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的人差不多都成了“四川千万富翁遭撕票” 未来房价怎么走

有房的人差不多都成了“千万富翁” 未来房价怎么走?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最新数据,8月份,厦门、合肥、南京的新建商品住房同比分别上涨44.3%、40.5%和38.8%;“北上广深”同比涨幅分别达25.8%、37.8%、21.2%和37.3%。短短一年间,房价快速上涨,一些在一线城市中心区拥有房产的人轻而易举具有了千万级的身家。与此同时,没有及时出手购房的人发现,买房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北京天价学区房、上海为买房而出现离婚潮、南京限购前疯狂买房、一家千人的上市公司靠出售两套学区房而免除被摘牌的命运、深圳6平方米88万的“蚁房”被热炒……今年以来,围绕房地产市场,各种新闻频频爆出。关于2016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些数据是应该记住的——经济学家谢国忠估算,当下中国三个一线城市房地产的市值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国所有房地产的价格!按照国际标准,房价租金比在16.7-25倍之间为健康区间。目前中国主要城市房价租金比大约为38.5倍,上海、北京、深圳、厦门、南京则均超过50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分析报告》指出,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整个非金融A股公司直接贡献了近40%的净利润的增长和近50%的核心净利润的增长。有一个新摩尔定律在流传:北上广深,每个月收入可买的住房面积数,约每隔18个月会缩水一倍。央行数据显示,8月新增信贷中,居民按揭贷款再度“一枝独秀”。今年前8个月,房贷的新增值高达4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信贷的比重为46%,而2014年和2015年这一占比分别是35%和29%。未来房价怎么走?当前业内依然有正反两种答案,有文章说“六大现象预示房价已触及顶点”,也有专家分析房价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去库存”“分类调控”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数据证明,目前房地产去库存已初见成效,但效果与三线、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初衷并不完全一致。“因城施策”,到目前为止,已有11个一线、二线城市出台严格的限购措施。但专家指出,现阶段房价暴涨的原因有更深层因素。在货币供应相对充裕,而实体经济走势不确定、制造业利润微薄的情况下,投资需求被无限大地释放在房地产市场。三四线城市的库存房没有投资获利的空间,因而也没有形成消化商品房的市场。所以就出现了一线、二线城市过热,三线、四线城市仍然冷的现状。树不能长到天上,房子是给人住的。回归常识看问题,房子的居住属性永远是第一位的,绝不可能成为完全的投资品,更不能成为投机品。但房价的调控不可能完全靠行政手段,房价走向“理性”要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新的增长动能,让实体经济真正有合理的利润,制造业的企业家有投资的愿望,使过多的流动性从房地产市场回流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同时,政府的财政收入要从过度依靠卖地和房产地收入,转入靠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支撑。对于房地产库存依然较多的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不能仅仅寄望于优惠金融政策和行政手段,而是要通过城镇化加速、产业化升级、社会公共资源均衡化来吸引更多的创业就业者和长期居住者,地方有魅力、产业有活力,房产自然就会有市场。可以说,房价走向并不完全由房地产行业决定,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真正推进。 加入腾讯房产QQ看房群,惊喜不断,购房优惠由你掌握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在这里,读懂楼市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房产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房产”,获取更多房产资讯。
均价:均价7500元/平方米
特色:改善住宅
均价:均价4880元/平方米
特色:刚需房
均价:均价5659元/平方米
特色:刚需房
最高享96折
均价:均价3500元/平方米
特色:刚需房
&参团热线: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最新数据,8月份,厦门、合肥、南京的新建商品住房同比分别上涨44.3%、40.5%和38.8%;“北上广深”同比涨幅分别达25.8%、37.8%、21.2%和37.3%。    短短一年间,房价快速上涨,一些在一线城市中心区拥有房产的人轻而易举具有了千万级的身家。与此同时,没有及时出手购房的人发现,买房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北京天价学区房、上海为买房而出现离婚潮、南京限购前疯狂买房、一家千人的上市公司靠出售两套学区房而免除被摘牌的命运、深圳6平方米88万的“蚁房”被热炒……今年以来,围绕房地产市场,各种新闻频频爆出。  关于2016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些数据是应该记住的——经济学家谢国忠估算,当下中国三个一线城市房地产的市值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国所有房地产的价格!  按照国际标准,房价租金比在16.7-25倍之间为健康区间。目前中国主要城市房价租金比大约为38.5倍,上海、北京、深圳、厦门、南京则均超过50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分析报告》指出,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整个非金融A股公司直接贡献了近40%的净利润的增长和近50%的核心净利润的增长。  