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体验馆投资多少钱店半年能回本吗?

VR 体验店已经够多了,苏宁又说要开 300 家,这究竟是门怎样的生意?(2)
一个人戴着头显,鬼畜般挥舞着双手,身体被蛋椅晃得东倒西歪,不时还发出尖叫。总有路人驻足围观,和旁人打笑着,同时又因为好奇而跃跃欲试。
所谓集成商,就是将头显、蛋椅等硬件设备集成到自行研制的管理软件系统,然后通过自己的分发平台和分成模式聚拢内容团队。目前集成商主要的玩家有玖的(原广州乐创)和乐客。
玖的做动感影院设备起家,自己研制了蛋椅、流动影院放映车等硬件设备。后来玖的开始涉足 VR,自己推出一体机头显,拥有「第一现场 9DVR」品牌。凭借着原来线下体验点的优势,玖的很快成为 VR 线下体验店一股重要力量。
购买了玖的硬件设备就相当于加盟了,他们去年的门店超过了 1500 家。每次体验收费由加盟商自己定,但建议价格是 30 元一次。
除了销售硬件设备,玖的还在第三方内容团队和线下加盟商之间牵桥搭线。一位玖的员工告诉 90Hz:「我们之前的内容由内部团队制作,但今年开始和外部的团队合作,前不久还举办了一个现金奖总额为 150 万的内容大赛。内容通过玖的自己的分发平台触及消费者,每体验一次,内容团队就有 2 元的分成。」
另一位主要玩家乐客和玖的不同,没有自行制造硬件设备,而是将第三方头显、蛋椅、万向跑步机和各种体感设备集成到自己的 VRLe 平台进行统一控制。
(乐客的 VRLe 平台)
内容上,乐客初期主要抓取网上开源免费的初级体验产品,以及出资从 VR 内容开发者处定制购买了一部分。随着消费者对 VR 内容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分成模式的完善,乐客开始和外部的内容团队合作,分成比例在 10%-50% 之间。
除了第三方内容,乐客也组建了自己的内容团队 VR Game Studio,第一款游戏是密室逃脱类&&《梅林之书》。乐客自己的第一家线下品牌体验店 VR Park 也于五一期间在三里屯 SOHO 开幕了。
玖的和乐客这种模式同时连接硬件厂商、内容团队和线下门店,又能直接面向消费者,不仅容易营收,而且非常受投资人欢迎。玖的去年一年营收总额达 1.6 亿人民币。乐客也在一年之内完成了 4 次融资,最新一笔是2500 万元的 A+ 轮。
综合运营商
在集成商基础上,进一步参与到直营店设计和运营、内容创意、IP 运作、举办竞技比赛的玩家,我们称之为综合运营商。代表公司有超级队长、举佳爽(FAMIKU)、竞技时代、顺网科技。新成立的 87V8 也是走综合运营商的路线。
和上面提到的玖的、乐客一样,超级队长也自行研发了主控平台,将硬件集成在一起管理。同样和第三方开发团队合作,开发独家内容。
所不同的是,超级队长坚持采取直营店模式,目前已拥有超过 100 家品牌体验店。这样做的好处是,超级队长能牢牢把控店面的经营状况,进行精细化运作。
比如,「在扩张过程中,如果个别店面遇到发展低于预期的情况,超级队长会果断采取止损策略,中止亏损店面的经营。而因止损多出的设备,则采用联营的方式,由超级队长提供设备资源,合作方提供场地等资源,通过分成方式合作经营。目前直营店面有 50 多家,联营店面有 40 多家」。
目前,超级队长旗下的品牌体验店主要有两类。一种是面积在 300-500 平方米间的互动体验街&&Mix[v],超级队长计划在 2016 年内容实现全国 5 家连锁,第一家开在了广州番禺万达广场。另一种是 40-70 平方米的普通体验店。
本质上,互动体验街 Mix[v] 是超级队长对 VR 线下体验内容和交互差异化的探索。他们没有简单地把现成的设备和游戏摆放在大型体验街,而是定制了 5 个体验区,同时基于专属 IP 定制内容。
(超级队长 Mix[v] VR 体验街)
举佳爽和竞技时代也是对 VR 线下体验内容和交互差异化探索的代表。
据龙虎豹的报道,举佳爽「首先根据多年线下娱乐经营经验,构思出 VR 体验模式的创意,然后根据这一创意研发内容,设计机体,从相关供应商处生产机体,集成在一起,实现这一创意」。
代表性的内容有骑车送报纸和模拟 NBA 三分大赛,「巧思程度远比坐在摇椅上或蛋椅里面只能看的初级体验强得多」。
(举佳爽邀请了女团 SNH48 拍摄了虚拟现实游戏题材的宣传片&&《梅洛斯之路》)
竞技时代的线下体验店更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们的主营业务是 VR 入手,于 2015 年举办了全球 VR 大赛 WVA。线下体验店是竞技时代基于现阶段 VR 设备普及率不高做出的选择。「类似于网吧这样的体验中心,消费者可以付费体验 VR,也可以组战队打比赛」。
内容方面,竞技时代不仅拿到了《功夫熊猫 3》、《叶问 3》等影视 IP 的 VR 游戏改编权,也签下了《蜀山》《大轰炸》等 12 款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快速提高 WVA 的知名度,竞技时代不仅请了赵丽颖担当官方形象大使,还在 NBA 现场和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的大屏幕投放广告。
