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关于苏联打苏联阿富汗电影的电影

跪求一部苏联入侵阿富汗关于坦克的战争片  没有大的战争场面  一个坦克手不愿意残忍对待阿富汗人  被长官抛弃
让阿富汗人解救出来  然后用肩扛式火箭炮(疑似)利用坦克炮仰角的限制把他长官的坦克击毁了  里面有个镜头是苏联坦克把一个阿富汗抵抗分子放到坦克的履带前面一点一点压过去了  这个影片放在有奖求片里半个月了没有一点回应  估计是太不起眼了
  根本没有浏览量和跟帖  所以放到这里来求片  在此也给管理员提个建议  求片帖子放在那么个位置是不是有点欠妥  能不能放在更显眼点的位置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建议管理员  不用把求片帖子放在那么高的地方  就在一般的帖子位置套红贴就可以了  我有那么多想看的电影   不知道名字  我想应该很多人和我一样的  只要这个帖子在正常的位置  不会沉得  起码我每天要顶两次  呵呵  这样求片帖子又集中  也不会那么冷冷清清没人理了
    The Beast of War,中文名字就叫《入侵阿富汗》,很好的一部电影。
  谢谢热心人啊  呵呵
确实挺好看的 所以想再看看  主要里面的T55坦克实在是漂亮  我一直用“坦克”“阻击”什么的为关键词搜索  怪不得找不到  呵呵  再次感谢!!!!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和美国在苏联阿富汗战争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Charlie Wilson's War
主演:&&/&&/&&/&&/&&/&
类型:&剧情&/&喜剧&/&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达里语 / 阿拉伯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又名:&盖世奇才
/ 韦氏风云
查理(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被美国国防部授予了反战间谍英雄的称号,因为他跟其他的谍报人员——乔安妮(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与盖斯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饰)一起为前苏联的解体、柏林墙的倒塌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查理具有光鲜身份,他身兼国防部、政府、CIA等多方角色,终日周旋于商界政要之间,美色金钱纷至沓来,谁都希望借助他的能量满足一己私利。他关注阿富汗战争的局势,并且跟巴基斯坦的军方也通了气。其实,他所做的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在红颜知己乔安妮与性格伙伴盖斯特的帮助下,他们导演了这场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间谍战争……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Charlie Wilson's War
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2008)
最佳男配角(提名)
第65届金球奖&(2008)
电影类 最佳音乐/喜剧片(提名)
电影类 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电影类 最佳男配角(提名)
电影类 最佳女配角(提名)
电影类 最佳编剧(提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苏联阿富汗战争电影]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和美国在苏联阿富汗战争
·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苏联阿富汗战争电影]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和美国在苏联阿富汗战争
[苏联阿富汗战争电影]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和美国在苏联阿富汗战争
篇一 : 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和美国在苏联阿富汗战争国外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观众评分 7.2我对这部电影的评级:《查理·威尔逊的战争》(Charlie Wilson's War)(2007):影片截取了美国历史中最真实的一个片断,让你见识到一个来自于德州风流倜傥的单身花花公子国会议员、一个离经叛道的CIA特工以及一个美丽的休斯顿社交名流,是如何走到一起,使用各种手段和金钱,通力合作,制造出历史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秘密行动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里面的帮助与贡献,包括让苏联没落、直接带来了冷战的结束,直到今天,仍然对现代社会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外人的眼中,查理·威尔逊是一个玩世不恭的花心大萝卜,人们对于他的惟一印象,就是毒品、脱衣舞娘和冒着蒸气的浴盆……其实真正了解查理的人都知道,在他那一派繁荣向上的外部表相之下,其实拥有着超凡脱俗的思想和精神,再加上深深烙印在他身上的爱国精神,对于当时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所谓的“底层”,指的就是阿富汗,一个正在遭受着苏联人最残酷的折磨和入侵的国家。  