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莫比乌斯环的诅咒的能告诉我佛像是什么意思么

  佛教的宇宙观,很多人都明白,须弥山 三千世界。一个世界,就是所谓铁围山围着,都是海,中间有陆地,四大块,中间高耸入云,为须弥山,越往上的越厉害,此为一个世界。宇宙由多个世界组成。
  日月呢?请看《佛说长阿含经 第二十二卷》:
  ......
  第二日宫从东出西没。时众生有言。是即昨日也。或言。非昨也。第三日宫绕须弥山。东出西没。彼时众生言。定是一日。日者。义言是前明因。是故名为日。日有二义。一曰住常度。二曰宫殿。宫殿四方远见故圆。寒温和适。天金所成。颇梨间厕。二分天金。纯真无杂。外内清彻。光明远照。一分颇梨。纯真无杂。外内清彻。光明远照。日宫纵广五十一由旬。宫墙及地薄如梓柏.
  (太阳是绕须弥山山腰转的,里面有宫殿,是方的,因为远看起来才是圆的。)
  ......
  佛告比丘。月宫殿有时损质盈亏。光明损减。是故月宫名之为损。月有二义。一曰住常度。二曰宫殿。四方远见故圆。寒温和适。天银.琉璃所成。二分天银。纯真无杂。内外清彻。光明远照。一分琉璃。纯真无杂。外内清彻。光明远照。月宫殿纵广四十九由旬。宫墙及地薄如梓柏。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宝铃.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
  (月亮绕须弥山腰转,有宫殿,是方形的,因为远看起来是圆的)
  ......
  以何缘故月宫殿小小损减。有三因缘故月宫殿小小损减。一者月出于维。是为一缘故月损减。复次。月宫殿内有诸大臣身着青服。随次而上。住处则青。是故月减。是为二缘月日日减。复次。日宫有六十光。光照于月宫。映使不现。是故所映之处月则损减。是为三缘月光损减
  (月亮上有很多大臣穿着黑衣,每天往上走使月亮由白变黑,由圆变缺)。
楼主发言:129次 发图: | 更多
  其实须弥山的这个世界观,很容易推测出来,印度一面喜马拉雅山,下来印度,之后是印度洋,这就是一面了,加以推理,有四大洲,喜马拉雅山高不可攀(当时条件没人能登顶)。  正是因为古代印度,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形成了他们的宇宙观。  当然,这确实是落后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是思维里推想出来的。
  按照佛教经文,据说阿含经还是很靠谱的释迦牟尼成佛之后讲的经文。那么看他对世界的描述,太阳月亮的描述,可知,释迦牟尼对地球太阳月亮的认知,根本是不对的,是自己意淫出来的。  即便不说这篇经文,佛教也总是四大啊,须弥之类的说法,也可以看出中国的佛教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也是很不靠谱的。纯粹想象。
  下面我们开看看道教的世界观。  先看一段清朝,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一段。  道士纵论天地日月  胶州法南墅,尝偕一友登日观。先有一道士倚石坐,傲不为礼。二人亦弗与言。  俄丹曦欲吐,海天滉耀,千汇万状,不可端倪。南墅吟元人诗曰:“‘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不信然乎!”道士忽哂曰:“昌谷用作梦天诗,故为奇语。用之泰山,不太假借乎?”南墅回顾,道士即不再言。  既而踆乌涌上,南墅谓其友曰:“太阳真火,故入水不濡也。”道士又哂曰:“公谓日自海出乎?此由不知天形,故不知地形;不知地形,故不知水形也。盖天椭圆如鸡卵,地浑圆如弹丸,水则附地而流,如核桃之皴皱。椭圆者东西远而上下近,凡有九重,最上曰宗动,元气之表,无象可窥。次为恒星,高不可测。次七重,则日月五星各占一重,随大气旋转,去地且二百余万里,无论海也。浑圆者地无正顶,身所立处皆为顶;地无正平,目所见处皆为平。至广漠之野,四望天地相接处,其圆中规,中高而四颓之证也,是为地平。圆规以外,目所不见者,则地平下矣。湖海之中,四望天水相合处,亦圆中规,是又水随地形,中高四颓之证也。然江河之水狭且浅,夹以两岸,行于地中,故日出地上始受日光。惟海至广至深,附于地面,无所障蔽,故中高四颓之处,如水晶球之半。日未至地平,倒影上射,则初见如一线;日将近地平,则斜影横穿,未明先睹。今所见者是日之影,非日之形。是天上之日影隔水而映,非海中之日影浴水而出也。至日出地平,则影斜落海底,转不能见矣。儒家盖尝见此景,故以为天包水,水浮地,日出入于水中。而不知日自附天,水自附地。佛家未见此景,故以须弥山四面为四州,日环绕此山,南昼则北夜,东暮则西朝,是日常旋转,平行竟不入地。证以今日所见,其谬更无庸辩矣。”  南墅惊其博辩,欲与再言。道士笑曰:“更竟其说。子不知九万里之围圆,以渐而迤,以渐而转,渐迤渐转,遂至周环,必以为人能正立,不能倒立,拾杨光先之说,苦相诘难。老夫慵惰,不能与子到大郎山上看南斗(大郎山在亚禄国,与中国上下反对。其地南极出地三十五度,北极入地三十五度),不如其已也。”振衣径去,竟莫测其何许人。
  上面这一篇文章,出自纪晓岚是没问题的。  这里记载一个泰山上的一个道士讲:  宇宙是椭圆的像鸡蛋一样,地球呢,浑圆如弹丸,即球体。九重天,日月五星个占一重,其实就是轨道,并且有远近。然后是恒星,最后一重是宗动,元气之表,无法观测,没有具体的形象。  地球呢是圆的,在中国的下方,有大郎山,大郎山在亚禄国(即今之美国)。
