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原油走势今天会涨

原油直播室:原油上涨动力是否消耗殆尽 今日原油走势分析
_投机之道直播室_投机之道
-金投机构-金投网
还没有帐号?免费注册一个吧!
若您已有金投网帐号,可直接登录
某某栏目为VIP专享栏目开通VIP后可编辑
投机之道直播室
机构认证:已认证
主营业务:
服务产品:
联系人:投机之道讲师
公布值:652
公布值:待公布
前值:68803.2
公布值:待公布
原油直播室:原油上涨动力是否消耗殆尽 今日原油走势分析
摘要美原油从四小时走势图来看,在隔夜库存利空的影响下,油价没有出现较大回落,说明多头依然坚挺,上行通道仍保存完好,走势上逐步筑造天梯向54.51美元的高点行进,预计短期内将完成该点,不过预计今年希望不大,只等来年再战。支撑依旧关注53.4美元。
  原油直播室:原油上涨动力是否消耗殆尽,今日原油走势分析
  【美油技术分析】
  美原油从四小时走势图来看,在隔夜库存利空的影响下,油价没有出现较大回落,说明多头依然坚挺,上行通道仍保存完好,走势上逐步筑造天梯向54.51美元的高点行进,预计短期内将完成该点,不过预计今年希望不大,只等来年再战。支撑依旧关注53.4美元。  
  从指标来看,布林带通道缓慢上行,K线回落至中轨上方反弹,附图MACD指标快慢线死叉下行,绿色动能柱微幅放量;KD指标出现拐头迹象。综合来看,短期内油价有回落需求,日内预计油价会有所回落,日内看好触底反抽,操作上建议反弹做空。
  1、54美元附近做空,目标看向53.5美元附近,止损在54.2美元上方
  2、初次触及53.4美元入场做多,目标看向54.5美元附近,止损在53美元下方
  一,减产利好一直以来支撑着油价上行
  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成员达成一致减产协议以来,油价已经上涨15[%]左右。我们认为减产协议为油价*了支撑,这也有助于提高其他相关资产的价格。外界对减产协议的实施仍然有一定的怀疑,因OPEC在遵守产量配额方面有过不良记录。但我们认为OPEC成员此次有可能会遵守协议,因该组织似乎渴望控制全球*过剩的局面以及稳定油价。
  油价上升到区间顶部的速度很可能取决于全球油市能多快从*过剩过渡到赤字局面。预计这或将在2017年上半年发生。原油市场对于欧佩克的减产积极性越来越高,并且随着委内瑞拉以及俄罗斯的积极配合,减产势在必行。沙特,俄罗斯,叙利亚以及委内瑞拉都表示原油在一月份减产来进一步提升原油价格。
  二,原油还有那些利好因素
  加息后原油来了一波涨袭,随着市场会加息的消化美元指数(102.4156, -0.2243, -0.22%)失去上涨动能,短线回调风险加剧。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接近2年均值,暗示将有一场危机爆发。此外,受美元走强影响,美国贸易赤字也有所增加。美元回落限制了油价的下行空间。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当周,美国汽油库存减少159.3万桶,市场预估为增加150万桶,为7周以来最大降幅。
  伊拉克石油部长卢艾比表示,鉴于过去两年内该国原油产量的快速回升,愿意在1月1日起减产20-21万桶/日,前多个OPEC成员国已经着手安排减产行动,委内瑞拉表示,该国原油产量计划在2017年1月开始削减9.5万桶/日。OPEC和非OPEC减产监督委员会计划于1月21-22日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共同商定如何切实落实减产计划,这也为油价*了进一步支撑。
  三,利空因素将限制油价上涨
  原油在减产的动力推动下使得价格来到的今年高位盘整,但是受到美元走强、美国原油产量回升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可能不遵守减产协议等因素的存在,均将抑制油价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因油价持续复苏以及银行开始扩大信用额度,美国页岩油产商已经计划于明年增加钻探和生产支出,为两年内首次。还要有就是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已经确认,通往Sharara和ElFeel油田的输油管道已经开启,这将将为利比亚在未来三个月内增加27万桶/日的原油产量。都在说着减产问题的同时而OPEC最新月报显示,只有在OPEC遵守每日3270万桶左右产量目标的情况下库存才会出现下降。上月该组织成员国日产原油3387万桶,较10月增长15万桶/日。11月该组织的产量至少为2008年以来最高。
  投机之道直播室,原油第一直播室!行业权威资深分析师每天15小时面对面在线指导、实时喊单。全国首推视频一对一指导交易策略,让您随时随地把握行情,高端投资者的经验首选!
