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怎么成为一名小记者优秀的记者根本不需要读什么新闻系

我一名本科大四毕业生,河南工程学院。24岁,巨蟹座。我本科学习的是环境设计专业,但我喜欢和擅长语言表达和写作。我有过很多文字作品发表,但几年的设计专业也不想就此荒废。我不知道我适合从事什么工作,怎么测评出适合我的具体职业有哪些呢?
下面是我的基本情况,我想知道我到底适合什么工作,求指教。
①广告,地产公司(文案策划,广告设计等);②新闻单位(记者,编辑,撰稿人等)
意向原因一,希望通过文案策划的工作,运用文笔(文字表达与写作)+设计(创意),本专业和个人特长结合发挥。二,通过从事新闻单位的工作,充分发挥本人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职业定位
我个人的定位,不会与“上班族,工薪阶层”混为一谈。别人是在做工作,而我做得是梦想。我不会说是在给公司打工,因为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我愿在团队协作中贡献自己的价值,实现利益和共赢。工作只有做得开心,享受在其中才能长远和精益。所以我一开始的心态就是我选单位,而不是单位选我。
其实我的人生理想说也简单,就是做喜欢的事情。在共同的城市,跟挚爱的人在一起过想要的生活。对于事业的理想,是希望将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发挥到极致。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我擅长语言交流和文笔写作,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能力以及创意,尝试通过从事文案策划工作,将文笔与设计结合施展发挥。 理想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期待在未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当具备充足的经验,资金和人脉以后,开设广告公司或其他业务的拓展延伸。
我会考虑薪资待遇吗,是的。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前提下,薪资待遇会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最关键的是在职场中的发展前景。 比如在广告公司,我转正后开始月薪是3000+很不错,但几年后依然三四千不温不火,可能就进入瓶颈了。我在新闻单位实习了几个月没有工资或底薪800,但学到很多东西,后来跳槽或晋升到某职位薪资5000+,那就是有前景的。
| 针对提问 | 1个回答 | 0个回复
还能输入1000字
Copyright (C) yiiway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苇&网 ◆ 苏州一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14被浏览8665分享邀请回答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新闻工作者的勤奋敬业精神
我的图书馆
新闻工作者的勤奋敬业精神
新闻工作者的勤奋敬业精神
——在工人日报“三项学习教育”培训班上的报告
工人日报副总编辑&
勤奋,是不懈的努力,敬业,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解释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从古至今,勤奋敬业就被认为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最基本的道德之一。
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道德范围,新闻行业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要求,有一些是约定俗成的东西,有一些则属于职业道德的范围,通过具体的行业规则体现出来。
1991年1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就正式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根据这个准则的要求,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道德修养当中,“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就被排在了第一位。
下面围绕这个题目,我想结合自己30多年新闻工作的实践和体会,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作一下交流和沟通。
一、勤奋敬业——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新闻工作具有强烈的挑战性:新闻性、时效性强,需要集中精力,投入大量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新闻事件每天都是变化的,我们必须面对许多新的情况,去开展我们的工作。媒体和记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决定了我们如果没有勤奋敬业的精神就无法容身与新闻行业。思考、调查、倾听和写作,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的四种基本素质,要达到这样的基本素质,没有勤奋敬业的精神作为支撑是无从具备的。
