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哪个国家是是信托业与银行业金融混业经营营的典型代表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混业经营下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对策_论文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业发展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下,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混业经营的逐步发展对我国银行监管理念、监管目标、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旨在根据银行监管法在混业经营中存在的监管真空问题、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信息披露问题及存款者保护问题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笔者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上述问题作出粗浅的分析,试图导入功性监管弥补法律监管的真空;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混业经营风险控制;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对存款者利益的保护,笔者提出一己之见,希望能够对银行混业经营之监管问题有所帮助。  第一章: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之博弈  一:混业-世界历史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一度实行分业经营模式的西方银行也开始逐渐相互业经营模式过渡。美国作为金融业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历程展现了金融业的发展变迁。1928年美国《麦克法顿法案》的出台,该法案鼓励银证混业经营,致使其发展竞争过度,这在当时金融监管、风险控制系统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引起金融业的秩序混乱。而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1929年大危机的发生。大危机中美国的金融体系几近崩溃。美国政府痛定思痛,1933年出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Act),该法案第16条规定:“联邦储备银行和加盟联邦储备制度的州银行(以下简称”加盟银行“)原则上禁止买卖流通有价证券,禁止承销新发行有价证券业务。&”这条是银行、证券业务的直接分离条款。第21条规定:“主营股票、公司债及其有价证券的个人或法人,不可以从事存款业务。&”这两条规定是银行、证券业务的直接分离条款。该法案第20条规定:“加盟银行不可以把主营股票、公司债及其他有价证券业务的所有任何形态的法人作为其关系公司(&affiliates)。&”这条是银行与证券公司的间接分离条款。该法案第32条规定的“除经过联邦储备理事会的特别认定,任何从事证券业的人,不得担任成员银行官员、董事或者雇员。&”该条从组织制度上堡镇行与证券公司的分离。通过以上四项条款银行与证券公司在业务于人员管理上,被直接或间接的分离开来。美国国会又相继出台了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和1939年的《信托契约法》等法,确立了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系结构,这种严格监管的金融业经营模式在当时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和金融业的发展水平的提高。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该法缓解了金融危机,挽救了国民对银行的信息,读确保金融系统安全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毕竟是以牺牲了金融业的竞争换取了金融安全。相应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分业经营的美国金融界掀起了一股旨在追求超额利润的多样化的金融创新的高潮,面对没有受到分业经营立法限制的欧洲银行尤其是德国银行,美国的银行业发展空间显得非常狭小,原来的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金融体系开始变得不能适应。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FinancialServicesActof1999),正式废止实行了66年之久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该法案允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对于银行从事非金融业务、非金融公司通过储蓄机构从事金融业务做出了规定,允许设立专门从事企业融资业务的新型批发金融机构(WFI,WholesaleFinancialInstitutions);允许互助保险公司为改制控股公司而跨州迁移。该法案彻底结束了美国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从而使美国金融业迈入一个新时代。美国银行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清晰地描述了金融业从“简单中介人”到“万能垄断者”的历程。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商业银行限制历来少的西欧银行广泛经营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并在国际竞争中显露出多元化经营的明显优势。经过1986年伦敦“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英国传统上的金融分业经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商业银行开始涉足证券业务,证券资产在其总资产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仿照美国20世纪30年代银行体制的日本也于1998年推出《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放宽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限制,允许各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融业务,废除了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业务的禁令,扩大了银行的经营范围。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是指金融业是否根据金融机构不同而划分不同经营范围。分业经营是指是指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分别有不同的机构经营,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业务(吸收存款合法放贷款)与投资银行业务(发行,包销,销售和兑换公司证券、自营或经纪证券、交易和企业重组等)的结合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之间业务的交叉和融合。  2、分业与混业的利弊分析  分业经营的弊端和混业经营的优势自从分业经营体制确立以后,人们对它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分业论的支持者认为分业经营有利于:1&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面对的是不同性质的风险,银行与证券市场间明确一道防火墙,可以切断风险传递的链条。因为,证券市场是一个高风险市场,银行业与证券业如果混业经营,在证券市场上发生剧烈动荡或银行操作失误时,银行的信用将受到严重威胁,导致银行破产风险增加,损害投资者和存款人的利益。2&提高经营与监管效率。分业经营模式导致的银行业与证券业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使不同的金融业能高效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监管方面,分业经营模式可促进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分工,明确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效率。