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办个轻松筹 手续费都要什么手续呢

你好,我想办个轻松筹,但是我还要打官司,这对我会有影响嘛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你好,我想办个轻松筹,但是我还要打官司,这对我会有影响嘛
你好我想问下如果检察院不起诉我,但是我的同案会被判刑,在开庭他如果提到我我会不会被传唤到场。
你好,别人拿我的资料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对我会造成什么影响,地方上给的补贴会有记录吗?
你好,男方提出退婚,我们的风俗是不退彩礼的,但是男方还要彩礼,说不退就打官司
你好我在银行欠了20万但是我现在没有能力还要不要坐牢
你好肖律师,我老婆向法院起诉要和我离婚。我同意,但是小孩归她还要赔偿精神损失费我不同意,我该怎么做?
你好,我是干洗店主,给顾客衣服洗坏了,但是不影响穿,价值2000元,顾客要求赔偿
你好,朋友在微信上卖黄片,现在想用我的手机号注册一个卖黄片,让我解绑手机对我会不会有影响。
你好,我想请问我昨天租了一套房子是在中介手上租的,但是她并没有告诉我会漏雨,而且厨房的水池也被堵了,我去找中介,她说价格给我讲了最便宜了,房子随便我怎么搞,不归她管,但是漏雨比较严重,而且吊顶的木材多方掉皮,我担心这种老房子经常漏雨不安全,但是中介又不给修补我该怎么办?房租一下子交了三个月的,这才住了第一天。
你好,叫小姐被骗了,但是连面都没见到,可以报警吗?报警对我有影响吗,被骗了6000多!
中介不让我住了.但是房司令需要我交违约金我如果不交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吗?前提是我想住.但是中介不租了.//淘宝广告统计代码
//百度链接提交
大病求助众筹玩擦边球 金额可随意改
&&&作者:江书波 张一天
&&&编辑:尹文武
摘要: 日前,通过社交媒体帮助个人求助者的众筹平台“轻松筹”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些人认为由于监管的缺失“轻松筹”有沦为“轻松骗”的危险,但也有人认为网友对“监督”的要求过于苛刻。
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慈善法》中明确将个人求助行为留在慈善法调整范围之外,这也给不少以个人名义求助的行为带来了广泛争议。日前,通过社交媒体帮助个人求助者的众筹平台&轻松筹&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些人认为由于监管的缺失&轻松筹&有沦为&轻松骗&的危险,但也有人认为网友对&监督&的要求过于苛刻。
大病求助&偷摸&众筹
这家名为&轻松筹&的众筹平台主页上,主推的产品与一般的众筹平台没什么两样,也是预先付费支持,众筹成功返还产品的路数。不过这家平台在朋友圈&成名&的其实还是另一种大病求助类的众筹&&求助者会说明自己的病情和家庭状况,并公布详细的身份信息、诊断结果、病历等资料,就此提出众筹请求资助。
按照平台方面的说法,出于法律法规等多种因素的考量,这种类型的求助不会登上平台主页,只能以个人名义自己在社交媒体中分享。同时,该类型的众筹项目还会在页面显著位置提示:&您的支持行为属于对受助人的主动赠与,该行为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而网站方面的审核机制则包括对求助者的个人信息、病历信息,以及收款人的身份和与求助者本人的关系证明。
众筹金额随意改
按照众筹平台的惯例,只有在众筹金额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后,资金才会从平台托管状态转移到众筹发起者手中。不过在大病求助类项目中,&轻松筹&平台给了众筹发起者一项特权&&可以随意更改众筹项目的目标资金。
有网友在&轻松筹&平台上发现了这样一个颇有黑色幽默味道的案例:一名用户发起众筹要求治疗自己的&强迫症&,筹款金额最初高达60万元。结果这一众筹项目遭到各路网友的冷嘲热讽。多次调整资金目标之后,网友捐助依然只有一百块出头,这时这位用户终于干了一件颇有&强迫症&精神的事&&先是将众筹目标改为102元,准备在交完2%手续费后拿100元走人,后来发现这样做应交的手续费其实是2.04元,于是又把目标再次改到105元,终于提现走人,消失在网友的视野中。
众筹款项去向不明& &
有网友质疑,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对于一些关键耗材,例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的选择往往会带来数倍的差价,会不会有人以安装进口支架的标准筹集善款,然后安装一个国产支架了事?更尖锐的质疑还在于,极少有人在求助时介绍自己能够借助的医疗保险的情况。随着我国医保体系的完善,遭遇重大疾病却完全没有医保可以借助的患者已经不多。也许面临数十万的医疗费用不假,但后期普遍在50%以上的高额医保报销却被刻意放在捐助者的视野之外,成为一块潜在的唐僧肉。
