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莱距离中国有多远市场经济有多远

中国距离真正的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光远看经济
正在加载...
腾讯财经特约自媒体 光远看经济(ID:guangyuanview)文 | 马光远自2014年以来,世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不断的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按照他们的说法:十四年前,中国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五年前,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按照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中国早在2014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国,世界经济的版图因为中美两国经济权力的交接而改变。不同于以往听到中国经济排名提升后的激动和炒作,时下的中国对于诸如此类戴给中国的高帽更多了一份理性和警惕。笔者关注看到,对于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消息,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等新兴媒体,都几乎以调侃的心态对待。特别是,我们注意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排名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尽管可以消除各种人为操纵的情况,但这种完全按照购买力计算汇率的办法,和现实情况相距甚远,汇率的变化除了购买力,还要受国民收入、国际资本流动、生产成本、贸易条件、政治经济局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汇率时,如何选择代表性的物品构成“一篮子物品”迄今是一个难题。所以,现实中很少有国家真的用购买力平价来作为调整汇率的标准。从中美两国的真实物价看,事实上,中国很多真实物价按照英国《经济学人》的巨无霸指数计算,人民币的购买力绝非低估,而是被高估了。所以,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中国GDP总量超过美国,只能一笑而过了。我们相信中国的GDP总量有一天一定会超过美国,但那是实实在在的超越,而不是靠计算规则的改变。即使承认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中国超越美国的结果,中国经济的真实实力不要说距离美国,就是距离我们已经超越的日本、德国、英国等国,仍然具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经济就总量而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超越的奇迹,在很多领域,中国都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 201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国,美国保留这个地位超过100年的时间;→ 2012年,中国成为第一专利申请大国;→ 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但这只是货币的正面,货币的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诸如此类“第一”背后,中国面临的尴尬。中国的GDP总量尽管已经是全球第二,占全球的比重刚超过10%,但中国的能源却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2012年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中国消耗的资源,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起来的总和还大。未来30年,这种资源耗竭性的发展模式无论对于中国自身还是世界而言,都将是很难再承受的。同时,2013年,中国也成为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国,全球2013年碳排放量达到361亿吨左右。其中,中国排放二氧化碳100亿吨,美国52亿吨,欧盟28国35亿吨,中国的碳排放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占世界总排放量的近3成。这意味着,中国发展经济付出的能源或者环境代价远高于欧美。而且,如果用人均GDP这个更能衡量一个国家幸福生活的标准看,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接近8000美金,尽管这已经是差不多30倍于1980年的数字了,但跟美国的人均51200比,还差得很远,即使按照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美国这个数字最乐观的估计也应该到2049年之后了。在这种情况下,用所谓的购买力平价忽悠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实在令人捧腹。而且,以上只是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如果考虑其他方面的经济软实力,中美之间的差距也许更大:在科技领域,全球前沿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差不多一半属于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超过一半授予了美国人。在创新领域,中国目前仍然属于追赶型阶段,除个别领域,中国在绝大多数创新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第一梯队,也落后于英国、以色列、韩国等第二梯队。从科技研发投入的强度看,中国尽管近几年来投入强度逐渐增强,并且在2011年达到创纪录的1.84%,但与美国的3.07%相比,仅相当于美国的60%,研发经费支出数量规模也只有美国的23%。并且,中国研发投入强度也低于日本的3.26%,德国的2.82%,瑞典的3.40%,芬兰的3.88%和丹麦的3.02%。也低于韩国的3.74%,中国台北的2.90%和新加坡的2.09%。全国研发人员年平均经费分别只有美国的12%,韩国的17%和日本的10%。也就是说,就科技、文化等影响经济未来竞争力的软实力而言,中美两国的鸿沟是很难在短期内逾越的,对此没有清醒地认识,而只陶醉于GDP“大数据”,认为全球经济第一的权杖真的已经实现交接,太傻太天真。即使作为第一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的很多领域,中国在核心技术和原创能力方面极为残缺,中国可能是二战以来经济规模成为第二之后,产业竞争力最弱的经济大国,也是经济规模到了第二之后,几乎没有几个国际品牌的经济大国。