  或者有人反驳说,那是十八世纪的事情了,道士学了西方的宇宙观,自然可以这样认为,那么中国古代的道士,到底是什么认识呢?  《晋书》志一:故丹阳葛洪释之曰:《浑天仪注》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天转如车毂之运也。"诸论天者虽多,然精于阴阳者少。张平子、陆公纪之徒,咸以为推步七曜之道,以度历象昏明之证候,校以四八之气,考以漏刻之分,占晷景之往来,求形验于事情,莫密于浑象者也。  晋代道士葛洪,他认可张衡的浑天说,即天如鸡子(鸡蛋),地如鸡中黄(即蛋黄)。也就是说,地是圆的,天也是圆的,一年下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古人测定一年为这么多天)。当然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古代论天,因为精于阴阳者少(其实就是不会天文算术)。中国古代对于天的观测,很早就开始了,所以根据数据能验证,并制造浑天仪,以预测天体位置的变化。  古代道士的世界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是经过观测预测计算,都能符合的浑天说。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地心说。
  晋代还有人提出了安天说,晋书中也记载了一段话:  葛洪闻而讥之曰:"苟辰宿不丽于天,天为无用,便可言无,何必复云有之而不动乎?"  也就是说,葛洪也是懂天文的,坚持浑天说。  另外,看二十四史,中国古代,掌管天文的部门,基本都要造观测仪器,还有浑天仪,根据这个可知,中国古代的天文,官方一直都是地心说无疑。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中国古代重视天文观测,因为星象是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来源。  道教的修炼思想来源,也是从天文中来。
  但是在古代,并不是全都支持浑天说的。最明显的现象,是后世儒生,因只读一些经书,不通算术,不通天文,所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发明了盖天说等。又因为天圆地方之说,误解意思,盖天说也一直流传到清代。  晋书 志一:  《虞书》曰:"在旋玑玉衡,以齐七政。"《考灵曜》云:"分寸之咎,代天气生,以制方员。方员以成,参以规矩。昏明主时,乃命中星观玉仪之游。"郑玄谓以玉为浑仪也。《春秋文曜钩》云:"唐尧既位,羲和立浑仪。"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绵代相传,史官禁密,学者不睹,故宣、盖沸腾。  这里李淳风讲,古代史官的学问都是禁密的,所以之外的学者不知道这些观测和史官的知识(古代为太史令),所以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发明了其他的说法。  后来就形成了两套关于宇宙的说法,道士、术士和掌管天文的部门,坚持浑天说,因为有数据支撑。而腐儒却坚持盖天说。在清代天文学已经禁止一般人学,所以纪晓岚这位大才子,也不知道地球是圆的。
  顶  
  阴阳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衡云:"文曜丽乎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日者,阳精之宗;月者,阴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  张衡讲,太阳是阳之精,月是阴之精,五星是五行之精。  古代讲七政,即日月五星,换句话说,即阴阳五行。这也说明,五行的学说起源很早。  那么阴阳就不讲了,日月。为何五行是五星呢?  立春,木星当值,72天,后土星当值18天,合计90天,之后是火星,金星,水星。共计360天。至于其生克,自然也很容易解释了,这里大家自己脑补吧。  这才是真正的五行之起源。
  阴阳五行,古代哲学的根。就是采取了宇宙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星,日月五星,都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受其影响最大。  依据这个,应用于各个方面,是可以指导实践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印度的什么“四大”,须弥山的世界,能得到什么呢?能指导实践吗?答案是很明显的。  可惜后世的道士,求真能力下降,水平不够,有部分道士将佛教之意淫思想,加入修道之中,难道道教不会没落吗?
  古代的修炼体系,也是从天文中来。天,天中有什么?日月星辰是也。统称为三光,此三光即为天之精华。取天之精华入自己之身,则可以合天道。这就是中国古代修炼的根本。  故而庄子曰过: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舍三光的修炼法方法,肯定不是古法。不通天文,不通古代的文化,对修炼自然会迷糊。  这里不再深讲。
  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八卦等,无不从天文中来。当然易经的源头,自然也是天文。易经就是八卦之用。
  沈括梦溪笔谈:  历法,天有黄、赤二道,月有九道。此皆强名而已,非实有也。  这句话,可以给“道之可道,非恒道也”,“强名为道”做注解。  用语言,数学,公式,方法等来研究事物,并非本来事物的全部,是我们对事物认知中,采用了我们的方法,有局限性,不能全合事物之道。故而说,道之可道,非恒道也,故曰强名为道
  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八卦易经,乃至于现代的科学方法,都是人类研究事物的手段,是“可道”。
  已收藏。我也有云笈七笺,不过,学起来很困难。感觉,要学道,先得补补天文知识。
