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地方的对外开放程度指标的具体数据指标有哪些

衡量经济的三大指标
衡量经济的三大指标
范文一: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明确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 了解三种物价指数;● 掌握GDP的多重含义;● 了解失业率的计算方法。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一、GDPGDP,即国民生产总值。1.GDP的分类用于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GDP分为四类:潜在GDP与实际GDP所谓潜在GDP,就是社会资源在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应该能够产生的GDP值,即经济的潜力;实际GDP就是社会现实的GDP情况。潜在GDP与实际GDP两者对比,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宏观经济状况:潜在GDP=实际GDP。说明社会经济潜力充分发挥了出来,是最理想的经济运行状态。 潜在GDP>实际GDP。代表经济潜能大,但实际生产出来的东西少,就会出现经济萧条、市场紧缩的情况,称为经济紧缩或经济过冷。潜在GDP<实际GDP。代表经济潜能小,但实际生产出来的东西多,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称为经济过热。名义GDP与真实GDP所谓名义GDP,就是以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值;所谓真实GDP,则是以基年价格计算的GDP值。基年就是将某一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以后每年的GDP都基于此价格计算。真实GDP与名义GDP对比,可以了解物价是否稳定,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真实GDP=名义GDP。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说明社会物价稳定。真实GDP>名义GDP。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真实GDP<名义GDP。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通货膨胀。2.GDP与人均GDPGDP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代表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GDP目前排名全球第二,说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已相当大;但我国的人均GDP只能排在世界的第100多位,说明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还不富裕。GDP是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不同GDP的比较,可以反映出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但GDP只能反映大致的经济状况,很难做到精准,原因在于GDP漏出。所谓GDP漏出,就是部分经济活动没有计算到GDP中去,造成实际GDP水平被低估,如贩毒、走私等非法经济活动。【案例】非法经济活动产生的GDP漏出意大利国家的黑社会活动猖獗,据统计显示,这一领域产生的GDP漏出占该国总体GDP的13%左右。也就是说,有超过十分之一的经济活动没有被统计进GDP。在美国,黑社会非法经济活动产生的GDP漏出也达到了7%。二、物价指数1.CPI消费物价指数CPI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最受关注,是整体物价指数中最重要的一个。只针对消费品CPI只计算消费品的物价变动,而不包括其他产品。在我国,CPI只反映八大类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的价格情况。只统计零售价格CPI只以零售价格为统计标准。也就是说,百姓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商品价格才是CPI的统计依据。2.PPI生产物价指数只针对生产资料生产物价指数也称批发物价指数,它只计算生产资料的价格,而不计算消费品价格。比如,钢铁、煤炭等计算价格。只统计批发价格由于生产资料都是以批发形式出售,因此PPI的统计标准是批发价格,而非零售价格。3.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包含所有的商品和劳务,平时并不常用。要点提示物价指数的三种形式:① CPI消费物价指数;② PPI生产物价指数;③ GDP平减指数。三、失业率从就业角度来说,各国都将人口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工作年龄人口,一类叫非工作年龄人口,但划分标准不同。比如,在中国,18—60岁的人口称为工作年龄人口,其他年龄段人口称为非工作年龄人口;而在美国,工作年龄人口指的是16—65岁的人,其余年龄段的人口称为非工作年龄人口。所有的工作年龄人口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两类。非劳动力人口分为三种:一是正规学校的学生,虽已成人,但还在接受教育;二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如残疾人等;三是自愿放弃劳动机会的人,如全职太太等。劳动力人口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两类。所谓失业率,就是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比如,某国共有1亿人口,其中8000万人处于工作年龄阶段,但其中正规学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者与自愿放弃工作者占了2000万,因此该国实际共有6000万劳动力人口。在这6000万劳动力人口中,有60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则该国的失业率为10%。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失业率高,表明经济不景气,社会繁荣稳定受到极大影响,找不到工作的人自然就多;失业率低,则是经济繁荣的表现,社会也会相对和谐稳定。【案例】美国的失业率美国每年的GDP增长接近三个百分点,经济繁荣,但高达10%的失业率一直是困扰美国社会的难题。这10%的高失业率,说明美国的宏观经济并没有真正走出危机。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商品市场的四种结构类型;● 明确垄断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 找到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依据。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所谓市场结构,就是市场竞争和垄断的程度。各个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的程度并不一样,据此,微观经济学将商品市场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完全市场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主要具备三个特点: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完全竞争市场由大量中小型、甚至小微企业构成,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因而没有垄断力量。市场可以自由进出完全竞争市场允许企业自由进出,企业进入或者退出市场需要付出的代价都极有限。
产品完全同值产品特色是引起垄断的一项重要因素,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生产者生产的产品都是完全一样的,不具备自身特色。农产品市场是最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小麦市场小麦是由千家万户的农民生产出来的,每个农户都可以看做一家小型企业,在市场上农户没有任何的垄断力。只要有耕地就可以种植,种多少、种不种都由农户决定,是完全自由的,而各家生产的小麦都是相同的。2.垄断市场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所谓垄断市场,就是市场上只有一个供给者或者只有一个企业。垄断市场有两个显著特点:除特定企业外,任何企业不能进入在垄断市场中,除某一企业外,任何企业都无法进入。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在垄断市场中,产品是独一无二,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自来水市场就是典型的垄断市场。【案例】垄断的自来水市场众所周知,任何城市都只有一家自来水公司。因为自来水需要设置管道才能够疏水,而自来水管道铺设成本巨大,不能由任何公司任意铺设,而且自来水是不可替代的。3.垄断竞争市场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也称不完全竞争市场,就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竞争与垄断并存。 形成垄断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垄断竞争市场也包含了大量中小型企业,企业数量众多。
市场可以自由进出垄断竞争市场同样具备自由进出的特点,企业进入或者退出市场都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
产品具有自身特色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各有特色,也就是具有产品差别。产品差别是造成垄断的因素之一。【案例】垄断竞争的餐饮市场在餐饮市场,各种餐馆数不胜数,其中以中小型餐馆为主。餐饮市场并没有太高的门槛,来去自由,每天都有无数的新餐馆开张,也有无数餐馆关门。每家餐馆为了赢得顾客,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有的专做鲁菜,有的专做川菜,还有的推出私房菜、养生菜等,此外还有各种特色服务、特定价位等。但对餐饮市场来说,无论菜品还是服务,即便特色再突出,也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因而竞争尤为激烈。事实上,绝大多数市场都属于垄断竞争市场。除餐饮市场外,还包括轻工业市场、服务业市场等。要点提示形成垄断竞争市场的三个条件:① 有大量的中小企业;② 市场可以自由进出;③ 产品具有自身特点。4.寡头市场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所谓寡头市场,就是在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规模巨大的企业,每家企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比较高的垄断程度。在寡头市场上,既有大寡头对于市场的垄断程度比较高,又存在着激烈竞争。【案例】美国的汽车市场在美国的汽车市场,三大汽车公司形成垄断,每个汽车公司都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消费需求有限,为了争取利润最大化,三大汽车公司之间展开了白热化的激烈竞争。、市场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结构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出发点。也就是说,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处的市场属于哪种结构。比如,对微型企业来说,由于规模小,就要在产品特色上下工夫,争取以特色产品垄断一部分市场;对规模巨大的寡头企业来说,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价格优势征战市场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以新产品新服务吸引消费者。【案例】乔布斯的创新理念乔布斯不断创新,创造出了iPad、iPhone3、iPhone4,受到了全世界消费者的欢迎。