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BAT”公司会银魂出自哪家公司里

下一代“BAT”公司会出自哪里?  - iDoNews
下一代“BAT”公司会出自哪里? 
出现BAT这种量级的公司第一决定因素是时代的趋势而不是个人努力,个人努力与对机会的把握只是决定了谁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对BAT量级公司的出现的早晚也许有影响,但对是否出现并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很难讲没有李彦宏就没有一个国产的搜索引擎,没有张小龙就没有另一款与微信类似的APP,所以探讨下一个BAT的可能出处时,首先要关注的是时代的趋势。
我们身边的世界因为互联网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巨大信息量的产生直接催生了对信息过滤器的需求,这就是搜索引擎,其盈利模式是关键字广告;其次是我们拥有了更便捷的交易渠道,通过互联网搭建的平台,我们可以更便利的选择更加丰富的产品(长尾),同时由于中间环节的削减,它甚至可以使商品可以更加便宜,这就是电商,其盈利模式是基于电商平台来从交易中分享收益。再次是我们突然发现可以很容易的关联到各个角落里的人,与他们进行各种类型的沟通,这就是社交网络,其盈利模式是以此为入口销售虚拟物品甚至游戏。
上面讲的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但如果以人为中心对上面的事实进行抽象,就会发现四个支持BAT量级公司出现的关键支撑点:
1、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填补空白领域
2、与每个人紧密相关
3、极为直观且基础牢靠的盈利模式
符合发展趋势与填补空白区域是一种历史性的机遇,是时来天地皆同力中的时,在这种环境下出现多个公司相持不下局面的可能性变小,存在不可跨越障碍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想象下百度出现后再做搜索引擎),比较容易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不要忘记了,BAT的共通特征不只是庞大的规模,还有其飞快的成长速度,这种速度反过来也是巨大规模的一种必要条件。
与每个人紧密相关则决定了特定事业的量级,比如分类目录再怎么成功也很难是这个量级。
牢靠的盈利模式则支撑了它成长的速度和规模,问答类网站未必没有流量,但没有合适的盈利模式一样无法成长到这个程度。
直白一点讲是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社会既有形态,在经济版图中出现了真空区域,而BAT应机而起,在各自区域里占据了垄断地位,是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则昌的现实版。
这样一来分析下一个BAT出处这事情反倒简单,它意味着当我们考虑下一个BAT的出处时,更关键的不是高瞻远瞩,而是回归到我们自身,看看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时代洪流之下,还有那些迫切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之后再考虑盈利模式是否牢固是否会陷入一种接近零和的竞争即可。
基于上述关键支撑点,还可以推导出两个比较明显的约束:
第一个约束是关于科技的。
在科技与公司的关系中,不同公司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有些公司似乎真的去追求用新科技创造新产品,再用新产品去创造新市场,进而改进生活的形态。iPhone,无人驾驶汽车都是这类东西。相应的如果没有这类公司推动,那么这类产品可能会晚很多年。这类事一旦成功收益无疑极为巨大,但风险也极为巨大,国内的公司暂时还不是这个风格,更多的还是处在市场基本成熟后利用窗口期,利用新模式迅速占领市场的路数。这是小米的模式,与上述两家公司推出iPhone,无人驾驶汽车的路数还是有些本质的差别。
这里想说的额外要考虑的约束是:在这篇文章里的分析里不假设在国内出现下一个BAT是因为自身的大幅创新(或科技,或别的什么),推出划时代产品,创造新的市场。比如做手机我就是做能做出iPhone这种与现在手机完全不一样还远超它的东西。
第二个是关于体量的可能性的。
如果我们假设出租车都统一在某一个平台下,那就能迅速堆出一个BAT量级的庞然大物来,但这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是不现实的,或者说使其变现实的手段通常不会是一般的商业手段,因此这篇文章里也不去探讨这个情形。