  作者:像头上的云 时间: 10:16:00  已收藏。我也有云笈七笺,不过,学起来很困难。感觉,要学道,先得补补天文知识。  ---------------------------------------------------  这位朋友,互勉。  我认为,需要追本溯源,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辨别真伪的能力,道藏中书籍太多了,有真有假,真的也在里面,但是我们能发现哪些是真的吗?除非有真正的明师指点。  古代道士,往往是士族大家,一者他们从小教育的好,另外,汉代往往官员也是从这些家庭中出,所以那个时代的道士,一般都不怎么谈学问,因为都具备了。古代正一道士,厉害人物非常多。只是到了明朝之后,道士在这方面基本不成了。  尤其是后来,讲究出家,专门修道,对于学问方面,都弱了,尤其是在清朝末年,道士中文盲很多。这样的一个可怕后果是什么呢,就是没啥学识,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于是各类说法都揉进来,其实这个问题,在唐宋就开始了。  并且后来的人,因为科学知识差,以儒家为正宗,往往把和人处理关系的方法用到了修道和对道的认识上。这就导致了,谁说的都有理,谁说的都有精华和糟粕,于是想当然的自己就取其精华了(注意,这里的取精华,还是自己原来的水平,其实根本分辨不了),于是错谬的东西就出来了,又追求所谓的圆满,三教合一等,其实早已经等而下之。  关于修道,全真的我不想提,只说正一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唐李淳风的,后来杜光庭的,宋朝金允中的,明朝朱权的,都可以看看。里面有脉络可寻,古法修炼就在其中。  希望对你有帮助。云笈七笺书很好,能理出脉络就明了了。
  无论佛道,这宇宙都是个无解世界。就道教而言,就如流星划过,所留下的那道光线就是道,不知从哪里来,不知到哪里去。就佛教而言,所谓过去未来轮回说不过是未来追求此生的安歇。世上烦恼太多,不能左右的东西太多,你能做到的是在这个纷繁世界里,在不妨碍他人的情况下使个体自身获得自由。
  作者:像头上的云 时间: 10:16:00  已收藏。我也有云笈七笺,不过,学起来很困难。感觉,要学道,先得补补天文知识。  ---------------------------------------------------  @五莲居士
10:28:00  这位朋友,互勉。  我认为,需要追本溯源,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辨别真伪的能力,道藏中书籍太多了,有真有假,真的也在里面,但是我们能发现哪些是真的吗?除非有真正的明师指点。  古代道士,往往是士族大家,一者他们从小教育的好,另外,汉代往往官员也是从这些家庭中出,所以那个时代的道士,一般都不怎么谈学问,因为都具备了。古代正一道士,厉害人物非常多。只是到了明朝之后,道士在这方面基本不成了。  尤其......  -----------------------------  非常赞成先生的说法。道教确实被后来的愚人破坏了,如果没有遇到明师,看道教的典籍需要自己的思考了。
  非常欣赏先生能刨根问底地探究道教,虽然会引来愚昧佛棍的谩骂,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处于愚昧之中,如果以和稀泥的态度面对,愚昧就会扩大。
  顶起来,求真的人越来越少了,应该是说本来就少。多数人根本不想搞明白,只要他们过得好好的就行了。所以这个世界才那么多谎言,毕竟很多人不愿意去拆穿  
  道藏中,有一篇文章《上清十一大曜灯仪》,里面讲,日月五星加上罗喉,计都,紫炁,月孛。此种说法就是搀和了佛教的内容。罗睺计都本身不是星体,紫炁月孛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观测到,不应列入曜中。  孙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论大医习业第一: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須探賾。(休王,即休旺)。  杜光庭也是,众多文中,也是都讲七曜。  宋代仍然是以七曜为最多。  但是后来,无脑道士,有九曜(有少数认为七曜为北斗,故而也可以为九曜的不论),就是日月五星加上落后计都,为九曜,就已经不对了,而十一大曜,更是后来意淫的东西。  七曜是很合理的,十一大曜,纯粹是画蛇添足,不合古法。也不合理。  有人讲,七政四余,四余里就有罗喉计都,呵呵,罗喉计都是什么,大家看看来源,就很清楚了,从印度而来,这个不合古代天文。  是中国古代的天文不够用,还是加入之后变的不成了呢?
  一掌经的问题。  少林三大绝学,达摩一掌经,达摩易筋经,达摩洗髓经。此三经,均为道家的。易筋经和洗髓经为道家导引术。那么一掌经呢?  中国古代的修道,要计算日子,要找王地(即旺地)。为了适合这类快速查找计算,古人有掌诀。即这些计算,全在一掌中实现。而我们看达摩一掌经呢,里面的讲究,乃是地支,至于刑、 冲、 会、 合、 害,更是中国古代的五行讲究。由此可见,非印度之学问,抄袭道家无疑。  一行禅师,在古代的天文学上很有名。他编造了一些说佛说北斗经之类的,抄袭道家。里面的内容,子bulabula,丑bulabula,痕迹很明显。一掌经号称能算三世因果,更是扯淡。我们知道,预测准不准,要实践去比对的。所谓的三世因果根本无法验证,怎么能说准呢?  一行禅师,还说李淳风的天文算法太复杂,所以不能用。可见数学方面,还是差李淳风不少。唐史记载,一行禅师制作天文仪器,皇帝亲自制作铭文。结果呢,没多长时间,渐渐迟涩,不能运转了,只能丢仓库里。历代制作天文仪器的,除了一行禅师,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也够丢人的。
  佛教是真理!  
  从道教和佛教的宇宙观,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这样的特点:  道家讲究研究事物,提倡无为,顺势而为。势不懂,如何顺呢?所以非常讲究认识客观事物。  而佛教呢,即使是佛祖,成佛了,对宇宙的描述,也是非常幼稚的(其实也是继承了印度古代对宇宙的描述)。他们讲究从心里来,就是我认为是啥样,就啥样了。所以错的离谱。  这两者思维的区别,体现在各个方面。
  道教的宇宙观距离现在的宇宙观也差蛮远的!
