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资助 扶贫攻坚坚为何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河北滦平县扶贫攻坚: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精彩图片推荐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0 浏览:702
  “在农业生产中,给农作物浇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水漫灌’,其结果是费水费工,旱涝不均;另一种是‘精准滴灌’,其效果是节水省工,按需供给。扶贫攻坚,也得改变过去‘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方式,向‘精准滴
&  “在农业生产中,给农作物浇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水漫灌’,其结果是费水费工,旱涝不均;另一种是‘精准滴灌’,其效果是节水省工,按需供给。扶贫攻坚,也得改变过去‘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方式,向‘精准滴灌’方式转变。”这是河北省滦平县这个重点扶贫开发县决策者对农村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如今,该县已经按照这一设计模式,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的精细化扶贫之路。
  实施精准扶贫,首先需要找准扶贫对象。滦平县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摸准了扶贫对象的人数、分布、状况、造成贫困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扶贫对象中的10794名有产业发展基础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扶贫产业实现脱贫;6279名因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致贫的贫困人口,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的易地搬迁方式实现脱贫;436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就地参与生态建设实现脱贫;1235名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助学贷款、助学基金扶持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实现脱贫;22106名缺乏发展能力的低保、五保人口,通过提高补贴标准实现脱贫;1830名因患大病、长期慢性病致贫的贫困人口,通过帮助其获得大额补贴恢复发展能力。针对因不同原因致贫的不同人群,通过实施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生态保护脱贫工程、教育脱贫工程、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脱贫工程,让扶贫扶到点上。
关注“258企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每日获取最新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评价(0人参与,0条评价)
*手机号码:
*滑动验证码:
正在加载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最新企业资讯
商友宝产品
同类资讯推荐
本周热点企业资讯
您是要采购吗?
采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问采购专家小美!
你是要采购
258APP下载
手机移动站
关于258微信
Copyright (C) 2008- ALL Right Reserved
258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扶贫“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_新浪新闻
&&&&&&正文
扶贫“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
  本报1月15日讯(记者 刘勇 杨柳青)今天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正式启动对76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这意味着,以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大水漫灌”式扶贫,将变成“精准滴灌”式扶贫:依据贫困对象档案所载具体信息,分类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持续帮扶措施。
  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全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67元,比全省平均数低3073元。而在这本已很低的层面上,个别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又仅仅相当于另一些贫困县的三分之一。“这说明在我省贫困地区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程度有着很强的差异性,扶贫不能平均用力。”
  只有扶贫对象被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扶贫济困才有根据,才能“量身定做”帮扶措施。此次农村扶贫识别对象包括扶贫开发对象和低保对象。扶贫开发对象必须是以户为单元,家庭主要劳动力在6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和较强的脱贫愿望、处于扶贫标准线下的农村家庭居民。民政部门已识别登记的农村低保对象,这次全部纳入扶贫对象一并建档立卡。
  会议要求,各地要将省里下达的扶贫对象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到乡镇、村。乡镇和村要按照“好、比较好、一般、贫困、深度贫困”等五类标准划分好扶贫对象,最少不能低于四类。各县市区可考虑预留5%以内的指标,对因病因灾等特殊情况返贫致贫的对象进行机动补充,同时,对已脱贫的对象及时实施退出管理。根据贫困程度,贫困地区对最困难的人群可实施“托底”,再集中力量推进全面小康。
  省扶贫办要求,要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的程序,识别登记扶贫对象,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力争在2014年10月底之前,将扶贫对象档案数据录入系统并实施动态管理。  (原标题:扶贫“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新闻热线:&&投稿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庆城县全力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庆城县全力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初夏时节,走进庆城县农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往村组,一幢幢漂亮别致的小楼房错落有致,一个个蔬菜基地生机盎然&&
  庆城县坚持&精确瞄准,到村到户&的工作原则,以&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精准扶贫&为抓手,实施了产业开发、科技培训等扶贫项目,着力构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的工作格局。
  &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精准扶贫&是庆城县委、县政府三年以来形成并一直坚持的一种工作方法。无论是抓党建、抓经济、抓稳定、抓扶贫、抓社会事务建设等各项工作,县委和政府各部门都以这样的方式来明确工作责任、工作进度和工作效果。
  详细上墙的图表,被庆城县委书记葛宏称为&作战指挥图&。在他看来,实施挂图作战、精准扶贫,列出任务清单、时间表、路线图,采取倒计时的方式推进,有利于确保重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推进必须挂图作战,压茬推进,不打胜仗,决不收兵。&葛宏说。
  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摸清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建档立卡,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蔡口集乡高原村委会办公室,打开村里的《贫困农户登记表》,贫困户的家庭人员、致贫原因、生产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和享受社会保障以及月均基本生活开支等一系列指标毫厘不爽。
  &对每一个贫困人口,我们的调查人员都会登门、见面,并将贫困状况拍成照片。&蔡口集乡扶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扶贫摸底工作中,为了做到精准识别,实现扶贫到户到人,该县对全县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53个行政村的贫困户开展入户调查,依据建档立卡相关识别程序,共识别出51个贫困村13288个贫困户53100名贫困人口,建立了扶贫对象动态化信息档案,为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提供基础数据。对2015年度计划脱贫的人分解到了贫困村、贫困户,并采取编制卡实名制,落实了帮扶责任人。
  基础先行,打通精准扶贫障碍