数据显示,苹果公司仅IPAD的利润就已经达到760亿美元。原文地址: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明确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 了解三种物价指数;● 掌握GDP的多重含义;● 了解失业率的计算方法。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一、GDPGDP,即国民生产总值。1.GDP的分类用于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GDP分为四类:潜在GDP与实际GDP所谓潜在GDP,就是社会资源在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应该能够产生的GDP值,即经济的潜力;实际GDP就是社会现实的GDP情况。潜在GDP与实际GDP两者对比,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宏观经济状况:潜在GDP=实际GDP。说明社会经济潜力充分发挥了出来,是最理想的经济运行状态。 潜在GDP>实际GDP。代表经济潜能大,但实际生产出来的东西少,就会出现经济萧条、市场紧缩的情况,称为经济紧缩或经济过冷。潜在GDP<实际GDP。代表经济潜能小,但实际生产出来的东西多,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称为经济过热。名义GDP与真实GDP所谓名义GDP,就是以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值;所谓真实GDP,则是以基年价格计算的GDP值。基年就是将某一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以后每年的GDP都基于此价格计算。真实GDP与名义GDP对比,可以了解物价是否稳定,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真实GDP=名义GDP。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说明社会物价稳定。真实GDP>名义GDP。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真实GDP<名义GDP。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通货膨胀。2.GDP与人均GDPGDP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代表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GDP目前排名全球第二,说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已相当大;但我国的人均GDP只能排在世界的第100多位,说明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还不富裕。GDP是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不同GDP的比较,可以反映出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但GDP只能反映大致的经济状况,很难做到精准,原因在于GDP漏出。所谓GDP漏出,就是部分经济活动没有计算到GDP中去,造成实际GDP水平被低估,如贩毒、走私等非法经济活动。【案例】非法经济活动产生的GDP漏出意大利国家的黑社会活动猖獗,据统计显示,这一领域产生的GDP漏出占该国总体GDP的13%左右。也就是说,有超过十分之一的经济活动没有被统计进GDP。在美国,黑社会非法经济活动产生的GDP漏出也达到了7%。二、物价指数1.CPI消费物价指数CPI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最受关注,是整体物价指数中最重要的一个。只针对消费品CPI只计算消费品的物价变动,而不包括其他产品。在我国,CPI只反映八大类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的价格情况。只统计零售价格CPI只以零售价格为统计标准。也就是说,百姓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商品价格才是CPI的统计依据。2.PPI生产物价指数只针对生产资料生产物价指数也称批发物价指数,它只计算生产资料的价格,而不计算消费品价格。比如,钢铁、煤炭等计算价格。只统计批发价格由于生产资料都是以批发形式出售,因此PPI的统计标准是批发价格,而非零售价格。3.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包含所有的商品和劳务,平时并不常用。要点提示物价指数的三种形式:① CPI消费物价指数;② PPI生产物价指数;③ GDP平减指数。三、失业率从就业角度来说,各国都将人口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工作年龄人口,一类叫非工作年龄人口,但划分标准不同。比如,在中国,18—60岁的人口称为工作年龄人口,其他年龄段人口称为非工作年龄人口;而在美国,工作年龄人口指的是16—65岁的人,其余年龄段的人口称为非工作年龄人口。所有的工作年龄人口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两类。非劳动力人口分为三种:一是正规学校的学生,虽已成人,但还在接受教育;二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如残疾人等;三是自愿放弃劳动机会的人,如全职太太等。劳动力人口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两类。所谓失业率,就是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比如,某国共有1亿人口,其中8000万人处于工作年龄阶段,但其中正规学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者与自愿放弃工作者占了2000万,因此该国实际共有6000万劳动力人口。在这6000万劳动力人口中,有60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则该国的失业率为10%。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失业率高,表明经济不景气,社会繁荣稳定受到极大影响,找不到工作的人自然就多;失业率低,则是经济繁荣的表现,社会也会相对和谐稳定。【案例】美国的失业率美国每年的GDP增长接近三个百分点,经济繁荣,但高达10%的失业率一直是困扰美国社会的难题。这10%的高失业率,说明美国的宏观经济并没有真正走出危机。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商品市场的四种结构类型;● 明确垄断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 找到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依据。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所谓市场结构,就是市场竞争和垄断的程度。各个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的程度并不一样,据此,微观经济学将商品市场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完全市场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主要具备三个特点: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完全竞争市场由大量中小型、甚至小微企业构成,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因而没有垄断力量。市场可以自由进出完全竞争市场允许企业自由进出,企业进入或者退出市场需要付出的代价都极有限。
产品完全同值产品特色是引起垄断的一项重要因素,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生产者生产的产品都是完全一样的,不具备自身特色。农产品市场是最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小麦市场小麦是由千家万户的农民生产出来的,每个农户都可以看做一家小型企业,在市场上农户没有任何的垄断力。只要有耕地就可以种植,种多少、种不种都由农户决定,是完全自由的,而各家生产的小麦都是相同的。2.垄断市场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所谓垄断市场,就是市场上只有一个供给者或者只有一个企业。垄断市场有两个显著特点:除特定企业外,任何企业不能进入在垄断市场中,除某一企业外,任何企业都无法进入。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在垄断市场中,产品是独一无二,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自来水市场就是典型的垄断市场。【案例】垄断的自来水市场众所周知,任何城市都只有一家自来水公司。因为自来水需要设置管道才能够疏水,而自来水管道铺设成本巨大,不能由任何公司任意铺设,而且自来水是不可替代的。3.垄断竞争市场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也称不完全竞争市场,就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竞争与垄断并存。 形成垄断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垄断竞争市场也包含了大量中小型企业,企业数量众多。
市场可以自由进出垄断竞争市场同样具备自由进出的特点,企业进入或者退出市场都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
产品具有自身特色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各有特色,也就是具有产品差别。产品差别是造成垄断的因素之一。【案例】垄断竞争的餐饮市场在餐饮市场,各种餐馆数不胜数,其中以中小型餐馆为主。餐饮市场并没有太高的门槛,来去自由,每天都有无数的新餐馆开张,也有无数餐馆关门。每家餐馆为了赢得顾客,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有的专做鲁菜,有的专做川菜,还有的推出私房菜、养生菜等,此外还有各种特色服务、特定价位等。但对餐饮市场来说,无论菜品还是服务,即便特色再突出,也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因而竞争尤为激烈。事实上,绝大多数市场都属于垄断竞争市场。除餐饮市场外,还包括轻工业市场、服务业市场等。要点提示形成垄断竞争市场的三个条件:① 有大量的中小企业;② 市场可以自由进出;③ 产品具有自身特点。4.寡头市场特点及其形成的条件所谓寡头市场,就是在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规模巨大的企业,每家企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比较高的垄断程度。在寡头市场上,既有大寡头对于市场的垄断程度比较高,又存在着激烈竞争。【案例】美国的汽车市场在美国的汽车市场,三大汽车公司形成垄断,每个汽车公司都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消费需求有限,为了争取利润最大化,三大汽车公司之间展开了白热化的激烈竞争。、市场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结构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出发点。也就是说,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处的市场属于哪种结构。比如,对微型企业来说,由于规模小,就要在产品特色上下工夫,争取以特色产品垄断一部分市场;对规模巨大的寡头企业来说,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价格优势征战市场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以新产品新服务吸引消费者。【案例】乔布斯的创新理念乔布斯不断创新,创造出了iPad、iPhone3、iPhone4,受到了全世界消费者的欢迎。数据显示,苹果公司仅IPAD的利润就已经达到760亿美元。