  沈括《梦溪笔谈》中有一段记载:  皇祐中,礼部试《机衡正天文之器赋》,举人皆杂用浑象事,试官亦自不晓,第为高等。  意思是,宋仁宗时期,举人考取进士,题目为《机衡正天文之器赋》,当时举人都不明白浑天仪和象仪的区别,主考官也不懂,把混淆的定为高分。  这里说明个问题,就是在宋朝,想考进士,光看儒家经典是不成的。还需要理科知识。只有到了明朝清朝,才专门的考朱熹注解的四书五经,于是学子们学问就仅仅局限在儒家经典了。纪晓岚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宋朝道教昌盛,佛教的须弥山宇宙观,在这类科学面前根本不对,也可知为何很多人信奉道教了。
  早期灵宝经中记载:  天地之形,其状如卵。六合之内,其圆如毬。日月出没,运行于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东西,周行如飞轮。东生西没,日行阳道。西生东没,月行阴道。  说明最早期的道经,也是浑天说。  而我们看到屈原和杨雄,也都是九天。  何为九天:  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各一层,总计七层,恒星层一层,为第八层,最上一层为宗动层,无形无质。  那么不是九重天的说法呢?这就值得玩味研究了。  另外,宋朝有说法,“上经无梵文”。
  或曰:道教的浑天说也不靠谱,地心说早过时了。  首先,不管道教如何,我只看到,悉达多成佛了之后,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也不知道日月是怎么回事,成佛了啊,就这水平?认识完全错误。从他讲日月是怎么回事,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自己不懂,骗人;第二是自己真的以为日月就是那样。那么要么他说骗子,要么他是傻子。那么悉达多其他的说法呢,可信度有多高?  其次,浑天说过时了吗?否。为什么呢,这只是不同的坐标系问题。以太阳为坐标原点,自然说行星环绕,很明确。而再往大看,太阳也在绕大圈旋转。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制定历法,观测太阳月亮对地球的影响,肯定是站在地球为坐标原点来看的。所以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作用。
  立春,木星当值72天
  @u_16-11-19 20:13:00  立春,木星当值72天  -----------------------------  五行,天干地支,八卦等这些都来源于观测天象而来的划分方法。当然因为与观测者的坐标原点有关,也带有地的特点。  为何金生水呢?因为秋天过了要冬天^_^(金星完了是水星)。
  楼主的知识面好广。做个标记。踢一脚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来自于天文,并指导实践。这类理论才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这样的理论,才能应用。也才能成为真正的理论。  那么印度的四大呢?包括轮回,这些理论,只能解释一下过去的事情,并且还有很多的矛盾之处。我们可以去看一下,关于四大的,在古代书中,能做什么?轮回思想,能做什么?  这种学问,我称之为事后诸葛亮的学问,带来的恶果,就是事前猪一样。  好比一个人,告诉你如何炒股,他讲,你看之前的K线,这个最低处买,那个最高处卖,你不就赚了吗?这个说法高明吗?看着真对。可惜的是,凡是炒股的人都知道,这种说法屁用不管,因为没有指导作用。  搞学问,如果陷入到这里,那也是浪费时间。况且连过去的东西都解释不清的学说,就更没法说什么智慧了。
  @_孔明_
22:34:00  佛教是真理!  -----------------------------  道教是真性
  @_孔明_
22:34:00   佛教是真理!   —————————————————  @东方味王
11:36:00  道教是真性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楼主通过严谨的思考能走至此处,替您欢喜。有没有想过坐标系不同,视界即不同的问题呢? 基于南亚次大陆的地里观推导出去的宇宙,确实与现在所见的宇宙很大不同,同样的,基于地心说推导出去的宇宙,确实也就与日心说有所差异。但这并非古时诸子的认识就错误,只是心识的局限所局限了而已。心识的大小决定了认知的框架,或许某一日,现在的宇宙观也是会彻底颠覆的。空间与时间流的持续,无有定所。  将原点定在地球,可于世俗中探寻因果的规律,有穷区域内,一切偶然实则必然。将视界放眼于无限,可于胜义中感受玄道的无序,无穷区域上,一切必然实则偶然。  不懂球的一定不是个好厨子肯定不能当CEO,这样的视角还是以点概面了一些,狭隘了一点,小区域内所有的或许可称其为规律的东西罢了。
  作者:@御宅澈 时间: 11:12:00  对比须弥山而言,如何?地心说,因为我们在地球上,所以是必须要以地球为原点,制作一些适合我们生存的东西。而更大范围的,当然看到的不同。虽然以更大的视觉,确实能发现其他的规律,但是我们的应用,还在地球上。比如种庄稼,就必须以丢球上的为准。即使发射航天器,也得从地球的角度去计算,而不是直接以太阳为中心。其他的视角是可以的,但是牵扯到我们的应用,还是要以地心说为准。不同的视觉,结论不同,这是对的,但是须弥山的问题,就不在这个范围内了,因为是完全错误的。你也可以以此推断一下古代印度的天文水平。  至于坐标系的不同的问题,这个我本身就是物理专业的,这个方面的认识,自然是有的吧。
  我知道,信佛的人,你再指出佛经的问题,那也不是问题  问题出在我这里,我不该说悉达多的问题,有问题也不能讲?  各位信佛的,如果你们现在把我的一切都归为优点,缺点不看的话,那我就是圣人了。何苦自己骗自己呢。  拐着弯狡辩,也不掩盖佛说日月是方的这个错误。批评我再厉害,也不能掩盖佛说日月是方的这个错误。  结论:佛教对天文的认识,是靠意淫。
