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7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压力会减轻吗

2017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2017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编辑:张莉&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就业形势调研,欢迎阅读查看。
  篇一:就业形势
  一、调查目的
  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人:...等五人
  三、调查对象:
  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
  四、调查时间
  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五、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六、调查内容
  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责任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表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校园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该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当今社会,大学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随处都是,竞争异常激烈,压力也随之而升。因此大学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须及时充电,增加自身的&资本&,提高自己的价值。社会上认为大学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优干、三好证书&等还是十分必要的。
  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是大学生较为容易就业的地区,因为东部就业岗位多,生活条件优越,可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竞争更为激烈的弊端。还有不少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更应该回到家乡,因为家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对周围环境颇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尝试去中西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内陆地区慢慢发展起来,就业岗位空缺多,一切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建设,大学生如果能克服困难在那边安居乐业,也会过上美满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会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学生身怀真才实干,勇敢拼搏,艰苦奋斗,不只是贪图安逸享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民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前不应该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而更应该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业,不只局限在眼前。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最应该在政策方面给大学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资金、技术方面也应该迎头赶上。经济危机下,大学后并没有被断了后路,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选调生、自主创业、直接就业等等。社会人士反映,大学生应该从大二就开始涉及就业上岗、人才市场方面的知识,大三时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锻炼培养个人职场能力,积累工作经验,适应工作环境,为大四就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人们对大学生期望还是蛮大的,都为大学生的未来祝福。
  八、调查结果分析
  据调查,较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青睐的大学生包括以下几点:思想素质较高;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吃苦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外语水平高、懂计算机知识;动手能力强;懂专业、会管理、善交际。 而大部分群众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实干,有专长,高素质,充满活力。待人有礼貌,孝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应该具备。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希望,大学生的发展意味着祖国明天的兴盛。当代大学生活泼向上,青春充满激情,乐观自信,有理想有抱负的精神风貌必须发扬广大。
  为了能够在不远将来的职场生涯中运筹帷幄,我们大学生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退缩,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4、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5、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6、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的技能,此外,大学毕业生如能撑握一技之长,诸如文艺、球类、驾驶等等就更能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就是这方面人才的后备军,我们有能力、有责任、有信心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九、调查总结与建议
  虽然时下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级。但这也是社会发达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的必然。说明了国家的教育越来越普及,全民素质不断提高。再者,与中国十三亿人口的相比下,时下大学生的数量也是偏少的。因此,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是早晨八九点中的太阳,世界属于我们,未来也掌握在我们手中。了解当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必须要做的,这会让我们懂得社会最新的发展动态,时刻做好准备。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加清楚了自己社会地位,身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我们在校大学生一定会珍惜大学阶段的学习机会,把握年轻的大好时光,让今天的大学校园更美好,更灿烂;我们紧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社会的步伐,让明天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扬眉吐气。
  篇二: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
  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2017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2017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相关推荐
[2017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46936" data-title="2017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data-image="">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那么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怎么样?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欢迎阅读!  影响就业的因素  1、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  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2、城镇化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城镇人口快速增加,我国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上升到2013年的53.7%。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就业压力减轻,但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一是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有限,每年城镇中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需就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由于户籍限制、素质技能要求、就业信息不畅通等因素,农村转移劳动力寻找工作难度大。  3、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影响到就业水平  一方面,在大力调整夕阳产业和淘汰落后产能时,要对涉及职工的转移安置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其中必然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此外,由于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也使一些企业减少新员工吸纳,甚至排挤出部分劳动力,这也会导致就业的结构性问题。  4、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导致劳动力流动新变化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如在东中西部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差距已经缩小至30元左右。区域就业形势差别明显,东部地区求职人数同比出现大幅下降。随着中西部地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工作环境好转,返乡就业、创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外漂农民工的新选择。  5、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力与劳动者高期望值的矛盾导致供求双方难以对接  从2009年以来,货币工资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有17个地区制定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普遍在14%左右。调查反映,当前工资增长和企业承受能力的矛盾已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企业的普工短缺。  6、人口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  我国正在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开始减少,在新生劳动力供给方面,大学生将占据一半左右的水平,农民工总量特别是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增速减缓,并逐步趋于稳定。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6年达到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将下降至9.87亿人。年就业年均增速将比前期下降0.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率下降约0.4个百分点。城镇化加速推进所释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仍然不能弥补劳动力人数减少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多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相关文章:1.2.3.4.5.6.7.8.9.10.
