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酷的站酷盈利模式式是怎样的

吐槽赢利器 - 设计师电脑之家 - 站酷专题 - 站酷ZCOOL
9月29日至10月30日,英特尔发起了一场吐槽赢利器的互(比)动(惨)投(大)票(会)。一共有5367位设计师参与了的吐槽活动,
提供了2086条吐槽留言。感谢设计师的积极参与,快来查看吐槽统计和获奖名单!
卡顿太闹心、渲染时间长,何时能下班?
用Photoshop的复杂滤镜速度太慢,等待时间太长了,有时候甚至卡顿无响应。而且这种情况下什么都干不了,效率很低更会吞掉灵感!灵感很重要,我需要行云流水般处理完一个任务!
死机当机,辛苦一天没保存白干啊摔!
机器用起来提心吊胆,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蓝屏、闪退或者非法操作。要知道很多照片的后期处理是相当费劲的,也是工作中最宝贵和重要的一部分,这样会导致工作白费,且心情极度沮丧,影响继续工作。
明明都是显示器,为什么颜色差别这么大?
在不同显示屏幕上,比如手机、其他显示器那里看的跟我这里看的不一样,这可怎么办,有些颜色哪怕偏差不多,对最终的设计效果也会有巨大影响啊。
设计师都是颜控好吗?
我们是设计师,有时候使用的产品本身就代表了我们的品味,更别说带出去见客户的笔记本了。但是现在的台式机往往傻大笨粗,笔记本好看的性能不行,性能行的不好看,就没有比较完美的产品么?
学生党预算有限,别让我的设计梦被扼杀在钱包里啦!
我是美院的学生,我没有那么多钱买机器。但是我们一样需要性能出色的产品满足设计需求,现实的问题在于,攒机器一听说我是设计师,小伙伴立刻就说配置要高、价格要贵,没有便宜一点的吗?
散热不良,用两个小时就热得可以煎蛋了啊噜~
使用台式机做高级一些的处理,甚至视频编辑时,能明显感觉到风扇的噪音,天儿热的时候甚至需要打开机箱帮助散热,机箱盖都是热的啊!有没有冷静一点的产品?
以下10位设计师获得了英特尔送出的礼物——英特尔固态硬盘!
前方负能量爆棚,请注意躲避
突然断电,没装后备电源,想死。显示器有色差,经常要借同事的显示器看效果,烦死。卡慢丑,用久了就麻木了…
Adobe photoshop已停止响应
嘎嘣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自动关机,没有错误提示,没有一点点防备,关机就这样出现,做了2个钟,做了半天,做了一天,想关就关,任性到无以复加,都是泪
如果吐槽管用的话,我现在已经满屏幕是弹幕了.....
嗡嗡的老响!风扇的声音越来越大!知道的知道我渲图呢,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玩风力发电呢!
我是一名学生党,在宿舍做设计的时候用的是普通的笔记本,做设计做着做着就嗡嗡响个不停,感觉很分心,还得关掉好多正在查资料的网页减轻cpu的负担,大大影响了效率,能不能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当你脑洞打开的时候,电脑却一直加载中,。。当你思路泉涌时,电脑不是卡就是抽筋的鼠标乱跑。当你在不开空调的冬天,也能喝上一杯50度的温水,放电脑散热器旁边就可以了,当然最美的是,辛辛苦苦一晚上,突然就死机了,(应该是电脑不喜欢吧)哎,打开个ps 就内存占用百分之八十以上 除了ps 别的啥的都不能动了,搞什么啊。说来说去是谁的错,谁都没错。我错了行了吧
做设计难免会开网页和2-3款不同的
软件同时运行!内存占用率高,PS滤镜渲染时常全局卡死,然后啥也就不用干了!呆呆的盯着进度条,只求不要崩溃!但是果不其然总会出现“程序无响应”,然后就是无穷尽的噩梦!机械硬盘的存储速率过低,存储过大文件时卡顿!
不同角度看显示器,为什么颜色差别会那么大,有时候哪些指点江山的大神们都是各个角度站在俺背后,调颜色、调颜色……调颜色,大家满意后
发个邮件给他们,又要调颜色,因为和他们刚才看到的不一样。神啊,救救受苦受难的设计师吧!
刚开始笔记本有点慢,好,加固态!!!然后是热,好,上风扇!!再然后内存不够用,加加加!!然而现在打开ps,依然是卡、卡、卡!!!OK,没问题,换台式,各种高配走起,固态、16G、花了我近6K大洋,喜滋滋的买回来没两天,尼玛,显示器真丑!!!!忍、忍、忍、、啃着馒头苦逼的没钱了额,,,,!!!