范文二:时代光华《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课后测试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 当潜在GDP大于实际GDP时,代表着: √A 经济运行达最佳状态B 经济过热C 通货膨胀D 经济过冷正确答案: D2. 在各种GDP中,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是: √A 真实GDPB 实际GDPC 潜在GDPD 人均GDP正确答案: D3. 衡量宏观经济的物价指数主要有三种,其中不包括: √A 消费物价指数B 生产物价指数C GDP增加数D GDP平减数正确答案: C4. 某国人口1亿,劳动年龄人口8千万,非劳动力人口2千万,失业率5%,则失业人口为:A 300万B 400万C 500万D 600万正确答案: A判断题5. CPI以零售价为统计标准,只计算消费品的物价变动。此种说法:√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正确√
范文三:作者:刘福垣浙江经济 2003年08期在许多人看来评价有利与不利因素以及整体形势冷暖的定性指标是GDP的增长速度,别的指标不过是GDP的陪衬,都是为GDP服务的。在正常的情况下,GDP的增长率就是社会财富的增长率,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但它不是唯一重要的指标,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体制模式和增长模式转轨阶段,更不能仅仅依据GDP的增长率评价发展和运行的形势。还有比GDP更重要的经济指标为经济形势定性。我国连续几年的GDP七上八下的增长形势,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八”就好,“七”就不好。据笔者判断2003年的GDP即使高不过八,经济形势也可以肯定地说比2002年好。我国近几年GDP的增长形势之所以能维持在七上八下的局面,主要是由自主内需稳定增长、国债和外贸两个外力的强弱共同决定的。自主内需基本上可以稳定保持GDP以6%左右的速度增长,两个外力双强,GDP的增长率就靠近八,一强一弱,就靠近七。几年的平均走势是7.5%左右,那么近七也好,靠八也好,和这个平均数也不过相差零点几个百分点。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每年只差这么零点几个百分点,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任何一个大的经济体决定经济形势基本面的都是内需,内需的形与势是由经济体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转化的契机是否旺盛,动力是否充足决定的。我国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工业化远没有完成,城市化更为滞后,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即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转化刚刚进入加快阶段,大多数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因社会保障和教育供给不足及就业问题的压力而停滞不前。13亿人口中至多只有20%的人口处于正常消费状态;有50%左右的人口处于抑制消费状态,他们把本该正常消费的收入存入银行;还有30%左右的人口因就业不充分,收入低于现实生产力应该达到的收入水平,实际消费水平就更低。这说明我国的内需潜力是相当巨大的。值得我们高兴的是,第十个五年计划、江泽民在全国再就业会议上的讲话、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我们党和政府对压住内需的三座大山:社会保障、就业问题、教育问题有了十分明确的认识,下定了挖山不止的决心,解决这三大问题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而这正是我国的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的根本保证。“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微观效益宏观公平的平衡器、教育是新型工业化的灵魂,这些全新的观念,反映了我们党和政府发展观的革命和飞跃。我们明确地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确保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出发,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路径,把以中为重、全方位开放作为战略手段,为人的素质提高、人际关系升华而发展经济政治文明。这样一种全面科学的发展理念已经和正在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这是我国长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由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刚刚深入人心,对许多决策者来说,还没有成为自觉的行动,为了纠正目前许多地区把发展是硬道理变成增长是硬道理,就GDP抓GDP,就生产力抓生产力的错误倾向,我们必须对经济形势分析和政府经济工作业绩考核的指标,根据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重新排序。笔者认为应该按如下顺序排列:(1)社会保障度;(2)居民消费增长率;(3)充分就业率;(4)在学人口比率;(5)人口城市化率;(6)国际收支平衡;(7)物价指数;(8)GDP增长率。社会保障是经济运行当年的社会成本,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达不到100%,保障程度达不到基本生活费用水平,说明社会经济在整体上是亏本运行、带病前进的。从实质上来说,还谈不上发展,统计增长的GDP应该减去社会保障的缺口。社会保障是政府的第一职能,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当年的社会保障资金不够,其他一切财政性支出都应该免谈。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的制度前提,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性的重要再分配制度。只要我们的认识能提高到这个高度,钱不是问题。为什么搞锦上添花的事都有钱,社会保障和教育这些雪中送炭的事就没有钱了呢?显然这是认识问题,是发展观问题。把社会保障作为一个经济指标,每年的经济运行中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了多少,保障程度提高了多少,反映政府投入的公共品的增加额。这种投入也是会创造GDP的,不仅直接创造,而且间接创造GDP。如果说直接创造的GDP是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话,那么间接创造的GDP将按几何级数增长。在经济体制转型期的现阶段,为了真正实现按要素分配,必须加速再分配体制调整,因此社会保障指标应该成为经济运行第一位的定性指标。居民消费增长率是支撑投资和就业的动力性指标。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居民消费是发展和增长的目的,发展的本质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只有居民消费增长得快,投资和就业增长才会快,只有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得快,投资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得以实现,才能不断加快。所以我们把居民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升级作为经济发展和运行定性的第二位指标。充分就业率指标和社会保障度指标、居民消费率指标是互为因果的三个经济指标。在当前的特殊的转轨时期,它们的因果关系是社会保障度决定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决定充分就业率。而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是充分就业率决定社会保障这个社会成本的高低,决定居民消费的增长率。我们这里暂时把充分就业率放到第三位,将来它应该居定性指标的第一位。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就业关系。就业是关系人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第一位的问题。一个人不就业,他与社会的关系就产生了缺口,人际关系不健全,人的社会性就要蜕化。社会保障度无论多高,不就业的人和社会的矛盾都要增加,失业的人就会边缘化甚至异化。如果一个国家GDP高速增长,失业率也随之上升,社会犯罪率肯定也会上升,这就说明这个国家GDP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有问题,政府严重缺位,忽视了民生之本。企业为追求最大利润减员增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可指责的。而政府不把充分就业作为自己执政的首要目标,却去推动企业减员增效,忘记了自己宏观调控的责任,就不可思议了。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充分就业率指标是经济景气的重要定性指标。在学人口比率是反映教育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的经济指标,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是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指标。当前在各种产品和服务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只有教育是最短缺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因为我们长期把教育投资排除在经济投入之外,把劳动力的再生产看作纯粹的消费过程,更忽视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只重视物资资料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社会生产的两个要素在投入上比例失调,致使劳动力素质提高缓慢,远远落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我国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对劳动力再生产的生产性意义的认识,加大教育的投入。而教育作为一个产业,它的投入主体不能只限于政府,政府的责任只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投资者主要是家庭。如果我们放开高等教育市场,允许社会投资,这个最短缺的产品和服务一定会很快发展起来,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带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人口城市化率是反映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主要矛盾转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主要考核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国际收支平衡度是反映国家经济安全的经济指标;物价指标是反映经济发展和运行质量的指标;GDP增长率是反映国民财富总量变化的指标。这后四个指标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目标和成果,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的程度、数量、质量和安全。这些指标是人们历来都比较重视的经济指标,我们这里就不一一说明它们的意义了。我提出八个指标,没有人们十分关注的进出口指标,这不是我的无知,而是有意为之。目前我国外向度已经太大了,大到已经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程度了。我认为像我们这样的大国外向度不应该超过20%,而目前已经超过45%。这是十分危险的。许多决策者片面强调对外开放,忽视对内开放,这对启动内需十分不利。这八大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前四个经济指标是因,后四个指标是果。前四个指标是动力和投入,后四个指标是目标和产出。我们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前四个指标,主要着眼点是后四个指标。我们宏观调控要根据后四个指标的状况来调整前四个指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只要我们把前四个指标调控到位,后四个指标肯定会如愿以偿。前四个指标上去了,GDP不用问,肯定低不了。当然,前四个指标也不是越高越好,它们还要受国际收支平衡和物价指标即安全和质量的制约。浙作者介绍:刘福垣,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范文四: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关闭???????课前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观看课程测试成绩:8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 当潜在GDP大于实际GDP时,代表着:√ABCD经济运行达最佳状态经济过热通货膨胀