  &搞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精准扶贫,就是明晰责任、细化目标,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避免启动时轰轰烈烈、中途冷冷清清,甚至成为&半拉子&工程的现象。&庆城县县长辛少波说。
  庆城县抢抓国家、省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紧盯全县153个村整体脱贫这一目标,突出&三大工程&&六大任务&和&八个全覆盖&等工作重点,加快实施农村道路通畅、饮水安全、土地整理、弱电升级、易地搬迁等工程,解决群众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等突出问题,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年计划投入各类资金3.43亿元,着力破解农村发展瓶颈制约。投资1.5亿元修建桐川至九条湾等29条150公里通村柏油(水泥)路,年底全县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投资1000万元,在蔡口集、土桥、马岭、翟家河等乡镇新建供水工程1082个,铺设供水管道60公里,解决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6000万元,改造农电线路589公里,安装配变158台,户表改造6073户,主要解决低电压、三项动力用电、人畜饮水用电和客户用电难等问题,满足219个自然村用电需求。投资1041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新建漫水桥2座、大口窖40个、小电井140个,新修田间道路26公里,平田整地4500亩。投资1770万元,新修梯田3.8万亩。投资9520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45户900人,完成危旧房改造项目1400户。
  庆城县在精准扶贫中大力推进&百片千村&建设。今年,在项目安排上,把全县2个特困片带41个贫困村13614口贫困人口作为重点,整合交通、水务、电力、财政等部门资金,精量配置扶贫资源,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投资736.8万元新修砂石路45公里;投资71万元新建漫水桥2座;投资351万元新打机井4眼,建蓄水池3座、高位水塔1座,延伸供水管线52.4公里;投资58.4万元实施危(窑)房改造项目17户;投资36万元新修梯田600亩;投资42万元新建羊棚140座;投资125万元成立互助资金协会8个;投资10万元栽植核桃树200亩;投资35万元栽植苹果树600亩;投资122万元种植全膜玉米12200亩;投资4.3万元开展贫困群众技能培训1940人次;扶持贫困户贷款贴息49.5万元。
  产业扶持,为贫困户&斩断穷根&
  减贫脱贫,关键在产业。庆城县积极培育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努力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庆城县结合&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456&现代农业发展计划,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把苹果、草畜、瓜菜、苗林作为支持群众的四大主导产业,启动实施了苹果产业&双十双万&、草畜产业&百村千社万户&、瓜菜产业&十千万&三川苗林结合培育四大战略工程,达到户户有增收致富的门路、年年有稳定收入的目标。
  为了让富民产业覆盖到每一个贫困村贫困户,庆城县充分发挥苹果、草畜、瓜菜、苗林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打响绿色、环保、安全的农业品牌。苹果产业打造&双十双万&工程,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引进先进技术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全年完成新栽果树1.4万亩,间伐改造1万亩,培育优质苗木150亩,实施果园标准化管理14.2万亩,产量达到16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2080元。草畜产业实施&百村千社万户&工程,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能人带动的办法,扩大养殖规模,拓宽增收渠道。种植优质牧草10万亩,发展专业合作社31个、规模养殖小区(场)34个,草畜产业总产值达到5300万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919元。全面加快瓜菜&十千万&工程,发展设施种植,加强农超对接,推行订单农业,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建成钢架大棚1000栋,种植设施瓜菜1.3万亩、露地瓜菜9.5万亩,实现产值3亿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800元。积极实施苗林结合培育工程,整山、整沟、整流域推进,持续巩固封山禁牧成果,实现&大地增绿、群众增收&目标。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5万亩,种苗繁育1500亩。
  智力扶贫,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有双联驻村干部相助,我们脱贫的干劲更足,希望更大。&土桥乡王塬村贫困户杨兵这样说。
  62岁的杨兵患结核、肺气肿、哮喘病20多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妻子长期在家照顾他,27岁的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每年挣到的钱仅够为父亲治病,全家人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为帮助杨兵家摆脱困境,驻村干部与双联干部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拟定出社会救助和项目救助两项帮扶计划。土桥乡为他办理了农村低保,并为其实施医疗救助,使其住院治疗费按新农合规定比例报销后,还享受社会救助,同时在贫困户慰问时给予特殊照顾。在项目救助方面,帮扶干部为其送去技术和致富信息。杨兵告诉记者:&羊卖了1万元,核桃挂果后每年收入在7000元以上,脱贫不用愁。&
  &如果说精准扶贫是&滴灌&的话,干部驻村就是&滴灌&的管道。管道铺得好不好,影响着扶贫的效果。&庆城县扶贫办主任张小元说,&现在扶贫步入了精准化轨道,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光靠帮扶干部的责任心和对农民的感情办事,还需具体实用的帮扶措施。&为此,该县要求干部职工在驻村帮扶中,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因村施政、因户施策,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同时,该县还在51个基础相对薄弱、条件较差的贫困村,选派后备干部挂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队长,帮助贫困村发展致富产业;并依托&百名干部帮百企&&千名干部回村来&&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等工作载体,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帮扶模式,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础,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并根据农民意愿、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使贫困群众至少掌握一门手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目前,庆城县由县级干部带头,全县各级干部按照&四联系、五参与、六促进&和乡镇干部&包村到户三个六&工作法,对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纷纷深入到自己帮扶的村子和农户,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思路,帮助群众发展致富产业。&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关键要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基础建设、产业开发、农民培训上做文章,在精准扶贫上下工夫。&庆城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白兴林说。
  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帮扶到户,措施到人,帮助每个贫困户&斩断穷根&,庆城县正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致富的新路。
 编辑:[董文龙]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提供新闻线索关注民声315微信公众号。
甘肃日报微信
每日甘肃微博
每日甘肃微信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昨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依据《条例(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我省明确扶贫标准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省上不再制定新的扶.......
甘肃市州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Gansu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资助 扶贫攻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