免责申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升级VIP提示
某某栏目为VIP专享栏目开通VIP后可编辑2017石油会不会继续坑爹?这可能是最好的预测 --百度百家
2017石油会不会继续坑爹?这可能是最好的预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17年要不要继续为石油努力拼搏呢?如果到头来油价还是起不来、工资还是上不去,你肯定不会乐意,会觉得又被石油坑了。
2017年要不要继续为石油努力拼搏呢?如果到头来油价还是起不来、工资还是上不去,你肯定不会乐意,会觉得又被石油坑了。
那2017年石油究竟能不能好起来呢?若好,又能好到哪种程度呢?下面这一篇超长文做了非常系统而深度的分析。
首先你可以放心的是,就目前来看,国际油价总体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OPEC也不可能再轻易耍流氓,因为沙特的财政平衡油价已高达90美元/桶。
其次,这篇长文从石油的供需平衡、格局、模型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影响2017石油价格的因素。如果认真看完,你也可能秒变油价预测高手,不用再老被别人忽悠了。
多方机构看好原油2017年的行情,一波大牛要来?
欧佩克在11月月底召开会议,确定减产3250万桶,这是基于11月份对世界石油的供需平衡的预测,该目标可以使得整个世界石油的供需在明年达到平衡。
俄罗斯的产量下降将有助于增进欧佩克减产的效果,同时欧佩克也对美国明年的产量做出了预增的判断,非欧佩克的一增一减对明年的石油供需平衡也非常重要。
全球三大供给区:俄罗斯、沙特、美国实际上形成了三国的平衡关系。目前来看,是俄罗斯和沙特联手和美国进行对抗。
所有的产油国都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低油价的考验。沙特的财政平衡油价高达90美金,而其它中东地区国家的平衡油价也都在70美元附近。所有的产油国,包括俄罗斯都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沙特这样的国家必须思考怎么打破囚徒困境。
油价会被他们推高起来吗?
今天从四个方面对国际原油市场做一个总结和对明年的展望。
首先从国际石油供需的平衡表说起。第二,介绍一下当前的国际石油的供需格局。第三,再讲一下供需的模型,最后是对明年的展望。
首先看一下当前国际石油的供需平衡表有主要的三大石油机构比较权威,一个是国际能源机构IEA,一个是美国能源局的信息署EIA,还有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平衡表,很多投行也有自己的供需平衡表。在这三大平衡表里头,EIA和欧佩克可以从网站上免费获取,是作为石油市场分析能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免费的资源。
从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对供需平衡的势头的分析把供给分为欧佩克和非欧佩克,需求分为OECD发达国家和非OECD,作为供应和需求的范畴划分。
欧佩克的月报有全球的石油供需平衡的预测,11月中旬的月报里面截取出来的基本的供需平衡是世界石油的需求减去非欧佩克供给,得到对欧佩克产量的需求,也就是欧佩克call。如果欧佩克的产量超过了对它的产量需求的话,就是供大于求,如果产量低于对欧佩克的产量需求就是供不应求。所以欧佩克call的概念比较重要。
这次欧佩克在11月月底召开会议,确定它的减产的目标是3250万桶,实际上它就是基于11月份对世界石油的供需平衡的预测,认为3250万桶的目标可以使得整个世界石油的供需在明年达到平衡。欧佩克call像正弦的曲线的波动,3250万桶是从它中间穿过去的,所以整体看3250万桶的意义就在于是一个实现世界石油供给平衡的量。
从欧佩克的月报里面也可以看到,俄罗斯的产量下降将有助于增进欧佩克减产的效果。同时欧佩克也对美国明年的产量做出了预增的判断。所以非欧佩克的一增一减对明年的石油供需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俄罗斯和美国。
