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把航天事业称为生活家纺中国梦航天梦

|||||||||||
习近平引领航天梦助推中国梦
日22:37&&&&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高雷)今晚22时04分,恰逢中秋月圆夜,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酒泉卫星基地成功发射,正式开启太空之旅。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三年前的酒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强调。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为新时期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期望,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成为全体航天人共同的目标追求和行动指南。
设立“航天日”
传承航天精神 勇攀科技高峰
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日,我们迎来首个“中国航天日”。“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习近平总书记在“航天日”当天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飞天,从无人飞行到太空行走……这一切,都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步的腾飞和跨越。
“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殷殷嘱托,体现了党中央对航天事业发展的深切期望。
“天地通话”激励飞天梦
载人航天成就展示中国力量
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习近平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即将出征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壮行。“你们这次执行的是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这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在此,我祝你们成功,期待你们凯旋。”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即将出征的航天员壮行。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13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航天飞行测控中心,与正在天宫一号执行任务的三位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习近平表示,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这是载人航天战线经历21年艰苦奋战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胜利,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成就”。
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话。新华社发(截屏照片)
重视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
中国梦牵引航天梦 航天梦助推中国梦
习近平历来关注和重视航天事业。1971年4月,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时,陕北黄土地上,一个18岁的青年,正仰望天空,“我当时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当知青,听到了发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动!” 日,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观空间技术成就展览。站在“东方红一号”总装的历史图片前,习近平重温当年情景。
“空间技术领域是高技术集中的领域,空间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总书记在追忆青春后对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使现场的同志们感受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向安葬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聂荣臻元帅和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献身的英烈敬献花篮,向共和国的功臣们表示敬意。习近平参观了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视察了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勉励科技工作者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
发展航天技术,不仅是民族智慧、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更提升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指出,“一个国家对航天知识的普及程度,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水平。” 中国航天白手起家、发力创新的经历,和国家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的过程相伴相随。航天成果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强盛起来的国力则为航天事业提供更稳定的保障。
2013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对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中指出,这一重大成就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展示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胜利迈进,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征程任重道远。中国航天人正牢记使命,向着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航天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力争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王吉全、高雷)
48小时新闻排行
12345678910
大家都在看
手机阅读更精彩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航天梦”助力中国梦
字体:[][][]
  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10月17日&新华社)&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两名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也乘坐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开启33天的宇宙之旅,这是我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体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最新成就。17年了,从神舟一号到如今的神舟十一号,17年的艰苦探索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一次次向着探索浩渺宇宙的梦想迈进。回顾这17年的不断攀登,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追梦之旅。&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比较晚,直到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才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真正序幕。还记得很多70年代初期出生的孩子,取名都叫“卫星”,寄托了正是中国人对航天事业的殷切期盼。4月24日,也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从此之后,我们在航天事业方面接连突破。如今随着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将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景海鹏和陈冬两名宇航员将进入天宫二号工作30天,为空间站建设提供保证。&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茫茫太空心驰神往,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牛郎织女的相会,茫茫太空充满了无限遐想。现如今神州十一号已经成功发射,载着两名宇航员将在太空中生活33天,这期间将进行各种太空实验,为人类继续探索宇宙奥妙积累数据奠定基础。因此飞天梦也是中国人民的“强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步。&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提振了民族士气,必将激励着各行各业和全体国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筑梦天宫。(宋树东)
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刘晓洋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献礼航天事业60周年 原创音乐微视频《中国梦航天梦》发布|航天|视频|事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新网10月10日电 由航天国乐室内乐团、航天国乐合唱梦组合、航天国乐数字影视工作室制作的原创音乐微视频《中国梦航天梦》于10月8日推出。该音乐微视频以我国航天事业60年间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要内容,旨在献礼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
  《中国梦航天梦》音乐微视频时长4分30秒,通过音乐、歌曲、诗、沙画、动漫、视频等6种艺术表现形式,再现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瞬间。音乐微视频还借助了时下流行的全息投影技术。
  据主创人员介绍,音乐微视频通过影、音、画的形式回顾了“两弹一星”功勋,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工程等我国航天事业60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为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献礼祝福,唱响“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主旋律;另一方面传播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
要把房市治理好,限购限贷是凉快一时的狗皮膏药,土地财政改革遥遥无期,唯一可靠的,恐怕正是,全国的市长们像黄奇帆那样,把自己关进“螺蛳壳”里,在那里做好自己的道常
在整个供给稀缺、利率极低、其他风险资产并不稳定的基本面环境,以及投资需求趋势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金价的回调空间已经相当有限,随着美国大癣意大利公投、美国加息消息落地等逐步推进,黄金价格年内依然具备回到1300美元上方,保持上涨趋势的动力。
史蒂芬罗奇说,房地产迷幻了一代美国人,诱惑了许多国家,其中也包括中国。美国的问题可能会发生在中国身上,没有谁能肯定地说中国是个特殊的例子。几年前的这句话或许能给今天的我们一些警示,我们当从中吸取教训,及时醒悟,合理纠错。
无论采取什么限制性政策,房市交易归根结底是商品市场的交易行为,逃脱不了市场规律的洗礼,即便是以行政权力采取直接或间接的“休克交易”策略,也只能把问题和矛盾暂时压制下去---压制越久,将来的负面效应就越大。航天梦助力中国梦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精彩图片推荐中国梦 航天梦_央广网
中国梦 航天梦
在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有三个里程碑:“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发射。
随着本月上旬美国Space X公司研发的“猎鹰”9号火箭在发射成功之后实现海上回收,标志着可回收火箭技术的重大突破,可回收重复利用火箭成为航天运载领域的热点。日前,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罗晓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一直在跟踪SpaceX的火箭回收试验,而且,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研制和攻关计划已在中国火箭研制计划之中,目前处于预研阶段。
在我国首个航天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诞生地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中国航天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发展壮大,建立健全了涵盖设计、研制、试验等在内的完备宇航产业链,更打造出一批比肩国际先进的‘拳头产品’,可以说历尽艰辛见辉煌”,五院院长张洪太这样感慨。
 今年首个航天日,意味着我们的航天事业会加速发展。今年也确实是“航天大年”:下半年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将点火发射,如果发射成功,它将在明年为嫦娥五号、后年为嫦娥四号的探月之旅保驾护航;同样在今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也将飞向太空。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的新旅程能否一帆风顺?长征五号火箭又有哪些独门秘籍?
扫描微信二维码
扫描微博二维码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版权所有(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航天事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