八十年代初,意大利著名的传奇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非常成功,成为了经典,就是因为有着对事业高度执著和勤奋的精神。她曾经说自己是有自我摧毁的方式写作,从早晨八点一直到傍晚,不吃饭不休息,而且写作时比平时更能抽烟,一天大约能抽50支香烟。晚上睡得很糟,也不见任何人,不接电话,哪儿也不去,不管周日、假日、圣诞节、新年夜。看似自我摧残式的勤奋体现了她的勤奋敬业精神。从这个例子里面,体现了一个道理:勤奋来源敬业,敬业植根于热爱,热爱来自于对这个工作和岗位的认识,而对这个工作和这个岗位有什么样的认识,决定着勤奋敬业的程度。
今年全国记者会上表彰的年度最佳敬业奖的获得者孙玉春是这么说的:“我庆幸,我成为工人日报的一员;我骄傲,我是工人日报的记者。我进报社时,还是工人身份,现在已经成为高级记者,工人日报是教我成长成熟的诀窍;工人日报为我提供了显示身手的舞台。因此,我把工人日报当作自己的家,我热爱这个家,我热爱我的工作岗位,我至今还记得报社老领导李济说过的话:“有的人把新闻当职业,有的人把新闻当事业。把它当职业,它就不过是一时谋生的手段,把它当事业,就值得你一生去追求。”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我骄傲,我是工人报的记者》,他用了“骄傲”这个词,这就蕴含了他对“工人日报记者”这六个字内涵的认识。因为他骄傲,所以他热爱,因为他热爱,所以他敬业、勤奋。孙玉春老师的职业生涯几经画上了句号,我们新一代的编辑记者怎样认识这六个字?最近几年我们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我听大学生毕业生们说得最多的话是“我很珍惜这个机会”
“我很希望得到这份工作”,虽然他们虽然还上升不到孙老师的这个高度,还没迈进报社的大门,谈不上骄傲与热爱,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管时代怎么变,我们的精神是不会变的。今年的记者会上,还颁发了一个最佳勤奋奖,获得这个奖的恰恰是驻外记者中最年轻的赵福中,他是这样说的:“爱岗敬业”说来也就四个字,再简单不过了。可是,怎样把这四个字体现在工作中,体现到行动上呢?我也曾简单地认为爱岗敬业就是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为了工作不顾身体有病,而忘我投入的表现。可是经过一段在记者站工作的实践之后,我才知道敬业不仅只是加班加点,爱岗也不仅只是任劳任怨,敬业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当作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爱岗是要把一个合格的工人日报记者作为毕生奋斗的事业。这些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勤奋和主动,就是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所以,这个令人尊重向往,又很奔波劳碌的职业,令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在勤奋敬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勤奋敬业——新闻工作者用实践诠释的命题
我们怎样做到勤奋敬业?这些年以来,从我经过的、看到的和听见的林林总总,得出了这样的经验:没有勤奋敬业的精神,根本做不了新闻工作。
我想从六个方面举例说明:
第一,要有较高的政治水平,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
工人日报是主流媒体,是党的喉舌,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事关大局。我们每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不能缺乏政治敏感,不能迷失政治方向。因此,通过勤奋努力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政策水平,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就必不可少。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在一篇文章里谈到他对导向问题的认识,他认为:把握导向需要自己更多的主动思考,一要了解全局,二要了解群众,要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对负面报道要把关,更重要的是正面报道的把握。
第二,要提高新闻敏感,才能抓住新闻。
