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信仰和宗旨是什么是什么?

金一南:共产党人的信仰最实在
记者&曹雅丽
日16:28&&&来源:
金一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战略学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他的著作《苦难辉煌》被评价为“一部以全新的战略视野全方位描述中共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著作”,引起较大社会反响。2010年4月,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
丧失理想信念,意味着走到危险边缘
记者:在您的著作《苦难辉煌》中,那些革命者都有崇高的理想和钢铁般坚强的信仰,他们真实而纯粹。然而,在当今社会,一些共产党员却没有理想、丧失信念。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金一南:这个问题,从两方面看。一个是入党的动机不同。在革命战争年代,每名党员都要经历血与火的考验,淘汰率很高。当年入党有什么好处啊?没有好处,全是风险。提着脑袋干革命,入党就意味着把生命交给了党。国防大学一位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曾经跟我们讲,1947年的一天,他被负责发展党员的同志叫到城墙根底下问道:“怕不怕死?”他的回答就两个字:“不怕”。那名同志说:“好,你现在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今天看来,这短短一句顶一万句誓言。和平年代,执政党没有那样血与火的淘汰过程。入党没有风险,必然有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
第二个原因是党的纪律松弛。一个时期,党不管党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导致队伍建设抓得不严,一些党员干部价值观扭曲,在背离理想信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些党员刚开始的追求很高尚,但后来发生了改变。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呢?各种教育、监督、纠错机制没有建立、完善或执行到位,就像道路没有栏杆,可以任意驰骋,结果就走岔道上去了。如果栏杆全部扎住,只有这条道走,往别的道上走不成。即使一时走到岔路上去,组织及时提出告诫,也可以及时掉头回来,避免犯更大的错误。一些腐败分子最后也很后悔,有人说:“为什么我走到悬崖边缘的时候,没有人提醒我、制止我呢。”这就是说,怎么样把文件中的规定、挂在墙上的法则,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去。这需要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把工作重心放在抓队伍建设上。
多年问题的积累,形成一种巨大惯性,靠短时间把它扳过来,绝非易事。不过,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已经有个很好的开头,给全党以很大的警示,很大的震动。现在我们党强调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形成完整的、能够落实的规则体系。曾经有一位领导同志跟我讲过一句话,他说:“立规矩就是亮旗,破坏规矩就要亮剑。”这话讲得非常好,没有规矩就没有旗帜。党的十八大以后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就是一面大旗,亮出了旗帜,谁敢违犯就要向谁亮剑!这也是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忘记党的宗旨、丧失理想信念,就意味着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共产党人践行信仰,就是为人民服务
记者:您觉得,巩固共产党人的信仰靠什么?
金一南:一方面,靠引领。受封建文化影响,中国人“官本位”思想严重,社会中存在着“升官发财”的不健康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成为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大多数人会受影响,相当一批人会走到错误道路上去,最终被毁掉。
《党章》里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所谓先锋队是什么?是引领时代的,不是趋同的,不是随大流的。所以说,党员作为先进分子,应该走在时代最前面,带领大家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强力反腐,严肃惩治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这就是党的先进性引领、影响、改变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靠淘汰。信仰不能强行建立,也不是通过几次学习就可以建立的。一个人定型后,改造起来非常难。这就需要组织有个淘汰的过程,把党内的“假冒伪劣”淘汰掉,引进一些优秀人才,如果提拔干部时提拔的是“假冒伪劣”,那在全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示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到底是什么,一些人有借口,说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抓不着的,所以说这个信仰是站不住的。我说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最实在的!实就实在他要靠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来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何奋斗呢?就是北京中南海新华门永远不变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的结晶。如果偏离了这条,我们就失去了根本。那些为自己服务、为家族服务的,还能叫共产党员吗?这样的党员就是党内的“假冒伪劣”,就应该被淘汰。
反腐败就是一种淘汰机制。中央纪委确定反腐败重点要盯住三种人,第一,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的,第二,问题反映集中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第三种尤其重要――现在重要岗位而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也就是重点培养的、未来要进入主要领导岗位的,这些人必须要严查,没有软着陆一说。这就是说,先把住干部上升的渠道,其他问题再一步步解决,循序渐进。
拥有权力就有滥用权力的可能,关键是怎么防治
记者:有的地方主要领导成了腐败分子,往往带坏一批干部,甚至他把整个地区、单位的风气都给带坏了。对此,您怎么看?
金一南:这是很典型的现象,应该从干部成长的环境、土壤上找原因。官场中一个人的影响力大小与其职务高低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正向的。如果正常行使职权,就会具有权威影响。但若是干坏事,则会遇到相应的抵制。这就需要有健全的约束监督机制,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政治氛围和土壤。
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来说,不光要有作风过硬的领导,还得有好的体制机制。如果上有所好,则下必甚焉。上面喜欢听吹牛拍马,下面全都在吹。领导一来,全是阿谀奉承,这样的官场气氛,能生成一个很好的精英生长体制吗?这个很难,因此,改变这种官场气氛,必须从土壤上做文章,建立一种良性选人用人机制。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个优势,就是长治久安。但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和挑战。面对风险,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建立在什么上?就是活力,就是新陈代谢。我们一定要排除糟粕,要有新鲜的血液补充这个肌体,那就一定要建立起包括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监督、制约、淘汰机制在内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机制。
记者:请您谈谈制度在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当中所起的作用。
金一南:手中权力达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相当完备的监督机制,滥用权力就会难以避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苏军的战将朱可夫,在二战胜利后担任驻德苏军总司令期间,把德国油画、水晶器皿、貂皮大衣捞了很多回来。后来克格勃向斯大林举报,说朱可夫贪污,斯大林把朱可夫派到外地出差,让克格勃趁机去他家搜查,全部拉走上报,朱可夫出差回来,看到事已至此,悔恨不已。他给斯大林写了封信,都不敢署上苏联元帅和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只要求保留党籍。像朱可夫这样在卫国战争中为苏联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在监督机制不完备的情况下出了这样的问题,令人喟叹。