  作者:@御宅澈 时间: 11:12:00  跟你讲一下,这些不是经过什么严密的思考而得。中国自古不是靠严密的思考得出什么结论的,而是要主观符合客观,并加以理论化而应用。  只有印度的东西,才是思考出来的。  所以中国古代,得出浑天说,地是圆球,日月也是圆球,并且能预测日食月食。而印度人则靠思考而来的,须弥山,日月是方的,远看才是圆的。  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你愿意去思考不看实践,那是你的事情,讨论这些不适合你。
  如果跟您说 我只知佛经的汇集而没见过释子亲执笔 同样也就是颠倒了 这就是扯淡 而不是谈真理 拿多大的心识看 得多大的感受与道理 您的玻璃心 我不想碎掉 诡辩就诡辩吧 如果这样让您好受点 我也没有否认的必要   释儒道无有高低 言漏释儒道文字皆漏 言道释儒道无一不道 无一不非道 谁屁股上没有点屎呢 谁的屎不是自不觉 见者笑呢 自己想止于何处 就在何处去下功夫即好 无对无错 无妨无碍 道可用亦可不用 道可顺亦可不顺 无得亦无无得   话至此处 不必再说“法”了 再见 祝好   最后说上半句 【即使发射航天器,也得从地球的角度去计算】 得此结论的物理系学生 回归世俗小区域 要念我的博士生 我肯定是不带的 还想打屁股 行星探测器轨道依受力情况分为:绕地心运动阶段、绕日心运动阶段和绕行星质心运动阶段。
  作者:御宅澈 时间: 12:02:00  你也知道,绕地按地,绕日按日?你用你家佛祖的须弥山去计算吧。  中国古代的天文,指导了历法,指导了农业,提出了阴阳五行的理论,用于知道实践。  须弥山这个说法,指导了什么?  发生航天器,最初不按照地球的规律去做吗?按照你的逻辑,“绕地心运动阶段、绕日心运动阶段和绕行星质心运动阶段。”你还没讲,超出太阳系的呢。别狡辩了吧。  你把问题引到什么地方去,也不能掩盖,悉达多不懂天文,还乱讲,要么是傻子,要么是骗子。  悉达多的烂货,能和诸子百家比吗?  你还是遵从你家悉达多的说法,对什么都去思考,去意淫吧。求真不适合你。
  连悉达多说,日月是方的,须弥山之类的佛教信徒,这个帖子不适合你。赶紧自己打坐意淫去,没准你打坐的时候,没准也能实证日月是方的呢。^_^
  九哥吉祥!先顶后看!??  
  有些佛教徒,还真把自己当根葱。我不过是打扫打扫冒充中华文化的得垃圾而已,还真以为就针对你们啊。
  佛教的宇宙观,须弥山等,根本是错误的,意淫的。并且印度人还根据须弥山的模型,搞出很多层天来,当然,悉达多那就得在最高的那层天上。多么可笑。  所以后世所谓虚云所谓的兜率宫听法,纯粹是虚云脑子产生了幻觉。当然了,这种幻觉和意淫的东西,在佛教徒来讲,都是高明的不得了的事情。  再看给佛教的六道轮回。六道之一为饿鬼道。饿鬼道是胎生,也就是说,是有形体的现实中的恶鬼。这与中国的鬼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实际上很多见鬼的记载,都不是那种所谓有形体的恶鬼。也就是说,中国的这种鬼的描述如果对的话,就根本不是六道之一。而所谓的什么饿鬼道,完全是意淫。  从这两方面来看,所谓对大千世界认识最牛X的认识,是意淫的错误的,对于六道轮回也是如此,同样是意淫的,是错误的。  而佛教的理论,就是基于这些不靠谱的意淫发展而来。当然这是符合印度人思想的。  印度人靠自己想,自己以为想圆了,外部世界就是怎么回事。  中国古代是是以内合外,个人认识要符合外部世界,并要有验证的才成。
  当心识的局限局限了心识 当自有的成见蒙蔽了双眼 释儒道的真谛 用什么方法看 入什么门槛习修 也都是管中窥豹的愚人自扰 何不去包容一切 尝试把窥豹的管子放大 将视界开阔一些呢?您这歧路闲人 闲 闲的蛋疼 歧 歧的愚昧 诚不足以辩 更不足以教 好自为之吧 这是本帖最后一言
  印度须弥山的模型,是印度的神系的整个基础。  所谓的欲界天在须弥山山腰,所谓的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顶。再往上,还有多少层天bulabulabula...... 中国的佛教徒,号称中国的神仙也是天人,bulabulabula......  好吧,现在问题来了,须弥山根本不存在,这可怎么好?  虚云被骗的好惨,被打的够呛,号称神游兜率宫还听法了,呵呵。
  本杰明·艾尔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教授)在起《科学在中国》中,提到了一个资料:“中国人自古重视天文历法,因为他们相信,要想平定治理天下,就要在技术上通晓天体变化,准确预测日月食,还要了解不定期出现的新星体、日晕现象、流星和陨石等。而这方面,欧洲人奉行格里高利历法,随着这一历法在中国的推广,很快中国人发现,这种以线性时间记录复活节准确时间的观察方法,并不适合中国人的需求,明代人关心的是如何根据时间循环来预测日、月食,而在用欧洲历法体系预测日月食时,容易产生误差。”  这里明确的指出,在明朝,从国外传来的历法,在预测日食月食时,是不够准确的。  还有一个资料有意思:  1579年,欧洲传教士到来前夕,河南乡试考官准备了一道考题,要求应试者谈论一下正处于危机之中的占星术、数理天文学和历法,要求应试者“详言之,以观格物之学”。“明代中晚期,中国人努力将古典知识和自然科学整合进一个更易为人所接受、蕴含古代智慧的知识库之中。”  也就是说,在明朝乡试中,居然考试题目,是关于占星术,数理天文学和历法,这也足以证明,在明朝的考试中,并非完全是四书五经,而是有科技类的也是考试内容。
  从上面的资料看,当时的题目中,“详言之,以观格物之学”,这里也可以看出格物的本义。本身题目是对古代占星、数理天文和历法,“详言之”,这绝非是靠想能达到的,必须要学习才成。不仅要学习,还要学的好。  从这段我们也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并非如一些人讲的对着一个东西打坐和思考来“格物”。而是靠学习。