全球供需平衡表是比较宏观的,它只能看一个大概。大家有时候会觉得供需平衡不是特别重要,特别是做油价的人认为这张表参考意义不大,我个人认为供需平衡是需要理清的。首先从整个供需层面来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供需的紧平衡的状态。第二,注意看需求的季节性。第三,注意看关于欧佩克的概念引导整个欧佩克减产的目标。第四,要注意欧佩克的剩余产能,欧佩克的剩余产能对油价有一个止涨的作用,它在油价过分高、超过欧佩克预期的时候可以多释放一些产能,或者在局部出现供给中断的时候,欧佩克的剩余产能就显得更为重要。第五,注意平衡表里面的库存的变化,整体的预期库存是增还是减,结合需求的季节性对库存的变化给出前瞻性的指导。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方面,理解一个供需的格局,供需格局主要是指结合的地缘来说的供需的平衡状态。
地缘供需的平衡状态有两种,一种是相对平衡,一种是失衡。相对平衡就是两个地区各自都是供应和需求相对平衡的状态,就像天平比较平。另外一种是一个地区是供大于求,另外一个地区是供不应求,这种状态就属于叫做供需失衡。
对于研究全球的供需格局来说,非常好的资料就是BP的能源统计年鉴,这个能源统计年鉴可以从BP的网站上免费下载,每年6月中旬的时候进行一次更新,同时BP在6月下旬的时候也会在全球,特别是在中国进行一次公布。BP能源统计年鉴里有关于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其它的一次化石能源。其中对于油的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分区供应和需求的态势图。
这个态势图大概把全球分为六个地区,黄色的代表亚太地区,红色代表的是非洲地区,棕色代表的是中东地区,蓝色代表的是欧洲,深绿色代表的是南美洲,绿色代表的是北美。
BP对全球的分区来看是地缘性的,把世界地图展开,可以看到石油的地缘分区有它自己的惯例的定义。以苏伊士运河作为界限,苏伊士运河以东和苏伊士运河以西两个最大的分区。全球有三大基准原油,分别是WTI代表北美的基准原油、布伦特代表的是北美,即英国北海地区、欧洲的基准原油、还有中东的迪拜重要的一个地域性的基准原油。阿曼实际上是迪拜原油的姐妹油种。
根据BP分区报告,首先进行了东西分区,把中东、远东和非洲可以并为东区,北美、南美以及欧洲以及亚洲可以并为西区,刚好和整个地缘的苏伊士以东和西基本是契合的。
做完上述的东西划分以后,明显可以看到整个东区和西区是各自平衡的,所谓的东区包括亚洲、非洲以及中东,它的供应和它的总体的需求是大致相当的,同样在西边,南北美、欧洲、欧亚的供应和需求也是相对平衡的。另外在东区有中东和亚太的失衡关系,中东产油区需求少,亚太是需求区,但是它的产能又少。对于西区来说,西区包含三个小区,也是各自相对平衡的关系,西区的跨大西洋平衡主要指北美和欧洲的平衡。
理解了分区以及东西平衡跨大西洋平衡、中东亚太平衡之后,可以看到三个供给区中有两个主力影响供给的力量,一个是沙特,一个就是美国。俄罗斯实际上有一个悬摆,它既向西欧洲供应,同时也向亚洲通过东西伯利亚管线向亚太地区输送原油。而且现在整个俄罗斯的资源东向增量比较大。所以目前三大供给区:俄罗斯、沙特、美国实际上形成了三国的平衡关系。目前来看,是俄罗斯和沙特联手和美国进行对抗。
地缘上可以看到美国、沙特、俄罗斯非常重要的三个供给地区。对于基准原油来说,有一个特点是WTI叫王者归来,WTI作为基准原油的地位将更加的巩固,而且它的交易活跃性在未来可能会比布伦特高。之前2009年-2013年时明显感觉到WTI比较弱,那时候人们怀疑WTI是不是失去了全球基准原油的定位。现在来看,在WTI解决了它内部的管输瓶颈之后,WTI对全球油价影响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接下来第三个方面,理解一个供需的模型。
今年微观的经济学里面的价格理论是基于供需均衡价格理论,这个理论认为需求随着价格的上升是下降的,供给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所以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会相交,形成一个均衡的价格和均衡的数量。在这个点上,供应和需求相等。
经典的均衡价格模型不太重视库存,它认为价格偏离是因为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偏差,从而价格会使供应和需求向着相反的方向拉回来,重新回到一个均衡的点。但现实的世界中,供应和需求之间是永远不会相等的,供应和需求之差就是库存。所以供需存是真正现实的平衡关系。
