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如意宝藏论》的观点,佛教 思辨的观点和外道有哪五种区分方法

区分佛教和外道的五种方法--学佛网
&区分佛教和外道的五种方法
发布:欣求极乐&[ &]&& 日期: 13:30:00&&
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佛教和外道有五种区分方法:
&&&&一、皈依。佛教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而外道皈依的是遍入天、大自在天、上帝等。这次去甘肃看见很多回教道场,里面有星星和月亮的标志,象征他们希望获得这些果位。古代论著中也有太阳派、月亮派等外道,他们暂时皈依这些,但这些并不能让人了脱生死。所以皈依三宝是基础,我们以后区分佛教和外道时,首先要以皈依来分。
  二、见解。见解有暂时和究竟之分,佛教的暂时见解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寂灭,最究竟的见解,是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而外道根本没有这种殊胜的见解,虽然有些窍诀暂时可以压制烦恼、痛苦,但无法从根本上断除。
  三、修行。佛教有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方法,可依之次第修持大悲空性。而外道只能暂时修持制止分别念的禅定,并没有如是殊胜的修法。
  四、行为。佛教是远离贪嗔痴以及损害众生的行为,而外道经常损害众生,也不能脱离贪嗔痴的行为。
  五、果位。佛教是声闻缘觉、菩萨、佛陀三解脱,而外道没有如是的解脱,只能流转于轮回当中。
  佛教和外道之间的差别,其他论典和窍诀中也有不同说法,但无垢光尊者的教言非常关键,大家应该牢牢记住。佛教徒的皈依、见、修、行、果,与外道是怎么区分的?大家要常以之来衡量自己,看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佛教徒。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期末考试范围 一、《入行论》 第七品 复习题 第95节课 572、名词解释 ...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期末考试范围 一、《入行论》 第七品 复习题 第95节课 572、名词解释 ...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88-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一问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
第三方登录:佛教中的地狱道是真的吗-佛教当中说的六道轮回是真的吗
佛教中的地狱道是真的吗 佛教当中说的六道轮回是真的吗
佛教中的地狱道是真的吗
在八大寒地狱中:参考法师著作《生死之轮》),只能经年累月地忍受不断被杀害之痛苦,但却不死去。真这么惨吗,有情众生受着不同程度之寒苦所逼,完全无法出离。在其他狱中,众生会被烧至七孔冒烟,并不由母胎所出地狱道的众生,众生会互相砍杀,甚至会被冻封僵立几百亿年之久,却因业力未尽而不会死去。其他地狱的各苦,衲就不在此详述了(注,或被肢解,又或被放入熔铜中煮至皮开肉烂。在八大热地狱中投生的众生,受着各式各样的大苦。在有些热狱中,所幻化出来的惨况,苦不堪言。总之,地狱道是六道中痛苦最大的一道,亦非因卵而出,而是化生出的。这些都是过往之恶业力成熟时
如果去了地狱.那是真实可以感受到的.圣经中.只谈到了”火湖”.描述为”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也就是”8热地狱”.其他地狱.圣经没有谈到.佛经中.谈的就非常详细了. 另外.关于天堂.圣经只谈到了第3层.其他的没有谈到.佛经中.28层天堂全部谈到了.非常详细.圣经没有谈的太多的原因是:天堂第3层以下.通过”爱神和爱人如己”的修行方法.就可以上去.而第4层以上.必须通过修行禅定和四无量心.才可以去.这是基督教无法做到的.所以圣经没谈. 天堂1-3层.是基督教的修行内容.天堂4-28层.是印度教的修行内容.在28层天堂之外.还有他方净土世界.是佛教的修行内容.
当然是这样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佛教和外道有五种区分方法:
一、皈依。佛教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而外道皈依的是遍入天、大自在天、上帝等。所以皈依三宝是基础,我们以后区分佛教和外道时,首先要以皈依来分。
二、见解。见解有暂时和究竟之分,佛教的暂时见解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盘寂灭,最究竟的见解,是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而外道根本没有这种殊胜的见解,虽然有些窍诀暂时可以压制烦恼、痛苦,但无法从根本上断除。
三、修行。佛教有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方法,可依之次第修持大悲空性。而外道只能暂时修持制止分别念的禅定,并没有如是殊胜的修法。
四、行为。佛教是远离贪嗔痴以及损害众生的行为,而外道经常损害众生,也不能脱离贪嗔痴的行为。
五、果位。佛教是声闻缘觉、菩萨、佛陀三解脱,而外道没有如是的解脱,只能流转于轮回当中。慧律大法师曾开示 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 得闻解脱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希望您能早日了解轮回的苦患,回归佛法的怀抱!