&会核实求助项目&
对于网友的尖锐质疑,&轻松筹&平台官方也多次在各种场合做出过回应。平台方面表示,和普通的商业类众筹项目不同,个人求助类的项目永远不会被平台官方渠道进行推广,只能够由求助者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中转发,也就是说,求助对象都是求助者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此外,如果有人对求助项目提出质疑,平台方面也会派专人去和医院核实有关的治疗项目并暂时冻结资金。
而对于筹来的治疗费用可能产生&余款&,以及可能存在医保报销的问题,平台方面认为,既然是一种针对固有社交圈的求助行为,那么除了挽救生命,防止受助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也是应有之义。而且医保报销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要及时筹集到足够的善款才能支持进一步的治疗。
不过在回应有关2%提款手续费的问题时,此前一直以&个人求助&定义平台求助项目的&轻松筹&平台却开始将自己和各类慈善公益类组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了。&轻松筹&方面称,该平台2%的提款手续费用于支持平台运营,这一比例较慈善组织8%左右的运营成本已经低了不少。
界定模糊存争议
按照《慈善法》规定,只有有资质的慈善组织才可以公开募捐,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个人,不得采取公开募捐方式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制定募捐方案。
从&轻松筹&的情况来看,不论是患者本人求助,还是患者近亲属代为求助,都基本符合&个人求助&的范畴。不过,在一个影响力较大的网络平台上进行求助,究竟算是互联网募捐还是个人求助,目前仍有不少争议。
信报记者 江书波 张一天轻松筹首先要解决诚信问题-诚信,善款,筹,求助,医者,轻松,筹款,得不到,手续费,审核,-东方评论-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轻松筹首先要解决诚信问题
  从5月20日起,有网友在微博上连续发表《轻松筹?另类发家致富手段》系列文章,质疑在轻松筹网络平台上筹钱的病人往往夸大治疗费用,筹款的目标金额可以随意更改,病人在拿到善款后用途不明,且平台在每笔善款中抽取2%的手续费。该网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在轻松筹上筹钱的病人实际是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卖惨骗捐”。(5月30日《中国青年报》)  轻松筹属于个人求助行为,不在将于9月1日起实施的《慈善法》规制范围。在目前医疗保障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轻松筹确实发挥了一定的救急救难作用。法无禁止即可为,轻松筹是个新鲜事物,人们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人们对轻松筹的质疑早已不是第一次。这也难怪,据报道,一家网络众筹公司一年时间发起了2.3万多例医疗个人求助项目,筹款总额超过1.8亿元,379万多人次参与捐款。对于这么一组庞大的数据,没有质疑是不可能的。所以,轻松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诚信问题。  轻松筹平台首先要诚信。平台抽取了筹款总额2%的手续费,必须对得起这高昂的手续费。平台的功能和所要履行的法律义务主要在审核,审核求助者的相关资料、病情等。比如平台说,他们每天有五六百个项目,都是一一人工审核;查一个人的身份证和姓名是否对得上需要付费2元,每年要付出40多万元的查询成本……是否真的做到一一人工审核、每个人都查询?是否真有这么高的成本?只有靠平台讲诚信,讲诚信才能负责任。  求助者必须诚信。如果求助者的身份证造假、谎报或夸大病情、随心所欲使用善款、医保报销也不明示……那么可以断定,求助者既要遭到口诛笔伐和道德审判,而且可能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不仅所筹善款被追回不说,而且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延误病情。  医院和医生要诚信。医者,仁心。只有医院和医生既对患者负责,也对平台负责,轻松筹才有生存的空间。表面看,轻松筹与医者没关系,实际上关系很大,不但医院不会垫钱给患者治病,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当前恶劣的医患关系。  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轻松筹诞生在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当下,或许会被说成“生不逢时”。但是换一种思维看,轻松筹或许能倒逼人们讲诚信、讲道德。轻松筹必须建立在讲诚信的基础上,离开了诚信或没有诚信,轻松筹迟早一天会短命!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轻松筹首先要解决诚信问题