  @御宅澈  回归到和你辩论的本源,我发个帖子,这里谈到一本佛经,并且还是阿含经系列,号称原始佛教的经文,佛说日月是方的。因此你说东说西,说南说北,总之不承认这个问题。另外,你最后还得出了结论,我写这个有问题。  这就是这个过程,只要还存在智商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诡辩有用吗?  最后事情是怎么回事,不讲了,反而批评别人指出这个问题,这是佛教徒一贯的诡辩而已。
  论点:【佛经所描述的宇宙与现在所见的宇宙是不一致的,因此佛经是错的。乔达摩地理都不懂,能谈思想么?】  此段文字表达了两层因果关系,因1:佛经宇宙模型与今人所见模型不一致,果1:佛经是错的。因2:乔达摩不懂地理,果2:乔达摩也就不懂思想。那么,佛经到底错没错?乔达摩同志到底懂不懂思想呢?  聊此话题前,要讲清楚何为颠倒。A因聚缘生A果,即是世俗层面的一个因果,非要A因生B果,A果B因生,A因当成A果,B果当成B因,即是颠倒梦想也。  此例的第2层因果,是为【无中颠倒】也,无因果中强索因果,即是无中也。以点即是面,局部即是全部,抽象必有具象,东边不亮西边必不亮,这个不行那个肯定不行,这就是无中的颠倒显现吧,回归此例,地理不行,思想行不行?地理和思想有联系么?不会踢球的厨子不是好的CEO,颠倒罢了。  此例的第1层因果,是为【堕边颠倒】也,非对即是错,非错即是对,“我没有不喜欢你”就一定是“我喜欢你”,试问,有没有既不喜欢又没不喜欢的【中】呢?  无穷区域内一切必然实则偶然,宇宙的模型永远不会恒定,随心识的扩展,无穷变化而无有定所。古人的视界看皓月,可以是方的可以是圆盘 错了么?,今人的视界看皓月,可以是圆球 绝对正确么?,科学的视界看皓月,是直径不均匀的类球异形体,四维的地心视界看皓月,可以是以黄道面为法平面的“游泳圈”,四维的日心视界看皓月,可以是无数个“游泳圈”绕地球轨道叠加的类圆环体,那么五维的视界呢?六维的视界呢?以整个宇宙的视界呢?有限区域内可以构筑模型,无限区域内模型无有定所。对了么?错了么?无有对错,受心识的局限局限了心识,佛经记载的须弥山如是,我现下写著的文字如是。文字般若非金刚般若,仅此而已矣。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开放的心态包容一切,就不会有行与不行的挂碍,让自己不局限于对错的执着中,就不会有认识到对错的恐怖,将窥豹的管子放大至无极,也就能窥得豹身的全部,将思维的逻辑提纯到清明,也许就远离了在在处处的颠倒。无有颠倒,无有恐怖,无有贪嗔痴慢,无得亦无无得。
  @御宅澈
10:39:00  论点:【佛经所描述的宇宙与现在所见的宇宙是不一致的,因此佛经是错的。乔达摩地理都不懂,能谈思想么?】  此段文字表达了两层因果关系,因1:佛经宇宙模型与今人所见模型不一致,果1:佛经是错的。因2:乔达摩不懂地理,果2:乔达摩也就不懂思想。那么,佛经到底错没错?乔达摩同志到底懂不懂思想呢?  聊此话题前,要讲清楚何为颠倒。A因聚缘生A果,即是世俗层面的一个因果,非要A因生B果,A果B因生,A因当成A果......  -----------------------------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悉达多已经成佛了,不懂宇宙,不懂日月,但是他还要得比得比的说,这就足以说明他要么比较二,要么是骗子。
  总说什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拿这个当借口。  如果说诸行无常,也就是说世间一切,流转变化,并无常态,也不会永远存在。那么北传大唱净土,这些净土号称永存,是否违反这一条?  如果说诸法无我,是说物质与意识均没有我的存在,一切轮回均是因缘推动,今生与前世,与来世都不是一个生灵。既然如此,北传说念佛入净土,而后可以永久修行,则是有我在转世了,是否违反这一条?  涅槃寂静?何为涅槃?只怕不是跑去另一个地方享受吧?那转世去净土,是否违反这一条?
  楼主对于西方的质疑是对的。  另外:现在中国有两种严重的不良倾向:  1.鼓吹中华是外来文明和中华文明不如西方论。  2.鼓吹元清非中国论。
  学习。
  加油!加油!难得一见的好贴!那个什么澈还是澈什么的,发的言论看得我都想发笑。背经段子的高手,一开口自己也套进了给別人下的说教圈子里。哈哈哈
  现代网文,有很多文章讲,国外也有二十八星宿,尤其是印度。据说他们自己有二十七星宿。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二十八星宿到底是什么?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讲的二十八星宿,可不是二十八颗星星啊,而是一个星宿有几个星星,有主星的。难道印度人也这样独立划分星宿?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宋代云笈七签,这本集成的道书中讲到:  若夫定兩規之分次,明二道之運行,經緯不差,上下無爽者,惟渾天法耳。葛稚川言渾天之狀,如雞子卵中之黃。地乘天而中居,天乘氣而外運,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半出地上,半繞地下。二十八舍半隱半見。此乃符上清之奧旨,契玄象之明驗矣。  就是说,以契合实践来言,以浑天说为准。道教也是这样认为。
  元史-卷四十八 志第一:  苦来亦阿儿子,汉言地理志也。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元朝时期,就有制作地球仪,而且水70%,陆地30%,这可比什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类的还早很多。
  秃驴……真是没谁了,长见识了。中国传统文化那么牛逼不去学,非要学那些狗屁没用的理论。中国人要强大决不能学秃驴,太垃圾了!  