3&保护竞争。混业经营使大机构强者愈强,中小机构难以与之抗衡,不利于竞争。  混业论的支持者认为混业经营有利于:1&降低银行风险。混业经营使银行内部形成了一种损益互补机制,即银行业某一领域金融业务的亏损可由其他金融业务的盈利来弥补。这种内部补偿作用不仅使银行利润收入稳定,而且使银行业的风险得以分散和减小。2&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首先,多元化经营使银行能够及时地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来调节自身的经营活动;其次,商业银行可通过与客户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组合并为客户提供一条龙金融服务来发挥总体优势,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最后,混业经营模式可使银行通过股权代理,建立稳定、优质的基本客户群,有助于银行充分了解客户,从而实现真正的风险控制。  笔者认为,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作为制度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选择哪一种模式更符合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采用分业制度还是婚也制度,只是一种特定经济情况下的利弊权衡,这种权衡会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和政府当局的监管水平的变化不断调整。分业与混业都必须在健全的法规下进行,不可能出现完全的分业经营,也不可能出现完全的混业经营。  二:中国的选择  比较而言,为适应经济和金融业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和外部监管能力的需要,我国正处于健全体制,强化分业经营体制的发展阶段。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特点以及市场发育程度的客观状况。问题是对我国而言,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金融市场将逐步开放,金融业将面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强大冲击,面临经营对手日趋成熟的混业经营体制,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制度将无受到巨大挑战。从内部因素的影响来看,分业经营束缚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形成了诱发金融危机的隐患。业务范围的狭窄不仅使银行的利润无法得到保证,还使银行的呆账居高不下,经营风险不断增加。从外部因素的影响来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金融业必将面临外资金融机构的严峻挑战,需要通过混业经营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如果我们依然坚持分业经营,那将会使国内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无论是从促进本国金融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抵御国外金融机构冲击的角度来看,我国都存在着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事实上,美国金融机构,由于在金融市场上无法抵御欧洲全能银行的强大冲击,也不得不游说国会于1999年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以扭转劣势。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国应做出正确选择,采取合理经营模式,但必须强调的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当金融市场高度发达、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机制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监管机关具有较强的协调和监管能力、金融法制健全时,才能最终实现混业经营,才不至于出现混乱局面。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我国只能采取渐进的原则,即:适当沟通各业间资金融通-一部分允许部分兼业经营-更大程度的综合经营。  (一)、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混业经营的法律空间  从我国的情况看,《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证券法》都贯彻了分业经营的原则,这是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但分业经营并不排斥在法律框架以内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合理交叉。随着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监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临的新形势,我国的金融法律框架应该研究如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朝着混业方向稳步推进。《商业银行法》最早在法律上规定银行分业经营,该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随&后《保险法》也明确规定,商业保险只能由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经营,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商业保险业务。《证券法》第六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至此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原则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从我国的情况看,《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证券法》都贯彻了分业经营的原则,这是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但分业经营并不排斥在法律框架以内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合理交叉。随着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监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临的新形势,我国的金融法律框架应该研究如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朝着混业方向稳步推进。  1:从《商业银行法》中寻求混业的法律空间。  金融分业体制的核心就是银行分业经营,我国《商业银行法》对银行的投资限制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笔者发现这种限定并不是绝对的限制。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一、吸收公众存款;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三、办理国内外结算&;四、办理票&据贴现&;五、发行金融债券&;六、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七、买卖政府债券;八、从事同业拆借&;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十、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十&一、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十二、提供保管箱服务;十三、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该条款对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的业务以列举的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实际上可投资于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等部分证券业务&,也可经营部&分信托业务(主要是一些代理业务和保险代理业务)。  