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义勇为如何判断胳膊筋断了断了能办残疾证吗?

见义勇为负伤人员获发“残疾证”  新华网福州1月22日电(记者 王雄 实习生 林楷煜)今天上午,泉州市首批参加评残并取得新评等级的26名见义勇为人员获发“因战因公残疾人员证”。即日起,这 26名伤残人员将开始享受伤残抚恤待遇。最低因公十级伤残,每年可领取抚恤金4980元;最高的因公一级伤残,每年可领取到护理费及抚恤金计6万余元。  55岁的庄金坦原是一家饼干厂的工人,日凌晨,他与3名盗贼搏斗,身负重伤。经医院诊断,其为重型颅脑损伤,至今昏迷不醒,瘫痪在场。2000年,庄金坦勇斗歹徒的行为被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  庄金坦的妻子郭女士告诉记者,丈夫瘫痪后,每个月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让家中本就不宽裕的经济更加捉襟见肘,在得知有关部门将针对见义勇为致残进行评定抚恤后,她递交了相关材料。经过鉴定,庄金坦的伤情被鉴定为因公一级,每年可领取到护理费及伤残抚恤金计6万余元。  据了解,多年来泉州市共涌现出813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其中受中央表彰9名,省表彰117名,市表彰322名,有49名勇士英勇牺牲,205名勇士负伤或致残。  作者:王雄林楷煜泉州民政局与见义勇为协会 为勇士发放“残疾证”_网易新闻
泉州民政局与见义勇为协会 为勇士发放“残疾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月22日上午,泉州市民政局与市见义勇为协会在泉州市公安局举行“市见义勇为人员‘残疾证’发放仪式,为首批参加评残取得新评等级的26名见义勇为人员发放“残疾证”。
海峡法治在线-法制今报1月23日讯(记者 叶华南)1月22日上午,泉州市民政局与市见义勇为协会在泉州市公安局举行“市见义勇为人员‘残疾证’发放仪式,为首批参加评残取得新评等级的26名见义勇为人员发放“残疾证”。
据介绍,多年来,泉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平安建设中,见义勇为精神在全社会得到大力弘扬。全市共涌现出813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其中有49名勇士英勇牺牲,有205名勇士负伤或致残。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2014年年初,泉州市见义勇为工作机构迅速行动起来,密切配合民政部门,全力支持伤残评定工作的实施。
在泉州市民政局和泉州市卫生局的组织协调下,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解放军180医院相关科室的18名医生,组成伤残评定专家小组。而后,专家小组即对各地见义勇为协会最终上报的30份参评材料进行认真研判,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30名见义勇为伤残人员做了鉴定,27名顺利通过伤情鉴定。
目前,除1人因病去世未能继续办理以外,其余26人都已评定完毕。评定的26名见义勇为伤残人员从日始享受伤残抚恤待遇,最低因公十级每年可领取伤残抚恤金近5千元,最高的因公一级每年可领取到护理费及伤残抚恤金计6万余元。
作者:叶华南
本文来源:海峡法治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人间有善,她为38个残疾人提供工作,也给了他们改变人生的希望
人间有善,她为38个残疾人提供工作,也给了他们改变人生的希望
◆作者:张珏整个采访,李春艳多数时候都用“我们”指称她和百川服饰的残疾员工,让今日君觉得很温暖。丨李春艳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七联村委会的一个服装车间里,50台缝纫机“嗒嗒”作响,工人们正忙着赶制县庆活动的各种订单。李青艳走到每一台机器前,认真地和工人交流,仔细地检查每一道工序。她告诉记者,今年是兰坪三十周年县庆,订单比平时多一点。李青艳的这家企业,和其他的服装企业一样,主要业务是服饰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等;而这家服装企业,又和其他的服装企业不一样,这里70%以上的员工是残疾人。“我就想为他们找个饭碗”李青艳,怒江州兰坪县人,兰坪百川民族文化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6年8月,由她牵头创办了“百川服饰”。谈起创办服装厂的初衷,李青艳说这是个偶然。之前几十年,她一直在兰坪做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的工作。