还有一类是大家都能做,多家公司同时进入市场并导致相持不下情形的,比如各种团购。这种情形下,如果假设有人可以干翻所有对手,确实也会成为巨无霸类公司,但这就和假设有人会统一电视机市场一样,可能性总是存在,但实际上非常艰难。因为对手也已经认识到其利益所在,并会持续跟进。这类领域更可能的情形是在非常长的时间内会是一种动态均衡,不太可能某一家达成一种彻底的统治地位,所以这种也可以从成为BAT的可能性中排除。
这两个约束里,第一条排除的是小米这样的公司;第二条排除的是O2O整个领域。
虽然,我们很期望小米这样的公司能做出iPhone这样划时代的产品,如果真可以它就可以抛开其余,跑到世界前列,甚至超过BAT的规模,但至少暂时我对此持悲观态度。O2O领域则虽然整体规模未必小,但在当前更类似于同质化竞争的情形下期望有某一公司能干翻所有其它公司,并进行整合可能性也比较低,更可能的则是大家陷入苦战。
当然这里所谓的排除不是说小米,O2O一点可能性没有,而是说这非常依赖于经营,依赖于苦战,而并非是那种机会充分的地方。如果我们假设华为可以干掉思科,如果我们假设联想可以干掉IOE,如果我们假设一个公司可以成为所有O2O的入口,那它就可以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但除非天才人物出现否则这类突进是很困难的,在大家都做且拼经营的的领域里更可能的则是相持。
在排除一些大家都可见的可能性之后,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未来的机会只可能出在两类空白区域里:
1、要么在既有技术的前提下挖掘出新的空白领域或者新模式;
2、要么在新一波技术浪潮中抢占有利位置,比如微信之于移动互联。
在回归到人的生活自身,把分析进行下去之前,有必要回归到一个比较宏大的话题:社会的基本走势之下,人们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必然性决定趋势,而偶然性决定具体结果。所以对社会的分析如果试图描述未来的具体景象是荒唐的。但科技,人口等等里面其实已经蕴含了一些必然性的因素,基于这些东西,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宏观猜测的。
去除核战争这类不可控因素后,有这样几点相对比较确定: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可能变的更加富裕而不是更加贫穷。
2、大多数人在变富裕的同时会变得更加忙碌,而不是更加悠闲(社会发展加速,经济竞争激烈的原因)。
3、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会增加而不是减弱。也就是说更多的生活娱乐时间会消耗在互联网上。
4、人们的个性会更加鲜明,而不是更加归一化。进一步就是人们更渴望符合自身意愿的生活,而不是活在齿轮之下。
5、互联网上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待选项会越来越多。
在这种前提下期望一款游戏,一部书,一类购物体验满足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未来必然会出现一些小众垂直类的东西,但垂直本身必然限制体量,所以新BAT的机会必然不在一些具体的产品而更应该基于一些通用的概念,比如联通,购物等。
如果我们认为搜索引擎联通的是人与信息,社交网络联通的是人与人,电商联通的是人与商品。那么显然在现有技术形态下空白区域是它们彼此的交叠区域,比如:微信对接京东就可以认为是社交网络与电商的一种对接。
这种交叠区域里最被大家忽视的是搜索引擎与社交网络的交叠。
当信息无限膨胀,人们个性越发鲜明,选择无限增加时,人们需要一种个性化的获取信息的手段。搜索引擎是以一种统一的算法来衡量信息的价值并对其排序,这样不同人产生的信息在搜索引擎里面的权重是一样的,但对于具体的每个人而言,这种信息的权重显然不一样,比如购物前至交好友的推荐甚至可以抵消无数个其他人的推荐。
现有搜索引擎模式诞生于社交网络之前,那个时代人与人的联通更多的依赖于于邮件,所以其基本处理信息的模式实际上已经与时代的发展失衡。Google试图用Google
扳回这一局,但进展甚微。
与此同时现有SNS并不天生具有信息过滤的属性,并不是直接对接到现有搜索引擎即可解决问题。为达成这一目的需要在不失去自身特质的前提下进行一种新的设计,为各种信息尽可能的注入基于人的信用。投票是构建信用最基础的手段,但只是投票并不足以构建信用,反智倾向甚至会导致单纯的投票会选出最差的那个,为与一般的投票相区别,我这种基于投票延展出来的构建信用的方式命名为V众投。其含义参见:V众投的起源,约束与价值
.这里不再详细展开。
具体来讲,在这种新模式下,人在SNS中的行为以及关联构建个人信用,这种信用与信息相绑定,进行信息过滤时一个人在SNS中的角色给了搜索引擎一个提示,而搜索本身根据这个提示来提供基于你的角色,关联人以及他们信用的结果。这既不是现有的的SNS也不是现有的搜索引擎,而是它们交叠后的一种新东西。我们无法确定这种新东西的形式,但也许它会更像微软的小冰,但即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以类似订阅号的形式存在于SNS之中。基于这种新的模式,广告的现有模式也就可以再次被颠覆,从我展示给你看(弹窗类)或者我给关键字你给相关关信息的模式(搜索引擎)变成基于人信用的效果广告。这是无比巨大的生意,显然满足上面所说的产生BAT的条件:填补空白区域,与每个人紧密相关,有稳定的盈利模式。如果真有人做成无疑的可以衍生出BAT量级的公司,但这个如果做成了也许意味着BAT格局的大变,甚至B的消失。要想完成这类产品更适合从SNS整合搜索引擎,而不适合反过来,因为前者离人更近,Google