日 09:20 来源:东方网
  从5月20日起,有网友在微博上连续发表《轻松筹?另类发家致富手段》系列文章,质疑在轻松筹网络平台上筹钱的病人往往夸大治疗费用,筹款的目标金额可以随意更改,病人在拿到善款后用途不明,且平台在每笔善款中抽取2%的手续费。该网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在轻松筹上筹钱的病人实际是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卖惨骗捐”。(5月30日《中国青年报》)  轻松筹属于个人求助行为,不在将于9月1日起实施的《慈善法》规制范围。在目前医疗保障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轻松筹确实发挥了一定的救急救难作用。法无禁止即可为,轻松筹是个新鲜事物,人们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人们对轻松筹的质疑早已不是第一次。这也难怪,据报道,一家网络众筹公司一年时间发起了2.3万多例医疗个人求助项目,筹款总额超过1.8亿元,379万多人次参与捐款。对于这么一组庞大的数据,没有质疑是不可能的。所以,轻松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诚信问题。  轻松筹平台首先要诚信。平台抽取了筹款总额2%的手续费,必须对得起这高昂的手续费。平台的功能和所要履行的法律义务主要在审核,审核求助者的相关资料、病情等。比如平台说,他们每天有五六百个项目,都是一一人工审核;查一个人的身份证和姓名是否对得上需要付费2元,每年要付出40多万元的查询成本……是否真的做到一一人工审核、每个人都查询?是否真有这么高的成本?只有靠平台讲诚信,讲诚信才能负责任。  求助者必须诚信。如果求助者的身份证造假、谎报或夸大病情、随心所欲使用善款、医保报销也不明示……那么可以断定,求助者既要遭到口诛笔伐和道德审判,而且可能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不仅所筹善款被追回不说,而且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延误病情。  医院和医生要诚信。医者,仁心。只有医院和医生既对患者负责,也对平台负责,轻松筹才有生存的空间。表面看,轻松筹与医者没关系,实际上关系很大,不但医院不会垫钱给患者治病,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当前恶劣的医患关系。  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轻松筹诞生在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当下,或许会被说成“生不逢时”。但是换一种思维看,轻松筹或许能倒逼人们讲诚信、讲道德。轻松筹必须建立在讲诚信的基础上,离开了诚信或没有诚信,轻松筹迟早一天会短命!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轻松筹:轻松的到底是谁?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轻松筹:轻松的到底是谁?
& & & 文/天使不投资人   & & & 不管在募捐可能性还是募捐效果上,农村住户显然都比不上经济状况本来更好、经济压力本来更小的城市居民。因此,轻松筹上的善心和善款,比起注入到最有需要的农村,反倒被城市居民肆意消费着。  作为一个在 2014 年就关注众筹行业(并投身其中)的人,我时常会收到亲朋好友或普通网友对众筹的提问。今年下半年开始,有一个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频率甚至高到了影响我的生活,那就是:我的同学/同事/后辈得白血病了,我应不应该在朋友圈的轻松筹里捐钱?  这个问题很私人,与其说是行业、科技相关,不如说是社会话题。比如我的某位朋友,就在质疑后辈募捐的过程中,与几位老同学吵了起来,不欢而散。然而,频繁出现的“轻松筹“三字,也时刻提醒我们这家平台,这家互联网公司的存在。  轻松筹绝对不是新鲜词了。