前两年,公司培训了几批残疾人学员。可是培训结束了,他们在本地却几乎找不到工作,更不要说到外面去就业了。李青艳此后开始琢磨,是不是可以把残疾人组织起来,办一个服装企业?“把残疾员工招进来,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丨李青艳和员工们来自啦井镇高寒山区的蒋花用左脚熟练地踩着脚踏板,双手拉着衣料让缝纫机打出一条精细的缝线。“因为身上有残疾,又没有手艺,哪里都不愿意要。”蒋花告诉记者,自己右脚残疾,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原先家里的生活甚是艰苦。自从来到百川服装厂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保底工资1200元,采取底工资+计件的方式计算薪酬,每人每个月最少到手2000元,活计多的时候能拿到3000多元。生活方面也有了保障,公司不仅包吃包住,还买齐了保险,上班时间固定,节假日都能休息。在百川服装厂里,像蒋花一样的人还不少,李青艳说起他们的故事有些哽咽。吃饭问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们敏感而孤独的内心无人宽慰。这群人的经历各有不同,但是自从他们来到厂里以后,饭可以吃饱了,不用为生计发愁。每天大家一起干活,有说有笑,工作愉快,心情也舒畅了。他们终于可以靠双手养活自己,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我们珍惜这工作”百川服饰现有员工53人,残疾员工3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专业的裁剪师傅4人。李青艳说从公司建立之初,就是这些员工,没有减少,也没有大的增加。公司主要业务有各种服饰设计、生产加工销售,床上用品加工销售等,已具备年生产30万件服装的生产规模。目前,已生产校服3000多套、工作服1000多套、民族服800多套,生产的全部服装价值大约200万元,已销售150多万元。丨兰坪县委书记马国庆(中)到厂慰问李春艳对企业的生产,有清晰的认识——产品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力。产品质量的把关,一是严把进货关,通过正规厂家进货,保证每一批布料符合生产要求,具有质量检测资质。二是严把工艺关,相信慢工出细活。每次接单,李青艳都会跟客户讲明,相比其他厂要多给一两天的交货时间。因为工人们缝得认真,但速度上会比正常的工人慢一点。客户们能够理解他们,不会因为交货晚几天而对企业没有信心。李青艳的一句话道明了工人工艺好的原因:“我们这群人做活认真仔细,是因为很珍惜这份工作。”校服是厂里生产最多的服装,当地不少学校都乐意来厂里定制。究其原因是外面买来的校服价格高不说,质量、售后服务都保证不了。在百川服饰,同等价位,质量要比外面的好,售后还有保证。厂里还能做到及时、免费更换、修理。丨参加傈僳族阔时节展销会厂里除了接校服和工作服,做得最多的就是民族服装。百川服饰的民族服饰主要面向白族、普米族、傈僳族等兰坪当地的少数民族。服装的设计上,主要依靠本民族资深的民族服装传承人和当地的民族服装制作师傅的指导,服装不仅包含着本民族的元素,也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本民族的文化。李青艳说,外面加工的产品很多偏离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我们做民族服饰,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谈及民族服饰的改良和提升,李青艳说她也会请外面的设计师帮忙,把民族元素和现代时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做服装,产品设计也很关键。设计这一部分虽然难,但她依然有信心把它做好。“我们是一家人”服装厂的员工们吃住都在厂里,大家工作勤奋,相处愉快。整个厂里气氛融洽,充满了幸福感。这样的工作环境,和李青艳的管理方式分不开的。说起自己的员工,李青艳说:“我们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大家在一起工作,同吃同做,真心相待。残疾员工自尊心强,上进心足,只要企业对他们有信心,他们就报以加倍的努力。比如聋哑员工,识字不多,也不会手语,刚开始沟通起来确实有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相互适应,耐心学习,慢慢地也就能顺畅地沟通了。丨承制《悲壮英雄》剧组服装在这个大家庭里,彼此能相互体谅对方的苦处,每个人都能自觉自发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大家也能互帮互助,相互照应。今年“六一”儿童节,厂里去兰坪县德胜村小学做捐赠活动。