其次,《商业银行法》第三条的最后一项规定商业银行可经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这实际上是一个授权性条款,它授予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立法权&.这实际上就&为我们在现有体制下寻求混业经营提供了一个合法的途径。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监管当局充分利用这一授权性规定,放宽了一&部分限制&,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体系下,出台了一部分政策法规,比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等,对当前的混业经营予以规范引导。  第三,《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得投资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股票业务“。&笔者认为这里的&”股票业务“应当作狭义理解&,应是指股票自营业务,对于与股票有关的中间业务比如代客买卖等经纪业务,不应包括在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2001年7月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第七条中规定经中央银行审查批准后,可以办理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投资基金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和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暂行规定》也明确了这一点,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与股票有关的中间业务,但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审批。  第四,《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对投资的限制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而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外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以及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等,未明确加以限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在境外着手开展混业经营的试点工作,实际上目前国内也有多家银行在境外实施混业经营策略。如工商&银行在香港已收购了“东亚证券&”,中国银行在伦敦组建了“中银国际”等&.&根据&“控制风险,稳步推进”的原则,笔者认为海外试点分支机构应重点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积累国际竞争经验。  2、从《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中探求混业经营的法律空间。证券市场是高风险的市场,金融分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防止资本市场的风险侵入其他金融系统尤其是银行信用系统,以保障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其风险之高更是不可忽视&.我国于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制定并颁布实施的《证券法》,对于金融分业经营的原则作了明确规定&.&1998年《证券法》第六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但是《证券法》对“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规定属于原则性规定,相对具体一些的也仅规定“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其他的具体措施则由相应的行政部门制定。显然法律的这种原则规定,就留给执法者在不违背规定的前提下的灵活处理空间&.正如笔者在上文所论述的,金融分业体制的核心是银证分业经营,而银行分业经营的关键在于银证分离&.因此在现有体制下&,只要保证银证分离例如同一机构下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分设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就不会违背我国分业经营的根本原则。实践证明,和分业制止不直接抵触的很多“禁区”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放开。对于《证券法》明确规定的“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大量存在并不断产生的金融控股公司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并不违背这一规定。因为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禁止银行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也就意味着在法律意义上商业银行不得创设从事非银行业务的子公司,直接堵塞了商业银行运用异业子公司开展证券业务的途径。但是,法律并未禁止银行的股东,即银行持股公司从事证券业务,作为银行的母公司,银行持股公司既可以自行从事证券业务,也可创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证券子公司开展证券业务。在后一情形下,银行持股公司很可能升格为“金融控股公司”,甚至成为规模庞大,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多元化金融集团,目前我国的金融集团已初具雏形,其中一些多元化金融集团的跨国经营已初具规模。因此,虽然我国目前仍实行传统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但并不妨碍银行业以银行持股公司或是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参与证券业务&.  由于股市风险极高,对于入市操作的资金注重金融安全的我国法律对此作了严格限制。《证券法》、《保险法》都禁止银行资金、保险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但这并不等于银行资金不能流向证券公司。同时,证券公司的证券承销、收购兼并等业务资金,与其直接承受股市风险的自营业务资金之间存在一定的隔离区,风险相对较小,从银行有序规范获取,并不会增加信用系统的风险。另外,即使是自营业务,根据&《证券法》的规定,除使用自有资金&外&,还可以使用“依法筹集的资金”。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等实际就是根据这一弹性规定放开对券商融资渠道&的&限制&,使综合类的证券公司也可以从银行拆借资金用于自营业务,同时也使一部分银行资金得以合规入市。  《保险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显然《保险法》并没有完全堵死保险资金入市的途径。实际上,根据相关的法规,保险公司的一部分资金可以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证券市场。  此外,《信托法》并未像《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等那样明确规&定证券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经营,而是较为宽泛地规定了受托人的诚信义务。由于信托并不像银行&、证券以及保险那样牵扯社会上多数人的利益,因此法律给予了信托业更广泛的空间。  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的必然趋势,但是中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我们还不能立即放弃分业体制。那么当前最可行的莫过于充分&挖掘现有法律体系中适于混业经营的法律空间,在现行的分业体制下,进行混业经营探索。  (二)&混业经营在中国的实践  按现行有关法规,我国目前实行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体制,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禁止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人为割断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联系。但近几年,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内,金融、证券改革不断深化,制度有所完善;在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明朗并加强,美国、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地调整其金融体制。相应地,国内分业经营政策也出现适度调整和放松。日央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同业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同年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日,央行和中国证监会又联合发布《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这三条措施,打破了贷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长期隔离,为混业经营作了必要的准备&.中央银行在2001年7月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第七条中进一步明确设银行再经中央银行审查批准后,可以办理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投资基金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和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这些融资方面的政策转变表明,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开始出现松动,我国金融业已初步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尽管我国建立混业经营的经营体制才刚刚起步,但并非一片空白,还有一些成功的尝试。中国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光大集团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和光大信托三家金融机构,同时持有申银万国证券公司19%左右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股东。光大集团同时还拥有香港上市的三家公司光大控股、光大国际和香港建设公司。日,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与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共同组建了中加合资人寿保险公司。可以说,光大集团目前的业务格局就是一个金融集团的雏形。未来的光大集团是一个综合性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光大模式”其实就是金融控股公司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综合体,同时又实现了在同一利益主体下互相协作的混业经营的局面。虽然“光大模式”的形成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却为中国未来金融业混业经营探索出了一个方向。未来中国的混业经营模式可能就是,在一个控股公司控制下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我国若采取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则必须允许目前的商业银行成立单一的银行控股公司,并以这个全能化金融集团为平台收购或新设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  第二章:我国银行监管法应对混业经营的欠缺和不周  混业经营在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降低了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混业经营使建立在传统分业经营模式基础上的金融监管制度框架,已经严重落后于金融发展的现实,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互相融合、银行大量参与证券市场与保险市场的交易活动加大了银行监管的难度。相应的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也日益暴露出其滞后于银行业发展的缺陷。  一:我国监管法律的不周  (一)、监管法存在监管真空  现行银行法对中资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限制过严,一般规定在传统的狭小的业务空间,很难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如现行《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得投资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商业银行法》第三条所列举的业务范围,都仅限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同时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经中国人民应行批准的其他业务”&似乎又是一条兜底条款,他似乎将代理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银行业务规制于银行经营范围之外但在同时又将该类业务纳入其经营范围之中。商业银行不得不在竞争与法律的夹缝中寻找出路,在不违背法律的原则下开始了对投资银行业务的探索,法律没有明文授权或禁止从事该类业务,毕竟没有违反法律所禁止的就不算是违法,商业银行在业务范围上只能打法律的擦边球。事实上2001年7月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第七条中进一步明确经中央银行审查批准后,可以办理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投资基金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和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但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监管法并未对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作出详细规定,此外新出台的于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十八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应当按照规定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或者备案。需要审查批准或者备案的业务品种,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作出规定并公布。”该条规定并没有细化银行的经营范围,只是一条委任性的条款,并没有在经营范围的监管上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必然会出现一些原有监管法规所涉入不到的“灰色地带”。《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作。”在法律上形成了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体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保险监管体系。对于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三行业的分业监管格局,三大监管机构各自在专业范围内行使监管职责,必然会出现对现行商业银行的新兴金融业务,如资产重组、投资理财、衍生金融工具、基金管理、信息咨询等混业经营业务的监管真空。由于金融业的日趋同质化发展,其结果是传统银行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原有的法律框架需要适时调整,以便将那些在“灰色地带”活动的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监督网之内。  (&&&&--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混业经营下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对策_论文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混业经营下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对策_论文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问题详情