有一个新摩尔定律在流传:北上广深,每个月收入可买的住房面积数,约每隔18个月会缩水一倍。  央行数据显示,8月新增信贷中,居民按揭贷款再度“一枝独秀”。今年前8个月,房贷的新增值高达4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信贷的比重为46%,而2014年和2015年这一占比分别是35%和29%。  未来房价怎么走?  当前业内依然有正反两种答案,有文章说“六大现象预示房价已触及顶点”,也有专家分析房价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去库存”“分类调控”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数据证明,目前房地产去库存已初见成效,但效果与三线、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初衷并不完全一致。  “因城施策”,到目前为止,已有11个一线、二线城市出台严格的限购措施。但专家指出,现阶段房价暴涨的原因有更深层因素。在货币供应相对充裕,而实体经济走势不确定、制造业利润微薄的情况下,投资需求被无限大地释放在房地产市场。三四线城市的库存房没有投资获利的空间,因而也没有形成消化商品房的市场。所以就出现了一线、二线城市过热,三线、四线城市仍然冷的现状。  树不能长到天上,房子是给人住的。回归常识看问题,房子的居住属性永远是第一位的,绝不可能成为完全的投资品,更不能成为投机品。但房价的调控不可能完全靠行政手段,房价走向“理性”要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新的增长动能,让实体经济真正有合理的利润,制造业的企业家有投资的愿望,使过多的流动性从房地产市场回流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同时,政府的财政收入要从过度依靠卖地和房产地收入,转入靠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支撑。  对于房地产库存依然较多的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不能仅仅寄望于优惠金融政策和行政手段,而是要通过城镇化加速、产业化升级、社会公共资源均衡化来吸引更多的创业就业者和长期居住者,地方有魅力、产业有活力,房产自然就会有市场。  可以说,房价走向并不完全由房地产行业决定,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真正推进。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今天的房奴都是明天的千万富翁?
来源:金融行业网
作者:房金所
  摘要:人们的观点是,租房是纯消费,交完房租得不到任何东西。买房可以算是一种投资,相当于用人民币去置换房屋产权。所以,如果今天愿意花数百万成为房奴,未来就是千万富翁。真相是这样的吗?
  (搜狐财经思想库:让思维有乐趣,让思想有力量!汇集顶尖财经智库,分享深刻透彻的调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识,为网友提供思想洞见和专业分析。)
  据香港《商报》网站5月16日报道,人们的观点是,租房是纯消费,交完房租得不到任何东西。买房可以算是一种投资,相当于用人民币去置换房屋产权。所以,如果今天愿意花数百万成为房奴,未来就是千万富翁。这样煽动性的言论自然把中产者引入住房市场。但是,这样的论点却是建立在一系列不成立的设定基础上。
  首先,这种结论是建立在前十几年中国住房市场的经验上。即在过去的十几年,由于房地产政策的鼓励及推动,让内地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房价只涨不跌的奇迹。这样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周期性调整,房价只涨不跌,居民买到住房就是赚钱,同时也把内地房地产市场推到一个极端。但是,内地的这个房地产泡沫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周期性调整也不可避免。也就是说,不要说未来30年内地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如前十几年那样发展,就是在短期内(近3年内)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也是必然之势,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内地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岂能只涨不跌?如果房价不能只涨不跌,反之下跌,那么房奴要成为千万富翁就可能会是空中楼阁。
  其次,这种结论是建立在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永远停留在目前的低点上,建立在今年内地的货币政策永远是过度宽松的基础上。但不仅30年内这种低利率时代会改变,今后利率的波动与上升也是十分正常。只要读点历史,就会看到在上个世纪最后20年,全球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平均在10%左右,中国的利率在10%以上,那么未来的内地按揭利率上升也是正常。如果利率上升,购买住房还贷都还不起,30年后的财富早就鸡飞蛋打,哪里还有千万富翁可言?
  再次,上述结论假定内地未来30年的住房政策会如前十几年那样永远不会变化。即住房的投资功能与居住功能永远混淆,而且正如上述,租房是消费,作为房奴是投资。可以说,前十几年内地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疯狂,之所以会把房价炒得越来越高,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把住房的两种属性混淆,最后必然让住房市场远离它的基本居住属性而成为少数人投机炒作赚钱的工具。但是,不要说这种房地产政策30年不会变化,就是在今年,政策或许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如果内地的住房市场用税收政策让它回归基本的居住功能,住房不能够成为投机炒作赚钱的工具,那么30年后住房市场的投资属性从何而来?而且住房回归到它的基本居住功能,就要求住房市场的价格回归理性,房地产的投机炒作行为就会戛然而止。30年后的住房投资属性都没有了,房奴如何成为千万富翁?
