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广释>如何与与高者修习相换

通灵佛教网&||||||
--(3266)[] newscj
弘扬佛法 利益人群——开封大相国寺方丈释心广法师印象
中国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为心广大和尚荣膺送座弘扬佛法 利益人群——开封释心广印象3月,温暖的阳光拂在人的身上暖融融的。因为去开封公干,记者顺道拜谒了着名的大相国寺。巧得很,这天正是大相国寺法会的第一天,该寺方丈心广主持法会。因为心广法师是我们商丘永城人,便激起了记者的兴趣。法会真的很隆重庄严———大雄宝殿梵乐高奏,一派庄严和喜庆的气氛。众僧人以及从各地专程赶来的人穿戴整齐、预备停当后,在一片庄严祥和的音乐声中开始了。心广大和尚法相庄严,由仪仗引导,在大家的簇拥下,趋步至金碧辉煌的大相国寺正殿。随后,心广左手持一杯净水,右手轻捏一枝柏树叶,洒水以示祝福。中国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为心广大和尚荣膺大相国寺方丈送座目睹了心广法师的儒雅风采,便勾起了记者想了解这位老乡的欲望。在一位供职于相国寺的文友的引荐和介绍下,记者拜访了他。心广法师俗家姓杜,名建军,1965年出生于永城县一个佛教家庭。1982年自永城高中毕业后,经过悉心思考,心广向父母表白了他欲舍俗出家的志愿。心广首先去了少林寺和白马寺参学了一段时间。1982年10月,经湛雨法师的推荐和安排,又经白马寺方丈彻幻、海法二位法师的指点,心广专程到位于开封的河南社。在这里,心广参拜年逾九旬的着名高僧净严老法师,正式落发出家。净严法师精通三藏,是佛教领袖太虚大师和着名律宗高僧慈舟大师的弟子,其戒行、教理,受到全国佛教界的敬仰,是当代佛教界道隆德高的领袖。心广得依高僧剃度出家,在恩师的教诲和栽培下,进步非常快。1984年,心广考入中国院南京栖霞山分院。在学院就读期间,心广勤学苦修,在佛学和修持方面都奠定了相当好的基础。1986年,心广从佛学院毕业,并受具足戒。戒期圆满后,由于心中挂念90高龄的恩师净严,很快赶回河南。净严老法师见弟子学业有成,便将河南佛学社当家师的重任交付于他,同时安排他在河南省佛教协会工作(当时河南省佛教协会设在开封市的河南佛学社内)。当时的河南佛教,仍处于“文革”后的初步复苏阶段,佛教协会的事务非常繁重,要协调各地佛教组织及寺院与地方上的关系,维护佛教的合法权益,推动河南佛教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心广出任佛学社当家师后,解决了许多遗留问题,成绩卓然,赢得了四众弟子的信赖和敬重。1987年,在河南佛教协会第二届代表会议上,年仅22岁的心广当选为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1991年,为大相国寺落实宗教政策呕尽心力的净严老法师,大愿未了,以百岁高龄示寂。接下来,心广继续为开放大相国寺全力奔走。1992年,在中央有关领导的亲自过问下,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关怀下,大相国寺的问题终获全面明朗。这年4月,赵朴初亲自提议在大相国寺为净严法师举行示寂回向法会,并不顾年迈体衰亲临开封,为净老致辞。法会期间,赵朴初接见了心广,勉励他继承先师遗志,做弘法的接班人,复兴佛教。会见时,心广提出在河南佛学社原址恢复古观音寺的想法,赵朴初欣然同意,并饶有兴致地为古观音寺题了额名。1993年年初,古观音寺建设工作在心广法师的计划下全面展开。数年间,古观音寺的三圣殿、山门殿、钟鼓楼次第落成,由一破旧的民宅建筑成为一座殿宇庄严的佛教道场。1995年,为顺应新时代佛教建设的趋势,心广法师创办了河南佛学社弘法慈济功德会。数年来,功德会在心广的领导下,广做刊印经典、济助贫困、放生护生、义诊施药等弘法利生之事,影响遍及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弘法慈济组织。1998年,基于心广法师突出的业绩和领导能力,经省佛协推荐和赵朴初会长的提议,中国佛教协会批准由心广接任大相国寺主持。入住后,心广法师规划了大相国寺的南建北扩工程;为培养僧才、续佛慧命,在大相国寺创办了僧伽培训班,亲任讲师,并为计划筹办的佛学院打基础;着力于大相国寺传统文化的挖掘工作,编辑出版了大相国寺系列文化丛书。2002年10月,在大相国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十周年庆典之时,心广法师荣膺大相国寺方丈。