如果供需存是普遍成立的话,那么全球每一个区域都应该有供需存的平衡关系。为了简化这个模型,假设全球先分成A、B两个大区,每个区域之间都有供需存的平衡关系。可以看到,库存和需求都是区域内部的事情,唯独供给会受到跨区域进出口的影响。这个模型建立以后,与库存、需求、供应数量的变化最直接的联系就是价格,如果直接用油价放进去分析,会发现其对各个因素的影响不好做出逻辑的推断。在我们的交易过程中,除了有绝对值的价格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价差。
梳理了一下,大概有三类价差非常重要,和供需存有相互的影响关系。第一个是跨期价差,比如现货和期货的价差或期货的近月和远月的价差。第二个是裂解价差,裂解价差的定义是产品和原料的价差,在原油中成品油和原油的价差就属于裂解价差。第三个是跨区域价差,不同的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差叫做跨区价差。
跨期价差在期货里就是指近月和远月的合约价差,体现的一种商品的普遍的时间价值。近期跟远期的价差不同会影响一个人的选择。比如现在手机非常贵,那么完全可以在明年的时候买同款的手机,因为同款的手机在明年价格肯定下降。所以,如果新出来的手机价格定的很高,它的需求肯定是有限的。到了第二年,销量也可以增加,有更多的人会去购买,这就是所谓的时间价值。
跨期价差有两种基本的结构,第一种结构是contango 近低远高的结构,上图是截取了三个时间点的期货的收市价,把不同月份的期货价格放在一起连成一条线,可以看到近月的和约的价格低、远月的和约的价格高,这种结构叫contango结构。contango结构意味着可以增加库存获利,因为近月的和约的价格实际上和现货是趋近的,这就意味着在近端买的现货价格是低的,同时可以通过期货把远端的卖出价格给锁定,卖出的价格是高的,这样会有一个无风险的获利。所以contango的结构推动建库是一种获利的行为。建立库存并不是因为看到未来价格上升才去建库存,事实上在真正的推动力自于无风险的套利推动。这种价差结构越坚实,它的套利驱动力就越大,这样过剩的原油都会被有效的转变为库存。
反之,另外一种跨期的价差叫backwardation近高远低结构是去库存的。如果近端的价格非常高,它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会让需求趋活,所以BACKWARDATION 一定是去库存的。贸易商完全可以拆借别人的库存在近端先卖掉,同时锁定远端的价格,因为价格更低,锁定远端的价格补库还回去,这样也构成了一个去库的无风险套利。所以BACKWARDATION的价格结构不仅可以去库存,也可以抑制需求。综上,跨期价差实际和库存之间有一个相互关联的影响,而库存实际上又是供需平衡的结果,所以供大于求的情况对应的结构就应该是contango,供不应求体现出来的价格结构就应该是BACKWARDATION,价格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基本面的价格体现。
第二个价差是裂解价差,就是产品和原料的价差。举例来看就是面粉和面包的关系。如果面包和面粉价差越大,面包店赚钱赚的很多,他们就会愿意不断的把面粉变成面包卖掉。
对于炼油来说,一个基本的财务平衡公式就是产品的收率乘上产品的价格,加权之后会等于原料的价格,也就是原油的价格,再加上费用和毛利。裂解价差事实上就是这个财务平衡公式的变形,把原料的价格从等式的左边移到右端。所有产物的收率在没有损耗的情况下是百分之百,成品油的裂解价差的加权平均就意味着炼厂的费用加上毛利。所以裂解价差越高,意味着毛利越好。如果炼厂的毛利越好,炼油的积极性会很高,他们就愿多采购原油和供应成品油。对于原油来说,这就体现出需求的驱动力。对于成品油来说就是供给的动力。
财务平衡公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就是可以从财务的平衡公式里面推出在炼油过程中主产品的裂解价差和副产品的裂解价差呈线性的负相关关系。所以,主产品的裂解价差越大,副产品的裂解价差反而应该要小,整体裂解价差加权之和体现的炼油毛利是区间波动的。特别是当炼油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充分竞争,利润波动不会特别大。但是一旦出现了炼能瓶颈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第三个是跨区价差,比如海外奢侈品的代购就是跨区套利,奢侈品在海外比较便宜,国内卖的比较贵,所以我们出国肯定买奢侈品,每次带回来很多,这样的套利大家肯定愿意做。
跨区价差在石油方面不同油种包括成品油、原油在不同地区产生的价差,这就是产生贸易的根本推动力。比如中国这边缺油,那么给出的价格肯定要比中东高,这意味着中东的离岸价加上到中国的运费的价格肯定更高。