我们几乎在90%以上的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其他国家,而不仅仅生产不出来圆珠笔头。当然,没有GDP“大数据”方面的进步,人均GDP等更能反应经济实力和进步的小数据的进步就是无源之水。但是,衡量经济实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运算和指标。对于中国而言,关注中国经济的短板和与美国真正的差距,关注中国在技术创新,在制造业竞争力,在新的科技革命面前的应对方略,关注中国在制度方面的巨大的差距。韬光养晦,不过早戴上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第一”的帽子沾沾自喜,才是成熟的体现。如果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再反复,中国在体制机制方面循序渐进,那么,到2049年,中国真正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之后,那个时候的第一才具有真正重要的意义。记住: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的从来都是看人均,而不是GDP总量。甲午战争,中国的经济总量远高于日本,中国败于日本;鸦片战争,中国的经济总量也高于英国,中国败于英国。对于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这一点尤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文章来源:“光远看经济”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已取得授权,再次转载需得到原公众号授权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制造的问题吗?关注腾讯财经微信公号(financeapp),回复关键字“中国制造”,就可以看到答案啦。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jasongqwang]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距离零利率有多远
温州财经网&& 12:48
稿源:中国经济网&&编辑:李荣
关键词:零利率 多远 buiter
  银行存贷利率逐级下调,微利时代已经开启。昨日,花旗首席经济学家Willem Buiter更是在最新发布的2016年前景展望报告中指出,中国可能成为首个把基准利率降至“零”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对此,国内专家纷纷进行反驳,认为零利率时代不会马上到来。
   花旗唱衰
  据了解,在上述前景展望报告中,Willem Buiter首先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前景会处在衰退之中,并表示中国的通货紧缩压力和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将迫使政府放松财政政策,并且让人民币贬值,也许还将成为首个把利率降至“零”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
  实际上,这并非Willem Buiter第一次看空中国。早在今年9月,Willem Buiter就首先质疑中国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其中尤以GDP数据首当其冲。他当时表示,“中国实际增长率可能接近4.5或者还不到”。“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企业使用金融杠杆过度,不仅国有企业,包括地方政府以及非常脆弱的银行系统,虽然由政府支持,有强大能力,但资本支出回报率极低,投资为GDP的50%,但即便是官方数字增长率也只有7%。”
  伴随着经济放缓,微利率时代来临,是否真的要上演零利率备受关注。Willem Buiter还表示,“当前惟一有可能防止中国进入衰退的,是通过中央政府资助、中国央行货币化的大型消费导向财政刺激计划。但是,他们反应会太迟,以至于衰退不可避免”。
   智库反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Willem Buiter零利率的观点貌似言之凿凿,但是在中国经济学家看来,以中国目前中高速的增长经济数据来看,明年在中国出现零利率并不可能出现。
  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直接拒绝对此观点进行评价。不过他表示,一方面,外国的经济学家对于利率测量的标准和中国国内对利率的测量标准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一些国外的经济学家一直以来就从未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名义利率继续下降是有可能的,但是降至零利率目前来看则不具备条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则表示,事实上,Willem Buiter所说的利率是指已经在西方国家实现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尽管当前中国已经放开了存贷款利率上限,实现了一定的利率市场化,但目前的利率还是处在非市场化状态之中。所以Willem Buiter所统计出来的零利率并不能真实代表中国的实际情况。
   零利率有多远
  据了解,从全球经济情况发展来看,零利率政策始于1999年2月。当时日本面临严重的经济不景气和金融动荡局面,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日本采取了财政和金融双管齐下的做法,其中之一就是在金融方面实施零利率政策。
  对此,吕随启认为,零利率一般发生在资本供给大于资本需求的国家,这些国家在采取零利率的时候国内经济往往处在一个长期的通缩阶段,为了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外来的资本作为助力。“这些国家一般都是处在一个资本可自由流动,资本项目开放,金融体系较为市场化的经济体之中。”
  对于中国离利率市场化还有多远,吕随启表示,“实际上,从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增速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中国的金融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资本流入还处在一个严格的管制之中;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来说虽然有所减缓,但还没有到达通缩的地步,所以中国离零利率还很远”。前述银行业分析师则表示,中国离零利率起码还有十几年的路程。
扫描二维码关注温州网金字塔俱乐部新闻热线:(42爆料邮箱:欢迎网友提供线索
新闻、广告合作热线 :1  
温州财经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