查理一生的好友、赞助人--当然,有的时候他们也互为恋人,是乔安妮·海瑞,德州最富有、最美丽的女人之一。虽然乔安妮和查理在爱情观上分分和和,但单就政治立场,却是最坚实的合作伙伴,由于乔安妮认为美国在苏联的侵略这一方面所做出的反应太过迟缓且不可靠,所以她时刻在背后鞭策着查理,让他为伊斯兰教游击队战士做出更多的帮助,他们是为正义与自由而战的阿富汗勇士。  在所有不懈的努力当中,查理找到了另一个伙伴是CIA的特工盖斯特·埃弗拉考托斯,一个拥有着“常青藤联盟”的贵族血统,却甘愿献身于工人阶级的理想主义者。这三个人--查理、乔安妮和盖斯特,只要一有机会,就满世界地旅行加游说,组成了一个可能不是非常有把握、效果却异常明显的同盟,里面的成员包括巴基斯坦人、以色列人和埃及人,还有一些军火商、立法者以及肚皮舞者。  查理、乔安妮和盖斯特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他们每年都会为各种反苏联的秘密行动提供从5百万美元到10亿美元不等的资金,是苏联的军队最终撤离阿富汗的始作俑者……每每有人提及,一群粗人是如何释放出这种足够摧毁一个军队的超级能量时,巴基斯坦的总统默罕默德·奇亚哈克以最简单的话进行了回答:“是查理做到的。” 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Charlie Wilson'sWar)2007年获最佳男配角1项奥斯卡提名 真实的故事:苏联侵略阿富汗:1971年12月阿苏两国签订了为期20年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规定双方将加强“军事领域内的合作”,并主张“建立有效的亚洲安全体系”。阿富汗当局的内政措施也基本上是在苏联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以苏联的模式为发展方向。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说是企图变阿富汗为苏联的“卫星国”。苏军装甲车在阿第二大城市坎大哈街头横冲直撞1979年,亲苏的阿人民党内部阿明与塔拉基两派矛盾加剧,苏联试图借塔拉基除掉阿明,但由于计划败漏,阿明抢先动手解决了塔拉基,控制了政权,与苏联离心倾向日趋明显。为加强对阿控制,保障南下印度洋的战略通道,苏军方决定武装入侵阿富汗。苏军装甲车日晨,苏军地面部队在航空兵掩护下,越过苏阿边界,沿东、西两条战略公路向阿境纵深高速推进,实施钳形突击。阿军虽有10余万部队,但由于受苏联顾问控制,未能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少数地区的零星抵抗被苏军粉碎)。日,两路苏军在阿南部重镇坎大哈会师。l月3日,苏地面部队多路出击,分别占领了连接阿巴(基斯坦)、阿伊(朗)的主要通道和城镇,封闭阿富汗全境,完成了军事占领。10日,由苏联扶持的卡尔迈勒政府成立,苏联完全控制了阿党、政、军各部门。在突袭行动中,苏军以伤亡200余人的轻微代价,达到了战争初期目的。亲苏人民党主席纳吉布拉视察苏军的武装侵略,激起了阿富汗人民的强烈反对。在阿富汗广大农村,抵抗苏军侵略和打击阿亲苏傀儡政权的游击队迅速发展壮大。游击队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以山区为基地,小股分散活动,广泛开展袭扰战、伏击战,频频袭击苏军及傀儡政府人员,给苏军以巨大杀伤。在国际支持下,抵抗力量以阿巴、阿伊边界为基地,训练部队,补充给养弹药。至1986年,游击队已增至20万人。日,苏军第300摩步师由捷尔梅兹
进入阿境,解除驻防马查里沙里夫阿军第18师
武装后经多希开往喀布为镇压阿游击队反抗,苏军收缩力量,以主要兵力控制大城市、战略要地和交通线,集中兵力对游击队及其基地进行大规模“清剿”。苏军在战斗中大量使用武装直升飞机寻歼山区游击队,辅之以高密度的空中轰炸,给游击队和平民造成巨大伤亡。阿游击队在连续8年的战斗中,虽多次遭受较大损失,但力量逐年增强,在南部和中部山区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基地,多次打退苏军对潘节希尔山谷的围攻,使苏军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阿富汗游击队截止1989年,苏军在阿死亡1.5万人、伤3.6万人、损失飞机(含武装直升飞机)600架、坦克及装甲车近千辆、各型军车5000余辆,耗费400亿美元,战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据统计,阿方约有100万人死亡,13万人被监禁。阿明(Armed Mujahids return to adestroyed village, March 25, 1986)美国在阿富汗战争: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几个星期,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飞往阿富汗邻国巴基斯坦,和总统齐亚商谈。他们同意支援阿富汗的“自由战士”布热津斯基又取得了沙特阿拉伯的支持,还在华盛顿与中共方面磋商。