经济过冷正确答案: D2. 在各种GDP中,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是:√ABCD真实GDP实际GDP潜在GDP
人均GDP正确答案: D3. 衡量宏观经济的物价指数主要有三种,其中不包括:√ABC消费物价指数
生产物价指数
GDP增加数D
GDP平减数正确答案: C4. 某国人口1亿,劳动年龄人口8千万,非劳动力人口2千万,失业率5%,则失业人口为: √ ABCD
600万正确答案: A判断题5. CPI以零售价为统计标准,只计算消费品的物价变动。此种说法: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正确
范文五:衡量经济发展的最佳指标是什么?为什么?结合IS—LM模型,谈谈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GNP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的GNP,而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则不应被记入该国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GNP比GDP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的经济状况,因为GDP是国土原则,GDP包含了外国公司在本国创造的收入,而这些收入最终要流入外国。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 就财政政策而言,IS和LM曲线都向外移,导致国民收入Y增加,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政府支出,是商品市场需求增加,从而刺激产商扩大生产,从而会雇佣更多的工人,以增加就业水平;就货币政策而言,央行扩大名义货币供给量,将导致实际货币需求相对下降,从而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使得产商扩大生产刺激投资‘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投资补贴等其他形式进行调控;
范文六:衡量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经济指标经济发展:经济指标是金融及经济的数据的片断, 由政府或私人机构的各种各样的代理处出版的.这些统计是定期告知公众, 因此, 在金融市场,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依赖这些数据. 当许多投资对这种共享的信息的待机反应时, 经济指标通常对产生交易及价格变动有很大的潜在力。尽管在表面上看起来在经济上领先的掌握程序会带来更大的方便去分析, 然后在充分了解经济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下交易, 几个简单的规则都是指有必要地根据这些数据来跟踪组织及做出交易决定。主要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 - 所有由本国或外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总和,GDP显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或下降)的步伐,并且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产量及增长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2)工业生产率 - 它是对某国工厂,矿业,公共事业的生产量变化的连续加权式的测量,等同测量他们工业生产能力及在工矿,公用事业中有哪些可用资源可以被利用。(通常指使用效能),制造业这一块可以影响1/4的经济,使用效能提供一个多大生产能力在被利用的评估。3)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采购经理指数 - 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将按月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体系共包括11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全球统一。如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4)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E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5)PPI是英文 Producer Price Index 的缩写,意为生产者价格指数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6)耐用品 - 耐用品的订单时量度国内厂家对立即或将来要送货的货品所接的订单数。一件耐用品定义为该商品会持续使用一段时间(超过3年),而在期间对它的服务也持续。就业成本指数(ECI) - 受薪就业时对在所有州及255个地区超过500个行业所提供的工作数量的量度,就业估计是基于大企业的市场调整。而且把在国内企业及政府里全职或兼职的受薪员工数目计算起来。7)零售销售 - 它是一个适时的指标,关于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模式以及会因正常季节变动,节假日,交易日不同而调整。零售包括耐用和非耐用品商品销售,及服务及难免发生的加在商品的费用税收,但不包括负担在消费者身上的销售税。8)新建房屋报告 - 新建房屋报告量度每月与居住有关为单位的新建房屋的数目。一个建筑的开始是指开挖地基的开始。同时主要由居住房屋建造组成,住宅房是对利率变动而作出反应的第一要素。对开始/接受利率变化的反应,若以图形来表示利率的话,可能是接近谷底的谷峰。要分析,关注前个月的价格变动百分比,报告会在大约下月中公布。经济稳定,有四个前提条件,分别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下面分别介绍宏观经济这四个前提条件及其如何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可以说,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前三个,是国内宏观经济所追求的目标。第四个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稳定的条件。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充分就业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二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失业意味着稀缺资源的浪费或闲置,从而使经济总产出下降,社会总福利受损。因此,失业的成本是巨大的,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它包括:一是维持一个高经济增长率;二是培育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目标是一致的。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但并不是增长率越高越好。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一方面要受到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地增长,尤其是对于经济已相当发达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要付出代价,如造成环境污染,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等。因此,经济增长就是实现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符的适度增长率。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价格的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总水平的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价格指数又分为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deflator)三种。物价稳定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所谓低,就是通货膨胀率在1—3%之间,所谓稳定,就是指在相当时期内能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大致相等的水平上。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具体分为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自主平衡与被动平衡。静态平衡,是指一国在一年的年末,国际收支不存在顺差也不存在逆差;动态平衡,不强调一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而是以经济实际运行可能实现的计划期为平衡周期,保持计划期内的国际收支均衡。自主平衡,是指由自主性交易即基于商业动机,为追求利润或其他利益而独立发生的交易实现的收支平衡;被动平衡,是指通过补偿性交易即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而采取调节性交易而达到的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不是消极地使一国在国际收支帐户上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相抵,也不是消极地防止汇率变动、外汇储备变动,而是使一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加。适度增加外汇储备看作是改善国际收支的基本标志。同时由于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交替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如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就要维护必要的经济增长。交替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有排斥作用。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在两难选择。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刺激总需求,扩大就业量,这一般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由此就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紧缩财政和货币,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又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因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已难以避免的。