法突破,导致我国经济转型时间增长;各城市、各地区之间,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经济的起点不同,国家的政策扶植力度不同,以及干部素质观念的不同也造成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从而增大了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财富分配占优势的群体是:第一种私营企业主。他们是剩余价值(社会财富积累)瓜分最强势的群体。第二种身份姓公的群体,主要是在全民所有制下工作的企业、商业等部门的人员,共同的特点是不拥有姓公资产的具体所有权,虽然主要收入是工资性收入,但由于行业具有垄断性,如垄断大企业(如石化、电信等),和其他行业相比,享受了高工资、高福利等待遇。第三种城市周边拥有土地、房屋的农民、居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一旦被征用就会得到大笔补偿费。弱势群体则是一般产业工人、土地很少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等。
三、解决分配不公是提高公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公平正义、有自我发展空间是每个公民活得有尊严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也是公民幸福感的标志之一。既然存在分配不公的社会矛盾,尽快加以解决就成了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认为首先是要从分配体制、机制上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一是大胆借鉴农村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国外先进经验,对目前还没有明确且由劳动者创造积累的资产进行量化,比如用股份制的办法来明确个人对公有积累资产的所有权,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二是在完善税费方面下功夫,加大税务制度的改革力度。调高对高收入群体的增收比例,同时对平均收入水平及以下人群,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要实行减免税和适当补贴,进一步缩减和高收入者之间的差距。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通过有效的分配调节手段,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事业保险与退休保险制度,使其成为风险集中和转移支付的实体。三是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搞好“二次分配”。国家的投资应尽可能地投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和与农业有关的项目上,以缩小地区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投入,使其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找到适当的工作,解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以防止其“边缘化”。“二次分配”要以缩小贫富差距为目的切实解决特困人员的生存问题。对城市中吃低保而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政府也要强化就业培训并促使再就业,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分配不公的问题解决好了,构建和谐社会就容易的多了。 (赵建新)
侧记之三:
与时俱进 学以致用
――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心得体会
一、领会和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阅读原著和聆听讲座。俗话说,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很多,内容丰富,而我们的精力又有限。因此,我们应选择性地学,做好三个结合:把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把读原著与老师讲解结合起来、把学的理论与自
身实践结合起来。
(二)总结提炼和灵活运用。总结提炼就是对阅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进行适当梳理,把经典的东西提炼出来。比如,马克思关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价值规律的论述,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都是对我们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精辟论断。应用过程把握三点:一是不钻“牛角尖”。对马列著作一时还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暂时“回避”。因为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领会不透;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有其局限性,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际上,只要我们真正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就会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二是关键学思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具有相当严密的连贯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其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可资本家为什么还抢着买他的《资本论》,他们就是想从中取经,取经就是取方法。三是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继承、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和归宿是实现全人类解放。这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目标方向完全正确。
二、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把握区分不同主义的本质特征。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就其性质而言是有明显本质区别的。封建主义它是一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皇权至上,官贵民贱,专制集权;存天理,灭人欲。资本主义追求推崇的是以资本为本位,为核心价值,以追求资本增殖或剩余价值为依归的社会形态的信仰。而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首先必须看清楚这一点。
(二)用科学发展观看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中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没有资本主义过程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排除某种情况下个别发展阶段的跳跃性。同时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认为,应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要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等等。列宁的这些观点与马克思的论述有所不同,这或许就是马克思当时条件下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学习它不能从本本出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的伟人邓小平一定程度上正是借鉴和应用了列
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5年,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一次对非洲领导人的谈话时说:“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96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等内容。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我认为,这 是我们的理论基础,只有读懂历史,了解其中的要义,才能更好地把握...  你正在浏览的心得体会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题目心得体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 本题目心得体会在组织的关心下, 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 ...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在组织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 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体会_学习总结_总结/汇报_应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最根本 的是学习它的精神...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重要问题。 1.毛泽东思想是...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活动计划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高校关工委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 求,学校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理论活动。...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力量,就在于它给党以可能来在任何环境中确定方针,来了解...  篇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先进的思想武器。 其...  2010年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_韩语学习_外语学习...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 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马克思...第二 对毛泽东思想的贯彻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