  可以说,上述的假定,任何一个不成立,都会让“今天是房奴,明天成为千万富翁”的结论成为空中楼阁或幻想。不过,也应该看到,也正是这种幻想,使最近内地不少地方出现前所未有的抢房潮、房价疯狂上涨潮,先是深圳,然后扩展到一线城市,扩展到一线城市的周边及内地一些城市。
  只要看到今年一季度住房按揭贷款占整个贷款三分之一以上,看到4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整个贷款80%以上,就知道目前内地不少居民都希望利用银行的贷款杠杆,甚至于利用首付贷,让自己成为“今天的房奴,30年后的千万富翁”。而且,在最近的抢房潮中,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不是没有住房的人,而绝大多数都是有房的,或中产者,这些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把握地产炒作赚钱的最后一次机会,纷纷抢房,但实际上,这些人涌入市场后,不仅政策及环境会变化,而且估计没有更多的人来接盘。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的期望或幻想都将随风消逝,都可能全部被严重套牢,甚至于涤荡得一贫如洗、债务沉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更多内容见搜狐财经思想库,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
(责任编辑:陈君)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按照拼音首字母选择
有房的人差不多都成了“千万富翁” 未来房价怎么走?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最新数据,8月份,厦门、、南京的新建商品住房同比分别上涨44.3%、40.5%和38.8%;“北上广深”同比涨幅分别达25.8%、37.8%、21.2%和37.3%。 短短一年间,房价快速上涨,一些在一线城市中心区拥有房产的人轻而易举具有了***的身家。与此同时,没有及时出手购房的人发现,买房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北京天价学区房、上海为买房而出现离婚潮、限购前疯狂、一家千人的上市公司靠出售两套学区房而免除被摘牌的命运、6平方米88万的“蚁房”被热炒……今年以来,围绕房地产市场,各种新闻频频爆出。 关于2016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些数据是应该记住的——经济学家谢国忠估算,当下中国三个一线城市房地产的市值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国所有房地产的价格! 按照国际标准,房价租金比在16.7-25倍之间为健康区间。目前中国主要城市房价租金比大约为38.5倍,、、深圳、、南京则均超过50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分析报告》指出,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整个非金融A股公司直接贡献了近40%的净利润的增长和近50%的核心净利润的增长。 有一个新摩尔定律在流传:北上广深,每个月收入可买的住房面积数,约每隔18个月会缩水一倍。 央行数据显示,8月新增信贷中,居民按揭贷款再度“一枝独秀”。今年前8个月,房贷的新增值高达4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信贷的比重为46%,而2014年和2015年这一占比分别是35%和29%。 未来房价怎么走? 当前业内依然有正反两种答案,有文章说“六大现象预示房价已触及顶点”,也有专家分析房价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去库存”“分类调控”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数据证明,目前房地产去库存已初见成效,但效果与三线、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初衷并不完全一致。 “因城施策”,到目前为止,已有11个一线、二线城市出台严格的限购措施。但专家指出,现阶段房价暴涨的原因有更深层因素。在货币供应相对充裕,而实体经济走势不确定、制造业利润微薄的情况下,投资需求被无限大地释放在房地产市场。三四线城市的库存房没有投资获利的空间,因而也没有形成消化商品房的市场。所以就出现了一线、二线城市过热,三线、四线城市仍然冷的现状。 树不能长到天上,房子是给人住的。回归常识看问题,房子的居住属性永远是第一位的,绝不可能成为完全的投资品,更不能成为投机品。但房价的调控不可能完全靠行政手段,房价走向“理性”要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新的增长动能,让实体经济真正有合理的利润,制造业的企业家有投资的愿望,使过多的流动性从房地产市场回流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同时,政府的财政收入要从过度依靠卖地和房产地收入,转入靠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支撑。 对于房地产库存依然较多的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不能仅仅寄望于优惠金融政策和行政手段,而是要通过城镇化加速、产业化升级、社会公共资源均衡化来吸引更多的创业就业者和长期居住者,地方有魅力、产业有活力,房产自然就会有市场。 可以说,房价走向并不完全由房地产行业决定,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真正推进。
买房精选专题
天润碧海湾
湛江哪个区买房子好
阅读下一篇
下载APP新上房源早知道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万富翁遭撕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