的失利以及百度社交产品的失利或许与此有关。
至于科技带来新的浪潮,浪潮上又可以衍生出什么新的产品,没人能预测其具体形式是什么,但更有价值的仍然是人机界面与联通方式,传说中的iWatch类手表,Google的眼镜都可以归在这个类别里。如果小米们可以在这个领域里做出类似iPhone这种划时代的产品,那它无疑的会是BAT量级的。我们总是有两种方式来做产品,一种就是iPhone这种颠覆路数;一种则是贴身肉搏的路数。你做手机我也做,但有改进或者更便宜就是贴身肉搏的路数。当年日企走的都是后一种路数这一样可以获得巨大成功,我们很多时候也是这个路数,但这个对经营依赖过重,并且从电视来看在国内似乎很容易陷入两败俱伤的价格战泥潭里,所以暂时不看好这个方式可以产生BAT量级的公司,不再多说。
上面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视角去分析那里更可能产生新的BAT量级公司,下面谈一点B2B领域。
在谈到那里是下一个机会的时候,写作《浪潮之巅》的吴军先生认为是企业软件市场,之后李彦宏先生也在年会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这一点我是比较认同的,云的发展使企业软件市场在需求,供应以及成本上出现了一种失衡。
一方面云的发展使大幅拉低企业IT以及软件的成本的机会已经出现,同时移动设备以及SNS的出现也需要一种新的办公形式来响应,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则是还没有统治者出现,等价于是空白区域。
想象一下这样一种模式:金蝶用友等所能提供的标准模块以SaaS模式以接近免费的价格提供,同时创建面向定制化的应用市场。基于此就有一定机会创建一种真正的软件即服务的平台,形式可以类比淘宝,但上面都是企业的定制化软件。
各个企业使用这个平台的方式是如果愿意用标准化过的软件,那就可以以接近免费的价格进行使用;如果需要定制那就需要在应用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应用来定制标准化平台。
这样一来,在云上这类SaaS企业就可以借助借助摩尔定律来无限摊薄硬件成本,只要用户量能够上来,软件成本也不是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基于云的方式必须相对于传统方式在成本和生产力上有绝对优势,同时要能解决安全问题。
这个领域无疑也符合上面所说的几点: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填补空白领域。与每个人(企业)紧密相关。极为直观且基础牢靠的盈利模式。
企业软件因为渗透率比较慢,所以这模式下的企业会走的比较艰难,也极为需要资本的支持,但这样的故事如果做成了,确实会有巨大收益。但这种新模式如果真的得以确立,也就意味着现有的企业软件厂商成批的死去,对知名厂商而言则等价于是在革自己的命,所以很可能做出这个的不是现有的知名企业软件企业。
正在加载......【下一个BAT诞生之地?盘点国内10家大宗商品B2B交易平台】在经历2014年爆发年后,互联网大宗商品迎来了业态繁荣、资本青睐的2015年。有分析认为,未来B2B将主导中国的未来电商格局,下一代BAT企业将会在B2B公司中诞生。下面,为你盘点国内B2B领域的代表性平台,你觉得还应有谁?http://t.cn/Ry1ejWP
同时转发到微博熊晓鸽:90后创业者中一定会诞生新的BAT|创业|熊晓鸽|BAT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熊晓鸽:90后创业者中一定会诞生新的BAT
  熊晓鸽:这个时代的创业者是幸运的
  5月18日,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这个时代创业的人是幸运的。未来,80后、90后里一定会出现下一代BAT。这一次,他接受了新京报的邀请,担任“寻找中国创客”活动“创客导师”一职。他说,希望每个创业者都能在创业过程中寻找到乐趣。
  “我同意现在有泡沫,但现在中国的股市里还没有几个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所以从这个方面看,还是应该有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市。”
  谈创业环境
  现在创业更容易,也更容易犯错
  新京报:你是中国第一个风险投资人,中国的创业环境这些年出现了什么变化吗?