竞技时代 CEO 李金龙透露,目前全部功能已经实现,正在寻找合适的上游供应商,优化成本之后就可以大规模开加盟店了。通过免费提供 VR 电竞内容和设备,竞技时代未来一年内计划在全球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 1000 家线下电子竞技俱乐部。
顺网科技是全国最大的连锁网吧经营商,其原先受众和 VR 受众高度重合,先天优势无疑是渠道,但他们也不甘成为单纯的渠道商。
顺网上线了 VR 线下场所专属内容平台,用户可以通过 VR 设备直接进入游戏菜单进行操作。加上 SDK 系统、专属计费服务系统、以及海内外游戏内容等,组成了一套可持续经营的 VR 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顺网科技还推出了 VR 开发者入口(),开放 &开发者论坛&,提供内容分享和相关资讯服务,通过 &大数据基因库& 采集 VR 游戏用户对内容的兴趣数据,为上游内容厂商提供数据支持服务。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不少 VR 线下体验玩家都意识到,简单地将 VR 和体感设备摆放在店面,再从 SteamVR 等应用商店下载几个游戏,难以提高消费者的黏性和回头率,进而形成持久的吸引力。
「基于 IP 定制体验内容」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法宝。下面这些 VR 线下体验的玩家更是围绕一个 IP去打造电影、体验店和周边商品等,让一个 IP 的衍生价值最大化。这类 VR 主题公园的代表有米粒星核乐园和华谊的圣威特影视乐园。
米粒星核乐园以米粒影业真人特效电影《星核》为主题,在园区内设置了三个体验部分,分别是太空栈道、穹顶遇险和绝命逃脱。
(米粒星核乐园)
圣威特影视乐园是传统主题乐园中的 VR 项目,背靠与华谊电影《集结号》的 IP,具体形式可能是让用户坐在放置于轨道上的座椅,随着座椅滑动,模拟一个驾驶坦克的场景。
VR 线下体验店的商业前景
现阶段开 VR 线下体验店到底能不能盈利?我们先来看看乐客给加盟商的参考:
获利来源: 单店是按体验次数来收费。
每次体验收费: 乐客 VR 建议每体验一次收费 15-30RMB 。具体费用标准依据所在城市消费水准而定: 二三线城市 15-25 元 RMB / 次比较合适。至于一线城市 30 元 RMB / 次比较适中。
收入: 如果按照二三线城市标准;体验一次按照 15RMB / 次来计算。每天一百人体验,每月以 30 天计算,则一个月收益在 4-5 万 RMB 左右。
成本: 机器购买成本 4 万 RMB, 场地房租 1 万 RMB 左右,工资 6 千 RMB。
按照乐客的算法,2-3 个月就能收回成本。但实际情况是,每天 100 人消费是理想数字,90Hz 走访了北京(一线城市)多家 VR 线下体验店,周一到周五平均只有 30-50 人消费,周末才能在 100 人左右。
再者,乐客的算法也没有考虑到设备维护、清洁、开发新客户以及宣传店面的推广等成本。其次,每个商圈的人流量也不一。
90Hz 跟北京多家 VR 线下体验店老板交流后得知,如果把上述因素考虑进入,大概 5 个月或者半年才能回本。收回单店成本后,体验店的老板们又该考虑开发新内容的问题了,毕竟重复内容难以对消费者形成持久吸引力。
总的来说,VR 线下体验店的兴起于噱头,一年之内或许可以依靠新奇的设备和内容吸引一批消费者,挣得第一桶金。随着在 VR 这个概念逐渐被更多人所知,线下体验店也越来越多,商家们就得开始考虑内容和交互的差异化了。
事实上,超级队长、举佳爽、竞技时代、米粒星核乐园等玩家早早就开始差异化战略了,VR 线下体验店即将迎来第一轮洗牌。
对于 VR 线下体验店更长久的发展前景,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超级队长 CEO 王磊的判断。王磊在接受极 AR 采访时说道:
VR 线下体验店初期形态以单款产品带动单款内容为主,这个阶段,因为消费者对 VR 体验充满好奇,因此营收依靠的是消费者的好奇心驱动买单。
第二阶段是平台属性阶段,当线下体验服务开始形成优质化的内容,此时线下体验品牌效应将发挥作用。普通消费者经历过一个阶段的市场教育后,将意识到哪个品牌能够提供优质的体验,此时拥有优质内容的线下体验品牌将获得更多用户回流,而此时也将形成某些特殊的商业模式,例如 VR 电子竞技、VR 互动体验等。
第三阶段是线下体验店运营商积累了足够的体验用户规模和品牌口碑后,当 VR 设备开始普及,人们都有购买欲望时,线下体验店将具备渠道的特征,大概率会出现的情况是,消费者会选择先在线下体验店试用设备,然后购买。