再如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这里的国内均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国际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内均衡,就可能降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衡量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经济指标经济发展:经济指标是金融及经济的数据的片断, 由政府或私人机构的各种各样的代理处出版的.这些统计是定期告知公众, 因此, 在金融市场,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依赖这些数据. 当许多投资对这种共享的信息的待机反应时, 经济指标通常对产生交易及价格变动有很大的潜在力。尽管在表面上看起来在经济上领先的掌握程序会带来更大的方便去分析, 然后在充分了解经济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下交易, 几个简单的规则都是指有必要地根据这些数据来跟踪组织及做出交易决定。主要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 - 所有由本国或外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总和,GDP显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或下降)的步伐,并且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产量及增长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2)工业生产率 - 它是对某国工厂,矿业,公共事业的生产量变化的连续加权式的测量,等同测量他们工业生产能力及在工矿,公用事业中有哪些可用资源可以被利用。(通常指使用效能),制造业这一块可以影响1/4的经济,使用效能提供一个多大生产能力在被利用的评估。3)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采购经理指数 - 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将按月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体系共包括11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全球统一。如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4)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E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5)PPI是英文 Producer Price Index 的缩写,意为生产者价格指数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6)耐用品 - 耐用品的订单时量度国内厂家对立即或将来要送货的货品所接的订单数。一件耐用品定义为该商品会持续使用一段时间(超过3年),而在期间对它的服务也持续。就业成本指数(ECI) - 受薪就业时对在所有州及255个地区超过500个行业所提供的工作数量的量度,就业估计是基于大企业的市场调整。而且把在国内企业及政府里全职或兼职的受薪员工数目计算起来。7)零售销售 - 它是一个适时的指标,关于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模式以及会因正常季节变动,节假日,交易日不同而调整。零售包括耐用和非耐用品商品销售,及服务及难免发生的加在商品的费用税收,但不包括负担在消费者身上的销售税。8)新建房屋报告 - 新建房屋报告量度每月与居住有关为单位的新建房屋的数目。一个建筑的开始是指开挖地基的开始。同时主要由居住房屋建造组成,住宅房是对利率变动而作出反应的第一要素。对开始/接受利率变化的反应,若以图形来表示利率的话,可能是接近谷底的谷峰。要分析,关注前个月的价格变动百分比,报告会在大约下月中公布。经济稳定,有四个前提条件,分别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下面分别介绍宏观经济这四个前提条件及其如何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可以说,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前三个,是国内宏观经济所追求的目标。第四个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稳定的条件。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充分就业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二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失业意味着稀缺资源的浪费或闲置,从而使经济总产出下降,社会总福利受损。因此,失业的成本是巨大的,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它包括:一是维持一个高经济增长率;二是培育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目标是一致的。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但并不是增长率越高越好。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一方面要受到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地增长,尤其是对于经济已相当发达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要付出代价,如造成环境污染,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等。因此,经济增长就是实现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符的适度增长率。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价格的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总水平的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价格指数又分为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deflator)三种。物价稳定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所谓低,就是通货膨胀率在1—3%之间,所谓稳定,就是指在相当时期内能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大致相等的水平上。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具体分为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自主平衡与被动平衡。静态平衡,是指一国在一年的年末,国际收支不存在顺差也不存在逆差;动态平衡,不强调一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而是以经济实际运行可能实现的计划期为平衡周期,保持计划期内的国际收支均衡。自主平衡,是指由自主性交易即基于商业动机,为追求利润或其他利益而独立发生的交易实现的收支平衡;被动平衡,是指通过补偿性交易即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而采取调节性交易而达到的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不是消极地使一国在国际收支帐户上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相抵,也不是消极地防止汇率变动、外汇储备变动,而是使一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加。适度增加外汇储备看作是改善国际收支的基本标志。同时由于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交替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如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就要维护必要的经济增长。交替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有排斥作用。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在两难选择。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刺激总需求,扩大就业量,这一般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由此就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紧缩财政和货币,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又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因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已难以避免的。再如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这里的国内均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国际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内均衡,就可能降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
范文七:作者:韩立民齐鲁学刊 1999年06期(一)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了国界的范围,与国际经济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进而达到相互融合的过程。经济国际化,从微观经济主体来看,表现为国际企业应该有全球性战略目标和动机,并能按照全球经营目标来选择世界各地最佳商业机会;从宏观经济主体来看,表现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应在更大程度上纳入世界商品经济体系之中,以全球市场为目标,从世界范围内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加快产品、资金、技术、劳务和人才的跨国流动。因此,经济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经济国际化在具体内容上表现为商品和生产要素日益扩大和跨国流动,这种流动一般采取从初级的商品贸易向比较高级的要素(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流动的方式演进,从而使经济国际化进程由局部性、单项性逐步过渡到全局性和综合性。具体到某一国家来看,经济国际化表现为一国不断开放其国内市场和国内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在国内经济承受力允许的范围内,开放的程度越高,经济国际化进度就愈快。经济国际化与对外开放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对外开放基本上属于单向性政策取向,具体表现为奖出限入、多卖少买,即在设法增加出口赚取外汇的同时,以高关税和多种非关税措施努力限制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而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则是奖入限出,即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措施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流入本国,限制本国资本流向国际市场。