在小学里,李青艳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顺口问了女孩,你爸爸妈妈在哪里工作?小女孩回答我妈妈在县城里缝衣服。这时候校长过来,介绍说她妈妈是一名聋哑人,在县城服装厂缝衣服。李青艳一听就知道孩子的妈妈在自己厂里。她告诉小女孩,你现在穿的校服就是你妈妈亲手缝的。那天李青艳把身上的几百块钱都给了小女孩。回到厂里不久,女孩的妈妈专门把李青艳拉到身边,用手机写下了感激的话语。这就是他们的相处之道,以诚相待,心存感恩。丨给贫困小学孩子们送温暖“我们一起走下去”李青艳的创业之路可以说是分为两段的。前一段她走得很好,后一段这才刚刚开始。2000年,她创办了兰坪县三江科贸服务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17年来,公司完成劳务输出12600多人次,职业介绍7900人,开设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班266期,共计15700多人次,深入偏远贫困地区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19800多人次。2015年,李青艳的第一个创业项目获得了“第六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提名奖。2016年,她开启了二次创业之路,开办了百川服饰厂。“当初如果知道那么艰难,可能还会退缩。现在是明明晓得艰难,也没有回头路,必须硬着头皮走了。”李青艳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气的人。创业之初,合作伙伴突然遇到困难不能加入,资金、技术力量等完全要靠她一个人去寻找,压力确实很大。用她的话说是“太考验人了!”可她的心也够淡定,谈到这些过往她轻描淡写地告诉记者,难是难,但是也没有什么。今年回过头去看看,原来觉得难的事情,现在也能很好地解决了。做事情,就是走一天简单一点。谈及创业,她说除了坚持,再坚持,就没有其他的选择。总之,创业者永远都是在路上,都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企业成立时间不长,首先是要立足本地,做好本县市场,不能盲目扩张。一步一步走踏实,一天一天积累,它终究会发展壮大的。李青艳也有自己的规划,等把员工培养好,就把生意做到怒江州全州去。企业还得把规模做大,才能让更多的残疾人来这里工作。说到困难,她说厂里面最大的问题不是订单问题,而是场地问题。企业现在的场地是租用的,大部分的资金都是用在这个上面,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在近一两年内有自己的土地,不再依赖租用,厂里的效益会更好点。我们应当选择轻松自在的生活,还是选择有担当地负重前行?李春艳无疑选择了后者。这样的生活于她而言,或许才是人生一世的意义所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日更新原创文学不一样的分享不一样的精彩
作者最新文章见义勇为伤残人员无单位也可评残疾等级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见义勇为伤残人员无单位也可评残疾等级
  本报讯(记者陈荞)昨天,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下简称办法),明确了本市户籍见义勇为伤残人员中,无工作单位或已退休的两类人员,今后将可向民政部门申请评定残疾等级,并按规定领取抚恤金。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见义勇为伤残人员的评定比较复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工伤保险的见义勇为致残人员,可直接走工伤保险评残,事业单位的见义勇为人员,则可参照民政部规定的《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评定为因公致残。但是对于没有工作单位没上工伤保险或已经退休的人员,该如何评定伤残等级,却一直未予以明确。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所有见义勇为致残的人员都能享受到抚恤金待遇,对于本市户籍中既不能获得工伤评残,也不能评定为因公致残的见义勇为致残人员,今后将全部由民政部门负责评定残疾等级,并按有关规定发放抚恤金。
  即日起,见义勇为伤残人员均可向所在区县民政部门提出残疾等级评定和调整的申请,区县民政部门将上报市民政部门审定。见义勇为伤残人员残疾等级评定所需的经费,将由区县财政负担,列入区县财政预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主角的胳膊断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