  末学认为,楼主在此帖中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佛法宇宙观中的一个疑难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层层剖析,才有可能破译其中的奥秘。相信结论会在最后水落石出!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大概了解一下佛法对宇宙、世界的基本观点,看看问题出在什么环节。  在阿含时期,佛法对于宇宙的描述即楼主提到的“三千大千世界”模型。在大乘佛法时期,这个模型被扩大到世界种、华藏世界海、十方世界海、乃至一真法界的究竟模型。这种宏大的宇宙模型,别说是在古代社会,就是放在今天,要提出这样的宇宙模型也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人类的视野,根本到不了这样的范围。  那么这种宇宙模型是不是纯粹的奇思异想、会不会是纯粹的神话故事呢?事实是,我们现在根本无法证伪也无法证真这个模型。  无法证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没有人能见到、并证明宇宙是按这个模型存在和运行的。因此也不用去证明。  无法证伪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却在一步步、一次次从局部证明了佛法宇宙模型的正确性。当然,现在卡在了离我们最近的小世界模型上。如果跳出小世界模型,似乎目前还看不出佛法宇宙模型存在什么根本性问题。  但是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存在关联性的,如果佛法在小世界模型之外的三千大千世界模型(世界海就不去讨论了,那个无法讨论,只能做为知识了解),是正确无谬的话,那么小世界模型也应该存在正确无谬的可能性。  后面我们一步步详细研究佛法的大千世界宇宙模型。这里需要做好一些心理准备,因为后面的分析确实会直接面对很多“错得离谱”的概念。  如果为一个真正“错得离谱”的邪见狡辩,就是欺骗与谎言;如果能在一个“错得离谱”的地方发现事实真相,就是进步与突破。  同相的道理,人类文明不是在欺骗与谎言中衰落,就是在进步与突破中迈上新的高度。对个人而言,不是在欺骗与谎言中堕落,就是在进步与突破中迈上解脱之道。
  楼主,如果我告诉你天圆地方才是正确的,地球论是被创造出来的伪科学,不知道你作何感想?
  吕氏春秋:  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
  【注】先占用楼主的空间做一点知识贮备,以下所收集的内容皆来源于网络,收集过程中不讨论这些知识、说法、猜想的正确性,也不对这些知识、说法、猜想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只是先罗列一些资料,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  一、莫比乌斯变换和莫比乌斯带  一次莫比乌斯变换可以被分解为以下步骤:把平面射影到球体, 把球体进行旋转,位移等任何变换, 然后把它射影回平面上。  莫比乌斯变换可能正是无穷大符号「∞」的创意来源,因为如果某个人站在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带的表面上沿着他能看到的“路”一直走下去,他就永远不会停下来。  
  二、莫比乌斯平面与空间变换  
  月亮是圆的
  三、克莱因瓶  在数学领域中,克莱因瓶(Klein bottle)是指一种无定向性的平面,比如二维平面,就没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在拓扑学中,克莱因瓶(Klein Bottle)是一个不可定向的拓扑空间。  克莱因瓶是一个在四维空间中才可能真正表现出来的曲面。如果我们一定要把它表现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我们只好将就点,把它表现得似乎是自己和自己相交一样。克莱因瓶的瓶颈是穿过了第四维空间再和瓶底圈连起来的,并不穿过瓶壁。  如果莫比乌斯带能够完美的展现一个“二维空间中一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的话,克莱因瓶则可展现一个“三维空间中二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  
  中国古代翻译的所谓阿含经中有这样一段:  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律说非律,非律说律;佛说说为非佛说,非佛说说为佛说。  结果现在的南传的佛教的阿含经翻译过来是这个意思:  法说为法,非法说为非法;律说为律,非律说为非律;佛说说为佛说,非佛说说为非佛说。  看看这个区别,就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高僧大德,大翻译家是什么货色。  从这个也可以断定,所谓的金刚经,也是中国人伪造的。
  @五莲居士
21:54:00  上面这一篇文章,出自纪晓岚是没问题的。   这里记载一个泰山上的一个道士讲:   宇宙是椭圆的像鸡蛋一样,地球呢,浑圆如弹丸,即球体。九重天,日月五星个占一重,其实就是轨道,并且有远近。然后是恒星,最后一重是宗动,元气之表,无法观测,没有具体的形象。   地球呢是圆的,在中国的下方,有大郎山,大郎山在亚禄国(即今之美国)。  -----------------------------  中国的下方是阿根廷,智利吧?  