美国以价值3000万美元的秘密援助及外先进的次等武器供应阿富汗人。苏军 (A Soviet Spetsnaz (specialoperations) group prepares for a mission in Afghanistan,1988.)&#年里根当选总统。白宫忙于处理经济计划和在中美洲的头疼问题。中央情报局断定阿富汗军队无法将苏军驱逐出境。国防部有些官员则担心高科技武器会落入敌人手上。
苏军一士兵( A Soviet soldier on guard in1988)
可是,看见过阿富汗军队作战的美国人,都认为防空导弹显然是不可缺少的。

总部设于加州的自由研究基金会会长杰克.惠勒曾于己于人1983年前往阿富汗考察,看到许多村落被米格机和武装直升飞机夷为瓦砾。

惠勒回到美国后,对白宫、中央情报局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们汇报。他说:“阿富汗人控制地面,苏联人控制天空。如果把苏军赶出天空,他们就输了。”可是,那些官员在对策上意见分歧,结果没有将美国制造的武器送到阿富汗。

一年后,惠勒向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重申援阿之议。原来早在案1981年,凯西就已下令进行一项反共起义活动调查,结论任为自由战士是一支土生土长的正当武力。但是,凯西担心如果公开武装阿富汗军队,便可能促使苏联将冲突升级,甚至可能入侵巴基斯坦和推翻齐亚。此外,凯西从下属那里得到的意见还是和以前一样:不要和阿富汗军队太接近,他们无法获胜。
美国众议员理查徳.威尔逊(CharlieWilson)况且,美国众议员理查徳.威尔逊(CharlieWilson)多次到巴基斯坦访问时,阿富汗军队司令人员对他说那些“飞行坦克”(苏联直升机)并非他们的枪弹所能贯穿。

苏军出动攻击阿富汗军队时极倚重直升飞机。有一次,20多名苏军突击队由直多名苏军突击队由直升飞机载往一个边远的阿富汗村落,突袭30名正在晚餐的自由战士,并将他们全部击毙。前后不到10分钟就全部离开了。在另一次行动中,一架载有六名射击手的武装直升飞机在阿富汗军队车队上空盘旋,高度在阿富汗人的古老武器射程之外,他们利用狙击步枪和精确瞄准器,将那些自由战士一一击毙。

为了使自由战士不能从一般老百姓那里得到粮食和庇护,苏军出动战机和直升飞机袭击数千个村落,把居民全部赶走。阿富汗1500万人中,有近半数被赶离家园,1/3变成难民。
“自由战士” 布热津斯基 (Mujahideen leaderIsmail Khan walks among his fighters)
在里根总统的第一任期中,自由战士并未受到公众的关注,但到了1983年,罗拉巴克和其他人士便开始在里根总统的演讲词草稿中加进支援反共游击队的字句。里根则抓住它作为他总统任内的一个工作重点。

到1984年,众议员理查德.威尔逊(CharlieWilson)发动通过一项秘密修订案,在中央情报局的预算中增加4000万美元供阿富汗行动之用--------其中部分款项更指定购买瑞士制造的“奥力康”高射炮”威尔逊还说服国防部协助训练骡子,以便为自由战士在险恶的山路中运送这种大炮及其他物品。


到1985年,美国政府才准备将援助升级。里根总统签署了166号国家安全指令,要求每年对苏联施加压力,迫使它撤出阿富汗,促成这一指令的,是美国副国防部长艾克雷的助理庇尔斯勃莱,以及国务院的情报首脑阿布拉莫维兹。

虽然总统已热诚地签了字。官僚们仍欲继续抗拒。汉佛莱及其他国会议员要求供应“毒刺”武器时,即受到国防部的强烈反对。这种15公斤重的武器是美国陆军引以为豪的得意之作。它可以像滑膛枪似的发射,但后坐力较小,而发射出来的热导弹则高度准确,能摧毁1500多米高空飞行的装甲飞机。