经济国际化则是指全方位、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意味着本国经济全面推向世界市场,完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经济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社会分工发展和交换关系的扩大为基础的,以获得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是没有空间限制的,为了追逐生产和经营的比较优势,必须打破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空间上优化资源的配置。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内部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技术总是有限的,市场经营空间和投资机会也是有限的,推进经济国际化,不仅可以弥补国内某些资源的不足,而且可以拓展市场经营空间,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盈利机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国际化发展受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经济国际化表现为一国逐步拓展外部经济联系,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互动的结果。因此,这一进程必然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必然会推进一国经济国际化进程,反之,则会制约经济国际化进程。另外,经济国际化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外向型发展战略和自由贸易体制,有利于促进经济国际化发展;反之,内向型发展战略和保护型贸易体制,则会延缓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一国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程度,国与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发展程度还有赖于各种国际贸易规则进行规范,因此,健全的国际贸易体制和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对于一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是有利的。不同国家的国情特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这就决定了各国在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上必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任何国家,特别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不能脱离开本国的实际情况去盲目追求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水平,而应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正确的贸易体制,循序渐进地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二)企业国际化是与经济国际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也是经济国际化的微观基础。所谓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经营突破了国界的界线,从事跨国性的商品、劳务、资金和技术经营活动,以及从事跨国界的人员管理等。笔者认为,一个企业国际化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三个指标加以衡量:一是海外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如雀巢食品公司海外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90%左右;二是海外职工人数占公司职工总数的比例,雀巢食品公司海外职工人数占公司职工总数的比例高达95%;三是海外销售额(或净收入)占公司总销售额(或总净收入)的比例。如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为70%左右。显然,一个企业的海外资产、海外职工和海外销售额愈多,比重愈大,那么,该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就愈高。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认为,经济国际化进程是由两个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的过程组成的,这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所谓生产国际化,是指由于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生产过程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界限,在国际范围内逐步形成一个整体,每个国家的生产都成为这个整体中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国界的限制,不仅仅在部门之间,而且部门和生产工艺内部的生产协作和生产专业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开始了生产国际化的新阶段,使各国的社会再生产日益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所谓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超越了国界限制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各国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不受民族和国家的影响,以全球为其活动的场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日益加强的趋势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是资本国际化发展的基础,资本国际化是生产国际化发展的动力,两个过程的交织和叠加构成了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三)经济国际化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主要包括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政策、体制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依据经济国际化的具体涵义,衡量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主要指标有:1.衡量贸易国际化程度,一般用贸易依存度表示。贸易依存度又称之为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用进出口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比重越高,则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贸易依存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比重高,就意味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对外部经济和外部市场的依赖性高。2.衡量资本国际化的程度,可以用三个指标表示:第一,直接投资流量。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之内利用外资和到国外投资的总量。因此,直接投资流量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直接投资流出量,即该国一年之内到国外投资的总额;二是直接投资流入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之内吸收国外投资的总量。显然,直接投资流量越大,则该国的对外投资能力和吸引外资的能力越强,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越高。第二,资本依存度。资本依存度是指国际收支中长期资本流动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在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过程中对国际资本的依赖程度,如果结合外资在国内资本形成中的比重指标可以更深入地反映实际情况。比重越大,则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越高。1995年,我国的资本依存度为16.5%。第三,外国投资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在我国,目前外国投资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约占17%左右。3.衡量生产国际化的程度可以用生产依存度表示。生产依存度是指本国企业境外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反映了我国企业跨国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4.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有实际关税总水平和对外开放度。第一,实际关税总水平是指关税收入总额占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国内市场的实际开放程度,如果结合有关非关税措施的指标则更能说明问题。1995年我国实际关税总水平为2.6%。第二, 对外开放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对外开放的程度。测定这一指标的主要要素有一国利用外资总额、市场准入条件(如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等)、开放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在全部行业中外资进入的领域及比重等。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共利用外资5491.82亿美元,在256个行业中,外资进入的行业领域占91%左右。上述指标主要用于具体评价一国经济和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衡量一国的经济体制、政策和技术标准是否符合国际规则的要求。(四)经济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二战之后,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就目前而论,经济国际化已不是世界经济个别领域的现象,而是囊括各个领域的普遍现象。同时,世界经济国际化现在已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有趋势,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共同趋势。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对外投资规模不断增加,金融资本跨国流动正在加快,科学技术的多国协作与应用以及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上述因素的相互交织作用必然会导致生产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贸易的国际化,从面促进了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例如,1995年,世界贸易额已突破6万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额达到了4875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达到了2300亿美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实现要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才能达到。