保险业和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实行混业经营、总和管理,保险公司与银行、证券、信托业务机构通过金融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保险业和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实行混业经营、总和管理,保险公司与银行、证券、信托业务机构通过金融控股集团综合设立。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 A.√ B.×此题为判断题(对,错)。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论文写作技巧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收到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六十日内,对其赔偿或给付的数额不确定的,应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最低数额预先支付,保险公司最终确定赔付或给付的数额后,应当给付最终确定的保险金数额(  )A.√B.×2我国《保险法》规定:海上保险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未规定的,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适用本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A.√B.×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2015河南电大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一体化考试参考答案
您的位置: →
2015河南电大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一体化考试参考答案
第一至二章作业
1、对于英国的银行的监督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下面哪一项(A人为干预较多,英格兰银行独立性较弱)
A、人为干预较多,英格兰银行独立性较弱
B、人为干预很少
C、银行的监督管理也多采用“道义劝说”和“君子协定”
D、英国银行管理体制逐渐步入立法时代
2、央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引导金融机构主动采取措施防范风险,进而实现监管目标的监管行为是(B窗口指导)
A道义劝说B窗口指导C君子协定
3、专业化银行制度的典型国家是(D日本)
A美国B德国C英国D日本
4、从构造方式上来说,美国银行体系的形成是(B自然构造和人为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
A自然构造B自然构造和人为构造C联邦制政体D人为构造
5、世界最大证券市场、国际金融中心、只接纳成熟的企业上市的证券交易所是(B纽约证券交易所)
A全美证券交易所B纽约证券交易所C纳斯达克(NASDAQ)D粉纸交易市场 6(C英国)国家拥有世界最先进的交易所内信息服务系统SEAQ
A德国B美国C英国D日本
7、1914年,(C联邦储备体系)正式建立,标志着美国现代金融体制形成。 A商业银行制度B《联邦储备法》C联邦储备体系D联邦制政体
8、保险经营方式以代理制为主的国家不包括(英国)。
A韩国B英国C日本D美国
9、世界历史上第一家现代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英格兰银行)
10、美国银行体系是以(联邦储备体系)为核心的庞大复杂的体系。
11、美国证券市场上,全球第一个电子交易市场、扶持高科技创业企业、上市要求最严格的证券交易所是(纳斯达克)。
12、下面哪一项不符合英国银行体制特征(A)
A银行体制人为构造特征显著,历史悠久
B传统金融机构与现代机构并存
C银行国际化由来已久
D中央银行产生最早,独立性较高
13、日本采取了独特的金融发展战略,建立了适合日本国情的金融制度,成为金融体制(人为构造)的典型。
14、德国的银行体系以(德国中央银行体系)为核心。
15、为绕过美国银行业集中垄断的限制,美国许多银行采取了(银行持股公司)这种隐藏的形式。
16、目前以(ADR)形式发行并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成为外国公司在美国融资、进入世界最发达证券市场的主要渠道。
17、发展中国家保险经营方式以(直接推销制)为主。
18、家庭投保率世界第一的国家是(日本)。
19、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下面哪一项(C)。
A1972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解体
B是反映美国利益的、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C是一种浮动汇率制度
D确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体系。
20、各国保险业资金的运用模式错的是(B)
A投资部动作B第二方投资管理公司动作C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动作D投资管理公司动作
21、(贴现行)是英国银行体系中的一种特殊机构,也是全球金融体系中仅有一种机构。
22、德国曾深受恶性通胀困扰,所以联邦银行实行极为严厉的货币政策,坚决保卫(货币稳定)
23、兼营公司的寿险和非寿险会计和资金必须分离属于(英国模式)
24、不能表现德国特殊的银企关系的选项是(银行是企业的保护神) A银行对企业有压倒性优势和支配权
B综合化银行制度
C银行是企业的保姆
D银行是企业的保护神
25、不同国家的金融体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发达国家金融体制仍然具有很多共性,其中(银行体制)的发展结果十分不统一。
26、日本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主要在(房地产)方面。
27、影响银行体制的环境不包括(法律环境)方面
A金融环境B经济环境C社会环境D法律环境
28(投资主体国际化)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
29、英国银行体制伴随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演变形成,其银行体制具(自然构造)的特点。
30、美国的商业银行中(国民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规划较大。
31、对于美国证券体制的主要特征描述错误的一项是(证券发行以股票发生为主)
A本身就是世界证券市场,发行市场严格规范
B发展最为迅速
C是全世界法律体系最完备的市场
D证券发生以股票发生为主
32、由从事国际贸易并兼营承兑业务的商人发展起来的,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特有的一种银行是(商人银行)。
33、对于发达国家银行体制总体特征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步调各异的银行业发展趋势)
A协调运行的银行体制B各具特色的银行体制C步调各异的银行业务发展趋势D同质同构的现代银行体系
34、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负责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的专门机构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35、(《日本银行条例》)的颁布和日本银行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现代金融制度的形成。
36、一国银行体制存在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条件是(经济环境)。