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佛学基础的青年僧才,心广法师在佛教发展和建设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了社会的敬重和肯定。自1999年起,他曾任开封市政协常委、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外事委委员、市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市青联副主席,以及河南省青联常委、省佛协副会长等社会职务。目前,他是中佛协理事及河南省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在弘法利生、饶益社会的实践中,心广法师仍一如既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今生最有意义的工作,乃是爱国爱教、弘扬佛法、服务社会、利益人群,走与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来源: 商丘报业网—商丘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李传申 吴涛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二十七课
第二十七节课思考题119、暇满是侥幸获得的吗?请说明理由。为什么说得到后却无恶不作,这比恶趣众生还下劣?120、在汉地历史上,有哪几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究其原因是源于什么?你对此有哪些感触?121、为什么说今生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明白此理后,你有何打算?122、暇满难得的界限是怎样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起码应该怎么做?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123、学习“暇满难得”这一品,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前面通过六道众生的数量进行对比,得出了的结论。下面进一步阐述这个道理:这样的暇满人身,并不是平白无故或偶尔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福慧二资的果报。正如《前行备忘录》所说:“要得到闲暇,需要守护清净戒律;要得到圆满,必须大量累积布施等福善。为了获得暇满人身,还要以清净的发愿来衔接……”佛经中讲过四种难得——、佛法难遇、正法难生信、菩提心难发,而我们如今四者已一一具足,这完全是往昔积累过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即生中才有如此殊胜的因缘。有些人赚到很多钱,就觉得福报真大,其实钱即使赚得再多,也只能得一些暂时利益,不像获得人身一样,能够解决生生世世的大事。所以,大家对此应当再三思维,这就是修行人身难得。所谓修行,不一定非要闭着眼修出什么,也不一定要看到明点,若对此道理反反复复观察,最后不是假装的、也不是改造的,而是自然“修学佛法的人身来之不易”的定解,并对自己得到人身感到庆幸,这说明你对人身难得有所感悟。这种修行其实没什么不会的,有些道友说:“我早上起来观半天,不知道业力深重还是什么,一直观不出来,非常痛苦,只好又睡下去。”其实你再怎么笨、分别念再怎么涌现,对此道理也可以反反复复读、反反复复思维,这没什么不懂的。大智者称幢(1)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我们能获得远离八无暇、具足十圆满的人身,并不是因为自己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有地位、有钱财、有名声,(不像世间有些领导一样,官位是用钱买的、凭关系得的,)而唯一是因为往昔多劫中积累过福报、做过善事。你们不要认为自己出家纯属巧合,是偶尔对家庭产生了出离心,实际上它有非常奇妙的因果。很多人喜欢说“命中注定”、“命运不可改”,其实若以《俱舍论》和因明的观点来解释,你不得不承认前因后果,如果懂得了深奥的因果,就会明白一啄一饮莫非前定,现在的一切皆有因有果。