陆军官员辩称,美国本身的部队还没有完全装配这种武器,因此并没有多余的“毒刺”送人。后来庇尔斯勃莱打电话到先进厂家通用动力公司查询,获悉他们很容易就能生产。国防部的另一项顾虑是恐怕苏联掳获了“毒刺”后会照样仿造。不过后来发现,苏联从派驻希腊的一名间谍那里早以获得“毒刺”的详细规格资料。一阿富汗士兵 (An Afghan mujahiddemonstrates using a hand-held SA-7 surface-to-airmissile.)到了1985年,美国国会中两党都赞成供应“毒刺”,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委员(包括波伦和勃莱德雷在内)于1985年6月访问巴基斯坦后即发动游说,要求增加对阿富汗自由战士的支援。

这时以经成为主要拖延者的中央情报局官僚则辩称,巴基斯坦的齐亚总统反对以“毒刺”供应阿富汗人。然而,庇尔斯勃莱和阿布拉莫维兹二人知道得更加清楚,他们曾亲自听见齐亚要求以“毒刺”供应阿富汗的自由战士。于是1986年初于白宫举行的一次会议中,他们对中央情报局加以反驳。其后不久,凯西就撤回了中央情报局的反对。

里根在重大的反对意见消除后,签署了一份决定性备忘录,为供应“毒刺”消除障碍。

“毒刺”运到后,自由战士很快就掌握了必需的操作技术,穆罕穆德.阿法塞尔是第一个在战争中使用这种武器的人。他的技术的确令人惊叹。他第一次发射的11枚导弹中,有10枚摧毁了苏军的飞机。在其后的200天内,阿富汗人平均每天击落苏军飞机或直升机一架。

“毒刺”令战争局面完全改观,这时,苏军不得不从高空投掷炸弹,以避开“毒刺”的射程。这样的空袭效率很低,而且由于损失的飞机太多,他们变得越来越胆怯。从此,苏军的供应运输队失去了可靠的空中掩护。苏军的士气直线下降,精锐部队出动时,开始有尚未接触便班师回营的情况。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决定已付出了重大代价。他们至少部署了16.5----11.5万人在阿富汗境内,其余的则部署在苏联边境一带。侵阿苏军撤军 (Soviet troops withdrawingfrom Afghanistan in 1988.)