37、欧洲债券的发行人、发行地以及面值货币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
38、国债发生方式以拍卖为主的国家是(美国)
39、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有关当局同时都有权接受银行注册登记并监督管理银行的制度叫做(双线银行管理体制)。
40、在日本最大的保险业务是(寿险)。
1、转轨型国家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那些由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国家。对
2、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旧体制下的市场经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市场秩序的混乱和失控,抵消改革效用。对
3、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化经济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成为转轨国家金融体制建立的主要背景之一。对
4、印度的证券市场分全市场和区域市场两个层次。对
5、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但是金融体系发展落后。错
6、对转轨型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具体路径与方法比较,“渐进式”战略模式采取的“试验室方式”,“激进式”战略采取“休克疗法”。正确
7、私营商业银行在巴西商业银行中的比重最大。正确
8、国家货币委员会是巴西的中央银行体系的最高决策机构,金融监管主体。对
9、强而有力的行政干预是印度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正确
10、激进式战略模式的中心任务是生产的稳定。错误
1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就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全面、直接的指令性计划管理。正确
12、约翰内斯堡股票交易所(JSE Limited)建立于1887年,是非洲最早的证券
交易所,市场地位居非洲第一,是世界第五大交易所。错误
13、由对保罗证券交易所(Bovespa)和巴西商品期货交易所(BM&F)合并而来的巴西新交易所(Nova Bolsa),成为拉美最大的交易所。正确
14、俄罗斯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序低,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错误
15、在亚洲各国中,印度的证券市场建立、发展得最早,且颇具规模,交易机构数目庞大,交易所的系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正确
16、南非的中央银行――南非储备银行总部设在比勒陀利亚,为股份制有限银行。正确
17、证券市场以民间力量为主,政府资本较少参与。正确
18、巴西的中央银行体系由巴西中央银行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巴西证券委员会作为执行机构组成。错误
19、印度商业银行依照日美模式建立。错误
20、印度银行是印度最大、实力最强的商业银行。错误
21、大一统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独立性增强。错误
22、多样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正确
23、渐进式战略模式以渐进经济学和政治学为理论基础,中国为代表。正确
24、印度对小农场主、农民、手工业者、小企业主提供信贷,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地区差距的专业金融机构是发展银行。错误
25、巴西的国营金融机构居于金融体制的主体地位。正确
26、巴西有发达的金融业与健全的金融体制,金融业集中垄断程度较高,国际化趋势明显。正确
27、激进式战略模式以私有化为工具,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俄罗斯为代表,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到位式的改革。正确
28、南非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完美的法律体系和平等、开放的竞争环境。正确
29、联邦属商业银行巴西银行是巴西最大的私营商业银行。错误。
30印度和巴西都是二重的金融结构,现代金融机构和古老的钱庄等并存。错误
1、(韩国)国家的中央银行无资本金。
2、(日本)国家的中央银行股本由国家和私人所有。
1、国家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受权部分商业银行执行央行的职能这种中央银行制度说法正确的有(ABD) A这种制度通常在国土狭小而经济开放度又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实行
B是准中央银行制度
C是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D典型国家有新加坡、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2、实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中央银行有(ACD)
A西非国家中央银行
B南非国家银行
C中非国家银行
D欧洲中央银行
3、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大致(ACD)类型。
A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B以行政区划为主、兼顾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C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D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4、哪些国家中央银行(AD)是金融政策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分别设立、分别行使的权力结构。
A德国B美国C英国D日本
5、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标准有(ACD)
A相关性B流动性C可测性D可控性
6、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主要包括(ABCD)
A稳定物价B经济增长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平衡
7、(BD)这些国家央行的普通设立,标志着中央银行制度在全球的普及。 A欧洲B非洲C美洲D亚洲
8、哪些国家中央银行(BC)是金融政策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于一身的权力结构。
A德国B美国C英国D日本
9、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常用的是(AD)
A基础货币B货币供应量C利率D超额准备金
10、关于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组织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一般采取总分行制
B特点是权力集中、职能齐全
C设立一家中央银行,全面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
D典型国家有英、法、中、日
11、中国人民银行在(AB)直辖市设立两家直属总行的营业部,履行所在地中央银行职责。
A重庆B北京C天津D上海
12、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管辖(AC)省份。
A山东B武汉C河南D安徽
13、关于中央银行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金融机构 B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
C独占货币发行权,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
D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从事普通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目的是维护金融秩序和货币流通的稳定。