明白这个道理后,只要是有智慧的人,对未来漫长的生死问题必然会考虑,如此一来,就不得不关心人身的价值,不可能将其随意空耗。然而,对无有正法光明的人来说,虽然得到了人身,可是杀盗淫妄无恶不作,这比恶趣众生还下劣。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一个旁生,由于生性愚笨,所造的恶业毕竟有限,而人类在某些领域很聪明,能制造核武器、原子弹等各种武器,瞬间即可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有些人虽没有能力这么大面积地造业,可是他从小养成非常不好的习惯,天天杀鸡宰鱼,吞食无数生命,以滋养自己的血肉之躯。相比之下,旁生尽管身处恶趣,却不会如此无所不为、罪业滔天,就拿山上的牦牛、山羊来说,它们一辈子都吃草喝水,生活非常清净。有些人真的特别可怕,造恶业无所不专、无所不精,造善业却一点能力都没有,对三宝根本不相信,连磕一个头、供一盏灯、烧一支香,一生中也从来没做过。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人,他们随处可见、比比皆是,用不着我们在屋里使劲观想,通过其所作所为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人身毫无价值。诚如米拉日巴对猎人怙主金刚所说:“本来佛讲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像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的。”大家可能也看过米拉日巴的传记,当时住在西藏与尼泊尔交界处的尼香古打山上,有一天,突然听见猎狗的狂吠声,随即又有“砰”一声枪响。不到片刻,只见一只黑鹿,通身汗如雨下,显出极度惊骇的样子,战栗栗地跑到尊者面前。尊者见状,不觉生起难忍的大悲心,对它唱了一首道歌,平息了它身心的恐惧和苦痛。黑鹿快乐地走近尊者,在尊者的左边卧下。过了一会儿,追擒这黑鹿的一只红色母狗,气势汹汹、大声狂吠地飞奔而来。尊者对母狗也生起极大的悲心,对它唱了一首道歌,平息了它的嗔恨心。母狗向尊者摇着尾巴,作出各种亲善的样子,随即在尊者的右边卧下。尊者忖道:“在这两个众生的后面,一定还有个罪业深重的人正在追寻,恐怕就要来了。”片刻间,只见一个凶狠残暴的猎人(2),眼露闪闪凶光,背着猎枪和弓箭,急急地跑近前来。他看见自己的猎狗和黑鹿竟像一对母子般静卧在尊者两旁,不禁想到:“这个瑜伽士一定是在我的狗和黑鹿身上施了什么法术!”于是将弓弦拉满,一箭射向尊者,谁知一向百发百中的他,竟没有射中。这时尊者又对他唱了一首道歌,其中有一句就是:“经云人身贵似宝,汝之人身不值钱。”(确实,猎人、渔夫、屠夫一生都在造恶业,真的非常非常可怜!)唱完以后,猎人觉得这个瑜伽士比较奇妙,或许是位与众不同的大成就者。于是他走进尊者的崖洞,到处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除了一些荨麻和野草根外,什么粮食和用具都没有。他不禁生起了无比的信心,马上把弓箭、猎物全部供养尊者,祈求尊者收他为徒,并发誓今后再也不造任何罪业。原本他想回去向家人交代一下,然后就回来依止尊者,(可能是办离婚手续吧。)尊者没有答应,让他立即斩断对家人的爱恋,当下就随自己修行……从历史上看,后来猎人怙主金刚成为很了不起的大成就者,而母狗和黑鹿也永远摆脱了恶趣的痛苦。米拉日巴生平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有些人如果没有看过,还是应该看一下。米拉日巴在藏传历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者,他的道歌、金刚教言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包括我自己在内,对此传记的信心也非常大。记得二十多年前在读初中时,我有一次生病在家,当时乡里有一位喇嘛,每天晚上给我们读《米拉日巴尊者传》,我就在他面前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全部听完。那时候记性比较可以,许多故事能复述得下来。我病好上学以后,有一年夏天,跟同学索朗泽让去宗塔草原,那里遍地开满鲜花,非常美丽。我们先在河边洗了脚,然后坐在草地上,我给他讲了《米拉日巴尊者传》和一些故事,大概讲了一下午。