苏军是这样,美军也是这样。前驻韩美军第八集团司令官菲尔中将,曾经收了韩国商人送给他的一支金笔、1500美元、一个真皮包,商人还给他夫人的卡里打了3000美元现金,被美国陆军审计署查到。他讲:“我收下,是为了美韩关系,东方人特别好面子,我不收人家觉得很丢面子,影响美韩关系。”美国陆军审计署认为这个理由不成立,要求菲尔退还,最后菲尔提前退役,军衔由陆军中将降为陆军少将。
拥有权力就有滥用权力的可能,关键是怎么防治。我们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制约条文还不能说很完备,甚至有些规定还只是挂在墙上呢!挂在墙上的东西到实施起来,文件上的东西到具体操作、真正落实,还有差距。
其实,有些纪律和规定很早就有,只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当纪律严起来的时候,一些人不习惯,还有一些人不理解。所以,我们的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眼光和胸怀,认识到治理现在,在于规范将来。我觉得,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所有的行动,包括惩戒,绝不仅仅是清除旧疾,而是着眼于未来,为了往前走,为了国家和民族更好地前进。(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提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真正共产党人信仰什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真正共产党人信仰什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党员干部应该坚持怎样的信仰?—— 贯彻全县“三信”教育活动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什么是信仰?
  信仰,对普通人而言,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和信念的区别不在于性质,而在于层次。信念通常用来表示对一些比较具体的观念的相信和信奉,而信仰则用来表示对最高层次和最核心的观念的信奉和相信。信仰是一种信念,但不是一般的信念,而是一种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统摄地位并且具有支配作用的信念。通俗的讲,信仰就是普通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而对党员干部来说,信仰的概念区别于普通人,它是广大党员干部对最高真理的认识、坚信、追求和实践。完成着解释世界和定位人生的任务,让人不再有生的迷茫,知道因什么而活,为什么而活,怎样去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时候,全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并立志为之奋斗的人,不过几十人,正是在那几十个先知先觉的有着最崇高信仰的革命者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先进的思想武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武装革命队伍,在短短几十年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90年来,不管历史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党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引方向、凝聚力量,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于其90年来对共产主义信仰矢志不渝的追求。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去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着重提出:&以史为镜,可以筑牢信仰。&中国共产党90年不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一面修正我们言行的镜子,更是一个雄辩的例证。
  党员干部为什么应当矢志不渝地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以下几个特质。第一,它是一种现实的信仰。它不是以超自然、超人类的超验价值为目的,而是从人们的世俗生活和现实社会中汲取人生所需要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辩证统一。过去我们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要么把它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进行研究,要么把它作为&圣经&盲目崇拜。实际上,我们必须对其&科学的、理性的深呼吸&。马克思主义既是对人类生活世界的现实关怀,又是对理想世界的终极关怀;既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又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信仰。第二,它是科学的信仰。科学的信仰是非科学的信仰的直接对立物。第三,它是一种崇高的信仰。崇高的信仰是粗陋的信仰的直接对立物。第四,它是一种健全的信仰。健全的信仰是偏执、狭隘的信仰的直接对立物。
  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须纠正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信仰&三化&。一是信仰淡漠化。很多人对信仰一词已觉陌生,对自己该有什么信仰早已淡漠;二是物质化。一些人把对金钱、权力、地位的追求视为一种信仰,把金钱的多少看成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人们在信仰物质化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三是多元化。在日益开放和个性解放的今天,信仰追求的多元化无可厚非,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迫切需要一种精神信仰把人们团结在一起,这个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反思这些年一些党员干部信仰失落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从建党90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几度大起大落,从而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震荡和飘摇。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第二,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面对着市场经济的道德失范、价值多元等诸多现象,人们容易出现信仰迷失。第三,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上的失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没有紧密结合快速变化的新实际,对人们信仰问题上碰到的一些困惑或疑问,做出科学的和有说服力的解难释疑。第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缺失。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信仰不是心灵的自发需要,而是源于社会生活的自觉感悟和实践体验,因此学习成为信仰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汇集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精神追求,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必须不断地在学习人类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升华自己的崇高信念。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只有自觉结合自身实践、自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自觉地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还必须明确,这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学习,不是一次性、阶段性的,而是终身的过程。学习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终生事业。(县委党校 张立新)
&&沂源印象
&&重点工作[责任编辑:张博超]
      
        
        
       &
主管单位: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办单位: 新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忠诚于党的信仰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