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意识,也就是敬业精神。有了敬业精神,才能看得见新闻,听得见线索,才能写得出来,才能发得出去。我举一个“十二次特快列车”的例子,1961年辽宁发洪水,从沈阳开到北京的列车上一个桥,还没上去的时候,桥要被淹了,于是车就退回去。乘务组除了一个乘警,其他乘务员都是女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安置旅客,飞机空投食品等等有很多问题。当时铁路局抢修完之后,找了几家记者,刘建国当时是驻工人日报鞍山记者,他听了之后觉得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作为工人日报的记者,要关心列车乘务员怎样把乘客安置好,怎么和洪水进行斗争,在对方介绍完情况之后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他觉得一定要进行一些采访,于是就到旅馆里找乘客采访、找列车员采访,一直采访到晚上八九点钟。为了赶时间,回去立刻赶稿子,当时写完稿子还要一个字一个字、一个格一个格填到电报纸中,最后终于到晚上12点多将三千多字的稿子电报到报社,第二天见报。而同去采访的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第二天没有发稿。那些媒体没有发出来,而我们的报纸发出来了,这是他们的敬业精神发挥的作用,是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所致。后来依据这个新闻拍成了电影,最后纳入了课本。所以这些东西就是说你要有新闻敏感,还要有敬业精神,这样,你才能抓住这条新闻。
第三,要有厚重的知识底蕴,才能够提升工作质量。
人都说记者是“万金油”,什么都懂一点,什么又都不精。如果要求一个人做到什么都精,那是不可能的。陈景润也只会做到1+1。郭沫若那样又是诗人、又是考古学家、又是书法家,这样的人屈指可数,但是他也不会哥德巴赫猜想。所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精。但是作为新闻记者,你的学识水平,你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应该是广博的。知识广博程度影响了你的作品水平的高低,影响了你工作质量的高低。有一年我们做跨世纪的两会的报道,当时我们几个人要做一个关于跨世纪主题的东西,在会前报道上做。当时我就说要放一个小方块,里面写三句话,一句话是毛泽东说的,一句话是邓小平说的,一句话是江泽民说的,内容都是关于这个同一主题的,这个一定会成为点睛之笔。当时毛泽东和江泽民的话都很清楚,但是邓小平怎么讲的记不太清了,当时我就给李玉生打了个电话,我说老李,这个意思的话邓小平是怎么说的,他当时就告诉我,你打开邓选第几页在哪一篇里有这句话。这件事,我到现在七八年过去了仍然记得。他是做理论宣传的,他对这方面的学问的深度让我很仰视。另外,再说我们在座的杨军主任。上夜班的同事都印象特别深,比如说新华社发了一篇关于哪一位革命家去世的稿子,他就马上能说出这位老革命家出生在哪个地方,跟着谁打仗的,是第几方面军的,后来又和谁搭档过,做过什么司令。有的人根本不了解是谁,但是杨军没有一个不知道的。据说杨军还不是党员的时候就对党史非常清楚。还有一件事情,是关于我自己的。我做什么事不说做得非常精,但是在咱这行当里能算是熟能生巧。有一次上夜班,殷兴隆在做版,他把样报拿回来的时候,我一看就说:“不行,你这二版头条字号太大了,72磅就够了,你这太大,盖过一版了。”他说:“不对,这就是72。”我说:“你这是84,你自己去车间看看去。”
结果过一会儿,他从车间出来了,说:“你眼睛还真毒,这是大了。”这件事情就是说你做这个工作时间长了,你也不用特意去记那些字号大小,你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在哪。这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就是熟能生巧,但是如果你不留意、不留心去学的话,也可能就看不出来。所以说知识是方方面面的,做我们这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不辱使命。
中国有许多名记者,长江奖还在年年评。但是我认为新闻工作者没有名利,只有责任。你记住了责任,负起了责任,你也许就会有名气。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穆青,是我们的老前辈。他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典型人物的同时,大家也记住了穆青。如果你只想着当个名记者,你有可能成不了,但是如果你负起责任了,你就有可能成为名记者。从我们工人日报来讲,我们服务的是职工,代表的是工会,我们的责任在这方面丝毫不能懈怠。也有人说我们是“工字出头土人报”,这句话我说了好多年,实际上我们所面对的读者群体都是社会底层的,工作这么多年,很多老同志都讲“我对工人日报有感情。”
什么感情,是我们对我们的读者群体,有责任要为他们做宣传。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的维权报道作了许许多多,包括调查企业职工权益受损,被领导打伤,我们的记者都去采访,没有人接待,住最便宜的旅馆,掏出自己的钱捐给农民工,用我们的报道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第五,贴近群众,深入基层,赋予新闻报道以生命力。
中宣部提出的“三贴近”的要求已经好几年了,现在仍然一再强调。这一点对于我们工人日报这种群众性的媒体尤为重要,这也是工人日报的优良传统。比如张世斌,他已经连续十年,每年的除夕都和工人一起过。他的这份感情、这份职责、对于“贴近”的这种深刻的认识,我想不是一个“十年”这么简单。还有退休的一个云南的老记者,他把云南边防公路所有小站都走遍了,深入到边防公路上去,到每个小站都有他的熟人。还有我们前几年搞的“千里风沙小站行”,在座的好几位主任和很多记者都参加了。我们一站一站地走到了几个人的小站,去采访在一线艰苦条件下工作的工人们。