1、抵押放款、贴现放款是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侧重的货款方式。正确
2、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中倾向于使用直接信用控制工具。正确
3、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经常使用,且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能对整个经济运行发生影响。正确
4、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推出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有强烈的国家与民族利益特征。正确
5、货币供给量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现金和存款货币。正确
6、央行的活动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正确
7、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包括贷款、证券投资等。正确
8、日本对于不同金融机构采用不同的存款准备率,对不同金额存款彩不同的存款准备率。正确
9、经济增长水平通常是以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会年均增长率来重量。正确
10、中央银行在法律上独立于政府,直接向最高权力(立法)机构(国会、议会)负责,说明独立性较强。如:德意志联邦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等。正确
11、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有价证券,改变其超额准备金,影响其货币创造能力,达到收缩或扩张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正确
12、当经济处于需求过渡和通货膨胀状态时,中央银行就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借以收缩信用和货币量。错误
13、中央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叫做资产业务。错误
14、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错误
15、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被称为中央银行的鼻祖。正确
16、各发达国货币政策中越来越倾向于放弃直接的信贷控制手段。正确
17、选择性政策工具是指有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其中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等。错误
18、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正确
19、美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规定按照负债的一定比率缴存,比率没有硬性规定。错误
20、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绝对的独立性。错误
21、日本的中央银行在名义上独立性较弱,但在实际上中央银行拥有较大的决策与管理权。正确
22、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一般都是由商业银行经过长期历史的演变,自然地成长起来的,中央银行体系独立、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体系建立发展的典型模式。正确
23、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的负责业务。正确
24、各国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品种以国债居多。正确
25、当经济出现需求乏弱、生产下降时,就提高再贴现率,使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的信用及货币量得以扩张,从而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错误
1、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发行债券)。
2、(法国)国家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属于半官方所有的机构,一般采取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政府与其他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共同组建,政府具实际控制权或影响力。
3、美国12个联邦农业信贷区各设有一家联邦土地银行、一家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和一家合作社银行,各行下设附属的会员机构(协会、合作社),这样的组织结构属于(复合结构)。
4、从商业银行集中垄断的方式比较,自觉抑制型的国家是(美国)。
5、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倾向于保险的国家是(日本)。
6、近年来国际上最流行的商业银行集中垄断的方式是(兼并与统治(并购))
7、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构成中,(政府独资)是主导模式。
8、政策性金融机构中从事投资活动的主要是(开发性金融机构)。
9、从商业银行集中垄断的程度看,属于不充分的私人集中垄断类型的是哪一个国家(美国)。
10、专业化银行制度是指按不同业务性质而设立各类金融机构的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最典型的一个国家是(日本)。
11、贷款是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活动,一般以(资本性的中长期贷款)为主体。
12、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关系因各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有依附型、相对独立型、中间型这三种类型。对于依附型关系的描述不对的是(A营业资金自筹)
A营业资金自筹B官员由政府任命C资本金由政府全额提供D盈余缴存国库
13、多数国家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组织结构模式中,采用(总分机构模式)。
14、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输出口信贷,实施官方出口信贷计划,出口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出口信贷称为(卖方信贷)。
1、从商业银行集中垄断的程度看,属于高度的国家集中垄断类型的有(ACD)国家。
A坦桑尼亚B英国C苏丹D印度
2、在世界各国中,实行综合化银行制度的国家有(ABD)等国。
A德国B卢森堡C美国D荷兰
3、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采用全国性银行分支行和地方性银行分支行混合制的典型国家是(AD)。
A巴西B美国C英国D日本
4、按照商业银行并购的范围比较,分为(ABCD)
A直接并购B纵向并购C间接并购D横向并购
5、商业银行并购的动机主要有(ABCD)
A结构调整并购B市场扩张型并购C效益型并购D资源共享型并购
6、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的类型有(ACD)
A地方性单一银行制度B总管理处制C全国性银行分支行和地方性银行分支行混合制度D全国性银行分支制度
1、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即不是得到商业性资金的行业和部门,农业、进出口、住房、中小企业等。正确
2、德国商业银行通过提供信贷、参与投资、人事结合等方式控制工商企业。正确
3对于一些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意或无力选择,而又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领域,政策性金融机构以直接或间接担保的方式引导资金注射,进行融资补充。正确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令人瞩目的就是银行业的并购,主要特征是强强联合,规模巨大。正确