另外,近10多年来,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趋势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额急剧上升,1985年~1990年间,世界对外投资平均年增长近30%,年,富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达1120亿美元。1995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325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并使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各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进入国际市场,介入国际竞争已经成为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动力。目前,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占到30%以上,各国经济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使各国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目前,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遍布全球的生产网络和销售网络。在某国本土设立的企业并不一定属于本国,设在东道国的企业,虽然给某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也会给东道国带来巨额资金、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新的市场营销渠道。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籍、国界的概念将日益模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设备的国际流动性越来越强,世界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面临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而各种发展的约束条件又十分苛刻。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短缺矛盾,我们一方面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素质,努力降低能耗物耗;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积极谋求国际多边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利用国际资源。通过介入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大循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直接利用国际资本、技术和资源,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把扩大利用国外稀缺性战略性资源、获取先进技术和占领国际市场作为对外投资的重点,开辟利用国外市场和国外资源的新途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经济国际化水平日渐提高,但是,在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一是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着重出口,轻进口的现象,出口产品的档次和结构水平较低,效益不好;二是在利用外资中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不高,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能力不强;三是重资金的输入,轻资金的输出,远没有形成资金进出结合、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四是企业结构落后,经营机制不活,人员素质较低,竞争意识和国际化意识薄弱,远不适应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五是政策和立法工作滞后,法律保障不到位,信息情报工作落后,对国际市场行情预测不及时、不到位,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上述问题不解决,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因此,为了加快我国的经济国际化进程,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通过外贸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提高外贸企业的经营素质,逐步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二要在加快利用外资步伐的同时,注意提高所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快利用外资改造我国的传统产业,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要从政策法律上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经济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眼睛向外,直接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各种资源条件,开辟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的新途径;四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步骤,加快外贸人才的培养,培养一大批会外语、懂业务、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和国际经济法的专门人材;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规范办事,使我国的外经外贸工作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五要加强外经外贸法制建设,依法对外经外贸工作进行管理,依法保护外商的合法利益,逐步优化吸引外资的软环境;大力加强经济信息和经济情报工作,搞好对国际市场行情的预测预报工作,使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决策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作者介绍:韩立民,青岛海洋大学经济贸易系教授、博士;山东青岛266071
范文八:衡量酒店行业业绩水平的三大指标:ADR (Average Daily Rate)——已售客房平均房价已售客房平均房价的计算方法为客房收入除以实际售出客房数量。【替代指标:Average Published Rate (APR)—平均牌价,当酒店普查报告或者年报中未提供ADR的相关信息时,牌价可以作为参考计算出大概的平均房价(ADR)。】ADR=客房收入/实际售出客房数量Occupancy (Occ)——入住率入住率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实际售出的客房数与可售房数量的比率。Occupancy=实际售出客房数量/可售房数量RevPAR (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每间可售房收入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等于客房收入除以可售客房数。RevPAR不同于ADR,前者的分母是可售客房数量,后者是实际售出的客房数量。RevPAR= 入住率(Occupancy)X平均房价(ADR)这三个数据一般能够从上市酒店集团的年度财务报表中获得,于此同时,与这三个指标对应的还有三个指数:ADR (Rate) Index/ARI (Average Rate Index)——平均房价指数ADR index是针对ADR而言的一个指数,由于ADR是针对单个酒店而言的绝对量,而ADR index用于衡量酒店平均房价与细分市场平均房价数据的对比状况(酒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定义细分酒店,一般而言是与其具有竞争关系的一类酒店的集合)。若平均房价指数(ADR index)为100,则表示酒店的平均房价达到了细分市场整体表现的平均水平。若平均房价指数(ADR index)大于 100,则表示酒店平均房价高于细分市场平均数值。 相应地,若平均房价指数(ADR index)低于100,则表示酒店的平均房价低于细分市场平均数值。计算平均房价指数(ADR index)的公式:平均房价指数(ADR Index)=[酒店平均房价(ADR)/ 细分市场酒店平均房价(ADR)] x 100OCC (Penetration) Index/MPI (MarketPenetration Index)——市场渗透指数OCC Index是针对OCC而言的一个指数,市场渗透指数用于衡量酒店在某个细分市场所占有的份额。Occ Index计算公式如下:市场渗透指数(Occ Index)=(酒店出租率/ 细分市场客房出租率) × 100RevPAR (Yield) Index/RGI (Revenue GeneratedIndex)——每间可售房收入指数RevPAR Index用于计算一家酒店在所处细分市场的中每间可售客房收入的应得市场份额。若一家酒店在市场中获得了应有的市场份额,则每间可售房收入指数为100;若低于应得的市场份额,则每间可售房收入指数将低于100,相应地若酒店的份额高于平均市场份额,则收入指数将高于100。收入(RevPAR)指数(index)计算公式如下:每间可售房收入指数((RevPAR Index)= [酒店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 细分市场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100这三个指数给了我们一个同业比较的基础,使得我们能够更客观的衡量特定酒店的业绩水平,但是我们在考查这类指标的时候要注意随着细分市场的定义的不同,所得出的指数也会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必须要特别的注意。
范文九:俗语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讲的就是男人成熟稳重做事才稳妥靠谱,而嘴上有无胡须是人们判断男性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之一。难道男人嘴上没长胡须,就真的有问题吗?性学专家认为,胡须是男人的第二性征之一,胡须稀疏并不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关键还是要看其他男性特征,比如睾丸大小、喉结、声调等六个方面有无全面的异常表现。“嘴上无毛”引出烦恼刘先生虽然嘴上只有稀稀拉拉的胡子,但这并不影响他结婚生子。不过,“胡须少、体毛少”却是他心里永远的痛。刘先生不仅胡子很少,腋毛也很少,脚毛压根就没有,皮肤白得像大姑娘似的,这些“女性化”的特点以前常常成为男同学取笑他的话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性与不育专科主任张滨指出,一般来说,男孩在出现遗精后的一段时间,其性生理发育基本成熟(现在孩子早熟,12岁男孩出现遗精的并不少见),男性第二性征也日益明显,“男人味”便逐渐显现出来,比如睾丸增大,长胡须、阴毛、体毛,喉结变大、声调变粗等。六项指标全面衡量“男人味”胡须无疑是“男人味”外表显示的重要特征。男性的胡须基本上在初中阶段开始长出来,但也有个体差异,有些人早一些,有些人晚一些。通常,男性的第二性征是否正常,关键要看其“睾丸大小、胡须、阴毛、体毛、喉结、声调”等六个方面有无全面的异常表现。如果发现自己在这六个指标中存在多个不正常表现,就可能意味着内分泌系统或染色体有异常。但如果只是胡须或阴毛稀疏,则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很可能只是局部的皮肤受体异常,当胡须或阴毛生长受体有缺陷时,胡须或阴毛就会稀少、柔软,而生长受体缺乏或对雄激素不敏感时,胡须或阴毛均不生长。这种单纯的体毛生长异常对身体健康和生殖健康并无影响。睾丸发育需从小关注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其生殖器发育的情况,因为在临床上,常常会遇到一些成年男性,结婚几年都不生育才来看医生,医生检查发现是隐睾症,原本隐睾症应该是两岁之前做手术(太晚治疗则难以康复)。当家长发现孩子的第二性征与同龄人不同就应该来看医生。医生会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建议,达到治疗年龄的可以进行治疗,其中保护睾丸功能是最重要的。男孩从出生到12岁以前,睾丸都处于相对静止发育期,一般为3毫升左右。12岁以后,进入“青春发动期”,睾丸体积迅速增大。到18岁左右,大多数男子已达15毫升以上。正常成年男子每侧的睾丸为12~20毫升左右(如成人拇指头般大小),小于12毫升则说明睾丸发育不良。如果到了18岁以后睾丸仍像幼儿一般大小,且男性第二性征也不明显,还有乳房增大等女性化表现,很有可能是染色体异常,患者将会失去生育能力。(摘自《羊城晚报》)