  庄子里面有句话,上无为而下有为,无为不是道
  李淳风在《乙巳占》中讲:  论天体象者,凡有八家:一曰浑天,即今所载张衡《灵宪》是也;二曰宣夜,绝无师学;三曰盖天,《周髀》所载;四曰轩天,姚信所说;五曰穹天,虞耸所拟;六曰安天,虞喜所述;七曰方天,王充所论;八曰四天,祅胡寓言。凡此八家,浑天最亲,今独取之,以载于此。  祅(妖)胡寓言,即说佛教的所谓宇宙观,是胡说的,是寓言,而非真实。  宋《云笈七签》中:  釋氏俱舍之譚,或託寓詞,或申浮說。(若夫定兩規之分次,明二道之運行,經緯不差,上下無爽者,惟渾天法耳。)  是说佛教的或者托寓言,或者是浮夸不实之说。  纪晓岚 道士纵论天地日月  佛家未见此景,故以须弥山四面为四州,日环绕此山,南昼则北夜,东暮则西朝,是日常旋转,平行竟不入地。证以今日所见,其谬更无庸辩矣。
  @五莲居士
-----------------------------  二,四大洲   四洲,即四大星球:阎浮提,瞿耶尼,弗于逮,郁单曰。如经云:  【尔时佛说。天下有四。一剡浮提(阎浮提)。二者西瞿耶尼。三东弗于逮。四北郁单越。尔时比丘白佛言。世尊。此剡浮提其地若大。佛告比丘。剡浮提大。东边地际。二千由旬。西北二边。亦各二千由旬。南边地际。但三由旬。周回六千三由旬。其面如车一切众生生此地上。面似地形。是剡浮提具有江山。江山中间。诸国间厕。】《佛说立世阿毗昙论》卷第二;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漏阇耆利象王品第五;四天下品第六;  后世无知者,将某国作“阎浮提洲”实在可笑。此处明明说阎浮提“江山中间。诸国间厕。”,比如中国裹长江、黄河、珠江、怒江等江河,挟昆仑、天山、太行等山脉。而印度依恒河及“高止”山脉。俩国大致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  佛教四大洲,都以“海”相隔。地球上本不见如此地理状况。欧亚大陆连接紧密,与非洲也有陆地连理。如何能割为二洲?南美洲、北美洲也有陆地相连,也不能割为二洲,虽然澳洲隔海,但大小、相状不足以比拟为“四大部洲”。  (六)破“须弥山是喜马拉雅山”邪见   有些人,甚至某位被称为“导师”的僧人,却认为:“须弥山,实即是喜马拉耶山(其实,这不只是我个人所说)。这不但是声音相合,而且须弥山为世界的最高山,而依近代测量,喜马拉耶山也是这个世界的最高山”  如上所言名为邪见,非是正解。  诸佛子,纵观上面佛经中所说阎浮提,瞿耶尼,弗于逮,郁单曰(郁单越)四洲国土形状、人民身高、脸型、寿命、婴儿等差别。从根本上可以判断,地球(阎浮提)上的“五大洲”绝不能与之相提并论,这是一个基本常识。至今在地球上没有见过1000岁的人,何况是一个族群?
  @五莲居士
-----------------------------  @普德月幢
16:03:00  二,四大洲  四洲,即四大星球:阎浮提,瞿耶尼,弗于逮,郁单曰。如经云:  【尔时佛说。天下有四。一剡浮提(阎浮提)。二者西瞿耶尼。三东弗于逮。四北郁单越。尔时比丘白佛言。世尊。此剡浮提其地若大。佛告比丘。剡浮提大。东边地际。二千由旬。西北二边。亦各二千由旬。南边地际。但三由旬。周回六千三由旬。其面如车一切众生生此地上。面似地形。是剡浮提具有江山。江山中间。诸国间厕。】《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  别丢人现眼了。佛教的须弥山模型,四大部洲共用一日一月,说破天也不会超过太阳系。只想糊弄过关,把不利的因素都不讲,这就是佛教的一贯做法,还挺能认认真真的作假,可惜再认真,也是假的,伪的,糊弄人的。你们还真不怕丢人。
  回 五莲居士 的 79楼  请问一下道教经络和奇经八脉存在吗,您能看到吗,佛教讲的鬼神你能看到吗,须弥山是用天眼才能见的,请问你有天眼要用神通才能到那里,请问你有神足通吗
  回 普德月幢 的 78楼  这些非人道之眼能见,科学家也是人眼,看不到的,所谓须弥山是银河系纯属瞎想,与佛说的两码事,那个纯属误导
  @清风与纯点纯o
01:02:00  回 五莲居士 的 79楼  请问一下道教经络和奇经八脉存在吗,您能看到吗,佛教讲的鬼神你能看到吗,须弥山是用天眼才能见的,请问你有天眼要用神通才能到那里,请问你有神足通吗  -----------------------------  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  佛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缠络其身。庄老身如凡流。凡流之形痤小丑篾。经云。阎浮提人形状如鬼。云何齐佛。  “阎浮提人”怎么解释?从你说的,能看出,你应该是认为这些佛教的前辈,都是逗比。其实本来就是一群逗比!  还有你的比方,这个方法我都批过多少次了,只有你们佛教徒这么蠢,用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来对比你们那些根本不能验证的玩意,就以为意淫的玩意就是真的?你自己蠢就去蠢吧,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回 五莲居士 的 82楼  看来道家的驱鬼,降妖,画符也都是对比,都是意淫,无法验证的东西,同样也不可信喽
  回 五莲居士 的 82楼  本人信佛的过程是这样的,本来我也是个无神论者,认为所谓道家说的符咒,画符,气功,这些都是心理作用,,自然当时也不会相信佛教,,因为我认为承认这些东西存在的都是迷信的,直到有一次我听说了我身边的朋友的亲身的描述他所见的鬼异之事,我才相信了气功鬼神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于是我开始相信了道教,接着再去关注这些东西,去看了佛经,最后慢慢信了佛教,人类科学能解释的现象实在是太有限了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比乌斯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