这家成立于 2014 年 8 月的公司,至少从 2016 年年初起,就频繁遭遇媒体曝光,无论褒贬。夸他好的媒体,常常说轻松筹把公益众筹做大,给了平凡人更多的选择。黑他差的媒体,则无一例外聚焦于“骗捐“,质疑轻松筹的资质审核及账款去向。  我们不禁疑问,假若真是“骗捐“,又怎么能做大呢?  首先,轻松筹现在大不大?可以说是相当大了。2016 年 6 月 1 日消息,轻松筹号称完成 2000 万美元 B+轮融资,腾讯、IDG、德同资本、同道资本参投,其估值也达到 3.5 亿美元。彼时,轻松筹透露自己拥有 6000 万注册用户,筹款项目已超过 60 万个,捐款人次接近 1 亿次。  轻松筹的 A 轮在 2014 年年末完成,由 IDG 出资数百万美元。上线仅仅 3、4 个月的平台,能斩获 A 轮,一方面是由于 2014 年末创业投资的繁荣或说“过热“,一方面自然也有其杰出之处。IDG 在 B 轮的跟投,以及腾讯等巨头的入场,都是对轻松筹模式及成就的肯定——而腾讯的入场或多或少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下半年开始,轻松筹越来越多地在“朋友圈“露脸。  毋庸置疑,轻松筹能够将公益众筹这种“一直存在、一直边缘“的玩儿法普及给普通人、普及到朋友圈里,其产品模式绝非漏洞百出、一无是处。即便其饱受质疑的审核,也必然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才获得了“朋友圈“用户较为广泛的信任。  事实上,点开任意一个“白血病“项目,我们能看到,受助人的身份信息(以身份证的形式呈现),收款人的身份信息和关系证明,诊断医院及该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都是公开的。虽说轻松筹声明“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由于信息相对具体,又有考验社会关系的“同事、同学实名证实“,造假难度可称不小。在此种产品形态下,“没病装病“型“骗捐“的可能性就算不能完全断绝,发生几率毕竟是极小的。  然而,即便受助人真的都遭遇了重大困难,所谓的“骗捐“就不存在了吗?  当然不。更严重的问题至少还有两个,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善款的去向。  据现行规则,善款虽然直接进入收款人账户,但轻松筹要收取 2% 的服务费,其理由是第三方支付服务的费用。  那么,我们就要分开谈去向是否合理:2% 和 98%。  拿轻松筹依赖的支付渠道微信来说,支付手续费用在 2016 年下调到了 1%。轻松筹自己并无支付资质,因此需要向微信缴纳手续费。即便如此,1% 与 2% 的对比也较为明显,且在腾讯已入股轻松筹的当下,“不是我贵,是微信贵“的说法愈发显得左手换右手,早已引发了许多用户的质疑。  有网友指出,微信在 2016 年前的支付手续费是 2%,后下调至 1%;而轻松筹的服务费用在 2015 年 10 月前,是 1.5%,后提升至 2%。虽然按照官方的解释“从前赔本赚吆喝“,但逆向而动的反差必然会遭人诘问,想必轻松筹也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30 万元善款,轻松筹获取服务费 6000 元;而在轻松筹平台并不算罕见的 100 万元规模募捐,服务费用则高达 2 万。这不禁令许多捐款者质疑,自己捐的钱究竟是用来覆盖支付成本,还是成了平台盈利的一部分。  而 2% 服务费以外,归属收款者的 98%,也不一定能令捐款者“心里踏实“。不管在微博上还是朋友圈里,常有一些吃香喝辣、国外旅游、买包买表的用户,竟赫然被人发现是“轻松筹“中慈善项目的发起者,相关报道早已屡见不鲜。更有捐款者抱怨,发现收款人晒国外旅游的照片,在评论中质疑,居然遭遇拉黑——此类事态,不仅令围观群众哭笑不得,也着实伤了捐款者的心。  生病是不幸的,但每一个不幸的、生病的人,都需要社会大众的“众筹“救助吗?  很明显,就算大众的爱心是无限的,善款却显然是有限的。有限的善款,若要投入到无限的公益事业中去,则必然有得有失、有所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常人的理解,都是将善款集中到“最需要救助的人“,这些人往往是贫穷的,弱势的,与“国外旅游““名车名表“似乎不大相干。  这绝非意味着国外旅游是错的、名车名表是坏的,事实上这些事物不仅是每个人自由的选择,更代表了我们生活的追求。但需要搞清的一点是,没有大风刮来的善款,每一笔三千五千,乃至 5 块 10 块,都代表着捐款者本身的选择——选择帮助遇难者,放弃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质量,不管是一个 lv 包包,还是一根冰棍、一瓶饮料。  当被放弃的这部分自己的生活质量,变成了别人的生活质量,以旅游、购物的形式体现,“善款“的意义又在哪里?  因此,第二个问题在于,被捐助的,真的是需要捐助的人吗?  