  熊晓鸽:我是1991年底回国的,IDG搞了中国第一个基金,1993年开始投资,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创业是怎么一回事。现在举国上下,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第二,现在中国已经是全世界风险投资基金最多的(国家)。第三,现在的机会比原来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带来了很多创业的机会,进入的门槛更低了。
  新京报:门槛低指的是?
  熊晓鸽:对资金的要求。作为企业来讲,最重要的还是生产好产品或提供很好的服务,并且能卖出去。因为上世纪90年代初没有互联网,所以传统行业创业多,那需要投很多钱来做市场推广与营销。现在大多是跟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产品推广等环节的成本降低很多。中国又是移动手机最多的市场。所以对投资者和创业者来讲,在这个时代创业都是很幸运的。
  新京报:所以有人说现在中国创业不缺资金和机会,缺的是经验教训。
  熊晓鸽:成功的总是少数,尤其能够做大的更是少数。
  至于教训,就是现在创业者可能更容易犯错误。因为环境比较热,所以创业者容易头脑发热,每个人都想成为下一个马云。其实真要把一个公司做大做强,尤其是发展到一定规模是很不容易的。创业者更多的应该去看看这些榜样曾经失败的教训。
  谈投资挑战
  一热闹了总会有人说有泡沫
  新京报:现在是大众创业时代,似乎不想创业的人就“OUT”了,但也有声音认为这是浮躁的表现。
  熊晓鸽:一热闹了总会有人说有泡沫,现在股市也有一些泡沫,都是难免的。我个人认为,不论创业还是投资,太热了结果不一定好。
  新京报:为什么?
  熊晓鸽:做投资永远要保持一个平和心态,市场越热越要谨慎,市场很冷的时候反而要多做一点事情。我经常开玩笑说,好的投资人应该逆向思维。就像我们投的比较成功的案例,百度、腾讯、搜狐,都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投的,因为市场冷,大家都非常谨慎,所以对技术看得非常仔细,反倒结果比较好。
  新京报:现在投资界有一点不太冷静?
  熊晓鸽:我不能评论人家。对我们而言,投资是一个专业,想成为百年老店,必然会在不同时代遇到不同挑战。这个时代现在碰到的是新技术,投资者需要有好心态,需要能应变的团队和策略,需要不断学习。
  新京报:你觉得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有可能成为新的一轮泡沫吗?
  熊晓鸽:我同意现在有泡沫,但现在中国的股市里还没有几个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所以从这个方面看,还是应该有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市。
  谈80后、90后
  他们中间一定会诞生新BAT
  新京报:现在创业者越来越年轻化了,很多创业者都是90后。
  熊晓鸽:美国有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时,90后们正好在学校读书,在玩这些东西,所以他们成长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是跟移动设备相结合的。他们接受东西速度比较快,更能折腾。
  新京报:去年IDG资本宣布成立一只1亿美元规模的90后创业基金。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基金?
  熊晓鸽:我们内部花了很多时间做了一个90后生态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爱好和80后很不同。
  所谓的商业模式,说到底还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痛点和爽点,就是如何让生活更便捷、更舒适、更有情调、更酷。年轻人有他们的生活规律,“老家伙”可能根本听不懂,语言都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决定拿出一亿美金专门投这样的公司,现在已经投了快30个了,都还挺不错。
  新京报:所以你认为90后应该是未来创业的主力群体?