猜你感兴趣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早在2000多年前,庄周梦蝶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嘲,庄周梦见栩栩如生的蝴蝶,已不知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这或许就是VR达到最高境界的景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VR的热潮。互联网巨头、各大上市公司分别宣布进军VR,VR创业项目也受到资本的热捧。&二级市场在爆炒VR概念之余,无心插柳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市场教育、投资者教育和用户教育。2014年以来,国内的VC机构、产业资本也开始对VR行业进行布局。他们的投资有哪些特点?VR/AR行业的发展情况与投资前景如何?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和控制呢?诺亚财富研究与发展中心对此作了进一步分析。&国内投资:&过去投硬件,未来看内容&年初,VR硬件开发商的融资总占比占到整个VR行业的51.9%。这也非常好理解,在行业发展初期,VR硬件的快速迭代引来投资者的关注。排名第二的是平台门户(占比19%),第三是内容制作商(占比11.4%)。诺亚财富认为,未来随着行业的继续发展,VR技术迭代的放缓,内容制作将成为又一重要的投资领域。&线下体验店发展亮眼&除了VR技术与内容创造外,近两年VR线下体验店的发展也引人注目。2014年以来,国内VR体验馆从逐渐成立到迅速扩张,比较知名的有乐客VR线下体验店,米粒“星核”VR乐园,圣威特影视IP主题乐园“电影世界”等;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已有超过2000家VR体验馆,平均消费金额10-30元。VR线下体验店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和体验价格便宜。但其缺陷也比较明显,即受到虚拟现实内容深度不足以及选择面小的限制,回头客较少,客流量受到制约。诺亚财富认为未来随着VR内容的丰富,线下体验的方式也会迭代升级。&未来VR广泛普及的三要素&首先,我们要厘清以下三组概念:&美国与中国。美国是VR/AR概念与技术的发源地,目前在硬件技术上保持领先;中国发挥的是人口基数优势,市场规模大,在用户体验上更胜一筹,因此美国投的是技术,中国投的是用户与商业模式。&PC端与移动端。PC端VR头显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而移动端VR更容易普及。未来针对不同款手机的手机盒子将成主流。目前PC端巨头格局基本稳定,移动端仍有投资空间。&VR与AR。VR作为AR的过渡形式,将在游戏、电影等领域首先爆发。AR技术目前尚未成熟,但其可应用领域较VR广泛,能创造千亿级别的市场。因此,VR看生态,AR看技术。&而目前VR各细分领域的发展阶段不同,参与投资的方式也不一样:&诺亚财富认为,在VR内容和行业应用两个领域通常通过PE/VC机构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或者FOF的形式参与。投资VR内容的市痴间较大,投资窗口期至少2年,将首先在B端爆发,盈利模式是B端拉动C端;行业应用领域将VR技术嫁接到其他行业的使用嘲中,如全景展示、全景培训等,主要应用于景点展示、救灾培训、医疗教学等。&同时,对于VR头显和内容分发平台,需要选择拥有相关基因、资源、技术和人才的公司,通过产业并购基金的形式参与投资。对于创业者来说,PC头显的创业窗口期已过,而移动头显是属于手机厂商的主场,“手机+手机盒子”模式依附特定手机存在。在内容分发平台,巨头具有先发优势,其中应用类分发平台有百度、腾讯,视频内容类平台有爱奇艺、乐视、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等。&VR/AR行业的投资风险&该行业的投资风险,诺亚财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作为新兴产业,VR/AR趋势和进程并不十分确定,产业变现路径较长,现金流风险一直存在,这些风险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放大。&2.近半年大量创业企业通过不同细分领域进入该行业,造成行业质量层次不齐,预计下半年开始可能出现分化。&3.政策风险:&1)VR内容运营与传播的风险。考虑到优质的VR内容处于稀缺状态,内容的获取与深度经营十分重要,但是应以合理合规为前提。&2)VR并购项目的审核风险。并购基金应以公司的成长分享与价值实现为前提,并购方需要注重其基因、技术、人才和资源,被并购方需要注重是否有业绩和现金流支撑,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不删档内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体验馆加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