他听着听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虽然他成绩不太好,之后没能考上师范学校,但至今仍记得有些故事。去年他碰到我时,说:“我们读中学时,你就给我传过法,我的印象还是很深,当时对佛法生起了很大信心。”其实小小的一个故事,有时就能改变人的一生。我以前编《智海浪花》时,有些大学生读了米拉日巴的《传记》和《道歌集》后,开始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最终踏上舍俗出家之路,这种现象不乏其数。言归正传,大家有时间、有机会的话,应该多观修人身难得。现在很多人,要么因为心力不够,要么因为没有机会,懂得人身难得的寥寥无几。放眼整个世界,许许多多人根本不像一个人——当然,在他们面前这样说,他们肯定不高兴,但实际上,他们的人身并没有丝毫意义。当今全球人口急剧膨胀,短短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其数量已从1950年的25亿,迅速增加到60多亿,预计再过几十年,人口将突破100亿大关。由于地球空间和资源有限,人口的急剧膨胀将会带来一系列资源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变得日趋狭窄。之所以导致这种局面,并不是因为行善的人越来越多,给世界带来了一片光明,而是人们不行善法、不信因果,造恶业的越来越多,以此原因,未来人类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磨难。我们作为徒,对这些现象不得不深思。现在人这么爱造恶业,其手段跟古人比起来有增无减,甚至超越无数倍,如今的伦理道德、人文教育也日渐薄弱,根本无法跟古人相比。所以,这个世界看似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向前发展,无数人对此纷纷歌功颂德,可是由于人心日益恶化,到了最后,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肯定越来越迷茫、越来越危险。因此,大家应多思维人身难得的道理,不要像这些世间人一样,整天鼓吹及时行乐。当然,我们也不是悲观主义者,对真假黑白看不出来,盲目地认为人生皆苦。毕竟佛教的智慧无比敏锐,超过任何世间学问,如果享乐真有一个亮点,佛教中可以发现得到,但佛陀从来也没有提倡过享乐,可想而知究竟是为什么。其实,如果造恶业,人身完全超过余道众生,再没有比人身更容易成为恶趣坠石的了。有些人一辈子所造的恶业,令自己万劫不复,多生累劫都在地狱受苦,比如一个领导发动战乱,或者毁坏佛法,其下场确实不堪设想。汉地历史上就有几次灭佛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莫过于“三武一宗(3)”。北魏太武帝:他脾气暴躁、为人凶残,曾三次下诏打击佛教,令全国各地碎佛像、焚佛经,佛像经典无复遗存。同时,佛教沙门无论少长,全部坑杀,绝不留情。若有逃窜者,一经捕获,必将斩首示众或坑杀。因而,当时国境之内,看不见一个出家人。北周武帝:破毁寺塔,焚烧经像,勒令僧人还俗。后来他灭了北齐,又对北齐实行排佛政策,焚毁一切经像,废4万所寺庙,赐王公大臣充为地宅,300多万僧尼被迫还俗。佛教一时之间销声匿迹。唐武宗:下令焚烧皇宫内所有佛经,将宫中所供佛像皆深埋地下。令寺院停止讲经说法。在全国共废大、中寺院4600余所,废小寺庙近4万所,还俗僧尼约26万人。后周世宗:虽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但废减寺院3万多所,数万僧尼勒令还俗,销毁佛像用来铸钱,以充实国库。这几个朝代的皇帝,跟藏地的朗达玛灭佛差不多。他们一个人在一辈子中造的弥天大罪,非常非常可怕。像唐武宗,是唐代21位皇帝中唯一反对佛教的,他在位只有短短6年,却因看不惯佛教而下令灭佛,如果当时科学发达,他可能会对全世界的佛教进行破坏吧。根据历史分析,三武灭佛与道教有关,一宗灭佛跟儒教有关。不过也有人说,灭佛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这四次灭佛事件都如出一辙。由于之前几个朝代大兴佛教,如此加大了财政支出,使国库空竭。遇到外患,僧尼不能出征打仗,平时也不用缴纳赋税,给社会带来很多压力。出家人本当艰苦修行,现在都坐拥大量地产,成为了大地主,寺院经济恶性膨胀。再加上皇帝认为佛教是印度的外来文化,与汉地土生土长的宗教有冲突,鉴于种种原因,之后采取措施灭佛。为此,宋代宗颐禅师也作过检讨:“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俭守真风。”