没有深入的采访就不可能有生动的稿件。袁隆平在省里获奖的时候,很多记者到现场拿了稿件就走了,只有一家媒体的记者在烈日下坚持开会,看到了一个场景:领导在主席台就座以后,当时的省长把袁隆平让到了中间的座位,于是记者写出了一篇叫做《省长给功臣让座》的稿件,这个角度就非常新颖,可见没有深入的采访,没有现场的感受就不可能写出独家的新闻。
第六个问题,只有刻苦求精,才能出新出彩。
记者每天都要采访、写稿,编辑每天都要组稿、组版,工作机械化了就很难出新意、有亮点。2001年,我去深圳开记者会的时候,广东日报的副社长到会上来讲话,他说他们的版面几个月就要调整一次,只要编辑对这个版面驾轻就熟了,这个版就该调整了,否则没有创新,没有新意。所以,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勤于思考。孟总曾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写一条消息要准备十个导语,从十个不同的角度的十种写法中选出一个最棒的。”
孟总这句话我们不一定能做得到,但是他提出的这种刻苦求精的精神确实值得提倡的。
三、勤奋敬业,新闻工作者在今天的环境下如何实践。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报告显示,截止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了1.62亿。网络媒体在为公众提供信息的同时,已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在现在互联网发达,获得资讯的渠道、技术、手段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我们还需不需要勤奋敬业的精神呢?回答是肯定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新闻都是跑出来的。但是,现在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互联网那么发达,信息传输很快,很多传统媒体开始依赖网络寻找新闻信息和线索,只是对获得信息进行核实和充实,不少新闻从业人员成为粘贴新闻的高手,更有甚者,有些同志连日期署名都没删除就传过来了,这对我们的勤奋敬业精神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真正做到勤奋敬业就显得格外重要。大家在采访实践中也有这样的体会,只要到基层,到了企业,采访一线工人,就能有新的发现,撇开写作技巧及能力的高低,稿件中肯定有鲜活的、独特的东西。新闻实践告诉我们,不深入采访的记者不是好记者,不深入现场采写的报道不是好报道,没有真情实感的评论也不会是好评论,无论资讯如何发达,传输手段多么先进,真实、生动、深入依旧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这是不能改变的。
对于当前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如何面对呢?正确的认识是,我们不但不能拒绝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而且我们应该用好它,让它更好的为我们的新闻报道服务。我举些例子,企业周刊的夏晓凌,在网上建立的班组天地(BZTDXXL),就取得了很好效果,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和很多企业界人士进行交流,对一些新闻事件进行讨论,同时为我们提供很多很好的新闻素材。报社年轻的编辑记者们也能很好的利用现代化工具和设备,前段时间举行全国亿万职工奥运知识竞赛启动仪式,体育部记者孙喜宝给全国各地劳模打电话,利用录音笔录制全国劳模为奥运加油的话语,最后做成非常具有特色的、优秀的短片,成为了启动仪式的一大亮点。总之,在有现代化工具的同时,仍然要有勤奋敬业的精神,并且二者完全可以融于一体。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没有细节、没有故事、没有感受、没有激情是不可能有精彩的报道,在当今时代,如何做记者,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是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最后,我借用记者部给最佳敬业奖获得者孙玉春的几句颁奖词作为结束语:“他是我们同行中的佼佼者,他老而弥坚,壮心不已,他的稿件平和中透出锋利,淡定中体现内功,他的敬业精神与职业水准让我们肃然起敬,他用精品和人品为后来者树立了一只仰望的标杆。”
孙玉春退休了,他说,“希望工人日报能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这是老一辈对我们的期望。让我们勤奋敬业的优良传统在工人日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谢谢大家!
(转自工人日报经济部的博客 )&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为一名民生记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