很明显,轻松筹虽然可以审核身份信息、关系证明,可以审核就诊医院和诊断证明,甚至可以如股权众筹平台一样审核参与者是否“足够富有“,但却极难(事实上也并没有)审核参与者是否“足够贫穷“。结果,一些本来比较富裕,或者至少家境良好、不算困难的家庭,在收到善款以后,与其说是“拿钱治病“,反倒更像“缓解了(本来不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变成了“得以维持正常的(较高的)生活质量“,这未免与我们捐款的本意大相径庭。  这绝非出乎意料——作为依靠互联网传播,与社交网站、社交媒体紧密结合的互联网众筹游戏,轻松筹及类似平台的使用者多为跟得上时代潮流、深谙互联网规则的城市人,真正最贫穷、经济压力最大的农村群体反而不可能是众筹慈善的生力军——即便跨越了认知范围了解到轻松筹的存在,即便能够熟练使用网页、app 提交信息并通过基础审核,他们有多少人有能力写出完整的(乃至煽情的)募捐文案,又如何发起自己同样位于农村的亲朋好友做“实名认证“呢?  不管在募捐可能性还是募捐效果上,农村住户显然都比不上经济状况本来更好、经济压力本来更小的城市居民。因此,轻松筹上的善心和善款,比起注入到最有需要的农村,反倒被城市居民肆意消费着。  然而仅仅如此,或许也可解释为审核不力、规则漏洞;但在许多捐款者的目光中,不仅“缓解经济压力“成了常态,“或许尚有盈余“也未可知。遭遇群众“凶狠吐槽“的众筹项目,多有天价的募捐数字,30 万都“嫌少“,在出具一系列治疗、后续治疗、养护乃至其他费用的证明后,100 万的癌症众筹目标屡见不鲜,而 300 万、500 万的天价也并非没有。这未免令人震惊,虽然癌症难治,真的花得了这么多钱吗?  在通常的募捐中,治疗费用往往是募捐目标本身,后续的抗排异药物等尚且有争议。若是算上护理、保养费用,捐款者未免感觉自己成了冤大头——喝粥也是喝,喝鸡汤也是喝,你愿意为鸡汤支付善款吗?  更何况,诊断证明绝不代表实际的“经济压力“。即便癌症治疗涉及许多自费药因此医保报销比例不高,但绝不等于“没有“,但轻松筹的发起者和规则设计者或多或少都无视了这一点。更何况,在统一医保之外,许多城市用户或许早已购买一份甚至多份不与医保冲突的大病保险,综合来看或许能够抵销 30%~50% 的费用也未可知。  不谈医保,不谈商业险,以诊断证明作为募捐账单,“狮子大开口“索要上百万元,在实际上绝对有“提高生活质量““反而赚钱“的可能。假设 100 万元的白血病账单,医保和商业险负担了 30 万元,那么在众筹目标达成后,发起者简直是“狂赚 30 万“——更何况这 30 万并非来自商业活动,而是来自大众的爱心。  在证据难以搜集的当下,我们不妄自揣测他人的恶,因此关于“拿众筹赚钱“的问题,我们只谈可能性,不谈是否真的发生,点到即止。然而,即便不这么恶劣,即便众筹真的赚不到钱,达到账单 100% 的众筹目标就真的“合理“吗?  上文已经分析过,发起慈善众筹的多为城市居民,除去医保和商业险,自己显然是有能力负担费用的——事实上,就算是穷人治病,在“伸手向别人要钱““指望别人发善心“之前,自己也基本要砸锅卖铁凑,或者找亲朋好友借款,“背上债务“的。  慈善的目的,最底一层是治疗“无钱治病的患者“,进阶一些可以避免穷人砸锅卖铁或背上太多债务,但在此之上,把“自己该负担的部分“都冲抵,恐怕绝非捐款者的本意。说到底,不管是孩子病了、兄弟病了、父母亲病了,家庭的责任感,亲情乃至孝心,最该尽的都正是身为病人家属的发起者。将这部分 100% 托付于他人,这是叫“众筹治病“还是“众筹负责“乃至“众筹尽孝“?此等众筹者所缺少的,到底是钱,还是人类基本的爱与责任感?  许多人担心的也正是如此。如前文所言,爱心无限,善款有限,任何“众筹尽孝“类项目,消耗的都是本应集中于穷人的善款——而当此类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来“无限的爱心“或许都要打几分折扣了。  毕竟,生病或遭灾,本来就不是轻松的事情。轻松筹在减轻发起者经济负担压力的基础上,若真的让发起者“轻松“乃至“快乐“,那就绝非“慈善“了。  而是互联网要饭。而且是假的。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撰稿人 @天使不投资人 撰写。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成立于2010年9月,关注前沿科技和创业一线,提供独具价值的观点。
川普(Donald Trump)在竞选总统之初承诺要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为…
不到四年时间,Vine 从互联网新星陨落为弃儿,背后的原因在哪里…
让我们坐下来慢条斯理地回味一下这道开胃小菜。再一次,Oculus 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松筹30万手续费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