意思是,天上降下来的三武毁灭我们佛教,寺院和塔庙都被毁坏,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无家可归,但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昔日佛教备受推崇时,许多出家人不能安贫乐道,守持清净道风,以至于为今日种下了祸殃。禅师的这番话语,我们后学者不得不反思。现在有些出家人或修行人,知足少欲、生活简朴,行持真正的佛法,这很值得称道。但也有一部分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对社会和佛教没有任何贡献,反而引发世人对佛教的误解。作为一个佛教徒,倘若自己行持善法,对国家、社会会有非常大的利益,即使没能力做一些事,以清净心发愿的话,无形中也会给众生带来幸福安乐,这是毫无疑问的。反之,假如没有这样做,而是对钱财非常贪婪,从不守持清净戒律,行为也不如法,这种人泛滥成灾的话,确实给社会带来压力。所以,大家在了解人身难得的同时,对历史也有必要回顾,当前状况要跟以前佛教毁灭的因素进行对比。刚才说一个人若造下大罪,多劫中不能从恶趣解脱。因此,获得这样的人身时,无论是行善还是造恶,主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些人说:“我没办法学佛,被家庭监视着、被单位控制着、被业力牵引着……”其实跟别的众生比起来,你还是有自由的。假如你变成一个旁生,想行持善法也力不从心,但现在你有了宝贵人身,面对社会、家庭的压力,肯定可以想出方法应付,关键看自己心力够不够。有一篇文章叫《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里面就说了,一个成熟的人能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必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同样,未来快乐的钥匙,也握在我们手中,关键看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方向。如果对因果循环深信不疑,则不会眼睁睁地跳入深渊,但有些人因为环境、业力等的影响,对恶趣痛苦半信半疑,这样一来,难免行为中会有一些偏差。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我们这个身体若行持供灯、磕头等善法,它就是解脱之船,依此可离开烦恼和痛苦的生死大海,趋达解脱和涅盘的彼岸;这个身体如果造杀生等罪业,那么它就是轮回之锚,会让我们永远在恶趣中不能解脱。此身就像是一个奴仆,可以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也可以弄得乱七八糟,所以,对于它的利害,我们不得不分析。人人都有一个身体,做任何事皆由它来实施,所以作为身体的主人——心识,必须以正知正念来守护,看身体到底在干什么,始终要有这样一种监督。我们因为往昔的善业,如今获得了暇满人身,故一定要利用它,求得殊胜妙法的精华,《入行论》亦云:“故应惜此身,独为修诸善。”除了修持善法外,身体做无记事、甚至造罪业,我们千万要制止。虽然见身犹如怨仇是众苦之源,然也应善加保护,因为此身如果具足戒律长久存活,依靠它能作广大福德。如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因此,行持善法之人,在世上就算住一天,也有很大的利益;而天天造恶业的人,倒不如早一点离开好,即使变成旁生也比现在强,至少不会像人一样造恶业。很多人成天吃喝玩乐、贪图钱财,在追求今生的衣食住行和世间八法中,无义虚度了宝贵人身。假如我们修行人也是这样,一辈子中没有好好行持善法,那么在临终时,只能手抓胸口、追悔莫及,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啊!当然,极个别人不知道前世后世存在,死时就像牦牛一样,只有痛的感觉,此外对以前造业没有后悔心,对后世的恐怖也没有警惕心。其实有时看来,人类并不像所宣扬的那样聪明,一些科学家和文学家自以为有智慧,可他们连有没有来世都不清楚,对未来的事情漠不关心,这样的人会不会很聪明呢?可想而知。《入行论》也说:“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我们获得了这么好的人身,如果没有修持善法,再没有比这更愚笨的了。