范文十:摘要:根据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从哲学角度分析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了解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的缺陷,对我们从宏观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哲学;指标;经济发展从哲学理论的意义上讲,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价值。温家宝总理曾说过“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经济发展指标水平与社会发展程度未必是成正比的,甚至还可能使这个国家在发展之路上出现异常。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设置评估标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正确参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和批判,因此,我们应该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社会的事物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经济发展衡量指标进行客观的思考。一、从哲学角度审视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的核算体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亚当·斯密的教条是:“每一个单个商品——从而合起来构成社会年产品的一切商品(他到处都正确地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的价格或交换价值,都是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或者说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个教条可以还原为:商品价值=v+m,即等于预付可变资本的价值加上剩余价值。”他的错误在于把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等同起来,认为全部收益,全部总产品,对一个国家来说都可以分解为纯收益,即认为商品价值最终会全部分解为收入即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也正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核算体系的问题,它并没有反应出价值是从哪里创造出来的,而且将一些重复的、无效的劳动也累加进去计入经济的增长。例如,政府组织一批人把钱埋在地下,然后再雇人把它挖出来,以此来求得一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一个现实经济中,一笔初始的投资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使社会的经济总量发生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效应。但是这种做法是有大前提的,那就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社会有大量闲置资源。如果在资源已经充分利用,没有闲置资源,社会发展布局仍然参照“把钱埋在地下”、“破窗经济”这些创意,就将成为画蛇添足的徒然损失社会财富的事情。因此,当前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严格意义上说是违背了哲学的部分原则的,没有全面、发展地看问题,还有可能给经济发展的布局给出错误的指引。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原则,让经济的发展评估更加科学。二、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现状在哲学体现上的不足第一,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客观、全面地反映。即使是一些微小因素的变化,或是被忽略的行为,都会影响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的数据,使得这种数据的客观反映出现一定的偏差。比如,农民在家自给自足的生产劳动、不法分子进行的地下交易、走私活动以及其它隐性经济都很难在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中体现出来,这很可能会导致主观判断和客观实际不符,最终引起决策的失误。又如,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不能反映人们对社会多元文化的要求,不能反映出幸福指数、教育质量、医疗保健、安全感等,并将这些客观因素遗漏在经济的边缘,而这些正是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指标。第二,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没能体现出经济进步与社会代价的辩证统一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在此过程中,一直坚持着先赚钱后花钱、先浪费再生产、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反映出了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却不能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这种指标体系所反映的问题是不全面的,即使经济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污染了环境,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感。没有兼顾经济增长的长期性与短期性、没有重视劳动的有效性和无效性的统一,这会导致经济发展衡量指标走向恶性循环的道路。总之,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全面的反映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哲学层面客观地、全面地去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以找到更科学的方式来弥补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的不足之处。三、从哲学角度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哲学层面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对作出科学的政策决策、客观全面地把握当前局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从哲学角度研究,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找出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地方。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所反映的内容是有限的,它不能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生态的浪费、污染、损害情况。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作为评价体系,需要大量的数据作支撑,而这些数据对于现实真实的反映是有偏差的,这就会直接导致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所反映的结果是与现实有出入的,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实际情况。决策者在参考经济发展衡量指标过程中就会出现主观能动性失误,最后会造成举措上的失误。因此,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可以找出与客观实际不相符的地方从而进行纠正。第二,从哲学层面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可以更好的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一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只有经济的良好发展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的整体发展。但是要想使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还必须兼顾政治、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展的不好,都会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利用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所反映的情况来把握整个社会发展的矛盾所在,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并兼顾解决次要矛盾。第三,从哲学层面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有利于政府官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政绩观。当前我们的政绩评价体系主要看经济的发展情况,有的地方参照经济增长率来作为评判政绩的标准,这也让许多干部官员对政绩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也导致有的干部为追求短期经济的增长,不惜以污染环境、损害生态、浪费大量资源为代价。甚至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弄虚作假,在基层的统计数据上做假,玩数字游戏。这些做法直接导致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数值出现严重偏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相符。因此,政府在评价官员政绩时应该以社会总体发展目标为评价标准,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发展衡量所反映的情况,从而引导政府官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政绩观。总之,从哲学角度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利用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的指导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2.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人民出版社,1995.(作者单位:黄江华,武汉纺织大学; 孙静娴,华中师范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量坦克性能的指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