  熊晓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是这样的。江山代有人才出,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创业英雄。BAT的领军人物都是60后,他们赶上了PC互联网的主导技术。80后、90后里一定会出现下一代BAT这样的公司。
  新京报:你认为好的创业团队和创业者,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熊晓鸽:除商业模式以外,最最重要的是,创业者能不能建立起一个能干、应变能力和执行能力很强的团队。
  谈回国上市
  百度、腾讯没在国内上市是我的遗憾
  新京报:你们投的,拆解VIE回国上市后,连续拉动29个涨停创造了一个奇迹,带动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想归国上市。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回国浪潮你怎么看?
  熊晓鸽:什么样的公司适合在国内上市,什么样的适合在国外上市,要看资本市场对公司产品理解的程度。如果百度、腾讯在国内上肯定市值比现在高很多,因为美国股民不用百度、腾讯,但中国股民都要用。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
  新京报:对投资机构而言,帮助创业者拆解架构难不难?
  熊晓鸽:也不难。暴风我们投了两次,它从初创期到成长期都是IDG资本投的。(拆解VIE)当时我们用人民币基金买回来,在内部挑战很大:要是做不好怎么交代?
  新京报:所以你们成立了一个人民币基金?
  熊晓鸽:不是专门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有这么一个人民币基金,就这么做了。
  新京报:未来IDG资本在中国的投资,会不会更偏重于用人民币基金?
  熊晓鸽:我们在酝酿新的人民币基金的募集。总的来说,作为专业基金管理者来说,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你的出资人带来最高的回报,我们会看哪一个更适合在国内上,哪一个更适合在国外上。
  ■ 创客导师简介
  熊晓鸽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1993年,在他的运作下,IDG首次进入中国,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风险投资。过去20多年间,IDG投资了300多家公司,其中70多家已经上市。包括百度、腾讯、携程、土豆等,都曾有IDG的投资。
  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原标题:熊晓鸽:这个时代的创业者是幸运的)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前天我刚从美国回来,从美国回来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去参加联想控股公司的上市庆祝晚宴。因为第一柳总既是我非常敬仰的企业领袖,也是一个老大哥,我是20年前刚回国来创立我们IDG资本第一支基金的时候,还有计算机世界等等媒体的时候,认识了柳总,成为多年的老朋友,得到了很多的帮助。
这个会上面,柳总谈到一点,怎么样打造这个百年的老店,联想有31年的历史,其中他请了三位做他的贵宾发表了演讲,第一位是雷军,当然雷军大家都知道,小米做的非常好,但是在前面是做金山软件的,联想也投资了他,当时杨元庆是他的董事长。这次很幸运,小米也是A轮就投了,大家都在说雷军说的这句话,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
当然这几天,这个礼拜大家都没有人在谈飞了,但是雷军还可以飞,他没有上市。马云感叹半天,他大概做了16年的时间,其实你看我们做一个企业的话呢,都在追求一点,能够打造百年老店,其实可能在技术行业这个产业里面,做一个百年老店非常不容易。马云说,他做了16年是很多的苦难,在这个时间上正好是联想一半的时间。可是大家可能想到,在中国15年、16年的时间,当然我们投了百度、腾讯他们的历史也就是15年左右,就出现了BAT,我再回过头来想一下,我当年回国的时候,那个时候最牛的公司是摩托罗拉,那时候是数字显示后来是汉字显示,然后后来演变成大砖头式的大哥大,可是20年过去了,这些公司都不见了。当时IBM很牛,当然IBM现在还比较厉害,但是他的PC他创造的PC,PC大家别忘了是IBM创造的,把硬件交给了因特尔,软件交给微软,但是呢,PC被咱们联想收购了,杨元庆在管着,也做的不错。
那么在技术这个产业里面,我觉得竞争非常强,同时创造力变得很强,还有一点,更新换代变得很强,在技术这个行业的中间,你要想做成一个百年老店,非常非常难,很多人也在谈,未来怎么能够做成技术性的老店,说柳总你能够做得到很重要一点,你发掘了、培养了一批像朱立楠还有郭为、杨元庆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在技术产业发展里面,必须有新一代的企业家出来。新的技术也要必须有新一代的创业者出来。