别人骗你倒没什么,但若自己骗自己,哪有比这更过分的?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因前世业力和后天教育所致,已经到了愚不可及的地步,非常可怜。在座的道友,如今获得了信仰佛教的人身,理应生起欢喜心。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人身难得》中,专门讲了以欢喜心来随念人身(4)。说实话,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是否觉得在茫茫人海中,成千上万的人不知后世存在,而幸运的是,自己对来世还是有点准备,虽不敢说修行非常好,但对造恶业有种恐怖感,看身边人造恶业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果有了这种感觉,就会知道珍惜这个人身,用它来渡越生死苦海。要知道,今生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就像孩子的读书时代,是决定将来能否找到好工作的关键,我们现在也是如此,获得暇满人身的短短几十年,可决定自己来世是永远快乐,还是永远痛苦。所以,大家要深深思索:如果今生没有依靠人身得到坚固地(佛果),来世很难再获得这样的人身,一旦转生于恶趣中,到时根本没有正法光明,对取舍之处也懵然不懂,则很难从恶趣中出来,只会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深渊,故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百般努力。观想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来摄持。即最初要为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发菩提心;之后在观想时,不一定非要闭着眼睛,你可以对法本再三阅读,最后自会产生定解。有些人正听课时,觉得人身真的难得,但这种感觉就像黑夜的闪电般,很容易就消失了。堪布阿琼也比喻道,如同在火里烧得通红的铁,一取出来就会马上变黑,这些人也是同样,正在观想时眼泪簌簌直流,但出座之后,一点感觉都没有了,这就是没有长期串习的缘故。若能长期串习、一直思维,就会觉得人身实在难得,在这个世间上,除了好好地修持善法,其他一切名声、地位、悦意外境都不可靠。正如有些大德所说,就像你本来非常信任一个朋友,结果有一天他骗你了,从此之后你很绝望,对他会生起极度厌恶之心。我们若对世间一切也像这样极度厌恶,说明自己真正产生了厌世心。四种厌世心中,第一个就是人身难得。一旦这种定解在心中生起,便会长期有种出离心,除了希求解脱外,对什么都没兴趣。诚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言:“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坚信永不离。”我非常喜欢这个偈颂。米拉日巴在无人的岩洞里,并不是一两天,而是恒时对轮回一切毫无兴趣,就像男女感情破裂后,觉得整个世界没有意义一样,始终有种厌离心;同时,坚信上师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不是今天看见上师特别高兴,过两天就舍弃上师、诽谤上师,而是对上师的强烈信心永不退转,这是修行中特别关键的两个要点。我们提过以上学习,对于暇满难得的道理,必须屡次三番地观修,并付诸于实践。经过实地修行,对此生起定解的界限到底是怎样的呢?应当像金厄瓦格西(5)一样。金厄瓦格西从来都是彻夜不眠,全心全意修持善法。见此情景,善知识仲敦巴怕他身体受不了,不禁关切地说:“弟子呀,身体的疲劳还是要消除,否则会导致四大不调。”金厄瓦格西回答:“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我一想到暇满难得,就觉得无有空闲休息。”金厄瓦格西终生没有睡眠,总共念了九亿遍不动佛心咒(6)。这个界限比较高啊,要像金厄瓦格西一样,永远不睡觉,连一个小时也不行,我们可能很难以做到。华智仁波切应该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最高层次是像金厄瓦,如果实在不能达到,至少也要很精进、不偷懒。一个人一辈子念了九亿遍心咒,真的非常了不起。上师如意宝讲过,他老人家也念了九亿遍不同本尊的心咒,有一个字的,也有十几个字的。