读了《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的人还读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与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相关的文章
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推荐:  伴随着大学院校的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每到6月份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到“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声音。因此,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大学生就业指导、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等内容,帮助大家认清形势,解决困惑。
总数:124&&1
高考最新更新
留学网频道生成时间为: 06:03:512017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95万 就业or考研是个问题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为795万,较今年新增30万。面对毕业后的人生选择,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一名应届毕业生用跨栏运动员来形容自己:“我们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和智慧,去跨越不止一道的‘毕业栏’。”
  选择第一道栏
  就业or考研?这是个问题
  “还有半年时间,我想我可能会多给自己几个选择,比如投简历的同时,试试考研以及公务员考试。”2017年的应届毕业生张华说,如果都没结果,她就准备自己创业,开个咖啡馆。在记者的随机走访中,持有“不把‘未来’放在一个篮子里”“给自己更多机会和尝试”观点的大学生并不少。有专家认为,这种观点无关乎对错,但“目标不够明确”的择业就业观,可能会让部分学生越来越迷茫。
  据了解,今年在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准备参加2017年全国考研的学生有32697人,而网上实际缴费的人数则为27616人,今年比去年增加了近20%。虽然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部今年统筹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但应届生的比例并不低。
  另一方面,最近几年选择就业的人数也在不断提高,智联招聘一份针对2016届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选择就业的比例为75.6%,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毕业生占16.5%,另有4.8%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继续学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则为3.1%。其中,2016年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比例 由 2015 年 的71.2%上升为75.6%。有专家预计2017年也会有所增加。
  心理第二道栏
  “1000万+”就业有压力?有压力但可接受
  据有关方面预计,除了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加上留学归国、待业准备就业的大学生等,2017年的就业人员或将达到“1000万+”的规模。一方面,全国的经济和就业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在迅猛增长,“感觉这种无形的压力甚至高过高考,毕竟择业、应聘,并不像考题对错一样明确。”正在为下一场招聘会准备简历的应届毕业生小芳说。
  显然和她有相同感受的大学生并不少,智联招聘的一组调查显示,有近九成应届毕业生认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36.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很难,形势非常严峻”;50.0%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有点难度,但还可以接受”。
  虽然就业形势严峻而复杂,但该机构“2016年应届毕业生对工作的认知”调查表明,对于90后应届毕业生来说,工作并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应届毕业生中选择“成就自己的事业”比例最高,为71%;其次是挣钱,占62.6%;再次是实现自己的梦想,占53.6%。于是,如何调试好自己的心态,在795万大军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去寻求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便成了应届毕业生需要跨越的第二道栏。
  供需第三道栏
  就业真的那么难?就业不难择业难
  11月19日清晨,上万名大学毕业生在山东大学体育馆门前排队过安检,等待进入2017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这场双选会上,660家单位带着2.4万个岗位前来招聘。与去年相比,不仅来参加招聘的单位增多,提供的岗位也比去年的约1.6万个多了近五成。为了招到优秀人才,有的企业甚至开出了“解决北京户口”的条件,有的则直接承诺“提供90O住房一套”。
  招聘岗位的增多,对于应届大学生个体却并不意味着机会的增加,“越是好条件的单位,对于专业、学校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更多、更高。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找到一份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工作。”大学生王娜说,她一早来参加双选会,几个会场转下来,有效投出的简历不超过3份。
  在大学生就业这道门槛上,“供与需”双向选择上存在的矛盾和差异,也会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而凸显。从上述机构对2016年应届毕业生认为的“就业难的首要原因”的调查看,认为期望值和现实之间落差大的占25.4%;认为大学所学知识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的占21.0%;认为对职场和职业信息了解不充分的占18.9%。于是很多大学生在跨过了选择出路这一栏,又需努力跨过“就业不难,择业难”的“毕业栏”。
  简历要简练 投递要精准
  智联招聘专家建议,应届毕业生应更清晰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理利用招聘网站和校园招聘会,主动出击、精准投递简历。同时,适当降低求职期望值和观望心态,尽早签约合适的工作岗位。
  此外,有专家表示,想要一出校门就“一步到位”地找到好工作并不容易,建议大学生们可以先找一份相对合适的工作,经过沉淀和学习,找到自身优点后再择业。同时,建议大学生在制作求职简历时,最好能做到“精练”,把自身的基本情况、求职意向、教育经历、工作经验等讲清楚即可。
2017年考研复试分数线查询 第一时间发布
考拉必过 移动学习APP
研究生留学qq群: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主讲:杨攀 杨凤芝 李擂 ...
主讲:李擂
博客推荐 
扩展阅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招生专业:
&&所在院校:
 各地热招:      
每周三发刊&&考研电子周刊
专业人气榜
&&排名 专业名称       人气   开设院校
高校人气榜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大学生就业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