另外,跨区域的价差实际上是各个跨区域油品之间的黏合剂,它可以使得各个地区的原油的价格产生正相关的波动规律。
总结一下的话,三大基本价差和供需存三大基本面的平衡要素之间有一个一一对应的相互影响关系。跨区域的价差实际上就是库存的体现,同时也是供需平衡的结果的体现。裂解价差从原油的角度来说,成品油裂解价差实际上是原油需求的强度指标。跨区价差是一个边际的供应力量,供应实际上是由跨区价差套利边际驱动的。
以上讲了三个理解,理解一张平衡表、理解一个供需格局、理解一个供需模型。这应该是作为一般性的全球石油分析的三个大的需要深入理解的方面。
接下来就是对2017年做一个综合的展望。
对2017年的油价来说,我个人认为情绪转折已经发生了,供需的博弈还是要持续。
对于整体油价的展望,我个人认为目前其实没有特别明确的价位观点。但是我觉得PIRA的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他认为油价还是处在爬坡的阶段,2017年的油价可能是会再上一个台阶,从45到55的台阶。我觉得最新的预期可能会进一步抬升。
接下来从供应、需求以及其它的一些技术和价差的指标看一下对2017年的展望。
首先,对于供给这一侧来说,我个人的观点是要对产油国的减产有政治上的信心,第二,也要高度关注页岩油供给的增量,这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首先讲供给侧。对于这次供给侧的减产,当时大家认为不可能,因为用囚徒困境的模型来衡量这些主要的产油国,比如沙特和伊朗,会发现谁推动减产都有利于对方,似乎减产不是一个最优的策略。
但是,所有的产油国都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低油价的考验。从上图可以看出,沙特的财政平衡油价居然高达90美金,而其它中东地区国家的平衡油价也都在70美元附近。所有的产油国,包括俄罗斯都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沙特这样的国家必须思考怎么打破囚徒困境。
沙特这次的确是想了很多方法来打破囚徒困境。首先有一个金融方面的思考,今年做了两个事情,第一个提出2030年要摆脱对石油经济的依赖。第二,要沙特的国家石油公司进行一个IPO。这是一种新的思考,意味着也许并不需要增产,也可以通过金融的手段先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沙特一方面做出了这种新思考,另一方面,它在外交上面又做出一些新的动作。考虑到它的对手,比如伊朗可能会有和它的对抗,那么完全可以再通过它的朋友,比如俄罗斯对它施加压力,这样也减轻了它在叙利亚和也门方面的压力。综合来看,沙特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思考之后,就改变了其不减产的策略,并且很快找到了合作的伙伴俄罗斯。
在今年杭州G20峰会上沙特副王储率先做了新闻发言,欧佩克将和非欧佩克合作进行减产。到11月底欧佩克减产也就水到渠成达成了协议。12月中旬非欧佩克、俄罗斯又做出减产的承诺。总结一下,在欧佩克减产方面,这次的政治互信比较足,所以我预计在2017年减产应该会得到比较可靠的执行,前提是油价要达到目标。如果油价不达到目标,减产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如果油价超越了明年的预设的目标,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减产的松驰。
另外,全球的石油供给方面的成本差异非常巨大,可以特别关注一下美国页岩油。页岩油的成本区间范围还是比较宽的,了解页岩油成本范围非常宽泛的原因,需要了解页岩油和常规石油的区别。
美国网站上有常规石油和页岩油的结构,二者的生、存机理上不完全一样。常规油一般有原始的生油过程,地质运动引起的石油的迁移,再在储层里聚集,储层之上又有一个比较致密的岩层,三个环节构成一个油藏。页岩油实际上是最原始的生油层的资源。这就是当年大量的生物沉积下去变成沉积岩以后,在深埋的过程中不断的在向地下埋,温度和压力不断上升,地质结构也没有重大的破坏,在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的过程中,有机质又充分的转变为比较轻质的油。