到了1986年,戈尔巴乔夫公开地把阿富汗称为一个“流血不止的伤口”,他准备在阿富汗认输。最后一批侵阿苏军经阿富汗海拉顿撤退回国

和平协议终于在1988年4月签订,规定苏联日前自阿富汗撤出全部部队。在苏军撤退之际,自由战士已开始在各城市周围集结。遗留下来的苏联t55坦克( Two Soviet T55 tanksleft by the Soviet army during their withdrawal lay rusting in afield near Bagram Air Base, in 2002.)美国电影协会(AFI)100年100部影片(2007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获奖影片获奥斯卡最佳导演, 剧本,改编大奖的获奖影片获其他奥斯卡最佳奖的获奖影片获奥斯卡奖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提名的影片获奥斯卡奖提名的影片未获任何奥斯卡奖和提名的影片根据真实人物事件改编的外国电影根据外国经典\杰出作品改编的电影根据真实历史背景改编的外国电影不同题材的外国电影外国优秀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视频选根据百老汇等音乐剧改编的电影歌曲视频选外国电影精彩片段视频选外国流行歌曲视频经典芭蕾歌剧视频选外国电影歌曲选外国电影明星简介外国明星和时尚美国居家园林外国文艺外国影摄绘画美国人文和旅游篇二 : 电影《第九连》看苏军阿富汗战争时期装备士兵们即将踏入军营的大门,恋人们在分别,亲人们在告别,嘈杂的场面,在那样的年代,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正常,导演想通过精神异常的妇女来表达些什么?在当时的苏联,这个包包还是很流行的    正在为新兵们剪发的苏联士兵,看到军服里面的领衬后,(领子内白色的布条,为防止衣服布料接触脖子会对皮肤造成磨损,由士兵们自己缝制到衣服上面.)感觉导演在追求真实性方面做得还是比较严谨的.流氓就是流氓,走路都带着一路流氓的习气,不过在后来的日子里有人帮助他纠正了这种错误的人生观.战友们有了第一次接触.社会主义体制下,这样的场景看起来混乱无序,这即是社会主义.我们的祖国当年也就是这样的,当然了我还是爱我的祖国的.受了流氓欺负的“理发师”找来了上尉同志来缉拿凶手.看到字幕后大家应该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看来在当时,派往阿富汗的部队可以享受到一点点的小小的特权……..首战告捷,年轻的士兵们不屑的眼神又流露出来了,未知的阿富汗执行会把他们磨练成真正的军人.此时我们的主角“第九纵队”(9连)出现了.萨沙做了自我介绍,在苏联时期,贝雷帽后置的带法在非正规场合还是很流行的.即便是正规带法下,苏联士兵佩戴贝雷帽的样子也与资本主义国家截然不同  苏联贝雷帽的标准带法,看上去显得贝雷帽很大,看惯了英军和美军带蓓蕾帽的样子乍一看苏联人的带法感觉很另类  内部的厂标,89r代表的是年份,即1989年生产,军服上也是如此标注年份的  出厂时帽子上的纸质标签    萨沙的这身衣服(MABUTA后期型)在彼时的苏联只是一款普通的空降兵作训服简作战服而已,但在此时, 2008年在EBAY上这款衣服的拍卖价格已经攀升至400美金一套了,早期型也要在200美金左右一套.真是物以稀为贵。MABUTA同时也配有冬装,样式上与春秋装有些不同。MABUTA早期型侧面的棕色扣小口袋用来放置伞兵刀衣服内标,标有年份与尺寸,此件尺寸为50-4苏联军服尺码表,看上去比较复杂,实际上根据尺码表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合适的军服号码。而且苏联军服尺码的表达方式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先从尺寸上来看,44-46实际为两个尺码的军服,即44码与46码,可能是为了省事所以俄国人没有分开写,那么后面的胸围的88-92就分别对应44码和46码,即是44码军服的胸围为88cm,46码军服的胸围为92cm后面的腰围,臀围也是如此对应。第二部看身高,即是裤子的长度,1 рост158cm从155cm至161cm ,衡量方式为,身高158cm的人应穿着高度为1 рост的军服155cm至161cm代表军服的实际尺寸可以容纳最低155cm,最高161cm的人158cm的长度的裤子为何身高155cm的人穿着不会长,身高161cm的人穿着不会短?看上去很矛盾,这么多年来衣服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去买的每次也都合适,可能这就是苏联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后面的身高尺寸以此类推。把两项数据综合在一起即是你应该穿的军服尺寸,例:我的胸围为88cm,腰围为76cm,臀围为92cm,身高为158cm那么我应该选择的苏联军服尺寸即为44-1,如果我的身高是170cm,那么我的军服尺寸即为44-3,应该比较好选择出合适自己的军服尺码。  MABUTA冬装的保暖效果真是异常的好,在国内使用的话绝对是很HI的  在未来的3个月里,萨沙要对他的士兵进行魔鬼训练,为的是让他们能够适应阿富汗战场的残酷环境.