虽然说我们不能批评别人的作品,但是我很想吐槽一下现在的电脑:价格不过四千的就容易卡机,甚至当机;价格在四千到七千的,又嫌不够好看,而且散热灰常不良,而且设计图像时会卡,甚至重启;八千以上的电脑配置和款式才比八千块以下的好看,但是这价格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领奖提示:
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通过邮件方式向获奖者发送获奖通知,并请获奖网友在两个工作日内回复相关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工具让我们工作起来事半功倍,坏工具则总是会产生意料之外的问题,让我们防不胜防。英特尔重视设计师的工作体验,将会为设计师和创意人量身打造高性价比电脑配置,告别慢、卡顿的旧电脑时代。
设计师,准备好拥抱电脑新纪元了?站酷:一个 UGC 社区,如何从池塘到油田与设计无关的人,很难知道站酷,这样一家提供「设计素材」的网站。
刚刚度过八周岁生日,超过 250 万设计师用户,每天超过 10,000 张新内容被上传,日浏览量超过 700 万,刚刚完成数百万美金 A 轮融资&
他们是如何从一个分享素材的个人博客,成长为中国知名的设计师 UGC 社区?如何从一个小池塘变成一口深井,甚至未来成为不可取代的大油田?
一个池塘是如何汇聚的
在联网时代,理论上,你可以通过 Google 找到任何你想要找到的素材。但,你永远需要更多有鉴别能力的素材分享者,通过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进行过滤。
梁耀明 2006 年创立站酷只是为了收集自己喜欢的素材,当他发现自己分享的内容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用户因为寻找素材来到站酷,他意识到构建一个更大的「池塘」的时候到了。
2007 年站酷论坛上线后,「饥渴」的设计师们很快围绕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绘画、摄影、素材等领域展开讨论,单日发帖量很快达到了三四千。针对垂直领域的社区,这并不是一个小的数字。
在最开始,站酷通过素材吸引了设计师群体的关注,通过论坛释放了设计师之间渴望交流的欲望,为站酷后续的化学变化做好了第一步准备。
从池塘到深井,开启「社区」时代
在汇集第一批用户后,关于站酷的再思考重新开始。
「如何让设计师之间的交流还原本质?设计内容是设计师交流的本质,而论坛则割裂了这种连接。」
第一、梁耀明的选择是「去论坛化」,把旧站酷的素材分享与论坛交流融合为「围绕设计内容的交流与讨论」,用户可以在社区内发布原创作品或站外素材,把交流集中到那些让人喜爱的好设计。
从论坛到社区经历了不小的阵痛,包括来自老用户的不理解以及不适应,但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仅仅依靠传统 1.0 的编辑模式,难以构建一个真正能「自成长」的设计类社区。
同时,站酷确立了「上首页」的机制,确保那些创造真正好优秀原创作品的站酷用户,能够成功上首页,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与影响力。
以这一主旨重新设计上线的新站酷,一直延续到今天。用户可以在站酷社区上传、分享或者创造,融汇了壁纸、酷站、绘画、交互、平面、3D、摄影、工业设计、空间设计等众多设计话题和讨论。
第三、「通过机制来促进好设计的发生」,当用户上传了一个原创作品,其他用户热烈的讨论会激励他下一次的创造与分享,这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而曾经的竞争对手,则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
站酷从一个个人博客,成功转型成为一个 UGC 设计社区,正是通过这三个秘诀:
「社区化提升交流效率,用推荐机制过滤内容,规则促进用户分享创造。」
一个额外的收获是,当用户高度活跃在社区时,站酷团队反而变得更清闲了,能够集中在市场运营和新产品开拓上。他们旗下目前已经有图片交易、设计外包、设计招聘等产品与服务,而团队仍然维持在三十人左右的小规模。
从深井到油田,垂直小众社区的机会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传统的大而全、一统而治的思维已经落伍了,各大门户网站的社区衰败就是佐证。
同时,越来越多的小众爱好者,如音乐发烧、硬件发烧、生活理财、母子育婴、品茶养生等,他们聚集在一起进行高度集中、垂直的讨论,正在产生无法忽视的价值。
例如,果壳电子在站酷发起的「」,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收到 1455 份设计作品,优秀作品浓度极高,基本上没有其它的设计网站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这就是垂直与专注的价值。
这一波起来的垂直社区,最重要的几个特点:1、高度依赖用户创造内容。2、聚焦在有限的小众领域,进行垂直深挖的讨论。3、基于已有的用户,进行垂直领域的横向商业化探索尝试。
而前方,绝非一马平川。
第一、是受限于垂直领域的不同,部分垂直社区的受众有限,到底只是适合玩玩而已的兴趣,还是真的存在可行的商业模式,需要存疑和谨慎。
第二、大部分小众社区都是由个人主导,缺乏产品化能力,很难将好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从我接触到的几个垂直社区看,开发人员、设计人员的短缺基本都是共性。
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相信人以群分,传统网络社区的大锅饭文化是一定会被解放,垂直与小众社区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站酷则是其中一个独特的样本:
「以设计师为主导的 UGC 社区,基于特定的细分人群,将如何打破国内设计圈一成不变的死局,找到一个适合自己野蛮生长的套路?」
我们仍会带着疑问,鼓励,并继续关注。&
分享下载极客公园客户端iOS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盈利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