把常规石油比喻成一杯水,页岩油比喻成这一杯水撒到地面上,表面上看会觉得一杯水比较好喝,但是撒在地上水的量是非常巨大的。从前面的一张图的地质结构中可以感受到常规石油是一种地质的偶然,而页岩油是一种地质的必然。常规油是一种点状的资源,而页岩油属于一种面状的资源。常规油的油质会偏重一些,而页岩油它的转化深度比较成熟,所以油质比较轻。另外,二者的CAPAX和OPEX结构比例不同。页岩油的单井成本比较高,但是成片开发很多的成本会被稀释掉。比如勘探、钻机的移井成本都会比较低,有成片开发的优势抵消它的单井成本比常规石油的单井成本高的劣势。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石油钻机的活跃石油钻机数量不断攀升,目前美国石油钻机油机的台数已经超过了520台,300多台的时候做了一个有效的反弹。基于页岩油的面状资源的特性,我个人对美国页岩油产量的恢复抱有比较强的信心。
需求方面,主要看需求的驱动力还是来自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需求的消费结构,即成品油的结构,这种需求也是比较有带动力的。从全球石油需求的分布看,美国、中国还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来自于印度,印度的石油需求增长率也非常高,好像是接近10%的增长速度。我对中国的石油需求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我认为石油需求总体增量在原油这方面可能要达到6%。
反而我认为美国的石油需求是一个隐忧。因为WTI和布伦特价差收窄以后,意味着美国的炼油厂的成本优势没有那么大。所以在出口成品油方面是否有那么大的力度是值得怀疑的。大家都认为今年美国的经济比较好,但是美国自身的石油需求已经体现其达到了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峰值的状态。所以,我对明年美国炼厂的实际投料能不能比今年有增长是持怀疑态度的,甚至认为会有微幅的下滑。
另外,作为原油来说,两大成品油,汽油和柴油的需求增长是不同的。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中国实际上在赶英超美、不断追求进步,满足大家汽车消费需求的增加。所以从柴汽比的结构看,中国汽油需求还有很大的空间。我感觉这也是成品油需求会有很好的动力的原因,我们对某一个品种的需求非常好。汽油品种在夏季的总量需求还是要比冬季更好。改变了以往石油需求是靠柴油驱动的格局,现在还是应该以汽油驱动为主。
还要注意一下库存和资金、价差观测三个方面。对于库存和资金不做具体的解释。
目前来看,库存数据主要是公开的库存数据,主要来自于美国、欧洲的ARA地区以及新加坡这三个地方,都有对成品油、原油的显性库存的统计,而且是每周发布,这是大家做石油分析可以依赖的比较好的库存数据资源。
另外,路透、彭博也有全球浮仓的库存统计,这是所谓的隐性库存。
我认为库存的意义比较大,但是因为库存的数据统计确实有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个人建议大家可以借助技术分析工具来对库存进行观察,技术分析工具就是做K线图经常用的移动平均。
另外也要注意资金的持仓波动以及ETF资金对原油的投资资金流入流出的跟踪。
最后还要强调一个理念,价格决定什么比价格被什么决定重要。我们做分析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想解决现在价格为什么会这样,价格被什么决定,过去的基本面怎样导致现在的价格状态。但是,预测未来变化应该考虑现状的价格和价差会决定未来什么事情,它会怎么改变未来的基本面。未来的基本面被改变了以后,这些价格关系也会重新定位,我们对基本面就会有一个更符合逻辑的判断。
首先还是看跨期价差,上图用WTI的一行跟三行连续月的价差。可以看到价格结构在2015年底和2016年分别做了两次探低,2016年四季度整体的价差contango幅度在缩小,我一直认为石油再平衡,可以通过跨期的价差来感受到。
WTI是跨期价差contango的结构在收缩。更长时间布伦特一行跟三行之间的价差。这个价差在更大范围的时间看也是呈现收缩的迹象。体现出石油供大于求的状态是在恢复、在减少的。这也是我们认为再平衡的原因,这意味着世界石油供需基本面是向着供需平衡的方向发展。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的汽油裂解价差,美国汽油裂解价差在2011年到2014年这段时间都比较高,主要原因还是WTI的影响,因为WTI当时非常弱,比布伦特低非常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加工炼厂的毛利会非常好,有成本优势。但是现在汽油的价差水平和2010年之前相比,现在汽油水平还是处于比较正常的状态。