但即便是一个字的,念一亿遍其实也不容易,以前我们发愿念“阿”字时,我就念得不是很多。最近我也一直念某个咒语,但每天都念十万遍,很费劲的,平时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也多,只有起得早、睡得晚,才能挤出一点时间,否则,像我这样琐事多的人,修行非常困难。你们若想好好修行,千万不要偷懒,否则,假如睡得太厉害,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了。《入行论》中说:“此筏难复得,愚者勿贪眠。”我们这个人身船筏,可渡过生死轮回的大海,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得,故愚笨的人不要天天睡懒觉。萨迦班智达也说:“诸人寿短其一半,夜间入眠如死亡。(7)”我们这个人身本来就短暂,如果一半都入于睡眠,则非常可惜。像金厄瓦格西那样从来都不睡觉,对我们来讲非常困难,但即使没有这种境界,也要尽量生起人身难得的定解。假如这个理念非常强,确实不容易睡懒觉,比如你明天一早要办大事,要去北京、香港、美国,肯定想睡也睡不着;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便会睡得很香,人身难得修得越不好,睡的时间就越长。所以说,现在很多人特别贪睡,主要是因为修行特别差,这个一定要想方法解决。当然,完全不睡恐怕也不行。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该休息的就要好好休息,当时我比较年轻,有点不理解,心想:“晚上的时间这么珍贵,最好只睡一点点就可以,怎么上师这样说呢?”可是自己到了一定年龄,就能明白上师的苦心,该睡的时候是要睡,不然的确不行。但也不能像世间人一样,整天浑浑噩噩的,什么善法都不做。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走极端。总之,没有生起人身难得的定解之前,大家务必要精进修持。下面是这一品的总结偈:虽得闲暇而乏真实法,虽入佛门而耽非法行,我与如我愚痴诸有情,获得暇满实义祈加持。华智仁波切谦虚地说:虽已获得暇满人身,可修法上还是特别欠缺;虽然早就入了佛门,但仍耽着贪嗔痴所引发的种种非法行。对于我和像我这般愚痴的有情,祈愿诸佛菩萨、传承上师、护法神加持,一定要生起暇满难得的境界。其实祈祷很重要。《前行备忘录》后面对四种观修专门有祈祷和发愿,没有好好祈祷的话,光是想一想绝对不够。你们修的时候,一定要合掌念诵,闭着眼睛忆念:“依靠上师诸佛菩萨加持,让我生起暇满难得的境界。”对此要有强烈的希求心,对上师也要有不可思议的信心,在这种状态中开始观修,修行势必会成功。否则,以无所谓的态度随便想想,不可能生起任何境界。希望大家能真正生起人身难得的定解,这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这个为基础,那上面一层层的修行,一点困难都没有。相反,假如基础没有打好,上面的建筑再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到了一定时候也会轰然倒塌。所以,打基础对每个人来讲至关重要!【暇满难得之引导终】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1)称幢:札巴坚赞,译言称幢()。宋代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萨钦衮噶凝波之第三子,26岁继承萨迦法位,为萨迦五祖之第三祖。(2)即怙主金刚(衮波多吉),后成为米拉日巴尊者的心子之一,觉受和证解都臻于究竟。(3)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4)《大圆满心性休息》云:“今生具义来世果,皆自暇满人身生,故当数数生欢喜。”“故赞暇满胜天身,已获人身当生喜。”(5)金厄瓦格西:本名楚逞巴,曾师事仲敦巴,得秘密指授,又曾师事南交钦波、滚巴瓦等,得二谛指授,对性空义有所悟解。他通梵文,能翻译,颇有影响,开噶当派教授一派。(6)不动佛心咒:嗡 占扎 马哈 若卡那 吽啪的。此心咒功德非常大,能息灭天龙夜叉所造的一切违缘,治愈世间的各种疾病瘟疫。即使念一遍,也可消除五无间罪等一切罪障,息增怀诛的事业皆能成办。(7)世间诸人的寿命非常短暂,其中一半时间是夜里像死去一般地睡眠。
查看: 1030|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