士兵们身着M1985型作战服,同时配套有野战帽电影中总是存在些破绽的,不是电影拍的不好,也不是导演不好,可能苏联时期的伞兵靴不是太好找吧,种种原因导致.影片截图中有几个士兵穿的俄军的短靴,于苏联的作战靴略有区别.  特征比较明显,鞋底花纹不同,鞋面为麻点状,鞋带孔位16个,可以按以上特征区分苏联伞兵靴与俄罗斯伞兵靴    苏联空降兵RD-54型背包,空间还是很大的,可以放入很多东西,两侧的口袋空间也还不错结构简单、实用。  萨沙穿的这双鞋是俄罗斯生产的莫斯科牌adiads仿,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沿海地区的发展使很多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国际品牌也开始出现的中国的市场,当然也有不法商贩制造知名品牌的仿制品.在当年,中苏有好关系,贸易也互有往来,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当年流入苏联市场的中国制造的名牌运动鞋较多.苏联士兵追求时尚潮流也有很多人购买中国仿制的名牌运动鞋.电影中出现的这款鞋在现在的俄军特种单位中会被采购(主要以内务部特种部队为主,FSB联邦安全局特种部队相对比较正规一些).但是当时苏联是否已经生产这双鞋,目前还未找到资料.    这两双在当年的苏联出镜率还是比较高的临近新兵训练营结束前,空降师师长对士兵们训话,师长胸前的金星奖章,苏联英雄称号的获得者已经很好的说明了他的卓著功勋.据师长介绍,如果有不愿意去阿富汗的可以站出来,然后就可以不去阿富汗而被派去另外的地方服役,我在想真的会有这样的事情吗?师长所穿的空降兵款TTSKO迷彩服算是众多空降兵迷梦寐以求的衣服,空降兵款TTSKO迷彩服在苏联空降兵TTSKO迷彩服,此款应该属于后期型,上衣为两口袋,穿着时上衣下摆塞入裤子中下配短靴,在苏联军服着装条例中TTSKO型迷彩服配马靴,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战中全部搭配短靴实用,上衣前面两个与背面一个方形孔用来固定背带.苏军TTSKO型迷彩服还有海军步兵款,样式上与空降兵款略有不同,上衣为4口袋,穿着时上衣下摆不塞入裤子,内其他方面全部一样.内部的口袋可以用来放信号枪.我收藏的几套苏联TTSKO苏联领土地域广阔,所以根据不同地区植被颜色,ttkso型迷彩服也有3-4种不同颜色收藏的几款TTSKO色的帽子 野战帽,PANAMA帽,蓓蕾帽喜欢苏联迷彩的军友可以购买这本书来学习一下,设计的款式基本涵盖了整个苏联时期全书150页,全彩页,图文搭配介绍问题又出现了,背对镜头的仁兄穿了件乌克兰TTSKO,虽说苏联TTSKO在军品市场上比较少见,但是相信在俄罗斯仓库中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库存数量的.乌克兰TTSKO与苏联TTSKO的主要区别在于迷彩花纹的颜色上,可以参考以上面的苏联TTSKO图片进行对比小麻雀带的这顶PANAMA帽对于我来说也有些疑问,扣子使用的是绿色平面扣,并非传统的内如刻有五角星图案的绿色圆扣,帽子内部没有场标,只有帽子尺寸号码,据猜测可能是为电影拍摄制作的道具,我就很有幸买到过一顶,可以通过下图来看下两顶帽子,可以对比一下,新入门的玩家需要注意,以免买错先上原品图片疑似电影道具的PANAMA帽    一水正跟的苏联伞兵靴看见大尉同志的脸就知道他久经历练,上面写满了沧桑,在唯二的苏联入侵阿富汗题材的电影中,1991年由俄罗斯,意大利联合拍摄的“霹雳红星”可以算的上是比较经典的,喜欢阿富汗题材的军迷们一定不可错过,1989年阿富汗战争结束,1991年拍摄的阿富汗题材的电影,在道具上可谓是选择多多,大量原品可供选择,初次观看霹雳红星的时候对于其中的军服,装具着实是眼馋了很久.与9连相比,霹雳红星更为写实,商业电影的成分并不是那么的明显,虽没有9连里那么多火爆的场面,从电影中反映出很多当年真实的画面,如同纪录片一样,我是看了好几遍,依然很喜欢.在霹雳红星中,我们的大尉教官也有出演,1991年的时候他的一头金发还是很迷人的,不过当年大尉同志的军衔只是上等兵.看来导演是个有心之人,还记得大尉同志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特意再次请他来出演,不过戏份就比霹雳红星中压缩了90%,仅仅是一闪而过淘宝上有这部电影的光盘出售在训练中经历了几次挫折后终于通过团队配合获得了胜利,士兵们欢呼雀跃,这是发自内心的令人振奋的.士兵们佩戴的是SSH-68型头盔。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本文标题:[苏联阿富汗战争电影]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和美国在苏联阿富汗战争&版权说明
文章标题: 文章地址:
1、《[苏联阿富汗战争电影]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和美国在苏联阿富汗战争》一文由262阅读网()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与阿富汗战争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