接下来注意看柴油的裂解价差,采用美国的取暖油,即柴油组分的裂解价差。可以看到,最近这段时间柴油的裂解价差实际上处于比较明确的恢复的姿态。那这对于整个油价来说,是一个最大的裂解价差的支持,因为原油天生就比较容易生产柴油。
再看一下布伦特和迪拜的跨区价差,布伦特和迪拜实际上就是苏伊士以东和以西两个基准原油的价差,反映的是东西平衡。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相对平衡的关系,所以布伦特和迪拜的价差在大的范围里整体处于区间波动的态势,2015年以来明显处于收缩的状态。如果这一次欧佩克减产力度比较大,减的比较多的应该是中东地区,这样迪拜走强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欧佩克减产有没有效果,其实看布伦特和迪拜价差的变化就可以体会出来。
另外一个跨区价差就是WTI和布伦特,代表着跨大西洋的平衡关系。可以看到,布伦特和WTI现在已经恢复到0到-4的区间波动,我认为这是2017年主力波动区间带。如果WTI现在往上走的话,也不会太强,因为它太强会使页岩油无法出口。太弱的话,美湾炼厂就不进口油了,导致这两个价差还是会处在0到-4之间的区间波动。之前有人问我布伦特WTI会不会有很好的机会,我说这就是标准的区间波动型的跨区价差,要看对基本面的理解的程度了。
问题1:供大于求说明后期价格会下跌,那么远月的价格应该低于近月价格呀,怎么会呈现远月升水近月的结构?而供不应求说明后期价格会上涨,那么远月的价格应该高于近月价格呀,怎么会呈现远月贴水近月的结构?
嘉宾解答:供大于求是说现在的供应多,不是说未来的价格就差。在供大于求情况下,如果当期卖方手中的货盘都销售出去,势必有一部分货盘将成为买方的库存。在近期价格低于远期价格的情况下,由于现货价格与近端期货价格高度联动,买方相当于得到了近端的油价,而此时同时在远端卖出远期价格后,低买高卖下就出现了一个价差利润空间,如果这个价差空间能够覆盖仓储成本、资金成本的话,这就是一个“无风险”收益,只要价格结构够深,买方就可以在通过增加库存而获利。
因此,库存建立的主要市场驱动力不是来自于对未来油价上涨的预判投机,而恰恰是来自于市场结构所能给予的“无风险”套利策略。由于仓储成本和资金成本是动态的,因此价格结构会随着供大于求的状况而逐级推动库存的增长:首先是炼厂配套建设的固有罐容,然后是商业性罐容,然后租用油轮做浮仓收储。
因此,近低远高的价格结构既反映了基本面供大于求的现状,也使得期货现货结合的无风险套利策略变得可行,从而推动库存的建立,避免了上游在短周期内减产。但是,如果库容出现瓶颈,过剩原油无处可放,那么跨期价差势必进一步加深,压迫现货价格低于上游的作业成本后,迫使上游减产,从而使得供需态势转变。
问题2:电动车长期会否构成对石化能源的冲击?中国的现在能源结构会否出现根本的改变,比如大量进口天然气,取代燃煤的火力发电?
嘉宾解答:电动车长期太长了。电的来源在BP报告写得很清楚,世界的能源还是依赖一次化石能源,即油气煤。关于天然气使用替代煤炭,我觉得还是经济性的问题,天然气依赖进口,而且太贵,煤炭还是便宜。除非我国对天然气发电采取一些政策,确保天然气发电企业的积极性。电价提高去补贴天然气发电当然好,但是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从能源的地缘分布来说,中国的煤基很重要,不能撇开优势能源去大量进口非成本优势能源。
问题3:未来石油进口还有多少增量空间?
嘉宾解答:关于未来石油的增加空间,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员有研究,他们认为中国的石油消费峰值可能在2030年前就到。
问题4:川普上台,开征进口商品税的话(据说是5-20%的进口税),对原油供求关系会有何影响?
嘉宾解答:川普上台和油价的影响,这个也是多空交织的,鼓励产业投资不能把油价搞低了。搞高了油价又对俄罗斯、沙特没有了政治工具,所以处于两难的局面。不要仅仅看商品税,美国现在页岩油增产后,进口又会减少。2017年产油国肯定得和页岩油PK,我对页岩油产量的增长保持乐观。而且很可能是美国直接出口更多的页岩油(德州地区的),而不是过去几年大量出口成品油的方式来解决。
问题5:原油与成品油裂解价差是否可以像有色金属行业里面的精矿加工费一样,作为检验市场当前原油市场供需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是否可以这么理解,成品油裂解价差越大反映原油过剩越严重,反之,成品油裂解价差越小反映原油越紧缺?