5、银行与企业关系的模式有“严格禁止”的美国模式、“不加限制”的德国模式、“有限制地允许”的日本模式。正确
6、政策性金融是政府财政手段的延伸,兼有财政与金融双重性质。正确
7、印度政策性金融机构设置重点在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缺乏的地区,政策性业务向发展重点和不发达地区倾斜。正确
8、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独创“上官下民”的所有制模式,最高层的中央机构为国有性质,中层和基层为民办合作性质。错误
9、僵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占较大比例,一般设在偏远落后地区。错误
10、大多数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组织结构采用单一型。正确
11、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二重经济结构,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占绝对优势。正确
12、银行同工商企业关系问题的核心,是双方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正确
13、印度强制性储蓄(强制的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成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而且强制性储蓄形成的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稳定。错误
14、金字塔型组织结构的政策性金属机构常见于农业信贷机构。正确
15、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财政贷款机构,注重资金的偿还性、安全性、效益性。正确
16、美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独具特色,主要依靠财政投融资机制,资金主要来源于邮政储蓄吸收的居民储蓄。错误
17、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一般金融机构相似的职能即金融中介职能。正确
18、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按业务范围划分为单一型和金字塔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19、法国政策性金融多为股份制半官方专业银行。正确
20、美国和英国的经济稳定程序、政府通过银行体系控制干预经济的程度要比德国和日本高得多。错误
21、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选择并非由政府任意决定,而是首先决定于市场机制。只有市场机制不选择的领域才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选择。正确
22、韩国政策性金融制效仿日本,但未形成独立体系,由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共同经营。正确
23、法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惟一实行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经济“计划化”国家,其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国有或政府领导的公有机构为主。正确
24、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不接受存款,其资金多来源于政府或金融市场筹资,资金运用多为长期贷款或投资。正确
25、政策性金融机构按主营业务可划分为信贷机构和保险机构,保险机构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多数属于此类。错误
1、美国的储蓄节俭机构吸收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业务特长各有侧重,主要从事消费贷款的机构是(信用合作社)。
2、个人信托和法人信托并驾齐驱的国家是(美国)。
1、日本金融信托业的主要特征有(ABCD)
A日本的金融信托业是典型的人为构造
B货款信托是日本首创
C金钱类信托是日本信托业务最主要的业务
D信托银行专营信托业务,兼营银行业务
2、英国金融信托业的主要特征包括(BC)
A证券依托业务是金融信托的主要业务之一
B英国注重发展金融信托“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基本功能
C英国法人信托机构的创立是典型的自然构造方式。
D英国是信托业与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典型代表
3、关于美国金融依托业情况的表述准确的有(ABCD)
A美国信托业与银行业的界限非常明确,独立核算、分业管理,严禁银行工作人员担任受托人
B美国信托业在其整个构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当今以银行信托部兼营金融信托业务为主,信托机构兼营银行业务为辅的组织模式
C双线多头的金融信托监管体制
D美国是金融信托业最发达的国家
4、对于各国金融依托说法准确的是(ABCD)
A美国是以银行业和信托业的混业经营为特征。
B日本以信托银行主营信托业务而兼营银行业务的单向兼营为特点
C英国是以银行和保险公司兼营信托业务为主
D英、美、日三国金融依托机构的共同点是都采取兼营制
5、各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体特征有(ABCDEF)
A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保险业发展迅猛
B金融并购与混业使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界限模糊
C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已经渗透到传统的银行业务领域,正在取得优势地位 D各国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较松
E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地位日趋重要
F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众多、发展迅速
6、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仅剩下(AD)
A摩根士丹利B雷曼兄弟公司C贝尔斯登公司D高盛集团E美林
7、美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类型有(ABCD)
A契约型储蓄机构
B储蓄节俭机构
C投资银行和投资公司
8、美国的契约型的储蓄机构包括(CD)
A金融公司B投资银行C人寿保险公司D退休基金(养老基金)
1、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借贷,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负责管理、组织、监督和稽核。正确
2、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按承兑我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承兑汇票最长期限不超过三个月。错误
3、货币市场是专门融通短期资金、实现短期资金供货的市场。正确
4、美国证券市场世界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管理最严格、流动性最强。正确
5、美国拥有发展最早的证券市场和最发达的国际股权市场。错误
6、贴现金额是实际支付给贴现申请人的金额,指汇票的票面金额。错误
7、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正确
8、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市场中,债券融资占主导地位。正确
9、德国的证券市场起步晚、潜力大、竞争力最强、管制最多。错误
10、美日英三国在国际证券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正确
2015河南电大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一体化考试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混业经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