回到我的主题,其实我们看我们过去,我们的这些互联网公司,之所以成功了,最最重要的一点,主要是消费互联网,是不是这样的,都是我们在PC互联网时代,给大家创造的一个机会。在2B的方面来讲,我觉得在中国未来,因为我们想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强国,我们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但是不是一个强国,但这个领域来讲呢,我认为企业的软件,在B2B方面,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很多的潜力需要我们发掘,可是过程中间,我们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条件,虽然是2B的话,我们最后的服务要2C,我们很多人,尤其移动互联网本身给我们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一个投资的机会。
而且我们有那么多的,在座的创业者,我们也很多人愿意在创业,想创业,而且也逼着你创业,现在找一份好工作不容易,自己创业自己做老板,也是国家所鼓励的一个事情。20年前,那时候到中国搞这个创业,搞风险投资基金完全不一样,在那个时候,我记得我们的第一个基金在上海,做的时候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很能干的人,当然男生比较多一点,那时候谈的特别好,恨不得马上明天就来上班,就回去把那个工作辞了就上班,可是我们最怕到晚上,为什么呢,一到晚上一商量,太太不同意,创业不靠谱,马上改变主意,那个时候说实话,最怕上海的女士,说错了,上海的老婆,对男生决定创业比较困难。
现在来讲,我觉得整个风气都变了,前面有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周鸿祎等等这样的一些成功的创业家,做我们的一个榜样。也有新一代的创业者出来,比方说我们也很荣幸投了暴风科技,本来准备做VIE,当然冯鑫同志也在这里,也可以来分享一下,在这个时代创业,我们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但是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因为门槛变得越来越低,这个钱变得非常多,这个钱多是好事,但是也是坏事。为什么?我们做投资大概讲,永远在强调钱不是第一位的,我们要有钱,要出钱,但是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能够除了在提供了资金以外,还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附加价值。所以说这个钱的选择,对你们变得也比较有挑战。
所以总之来讲,我觉得人生一辈子永远是在选择,创业的话更是这样,除了选择这个机会,你还要选择你的合作伙伴,投资的伙伴等等。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2C有很多的事情可做,而在这个2B的方面,我觉得我们的原版更多,有更多机会,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我们和新京报一起来做这么一个论坛,而且大家也可以看到,美国现在也是想,把美国重振他的制造业,因为他现在在有些方面,有些有利的条件,尤其是能源,像页岩气等等这样的技术,使得美国的电价降了一半以上,这样的话使得他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因为在制造业方面,很重要的电价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而且还很干净,他的那个空气,我们来讲,可能在这些方面,有更多的挑战,在这个里面,怎么在IT的方面做出一些突破,这个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认为从大的方面来讲,B2B一个是制造业,另外一点像我们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来讲,在这个方面需要更多的,更有竞争力的B2B互联网跟技术有关的公司。要创造这样的公司,你要靠国有企业的话,我认为他们是做不到的。
这个正好为我们这些敢于创业,愿意创业的这些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而我们IDG的资本也非常看好这个,所以今天除我以外,还来一位新提拔的合伙人,叫牛奎光,牛奎光站起来跟大家认识一下,所以说以后大家在B2B方面,在企业软件云计算、数据库等等这些方面项目,我希望你们都找牛奎光,他也是清华毕业的,曾经好像还是山东哪个地方的状元书读的不错,最最重要一点有股牛劲,事做的靠谱,希望大家都找他,如果有不满意还可以到我这里告状,总之我们全力支持大家在这方面的创业,然后不仅是提供资金的支持,更重要一点,我们可以共同一起来学习,把这个事情做好。我希望通过这个里面,我老在说,我们一定要打造下一代的BAT,所以我希望下一代的BAT的公司出现不再是清一色的2C的互联网公司,而是有2B的这么一个公司,这就是我觉得如果这个能够实现的话,我就太高兴了,谢谢大家。(来源:新京报、IDG合办B2B创业席卷2015主题论坛)第一创投(diyichuangtou)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diyichuangtou关注中国创客成长及新兴领袖崛起,聚焦从创客到企业家的管理提升、段位修炼热门文章最新文章diyichuangtou关注中国创客成长及新兴领袖崛起,聚焦从创客到企业家的管理提升、段位修炼&&&&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at后面的三家公司tm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