地狱之报确是千死万生,苦不堪言,佛说。佛说法,曾比喻:就如醒了的人,把梦中事讲给他人听,他是无法把梦中事拿出来让你看来让你感同身受,但他讲的确是梦中事。佛是觉者,是最圆满的智慧者,他把真相讲给我们来听,我们却从未从生死大梦中醒过。我虽不曾现在亲眼见到地狱,也不记得曾下过地狱的前世受过什么样的痛苦,但我深切地相信佛说的话!佛经中告诉我们世间是有六道轮回的,其中一道即是地狱道。*《地藏经》中讲述了种种地狱及罪报,那些痛苦无量,佛说那还只是粗说之。*关于地狱众生受苦报的时间,《阿毗昙论》云:1.等活地狱:寿命5百岁,一昼夜为人间9百年。2.黑绳地狱:寿命1千岁,一昼夜为人间3亿6千万年。3.众合地狱:寿命2千岁,一昼夜为人间14亿4百万年。4.号叫地狱:寿命4千岁,一昼夜为人间56亿6百万年。5.大号叫地狱:寿命8千岁,一昼夜为人间230亿年。6.炎热地狱:寿命1万6千岁,一昼夜为人间921亿6百万年。7.极热地狱:寿命长半劫。8.阿鼻地狱:寿命长达一劫。虽然佛陀不能拿出地狱苦报让你我来看,来感受,但他确是如是对我们众生说,造作地狱因,必会受无量苦的!所以佛陀教育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种因,自受果,当警醒、当畏惧!
请”我为道”先生听我说
如果有佛门中人得罪过你,我愿代替他向你道歉地藏王菩萨从没说过他是地狱的管理者阎罗虽然是地狱的管理者,但他也是佛经中说的具体请看<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佛说楼炭经>
<佛说铁城泥犁经> (((佛告比丘:“如甲上土者,若诸众生,形可见者,亦复如是。其形微细,不可见者,如大地土。)))注意”其形微细,不可见者”《正法念处经》:彼以闻慧。或以天眼。(彼以闻慧。或以天眼=彼见闻知。或天眼见)见十种虫。至于肝肺。人则得病。何等为十。一名食毛虫……此诸虫等。其形微细。无足无目。行于血中。痛痒为相你生病了,放一点血出来用肉眼看看,有”虫”吗?看不到吧!用显微镜呢?一看你就明白他说的”虫”是什么意思了!2500年前没有显微镜之类的东西,你说他是怎么看到的?(答案见上面经文)2500年前的人看到佛经里说”微生物会导致疾病”,他们会相信吗?在那个时代,恐怕很多人会认为这是迷信(因为普通人不能通过肉眼看到微生物),现在有了显微镜,这种说法才被证实了! 现在,你知道地狱是否真的存在了吧!!!
地狱论是佛教的一种观点,是因果报应学说的一部分.是佛教为了其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一般认为是一种&吓唬学说&.可以不相信.但是,佛教智慧却很有魅力.值得学习.
基督教的地狱和佛教的地狱有什么区别?……
基督教对地狱描写,要来自耶稣在《新约》中的叙述和《启示录》的描述,因此地狱观念是《圣经》字面的描述。...
不信基督教会下地狱吗?……
那倒不至于。下不下地狱,跟信不信教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如果有信仰,知道按照信仰里说的去做,就更能够...
我是17k的一名作者,我写的灵异小说中将会出现一个邪教,教众都是一些丧心病狂之人,他们每日都游走在……
修罗教或者地狱道或邪灵教
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请指教,不胜感激……
地狱道.佛教讲究因果报应,以善恶诸业为因,招致...《启示录》中,我们丝毫也感受不到基 督 教是.....
中国各教派的主张?……
在基督教近代传教运动中,路德宗也传到亚、非、拉地区。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2)加尔文宗(Calvin...
全球各大著名宗教及内容……
所谓复兴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中伊斯兰教发展到尔萨[耶稣:纪元元年——40年]...道教的神仙信仰包括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 思辨的观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