嘉宾解答:裂解价差不是加工费,裂解价差是成品油价格-原油价格。主产品(汽油、柴油、煤油)的裂解价差是正的,越大说明炼制效益越好。副产品(燃料油)的裂解价差是负的,越负对效益影响越差。但是主产品收率高,所以炼厂的效益是正的,目前的汽油和柴油裂解价差都处于健康阶段,但不能说很强,至少可以保证炼油厂有利润。汽油、柴油的裂解价差好,说明对原油的需求好,也说明对成品油的需求好。
问题6:裂解价差越大,燃料油和沥青的供应会增加,对沥青价格越利空,这是否是去年沥青价格大跌的主要原因?
嘉宾解答:主产品裂解价差大,在炼能够的情况下,燃料油和沥青的裂解价差就弱,这个逻辑是对的。即使燃料油和沥青涨,也没有原油涨得快。国内国际成品油裂解价差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原油价格就不同,第二成品油税收体制不同,导致不含税价的不同,沥青补涨而已。资金也有点任性,最近好像也走弱下来,明年对沥青看好。
国内沥青的价格是副产品中的副产品,委内瑞拉原油成本决定了最劣的沥青价格。水涨船高油价飙涨,沥青也会涨的。所以,看沥青的供给要关心委内瑞拉进口到中国的量。量少了,沥青容易推高一个价差台阶。之前的观点是普遍看好明年的大宗商品,我个人认为消费类的更稳妥,基建类的总是不踏实。虽然黑色系风起云涌,但是不是正常的基本面驱动大家自己也是清楚的。
问题7:页岩油从停产到复产的时间周期大概需要多久?低油价对页岩油打击也相当大,目前的油井都是墨西哥湾附近的低成本油田,中成本的油田据说是50-60美元,您预期这些油田要复产的话,大概要到什么时候?
嘉宾解答:页岩油没有停不停的概念,就象气球,口一松就出来了。页岩油开采分两步:第一步打井(钻井、固井、完井),水平井,第二步压裂,然后出油,整个过程很快。一台钻机现在一个月可打1.6-1.7口水平井,压裂也就1个月左右。原来从钻到出油3个月,现在估计2个月就可以,但是这里实际上是个运筹作业的。
就像擀皮、包饺子、下饺子,如果擀皮慢了,包的就不快,下什么饺子。皮擀快了,就会多出很多打好的井,但是没有压裂。DUC井就是这么来的,所以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环节,后面没有管道运输,就相当于水没有开,也得等着吃饺子。
问题8:北方大规模的雾霾,对原油下游减产的影响程度如何?
嘉宾解答:雾霾对炼油影响不太大,油是清洁能源,相对钢铁煤炭,燃料油和沥青是副产品。
问题9:成品油裂解价差缩窄是不是对沥青价格会有所支撑?
嘉宾解答:实际上,成品油裂解价差缩了的确可以推强燃料油裂解价差,但目前看成品油裂解价差方向向好。
问题10:哪里可以看到委内瑞拉进口中国的量?
嘉宾解答:每个月海关都有报告。总体感觉委内瑞拉油少了,而不是多了。
问题11:从风险因素的角度明年原油在什么条件下会触发暴涨或暴跌?
嘉宾解答:上半年2季度总是有供给中断发生。而且6月份之前页岩油上量还抵挡不了欧佩克减产。欧佩克这次比较着急,1月份就开会检查减产,和发改委的动作一样迅速,所以我对上半年反而更乐观一些。
问题12:原油减产那么大的利好涨的也不多,会不会难涨上去
嘉宾解答:主要看库存。如果contango的结构缩了,浮仓就首先上涨,现货贴水就会受到冲击,这些是可以观察的。如果岸罐显性库存也降低,那就必然会涨。按过去两年的节奏,1季度库存涨,如果这次2月份库存不涨了,就说明基本面好了。这个可以比较的。
注:本文为扑克投资家原创且首发于公众号:扑克投资家(ID:puoketrader),已获转载授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427
热门文章HOT NEWS
买价值数千万的学区房,跟玩骰子买大小已属同一性质。
娱乐调查局
娱乐资本论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美原油和国际原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